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李大钊纪念馆作文1000字(精选15篇)
游李大钊纪念馆作文篇1
李大钊,想必你一定耳闻。可今天,我真的去见了“李大钊”!你说我吹牛?你也可以见他。跟我来吧——
这不,我和赵恬在两位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了李大钊纪念馆。
刚进门,就看见石台上有8根六个面的上粉下白的石柱围在八方。嘿!真有气势。顺着石台的台阶下来,一条约10米的宽长廊出现在眼前(怎么这么像宫殿呀?)。
正当我们即将进入李大钊纪念馆大厅的时候,大厅两旁的八块大石碑吸引了我们,我和赵恬急忙向两旁跑去。原来,那八块大石碑都是记录李大钊生平事迹的。
我们顺着38层地毯式的红台阶上了大厅。大厅可真宽敞!瞧,刚步入大门,两旁的红墙上刻的金字牵过了我们的注意力。那也是李大钊的事迹。那两根方形“支天柱”上刻着好多好多李大钊的作品哩!正面摆着一大束花的贴着两张悼词的大花篮。它的后面有好多红花,花丛中有李大钊的石像。好神气呀!“李大钊”的左面右面和后面都有油画,都是关于李大钊的。
向右一拐,就进了第一展室。那里有好多好多的书,都是李大钊的杰作,哦,不!还有关于介绍李大钊的书和记录。旁边还有很多油画,记载着李大钊的事迹。呀!还有李大钊的遗物呢。不仅仅有李大钊的,在前面,我还发现了他夫人赵纫兰的衣服。顺着墙往前走了一会儿,又看见了一台电视,正播放着李大钊的录像呐!还看见了一组蜡像,只是忘了那是叫什么了。后来,我俩又发现了一堵墙上有一扇门和两扇窗户,只是里面黑洞洞的看不见,门也是刻上去的。绕了一圈,又看见了大钊故居模型。第一展厅真大呀!
第二展室光线较暗!那儿的东西也不少:李大钊的很多记录、油画、作品……我和赵恬还发现了几件李大钊的遗遗物,还有好多照片。我们还看见了李大钊故居大门口的模型,那儿有一棵大枣树。在枣树旁有李大钊在讨论《新青年》,那是一组蜡像。啊哈!好多好多画像呀!呃——一组铜像。那铜像上有几个小凹凸部分。那是两个人,一个是李大钊,另一个……sorry,Idon'tkow.我不知道。
第三展室里有很多李大钊的事迹、作品、铜像、遗物、油画、照片……让我最难以忘怀的是那架绞死李大钊的绞刑架!它用红灯照射着,体现出了当时的血腥!他经过了多少磨难,为祖国做了多少贡献呀!他在南口战役中经过了多少地方!?(看南口战役模型知道的)为此,他的大女儿写了一作文篇文章,哀悼父亲李大钊的死……
游完了这三个展厅,我终于轻松了一下——去了晨湖。那里的水波光粼粼,水草、小鱼、小蝌蚪清晰可见……多漂亮啊!
我又来到碑林,那可是个休息好地方!嘻嘻!!!歇足了,我就离开了李大钊纪念馆。离开时,我们还路过了竹林。布局真精密呀!
下次,我还来。
游红军纪念馆作文篇2
周末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红军纪念馆。
我们先来到了息烽的红军纪念馆。这里面有许多的名人牺牲的照片,战争时期留下的物品,名人的介绍。我们进了纪念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些名人的照片,有毛泽东,周恩来一些伟人,其中还有一位无名烈士,他们有的是救人而牺牲的,有的是为了战争中胜利而牺牲的,还有的是被敌方带回去杀死的。
我们来到了二展厅,这里有些名人写的文章和诗,都是描写战争时期的场面,还有一些敌方的消息和自己这边的消息,在这些物品的旁边,有传递东西的人,或写这些的人。我们又来到了三四展厅,这里是一些处理敌人的刑讯工具,有老虎凳,铁链一些东西,和二展厅里的东西和一些伟人的介绍。我真希望这些名人都没有牺牲!
