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科普知识(6篇)
病毒的科普知识篇1
传染病历来是危害人类健康、威胁人民生命安全最严重的因素之一[1],随着我国对传染病防控水平的提高,多种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在我国已经基本控制[2],但在综合性医院中散发传染病时有发生,如何做好医院内散发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防止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是摆在医院感染控制专业人员面前的实际问题,笔者结合工作体会,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依法律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近3年来,艾滋病、梅毒等疾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患者分散在各临床科,尤其是与普通病人存在共用诊疗仪器、医务人员针刺伤等问题给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带来困难[3],3年共发现梅毒21例、HIV4例,其他(流行性出血热)1例,表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与医疗行政部门一起,对医院感染管理和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疫情报告制度、疫情登记制度、疫情自查制度、疫情奖惩制度、疫情网络直报制度和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应急预案、消毒隔离、职业防护制度,并对各项制度进行组织实施[1]。
表12006-2008年传染病科室分布情况n(%)
科室2006年2007年2008年梅毒HIV其他梅毒HIV其他梅毒HIV其他消化内科2血液内分泌科1神经内科5呼吸内科1心血管内科11老干部科1空勤科1普外科11神经外科11泌尿外科1耳鼻喉科12妇产科1介入科1放疗科1合计2411611表22008~2009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统计表n(%)
2视情况与医院各部门协同合作
医院感染控制科与医疗行政部门一起,具有第一时间的知情权与应急处理的职能[2],我们要求临床科室及检验科发现病例时立即报告医务处及感染控制科,做到信息畅通,医务处启动传染病疫情报告机制、预警工作,护理部及感控办专职人员在第一时间下科室指导消毒隔离职业防护,及时与保洁人员及与后勤部门联系,管理好传染病人的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
作者单位:110042第463医院
3抓重点不断强化防控意识
一是加强全员教育培训。利用讲课、院内网络等方式经常对全体医护人员宣传传染病和医院感染的预防知识,传染病在潜伏期或早期往往症状、体征不明显,这些病人被收治在普通科室,教育全体医务人员重视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在诊疗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采取隔离措施和及早对传染病人做出诊断[4]。
二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建立职业安全防护规范、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职业暴露登记和追踪登记,及时指导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4]。从2008年起我们针对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进行了目标性监测,一直动态观察发生针刺伤后的情况,表2。
三是改变专职人员观念。改变过去只注重医院内部常见的交叉感染致病菌的监控,要扩大视野,将传染病的监测和预防作为另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重新定位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工作范围、内容和任务,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医院防治传染性疾病中所起的重要职能作用[3],及时对出现的散发传染病病例的科室进行消毒隔离指导[4]。为医院有效防治传染病,保障医疗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与基础[3]。
综上,在综合医院中,感染控制科在有效防控散发传染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医院快速有效防治传染病在医院内传播和流行的重要保证[4]。
参考文献
[1]戴玲,毛军.医院感染管理在传染病管理中的作用.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7,3(18)
[2]索继江,邢玉斌,魏华,等.军队医院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回顾与思考.预防医学杂志,2007,25(5):313-315
病毒的科普知识篇2
论文摘要:现对中职教材编写提出几点建议:读者对象,以学生为主,兼顾教师;教材语体,以科技用语为主,兼具科普用语;学科知识,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兼反映新进展;难点解释,配上括图;联系实际,辅以案例;章节小结,使用表格。
近十来年,笔者参加编写了几本中职教育教材,担任过编者、副主编、主编,对如何根据读者对象,编写出适宜实用的教材颇有些感慨,现介绍如下。
1读者对象以学生为主,兼顾教师
如各章节的开头语,有的教材干巴生硬,直奔主题,前后没有联系;有的教材则用一两句通俗易懂的话承上启下,能吸引读者往下阅读。有些编者说:“留点余地,让教师发挥。要是都编好了,像教案一样,教师都不用备课了。”对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要知道,教材的主要读者是学生,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若不需太费笔墨,而又不必教师过多讲解,学生也能读懂,这又何乐而不为呢?比如,对细菌概述的讲解,如果一开头就直接介绍细菌的形态结构,学生未必感兴趣。若在讲课之前这样导人:“并非所有的细菌都令人讨厌,有许多细菌其实还是我们的盟友呢!它们与我们终生相伴,对人体有过也有功。那么细菌如何帮助人体,又是怎样致病的?就让我们走进细菌的世界里探个究竟吧!”这样更容易吸引学生往下阅读。而对于因篇幅所限只能简介的内容,则留给教师上课发挥。
