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2023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优秀(精选5篇)
央视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整理篇1
此次太空授课在太空失重环境下向青少年演示在地面很难见到的物理现象,当这些奇妙而精彩的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我在地面课堂的现场多次听到了学生们的惊呼和掌声。离大屏幕很近的我也深受这些美妙现象的震撼。当王亚平老师进行高难度的操作,比如往水膜上贴中国结时,我感觉到现场所有的听众都摒住了呼吸,那个小小的图标集中了所有人的目光,而当它被稳稳的贴在水膜上时,那种欣喜和感动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这种通过凸显天地差异来进行教学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太空、对航天乃至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这次授课活动在青少年头脑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一定会伴随学生们一生的求索过程。
航天员作为科普教师亲切地与学生进行对话,拉近了代表我国尖端科技水平的航天工程与公众的距离,增进了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的了解与关注,对青少年来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中国情怀的传递。航天员们清晰的思路、流畅的表达和精准的实验演示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不得不叹服他们过人的智慧,出众的技能以及接近完美的身体素质,当然从中也能反映出他们勤奋刻苦、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他们的表现为我们教师起到了表率作用,值得我们学习。
这次太空授课实现了航天工程领域、科普界和教育界在培养青少年方面的无间协作,这对物理教师的鼓励作用是巨大的,我和史艺老师都感受到了一种团结的温暖。这也激励着我们今后在教学工作中更加注重与其他社会教育力量的联系与合作,从其他领域听取教学意见,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和对知识的领悟,从而提供给学生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创造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
央视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整理篇2
继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之后,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将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开启了我国时间最长的载人太空飞行旅程。这是中国的航天又一大突破!
这一空间技术领域的重大进展,不但是科学上实质性的进步,也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科技实力提升的体现。
70多年,一代代航天人自强不息、接续奋斗,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实现了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的长足发展。
继往开来,中国航天人的梦想不断向太空延伸。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实现对接,长征五号划时代重型运载火箭即将首飞,硬_射线调制望远镜探测卫星等空间科学新型卫星发射在望……宇宙无穷无尽,探索无穷无尽,造福人类无穷无尽。中国航天正在续写新传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为增进人类的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了航天研发、制造、应用能力的整体跃升,带动了信息技术、微电子、新材料等领域一批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推动着经济、社会、生活多方面的进步。展示了伟大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放眼未来,站在迈向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中国航天已经踏上“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用五到七年时间完成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现有的重大科技专项;20__年前后,全面建成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推动空间信息应用规模化、业务化、产业化发展;2030年实现整体跃升,跻身航天强国之列。
可以相信,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和快速发展的航天事业,必将激发全民族探索和创新的热情,鼓舞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强劲助推中国梦。
央视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整理篇3
今天,我们观看了《天宫课堂》,通过这次观看,让我了解了宇航员们在太空生活的乐趣。
当神舟十三号成功到达太空时,与其一起上去的还有两位宇航员叔叔和一位宇航员阿姨。还记得之前在电视上看见的宇航员叔叔们的脸总感觉胖胖的,还以为是太空上的饭菜太好吃了。
