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碎片作文500字
灵魂碎片
当我选择关闭手机,远离网络上那些热闹而散碎的喧嚣时,我感觉内心得到了极大的解脱,或许平时我总是幻想着能够有一寸的栖息之地,可以完全属于自己的净土,不用受到外界任何的侵扰。
可是但凡我打开着手机连着网络,那其他的信息就会铺天盖地地向我席卷而来,我可能就会受到那些信息的影响,会因为别人的生活而心烦意乱,会因为那些别人经受的灾难,而难过不已。
我知道人们生活之中可能有着太多的不如意,人与人之间的天赋和感受力也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这些并不能让我们拿出来不断的说是每个人所享受的都是上天所赐予的不一样的权利,就好像昨天我在看小红书的时候看到一个视频,虽然不一定科学,也不一定真实,但是脑洞大开却非常有道理,他说,我们每一个人的肉体当中都居住着灵魂碎片,这些灵魂碎片同属于造物主,是他所用来感觉这个宇宙的手段。
当每个人过完了这一生之后,我们身体里的灵魂碎片就会回到造物主身上,并且把这一生所感受到的东西和信息也都集合过去。
不知道为什么,当我看完这个视频之后我的感受是,有些浪漫的,这可能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去解析我们的灵魂虽然感觉有种科幻气息在里面但是这种角度的解读也非常有道理,呀,我们本身,所有的一切都是由造物主所恩赐的,只不过这个,造物主是一个代名词,或者是我们根本无从去,感知到它,只是在我们理想主义当中的一个,信念。
让希望栖息在灵魂里
希望,一个多么温暖的词啊!美国诗人狄金森在《希望》一诗里写道:“希望”是个有羽毛的东西/它栖息在灵魂里/唱没有歌词的歌曲/永远/不会停息/在暴风中/听来/最美/令人痛心的是这样的风暴/它甚至能窘困/那温暖着多少人的小鸟/……
我喜欢读《鲁滨孙飘流记》,不是因为他生活的惊险刺激,我是个女孩,我还不能想象如果真的置身于那样的境地里,会不会痛苦地失去活下去的所有希望。而这部着作打动我的,正是那栖息在鲁滨孙灵魂里的希望。
我想,这有羽毛的温暖人的“小鸟”──希望,一定住在鲁滨孙的灵魂里,那样的可怕的荒岛都没有困住它。当身处绝境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活下去。他是不幸的,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紧紧地拥抱着希望。正如他所说: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通过对照,他意识到,虽然自己身处荒岛,与人类隔绝,饱受孤独,但是能够活着,独免一死,身在热带,身边没有野兽,还有吃的,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从而鼓起生活的勇气,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我想到了邻居阿姨,我一直以为她是个不幸的人,因为车祸夺去了她的双腿,不理解她每天如花的笑脸。现在我明白了,她的心中同样住着希望:虽然她行动不便,可那个叔叔很疼爱她,周围的人那么怜惜她,女儿已经上学,能帮妈妈做家务,人见人夸,啊,她不依然是个幸福的人吗?孩子渐渐长大,日子越来越好,这么美好的希望陪伴着她,难怪她要笑着生活了!
小玲叮当姐姐说过:“你四周一片黑暗时,你的心就是自己的明灯。”是啊,鲁滨孙的四周一片黑暗时,他的充满希望的心,不就是他自己的一盏不灭的灯吗?当邻居阿姨遇到灾难的时候,她的充满希望的心,不也是自己的一盏不灭的灯吗?我希望读过《鲁滨孙飘流记》的人,都能从他那二十多年孤独苦难的生活中,看到闪着金色翅膀的小鸟──希望,并拥有它!
碎片
碎片
音乐课,我们听了《百鸟朝凤》。
我听得入了神,一动不动。突然,一个白白小小的东西洒下来,“这是什么?”我很奇怪,盯着它自言自语地说。
无意中,一阵风吹来,那个白白小小的东西扭动着腰肢,一边跑一边说:“再见了,再见了,下次再来做客!”不一会儿,它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我想:这个东西应该是从天花板上飞下来的碎片吧!
诚实是灵魂
杰弗逊说过:“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没错,在你去做好一个有智慧的人时,首先就要先将“诚实”,给完全学会。不诚实的人,就像是一栋大楼没有打好地基一样,随时会面临着倒塌的危险。可见诚实在我们生活中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的“必会一课”啊!