2教材语体以科技用语为主,兼具科普用语
有人说,教材不是科普读物,用词应该严谨。教材当然不能等同于科普读物,医药教材也确实应该以科技用语为主,但若能适当辅以科普用语,增加其趣味性和可读性,也未尝不可。如不方便将其用于正文,用于文外链接部分也可。现在的中职学生与大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基础知识不同,教材的语言风格也应有所区别。若编出的教材多数学生看不明白,再符合科技用语习惯也枉然。有些专家学者编的教材,如《免疫学》教材,语言艰涩难懂,让人望而生畏。我们有不少教师感慨:“为什么非要使用这样晦涩难懂的语言?难道让别人看不懂才显示自己高明?教师都不易看懂,学生怎么能看懂?”所以,有不少学生说:“读免疫学,就像读天书。”笔者刚担任免疫学教师时,拜读了著名免疫学教授叶天星主编的《免疫学基础》这本教材,该教材中适当用简单明了的科普语言把复杂深奥的免疫学知识展示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对免疫学产生了兴趣。为此,笔者不管是编写教材、著书还是讲课,都适当使用贴切的比喻,得到了读者和学生的好评。比如对抗原与抗体的比喻,前者如外敌,后者像绳子,抗体结合抗原,犹如用绳子把抗原绑起,虽然不能直接杀死抗原,但可促进其他因素如吞噬细胞(像普察)、补体(像地雷)把抗原击毙。还可将这样的比喻编成歌谣,以文外链接的形式编人教材,既增加趣味性,利于学生阅读,又便于其理解和记忆。
3学科知识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兼反映新进展
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数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素质不高、接受能力较差,但必须让他们经过3年学习后顺利通过行业准人考试并找到合适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编出的中职教材要贴近行业准人考试与岗位要求,知识要新、考点要全、叙述要明、篇幅要短、质量要高。为此,中职教材的编写切忌堆砌高深理论,实用、够用即可。
中职教材不能是大学教材的简单浓缩,应比大学教材更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编者在编写教材时应体现自己的东西,比如新观点、新知识等,即使基本知识与前版一样,但内容的组织、语言的提炼、图表的创新、事例的列举等,应渗透有编者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若只是把前版教材中的相应内容稍微改动就形成新的教材,那么教材就没有新意、没有发展,这样的教材就没有改版的必要了。一些种类较多的内容,可用以点带面的形式处理,即着重介绍一两个代表种类,其余以表格形式简介。如《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材中的病原球菌、其他病原菌、呼吸道病毒、肝炎病毒等就是如此处理的,既体现了学科的系统性,又突出了重点。作为新教材,还应反映学科知识的新进展,如计划免疫疫苗的新种类和新规定、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等。若受篇幅限制,以文外链接形式出现也可。
4难点解释,配上擂图
有些知识需要冗长的文字解释才能说明问题,甚至学生看完文字解释,可能还是不得要领,若能配上简图,则往往会让人茅塞顿开。如外毒素、类毒素、抗毒素的区别,学生经常混淆,配上一个简要图文说明则一目了然(见图1)。
又如,试管凝集反应试验的结果观察,配以简图说明,胜过大段文字描述(见图2)。
插图应尽量创新,使之更贴近教材内容。要避免教材换了好几版,图表仍一成不变。要多想办法,多动手,一些简图是可以自己绘制的,或自己拍照,或利用网上的素材,自己加工改造,成为新的插图。上述两图,就是笔者自己绘制加工的,既便于学生理解,又给教材增添了新意。
5联系实际,辅以案例
有些知识只讲原理,令人感到枯燥乏味,若辅以临床案例,则让人兴趣倍增。如在“超敏反应发生机制”一节,可以文外链接形式插人一些临床案例,比如幼儿使用青霉素后过敏、染发引起的接触性皮炎等,不仅使学生喜闻乐见,并且能加深其对发病机制的理解和记忆。教材中的每个临床案例,应尽量做到短小精悍,并用一句醒目的话语作为标题,更能吸引学生。如《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材中的美发的代价”(染发引起的N型超敏反应);“小心生锈铁钉引起的外伤,’(破伤风梭菌感染);“乙肝病毒携带者能怀孕吗”(乙肝疫苗和乙肝抗体的使用);“她为什么嘴里长了白膜,’(念珠菌引起鹅口疮)等,为教材增添了实用而有趣的元素。
6章节小结,使用表格
小结是章节的画龙点睛之处,若使用比较式表格,更容易让学生抓住要点,并且表格在排版上与正文有别,不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如“病毒概述”一节,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小结,既对该内容起到提纲掣领的作用,又复习比较了细菌的特性,使学生印象更深(见表1)。
病毒的科普知识篇3
【关键词】感染护理职业暴露对策
感染科是收治各类感染性疾病的特殊科室,由于工作特点,护士易直接暴露于细菌和病毒之中。感染科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性相应增加。如何避免护士的职业暴露,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是感染科管理者一个重要问题。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危险因素
1.1对职业暴露的认识不足呼吸道传染病是由于飞沫核、菌尘、病毒等通过空气传播,感染不易切断,呼吸道护理操作明显多于其他病人,护士自身防护不当,是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部分年青护士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严重性认识不足,思想上轻视和麻痹,防范措施落实差。
1.2操作不规范一些护士缺乏防范意识,尤其是一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护士,认为其业务熟悉,同时因医院的监管力度不够,操作不规范,加之工作繁忙,增加了感染的机率。此外,一些刚刚上岗的护士,由于工作不熟练,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使用防护用品的习惯,甚至对操作流程不熟悉,造成自己及他人的损伤。
1.3护士面临的职业危险
1.3.1物理因素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常常会接触一些利器,而利器损伤被称之为物理性因素,如刀片、针头、剪刀、玻璃等,这些都会给护士带来伤害。
