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施故里作文500字(精选15篇)
游西施故里作文篇1
今天,我来到了诸暨的景点——西施故里。西施是历史上一位着名的美女,西施故里就是西施洗衣服,也就是浣纱的地方。
来到门口,你会看到一块大石碑上刻着“西施故里四个大字。再向里走,你仿佛走在了空中的彩云间,身旁是壁画长廊,脚边是永流不尽的清澈河流,令人心旷神怡。来到河边时,你会发现几只小舟仿佛在默默地守望,在等待和你扬帆远行。无需等待,踏上小舟,漂泊在宽宽的河流上,身边时石山和山上青青的大树,无疑让人想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而当小船停泊后,你才如梦初醒,依依不舍地和小船告别,踏上新的旅程。
我小心地踏上一级级长着青苔的石阶,忽然我忘却了脚下的光滑的苔藓,被浮现在眼前的美景所吸引:松树傲慢地抬着头,护卫着自己身边的古庙;一名穿着砖红色袈裟的僧人从古庙中缓缓走出,僧人和善的脸容,映在荡漾的水波中,倒映在水波中的雪白云彩成为他最好的背景什么?!这难道就是五泄湖?真如仙境一般。百米开外,一转水帘飞泻下来,十分壮观,湖面与岩石的差距之大,以至于水浪拍打岸边发出响亮的“啪啪声。
走过木板桥,爬上高山,我们回头再望五泄湖,它还是如此壮观,令人惊叹。水流伴着我们一路下山,路上不断出现供游客休息小亭子,坐下来望望,发会儿呆,接着再走,那是最好不过的事了。忽然,我听见了“呱呱的叫声,可是青蛙在哪里呢?终于,我寻声找到了她,它的背上还竟然驮着一只小青蛙呢!她的嘴巴一鼓一鼓的,好像对我的骚扰感到十分愤怒,我快速地逃开了。
不知不觉,我们又回到了起点——大石碑,结束了这次终身难忘的美妙之旅。
灯市口小学五年级:王雨桐
游西施故里作文篇2
今天是星期天,天空万里无云,我早早地起了床,因为陈老师要带我们这些小记者们去西施故里游玩,陈老师给我们排好队就出发了。一路上我蹦蹦跳跳、东张西望,心里很好奇。不一会儿,就到了西施故里门口了。
我一进门,在我面前展现的就是一片美丽的景色,看见了几个美丽的亭台,亭台里坐着几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他们说说笑笑,看上去很高兴,陈老师带着我们经过了许多小吃店、玩具店……,我们还参观了古代的桌、椅、床、越绣、小泥人……,真让人惊叹不已。
我们还吃了团圆饼,里面裹着萝卜丝和肉松,那味道真让人回味无穷。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我们边走边吃,参观了范蠡祠、古代名媛馆……,我还知道了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是西施、貂禅、王昭君、杨玉环,她们长得都非常漂亮,真不愧是我国的四大美女啊!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赞叹道:西施故里真是我们诸暨人的骄傲。在我心中,它跟西施一样美。
西施故里一游作文篇3
我校组织的游《西施故里》此项活动令同学春光满面,精神焕发。
在诸暨市苎萝山下,山仅数丈,临江而立。江边有一块大石,名“浣江石”,相传是当年西施浣纱之地。石上有“浣纱”两个大字,笔势飞腾,字迹能辩,此处山清水秀,景色极佳。
暖暖的微风吹得我们心旷神怡,一路走着,仿佛脚底如云雾,到达目的地后没有人喊累,却是一阵阵欢快的呼喊声。
大家分好组,跟随着组长到四处游玩。我们组我为组长。首先,铺好桌布,把自个儿的东西往上一撒,之后疯狂地暴吃起来。我心中闷得慌,咱们到底去哪吃午餐呢?一看表,快11点了。该是时候了,于是叫起大伙,漫无目的地搜索餐馆。“哦耶,就这个吧!”我兴奋地尖叫道。
我们选的是音乐厅,进入门口,服务生礼貌地拿出菜单,点到之后,我们就吃了起来。穿过音乐厅来到“天下第一臭”哈!还真是臭呢!应了那句所谓的“闻着臭,吃着香”(唉,本人认为,吃着也臭啊!)
