初一写春节感受的作文800字(收集5篇)
初一写春节感受的作文800字篇1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到年末了。在二十六日那天,我们全家来一次大扫除:爷爷、奶奶把一些没用的东西挑出来,整理成一堆,用绳子捆结实了,放在门口,有出门时把它们卖了。母亲把一些累积的衣服拿出来洗,并把厨房的抽烟机、墙壁瓷砖擦一遍。父亲则干些高处的'活。我擦所有的玻璃。干完这些以后,我们累的腰酸背痛,站都站不起来。
转眼间到了三十。早上,我和母亲上菜市场买菜,把鸡、鸭、鱼、肉、菜全买齐了。晚上,我们家吃火锅,大家说说笑笑,开心极了。饭吃完了,我们都坐在床上看春节晚会。到了十二点,人人忙着放鞭炮,烟火什么,把热闹,温暖,喜气送到每个角落。父亲把红包分给爷爷姥姥与我,这时数小孩欢喜,大人忧了。
初一时,外公他们来我家拜年,欢笑声、贺岁声、嗑瓜子声……回荡在客厅里,把房子装扮的有声有光。
初二在家里看书、电视……
初三去饭店吃饭,姨姨请客,因为姑姑过生日,过生日肯定有蛋糕,“5、4、3、2、1”冲啊,我们把奶油往姑姑、姑丈、大表哥脸上涂,表哥洗脸时,往他头上泼水,然后飞也似的逃回去。
初四去舅妈家拜年,鞭炮一串一串地放,分外热闹
元宵到了,大家举旗、烧香,玩得开心,走得没力气。
莆田的春节虽然没有北京的热闹,但它一样给我们带来喜庆!
初一写春节感受的作文800字篇2
莆田的春节大致从腊月十六就开始了,红红的灯笼挂起来了,喜兴的窗帘贴起来了,别具特色的美食端出来了,团圆的年夜饭端出来了,绚丽的烟花绽放啦!咱们中国人最隆重、最喜庆的日子--春节来临了。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这是希望把一切贫穷通通都扫出家门,人们寄托着破旧立新的愿望,用扫尘的方式来整理全年的得失。
腊月二十六厨房里总会飘来一股香味,这就是过年时必不可少的食物红团。看着厨房里忙碌的身影,我更加期待美食了,我拉住在我面前走来走去的妈妈,问她什么时候好?“还要几个小时呢,”妈妈说着把我轰出厨房。经过几个小时的煎熬,美食终于出锅了,色泽鲜艳,咬下去饱满味正,里面是满满的糯米和绿豆,其实吃红团也是有寓意的,祈祷红红火火,团团圆圆。
腊月二十八贴窗帘贴窗帘时,我疑问的问爸爸纸上为何有一截白纸?爸爸告诉我这叫做“白頭联”。与明朝倭寇侵占兴化府幸存的人们在重生之余又心有余衰的'痛时相关。
除夕之夜肯定少不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吃过年夜饭还要守岁,迎接新年的到来。正月初一吃面涨一岁,莆田人的年龄限定,就是传统意味着初一早上吃一碗妈祖面,吃了面就是涨一岁,在莆田方言中“面”与“命”同音,“长面”就是“长命”也寓意着平安长寿。正月初四是很多地方的商家开始营业和迎灶神的日子,在莆田除了商家开业之外,大年初四还是正月里篇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春节。亲戚朋友坐在一起吃团圆饭,高高兴兴,欢欢喜喜,可我却过了两个不同心情的新年。
2月9日晚上,我正津津有味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爸爸把我拖了起来,要我和他去放鞭炮,我一看钟,呀!12点了!我急忙带着鞭炮,匆匆跑下楼。那儿已经有许多人在放了,炸起来的火花火红火红的,耀眼夺目,似乎在欢迎着又一个新春的到来;响声惊天动地,震耳欲聋,仿佛大地都要震破了。我非常高兴,激动得一蹦三尺高。
大年初一早上,换好新衣新鞋子,高高兴兴去拜年。在外婆家,外婆他们准备了一些好吃的家常菜,有烧大块、白斩鸡、啤酒鸭等,吃起来美味无比,让我大饱口福。
可就在2月3日和4日,我看到的.这些场景,给我的快乐蒙上了一个小小的阴点:成群的人买好天灯——孔明灯,点燃煤块,松手让孔明灯飞起来,天空上飘满了孔明灯,我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呀!这么多孔明灯,如果掉下来,着火了怎么办。”可人们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仍然在放一个又一个孔明灯,还把装孔明灯的塑料袋扔到地上,完全不顾卫生。有些人还把买来的线型长条的鞭炮,拿来点火玩,冒出来的烟升到天上,破坏了空气。这时,一个孔明灯掉了下来,正好掉在了如花装扮的汀江河上,可是,人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还在继续乱扔垃圾,继续破坏环境,继续污染空气。他们没有想到,一大清早,清洁工就要去辛辛苦苦地清理他们制造的垃圾,那是多么辛苦啊!
过新年是很热闹,可是,过新年也要保护环境,保护空气,让长汀变得美丽无比!