《游莱芜战役纪念馆》作文篇3
今天星期四,我们和庄的几个小记者去莱芜纪战役念馆观看了那些抗日英雄为我们拼命打仗的情景。陈毅元帅是刚刚进去看见的第一尊石像,刚刚进去,就有一个讲解员为我们讲解,我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炮”还有“王八盒子”、“三八大盖”、“轻型机枪”、“重型机枪”、“**”、“手**”、“子弹”、“刺刀”……实在说不完了只能用省略号来替代了,如果你有兴趣了解的话就去看一下,地约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者去莱芜战役纪念馆参观。
莱芜战役纪念馆占,我们学校的晨刊小记展板面积700多平方米。一进莱芜战役纪念馆的大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尊陈毅元帅的铜像。另外,我们还看到了飞机、大炮以及军车的模型。
接着,我们走进了纪念馆展厅。我首先看到的是一幅油画,画的是解放军奋勇杀敌的场景。我们走进全景画馆,找椅子坐了下来。
等所有小记者都坐好之后,旋转看台就开始旋转了。这时,广播也响了。解说员向我们介绍莱芜战役的场景:莱芜战役打响了,战士们如虎下山,把国民党反动派打得狼狈不堪。
随着冲锋号的吹响,解放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要珍惜,因为这是抗日英雄给我们赢来的。
游叶挺纪念馆作文篇4
早上,老师要带我们去叶挺纪念馆。我们排着长长的整齐的队伍从学校出发了。踏过天桥,穿过山洞我们终于到了叶挺纪念馆。
我们首先来到了叶挺将军被关押的地方。屋子矮矮的,黑黢黢的。里面的家具很简陋:只有一张很简陋的床,一张破桌子,几把要散架的椅子。墙角还摆放着一些农具。
当年,叶挺被关在这儿,他的夫人李秀文、儿子叶新华、女儿叶杨梅都曾住这儿。当时周围的人知道被关押的是叶挺将军后,都纷纷来到这里,和他一起谈心。他经常教人们识字。看这样一位友好的将军,人们更加羡慕他了。
登上几十级台阶,我们来到了叶挺墓前。两旁长着高大青葱的柏树。他们在风中一动不动,仿佛也在向叶挺将军默哀。我们默哀后,全体同学诵读了叶挺的《囚歌》。在诗歌内容中,我们感受到了叶挺将军那视死如归的精神。
走下台阶,我们来到展览厅,我们看见了生挺生前用过的许多物品:挖锄、水壶看着这一切,我们仿佛看见了叶挺将军为了帮助周围人们、为了自己的生活,在那荒山野岭辛苦劳作的情形:他正在骄阳下,在杂草丛中,挥汗如雨
最后,我们该返校了,我回望那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纪念馆,不禁肃然起敬。
四年级:张玮炜
为卑未敢忘忧国——游陆游纪念馆作文篇5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陆游写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名句。陆游,一个家喻户晓的爱国诗人。他生活在一个腐败不振、遭到以女真族奴隶主为主的金朝的侵略压迫的时候。他尽管遭遇了秦桧的迫害,宋高宗的不重用,但他……在我的印象中,陆游的诗都是波澜壮阔、气势恢宏,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热爱。
陆游纪念馆也是如此吧!今天,我走进了陆游纪念馆,空荡荡的院子,和头顶的匾额——“陆游纪念馆”,从右到左、歪歪斜斜几个黄字,别具一格。我小心翼翼地跨过门槛厅中立一尊陆游塑像,背着手,拿着书,仿佛正专心致志地读书;眼神坚定,怀着统一祖国的远大理想。塑像旁,写着著名的《临安春雨初霁》。
或许这是陆游在一个小山村中,伴着淅淅沥沥的春雨,洋洋洒洒的写下了这首名诗吧!陆游的一生都为了祖国统一而奋斗,无论是幼儿时期,还是垂暮之年;无论是进朝做官,还是被贬还乡,都把反抗金朝,恢复中原作为自己坚定不移的理想。为此,他遭到了秦桧等小人的迫害,使他不被朝廷重用。缕缕阳光透过古老而精致的花窗斜斜地射在地上,令昏暗的房间有了一丝生机。我仿佛和陆游一起会到了宋朝和他一起为国家而悲愤,而呐喊,而歌唱。那个年代是混乱的,但仍有一丝爱国精神,隐居在这古朴庄严的文字中。虽然陆游已经离我们十分遥远。但他那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永远教育激励着世人。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那清秀的文字就像这古朴的陆游纪念馆,普通的外表却有着很大的内涵。告别纪念馆时,我好像真的看见陆游立在大厅,手持书本,平静地望着我,一双眼睛下隐藏着爱国热血。陆游,你虽然以远离我们,但你那种爱国精神,让我们永远永远也不会忘怀!
