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历史《古代埃及》教案及教学反思(整理3篇)

daniel 0 2024-03-05

初三上册历史《古代埃及》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2.结合图片和相关资料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产生,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人类文明的产生有多个源头,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

2.通过了解金字塔建造及特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展示丰富资料,吸引学生兴趣。

2.加入生活化元素,使课堂接近学生,学生融入课堂。

3.采用独立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在遇到难题时互相讨论,取长补短,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出示视频短片:《埃及——无可比拟》学生欣赏。

教师课前导入:希罗多德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

设问:四大文明古国。

设计意图: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节课,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接续七年级后的单元“文明探源”,有必要对几个大河流域的早期区域文明做知识回顾。

2.教学环节一:古埃及的自然环境——尼罗河

出示:赞美尼罗河诗歌、尼罗河图片。

设问:解释歌词“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教学预设:尼罗河是水源,为人类生存提供条件。

设问:解释歌词“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教学预设:定期泛滥,利于农业发展。

设问:还有什么“美好的东西”?

教学预设:便于航行。

片段小结:尼罗河为人们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滥促进了古埃及农业的发展;而其平缓的河水以及盛行风又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这些有利条件促进了尼罗河流域的统一。

3.教学环节二:几何学和太阳历

活动:分组采访官员和农民,自己设计采访的问题,小组成员分角色表演。

活动设计意图:学生在采访和回答的过程中理解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对古埃及的、天文学和几何学的产生的重要意义。

出示:几何图形和太阳历中的三个季节。

设问:太阳历发明的意义

片段小结:正是因为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人们才需要每年丈量土地,几何学得以产生发展;根据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生长规律,发明了人类历第一部太阳历。古代埃及的几何学和天文学也取得了辉煌成就。

4.教学环节三:象形文字

出示:几个象形文字,要求学生猜测其含义。

设问:象形文字有怎样的特点?

教学预设:与事物形状相似。

补充:象形文字一般书写在纸草上,而纸草是生长于尼罗河河边的一种植物。

片段小结:象形文字是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古埃及人民创造的文明成就。

5.教学环节四:医学技术

出示:木乃伊制作过程的图片以及希罗多德关于木乃伊制作的一般方法的介绍。

设问1:在这个过程中,懂得了哪些医学方面的知识?

教学预设:解剖、心脏、消毒、防腐、缝合技术等等。

设问2:古埃及人为什么要制作木乃伊呢?

教学预设:“灵魂不死”……

片段小结:古埃及人民深信“灵魂不死”,热衷于制作木乃伊,因此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埃及的医学也在不断的进步。

6.教学环节五:法老与君主zhuanzhi制度

出示:见闻和法老的图片。

设问:法老为何会拥有如此权威?说说法老是个怎样的人物?

出示:太阳神的图片,希罗多德《历史》中的记载。

片段小结:古埃及统一后,逐步建立君主zhuanzhi制度,法老拥有无上权威。

7.教学环节六:金字塔

出示: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图片

设问1: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金字塔。

教学预设:胡夫金字塔等

出示:金字塔建造想象图1和教材P3资料1、2,想象如何搬运、建造金字塔的?

教学预设:利用滚木等

出示:金字塔建造想象图2、3

设问2:金字塔主要是由谁来建造的?你从中能够悟出什么道理?

教学预设: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片段小结:金字塔是建筑的奇迹,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它的建造凝结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历史是由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

8.教学环节七:做文明游客

出示:材料2013年5月24日,某网友发微博,称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了“丁锦昊到此一游”几个字,“我们试图用纸巾擦掉这羞耻,但很难擦干净,这是三千五百年前的文物呀。”

9.课堂小结:

(1)回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列举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提示:从文字、建筑、医学、数学、天文学、政治等方面)

(2)举例说说古埃及的文明成就与自然环境有何关系?

(3)从古埃及文明成就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你获得什么感悟?

