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长征1200字作文
我心中的长征篇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是什么?长征是历史教科书,是教科书上让我们每一个中学生牢记背诵的历史。
长征是什么?长征不仅仅是历史教科书,它不仅是历史,它还应该存在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应该有自己的长征,有自己的长征精神。
长征是勇敢,是面对“不可能”的勇敢。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在川军建立在大渡河对岸的军事据点的猛烈射击下,红军一营的勇士们,紧紧攀着闪着寒光的铁索猛攻大渡桥。他们的身后是国民党10万追兵,身前是敌人燃烧的熊熊烈火。没有人退却,也没有人犹豫,红军官兵们纵身跃入火舌之中。眉毛,头发,衣服全被烧焦了,枪林弹雨中,他们一个接一个冲进了泸定桥桥头堡的阵地里。人都会胆怯。勇气是什么?勇气就是面对这种几乎不可能而一肩担起的责任。这种不怕牺牲的勇猛,为红军在敌众我寡的战斗中赢来了胜利。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其实都有“大渡桥横铁索寒”,勇敢就是我们在黑夜里大胆往前走的决心,是坚强面对挫折,沉着冷静,勇往直前。
我的心中也有一个“大渡桥横铁索寒”。在我刚拿到历史和地理教科书的时候,我觉得这些陌生的课程似乎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在上课的时候,我觉得我似乎也还跟得上。可当我拿到考试卷子的时候,我就知道我错了。历史和地理就是我的“大渡桥横铁索寒”!惨不忍睹的试卷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压力,我真的没有历史和地理的细胞,真是惨不忍睹!我始终找不到学习地理历史的诀窍所在。我觉得自己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爬来爬去始终在锅底转悠。初一很快结束了,我的历史地理成绩还是提不上去。新的一年,我给自己制定了历史地理的新的学习方针,希望能新年新气象。历史课上,我开始为每一道可能变为解答题的主题记笔记,每一节课后我都开始详细的完成课后题目加强理解。慢慢地,我从发现原来我知道的历史地理知识真的少得可怜到一点一点有了目标,有了方向。现在,我依旧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是,我一直在努力,努力克服我自己心中的“大渡桥”。
勇敢有很多种,我的这种勇敢可能很小,很不起眼,但是,我觉得,我会有办法对付它,我会一直尝试向前,不放弃。勇敢直前,坚持不懈,这就是我的勇敢,长征的勇敢。
长征,是一个中国人不能忘记的史诗。它承载了中国在抗战胜利前英勇抗敌的伟大战歌,承载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困难时不畏艰险永不低头的民族精神,承载了我们的勇气。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长征。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铭记它,让长征精神活在心里,赢得我们自己的长征。
我心中的长征篇2
说起长征,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八十年前那一场悲壮的行军。尽管它早已成为历史,可每个人的心中,都一定经历过大大小小、惊心动魄的征途。而我也不例外。
那是一个晴朗的夏夜,在一次失败的上篮之后,我重重地摔在地上。在那一瞬间,我只感觉左小腿如同灌了铅一样,随之而来的,是疼痛,我的小腿迅速肿胀起来,每一阵突然的剧痛都引得我呻吟不止。我咬着牙,拨通了父母的电话,我听不太清他们说的话,说完我要说的,我就把手机扔到了一边。我仰望四周漆黑的夜空,只感到未知的恐慌,这难不成就是所谓的骨折?我这辈子还可以走路了吗?不!不!我起不来了!我用力对想要扶我起来的人说。我躺在地上,用手扶着弯曲的左腿,再回想几分钟前活蹦乱跳的自己,我只感觉恍如隔世。终于,我的父母来了,与他们一同来的,还有担架和救护车。
