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否作文500字

daniel 0 2023-01-09

信仰与否

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判断的能力,也就不必要外界的神灵作为精神的支柱和生活的支撑。人们之所以会去相信那些精神层面的存在,即使是玄学或者是没有被科学证明力量的存在,是因为他们急切的在生活中想要抓住一个能够攀附的点。

他们需要有一个精神支撑,有一个依托自己灵魂的地方。

所谓的洗脑和灌输,其实前提也是本人没有太强的自我意识,才能更加容易接受外来的观点,批判性很强的人更容易怀着的态度去看待一切思想,他们想要接受一种思想的时候,就会进行审慎的批判反思,而不会不经辨别就全盘接受下来。

是的。那些宣传最擅长的就是巧立名目,用一些大而无当的概念,把人弄得昏头转向,并且在这其中又花言巧语,把虚幻空泛的概念与生活实际生拉硬套联系起来。蛊惑性极强的言语,抹杀了人自主思考的能力,本身能够独立思维的人就并不多,很多人的批判性偏弱,更倾向于接受别人思考的结果。

并非所有的信仰,都是内心空虚的结果,在知识上有着非常强积累造诣和认知的人也可以有信仰,但是这种信仰往往可以跃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也就是对人类生存的思考,而不是简单去接受一些教育,并且以愚昧的态度来认识。

只不过我们也不可否认,有些信仰确实成了填补内心空虚的手段,成了一些不懂得独立思考的人寻求的“救命稻草”。我不敢说信仰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许那些内心空虚的人反而是信仰的早期基石呢。

上帝的公平与否

上帝的公平与否

人人都怨上帝不公正,但是其实上帝是绝对公正的。

瞎眼的人说:“上帝一点都不公平,他少给了我眼睛。”但是我说:“上帝却给了你双脚和双手可以去创造一切。”没手没脚的人说:“上帝不公平,他少给了我手和脚。”但是我说:“上帝很公平,他给了你眼睛,让你可以望眼世界。”

说实在的,书画说的好“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后会为你开启一扇窗的”。难道不是这样吗?如果一个人残疾了,那他总不会全身上下都没有一个器官可以用吧,总是会有一个器官是超群的,比如:一个眼盲的人他的嗅觉和听觉就会比常人的灵活的多,而一个脚残疾的人手臂臂力也一定会比常人的健壮的多了!

其实上帝的公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自己,怎样看待自己的生命,如果只因为你自己失去了身体的一个部分就要闹自杀,而自暴自弃,这样的话就算是上帝再怎样公平也是没有用的,因为首先你自己已经放弃了,如果这样剩下的只能靠你自己了!!

成功与否

成功虽然不是那么容易

但失败也不是那么容易

有机会就要学会争取

虽然不一定能抓住机会

但没有机会可以创造机会

人生不是事事如意

机会真的只有一次

跌倒了不一定人人都能爬起来

但是坚持到底永远都是胜利

爱的信仰

爱的信仰

——读《小抄写员》有感

爱是什么?我经常这样问自己,自从读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小抄写员》后我才有了这个疑惑我许久的问题的答案……

《小抄写员》讲述的是小小年纪的叙利奥为了减轻父亲背负的生活重担,深夜坚持着为父亲抄写签条,并且忍受着责骂与误解,四个月后才被发现……。

当我读到“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或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叙利奥难以忍受而从心底发出的呼喊。叙利奥把父亲对他的任何地方的关心、爱护,看作一种爱的精神支柱,就像人类所需要阳光、空气、水一样,同时,也看出他多么疼爱爸爸,珍惜爸爸。

儿子与父亲之间的情谊和爱是多么深厚!一个与我年龄差不多的小男孩,但为家人做出的贡献却与我们迥然不同,叙利奥忍受着被责骂,被误解的伤痛仍然为爱而坚持着。同叙利奥所做的事相比,我太渺小,为家人付出得太少了,我总认为能够做到我应尽的义务就心满意足了。但是叙利奥却与我恰恰相反。

到了最后父亲不想再管儿子了,认为他是自作自受,叙利奥听了心如刀割,他渴望得到父亲的原谅,他渴望再次重获父亲的爱。也正因为如此,叙利奥才会以爱为信仰,坚持着帮父亲抄签条,这样的坚持是不容易的,这不是一两天的坚持,他整整抄写了四个月,这样的坚持是不容易的。如果这份艰巨的工作让我来做,相信那一定让我感到十分困难,甚至于说半途而废,如果叙利奥没有被发现,他肯定会一直坚持。但是叙利奥不觉得累,只觉得这是为爱而付出的,他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所以他为这些理由坚持着。

而今,我却做得与叙利奥相差太远了,我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别说承担家庭的责任,连自己的事情都不能自己独立完成还需要长辈们帮忙,我们真应该向叙利奥学习,学会承担一点家庭的责任。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书桌,叙利奥为父亲抄写签条的身影仿佛又呈现在我的眼前……

吴阿姨的《没有信仰》

今天好象是一个和信仰有关的日子,上午是弘一法师,下午便是吴阿姨了。吴阿姨自称菜鸟,把在书店上班说成菜鸟守店,好玩!吴阿姨有点另类,60岁的年纪,深度眼镜,衣着朴素,眼光犀利,人站在她面前仿佛会被看到骨子里头,幸亏自已是个好人,没做坏事,不然怎敢站在她的面前!

