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6篇)
循证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篇1
21世纪医学研究生教学模式正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经验医学教育逐渐向循证医学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虽然能够为医学研究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但随着医疗科技水平大幅度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如何在影像医学研究生临床技能训练中引入循证医学的概念和方法,引导研究生主动处理影像医学医疗实践和研究中出现的各种未知事物,是研究生教学改革或教学模式的转变面临的突出问题。本研究将循证医学应用到研究生的影像诊断学的教学中,为进一步提高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富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泰山医学院2007年9月-2011年7月影像医学硕士研究生106名,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EBM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3人。使用医学影像PACS系统进行临床技能训练。两组学生性别、平均年龄、入学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师均具有丰富的临床影像诊断学实践经验,两组教师的年龄、性别、学历及职称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EBM组53人,通过前期在校学习掌握循证医学的相关知识,诊断性试验的相关知识及相关的影像学知识及临床知识[1]。然后教师根据临床实践大纲要求,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在具体临床实践中选择有临床病理追踪结果的典型片和疑难片进行循证医学思维模式的训练,检验循证医学引入影像学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效果。让学生在PACS系统上单独阅片,然后阅片过程中,把有待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检索现有的、回顾问题的历史记录,掌握某一领域的最新、最可靠的知识,并正确地应用在病例中将在临床实践研究中得到的最新、最佳的证据用于自己阅片诊断的各个具体的病例中,最后由教师总结验证诊断的准确性(后效评价证据)。
对照组53人,采用传统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以影像阅片实践为主的教学。首先教师根据临床实践大纲要求讲述阅片的重点内容及要点,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讲解本次课有临床病理追踪结果的典型片和疑难片;最后学生自己单独阅片,有问题教师随时解决。病例来源的选择:两组教学实践中的病例均选取有临床病理追踪结果的典型片和疑难片。
2评估措施和结果
问卷调查。完成影像教学实践任务后学生接受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授课教师的责任心的评价、教学方法认同度和对自身实践水平是否获得提高的评价等,选项分为4个等级(见表1)。考试。完成临床技能训练任务后采用病例阅片分析能力,包括对疾病基本病变认识的能力(15分),灵活掌握病变特点的能力(25分)、掌握知识牢固程度的能力(30分)和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30分)四个方面进行效果评估。
3讨论
循证医学影像学(evidence-basedmedicalima-ging)是循证医学在医学影像学领域的具体实践,即根据EBM的理念进行医学影像学的诊断性、介入治疗性试验设计和文献评估[2],将现代科研成果迅速应用于影像学实践,使科研与医疗同步,科研证据直接进入临床实践,解决医疗中存在的问题[3]。
3.1循证医学教学效果分析
将循证影像诊断学引入研究生教学临床技能训练中,能培养学生从被动学习到发现问题并寻找最佳科学证据以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包括查阅文献、阅片中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本研究显示:对两种不同临床教学方法的效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两组间对授课教师的评价有显著差异(P<0.01),但EBM组大部分学生认为工作量较对照组大,部分学生起初对新的教学方法不理解,EBM组学生对新带教方法认同度持非常满意的只占37.8%,但最终他们中的大部分能够严格按照要求尽最大努力去完成任务,最终对自身进步的满意程度与传统教法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循证影像教学法更有益于他们进步。教学的任务完成后考试成绩显示,EBM组病例阅片分析能力成绩与传统带教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现出较强的临床病例阅片分析思辨能力,说明循证教学法组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主动学习及创新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强调给学生以系统知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相比,循证医学教学方法更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2两种模式在影像医学研究生教学临床技能训练中的特点
传统的影像医学研究生临床技能训练的教学是一种以教材知识为主,影像阅片实践为辅的教学,讲解式的教和接受式的学占主导地位,强调以传授知识、经验和技能为目的。教师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影像医学基础理论知识、非系统的影像实践经验和有关文献上零散的研究成果等得出的推理或分散的非系统研究成果来讲授和指导学生,而对影像学方法的真实性、可靠性及科学性缺少合理的评估,对临床上一些难以理解和解释的影像学结果很少做出正面回答,往往更注重个人经验和权威的意见,采用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较好,对所学影像学知识被动地接受和死板的记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足,自我学习、更新知识的能力较差,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循证医学影像学研究生教育目的树立以证据为基础的科学医学观,培养研究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考察研究生对影像医学和循证医学基本原则、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运用所学到的循证医学知识,独立解决学习或医疗工作及科研中碰到问题的能力,培养研究生的独立学习精神,严谨科学态度。在整个临床技能实践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指导研究生采用正确的检索策略和检索途径、全面查询研究证据,正确评价文献的真实性和临床价值,以及将文献结果与具体病例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来解决临床实践和科研问题。因此,研究生阶段,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他们综合能力的最佳时期。
3.3循证医学在影像学研究生教学临床技能训练中的实施
循证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篇2