阿姨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他们的脸胖胖的,哦!原来是因为在太空中人体里的血液是往上流的。叔叔阿姨还给我们表演了一些节目,比如太空喝水和水里开花。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水中乒乓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的乒乓球都是浮在水面上的,而在太空中,阿姨把乒乓球放在装满水的杯子里,乒乓球没有像在地球一样上浮,而是像石头一样下沉,这就是浮力消失的实验。
这次的《天宫课堂》让我知晓了不一样的生活乐趣,也开阔了我的视野。同时我也要向太空舱的叔叔阿姨们表达崇高的敬意:"感觉良好"队,您们是我学习的榜样,在我长大之后,一定也要向您们一样效忠祖国,为祖国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央视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整理相关文章:
★央视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网络直播观后感5篇参考
★2022央视天宫课堂观后感心得体会10篇
★央视天宫课堂观后感心得体会(整理10篇)
★2022央视《天宫课堂》学习心得体会【10篇】
★天宫课堂第二课优秀观后感
★2022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心得体会7篇
★2022天宫课堂观后感心得体会(整理七篇)
★《天宫课堂》观后感及感想7篇
央视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整理篇5
启迪心智需要“仪式感”。“天宫课堂”的受众主要是中小学生,好奇心是青少年阶段最宝贵的财富。课本中高度浓缩而又晦涩的知识往往学起来较为枯燥,而当被这些理论支撑的科学实验,在孩子们仰望的天空中被“太空教师”演示出来的那一刻,牛顿三定律不再是往日题海里让人停滞的知识之锚,因为它们全都活了起来。科普知识的活力会转化为心智未开的少年求学途中的动力,到未来,可能会有一个或多个孩子为追寻当年的太空实验而成为颇有建树的科学家。
理解科学需要“仪式感”。除过那些无人不知的科学天才,没有多少人天生对物理公式或数学推导有近乎纯粹的兴趣。就像科幻小说或电影的功用一般,“天宫课堂”就是一部现实中的科幻作品。《三体》三部曲的问世从感性的角度让一代人拥抱科学,认识宇宙,“天宫课堂”则以科普教育为目的,用更理性的视角帮助青少年理解科学之美。
对外宣传需要“仪式感”。“天宫课堂”开播面向全球,授课内容可根据新媒体平台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切实把科普教育这堂大课上出了“国际味”。能在国家空间站做“天宫课堂”的项目,无疑是我国科技软实力的彰显。用航天事业“夹带私货”,早已是世界强国们做广告宣传的高端玩法,例如俄罗斯就曾在索契冬奥会和世界杯期间将奥运圣火和足球带上太空造势。航天工业需举国力以成,在太空里的任何一步都是地球上的新闻。我国打造独一无二的“天宫课堂”品牌,象征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又一里程碑时刻。
搞科普教育需要“仪式感”。把课堂搬上太空并非浮于表面的科学作秀和形式主义,而是因为它同科学本身的“神秘感”相互补,用一种说服力的方式,向每一个崇尚科学家精神的孩子,提供一次验证理想的契机。这样的“仪式感”值得再多“亿”点。
-
「必备」丑小鸭观后感范文600字(精
丑小鸭观后感范文(篇1假期里我读了一本有趣、意味深长的书一《安徒生童话》。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丑小鸭》,读完这个故事后,我受益匪浅。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一只鹅蛋混入..
-
天宫课堂第3课满分作文(精选9篇)
关于天宫课堂第3课满分作文篇1我喜欢挂在“天宫”空间站的美丽夺目的中国结,它正对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这样的空间站是太空中最靓丽的风景线,也使我们倍感亲切。在太空里要控..
-
《疯狂动物城》观后感模板(精选9篇
《疯狂动物城》观后感模板 篇1《疯狂动物城》是由迪士尼影业出品的3D动画片。背景设定在一个所有动物和平共处的动物城市,影片以兔子朱迪通过自己努力奋斗,终于完成自己儿时..
-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6篇(精选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1今天是一个伟大的日子,因为天宫课堂第三课就在今天上课了!本次的课程,还是由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行授课,15时45分的时候,天宫课堂第三课终于开..
-
观看2023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精
观看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1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
-
《感动中国》观后感悟与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观后感悟与心得篇1晚上八点,我准时坐在沙发上,和老妈一起看《感动中国》。《感动中国》的内容使我很感动,使我印象最深的人是赵久富。“搬得出,稳得住,还要能致富。..
-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精选10篇)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2022篇1一堂“太空授课”,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如果说此前和过去的载人航天器我们更多地骄傲于宏观上发射和运行回收的成功,那么我们现在骄傲的是航天..
-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精选9篇)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1嫦娥奔月,那是古人的美好想象;飞天万户,那是先民的勇敢尝试;神舟发射,则是中国人民对浩瀚宇宙的再一次成功探索。仰望星空,你可曾想到王维“大漠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