吴阿姨虽上了年纪,可她偏不信邪,每天都在生产令人着迷的博客,看吴阿姨的博客很舒坦,有种跟着游走的感觉,一不小心,就会掉入“原来真是如此”的泥坑:“人死了都一样,而活着的真是千姿百态”原来真是如此;“一眼不顺眼眼不顺……没好心情不痴呆也痴呆了”原来真是如此;“什么书好看,什么书不好看,全在看书的是什么样的人”原来真是如此……

今天吴阿姨献上的是《没有信仰》。

闲翻长篇悬疑小说《观世音密码》(江苏文艺出版社)。小说讲了一个日本侵华战争中的日本遗孤成人后,寻觅自己身世的故事。作者旨在传播佛教历史、佛教知识,宣扬博爱。作者说,他讲的这个故事,是自己的学佛心得。

在书中通常介绍作者的封面(封底)折页上,没有对作者的介绍。看后记,作者的简历仍不得而知,但由“2005年6月,我在藏传佛教直贡噶举派第八世噶千仁波切的指引下皈依佛教,从此,开始大量接触佛教知识。”一句看,作者似非等闲,至少不是草根。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宗教信仰虽被冠以自由,但在光天化日之下好像总显得不是那么理直气壮。只有党和无神论是最光辉的。后来宽松些了,便不断听说谁谁信奉了天主、谁谁皈依了佛祖。身边周围也有不少学佛或受洗的朋友,但传得沸沸扬扬的多是些文化名人之类,而更多的寻常百姓似乎并没有什么明确的信仰。

好像也不能这么说。一定要加入一个什么组织才算是有某种信仰吗?一日日平淡地生活便没有信仰?

信仰是一种精神的追求,这种追求是持久的、是自觉的、是坚定不移的、是有意识的。

这在我们好像也是一个断层……没有信仰,或者说没有清醒、虔诚的信仰。

宗教信仰应该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吧?

菜鸟在这个领域里弱智。

一种信仰

阳光下的摩天轮闪闪的.

晴空下的摩天轮让我看的有点发晕.

摩天轮,很多女孩子的信仰,

在我看来,那也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摩天轮.

第一次看到摩天轮的时候,淡淡的甜,忍不住想要试一试.第一次感受拂面的风,狠狠的刺激.我不的不承认,那里的确是个忘记俗事的地方,但之后我也发现了,失意也只是一瞬间.

我不留恋在摩天轮上的时光,我也没兴致再一次去尝试那种刺激.虽然我很想逃避现实.但之后我又发现了,越是逃避越是逃不了,索性不要逃了.

看着摩天轮高高的矗立着,就总想着,我一定要到摩天轮的最高处,那样我就可以距外公更近一步了,但接踵而来的,却是一次次失望,一次次的到达最高处,又一次次地被狠狠摔下,再一次次的感受着那擦肩而过的痛.

摩天轮,常与我擦肩而过.

我可以很清楚记的,外公第一次带我玩的就是摩天轮.外公说,摩天轮,离那个地方很近.很多人说,摩天轮是一种信仰.但我却从不把信仰交给别人.我只是眨眨眼,含着棒棒糖,一眨眼就跳上了摩天轮上,不知道是怀揣着什么样的感觉去,只是单单的很刺激.

我也可以很清楚记的,朦胧的好象在昨天,外公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喃喃地:"以后一定要懂事,外公要去那个地方了."含着笑,手里的东西也从手中滑落.与地面的撞击声深深的烙在心上.是那个我一直很想要的摩天轮坠琏.

现在,我静静的仰望着摩天轮,摩天轮也静静的.总感觉,它没那么完美了,不再刺激了,更不是什么值得信仰的神.那些关于摩天轮的传说,究竟,传说还是传说.摩天轮在,人却早已消逝.

摩天轮,不是我的信仰.

看得清现实了,发现,来这的人,无非是为了消遣,无非是为了想忘记什么,又或者只是单纯的想挑战刺激.发现,摩天轮也不过只是一个冷冰冰的东西,只是有些人喜欢傻傻地一相情愿的认定它就是她的信仰.

我不逃避现实了,因为我已经确认了,我的信仰不是摩天轮,我的信仰只是我自己,不会将自己的愿望交给那个明明没有温度但却有很多人愿意把自己的信仰交给它的摩天轮.外公,我终于明白您那时所说的话了.

摩天轮,虚假的神,你不是我的信仰.

  • 下一篇:关于信作文500字
    上一篇:有趣的时间管理法作文450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