关键词循证医学医学发展信息服务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003
循症医学的起源和发展
(1)关于循证医学:循证医学(EBM)是20世纪80年代在医学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遵循科学证据的临床医学。它提倡将临床医师个人的临床实践和经验与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将最正确的诊断、最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最精确的预后估计服务于每位具体患者。循证医学,也称为实证医学、有证医学、求证医学。有专家总结出,循证医学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查找大量的医学信息资料;二是对资料进行筛选和识别,寻找最佳的临床证据。
(2)循证医学的起源与发展:笔者查找了大量资料表明,循证医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临床医学模式。据有关报道称早在1972年世界上就已有人提出并倡导了实施临床随机比较实验。而我国也是近10年来才开始开展的循证医学研究。1997年7月卫生部批准在华西医科大学成立了中国Cochrane中心,1999年3月被国际Cochrane协作网批准正式注册成为国际上第15个Cochrane中心。
笔者通过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询,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循证医学的发展状况。以“循证医学”为检索词搜索有关循证医学的文献,结果从《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看1989~2006年共有2762篇有关循证医学的文献,其中1989~1999年共37篇,2000~2006年2725篇。CNKI的统计结果是1989~2006共有3643篇。其中1989~1999年是69篇,2000~2006年共有3574篇。从而可以看出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循证医学的研究论文寥寥无几,从2000年以来循证医学研究论文的数量迅速增长,这充分表明了国内科技人员对循证医学的研究日益重视并迅速发展。
(3)循证医学数据的来源和获取:证据是循证医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可为循证医学提供证据的数据库经许多专业人士归纳总结出主要有:互联网在线数据库、公开发行的CD、EBM中心数据库等。有原始研究证据的Medline数据库,它收录了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种医学杂志,是国际上公认的检索临床证据的主要数据库之一。其次是Embase数据库和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二次研究证据Cochrane图书馆,和有关网站等等都是获取信息资源非常重要的途径。特别是Cochrane图书馆,它是目前最具权威的循证医学资料库,包括(CDSR)系统评价资料库、疗效评价文摘库(DAR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CTR)等多方面文献,都可以作为收集循证医学证据的辅助工具。要想获取科学的、准确的证据需要参照大量的科学依据,这些科学依据的获取就需要以上的第一手资料。
循证医学的获取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①根据临床表现提出问题;②结合具体情况检索证据;③检索出证据后进行证据评价;④将研究出的准确证据应用于实践;⑤最后进行后效评价。在这5个方面中提出问题并不难,难的是循证证据的检索。如何轻松自如地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掌握获取循证医学的途径与方法,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文献中筛选出最恰当的和最优化的证据,就是临床医务人员和图书馆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了。
如何为循证医学的发展提供信息服务
(1)开展循证医学教育:作为医学院校的图书馆员应是循证医学最佳证据提供者之一,因此图书馆应在提高人员认识的基础上开展EBM的基础知识教育。首先要提高对循证医学的理解和认识,掌握应用的手段,同时也帮助临床医务人员、医学科研人员了解EBM在国际和国内实践的概况,证据的检索方法、检索途径、检索步骤和检索技能,教他们如何利用医院图书馆、医学资源数据库、重要EBM数据库进行证据检索,寻找最佳临床解决证据的方法。
(2)提高为循证医学服务的技能:循证医学要求临床医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外语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文献检索和临床研究评价的能力。要具备为循证医学提供信息服务的能力。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充实自己。不能仅停留在传统的信息服务方式上,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医学信息领域的普及和应用,因此医学图书馆员要具备良好的网络信息技术,掌握各种数据库的分析与检索等技术,这样才能全面快速、准确地找到临床医务人员所需要的最好的证据信息。
(3)为循证医学的开展提供信息服务:为了满足临床医务人员使用最好证据的需求,就必须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信息中寻找和发现精华。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利用有效的方法更好地满足临床医务人员的信息需求。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信息管理人员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在文献服务中不能仅停留在传统服务方式上。要改变以往的服务模式,循证医学的开展要求图书馆人员不断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新的循证证据。循证医学证据被淹没在繁杂的医学文献中,因此如何帮助从事繁忙医学工作的临床医务人员在广泛、繁杂的医学文献中快速地获取不同类型的证据,对循证医学的发展尤为重要,也是医学信息工作者需要深入循证医学领域探究的新课题。
医学院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优势,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来获取数据源。因为循证医学证据资源分散,检索系统过于复杂,医务工作者又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图书馆检索,很难快速地查到自己需要的可靠证据,而要对所获取的文献进行严格评价则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繁忙的临床医师根本无法也不愿意花费如此多的时间消耗在文献的检索、评价与合成上,因此他们碰到具体问题更愿意求助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这就要求图书馆员要有强烈的信息意识,能够鉴别、筛选、合成文献,还必须具备主动收集、加工传递信息的意识,对信息要敏感,这样才能具备为循证医学服务的基本要求。
总之,循证医学的开展与图书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循证医学的发展也需要图书馆的信息支持,两者互相依托才能得到更迅速、更深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虹.从SCIE版收录的系统评价看循证医学的发展.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16(5):27-30.