游八大山人纪念馆作文篇6
当代文学家余秋雨先生曾在《文化苦旅》一书中写道:“恕我直言,在我到过的省会中,南昌算是不太好玩的一个。幸好它的郊外还有个青云谱。他所说的青云谱,正是指今天爸爸妈妈带我来到的八大山人纪念馆一带。那里真的会有他所说的那么好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见识一番。
纪念馆就在不远处了,我环望它的四周,许多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映入眼帘:白色的围墙、深色的砖瓦让人仿佛回到了那神秘的几百年前,也让我的心情不由得激动起来。
终于来到了期待已久的八大山人纪念馆门口,我好奇地走进了这深藏玄机的雕花圆门,只见馆内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把那刺眼的阳光幻化得十分柔和、温纯,还不时传来一阵清风,令人神清气爽。我们顺着平整的石板路缓缓走着,看到了八大山人的简介:八大山人是我国明末请初的杰出画家,生于明天启六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626—1705),享年80岁。他姓朱名耷,号八大山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十九岁那年,明亡清立,他避世怀故,一度隐居,削发为僧,开始了充满坎坷、孤寂贫寒的艺术生涯我看了才恍然大悟——我以前一直以为八大山人是“八个在山里的人呢。
了解到八大山人的生平之后,我们又继续兴致勃勃地进行观赏。穿过一座精美的拱形门,出现了许多宽敞的陈列室,其中都陈列着八大山人生前的画作。那些画作大部分都是描绘松莲石鸟这四个景物的,我还发现,他画中的鸟与其他人的画法有所不同,那些鸟的眼睛都画得十分奇异、夸张:眼眶很大,眼珠点在眼眶的上边缘,仿佛带着悲愤,原来这充分流露出的是八大山人自己对清朝统治的不满和怨恨。他画的其他事物也是一样,尤其是他在书画上的落款,把“八大山人四个字连草写成形似“哭之笑之的模样,寓意“为故国的沦亡而痛哭,为自己正在苟且偷生而苦笑。我不禁对他的豪迈倔强、磊落的个性和傲霜不凋的精神产生敬佩。
从一个盛开着纯洁美丽的荷花塘出来,就算是参观陈列室的终结,来到了站在圆石上的八大山人铜像前。他身着儒士装,袖里藏着斗笠,身子微向前躬,眼神和嘴角里蕴藏着点点悲愤与无奈,好像在向我们倾诉当时的苦痛情景。
最后欣赏到的,是被几棵百年古树围绕着的八大山人之墓,遇风,树叶纷纷飘落在这位伟大画家的墓脚下,让人不经再一次对八大山人的艺术及精神发出由衷的赞叹!
