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长征精神从我做起作文600字
弘扬长征精神从我做起作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站在毛泽东故居前,不由得想起毛泽东《七律·长征》中的诗句,眼前也仿佛看到了红军叔叔在长征时那种英勇无畏的画面,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今天,作为新世纪的主人,在庆祝长征取得胜利八十周年的同时,我们又该怎样把这份长征精神传承下去呢?有的同学说:现在又不用去爬雪山过草地;又没有那时候的战争。我们还有必要发扬长征精神吗?是的,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再也不像那时候穿不暖,吃不饱了,但是我们一定要把长征精神传承下去!
你看,有的同学在家做一点小事就直叫累死了;而我们的很多父母也只要求孩子好好读书,什么活都不准我们做:一看见孩子做点事,就立马抢过来:快去看书、做作业,这些事不需要你做,你只要认真读书就行了!可是亲爱的家长们,你们可曾想过:连一点小事都干不了的孩子,如果他们在学习或生活中碰到困难了会怎么办呢?他们就会放弃!
现在我们所缺乏的不正是红军战士那种面对困难英勇无畏,顽强拼搏的精神吗?长征途中,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了千难万险,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取得了胜利!
今天,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不是想让大家用双脚去走那漫长而又长远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的精神!
步入新世纪的我们,不正需要这种精神去克服困难;用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向上的激情,焕发坚不可摧的力量吗?
新世纪,新时代,新希望,新蓝图,一切都是新的。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书写我们新的长征吧!
弘扬长征精传承红色记忆作文
小的时候,爷爷常说红军长征时有多么的艰苦,而我每次多对爷爷说:爷爷,为什么红军爷爷们都不吃汉堡或是炸鸡呢?爷爷却笑呵呵地说你长大会知道了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也渐渐的长大,知识也变得广面了,从课本上、网上、报纸上都了解到了一些有关红军爷爷的事迹,才知道在那是每天有饭吃都已经不错了,最好的伙食是一碗馊米饭、一小碟已经放了一个月咸菜。再想想小的时候说出的话都觉得可笑。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吧。我有幸去了一次泸定桥。
在我的印象当中泸定桥是非常的险要,特别是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的伟大壮举在我心中印象特别深,一直想看看这是有多么的险要,这次真正来到了泸定桥,心情特别激动。我紧紧地握着手机,小心翼翼的走近大渡河,只听见哗哗的声音,再低头一看,哇!大渡河的汹涌澎湃、气势壮观,泸定桥就坐落在泸定县城大渡河边,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御笔亲题桥名泸定桥,自此泸定桥载入史册并立御碑于桥头。泸定桥长103米,宽3米,桥面铺着一寸左右的木条,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人走在桥上铁索桥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下面还是湍急的河水,有点胆战心惊。
在1935年5月25日,红一方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后,要用仅有的几只小船将几万红军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时间。而国民党的追兵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峻。当急之下,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于5月26日上午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决定,5月28日,红四团接到红一军团命令:限于明天夺取泸定桥,接令后红四团后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于29日晨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泸定桥西岸。并组成23名夺桥突击队,勇士们身挂中锋枪,背插马刀,腰缠手榴弹,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当勇士们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竟然放起大火,面对突如其来的烈焰,勇士们高喊着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勇士们紧跟着穿过熊熊大火,抽出马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此时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便奇绝惊险地飞夺了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欲借助大渡河天险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梦想。
除了这个故事还有:独树镇战斗这是红二十五军长征中生死攸关的一场血战。在这次战斗中,红军以不足3000人的兵力,在敌强我弱、敌锐我疲、地形与天气都不利的情况下,指战员们舍生忘死,英勇战斗,挫败了国民党数万步骑兵的猛烈合击,并战胜了敌人。
在这里我只想说:当我们上课不认真时,可曾想过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谁为我们创造的;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可曾想过这么美味的粮食是谁为我们争取的;当我们不好好珍惜现在的条件,我们会愧对于谁。
没错,他就是红军。所以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珍惜现在的良好条件,好好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弘扬长征精神作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光阴荏苒,还曾记得80年前的那只红色的军队,穿梭于敌人的枪林弹雨之间,踏平一个又一个困难。
80年前,由于我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便由此开始。
眨眼之间,13个月零2天便过去了。一年多时间,搁在我们平时,很快便可过去,但由于那只血色军队来说,说成度秒如年也不为过。在此期间,他们最远行程约为二万五千里,途中爬过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山有18座,在爬山过程中,许多战士受不了这种环境以至于最后缺氧而死。走过600里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原,还经历过大大小小上千次的战斗。活下来的战士,已经较之原来的缩水了一大半。
爬雪山,过草地,渡河流,生死战。这些在常人眼中,看起来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们却完成了。凭什么?他们凭什么能完成这比死还难的任务,他们又没有三头六臂。凭的是为中国百姓谋幸福的崇高精神,凭的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凭的是他们作为军人的那种敢于担当,顽强拼搏的品质。这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的集中体现吗?