1.3.2化学性因素主要是由于医院工作的特殊性造成,例如,一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因其经常用于物体表面或者空气的消毒,故此对呼吸道及皮肤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1.3.3生物性因素包括各种经血传播的疾病及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呼吸病房是各种微生物聚集的场所,病人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是病房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源。
1.3.4心理社会性因素护士工作紧张、倒班、心理压力超负荷等;同时护士又承担社会职能,易造成身心疲惫,从而增加了暴露的危险。
1.3.5环境因素病房不能实行严格的空气消毒,护理人员流动性大,病房空气流通差,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率。
2防范措施
2.1常用器具类消毒
2.1.1氧气湿化瓶为了降低呼吸道的感染率,现普遍改用一次性湿化瓶,有效期3天,3天内检测湿化瓶内百分百无菌。如使用非一次性湿化瓶,其湿化瓶及管道应严格消毒,并晾干后备用。
2.1.2雾化器导管超声雾化装置及与呼吸系统吸入性有关的一切器具,应严格消毒后方可使用。雾化器及容器每个患者做完后应立即浸泡消毒,清洗后悬挂晾干,使用前如还存有液体,均必须先倾倒干净,以免返流入瓶中。不同患者使用雾化吸入机、均使用一次性口含器。无二氧化碳潴留病人均专人使用一次性氧气雾化器。
2.2加强护士消毒隔离观念
2.2.1病房空气管理呼吸病房内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细菌和病毒,使医护人员易通过呼吸道黏膜呼吸传染性疾病。认真进行环境因素和作业风险评价,针对空气中细菌污染情况,可采取每日用三氧机消毒,病人人数增加,消毒次数也随之相应增加。
2.2.2严格洗手、戴口罩。
2.3加强防护知识教育,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制定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以保证临床护士的身心健康。目前,护士自我防护意识不强的现象普遍存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各种因素的潜在职业性伤害,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教育:
2.3.1组织护理人员寻找存在的问题,采取讲座及竞赛等方式,使护理人员进一步掌握职业防护相关知识,改变错误的操作习惯。
2.3.2提供相关的防护物品,制订防护标准,将职业防护纳入护理操作常规。
2.3.3加强职业暴露的控制与管理。
2.3.4合理人员编制、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次数及与病人接触的频率,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2.3.5建立职业暴露应急管理预案和职业暴露工作制度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重要措施。
2.3.6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素质。
2.4心理辅导给护士搭建交流的平台,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
3结论
职业暴露及防护工作是医疗卫生行业的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规范普及相关知识教育,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防护用具的供应和防护设施的完善;做好职业伤害的防范与补救工作。强调双向防护,是成功的、有效的、经济的医院感染控制的主要策略,也是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最有力措施。制定出适合我科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教育规范,将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列入护理及临床带教工作,加强管理,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科室广大人员积极参与,确保感染科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病毒的科普知识篇4
本着“在实践中奉献,在奉献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的活动宗旨,紧密围绕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围绕“十一五”规划的事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主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科技服务为主,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当地农村建设、企业发展,使之落实科技下乡,服务基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作为理工青年,我们要积极响应总书记主席的号召,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重大日子,作为团员青年的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同时,为了更好地回顾总结这30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对农村建设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从而更好地促进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为了更好地在广大市民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和广大青少年中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健康生活理念,提高他们对艾滋病、等危害性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切实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为此,湖州团市委、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社会实践重点小分队、湖州市禁毒办决定联合启动进行“”实践活动。
