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国家与革命》读后感(精选2篇)
列宁《国家与革命》读后感
这本书是饮誉世界的政治学名著之一,立足于20世界初页俄国革命的实践,总结了欧洲革命特别是俄国革命的经验,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关国家与革命相关的理论。
这本书的内涵非常丰富,由于时间问题,我主要分享我在读后总结出的一条逻辑线,分别是列宁眼中的国家的概念、革命的概念以及国家的消亡。本次分享是我个人在读后的总结归纳,各位同学如果觉得有不妥之处,欢迎随时指出,我们一起探讨,我坚信,真理是越辩越明的。
首先,我们先看列宁关于国家这个概念的讨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道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比如说氏族社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成阶级的'时候,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历史上,曾经有过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那么结合列宁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就是帝国资本主义时代。阶层的分裂也就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间的剥削与斗争。在马克思看来,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而具体的压迫手段,也就是国家工具可以有军队、监狱、银行等等。而这种工具的目的是建立一种秩序来抑制阶级冲突,使这种压迫合法化、固定化。说到这里,关于国家这个概念的理解,推荐大家阅读,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
因此,总结来看,在列宁眼中,资本主义国家这个名词,其实是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工具的代名词。所以被剥削的无产阶级,渴望革命,渴望建立政权,消灭剥削。
那么,谈到革命。在这本书中,无产阶级革命有两层内涵。其一是通过暴力手段,而且也只能通过暴力手段,来武力夺得政权,这也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其二,也是更深远的一步,是无产阶级要通过制度化的手段,来彻底打碎打破国家机器。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无产阶级革命的对象是谁,自然是剥削他们的人,也就是资产阶级。那么,如何保证无产阶级政权稳固后,避免剥削这种情况发生呢?列宁分析到,剥削来自于资本,而在政治上,体现在武装力量和特权上。因此,打碎国家机器的第一步,就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军队问题,二是国家官吏问题。一个是暴力机关,一个是特权阶层。通过这两步,来彻底打碎打破国家机器。列宁在这里举了巴黎公社的例子,关于军队,巴黎公社的做法是废除常备军,而代以武装的人民。关于国家官吏,公社的市政委员是普选选出,只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罢免,而且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这样的做法,是免除了国家官吏的政治职能,使他们变成了随时可能被罢免的国家雇员。这两大措施,在列宁看来,核心是消除特权,进而消除资本,消灭剥削。没有了剥削,没有了压迫,自然就革了国家机器的命。
最后一点,是国家的消亡。我的理解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剥削关系的消亡,导致国家这个机器的消亡。无产阶级革命,是对剥削阶级的革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享有了政治权利、经济权利。人们既然摆脱了资本主义奴隶制,摆脱了资本主义剥削所造成的无数残暴、野蛮、荒谬和丑恶,也就会逐渐习惯于遵守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提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而不需要暴力,不需要强制,不需要服从,从服从到习惯,再不需要所谓国家这种强力机关的特殊机构。没有了这些需求,国家机器职能的消失,也就带来了国家这种统治阶级的强制性手段的自然消亡。
这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国家与革命》这本书里面的一条逻辑思路。国家的概念,革命的概念,以及国家与革命的结果——国家的消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国家这个概念的理解,以及无产阶级革命的双重内涵。这两点解决后,国家消亡这个列宁口中看似拗口的结论,也就逐渐清晰易懂了。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列宁《国家与革命》读后感篇2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而无产阶级可以将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消灭阶级差别和无产阶级自身,国家也就会自行消亡。
国家的维系和建立需要暴力机关,暴力在历史中起到革命的作用。人是好斗的动物,和平解决固然可贵,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靠实力解决问题更现实。
对于两个不相熟的国人来说,最大的联系莫过于国家了。
对于我们来说,国家并非由我们建立,我们对国家做贡献就需要去了解她。国家由祖辈建立,总会有时代特点的事物需要改变,从而更有利于时代的发展。
新青年需要紧跟时代脚步,一方面多接触时政要闻和新鲜资讯,另一方面需要学习新的更多的知识。充实的全面的人才能更好地在竞争社会生存。最重要的是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何为爱国?能为国家作出贡献即为爱国者,奉献于国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伟业,捡起路边的一片垃圾,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善事,或是不去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坏事,便是为国家做贡献了。
一个人在社会立足的根本是个人的实力,可在世界上,我们的立身基础是社会,是我们的祖国。历史告诉我们,国家衰落,国人会受尽欺凌,连基本的人权都无法保障。弱国无外交,弱国的人民也会备受屈辱。
为国者亦是为己,祖辈为国家,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今你我命已被革,机会得之不易。只有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方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养育自己的国家。
书中说,国家最终会消失,但同宗同源的华夏子民永远是一国人,为同一目标努力——建设祖先通过暴力革命,用血用命换来的土地。
-
《文化苦旅》读后感(精选8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精选篇1自从余秋雨先生走遍世界山河,以新奇的视角写下《文化苦旅》这本书后,引起了全国人民出门旅行的浪潮,可是却没有出现第二本《文化苦旅》。为什么呢?我..
-
精益思想读后感(精选8篇)
精益思想读后感篇1如何将精益落实于实际工作之中,通过阅读《精益思想》这一本书,我将其中的内容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得到以下几点启示。精益在于用心。做好一项工作并不是当完..
-
园冶读后感(精选5篇)
园冶读后感篇1我最近读了园冶的小说。这部小说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沉浸在故事的世界里。小说的主题是人类内心的矛盾和对生命的探索。作品中的人物都有自己的秘密和问题,他们..
-
相信自己保持谦虚这本书的读后感范
相信自己保持谦虚这本书的读后感篇1在阅读关于谦虚主题的书籍时,我不断被这一美德的力量和重要性所打动。书中的内容使我认识到,无论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工作或学习中,谦虚都是..
-
《一粒种子》读后感(精选8篇)
《一粒种子》读后感篇1《一粒种子》这篇文章主要是说一粒种子来到了皇宫、富翁家、商人家和军营,但它都没有像书里所说那样,能够开出花来。它的芽和碧玉一般,花更美丽,不论玫瑰..
-
《关键跨越》读后感集合(精选2篇)
《关键跨越》读后感篇1近日读了北森人才编著的《关键跨越》一书,现在把自己的想法来跟大家做一个交流。一线管理者是兵头将尾,我们从单纯的技术转变为技术加管理团队。是职场..
-
清单革命读后感想(精选8篇)
清单革命读后感想精选篇1为什么要开列清单,包括对工作中的任务,也包括生活中日常事务?随着科经济技进步,组织协作也复杂化,导致许多事情已经超出了人的大脑所能完全胜任的程度..
-
《西游记》读后感作文(精选8篇)
《西游记》读后感作文篇1我读了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在读四大名著以后,《三国演义》的人物有诸葛亮、关羽、黄患、大乔、小乔、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