所以,作为新一代接班人的我们,不正应该要传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吗?
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我们做学生的任务也日益加重,来自各方面的知识不断涌进我们的大脑,使我们应接不暇,很多时候,我们都想过放弃,不再学,让那些知识都喂狗去吧!但每当我们一想到老师当初跟我们说的那只血色军队的精神时,便又立刻主动去学起来。是啊!红军长征那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为建设特色社会添砖加瓦。
缅怀革命先烈,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传承长征之精神,让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都来体会长征之精神的宝贵。
长征之精神,我们之传承!
弘扬长征精神作文
岁月的奔波永不停歇,奋斗的征程永远向前。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试一次伟大的远征。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路,从湘江血战到遵义会议,从飞夺泸定桥到胜利会合,漫漫长征之路,经历苦难无数次,进行过大大小小战斗千百次。但红军的毅力是超凡的,他们坚忍不拔、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时值得世代相传的!
你是否记得毛泽东写的那首《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诗真真切切地写出了中国红军远征的艰难。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们圆满完成了。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心中那份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
长征是漫漫长夜的一次艰难跋涉,更是中国精神的一次文明书写。
长征精神时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无比巨大的精神财富。
一晃80年过去了,新时代的中国正踏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长征精神永不完,中国人民在这条道路上不惧艰难,打败阻碍道路的拦路虎,顽强拼搏,不断进步。
80年后的今天,为了缅怀革命先烈为人民解放所做的奉献,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应续写长征精神,传承革命风范,锤炼严守纪律,紧密团结品质,让长征精神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中。
时光飞逝,但磨灭不了的永远是长征精神,是那革命先烈锻造的精神意志。一滴滴鲜血,一抹抹汗水,成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一段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表现出的精神成了我们新时代的精神支柱。
长征精神作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题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80年转瞬即逝。通过学习历史我们知道80年前发生了一场伟大的壮举,那就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80年前,有一支无畏艰难的部队在前有埋伏,后有追兵的状况下毅然决定进行长征。他们一路上飞夺泸定桥,越过大草地,穿着破旧的薄衣服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大雪山,挨着饥饿受着寒冻转战了一个又一个省份,打了一次又一次恶战。据统计,跨越人迹罕至茫茫草地时,平均每3000米就有一位英勇的战士牺牲,也许是有了这些战士英勇的牺牲,才会让那些活着的战士有了坚持下去的坚定信念,因为他们不想让自己的战友白白牺牲,想要完成战友们未完成的遗愿。
红军长征的过程中也有许多让人催泪而下的故事。
在部队中,有一位这样的炊事员,他专门照顾和解决战友们的饮食问题。长征已经经历了数十天,所储备的粮食也快用完了,战士们只能每天勉勉强强地吃一点,身体也越来越消瘦,越来越没精神,炊事员为此忧愁不断。
一天,他来到了河边洗衣服,突然看见一条鱼,他按耐住内心的激动,急忙跑回营地拿了缝衣服的针来钓鱼,果不其然,鱼真的上钩了!他煮了一大锅鱼汤给战士们喝,战士们喝着诱人的鱼汤,十分欢喜,虽然没有太多的辅佐材料,但这对战士们来说已经是人间极品了。经过喝了多日的鱼汤,战士们越发地有了精神与干劲,炊事员乐呵呵地看着这一幕,一旁的小战士发现了炊事员的身体没有长进反而越来越消瘦,经过他的观察才知道,炊事员并没有喝鱼汤,只是吃他们剩下的饭菜,不久,炊事员便因营养不良和饥饿逝去了
这是长征精神之一,在面对自己的利益与集体利益抉择时,舍弃自己的利益为集体利益奉献。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有长征精神。比如在校运动会上,你在为班级荣誉奔跑着,为班级荣誉挥洒着汗水;当你面对着令人奔溃抓狂的练习题时并没有选择放弃,不屈不挠与它对抗;当你与同学们一起为班级体团结争光荣时;当你这些都是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百折不挠、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不断进步新时代是我们不能因为现在所生活的时代没有战争而放松,我们仍然要传承与弘扬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永远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长征精神作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红军长征胜利已过去80年,经过80年的洗礼,昔日的长征路业已成为炎黄子孙景仰的圣地,长征精神,也随着岁月的流逝,深深地融入我们的血液中。