初三上册历史《古代埃及》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知识线索较为简单,容易掌握。在教学中,我按照“情景导入——自主研学——合作探究——归纳总结——课堂检测”的思路,层层递进,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好,只是在对金字塔评价方面,学生观点分歧较大,意见不一。经过我的适时引导,学生认识到了金字塔不仅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也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奴隶阶级的历史见证。

初三上册历史《古代埃及》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观察古代埃及地图,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罗河对古埃及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

(2)知道古埃及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及其统治;知道法老的相关知识。

(3)了解金字塔修建的原因、特点以及金字塔建造中体现出的古埃及人民智慧;通过了解金字塔折射出的社会结构,掌握古埃及的阶级状况。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金字塔”的探究,引导学生认识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埃及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通过学习法老的统治,掌握古埃及奴隶制国家君主zhuanzhi统治的特点,培养认识古埃及奴隶制国家君主zhuanzhi统治的实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古埃及史,认识古埃及文明的特征,感受古埃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2)通过了解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感受人类文明的伟大,认识统治阶级对奴隶的残酷奴役和骄奢*逸的腐朽生活,体会高超的建筑技术以及奴隶们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教学重点:

法老的统治;金字塔。

教学难点:

通过对金字塔的学习,认识和理解金字塔折射出的上古时代埃及的阶级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运用网络,查阅古埃及概况、了解尼罗河风光,搜集卡纳克神庙的图片、金字塔图片,以及狮身人面像的神话传说等,力图了解储备更多的古埃及历史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查阅尼罗河风光、美丽的金字塔、卡纳克神庙,搜集与占埃及有关的神话传说。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情境导入:[讲故事——法老魔咒之谜(《图坦卡蒙的诅咒》),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故事有很强的趣味性,讲故事既能锻炼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激发我们学习的兴趣,有谁愿意讲一讲古埃及的故事法老魔咒之谜。

生:在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上镌刻着这样一行墓志铭:“谁要是干扰了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数十年来,所谓的“法老咒语”越传越神秘,不仅令盗墓者望而却步,而且令很多考古学者和观光客心存疑虑。1999年,德国微生物学家哥特哈德·克拉默在木乃伊身上发现了足以致命的细菌孢子,它在木乃伊身上可以寄居繁殖长达数个世纪之久。

师:法老是古埃及的国王,法老是如何统治埃及的?而法老的陵墓金字塔又应如何认识和评价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古代埃及。

二、讲授新课:

(一)发现古埃及史

1.位于埃及境内的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而古希腊历史学家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请你说说理由有哪些。

埃及位于非洲大陆东北部,终年干旱少雨,所幸尼罗河纵贯全境,在浩瀚的沙漠中辟出一条狭长的绿洲,而尼罗河流域的居民利用河水涨落的规律,开垦荒地,引水灌田,使尼罗河沿岸变成地中海区域的谷仓,造就了繁荣的古代文明。故古希腊历史学家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明白古埃及文明属于大河流域文明。)

2.古埃及文明是如何消失的?又是如何被发现的?

(1)公元前6世纪始,古埃及文明因外族的不断入侵而衰亡,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工具——象形文字的识读方法失传,致使古埃及文明史一度湮没无闻。

(2)1799年,法国士兵在一个叫罗塞塔的村落旁偶然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陌生的文字。

(3)后来,法国文字学家商博良凭借渊博的语言学知识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解开了碑上的象形文字。

(4)19世纪,欧洲古文字学家破译了古埃及象形文字,考古学家不断发掘出古代遗址和文字史料,为现代人认识古埃及文明提供了必要条件。(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提炼、总结知识要点的能力)

(二)法老的统治

1.古埃及于何时确立了早的君主zhuanzhi制度?国王被称为什么?其职权有哪些?

(1)约公元前3100年。

(2)法老。

(3)掌握国家一切大权。

2.埃及的国王,即法老,是如何实行zhuanzhi统治的?

(1)法老的zhuanzhi统治通过一整套依附于他的官僚体制加以实行。

(2)王位一般由家族成员世袭。

(3)建立庞大的官僚机构及军队。

(4)制定了严格的赋税制度和人口普查制度。

3.古埃及宫廷形成了一套怎样的礼仪?结合古埃及的历史,你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在农耕文明时代君主zhuanzhi统治的作用的?