随后,又来到了孝义桥。在桥上摆好各种pose,拍了一些照片。就这样逛啊逛,不知不觉地,又回到了原地。此刻,每个人心中都不由升起一个大问号“我们到底在干吗?”接着,朝着另一条通道走去,来到了乘坐快艇之地,可郁闷的是,今天不是开放日。我们垂头丧气地走了回去。不晓得我们从哪里开始,忽然来到了“五月五”这个餐厅,往里一看,哎!风景不错呢!呵呵,我们笑嘻嘻的走了进去,打起了关牌。
之后,来到河边打捞小虾,玩水嬉戏,玩得不亦乐乎……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集合的时间到了。我们虽然此刻心里有点失落,但是今天玩得很开心啊!走出大门,迎面看见一对蝴蝶在空中比翼双飞,大家都不由自主的抬起头。“梁山伯与祝英台啊!”大欢呼着。这一次的西施故里之游就在这欢呼声中结束了!
游西施故里作文篇4
诸暨的西施故里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门口,一块大石头上镌刻着“西施故里”几个鲜红的大字。
沿着石子路进去,走过一座又一座的石桥,石桥下的小溪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闪闪发光,溪水清澈见底,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好像在玩捉迷藏,也好像把小溪当作石游乐园。
走过石桥,来到了大操场,大操场上最应人注目的石那些雕塑,那些雕塑栩栩如生,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劳动时的情景,其中,一位妇女手中拿着饲料,正在喂家中的鸡鸭呢!还有一个小孩子正在帮助长辈干活呢.....
大操场旁有个荷花池,看到这些垂头丧气的荷花,我不禁想起了夏天的荷花池——池中的荷花非常美丽,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挨挨挤挤,从大圆盘中间,还冒出了几朵雪白的荷花,荷花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快要破裂似的;有的开出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开了,看起来真像西施,真不愧把荷花比做是西施啊!
看完了荷花,向前走,就到了买卖街,买卖街的商品琳琅满目,让我应接不暇。那里有风筝,有玩具,有饮料,有零食......
从买卖街旁的石阶下去,我们来到了浣纱江畔,此时的江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大镜子,都可以照出人影来了。游船滑,几乎不留一点痕迹。一阵风拂过,碧波荡漾,美丽极了!
啊!西施故里旅游景区,你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无声的诗,不朽的画,凝固的乐!我为做为一个诸暨人民而感到无比的骄傲!
游西施故里作文篇5
西施故里是我常去的地方,今天,我又来到了这里。
走进大门,只见一堵石墙立在路旁,上面写着金色的大字:“西施和画家王冕都出在这里。——毛泽东”。旁边是一块指路牌。
顺着指路牌,我来到了古越街,哇!这儿的房屋真是古色古香啊:有的窗户上刻着花草,那惟妙惟肖的花朵,似乎散发着一阵阵花香;有的屋檐上刻着玩耍的孩子,他们多么逼真,好像马上从屋檐上跳下来似的;还有屋脊上刻着一只只小鸟,栩栩如生的它们,让我好象听到了森林中那悦耳的鸟叫。屋顶,四个翘起的角上,暗灰色的瓦片盖在上面,多么美丽的古越街啊!
古越街不仅有古色古香的房屋,还有让人垂涎三尺的传统小吃呢!
一股臭豆腐味飘进了我的鼻子,我的脚便不由自主的走进了路边的小吃铺,我想:这么好吃的东西决不能错过,错过了我还能叫“美食家”吗?