不知不觉中,纪念馆参观完毕,要和八大山人告别了,而他的画已深深地震撼了我,我也和余秋雨先生有了同感:这里真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啊!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一:徐颖笛
游叶挺将军纪念馆作文篇7
今天是国庆长假的第三天。国庆节当然要去一些有关国庆有纪念的景物观赏一下。我和家人就来到了北伐将军叶挺的纪念馆。它座落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秋长镇的一个小山村,也就是叶挺将军的故居,那里山清水秀,风景怡人。进门就可以看见一个用石头刻成的大书,上面刻着“北伐名将,抗日英雄。铁骨铮之,浩气永存几个雄伟的大字,后面是一个大石碑刻着叶挺将军着名的《囚歌》,最后的两句诗:“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能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石碑上的文字可以让人感觉到叶挺将军坚贞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
继续往前走,经过将军林,到达了纪念馆,里面有展厅。我在那里面看到了威武的叶挺将军的雕像还有锈迹斑斑的步枪、战刀、红军的衣裳和浩浩荡荡的模型战场,见到了叶挺将军在前线一手拿着望远镜在战场上指挥,坚定不移的眼神一直看着敌方。他打过许多次胜仗,北伐的过程中更是这样,看着模型路线图从广州的肇庆打到韶关、南昌再打到汉阳,鲜血染红了衣裳,猛虎般的气势在血战平泸桥的战场上怒吼
怪不得蒋介石都说过,叶挺就是一头猛虎,是敌人的噩梦,让每个敌人都感到敬畏。他是革命事业的先锋,同样跟每个革命者一样,为了我们现在的幸福而奋斗。当叶挺被囚居时,这头“猛虎也毫不示弱,怒斥蒋介石,无论怎么劝降都没用,还写下了《囚歌》,表明了他宁愿死也不会像狗一样摇尾乞怜着投降。
他把大半的人生都投进了革命事业,在革命史上名垂青史。让每个人都记住了他这个北伐英雄,在我的心中也深深的记住了他,他的每个事迹都撼动着我,给我这个中学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初一:孙文杰
游陆游纪念馆作文篇8
今天,我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位于孩儿巷98号的陆游纪念馆。这是一座木结构的晚清民居,显得古色古香。门上,立着一座石碑,上面刻着陆游纪念馆和下城区文史馆的介绍。走进去,院子里空荡荡的,头顶的匾额从右到左地刻着“陆游纪念馆”几个大字,歪歪扭扭,别具一格。
大门的图案是用一个不规则的图案旋转和平移而成的。跨进门槛,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大厅中央那尊用木头雕刻的陆游像,只见陆游一手举着书卷,一手捋着胡须,正在专心致志地看着手中的书。在塑像后面,刻着“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这就是陆游著名的《临安春雨初霁》,是陆游在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时,百无聊赖中的感触。
在大厅的四面墙上挂着一幅幅图画和陆游的生平简介,以及陆游的诗句。我仔细地看着,生怕遗漏了一个字。我了解到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看到这里,我心中不禁涌起了一阵对陆游的敬佩之情。
走着走着我就来到了后院,后院里最多的植物就是竹子啦,而且不是一根一根分开的,而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长的。在后院中央有一口古井,被用钢丝围了起来。参观完后院后,我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陆游纪念馆。
游台儿庄战役纪念馆作文篇9
1938年,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在枣庄打响。这次大战,也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
周六,我们来到了为纪念这场战役所建造的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远远望去,纪念馆的形状像塔楼,似碉堡。导游阿姨告诉我们,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共占地3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就有6000平方米呢。
展馆共有三个展室,分别记载着这次惊心动魄的战役概况。在第一个展室内,有着大战时期中日两方的资料。当时,日军有几千人,我军只有两千多人。日本有先进的武器,但是我们中国也不是好惹的!我们的战士以不屈的精神、执着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奋勇杀敌,最终赢得了这一场血色战斗的最终胜利。
第二个展室陈列着记录战役的文物,共有千余件。有留有弹孔的墙壁,也有武器的碎片……通过这些,可以想象这场战争多么激烈,可以想象出战士们喊叫着冲锋陷阵,砍杀敌人的情景……
第三个展室是战士们的肖像和战斗场景的模拟,在那昏暗的灯光下,听着那悲壮的音乐,一股悲伤涌上心头。
参观结束,我的心还沉浸在这场战斗中。战争太残酷了,如果没有这些革命先烈们的浴血奋战,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游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作文篇10
今天,我们一家在细雨中驾车前去孟良崮。爸爸说要带我们去学习革命烈士的精神。
在购票以后,进入景区,第一眼看到的是陈毅元帅和粟裕将军的雕像,他们目视前方,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在他们身后,是五位战斗英雄,他们拿着枪,拿着刀,怒视着国民党的士兵。随后,我们到了第一展厅,我们看到了许多革命英雄,他们不怕牺牲与国民党战斗到底,他们的武器非常破旧,但是为了解放全中国,也没有退缩。接着,我们又去了第二展厅,我们看到一些老百姓把粮食运给共产党,我体会到那时军民团结一心建立新中国的困难
在参观完展厅以后,我深深感受到现在生活来之不易,以后我要认真地过好每一天。
三年级:管明轩
游陈嘉庚纪念馆作文篇11
初四那天,我一大早起来,跟妈妈爸爸、弟弟四人一起,坐上了去厦门的旅游车。一坐上车,我就坐在了窗户旁边,看着一路上的风景,感觉特好,不知不觉睡着了,过了八九个小时,妈妈叫醒我,我发现已经到了厦门陈嘉庚纪念馆。在展馆进门大厅,有一尊白玉的嘉庚先生雕像。
嘉庚先生手拄拐杖微笑站立,身后是蔚蓝的天空和波澜壮阔、浪花翻飞的大海。嘉庚先生手中拿的礼帽、拐杖,都是整体雕刻出来的。而雕像背后的蓝天大海背景图,则是目前世界上单幅最大的手工羊毛织毯,正在由制作单位清华大学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雕像顶部的屋顶,则是一幅完整的星图当灯点亮时最闪亮的那颗星,就是陈嘉庚星。这个地方让我难忘!