1934年10月,那是一个充满炮火和鲜血的日子,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踏上了战略转移革命根据地的慢慢长路。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绕过国民党的围追堵截,横穿过11个省,历时13个月零2天,走出了一条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这一壮举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为了实现解放全中国的伟大理想,保护红军革命的有生力量,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他们坚忍不拔,不屈不挠,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从敌人的层层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在两万五千里长征中,最令人钦佩的是红军战士的奉献精神。从不为自己发军棉衣而冻死的老军需处长,到宁愿为小战士身体着想而被饿死的老班长,他们无一不在展现着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是了,红军战士总是将最安全的留给别人,最危险的留给自己,在帮助老百姓搬迁时会舍身保护老百姓,在面临火力网交织的战场会前仆后继,在战略意义极其重要的战斗中会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部队开辟前进的道路,他们义无反顾,他们顽强拼搏,他们,以血肉之躯去为全中国人民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可赞,可叹。
全国解放后,中国在中央领导人的带领下,开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红军的长征精神,仍然被传承和发扬。为中国油矿生产而不顾自己的安危的铁人王进喜,为祖国早日进入拥核国家行列而千方百计回国的钱学森,他们无一不在弘扬着不屈不挠,乐于吃苦的长征精神。他们深知国家的现状,他们铭记长征精神,并将其运用到了自己的工作中。这是一种名族荣誉感的体现,也是长征精神的传承所在。
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大会上,习大大对长征胜利做出了四点总结:一、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它对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贯彻与实践马列主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二、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它证明了中国领导人的决策是一次重要的、具有跨时代意义的重要决策;三、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它唤醒了中华民族沉寂的魂,唤回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力;四、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它不仅保留了红军的有生力量,还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说,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崛起之柱,是永远不能遗忘的。
作为新一代的中华民族的继承者,我们应当学习并实践长征精神,继承并弘扬长征精神。我们应以长征精神为自己的主导精神,全心全意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80年前的长征如此,80年后的今天也一样。长征精神,将永远引导着中华民族走向更加繁荣的明天。
长征精神永存作文
80年前的今天,战火燎原,革命主干力量红军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无比的艰苦,因为路途非比寻常的遥远与艰险;无比的激动,漫漫长征路于今天顺利走完;无比的感动,只因这种伟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是这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历史上一幅壮丽画卷添上最亮丽的一道色彩;是这长征精神,成就了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空前的奇迹;也是这长征精神,书写了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至今仍让人热血沸腾。无可厚非,长征精神应永不止息,被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
80年后的我们,已走完了漫漫长征路,走完了解放战争之路,也走完了建国之路。但,我们仍走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上,仍然需要面对接踵而来的挑战,而这无疑是我们的新长征。走在新长征的路上,长征精神势不可少。
着眼于当今世界,长征精神仍处处绽放着异样光芒。去年8月,天津滨海新区发生特大爆炸火灾,无数救援官兵逆行于向外逃生的人流,毫不畏惧,毫不退后。而在今年7月长江爆发特大洪水时,无数军人也毅然投身于抗洪救灾工作。新兵战士伊行政不顾一切用身体堵住洪水缺口的身姿更是被誉为最美身姿。他们视保护人民为自己的天职,视死如归,用自己的生命来拯救他人的生命。这是我们的新长征,这是我们时代的长征精神!