我在当夜被打上支具,第二天早上我被送回家,就被放在床上。我心中那为期两个月的长征,就这样开始了。头几天,每天晚上,当夜幕降临时,我的伤腿会继续肿胀,而支具内部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会感到腿像是要炸了一样。尽管它没有拉直那么疼,但这种疼痛往往可以持续一夜,而我就像发热的病人一样,不断出汗,不停扭动。妈妈一直在旁边守着我,据她回忆,最严重的一次,我甚至说了半个晚上的胡话。我一直很好动,可现在不但动不了,还得忍受隐隐的疼痛,我陷入了一种颓废的状态,度日如年。我每天都关注着班级微信,焦急地期盼能早点上学。但我看到了自己的支具,不知道每天除了看看窗外的柳树,听听蝉鸣,还有什么别的事情可做。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我拆掉支具。按理说,这应是很高兴的一天,支具都拆了,那离上学、走路还远吗?我试着弯曲我的左腿,发现还真挺远的。我的关节和筋脉由于长时间不活动,像生锈了一样,刚才那一下疼的我直哆嗦,仿佛有刀片卡在我的膝盖处。我大失所望,医生对我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得慢慢进行康复训练。我坐着轮椅,失魂落魄地回到家里,又躺在了那张床上。我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在想自己要多久才能恢复正常,想着想着,发现发呆也不是回事,又试着弯了一下腿,可钻心的疼痛又令我退缩了。我瘫软到床上,自嘲道,你呀你,昨天还苦盼着拆掉支具去上学,现在支具已经没了,你怎么又怂了?怕疼?你在骨折之初可经历过比这恐怖得多的疼痛,你为何要怕?我坐起身,咬着牙又抬了一下,又是一阵刀割般的疼痛,这一次我扶住了自己,没让自己松懈下来,我深知,欲速则不达,因此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每二十分钟一组,每组弯腿二十次。这计划看起来很小,但相信我,没经历过就不知道这有多难,何况是坚持那么多天!我仍记得,每做完一组我都会累得面红耳赤、气喘吁吁;我仍记得,那几次用力过猛后撕心裂肺的叫喊。四天后,我从原本只能稍微抬一下膝盖进步到了能弯起自己的左腿,尽管仍伴随着轻微的疼痛。
那天是中秋节,我的左脚在历时数周后又一次接触到了地面,我也又一次地站了起来,可惜是借助了双拐的力量。我又遇到了麻烦,我左边的脚踝由于长时间没有称重,早已不适应如此大的压力,因此就算是一个轻微的触地,我的左脚踝也会感觉像是被针扎一样。我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差点摔在地上,我扶着拐挺起来,擦擦汗,回想到现在我所走过的路,这又算什么?我苦笑一下,又拄着拐,迈出了第二步。从此,只要体力允许,我就会不停在家里用拐练步,一直练到脚踝没有任何感觉为止,接着,我坐在床上,亲眼目睹我的脚踝开始肿胀。每一步,尽管疼,但都是充满希望的,仿佛下一步,我就能重返绿茵场,相比于这热切的希望,那区区疼痛又算得了什么?一步一步,这是我的长征。
不知不觉中,蝉的叫声消失了,而柳叶也逐渐变黄、飘落。那天秋高气爽,我走着来到树底下,发现自己已经把难关度过了,而我这场心中的长征,也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
现在,我早已能跑步了,那棵树还在窗外,不过它的叶子早已落光了。这场“长征”的经历十分难得,没有多少人有机会去体验,尽管没人想要。但它仍旧教会了我很多,心存希望,不畏艰险,排除万难,这不正是长征的精神?我在今后的人生中面对大大小小数不清的长征时,也会用这段经历来激励自己勇往直前。
我心中的长征篇3
说起长征,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八十年前那一场悲壮的行军。尽管它早已成为历史,可每个人的心中,都一定经历过大大小小、惊心动魄的征途。而我也不例外。
那是一个晴朗的夏夜,在一次失败的上篮之后,我重重地摔在地上。在那一瞬间,我只感觉左小腿如同灌了铅一样,随之而来的,是疼痛,我的小腿迅速肿胀起来,每一阵突然的剧痛都引得我呻吟不止。我咬着牙,拨通了父母的电话,我听不太清他们说的话,说完我要说的,我就把手机扔到了一边。我仰望四周漆黑的夜空,只感到未知的恐慌,这难不成就是所谓的骨折?我这辈子还可以走路了吗?不!不!我起不来了!我用力对想要扶我起来的人说。我躺在地上,用手扶着弯曲的左腿,再回想几分钟前活蹦乱跳的自己,我只感觉恍如隔世。终于,我的父母来了,与他们一同来的,还有担架和救护车。