(1)大臣觐见法老须行跪拜之礼,吻法老脚前的尘土。如果臣下能吻法老的脚尖,意味着他得到了法老的奖赏。

(2)君主zhuanzhi统治对巩固国家统一、维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君主zhuanzhi统治也常常导致昏君暴君的出现,从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动荡和改朝换代。

(三)金字塔

多媒体出示材料:

埃及的金字塔约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00多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大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金字塔的用途和形状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把法老的陵墓称为“金字塔”?

(1)法老的陵墓。

(2)底方上尖的角锥体。

(3)金字塔的形状是底方上尖的角锥体,像中文的“金”字,所以中国学者把它形象地称为“金字塔”。

2.法老修建“金字塔”的原因是什么?法老以高耸、壮观的金字塔显示其威严,又表示他与天上神灵存在密切联系。

3.你是如何评价和认识法老的陵墓“金字塔”的?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当时社会结构的真实写照。(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整理教材知识要点的能力。)

4.右边图片是吉萨金字塔群,它不仅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当时社会结构的真实写照。请问金字塔是如何反映埃及当时的社会结构的?

生:以法老为代表的统治阶级高居塔尖之上,中小土地所有者、商人、知识分子处于塔腰之间,广大农民、工匠、奴隶构成塔基,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供养着高高在上的统治阶级。

小结:

本课通过对发现古埃及史、法老的统治、金字塔三个子目的学习,了解了古代埃及的起源史、奴隶制国家的建立、确立了世界上早的君主zhuanzhi制度,以及古代埃及人民修建的金字塔,知道古代埃及创造了灿烂而辉煌的文明,尤其是古代埃及人民的首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板书设计

古代埃及、发现古代埃及、法老的统治、金字塔

  • 下一篇: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范文(整理3篇)
    上一篇:国学知识大全(精选8篇)
    相关文章
    1. 法制教育教案,开学第一课法制教育教

      推荐法制教育教案篇1日前,__县关工委在对法制教育相关数据统计中发现:从20__年起,本地青少年违法犯罪率逐年下降,20__年、20__年分别比上年下降了39.25%和3.07%。经分析,本地青少..

      daniel 0 2024-03-05 11:31:42

    2. 法制教育教学教案范本,法制教育教学

      2023年法制教育教学教案范本篇1一、指导思想:以__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法制教育的落实为重点,以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为目的,结合我校实际和“__”普法工作要求,全..

      daniel 0 2024-03-05 10:40:32

    3.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指南(整理13篇)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指南篇1教学过程:元和十四年(819)正月上书谏迎佛骨,触怒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左迁,犹言下迁,古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daniel 0 2024-03-05 10:36:28

    4. 科学活动《动物城破案》教案(精选5

      《动物城破案》教案篇1执教者:大五班丘xx设计意图:“动物城”发生了盗窃案,兔子警官请孩子们帮忙破案情景,情景设置调动孩子强烈好奇心,通过科学实验“水油分离”,由幼儿总结出油..

      daniel 0 2024-03-05 09:50:07

    5. 法制教育的教案内容,法制教育的教案

      法制教育的教案内容法制教育的教案篇1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daniel 0 2024-03-05 09:49:34

    6. 快乐元宵节教案设计范文(整理9篇)

      快乐元宵节教案设计篇11、能随音乐自由大胆的表现小碎片自由飞舞的动作。2、学习与同伴边唱歌边卷炮仗,并用象声词表现炮仗爆炸的过程,体验与同伴协作游戏的`乐趣。选一名幼..

      daniel 0 2024-03-05 08:39:36

    7.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与实施指南(整理1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与实施指南篇1(225+125)×4=225×4+125×4。(175+75)×4=175×4+75×4。(175+125)×4=175×4+125×4。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数分..

      daniel 0 2024-03-05 06:42:21

    8. 幼儿园教师的识字教学教案(整理11

      幼儿园教师的识字教学教案篇11.知道菜场是人们买菜的地方,它的生活了方便。2.了解菜场中卖菜人的劳动,初步感受人们进行的买卖行为。3.学会用记录的方式帮助自己记下观察到的菜..

      daniel 0 2024-03-05 06: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