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整理3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教学反思
教师首先引领学生探讨“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是相对什么而言的?”“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学生通过自主看书在头脑中形成初步感知,然后让学生小组进行学习、交流,要求人人放开包袱畅所欲言,教师在各组间巡视点拨,看到同学们举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去说明上面问题,课堂气氛活跃的情况下,教师给每组发下一张表格,让各自归纳这节内容的知识要点。全班通过汇报、总结、教师作简单概述,并纠正交流中出现的片面认识。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就说它在运动”这种说法的不完整性,鼓励小组内争论“怎样描述这话才具有准确性”。学生从实例中得出答案。学生掌握了重点问题后,教师继续拓展、延伸。为什么“飞机怕鸟”?让学生接个今天所学的知识讨论解决,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学生积极讨论,这样难题就迎刃而解了。一节课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学习效率自然事半功倍。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学习重点:
1.机械运动的概念;
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学习难点:
1.参照物的概念;
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教具准备
视频资料,玩具车、玩具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展示物体运动的图片,感受我们身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平时认为不动的房屋、树木等随地球而转,同时绕太阳公转,整个太阳系、乃至整个银河系及宇宙,也都不停地运动。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机械运动
教师引导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奔驰的骏马、行驶的火车、自转中的地球、还有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奔腾的江水、划过夜空的流星、腾空而起的“神舟八号”飞船……这些运动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请用科学的语言对这些运动进行描述。
交流归纳上述运动物体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探究点二:参照物
1.概念
问题探究:既然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在做机械运动,可为什么我们还常说××物体是静止的呢?如黑板是静止的,房屋、树木是静止的等等。
讨论:我们常说物体静止也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如果都运动,我们也不容易为物体定位了,房屋、树木说它们静止是因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它在某一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即它相对于旁边的房屋来说,它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我们也常看它与其他物体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平时说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是以一个物体做标准而言的。
总结: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播放视频:观察哪辆列车在运动?它们是以什么物体做参照物来研究的?
2.特点
(1)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只有一个吗?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状况一定相同吗?
分析:当观察一小汽车在公路上驶过时,判断它是运动的,我们可以选地面为参照物,也可以选路边的房屋做参照物,还可以选树木做参照物,它们都能得出汽车是运动的结论,所以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并不只有一个。
如果我们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如选汽车司机中靠椅,则会判断小汽车是静止的,所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
探究点三: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问题探究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所示的对话。
为什么同一个人(乘客)相对于不同的观察者(司机、路旁的孩子们)来说,得到的运动情况截然不同,是由于两个不同的观察者以各自选定的不同参照物来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
问题分析孩子们是以地面为参照物,认为汽车、司机、乘客前进得快;司机以汽车为参照物,认为自己、乘客都没有动。
归纳总结:
(1)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是运动着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所以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体的静止只是相对的,平时我们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2)参照物选择的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所以确定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选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拓展教学:两个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是相对静止。例如,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属于相对静止。
规律总结:
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所选的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而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对于同一物体而言,由于选定的参照物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会不同,即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两个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相对静止。
三、板书设计
第1节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
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自然界的物体都是运动的,即运动是绝对的。
参照物
1.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并不只有一个;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教学反思
1、教材中关于机械运动的描述十分容易,但是对于同学来说却很抽象,因此本节课的开篇,我通过一些教学视频的利用,直观生动的使同学对于运动的熟悉变得很轻松,在此基础上,我带领同学做了一个在同学闭眼过程中推断我是否运动了的小试验,让同学真正的懂得,我们所认为的运动或者静止,就是按照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作为推断依据的,从而轻松突破这一难点。2、在此基础上,我通过引导同学探讨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是相对而言的?如何推断物体是否在运动?先让同学通过看书在头脑中形成初步的感知,再结合其次段视频的观察,后让同学通过小组举行学习、沟通,并要求同学人人都要发言,我在各组间巡察指导。看到学生们都能够举出无数日常生活中现象和实例来说明上面的问题,是同学真正懂得了,我们所说的运动或静止都是依据情境中的某个特定的物体来说的,依据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今儿说明白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是相对而言的。再通过全班的汇报、总结。老师做容易的概述,并协助同学准时的订正在沟通中浮现的错误或片面的熟悉。同时引出参照物的概念。
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概括出参照物的概念、参照物挑选的办法及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等学问。这一节课整教学过程中同学都处在一种高兴的状态之中,学习效率很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足之处:
因为受课堂时光的限制,对于相对性的研究没有更多的深化,部分同学对这一学问的熟悉还不够。在喧闹的研究之后,没能给同学一定的静思时光,让同学重新理解这一问题和学问点。在同学的作业中仍然发觉参照物挑选不明,推断错误的现象。
-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教案(精选5篇)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教案篇1在明确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之后,调查学生的前概念,土壤里生活着什么?或者土壤里的“居民”有哪些?学生在回答了具体的动植物之后,再提出给这些具体..
-
小学古诗梅花教案模板(精选5篇)
第1篇1古诗——《梅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梅-枝-雪-为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初步感受梅花坚强的品质,激发学..
-
醉翁亭记优秀教案(精选3篇)
醉翁亭记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难词难句,掌握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体会部分虚词的一词多义。2.理清本文的段落层次,体会语句的形式特点及其与表意的关系。3.理解本文写..
-
法制教育教案,法制教育教案幼儿园(整
2023年法制教育教案(精)篇1为全面推进和深入开展普法工作,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推动我园全..
-
初三上册历史《古代埃及》教案及教
初三上册历史《古代埃及》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2.结合图片和相关资料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
-
法制教育教案,开学第一课法制教育教
推荐法制教育教案篇1日前,__县关工委在对法制教育相关数据统计中发现:从20__年起,本地青少年违法犯罪率逐年下降,20__年、20__年分别比上年下降了39.25%和3.07%。经分析,本地青少..
-
法制教育教学教案范本,法制教育教学
2023年法制教育教学教案范本篇1一、指导思想:以__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法制教育的落实为重点,以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为目的,结合我校实际和“__”普法工作要求,全..
-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指南(整理13篇)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指南篇1教学过程:元和十四年(819)正月上书谏迎佛骨,触怒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左迁,犹言下迁,古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