2冉玫.循证医学与医学信息服务.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16(4):48-50.
3邹德凤.运用循证医学方法解决医疗纠纷的思考.医学信息学,2007,28(3):213.
4周祖文.循证医学与临床医学科研关系的几个问题.医学信息学,2007,28(3):210.
5卢燕.循证医学与循证医学信息资源.图书馆学刊,2006,(6)104-105.
循证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篇3
摘要:文章选取蚌埠医学院A届和B届本科生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教学和引入EBM的教学。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授课后的信息素养总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授课后的科研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因此,在医学文献检索中引入EBM知识,有助于促进医学生对EBM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应用,激发其学习科研技能的兴趣,从而达到提升医学生信息素养和科研能力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G2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7-0095-03
循证医学(EBM)是一种新型医学决策模式,其主要理念是基于最佳研究证据,综合考虑个人经验,制订科学、全面的临床决策,这种医学决策模式避免了传统的经验医学模式中依靠医师个人经验、动物试验或基础研究理论推导等制定医学决策的方式,摒除了经验医学模式可能带来的无效或错误诊治决策,使医学决策过程更多地依据临床实证研究结果,能够更加科学地应用于临床。EBM模式的核心活动是对医学科研信息进行合理评价和科学利用,学习和实践EBM对医学生信息素养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将EBM作为医学生的必修课程范围相比,中国医学生的EBM教学相对不够规范,多是以讲座培训及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其重视程度较低,只有少数医学院校将EBM纳入临床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程[1]。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医学生的传统必修课程和循证医学核心方法之一,医学文献检索就担负起了传播循证医学知识、渗透循证医学理念的任务。但在目前国内的医学文献检索教学中,教师多是以简介EBM数据库检索方法来作为该部分课程的主要内容,而未能在检索医学中系统性地引入EBM知识,这也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笔者选取蚌埠医学院A届和B届临床医学专业在校本科生(五年制)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60名和64名。其中,A届本科生于2013年接受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育,B届本科生于2014年接受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育,笔者将A届学生作为对照组,将B届学生作为观察组,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构成、医学专业分布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医学文献检索教学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涉及EBM教学内容时,以讲解Cochrane图书馆检索方法作为主线,必要时针对系统评价(SR)、荟萃分析(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RCT)等研究类型及EBM相关知识时进行补充简介;观察组学生采用新编的医学文献检索教学课程内容进行教学,主要是在引言部分详细讲解EBM观念,在涉及EBM教学内容时,由流行病学教师讲解临床流行病学及EBM相关基础知识,主要从试验设计、偏倚的产生和消除、Meta分析或SR统计学等方法学层面进行讲解,而后根据学生的专业以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形式对Cochrane图书馆及其他常用生物医学数据库中RCT、SR、Meta分析文献的检索方法进行教学和讲解。两组学生在接受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育的同时,均未接受其他有关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及EBM相关知识的教学或相关培训。
1.3观察指标及评价依据
对两组学生接受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育前及教育后的信息素养和科研能力进行评价和比较。信息素养的评价运用李玉玲等[2]制定的评价标准,主要分为信息意识与需求、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评价与利用、信息行为规范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共有25个调查问题,满分25分,总分为100分;科研能力的评价运用彭波等[3]采用的评价标准,主要分为科研基础知识(总分39分)、统计软件操作技能(总分33分)、论文写作知识(总分27分)、统计学知识(总分21分)等四个维度,总分为120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同组授课前后的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处理,两组之间的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处理,均以P
2结果
2.1检索医学中系统性引入循证医学知识对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
评价结果显示,两组学生授课前的信息素养总分和各子项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02~0.657,P>0.05),两组学生授课后的信息素养总分和各子项评分均较授课前显著提升,授课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18~7.116,P
2.2检索医学中系统性引入循证医学知识对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影响
评价结果显示,两组学生授课前的科研能力总分和各子项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95~0.723,P>0.05),对照组学生授课后的科研能力总分和科研基础知识子项的评分均较授课前显著提升,授课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62、3.845,P0.05),观察组学生授课后的科研能力总分及科研基础知识、论文写作知识和统计学知识三个子项的评分均较授课前显著提升,授课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58~5.238,P
3讨论
3.1循证医学是连接文献检索技能与医学实践的桥梁