一、主办单位
二、承办单位
三、协办单位
四、活动主题
关注30年改革农村新变化
关爱生命,禁毒防艾,携手你我
五、活动时间
年月日--月日
六、活动地点
七、活动内容
1、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2、调研改革开放30周年来新农村建设成果
3、关爱低收入农户青少年
4、“禁毒防艾,携手你我”教育志愿活动
5、“关注奥运、强健身体”宣传教育活动
6、告别晚会
八、具体安排
(一)“”实践活动暨大学生暑期实践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志愿服务启动仪式
活动时间:年月日
活动地点:湖州市职业技术学院报告厅
活动议程:(1)主办单位向10支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志愿服务小分队授旗
(主要分为:防艾宣传、禁毒宣传、计划生育(免费婚检)、视力保护等);
(2)成立“湖州市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讲师团”;
(3)主办单位向志愿服务队赠送禁毒防艾宣传教育资料;
(4)志愿服务队代表发言;
(5)主办单位领导讲话;
仪式后,志愿者参加“预防艾滋病”专题培训会。
(二)调研改革开放30周年来新农村建设成果
1、走访当地政府部门及农村
了解改革开放30周年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关于农村基本建设,农民基本收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就这些问题采访相关政府负责人。调研示范新农村发展,了解建设取得的成果以及相关发展经验;调查农村基本建设,对农民进行农村变化以及农业,农民生活条件,农村医疗条件,农村社保制度等方面的调查,比较两者的发展模式、管理差异,并将调查所得相关问题反馈给政府相关部门,从而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
2、走访当地企业
改革开放30年,很多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在发展的浪潮中,湖州织里童装抓住了机遇,打响了品牌。织里童装城以科技推动发展、服务创造价值为企业宗旨,以“推进浙江织里童装市场信息化”为己任,正在不断发展壮大。走访这些发展较好的企业,可以让我们在参观中学习知识,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春风与暖意。
(三)保护传统文化弘扬材纺精神
湖州俗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物之邦”之美称。湖州蚕丝历史久远,距今已有47。而我校前身就是丝绸工学院,与丝有不解之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纺织是我校特色学科,同时也是湖州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结合校史,以及湖州的蚕丝文化,调研湖州的蚕丝历史,了解传统文化的变更与发展,通过宣传板、宣传册、以及现场讲解的形式,宣传理工,宣传蚕丝文化,并起到保护传统文化的作用。
(四)关爱低收入农户青少年
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了解到当地部分低收入农户青少年的相关情况,并前往农户家里对其青少年深入了解,开展关爱行动。由于低收入农户青少年特殊的生长环境,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与温暖,我们将通过调查其心理状况、健康状况、学习状况等途径,尽可能多得了解他们,并向他们捐赠书籍,进行法律、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宣传,使和谐社会深入孩子们的心灵让其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与其建立长期联系,帮助其更好地成长,从而真正地做到和谐社会,人人和谐。
(五)“禁毒防艾,携手你我”教育志愿活动
“预防艾滋,珍爱生命”禁毒防艾教育走进“万名农民工”
10支艾滋病宣传教育志愿服务队将分赴乡镇、企业、社区、工地,走进外来务工人员群体,举办10场防艾宣传现场咨询服务活动,深入100家童装企业,服务10000名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通过艾滋病知识调查、上门宣传教育、医疗健康服务、科普文化宣传、音响宣传等活动方式,向老他们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从而提高老百姓对艾滋病的危害性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
(重点抓好织里镇、杨家埠、道场乡、八里店镇,娱乐、汽车站等场所)“预防艾滋,珍爱生命”禁毒防艾教育走进“万名青少年”
艾滋病宣传教育志愿服务队分赴各农村、少年宫、社区、青年中心,走进青少年,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举办10场防艾宣传专题(视频)讲座,通过艾滋病知识调查、专题讲座、图片展览,印发宣传手册等活动形式,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从而提高青少年对艾滋病的危害性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团市委将免费发放10000册《青少年健康手册》,巡展艾滋病、禁毒、食品安全、青春期教育等科普展板。
(六)“关注奥运,强健身体”宣传教育活动
向当地人们宣传奥运知识,特别是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并带领实践队员开展奥运知识的宣讲活动,让更多的人来真正了解奥运,关注奥运。
与当地政府机关人员或学生等开展体育活动,进行篮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的比赛,真正地做到在实践中宣传奥运,关注奥运,强健身体。
(七)告别晚会
十几天的实践活动,已使实践队员与当地的政府人员,农民,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感谢当地政府和人们的大力支待,也为了更好地向湖州告别,我们将与当地人们同台演绎,秀出我们大学生的活力与风采,载歌载舞,共庆这段美好的回忆。
九、活动分工
(一)湖州团市委、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社会实践重点小分队具体负责活动策划、宣传、联系相当部门,具体开展活动。