哇!老板把还冒着油的臭豆腐端上桌,“开始品尝美食啦!”说着,我抓起一串,涂上红红的辣椒酱,送进我那张早已张得老大的嘴,那外脆里嫩、夹杂着一点油油的辣味的臭豆腐真是我永远也忘不了的美味!一串又一串臭豆腐被我一次次送进嘴里。
沿着古越街往前走,我们来到了荷花池边。那里开着清秀的荷花。荷叶上闪动着一颗颗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多么象一粒粒珍珠啊!荷花静静地立在水面,我想:那一定是闭月羞花的西施的化身吧!水底,小鱼在荷叶下嬉戏,给荷花池带来了生机。偶尔,几只螃蟹在池底的石头上溜过,一眨眼便不见了踪影。
啊,这美丽的西施故里!
游西施故里作文篇6
诸暨的西施故里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在车上,我便想起了一个关于西施的故事:公元494年吴越交战,越败于吴,越王勾践被迫屈膝求和,携妻将臣入吴为质三年。勾践归国后,发誓洗刷这奇耻大辱,于是采用文种提出的“美人记”。几经寻觅,终于“得苎萝山卖薪女西施”。勾践选到西施后,献于吴王,吴王大悦从此沉湎于酒色不能自拔,越国却上下一心,励精图治,经过十年,终于打败了吴国。后人为纪念这位忍辱负重,以身许国的绝代佳人,就在苎萝下修建了西施殿。我的心中不禁佩服起西施。
终于到啦!
沿着公路走一小段路,边看到了一扇小门,这扇小门是通往人间仙境的地方。
走入这儿,便到了西施故里。这儿风景优美、遍地金色,到处散发着秋的气息。
首先来到的是浮桥。听爸爸说,这桥是自己浮起来的呢!我慢慢地走着,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发现不是一整条的,而是一块一块连着浮出水面的。我心想:“这浪大的时候,准会淹下去的,还是快走吧!”
接着,我们来到了西施群雕处。这儿的一个个雕塑栩栩如生,使我归回了封建社会之中。我也装着西施的模样刷起脏衣物来了,我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疾苦。
之后,我们又进了纪念馆。里面,玲琅满目。有着古代皇室的衣物,有着故事人物的个个塑像,也有着四大美女的塑像、介绍与饰品……
最后,我们走进了郑氏祠堂。此已不是曾经的繁华仓盛,但从房屋的木雕上,可以看出它以往的风范。
啊!西施故里,你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无声的诗,不朽的画,凝固的乐趣!我为做为一个诸暨人民而感到无比的骄傲。
游西施故里作文篇7
十月五日晚饭过后,我们全家来到西施故里游玩,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农家生活的模拟情景。
走在“乡村”的小道上,仿佛觉得自己真的就住在农村。走进一户人家的小院,我看见一个老爷爷安详地坐在板凳上,拿着茶壶,悠闲地吸着烟斗。他静静地望着我,脸上还露出灿烂的笑容。我也对着老爷爷细看,似乎铜做的塑像变成了真人的肉身。旁边有一个老婆婆,她的一只手在撒谷子,地上有几只可爱的小花鸡,看样子老婆婆是在喂鸡。这两尊塑像栩栩如生,我仿佛看到了爷爷奶奶过去的生活情景。接着我们来到了晒谷场,呈现在我面前的是这么一番景象:太阳下山了,一家人正在把晒干的稻谷收起来。一个小男孩正用摊谷耙推稻谷,头上还冒着汗。一个老婆婆用畚斗把稻谷畚到风车上,老爷爷摇着风车在扇谷子。一个中年汉子抹着汗水准备把老爷爷扇过的稻谷挑回家。而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却顽皮地坐在箩筐上休息玩耍。我仿佛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爸爸说这些都是他小时候非常熟悉的情景,让他感到很亲切。在爸爸的解说下,我也感受到那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每户人家都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其乐融融。