EBM模式要求医生根据临床实践和可靠的临床研究结果作为主要依据,最终达到发现和解决临床问题的目的。在医学研究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医学科研文献所承载的医学信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EBM迫使医学工作者摆脱零散临床经验或指导意见的束缚,根据不断更新的研究信息制定医疗决策。所以,EBM不仅可以优化临床医生的医学决策,同时还能促进医生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提升。在校医学生接受的大多是教材上的知识,这些知识虽然具有权威性,但与实际的医学发展前沿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滞后性较为突出。EBM可以促进在校医学生查阅最新的研究文献,提高其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4]。在EBM模式下,文献检索技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知识技能,EBM让医学生将以往认为枯燥无趣的文献检索课与本专业知识密切联系起来,提升了其学习兴趣,也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过程中养成了对最新文献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利用的好习惯。
3.2循证医学的本质是对文献信息的方法学评价体系
针对文献信息的评价和利用是EBM的主旨观念,EBM从本质上是一个“求证、评证、用证”的综合过程,其中“评证”是核心环节。EBM要求医学研究者以临床流行病学方法为基础,在提高研究质量的同时利用高质量的研究结果作为证据,这才引申出了以SR、Meta分析、RCT为核心的高质量证据定义,文献信息的获取只是循证医学的次要过程,而对文献信息的方法学评价过程则是EBM的灵魂所在。因此,要想使医学生通过接受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育接受并理解EBM,不能让医学生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扩充对Cochrane图书馆等新型文献数据库的检索,而是要让学生注重对证据评价体系方法学基础的理解,做到“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3在检索教学中系统性引入循证医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一般被定义为“能够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或“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并能鉴别信息的价值、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5]。在信息化社会信息已被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而受到广泛重视,医学生必须具备足够优良的信息素养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而文献检索教学在形成和提升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授课后的信息素养总分及信息意识与需求、信息评价与利用两个子项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5.417、4.775、4.308,P
3.4在检索教学中系统性引入循证医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科研能力
经验医学模式向EBM模式的转变过程,使临床科研成果成为医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因而重视和加强对医学生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新形势下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尽早使医学生具备较好的辩证思维和科研能力、树立其通过科学研究来解决医学问题的观念对于提高当代医学生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医学科学整体发展水平都是有利的[6]。文献检索教学本身就是形成医学科研能力的重要课程,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授课后的科研能力总分及科研基础知识、论文写作知识和统计学知识三个子项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615~4.875,P
3.5及时更新循证医学知识是提高检索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
目前,高校医学检索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些亟待改革的问题,现行的医药文献检索课程主要包括文献检索基础知识、手工检索工具、医学数据库和网络医学信息查询等,教学内容安排通常不灵活、教学形式缺乏生动、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结合不够[8]。此外,入学起点不同、学制学历不同及专业学科不同的医学生对文献检索教学的需求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文献检索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文献检索课的教学[9]。同样,不同医学生对于检索课程中的EBM知识需求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就要求文献检索教师在借助其他学科师资力量的同时加深对EBM的理解,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近年来的国内研究已证实,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在EBM的教学中能够发挥较好的作用[10],这种方案能够使检索中的EBM教学与医学生的专业更加贴近,因此,在本研究的尝试中,也采取了这种方式。
4结语
在医学文献检索中系统性地引入EBM知识,可以消除单纯讲解检索知识给医学生带来的陌生感,有助于促进医学生对EBM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其对文献信息的利用能力,激发其学习科研技能的兴趣,从而达到提升医学生信息素养和科研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邱红燕.医学本科生循证医学教学的几点体会及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9):194-195.
[2]李玉玲,李亚峰,刘妍,等.吉林省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和对策[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11):23-27.
[3]彭波,赵婷,彭怡然,等.新时期医学生科研素质的现状调研及培养途径探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0):24-26.
[4]刘红芝.医学文献检索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64-65.
[5]沈涌,陈焱,公维录,等.吉林大学医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及其对信息检索教学的启示[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11):37-40.
[6]陈心足,陈小龙,陆政昊,等.临床前医学生课外临床科研能力的启蒙与拓展:科研志愿者模式的探索[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4(1):120-124.
[7]曲巍,闫佳,姜腾轩,等.循证医学对临床医学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4(3):523-525.
[8]刘娜,高春阳,蔡肖兵,等.高职医学院校文献检索教学改革[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10):78-80.
[9]赖李江.高职院校药学文献检索教学改革[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4):72-74.