我在当夜被打上支具,第二天早上我被送回家,就被放在床上。我心中那为期两个月的长征,就这样开始了。头几天,每天晚上,当夜幕降临时,我的伤腿会继续肿胀,而支具内部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会感到腿像是要炸了一样。尽管它没有拉直那么疼,但这种疼痛往往可以持续一夜,而我就像发热的病人一样,不断出汗,不停扭动。妈妈一直在旁边守着我,据她回忆,最严重的一次,我甚至说了半个晚上的胡话。我一直很好动,可现在不但动不了,还得忍受隐隐的疼痛,我陷入了一种颓废的状态,度日如年。我每天都关注着班级微信,焦急地期盼能早点上学。但我看到了自己的支具,不知道每天除了看看窗外的柳树,听听蝉鸣,还有什么别的事情可做。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我拆掉支具。按理说,这应是很高兴的一天,支具都拆了,那离上学、走路还远吗?我试着弯曲我的左腿,发现还真挺远的。我的关节和筋脉由于长时间不活动,像生锈了一样,刚才那一下疼的我直哆嗦,仿佛有刀片卡在我的膝盖处。我大失所望,医生对我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得慢慢进行康复训练。我坐着轮椅,失魂落魄地回到家里,又躺在了那张床上。我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在想自己要多久才能恢复正常,想着想着,发现发呆也不是回事,又试着弯了一下腿,可钻心的疼痛又令我退缩了。我瘫软到床上,自嘲道,你呀你,昨天还苦盼着拆掉支具去上学,现在支具已经没了,你怎么又怂了?怕疼?你在骨折之初可经历过比这恐怖得多的疼痛,你为何要怕?我坐起身,咬着牙又抬了一下,又是一阵刀割般的疼痛,这一次我扶住了自己,没让自己松懈下来,我深知,欲速则不达,因此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每二十分钟一组,每组弯腿二十次。这计划看起来很小,但相信我,没经历过就不知道这有多难,何况是坚持那么多天!我仍记得,每做完一组我都会累得面红耳赤、气喘吁吁;我仍记得,那几次用力过猛后撕心裂肺的叫喊。四天后,我从原本只能稍微抬一下膝盖进步到了能弯起自己的左腿,尽管仍伴随着轻微的疼痛。
那天是中秋节,我的左脚在历时数周后又一次接触到了地面,我也又一次地站了起来,可惜是借助了双拐的力量。我又遇到了麻烦,我左边的脚踝由于长时间没有称重,早已不适应如此大的压力,因此就算是一个轻微的触地,我的左脚踝也会感觉像是被针扎一样。我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差点摔在地上,我扶着拐挺起来,擦擦汗,回想到现在我所走过的路,这又算什么?我苦笑一下,又拄着拐,迈出了第二步。从此,只要体力允许,我就会不停在家里用拐练步,一直练到脚踝没有任何感觉为止,接着,我坐在床上,亲眼目睹我的脚踝开始肿胀。每一步,尽管疼,但都是充满希望的,仿佛下一步,我就能重返绿茵场,相比于这热切的希望,那区区疼痛又算得了什么?一步一步,这是我的长征。
不知不觉中,蝉的叫声消失了,而柳叶也逐渐变黄、飘落。那天秋高气爽,我走着来到树底下,发现自己已经把难关度过了,而我这场心中的长征,也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
现在,我早已能跑步了,那棵树还在窗外,不过它的叶子早已落光了。这场“长征”的经历十分难得,没有多少人有机会去体验,尽管没人想要。但它仍旧教会了我很多,心存希望,不畏艰险,排除万难,这不正是长征的精神?我在今后的人生中面对大大小小数不清的长征时,也会用这段经历来激励自己勇往直前。
我心中的长征篇4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主席的这首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是我最喜欢的。因为红军长征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更因为长征精神在我心中闪耀着金色光芒。
看,泸定桥下水流湍急,汹涌无情!敌人的枪弹更是疯狂而残忍,但战士们并没有因此害怕、退缩,鲜血染红了一根根乌黑、冰冷的铁链,他们仍是前进、前进……终于他们登上了对岸桥头阵地,消灭了全部敌人。
听,在无边的草地上,老班长用和蔼的声音叫小同志把鱼汤喝下。他们的粮食已经断了好几天了,菜地里的野菜也已被挖尽!饥饿,像一只只无形的怪兽,随时吞噬着战士们的生命!老班长用一根生了锈的鱼钩,好不容易钓到了一两条小鱼,用它煮成鱼汤给小战士喝,自己却没舍得喝一口。在其他战士走出茫茫草地的同时,他却永远倒下了!