晒谷场的附近还有条小河,河水十分清澈,河面上架着一座座各具特点的小石桥。小河边有许多茂盛的柳树,有些柳条还直伸到水面,就像小女孩坐在河边洗头发。
最后,我们还用天文望远镜看了中秋的月亮。通过望远镜,我清晰地看到月亮上的一块块黑影,听爸爸说那是月球表面凹陷的地方,而亮的部分是表面凸起的地方。我仿佛真的看到了月宫,嫦娥,玉兔……另外,我还看了木星,看到木星的表面有一条条的云带,并了解了一些简单的天文知识。
西施故里的夜景非常美丽,在这里既能感受到现代城市的繁荣,又能体味到乡村生活的恬静,真的让人流连忘返。
游西施故里作文篇8
今天,我们游了西施故里。
西施故里的景色多么引人入胜啊!一走进西施故里,满眼是雄伟、壮丽的古代建筑——精雕细刻、古色古香:有范蠡祠、名媛馆、浣纱群女像,各组雕像各个纪念馆一一向我们述说着古越文化和动人的故事,引来了国内外许许多多的游客。
最让人自豪的是那些名胜古迹。在西施故里最有名的数范蠡祠了,它背靠金鸡山。范蠡是越国大将军,他为了让越国老百姓不做亡国奴,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毅然放弃自己的幸福陪越王来到吴国,最终帮越王实现了复国的愿望,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在金鸡山脚下为他建了一座祠。走进范蠡祠正殿,抬头看到的是高3。5米的范蠡全身铜像。铜像背后和两侧长廊,有范蠡大将军平生事迹的介绍,还陈列着范蠡大将军一些抒发雄伟抱负的诗作文篇和文章。整座范蠡祠气势恢弘。朱瓦黄墙,各种木雕给人古朴典雅的感觉。西施故里还有名媛馆、越秀亭、裕昌号、郑氏宗祠……这些景点都很有名。
西施故里拥有一条最繁华的美食街。美食街的食品让我回味无穷,吃了还想吃的数西施团圆饼了。西施团圆饼的面皮是优质的小麦粉混合适量荞麦粉制成的,极薄却不易破,饼馅是一种山地小萝卜擦成银丝,精选农家的前腿夹心肉剁碎,加上多种调料拌和而成,手工包制成小馒头般大小的团圆饼,放在蒸笼里蒸熟后,用文火煎烤成两面金黄色,最后蘸上特制的香醋慢慢品尝,薄薄的面皮裹着厚实的馅儿,一口咬下去,油而不腻、辣而不重、鲜香无比。美食街上除了西施团圆饼,还有周老汉臭豆腐、意大利风味冰淇淋……这些也很好吃。
西施的传说更是让人们津津乐道!西施生于24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当时吴越相争,越败于吴,越王勾践做了吴王夫差的阶下囚,受尽苦难。回国后,卧薪尝胆,决心复仇雪耻,他遍选国中美女,搜罗财宝,进贡给吴王,使之“惑乱沉缅”。西施就是被选中的美女,她出身寒微。但因为她姿色倾国,以身许国,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敬重。后人为了纪念西施的爱国精神,建立了西施亭、西施庙。西施亭位于浣纱亭。
参观完西施故里,我情不自禁地感叹道:“西施故里真美啊!”
游西施故里作文篇9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走进大门,一个似西湖、非西湖的湖泊映入眼帘。远远一看好像一颗明珠镶嵌在诸暨这方福地。
期待着,盼望着,终于来到了西施故里。在阳光的映照下,水面波光粼粼,显得格外漂亮。没错,这条无名小溪和西湖一样漂亮,“欲把西湖比西子”,而西湖又和西施一样漂亮。西施又和那条河一样漂亮。而这三样事物又被一句诗连接起来了,这可真神奇!