循证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篇4
医学学生本科学习阶段所学习的内容大多较为抽象,单单通过课本很难掌握要旨。基于循证医学的基石是最佳的医学证据、而这些医学证据主要来自已有的研究报告,特别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成果,以及对这些研究的Meta分析,因此通过可靠的医学期刊能够掌握一定的、科学的医学研究证据。另一方面,本科学生需要掌握获取这些医学研究证据的有效方法,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根据临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了解同类医学问题的研究进展,对研究的结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从而把此类医学问题的最佳证据为我所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时要做到:基于临床关注的问题或重大的科学问题的研究;参考当前最好的证据决策;关注实践的效果;后效评价、止于至善。在实践操作中进行必要的、科学的、有效的文献检索,以及合理的归纳和分析能够一定程度上对本科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但是在检索和分析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深刻领悟有关文章对治疗方法的表述,不能断章取义;在分析文献的过程中要学会正确辨别权威的表述和指南;在以文献作指导的时间过程中注意与临床经验进行合理结合,充分参考病例的个人情况和临床背景,结合用药的禁忌,才能在临床实践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为将循证医学思想具体应用到临床教学工作中,郑宏庭等人以内分泌临床教学为例提出,对在一线进行临床教学的医师进行包括循证医学相关理论和实践,以及文献检索、阅读、评价等技能的培训;进行实习生承担日常医疗工作、一线医生协助的教学模式改革;集中讨论解决实习生在日常医疗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定期举行以实习生为对象的病历或专题讨论以及相关文献报导。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医学生将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系统化,又可以将理论在实践中体现,并加以操作运用。鉴于医学前沿的论文及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多为英文,专业英语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医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加强英文原版教材的阅读,掌握常见的疾病的词汇及英文的习惯用法。此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对于某个特定领域新进展进行查阅,不断更新最佳的医学研究证据。
2教学评价
因为当前专业职称的评定现状,临床医生需要晋升职称,医学生需要,运用系统评价/Meta分析发表高水平的论文(主要是SCI论文)造成对EBM认识上的误区。社会上也因此出现各类为了迎合对系统评价/Meta分析需求的培训班,因为培训师资水平的良莠不齐,影响了参训学员的学习质量。王萍玉等人对某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循证医学课程,并采用形成性评价,具体包括平时表现评价、作业评价、教学实践活动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结果显示循证医学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在循证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相结合,对理论的掌握中不仅要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还要学习一定的文献评价进行相应的补充,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不仅能够使学生认可,主动地学习,同时能培养学生对循证医学学习的习惯,促进终身发展。
3教学意义
在本科及实习阶段学习循证医学对于我国医学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①提高我国药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循证医学遵循以最佳的医学研究证据,在对医学证据的搜集和分析过程中遵循科学严谨的态度,同时考虑病例个人的临床背景和现状,以最佳证据指导实践,指导对新药研发、生产、评价和不良反应监测,同时也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走出国门、创出品牌。
②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当前我国的医疗服务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卫生资源的配置呈现不均衡,各地疾病谱构成不同,医务工作者素质和水平也存在着差异。普及循证医学知识是通过不断提高医生的临床知识和专业技能来改善当前医疗服务的质量,同时又不增加医疗费用,使公众和政府都能获益。
③普及医学知识,提高公众健康意识:随着循证医学最佳证据的普及,患者和公众能方便了解自身的基本临床情况,获得医学研究结论,防止有病乱投医;同时,公众的健康意识提高了,便从以往的被动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预防疾病。
4结语
循证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篇5
循证医学是医学界近年提及率最高的词之一。从临床、科研、教学到学术交流,从做什么检查、下什么诊断到给什么治疗……一些医师开口闭口都是循证医学。似乎离了循证医学的医学,就不再是合乎时代的医学。更有些人,虽然也将循证医学挂在嘴上,但实际上却觉得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之间仿佛隔着一层纱,透着些许“阳春白雪”似的高不可攀和神秘,提则提矣,懂却不懂,用更不用。
将循证医学的重要性常挂于口,铭记于心,自然好。但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循证医学的真正内涵,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那么,循证医学到底是什么?临床实践为什么需要循证医学?循证医学能解决哪些问题?循证医学与经验医学的联系与区别又在哪里?恰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幼平教授来北京讲学,我们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她,期望从与这位身兼卫生部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主任、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Cochrane中心主任和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诸多重要职务的循证医学专家的访谈中得到一些答案。
需要,所以产生
循证医学到底是什么?这是李教授在讲学和接受采访过程中被问及最多的一个问题。她说,如果要用最短的文字来描述循证医学,那就是――循证医学是遵循证据的医学实践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20世纪后半叶,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变化,从单因性疾病向多因性疾病改变,因此相应的治疗也就变成了综合性治疗。在综合性治疗中,每一种干预措施可能都只产生很小的疗效,因此对其评价就必须要借助特定方法,即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1948年,英国人进行了人类第一项链霉素治疗结核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证实链霉素疗效非常好。如此确切的疗效,再加上如此严格的研究方法,使其结果很快得到公认。从此,RCT被确立为评价临床疗效的最有效方法。但是,尽管使用的都是RCT,不同研究者针对同一个问题得出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问题就这样产生了:每项RCT都号称是最高级别的证据,都是权威专家做出来的,那么,面对各不相同的结果,临床医师应该相信谁?