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那些英烈的背影也已日渐模糊。每当想起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依旧会热血沸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中的光辉篇章,红军长征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他们的英雄气概,他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为世人谱写了一曲气贯长虹的英雄赞歌。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长征的事情。有时学习就像长征,它以“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激励我们,使我们进步。为奥运备战的运动员们就像在长征,面对着 “敌人”,他们总是很冷静的,用自己的毅力和实力,获得辉煌的成就。生活就像长征,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一次次的艰苦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让我们永远铭记红军长征的历史,继往开来,在社会主义新“长征”中建功立业!让长征永远在我们心中。
我心中的长征篇5
说起长征,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八十年前那一场悲壮的行军。尽管它早已成为历史,可每个人的心中,都一定经历过大大小小、惊心动魄的征途。而我也不例外。
那是一个晴朗的夏夜,在一次失败的上篮之后,我重重地摔在地上。在那一瞬间,我只感觉左小腿如同灌了铅一样,随之而来的,是疼痛,我的小腿迅速肿胀起来,每一阵突然的剧痛都引得我呻吟不止。我咬着牙,拨通了父母的电话,我听不太清他们说的话,说完我要说的,我就把手机扔到了一边。我仰望四周漆黑的夜空,只感到未知的恐慌,这难不成就是所谓的骨折?我这辈子还可以走路了吗?不!不!我起不来了!我用力对想要扶我起来的人说。我躺在地上,用手扶着弯曲的左腿,再回想几分钟前活蹦乱跳的自己,我只感觉恍如隔世。终于,我的父母来了,与他们一同来的,还有担架和救护车。
我在当夜被打上支具,第二天早上我被送回家,就被放在床上。我心中那为期两个月的长征,就这样开始了。头几天,每天晚上,当夜幕降临时,我的伤腿会继续肿胀,而支具内部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会感到腿像是要炸了一样。尽管它没有拉直那么疼,但这种疼痛往往可以持续一夜,而我就像发热的病人一样,不断出汗,不停扭动。妈妈一直在旁边守着我,据她回忆,最严重的一次,我甚至说了半个晚上的胡话。我一直很好动,可现在不但动不了,还得忍受隐隐的疼痛,我陷入了一种颓废的状态,度日如年。我每天都关注着班级微信,焦急地期盼能早点上学。但我看到了自己的支具,不知道每天除了看看窗外的柳树,听听蝉鸣,还有什么别的事情可做。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我拆掉支具。按理说,这应是很高兴的一天,支具都拆了,那离上学、走路还远吗?我试着弯曲我的左腿,发现还真挺远的。我的关节和筋脉由于长时间不活动,像生锈了一样,刚才那一下疼的我直哆嗦,仿佛有刀片卡在我的膝盖处。我大失所望,医生对我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得慢慢进行康复训练。我坐着轮椅,失魂落魄地回到家里,又躺在了那张床上。我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在想自己要多久才能恢复正常,想着想着,发现发呆也不是回事,又试着弯了一下腿,可钻心的疼痛又令我退缩了。我瘫软到床上,自嘲道,你呀你,昨天还苦盼着拆掉支具去上学,现在支具已经没了,你怎么又怂了?怕疼?你在骨折之初可经历过比这恐怖得多的疼痛,你为何要怕?我坐起身,咬着牙又抬了一下,又是一阵刀割般的疼痛,这一次我扶住了自己,没让自己松懈下来,我深知,欲速则不达,因此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每二十分钟一组,每组弯腿二十次。这计划看起来很小,但相信我,没经历过就不知道这有多难,何况是坚持那么多天!我仍记得,每做完一组我都会累得面红耳赤、气喘吁吁;我仍记得,那几次用力过猛后撕心裂肺的叫喊。四天后,我从原本只能稍微抬一下膝盖进步到了能弯起自己的左腿,尽管仍伴随着轻微的疼痛。