跨过石墩就是西施殿了。边说边笑的我远远地就看到一尊雕像立在殿里。周围非常空旷,似乎这一切的一切就是为中间那位宛若仙女的西施做陪衬。古老的建筑,古老的桥梁,古老的楼梯,衬托出西施故里的美。
跨过西施殿就是一个“小公园”,这里绿水环流,绿树成荫,又是一条小河。几片像绿雨伞一样的荷叶屹立在河上。这里的荷花真漂亮。有开花的,有没开花的,有的宛若天仙,有的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还是个花骨朵呢!不过在绿树荫的庇护下,我相信总有一天都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逛完古老的殿堂,就是该收工回家的时候了,高大的古建筑,美丽的西施雕像,雨伞般的荷叶,遮风挡雨的大树,全都被我尽收眼底。可惜跨过石墩就要离开这个宛若明珠的地方了,我竟还有点不舍,三步两回头地向前走。
坐上了车,心中的不舍使我撇过头一看是那西施故里,是美丽的西施故里,是璀璨的西施故里。
西施故里游作文篇10
一个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的日子里,我和妈妈,还有我的朋友袁功泽一起去西施故里玩。
西施故里的风景优美、桃红柳绿,到处散发着春天的气息。沿着石间小路,在前面的不远处我们发现了一座小山坡,我和袁功泽就来了个爬山坡比赛。我们俩各就各位,在妈妈的一声令下,两人就一溜烟地跑开了。我们俩都不甘示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冲了上去。眼看快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我咬紧牙关猛地冲了上去,我赢了。
走过“学士桥”,沿着江边小路,我们看到了一辆辆汽艇在江里像箭一般地行驶,使得平静的江面一波接着一波,波浪撞击在岸边,溅起一朵朵浪花,好美的景观啊!
太阳下山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这美丽的西施故里。
游西施故里作文篇11
诸暨的西施故里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门口,一块大石头上镌刻着“西施故里几个鲜红的大字。
沿着石子路进去,走过一座又一座的石桥,石桥下的小溪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闪闪发光,溪水清澈见底,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好像在玩捉迷藏,也好像把小溪当作石游乐园。
走过石桥,来到了大操场,大操场上最应人注目的石那些雕塑,那些雕塑栩栩如生,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劳动时的情景,其中,一位妇女手中拿着饲料,正在喂家中的鸡鸭呢!还有一个小孩子正在帮助长辈干活呢
大操场旁有个荷花池,看到这些垂头丧气的荷花,我不禁想起了夏天的荷花池——池中的荷花非常美丽,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挨挨挤挤,从大圆盘中间,还冒出了几朵雪白的荷花,荷花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快要破裂似的;有的开出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开了,看起来真像西施,真不愧把荷花比做是西施啊!
看完了荷花,向前走,就到了买卖街,买卖街的商品琳琅满目,让我应接不暇。那里有风筝,有玩具,有饮料,有零食
从买卖街旁的石阶下去,我们来到了浣纱江畔,此时的江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大镜子,都可以照出人影来了。游船滑,几乎不留一点痕迹。一阵风拂过,碧波荡漾,美丽极了!