类似的问题越积越多,于是,方法学应运而生。方法学可以保证把应用相同干预措施治疗相同疾病的所有高质量临床研究都集中起来,最终拿出一个结论,从而来解决临床医师无所适从的问题。
循证医学的实施也需要一系列方法学来保驾护航。临床试验的设计、执行和质量控制需要方法学,以保证设计出来的试验是科学、真实、符合临床实际。借助方法学,才能把世界上此前关于这个问题的所有临床研究都收集起来,严格评价后进行质量评价,若能进行统计学分析,就拿出一个量化的结论,若不能做统计学分析,就拿出一个描述性结论。随着时间的过去,不断产生的新证据会对这些结论进行更新和补充,使其越来越接近真实的情况。不可否认,当今的临床决策已经越来越依赖这种高级别的证据。
总之,是疾病谱的改变、治疗方式的改变及证据的不断产生这些很现实的问题,催生了循证医学。回首循证医学走过的路,刚开始时只是个别人的问题,后来变成了前瞻性的探索,然后总结出一些经验,凝练出方法,再上升为学科,而现在正在向学科群发展。
三要素,二核心,四原则
李教授说,在循证医学实践过程中,讲究医师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要“三要素拍板”:①参考当前所能得到的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②参照医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在检查病人过程中所得到的第一手临床资料,因为临床医学是一个高度实践的科学,所以医师的经验和技能在任何时候都是必不可少的;③尊重病人的选择,将病人的意愿提到很高的程度上,例如癌症病人要考虑到其经济情况及个人意愿,年轻病人要考虑到其性生活能力。如果脱离了“三要素拍板”,那就不是循证医学,而是经验医学。
此外,循证医学还有两大核心,一是“证据要分级,推荐有级别”,二是循证医学的证据要不断地“与时俱进(updating)”。把临床研究证据分级别是循证医学所提出的要求,可分为下列5级:大样本多中心RCT或者收集这些RCT所作的系统评价和(或)荟萃分析;单个的大样本RCT;设有对照组的临床试验;无对照组的系列研究;专家意见、描述性研究和病案报告。
为什么要参照当前所能得到的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因为如果一个疾病没有被消灭,那么世界上患这种疾病的人数就是以这个病名为中心,没有半径的圆,即患病人数无限增加。而任何一个临床试验,都是以这个点上的试验去推测整个人群的患病情况,都是“以点推面”。试想一下,如果以点推面,当然希望这个点越大、越多,而且分布得越均匀,这样才越真实,越有代表性。专家意见之所以被排在循证医学证据的最低级别,就是因为专家的局限性。专家意见只局限于一点,无法去与全世界治疗同一个疾病的高级别证据的全部结果相抗衡。
至于如何做好循证医学,李教授总结了“四原则”,即基于问题(临床关注的问题或重大的科学问题)的研究,参考当前最好的证据决策,关注实践的效果,后效评价、止于至善。
十三年三个阶段
因性疾病及其综合性治疗的疗效”而提出的。
循证医学在提出之初,非常强调对RCT的系统评价。但10余年后的今天,人们才发现,大样本多中心RCT数量很少,而且有些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做RCT。此外,临床研究中存在着大量设有对照组的临床试验(CCT)。因此,基于这样的现实,循证医学专家们现在正在研究怎样把CCT中的有效成分拿出来的方法学,并给它一个权重。
循证医学原来只着眼于临床治疗,现在已逐渐扩展到诊断、中医药、外科和基础研究等各个领域。
第二个阶段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即1996-1998年间,英国人运用循证医学理念、方法和证据进行政府决策,解决公共卫生、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公共体系中的问题,提出了循证卫生保健(evidence-basedhealthcare)的概念,将高级别证据用于社区人群和大众。
第三个阶段从2000年开始。李教授根据循证医学的哲学理念,将其外延到各个需要证据决策的领域中,提出广义循证观,定义广义循证观三要素为:①凡事都要循证决策;②要与时俱进,根据新出现的高级别证据不断补充和完善现有评价;③后效评价,止于至善。该概念2003年首次在Cochrane年会上提出,即被全世界循证医学同行认可。因此李教授于2004年提出了循证科学(evidence-basedscience)的概念,她认为是基于以下内涵:①各行各业、各种层面都在强调决策的科学性和它的成本效益比;②重视信息的采集、加工、挖掘和合成;③由第三方进行权威评价。现在,各个行业都重视数据库的建设、评价标准和体系的建设和第三方的权威评价。
综观十三年来循证医学的这三个发展阶段,其核心问题是循证医学的原理没变,但是针对不同对象,要研究出适合不同特定条件的方法学。只有方法学跟进了,学科才能发展。
三成“确定”七成“不确定”
循证医学能解决哪些问题呢?李教授介绍说,循证医学的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把有关某个问题的所有临床研究证据全部收集起来,即使无论有证据证明“yes”还是有证据证明“no”都算结论,截至2005年8月,在Cochrane协作网所有2435个系统评价中,也只有30%的证据能确切地说“yes”或“no”,其余70%则都不确定。这些都充分说明,人类征服疾病是一个非常非常漫长的过程。即使是一些世界上流行的大病种,采取眼下最流行的治疗方法,也没有证据证明其究竟是有效还是无效。以腰背痛为例,循证医学证据显示,全世界因为腰背痛而请病假者占所有开病假条者的1/3以上,但是从最便宜的到最昂贵的128种腰背痛治疗手段中,竟然没有一种被循证医学证据证明有效。
总而言之,就目前来说,循证医学能提供证据的也仅能解决30%的问题,其余70%的临床问题的解决,还有赖于未来高质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和观察结果。
出于蓝而胜于蓝