初一写春节感受的作文800字篇3
莆田除夕又称为过年、做岁、三十暝(夜)、围炉等,有的年份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过年,亦称三十暝。
莆田人过年之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为使年过得热闹、旺意,莆仙民间,尤其是农村,各家都要备办“红团”“番薯起”、薄糕、油炸豆腐、红柑、茶酒等,并要杀鸡(鸭)、杀猪(羊)、鱼等,称为三牲,以备祭天地、神、祖先等辞年之用。
莆仙人辞年大致在腊月二十到小年夜之间的某个晚上,一般以二十八或二十九日为多。这天中午,家家都吃“擦粉”,晚上,开始辞年时,要在院前摆一张系着金钱绣花桌裙的供桌,桌上摆着五果、六斋、三牲和贴着福、禄、寿红纸花的干线面,燃放爆竹后,全家人由年长的领头,依次拈香跪拜天地、祖先,祈祝全家平安,来年幸福。然后在供桌前烧贡银、银纸,并再次燃放爆竹,表示辞年结束。
莆仙人看重亲情,除夕夜围炉时,大家一定要千方百计地赶回家里团聚。在围炉时,如果有人确实无法赶回家,那也要在餐桌上给他放上一副碗筷。莆仙民间围炉时餐桌上的菜大多都有吉利的寓意,如鲫鱼(俗名鲫母,谐音积宝)、蟹(要十脚全的,寓十全十美之意)、虾(谐音和,一家和和气气,和气生财)、甜丸子(莆仙方音称软粿,意即日子过得甜甜美美的),上述这四道菜是必不可少的。有些讲究古例的人家,还把木炭烧红放要烘炉里,置于餐桌下面,表示一家亲热团圆、兴旺发达。
围炉后,上辈人要给16岁以下的未婚男女分压岁钱;也有子女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压岁钱的;还有丈夫给没职业的妻子压岁钱的。过年分压岁钱的意思对小孩子是已增一岁了,对上辈人是孝敬,对妻子则是夫妻恩爱。压岁,其谐意是压祟,即禳灾驱邪之意。
初一写春节感受的作文800字篇4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春节习俗,我的家乡一莆田,也有自己的春节过法。
莆田人从腊月中旬就为盛大的春节做准备,从腊月初十开始大扫除,也有人称其为“扫巡”。扫巡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件事,人们会将家好好地扫一遍,将一年的灰尘、脏东西全扫去,以新气象“迎接春节的到来。
腊月十六就是尾牙,要祭拜土地公。转眼就来到了腊月二十五日,这天是行善积德的日子,事事吉利。不可以与他人产生争执,长辈也不可以骂孩子,大家都要做好事,讨个好彩头。
越靠近除夕家家户户贴的春联就越多,你发现了吗?莆田的春联上方均有白纸额头,那是为了纪念倭寇之乱中死去的同胞们而贴上的,表示对英雄的敬佩与哀思。除夕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摆好供桌,拿出祭品辞别旧岁。到了除夕夜,全家人就会在一起吃年夜饭、分压岁钱。在我们钱包鼓鼓的`时候妈妈总会过来说:“先给妈妈,长大给你。”
到了正月初一早晨,人们都要吃长寿面,吃完就又大了一岁,然后换上新衣去“春游”玩得不亦乐乎。正月初二又称为“探亡日”,这天是倭冠之乱后,各家互相探问伤亡情况的日子,从那以后,就有了正月初二各家不串门的习俗。
转眼到了元宵。有趣的是莆田的元宵不止在正月十五这一天,而是从正月初六到廿九都在闹元宵,各村的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好不热闹!
这就是有特色又与众不同的莆田春节!
初一写春节感受的作文800字篇5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一到春节,大家都忙碌起来了。家家户户挂上红灯笼,敲锣打鼓,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我先问问你们知道红团的来历吗?这是我们莆田的特色糕点,如果你不知道就听我来说吧!红色代表喜庆,团就是让家人团聚起来。所以,我们的红团外形又红又圆。过年时,红团可是每家每户必备的供品。
大年三十那天,我们先贴好新春联,换上红灯笼,再吃年夜饭。家中胆大的人会跑去门口点烟花。大家一边吃年夜饭,一边看烟花可真喜庆呀。饭后,到了我们最喜欢的环节了,就是收压岁钱。一个个又厚又饱满的红包,收入孩子们的口袋中。一些调皮的孩子,已经迫不及待地跑到一个无人的小角落里数钱去。而一些聪明懂事的孩子就会把红包交给大人保管,这样不容易丢钱。
到了初一早上,吃完线面妈妈就带我们去游春了。沿着村道往前走,不久就到了山脚下,大家深吸一口气后,开始爬山。山顶上风景好,站得高看得远,真是美不胜收!爬完山回来,奶奶就会带着我们去庙里拜拜。双腿要跪在垫子上,虔诚地拜三下就可以了,还可以向神明许愿呢。
到了初二,我们就不能串门了。可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能出去玩,只是不能去亲戚家。因为,以前初二的时候我们莆田这边打仗,死了许多人。在这一天去别人家寓意不好。可以自己以家人聚在一起吃饭聊天看电视,也很温馨。初三就热闹多了,吃了早饭,我们就会带着礼品去亲戚家做寿,放鞭炮。主人家会备上好酒好菜请大家吃席。一群人共同庆祝,真是热闹非凡。
由此可见莆田的.春节对我们来说多么重要!让我想到了一句俗语:“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开始期待2023年的春节了。如果你们也想参加莆田的春节,那就和我共同度过吧!
-
春节的七年级作文(整理7篇)
春节的七年级作文篇1新年为那陈旧的前年画上了一个句号,又给崭新的一年决定了一个美好的开始。在人们的眼里,春节是一个美好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