啊!西施故里旅游景区,你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无声的诗,不朽的画,凝固的乐!我为做为一个诸暨人民而感到无比的骄傲。
三都小学三年级:章艺蔚
游西施故里作文篇12
在万里晴空,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班和其他班去了向往以旧的地方----西施故里。
一进西施故居的大门,一眼就可以看到碧绿的红粉池,池中莲叶田田,远远望去池中绿油油一片,走近细看,荷叶更加显得婀娜多姿,上面盛开着黄黄的花,风一吹来,湖面泛起了一道道迷人的微波,水中的景物也随着微波一会聚拢,一会儿扩开,一会儿缩小,水中的莲叶也随风晃动,像在点头问好。露珠聚集在莲叶中心,像珍珠似的晶莹透亮,用手轻轻摇动莲叶,露珠便滚来滚去,一不小心,珍珠跌了下去,跌成了许多水珠,一头钻进水里,不见了。据说以前西施就是对着红粉池梳头的。
我和同学们绕过红粉池,沿着石阶拾级而上,经过壁画、长廊后便来到了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塔前。进入塔中,顺着盘旋的楼梯走上塔顶,顿时,一阵阵凉爽的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顶上一共有四个窗子,从每个窗子眺望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西施故居的景色尽收眼底:下面,郁郁葱葱的树木闪着绿幽幽的光芒,像在歌唱着一支美丽的曲子,各种古楼也依次展现在眼前,风景好美丽。
欣赏了各种景物之后,我们又玩了一个游戏------踢球,踢了几个小时,老师就让我们集合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西施故里。
这次有趣的活动,我感触很深,以后要经常到外面去游一游,长长见识!
游西施故里作文篇13
“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这是唐代李白写的名句。
今天,我慕名游览了西施故里。
我乘车来到浣纱桥头,下车一眼就看到一块巨石上刻着晋代大书法家王王羲之“浣纱”二字,迎面扑来时阵阵清香,荷塘里红鲤鱼在嬉戏,蜻蜓在舞蹈。穿过荷塘,来到水埠,栩栩如生的雕塑吸引了我。他们有的在洗衣,有的在淘米,有的在浣纱,有的在赶鹅……我惊呆了,舍不得移步。但被同伴拉着古越街,街上有古色古香古迹文物,有各种戏服,还有小吃——臭豆腐。边走边观看了诸暨的有关地方风俗习惯、地貌特产。最有趣的要算“四眼井”,人望下一看,仿佛看到了当年西施与郑旦在比美呢。最后,我们拾级而上。用了九牛二虎之力,
登上了一览众山小的泰山庙,烧了香,捐了款,许了愿。出了庙,鸟瞰城关,浦阳江像玉带像西飘去,公路像一根带子,汽车像一只瓢虫在前进。走下台阶,我们又参观三贤馆和名人媛,我为家乡有这样的景色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西施故里真美啊!我爱你!
游西施故里作文篇14
今天天气晴朗,我们一家和爷爷奶奶一起去诸暨西施故里游玩。
我们来到西施殿,一进大门就看到了红粉池。可惜现在是冬天,若是在夏天一定能看到莲叶荷田田的美景。现在那里只有两只假鱼张着大嘴跟我们打招呼呢!我们向鱼嘴里投硬币。哈哈!我投中了两枚,爸爸妈妈连一个都没有投中。接着我们来到西施正殿里,看到了美丽妩媚,风姿卓越的西施塑像,上面还有“荷花神女”四个大字。妈妈叫我去和西施合个影。爸爸还说我和西施长得有点像。我倒不觉得呢!然后我们又来到了盘山碑廊,这里依山势缓步登高,右侧的墙壁上挂着西施的图片,并讲诉了她的故事。让我对这位忍辱负重,以身许国的绝代佳人十分敬佩,因为她不仅外表漂亮,而且心灵更美。
我们在这里逗留了半天,欣赏了各种古迹,我还发现了一株香气清幽的腊梅,这里的美景真是让人恋恋不舍啊!
游西施故里有感作文篇15
伟人毛泽东曾经说过:“诸暨是个出名人的地方,美女西施和画家王冕都出在这里”。可见伟人对美人也是耿耿入怀呀。
4月26日是我们春游的日子,虽然天气多云,可我们高兴的心情不会因为这天气而影响的.