病毒的科普知识篇5
关键词中职学校艾滋病宣教干预
中图分类号:G479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5.06.086
On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AIDSEducation
InterventionMeasuresandContent
CHENGenhua
(FujianZhangpingVocationalPolytechnicSchool,Zhangping,Fujian364400)
AbstractAIDSseriouslyendangerpeople'shealth,nowwithoutpre-vaccine,nodrugtreatment,educationandinterventionstocurbtheAIDSepidemicisthemosteffectivestrategytovocationalstudentsinthephysicalandmentalchangesintheageoffaststage,probablybecauseofimproperconductHIVinfection,schoolshavetheresponsibilityandobligationofstudentsAIDSeducationandintervention,theteachersandstudentsuniversalaccesstoAIDSpreventionknowledge,launchedaseriesofpublicityandeducationactivities,sothatteachersandstudentsawarenessofAIDSpreventionknowledgeto100%,andtheparentsgetfit,teachers,studentsandparentstoparticipateinAIDSprevention,andachievedgoodresults.
Keywords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AIDS;missionintervention
2006年国务院颁布《艾滋病防治条例》,明确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督促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有关课程,开展有关课外教育活动;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应当组织学生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作为一所卫生中等职业学校,我校高度重视艾滋病预防工作,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1提高认识,深入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传播方式隐蔽,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艾滋病流行与人的行为、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和干预,向全校师生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意义重大。我校本着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出发,认真落实国家现行艾滋病防治政策以及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相关要求,确保预防艾滋病教育深入有效地开展。首先成立艾滋病宣教干预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挂帅,教师全员参与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在学生中成立一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参与广播、宣传栏、板报宣传及材料的发放与收集,主动与市疾控中心联系,获得专业人员的指导及宣传画报、资料和资金的支持,对参与的人员进行分工:分为教育、宣传、广播、资料、咨询等组别并制定出确实可行的宣传教育活动内容。
2宣教干预措施
(1)每学期初在全校范围内向师生发放艾滋病预防知识的调查问卷,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有:您是否知道艾滋病?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艾滋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有什么区别?假设您身边的熟人、朋友得了艾滋病会怎样做等问题,设几个备选答案,以选择题形式做问卷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全校师生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把问卷中大家知晓率很低的问题作为我们宣传的重点。由卫生专业教师对班主任及校医进行培训,然后布置班主任、校医本学年需要完成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的任务,每学期开展两次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课,每学年开展两次以上的预防艾滋病讲座,每次2学时,邀请全校师生参加。把预防艾滋病知识纳入教学内容,每学期新生入学安排大约4学时进行课堂教学,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教学活动。
(2)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科普宣传栏,宣传画、学生手抄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活动,使更多人了解这方面知识,进而争取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的宣教活动中;在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后一段时间,利用电子屏幕每天滚动显示预防艾滋病宣传口号,例如:健康牵系你我他,预防艾滋靠大家;关心艾滋病人,共建和谐社会;怀疑染上艾滋病,疾控保密做鉴定;预防艾滋支一招洁身自爱安全套;预防艾滋,主动咨询,免费检测,避免共用注射器,有效预防艾滋;性接触、血液、母婴来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远离,预防艾滋,珍爱生命;奉献爱心,携起手来,向零艾滋迈进等通俗易懂的宣传口号,邀请市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到学校指导。