谈到循证医学与经验医学的联系,李教授用七个字来形容――“出于蓝而胜于蓝”。李教授解释说,循证医学的每一条都针对着经验医学解决问题当中的不足,为的就是去完善经验医学。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循证医学肯定是优于经验医学的,但还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毕竟,经验医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循证医学还很年轻。
至于循证医学与经验医学的区别,李教授认为至少有以下六点:①证据来源。经验医学的证据来源于教科书和零散的临床研究,而循证医学的证据则完全来源于临床研究,且多为前瞻性研究。②检索方法。经验医学很难做到系统与全面,而循证医学则一定要求系统与全面,并有一套方法和一系列的伺服系统来保证其系统与全面。③拿到证据后评价。经验医学并没有要求评价证据,而循证医学则要求对证据进行严格评价,而且有一套严格的评价方法。④判效指标。循证医学强调终点指标,即病人的生存能力、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而非中间指标,因而更接近病人的需求。⑤治疗依据。经验医学可以是动物实验或间接依据,而循证医学完全是临床依据。⑥医疗模式。经验医学以疾病和医师为中心,而循证医学以病人为中心。
那么,循证医学是否在各个方面都一定优于经验医学?不一定。循证医学还要接受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正是在这一点上,循证医学做得非常客观。综观循证医学的工作过程:检索了哪些数据库,检索了哪些时间,用了哪些手段,得到了什么结果……在这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可以监督,而经验医学则不具备这些。循证医学所有的方法和证据都是透明、公开、可让人检验的。只有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东西才可以上升为真理,才会成为新的证据。
循证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篇6
[关键词]骨科;循证医学;外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6)04(a)-0131-04
1.DepartmentofOrthopeadicSurgery,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XinxiangMedicalUniversity,He'nanProvince,Weihui453100,China;2.DepartmentofOrthopeadicSurgery,theThirdAffiliatedHospitalofXinxiangMedicalUniversity,He'nanProvince,Xinxiang4530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applicationeffectofevidence-basedteachingmodeintheorthopedicclinicaltrainingofsurgerymasters.Methods46surgerymastersin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XinxiangMedicalUniversityfromJanuary2013toJune2015wererandomlyallocatedintotheevidencebasedteachinggroupandthetraditionalteachinggroup,eachgrouphad23cases.Evidencebasedteachingwasperformedaccordingtoevidencebasedmedicine.Theoryexamination,clinicalcaseanalysis,knowledgeupdateexaminationandstudyinitiativeswereassessedinbothgroups.Results①Nosignificantdifferenceexistedinthescoresoftheoryexaminationbetweenthetwogroups(P>0.05).However,clinicalanalysisofevidence-basedteachinggroup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atoftraditionalteachinggroup(P<0.05).②Betterperformanceinnewknowledgeupdatewasgainedintheevidencebasedteachinggroupthaninthetraditionalteachinggroup(P<0.05).③Comparedwiththetraditionalteachinggroup,moreadvanceinstudyinitiative(intensifyingsurgeryknowledge,stimulatinglearninginterest,improvinglearningefficiency,improvingself-studyability)wasobservedintheevidencebasedtraininggroup(P<0.05).ConclusionIntroductionofevidencebasedteachingmodeintothetrainingoforthopedicsurgerymasterscanimprovethestudents'abilitytolearnnewknowledgeandabilitytoincorporateknowledgeintoclinicalpractice.Thelearninginitiativeisalsoenhancedsignificantlybyevidencebasedteachingmode.