80年前的长征中,我们面对的是茫茫草地、汹涌大河,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在这条长征路上有太多太多的人累到、病倒,而累倒在长征路上雪山草地中的身姿在我心中永是最美身姿。在当今的长征路上可与之相媲美的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徐万海累倒手术室旁的最美睡姿。还有在长江抗洪中因疲劳过度,中午吃饭吃到一半便睡着的李金龙:他手拿着盒饭,脸上、手上、裤腿沾满污泥的睡姿被广泛转发在微信朋友圈里,也被誉为当今的最美睡姿。而更令人感动的是李金龙在此期间本是休假在家的,可当他看到家长遭遇此特大洪水时,再也坐不住,主动请求参加抗洪。敢于担当,无私奉献,这是我们永远的长征精神。
习主席在今年夏天参加纪念红军长征活动时也表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弘扬好长征精神,走好每一个人的新长征,走好我们的新长征。的确,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还需要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齐力断金的团队精神,也仍然需要坚持不懈,需要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这不只是对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每个层面也定当如此,上下所有阶层的工作人员都应秉承着长征精神不断向前。
有什么样的精神,就有什么样的力量;有什么样的信仰,就有什么样的方向。走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长征路上,坚持秉承长征精神,我心向往一个更加美丽的中国。
长征精神永驻我心作文
人之初,性本善清晨,阳光灿烂,微风徐徐,树阴小道下,总能看到一个个可爱的孩子,或三三两两一起说说笑笑,或独自一人树下看书。不远处,已传出孩童稚嫩而整齐的朗读声,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徐徐升起,新的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而八十年前的中国,那时内战爆发,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是红军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不畏艰险的革命意志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使我们每个人过上了今天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应该铭记历史,弘扬红色革命精神。
我印象深刻的是红军巧渡大渡河。1935年5月24日,红军准备过大渡河时,发现有川军驻守,工事牢固,凭险防守,对红军十分不利。但英勇的红军怎会轻言放弃,第二天早晨,红军派十八名勇士分成两排强渡大渡河,与川军在密集的枪弹与炮火中英勇奋战,在川流勇进的大渡河中勇往直前,率先冲过了重重火网,战胜了惊涛骇浪,成功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长征过草地。那时正好是草地雨季,草地有三怕:一怕陷进泥沼。茫茫草地,一望无涯,遍地泥沼,根本无路可走。很多战士被泥沼吞噬。二怕下雨。草甸本来就难走,下着雨,脚底下更软、更滑,稍不慎就会摔倒,掉进泥沼。三怕过河。草地里有不少河,有的河宽流急不好过,如果遇到下雨更难了。战士们身体虚弱,挨冻受饿,禁不住冰冷的河水刺激,几乎每过一条河都有战士倒下牺牲。
红军长征的路途,艰难更是无可想象的。没有食物的时候,红军只能吃野菜,有的战士吃了有毒的野菜再也没能站起来,当野菜也没有时他们把皮带皮鞋都吃下肚。为了找到能吃的植物,有的战士主动为大家尝百草,把生的希望留给大家,牺牲的危险留给自己。天气变化莫测,温差极大,饥寒交迫,许多战士睡着再也没能睁开眼。
沼泽地、饥饿、恶劣的天气和环境没有阻挡住红军长征,历经千辛万苦,多少困难都没能阻挡他们坚毅的步伐!多么伟大的民族英雄们!他们为国牺牲,为人民牺牲,为将来的幸福生活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是真正顶天立地、英勇顽强、舍己为人的英雄!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应把向这些不怕牺牲,为国付出的勇士们致敬!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充实而美好的今天,我们应当好好学习,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做到爱党、爱国、爱人民,对得起那些冲锋陷阵、不怕牺牲的先烈!
-
三年级父母的爱作文300字
1、三年级作文父母的爱 有一种爱,在你成功的时候,记起你继续努力的信念;有一种爱,在你失败时,牵动你奋斗的动力;有一种爱,在你放弃时,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