(3)举办青春期性健康知识讲座和无偿献血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观看有关视频,如《艾滋病基本知识》、《远离、珍爱生命》等,邀请市公安局民警到校进行危害社会安全稳定及因吸毒走上违法犯罪的案例展示。
(4)在全校20个班级中发放820份《抗击艾滋病,共创美好生活》的艾滋病宣传材料,向全校103位教师发放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召开一次以“预防艾滋病,幸福一家人”为主题的家长会,并把宣传干预材料发放给家长,取得家长配合,营造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氛围,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5)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进行群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辅导,建立QQ群,进行宣传讨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预防艾滋病科普网站。
3宣教干预目标
(1)通过宣传教育,使我校师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普及率达到100%。(2)使我校师生正确认识并积极支持开展艾滋病防治的人数在原基础上扩大1倍以上,成为防治艾滋病的义务宣传员。(3)学生家长对艾滋病预防知识普及率达95%以上,形成学校、学生、家长共同抗击艾滋病的氛围。
4宣传教育内容
4.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衰竭死亡。获得性是指非遗传所致,而是后天在一定条件下获得,免疫缺陷是指患者免疫系统严重被破坏,综合征指患者的多个系统受损,机体出现几种疾病的综合症状和病理征象。
4.2艾滋病毒特点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极小的微生物,复制速度快,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病毒在干燥的环境中很快死亡,一般消毒剂能将其杀灭。
4.3艾滋病特点
生物学特点:由病毒所致,为传染性疾病,潜伏期长,貌似健康,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一般要经过2~10年甚至更长的潜伏期,目前无疫苗预防,无特效药物治疗,病死率100%。社会特点:传播与人类个人行为有关,这些行为与社会的变化有关,社会对病人会产生歧视和恐惧,既是个体问题,又是社会问题,阻碍社会发展,影响社会稳定。
4.4艾滋病自然病程
窗口期:受艾滋病病毒感染后到形成抗体前的一段时期,一般为2~18周,很少超过6个月,血中查不到HIV抗体,无法检测到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有急性感染症状。潜伏期:无症状携带病毒阶段,存在个体差异,长短不一,几年至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没有特异症状,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与正常人一样,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但通过实验室可测出HIV抗体阳性,经过潜伏期最后发展为艾滋病病人,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4.5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通过性接触传播、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三种途径。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男女性接触和男男同性恋,其次用同一把注射器静脉注射是艾滋病血液传播的另一种方式,临床医疗使用了含有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使用了没有经过严格消毒的手术器械、注射针头、针灸针、拔牙钳子均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此外,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女性有可能通过怀孕期、分娩时及人工哺乳把艾滋病毒传染给子代。
4.6下列情况不会传播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般性接触,一起吃饭,使用共同的物品,一起工作,握手,拥抱等不会感染,艾滋病不会经公共场所的凳子、游泳池水、洗浴场所等公共设施传染;不会因蚊虫叮咬感染艾滋病,也不会经空气和唾沫传播,通过以上讲解消除了学生对艾滋病的恐惧,有利于更好地进行预防。
4.7个人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教育青年学生要遵守法律法规,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不早恋,反对婚前、反对多个,不参与和等违法行为,不以任何方式吸毒,不去不正规的医疗诊所注射、输液、拔牙齿、针灸、做美容,不和人共用牙刷、剃须刀,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接触到伤病者的血液,自己皮肤有破损时应做好防护,正确使用安全套,虽然安全套不能100%预防艾滋病,但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女生应避免意外怀孕、人工流产,过早等。
4.8青少年应拒绝
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吸毒危害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触范法律,是社会不稳定因素,与别人使用同一把注射针注射的人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增大。
4.9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提倡无偿献血,杜绝卖血,加强血液管理和检测是保证用血安全的重要措施,注射器要用一次性针管,用后进行毁形,医疗用血使用血站提供的经检测合格的血液,使用正规产家生产的血液制品。
4.10有疑虑者可到防疫部门咨询检测
病毒的科普知识篇6
我们有什么理由,让这些肉体上已经受到伤害的人们心灵再饱受创伤呢?