游李大钊纪念馆作文篇12
李大钊,想必你一定耳闻。可今天,我真的去见了“李大钊”!你说我吹牛?你也可以见他。跟我来吧——
这不,我和赵恬在两位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了李大钊纪念馆。
刚进门,就看见石台上有8根六个面的上粉下白的石柱围在八方。嘿!真有气势。顺着石台的台阶下来,一条约10米的宽长廊出现在眼前(怎么这么像宫殿呀?)。
正当我们即将进入李大钊纪念馆大厅的时候,大厅两旁的八块大石碑吸引了我们,我和赵恬急忙向两旁跑去。原来,那八块大石碑都是记录李大钊生平事迹的。
我们顺着38层地毯式的红台阶上了大厅。大厅可真宽敞!瞧,刚步入大门,两旁的红墙上刻的金字牵过了我们的注意力。那也是李大钊的事迹。那两根方形“支天柱”上刻着好多好多李大钊的作品哩!正面摆着一大束花的贴着两张悼词的大花篮。它的后面有好多红花,花丛中有李大钊的石像。好神气呀!“李大钊”的左面右面和后面都有油画,都是关于李大钊的。
向右一拐,就进了第一展室。那里有好多好多的书,都是李大钊的杰作,哦,不!还有关于介绍李大钊的书和记录。旁边还有很多油画,记载着李大钊的事迹。呀!还有李大钊的遗物呢。不仅仅有李大钊的,在前面,我还发现了他夫人赵纫兰的衣服。顺着墙往前走了一会儿,又看见了一台电视,正播放着李大钊的录像呐!还看见了一组蜡像,只是忘了那是叫什么了。后来,我俩又发现了一堵墙上有一扇门和两扇窗户,只是里面黑洞洞的看不见,门也是刻上去的。绕了一圈,又看见了大钊故居模型。第一展厅真大呀!
第二展室光线较暗!那儿的东西也不少:李大钊的很多记录、油画、作品……我和赵恬还发现了几件李大钊的遗遗物,还有好多照片。我们还看见了李大钊故居大门口的模型,那儿有一棵大枣树。在枣树旁有李大钊在讨论《新青年》,那是一组蜡像。啊哈!好多好多画像呀!呃——一组铜像。那铜像上有几个小凹凸部分。那是两个人,一个是李大钊,另一个……sorry,Idon'tkow.我不知道。
第三展室里有很多李大钊的事迹、作品、铜像、遗物、油画、照片……让我最难以忘怀的是那架绞死李大钊的绞刑架!它用红灯照射着,体现出了当时的血腥!他经过了多少磨难,为祖国做了多少贡献呀!他在南口战役中经过了多少地方!?(看南口战役模型知道的)为此,他的大女儿写了一作文篇文章,哀悼父亲李大钊的死……
游完了这三个展厅,我终于轻松了一下——去了晨湖。那里的水波光粼粼,水草、小鱼、小蝌蚪清晰可见……多漂亮啊!