我们走着走,不大一会就到达诸暨城边的浣纱河。传说二千四百多年前的美女西施就是在这条河里跟她母亲一起洗衣,如今这河水依然是那样的清澈,河的两岸仍然有许多人在这里浣纱。遗憾的是再也见不到西施的身影了。我顺着河边,带着水中的倒影一起寻找西施浣纱的河边。果然,就在西施的故里,浣纱河边的苎萝山下,发现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刻着:“浣纱石”三个大字,石头上方的山角下写着:“西施浣纱处”。正巧,有几位少女在此一边打闹一边洗衣。此情此景让我联想到西施当年在此浣纱时的情景,仿佛一阵清香扑鼻而来,不是少女的,而是西施的。我仔细的看着这个美妙的情景,本来想拿照相机拍下来的,可是竟然没有带来!
从这里一上岸就是坐落在苎萝山下的西施故居。进入依山而建的西施故居,我在想:为什么一个美人美了一方水土,美了一方人,还能留下个千古美名呢?原来,西施的美名不是来自她的外貌,而是心灵。
西施姓施,名夷光,出身农家。父砍柴,母浣纱。由于世代居西村故得名西施。
公元前四九四年,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誓报仇雪耻,他请高人范蠡出谋划策,抓住吴王夫差好色的弱点,往献美女,使其不理政事,放松了对勾践的警惕,为越国休养生息赢得了时间。为了蒙蔽吴王夫差,越国先后向吴国进献了许多的珍宝和大批的美女,而夫差只对西施情有独钟。把国家的财力、人力都用在了为西施盖楼、堂、馆、所上了,不出几年,吴国被越国所灭。而范蠡功成名退,带着西施远走高飞,一去不返。西施就是这样被推上政治舞台的,西施的美名在吴越大地广为流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五言诗为证: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一破吴差国,千秋竟不还。
从西施故居里出来,我忽然想起“东施效颦”的故事。于是从西村渡河到东村,我坐在船头上想,那东施借西施的美名抄作,后人会不会给她留下一点口碑呢。不一会船靠岸了。东岸边,那一个个千姿百态的村女旁若无人的正忙着自己的浣纱,也分不清谁是东施,原来她们都是一尊尊的铜像。
东村依山傍水,又被水环抱,村中还有一条小河,似乎要把一个村子分成两半,环境十分幽雅。我沿着村中的一条叫做“古越街”行走,街两边的古朴的建筑里,个个都是美食坊,有:“西施团圆饼”、“蒸工夫菜馆”等等,许多都是我第一次见到,喜欢美食的人在这里可以大饱口福。街的尽头是鸬鹚湾,这里虽不算开阔,但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娇小玲珑,犹如一个富家人的后花园,想必这里也是西施当年和姑娘们一起常来玩耍的地方吧。因为只有美的环境才能孕育出美丽的人,也只有美丽的人才喜欢美丽的环境呀。
在鸬鹚湾的东侧是范蠡祠,以前我只知道范蠡是给越王勾践打工的大将军,没有想到进去一看,才知道范蠡是中国古代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范蠡原本是楚国人,后入越国被聘为大夫,辅佐越王勾践兴越灭吴,功成后他不向勾践讨要分文年薪,带着西施飘然而去,毅然辞官下海,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辞官下海的人。后在齐国等地经商发家,并把致富之经远播到各地,被后人尊为华夏商祖。他才华盖世,世人称他为“居官而至卿相,居家则致千金”的旷世奇才。在范蠡祠的门柱上写着:经营致富百姓财神,万种风情两岸青山,为政兴邦越王良弼,千年故事一江碧水。还有十二个字是对他最高的评价。“经营之师,儒商之冠,致富先师”。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往他的铜像前一拜,感觉财运就要降临在我的身上,真是不虚此行呀!
临别前,我去拜访了坐落在东村村头的名媛馆。里面不仅陈列着中国古代西施、王昭君、貂禅、杨贵妃四大美女的蜡像,而且还有武则天等一百多位中国古代女性名人。那杨贵妃的妩媚,貂禅的秀外慧中,王昭君大义凛然,西施自然朴素的美,形象生动,不仅让我大饱眼福,也让人敬佩。是她们改变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她们为国献身的精神让后人自叹佛如,她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