想必你们都听说过“狼来了”这个故事吧!里面的主人公——放羊娃,就是一个不诚实的典型的例子。
那个放羊娃在山上放羊,因为觉得无聊而去“存心”作弄别人,后来也得到了应得的“报应”,这就是因为他不诚实,如果当初他不做这些骗人的把戏的话,那么就不会这样,导致他得到报应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只是因为——不诚实。
诚实是人生命的根本,是生命中的三分之一,失去了“诚实”,就等于失去了生命的三分之一,那么,失去了这个生命中的三分之一,等于失去了什么呢?答案就是:做人的根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灵魂”)。没有了灵魂的人,就是一个“行尸走肉”,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俗话说的好啊:人死了,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不单单是指一个人死的有没有价值,在我的理解看来,也包括一个人的——诚实品质。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灵魂
一个人的灵魂是肯定有的。而有的人却为了某些利益而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而又有些人,却用自己的某些行动来证明了自己是个有血,有肉,有魂的人,自己的灵魂也将被自己的行为所装饰......
今天,我们学习了《左公柳》一课,文章主要讲的是:作者在塞外发现了一株柳树,导游讲述了树背后的故事。而这事的主人公,便是刚毅,睿智,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爱国人事——左宗棠。
当我一口气读完了这篇文章后,掩卷静思。我不禁被这六旬老人爱国爱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所震撼和打动。
想想,如果儿女孝顺的老人,在这六旬之时,早已是在家享清福了,哪还会为吃穿发愁?哪还会担心国家大事?而左宗棠不同,他在平常人享清福的年龄,却主动请缨,前往千里之外的茫茫大漠去收复失地。想想,他这一去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的,要不然他怎么会抬着棺材上战场?他那视死如归的气势又能压倒多少贪生怕死之徒呀!
战场杀敌必定会生灵涂炭,我相信,左宗棠也明白其中的道理,要不然他也不会让部队边打仗,边植树。再加上戈壁十分荒凉,多年无人居住,让战争一闹,就又会扩大这大漠面积,植树造林便是必不可少的了。这树一植,许多乡民回来了,这丝绸之路又重新打开了。
想到这儿,我不禁有个疑问:为什么左宗棠一把年纪还要战场杀敌呢?如果说是誓死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那大臣们都主张放弃,皇帝也开始动摇了,他又何必多此一举?不仅得罪了那些皇室贵族,也会让皇帝心里多少有一点不舒服。如果新疆是个聚宝盆,非守不可,他也大可不必主动请缨,自己以年岁已高,行动不便等借口完全可以把这个重担扔给别人,也不让自己的家人提心吊胆,又可以不用上战场拼杀,何乐而不为呢?
可他没有,在他骨子深处的灵魂,心里一定装的是国家兴亡,百姓安危,这样的灵魂不正是现在的人正需要的吗?
坚强不屈的灵魂
如果你入狱了,你会放弃生命的希望;如果你身负重伤,你会认为自己的人生破灭了;如果你染上了风寒,你战胜布了它;如果你真正瘫痪了,你会大骂命运的不公,只是每天消沉着,更不会去写长篇大论,而且就算你有坚强的毅力,你也会让着毅力渐渐消失……我一直认为人就是这样胆小消沉的牡丹石,自从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我明白了,我错了,这本书的主人公和作者正是这种有着坚强不屈的灵魂的人!
主人公保尔是普通的工人子弟,历经重重磨难,而这磨难并没有把他压倒他能举起千斤重的“磨难”,最后,因为坚强的毅力导致他不服输,就算他瘫痪了,他也能发表其著名巨作《暴风雨所诞生的》。这是所常人挥之不及的。
为什么保尔能够有顽强的意志力?我知道,在他历经重重磨难的时,在他心里,全身,出现了坚强不屈的灵魂。这灵魂不是上帝给他的,不是命运给他的,而是他自己给自己的。只要想拥有,哪怕历经战胜不了的多种磨难,也在所不惜。
曾听说过一个故事,中国的西方有珠穆朗玛峰,史上没有一人能攀登过山头,从最难走的路登上去。那时有五位勇士自告奋勇说自己能够登上这座几百万丈高的山峰。接着,他们尊卑充足地上路了。历经无数场暴风雪他们始终不言弃,偏偏在快要到山顶时,有两位放弃后下山去了。另外三位同伴走了一天的路程就登上了山顶,插上了中国的旗帜……
就算磨难来困扰我们买单终究挺过去了,只差一步之遥,就可以站在世界上最高的山顶上眺望。放弃的同伴,只差一步之遥你就可以历练出坚强的灵魂了,唉!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为何错过了!
如果没人都有毅力,都有坚强不屈的灵魂,世界会有多美好啊!很难想象中国会多么多么的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