我又来到碑林,那可是个休息好地方!嘻嘻!!!歇足了,我就离开了李大钊纪念馆。离开时,我们还路过了竹林。布局真精密呀!
下次,我还来。
游傅抱石纪念馆作文篇13
今天,刘老师带领着我们班来到了美丽的抱石公园。
走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颗粗壮挺拔的大树环绕着一块巨大的石头,石头上刻着四个鲜红流畅的字体“抱石公园”,真气派啊!
踏上百层阶梯,一座高大的石像渐渐浮现在眼前。这是一座傅抱石的石像,石像上的傅抱石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那副慈祥的面孔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不由自主地对他产生了一份敬意。
然后,我们又来到林荫小道,这儿四面都环绕着郁郁葱葱的大树,一阵阵风扑面而来,真舒服啊!时不时还能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小鸟叽叽喳喳的唱着歌,蝉“吱吱吱”地唱着高音,我们仿佛走进了一场美妙绝伦的演唱会。
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抱石纪念馆。同学们就像是一只只从笼子里飞出来的鸟儿,纷纷“飞”向纪念馆。来到第一展厅,我看到了傅抱石平生的著作和成就,了解到了他在1965年9月25日在画完最后一幅著作时,因突发脑溢血不幸身亡。他的一幅“江山如此多娇”打动了我,这幅巨作长9米,宽5点5米,描绘了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抒发了傅抱石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走进第二展厅,我又看到了一张傅抱石的书法作品,这些字宛如一条的长龙,飞腾在洁白的纸上,字体流畅美观,真是一幅佳作啊!
抱石公园的美丽打动了我;大自然的魅力吸引了我;傅抱石的才华感染了我;傅抱石的品质牵动了我;一股股浓重的爱国情怀包围了我。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的感动了我,我要将大自然的美丽延续下去,我要将傅抱石的才华和品质传颂下去!
游“李叔同纪念馆”有感作文篇14
星期六,爸爸、妈妈、姐姐和我一起到平湖去游玩。我们首先到了东湖,到了湖边,踏着那铺着鹅卵石的小路,吹着湖边清新的风,顿时感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不知不觉间,我们走到了“李叔同纪念馆”,纪念馆呈莲花形,十分美观。
走进二楼展厅,里面到处陈列着李叔同与书法、话剧、诗歌、音乐、图画等方面的作品,还讲述了他一生的故事。话说回来,大家知道李叔同吗?告诉你们吧,弘一法师即李叔同(1880年-1942年),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生于天津河东,祖籍山西洪洞,明初迁到天津,因其生母本为浙江平湖农家女,故后来李叔同奉母南迁上海,每每自言浙江平湖人,以纪念其先母。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为现代中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兴佛教南山律宗,为著名的佛教僧侣。他可为我国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呢!
名文学家曹聚仁、画家丰子恺、潘天寿、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看着那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我不禁感慨万千:“李叔同真厉害!书法、话剧、诗歌、音乐、图画都会,简直是个艺术全才!我要向他学习,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游朱德纪念馆作文篇15
盼望已久的国庆节终于来到了。趁此良机,我们全家决定游朱德纪念馆。
一大早,阳光明媚,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朱德纪念馆。
步入纪念馆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用汉白玉雕琢的朱爷爷塑像,他正在向我们招手微笑。好像在对我们说:“欢迎你们的到来!”。我和妹妹恭敬的给朱爷爷献上了一枝花,并深深地鞠了一躬。
走进纪念馆,我看到了朱爷爷抗日战争时期穿过的衣服、裤子、草鞋,上面打满了补丁。还看到了朱爷爷用过的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它们都是破破烂烂的。看到这些,我情不自禁的就想到了朱爷爷当时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啊!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用硅胶塑成的朱爷爷和周总理谈话的场景,他们的神情是那样的严肃,眉头紧锁着。我想他们是在商讨怎样抗日,怎样才能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吧?
走出纪念馆,我们又来到了朱爷爷的诞生地——琳琅井,还有他养父母和生父母的故居……
日落西山,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纪念馆。一路上,我默默的在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呀!它是无数像朱爷爷一样的革命先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家乡争光,为祖国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