那天是中秋节,我的左脚在历时数周后又一次接触到了地面,我也又一次地站了起来,可惜是借助了双拐的力量。我又遇到了麻烦,我左边的脚踝由于长时间没有称重,早已不适应如此大的压力,因此就算是一个轻微的触地,我的左脚踝也会感觉像是被针扎一样。我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差点摔在地上,我扶着拐挺起来,擦擦汗,回想到现在我所走过的路,这又算什么?我苦笑一下,又拄着拐,迈出了第二步。从此,只要体力允许,我就会不停在家里用拐练步,一直练到脚踝没有任何感觉为止,接着,我坐在床上,亲眼目睹我的脚踝开始肿胀。每一步,尽管疼,但都是充满希望的,仿佛下一步,我就能重返绿茵场,相比于这热切的希望,那区区疼痛又算得了什么?一步一步,这是我的长征。
不知不觉中,蝉的叫声消失了,而柳叶也逐渐变黄、飘落。那天秋高气爽,我走着来到树底下,发现自己已经把难关度过了,而我这场心中的长征,也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
现在,我早已能跑步了,那棵树还在窗外,不过它的叶子早已落光了。这场“长征”的经历十分难得,没有多少人有机会去体验,尽管没人想要。但它仍旧教会了我很多,心存希望,不畏艰险,排除万难,这不正是长征的精神?我在今后的人生中面对大大小小数不清的长征时,也会用这段经历来激励自己勇往直前。
我心中的长征篇6
人人心中都有长征。而那些感人、励志的长征精神也被长辈一遍遍灌输到我们的心中。但,自己心中的长征,光靠别人灌输,又怎么行呢?这学期通过细细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和参加学校的长征诗朗诵活动,我领悟了一些东西。
这学期语文教学组举办了长征的诗歌朗诵活动。我也幸运地切入其中。虽然是“幸运”,但我心中也是有些小得意的,毕竟,有一张好嘴,会朗诵一直是我的自得之处。
于是我便热情洋溢地参与了朗诵的排练。每当读到同学们描写红军领袖俯瞰士兵队伍时,心中一股自豪感便油然而生。似乎自己已变成了那些呼风唤雨的将军。那时的我,在红军中最崇拜的也是他们。
但很快,我如火的热情便被一盆冷水给浇灭了:在这次朗诵中,我没选上领诵,也不是“关键先生”,而是一个仅仅只有几句齐读的小人物。
对此,我愤怒过、抱怨过、哀伤过,但却都于是无补,换来的,也仅仅是几句不咸不淡的安慰。
后来,我仍不死心,对班级朗诵提出了许多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让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战士翻身变为万众瞩目的辉煌领袖。可是,无论是因为建议不好被否决,还是时间太紧没功夫改,我的提议没有一个被采纳。“或许,我只能做一个为集体花费心力,贡献力量却永远不受关注,被人忽视的小人物吧。”我自嘲道。如今,我对朗诵活动的态度也转化为了冷漠。
但冷漠归冷漠,当坐在后台中,聆听着前面班级高亢的歌声时,我还是有些为班级单纯的朗诵而担心。搓了搓姿势有些奇怪的双手,似乎想要掩盖住掌心源源不断渗出的冷汗。我心里想:这也许就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红小鬼上战场前的感觉吧!
时间飞逝,当我迈着宛如灌铅般沉重的双腿走上舞台,当我被刺目的灯光晃的有些睁不开眼,当我被台下百千观众屏息凝听的样子所震撼时,我的双拳已不由自主地握紧,想放声地大喊出来,但我却发现,我什么也做不了。因为我只是一个有几句齐诵的小人物。
沮丧涌上了我的心头。我甚至有种跑下台的冲动。但我克制住了,因为在我们班同学的吟诵声中,我听出了他们对朗诵的付出与努力,他们对班级荣誉的渴望,以及他们之间的团结和不放弃。我又怎能因为自己而断送整个班级!
慢慢地,我情绪也被调动起来。每一句诗词的朗诵,似乎都撞击着我心中对长征的敬畏与骄傲。到最后一句话时,我拼尽全力呐喊,把自己心中的全部都发泄出来。喊完后,我似乎已有点虚脱,但一股久违的自豪感却再次从我心底升起。
我突然明白了,长征!永远不只是那些大人物的伟大故事,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的拼搏精神便是我心中对长征的最好诠释。
-
三年级父母的爱作文300字
1、三年级作文父母的爱 有一种爱,在你成功的时候,记起你继续努力的信念;有一种爱,在你失败时,牵动你奋斗的动力;有一种爱,在你放弃时,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