――缪晓辉
【实例一】大家都知道,有一些人是感染乙肝病毒的“高危人群”,比如吸毒、性乱、纹身等等,这里暂且不谈这些人,我想谈谈医务人员。
外科医生、护士、检验师、牙医、传染科医师等也是“高危人群”,因为他们接触乙肝病人血液和污染物的机会最多,但是事实上,目前还没有很可靠的证据表明这些医务人员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就拿笔者来说,1998年以前做消化科医生,成天和肝炎、肝硬化病人打交道,有时甚至被消化道出血病人喷出的血沾染到脸上;后来做感染科医生,每天打交道的病人60%左右是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而我们的病区规范已经不再采取前苏联模式,医生、护士上班时穿的就是普通病房的工作服,为乙型肝炎病人查房时也没有做任何特殊处理,病人和我们的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都很近。迄今笔者没有患慢性乙型肝炎,也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且抗病毒抗体是阳性的。科室里其他医护人员每年体检化验出来的结果,没有表明乙肝病毒携带率比其他科室高。
【实例二】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一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者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夫妇,共同生活了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另一方始终没有得病,而且不少人的抗体是阳性的。
经常有患病的丈夫或妻子问我,有没有必要为爱人打疫苗。我告诉他们,你们共同生活了多少年就等于为对方打了多少年疫苗。这话似乎不够严肃或严谨,但事实的确如此。设想,夫妇朝夕相处,尤其是有性生活,没有患病的一方不可能不被患病配偶体内的病毒感染。但是,感染了不等于一定要得病。有人专门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调查,发现一方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另一方携带病毒的比例反而比普通人群低,也许就是长期“接种疫苗”的缘故吧。可惜,对待这个问题,很多人并不理解,以至于情侣分手、夫妻离异。
不久前,我给一位男性病人看病,夫妇俩一起来的,他们告诉我,这几年二人吃饭的碗筷都是分开的,夫妻间多年没有性生活,这样的生活还谈得上什么高质量!
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敬而远之”,甚至歧视。说穿了,人们之所以歧视是因为害怕,害怕与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相处会被传染上病毒!既然如此,上述两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足可以说明这种害怕是没有必要的,歧视更是不应该的!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受到社会的歧视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其根源是大众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不足,尤其是对以下两个问题不甚了解:一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途径;二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和患乙型肝炎两者之间是否有必然关系。
关于感染途径
2005年,中华肝脏病和感染病学会联合制订并出台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这是中国首部针对慢性乙型肝炎预防和治疗的最具权威的专业性文件,同时对大众也有指导意义。
笔者参与制订了该指南的全过程,我想摘录其中关于传播途径的一段话:“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未被证实。”这一段话给我们明确的提示:乙型肝炎病毒一定是经过血液途径传播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触一般不会传播乙肝。但是要强调一点,大家要慎重理解“血液传播”的概念,所谓“血液传播”是指病毒通过人体的血液系统进入人体的过程,它不仅仅是指输血和注射,其他任何可以“破血而入”的途径都可以染毒。比如,接受各种有创伤的检查和治疗,如拔牙、纹身、各种原因所致的皮肤破损、口腔溃疡等等,都有可能通过含有病毒的污染物感染病毒。
举两个简单的例子: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发生了口腔溃疡,当他(她)吸吮含有大量病毒的母乳时就有可能感染病毒;再如手上有伤口者,如果不戴手套去处理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血液等物质,极有可能被感染。
关于遗传背景
不少人知道这样两个数据: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的人超过50%,但是携带病毒的人不到10%(近年来还在下降),处于肝炎活动期的患者数还要少。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是否患传染病不仅取决于病原体本身,人的遗传背景也起着很大作用。对乙型肝炎而言,即使被病毒感染了,不是每个人都会转变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其中有些人在不知不晓的情况下成为“隐性感染者”,这类人血液里的抗病毒表面抗原的抗体是阳性的,有抵抗力;另外有些人得了急性乙型肝炎,病毒不在体内常驻,也会产生有抵抗力的抗体;还有部分人一旦染毒,6个月以上不能把病毒从体内清除出去,这就是慢性乙型肝炎。但是,我国人群中后天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并成为慢性携带者的只占所有携带者的不足20%,且大多数是通过母婴传播的,超过80%。
以上两点说明一个问题: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敬而远之”至少是缺乏医学理论根据的,歧视更是毫无道理。
让我们相信科学
国内某些宣传报道包括一些科普读物不乏误导之说,个别专家撰写的一些科普文章往往凭个人经验,不代表主流医学,或者因知识结构陈旧,写的文章难免有谬误,这也使读者无所适从。我建议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浏览中华感染病学会网站(省略.cn),读一读《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这个“指南”并不很深奥,相信大家可以从中得到不少主流的科学知识和正确的指导。
慢性乙型肝炎的确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传染病,我国人民受害更大,因为我国是世界上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但是,我们不要把慢性乙型肝炎视为洪水猛兽,更不要把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看作异类。当他们的病情处于稳定期时,可以正常工作;当他们接受了正规抗病毒治疗,并且取得了病毒转阴的结果时,不仅可以正常工作,而且没有传染性。
我们有什么理由,让这些肉体上已经受到伤害的人们心灵再饱受创伤呢?这已经不是一个情理问题,这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因为从医学科学的角度看,这些病人也好、携带者也好、接受治疗者也好,一般不会主动或被动地危害他人。
-
读后感作文范文怎么写(整理16篇)
15.读后感作文范文怎么写五今天,我读了一本好书,书的名字叫《一百个励志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名叫《行行出状元》。这个故事主要写的是一个人,经过努力考上了状元,他..
-
暑假活动总结报告及范文(整理6篇)
暑假活动总结报告及范文这次暑期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还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户外探险中,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与他人合作;在科学实验中,..
-
小学二年级日记范文每日一(整理6篇
小学二年级日记范文每日一篇1今天,我尝试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烘焙。早上,妈妈带我去超市买了面粉、鸡蛋和糖,我们要一起做小饼干。回到家,我洗干净手,穿上了小围裙,准备开始烘焙。妈..
-
销售员个人工作计划范文()(整理6篇
销售员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24一、对于老客户要经常保持联系,沟通,有时间和条件的情况下送些小礼物或宴请客户(根据个人喜好因人而异)。二、在维护老客户的同时要不断从开发新..
-
物业管理个人工作计划范文(整理6篇
物业管理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24一、物业管理方面(一)积极做好物业管理地方性法规建设为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
-
初一作文读后感范文(整理6篇)
初一作文读后感范文《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具体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此书堪称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
-
《卜卜猫》读后感范文(整理6篇)
《卜卜猫》读后感范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些是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的梦想,有些却是异想天开的梦想。刚读完《卜卜猫》这本书,就让我感觉特别有意思。讲述的是三个小男孩的..
-
四年级小学生读后感范文(整理6篇)
四年级小学生读后感范文《带路人》是我最喜欢的文章之一,我读了以后十分感动。它记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有一天,作者要回家,半路上遇上了一场骤雨。作者把一个人撞了一下,那个人..
-
幼儿园大班幼儿毕业评语(整理10
12.2023幼儿园大班幼儿毕业评语二 你是个聪明大方又可爱的小女孩。这学期你的表现很能干,能主动和老师说一些自己发生的事。你上课
-
部队班级年终工作总结(收集6篇)
部队班级年终工作总结篇1今年来,在支队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业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我们班始终以“”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政治合格、军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