[Keywords]Orthopedics;Evidence-basedmedicine;Surgery
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医学教育结构中较高层次的教育,对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优劣直接影响到医学事业的发展。目前在外科学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学习多以“经验”教学为主,学生欠缺学习的主动性;带教老师多为临床一线医生,很难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中;目前研究生所用医学教材仍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些缺陷都会影响到外科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如何在外科学研究生培养阶段避免这些缺点,寻找一条理想的适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模式是医学教育研究人员的重点问题。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交叉学科,被称为“21世纪临床医学新思维”[1]。2000年国际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Saekett将其重新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专业技能和经验,考虑患者的意愿,将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制订每例患者最佳的诊治措施。EBM一经出现即成为研究人员的热点,将EBM应用于教育中为现代医学教育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2],要求医生在个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从医学科学发展中获取最新、论证度最高的论据,从而不断地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最终目的是妥善地解决实际问题[3]。薛亚卓[4]认为EBM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临床医学教育模式。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将EBM引入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培养阶段,现将外科学研究生在骨科临床带教的工作成果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3年1月~2015年6月选择我院2012级(21名)、2013级(25名)临床骨科实习的硕士研究生共46名,其中,男45名,女1名,年龄21~30岁,平均(24.67±2.64)岁。随机分为循证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23名。两组学生入学成绩及基础理论课成绩(英语、外科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
1.2.1循证教学组按照EBM基本步骤[5](提出问题-寻找证据-评价证据-实施证据-后效评价)实施教学。在查房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病例,根据其诊治过程,提出问题,问题内容包括诊断、治疗以及疾病预后等。如:胸腰椎结核的诊断方式、治疗方案的选择等。在带教老师的引导下,小组学生展开讨论,就提出的具体问题,检索有关医学文献,找出相关资料并筛选其中最有效用的资料作为证据进行EBM系统分析,最后由带教老师及学生根据科室相关诊疗经验以及资料进行总结,制订最佳的诊断及治疗方案以期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1.2.2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的经验和灌输式带教方法,通过带教老师的临床经验结合临床实习教学等对学生的学习加以指导。
1.3教学效果评价
1.3.1常规考核两组学员在出科前进行理论考试和临床病例分析考核。两组学生理论考试考题一致,题目满分为100分,客观题50分,主观题50分,由医院研究生继续教育科及骨外科教研室主任共同命题,主要考核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对骨外科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临床病例分析考核以病例个案讨论形式进行,由科室副高以上级别老师进行打分(带教老师除外),满分为100分,主要考查研究生对骨科常见疾病的临床分析能力。
1.3.2骨科新进展内容考核采用笔试方式进行,题目满分为100分,均为主观题,内容涉及骨科诊治新进展方面的知识,由骨外科教研室主任及骨外科博士命题,重点考核两组研究生对骨科前沿知识的掌握程度。
1.3.3学习主观能动性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问卷内容包括:是否能够强化基础理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及是否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等问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常规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研究生出科理论考试成绩相比,循证教学组的平均成绩高于传统医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研究生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无明显差异。在临床病例分析方面,循证教学组研究生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循证教学组研究生对临床病例分析能力较强。见表2。
2.2两组骨科新进展成绩比较
循证教学组研究生在骨科新进展方面考试成绩较传统教学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接受循证教学的研究生对骨科的新知识、新进展了解掌握更好。见表2。
2.3主观能动性调查
循证教学组研究生在强化基础理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提高自学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循证教学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外科学研究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见表3。
3讨论
外科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是要在毕业时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的水平和程度,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不同于本科临床实习生的培养。目前国内在对外科学硕士研究生临床培养阶段仍采用“带教式”及“经验式”临床教学模式,由此培养的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尚可,但单向授课的教学模式缺乏学生的参与,因此束缚了学生的思路,限制了临床思维的培养和探索创新能力的发展[6]。为了避免常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寻找一条理想的教育方式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EBM一经被提出,即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将EBM的理念应用于医学生的培养教育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7-8],有研究人员提出了将循证教学模式应用与临床需要真正做到观念上的改变:从传播临床知识转变为教会学习;从死学转变为巧学;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学;从短期的“充电”转变为终身的教育[9]。我院是教学医院,有临床带教、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重要工作。硕士研究生大多受过相对正规系统的本科医学教育,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和文献检索能力,对EBM有较佳的接受能力,因此,本研究将循证教学模式应用于外科学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培养阶段,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效果。
3.1循证教学模式提高了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本研究发现,将循证教学模式引入硕士研究生临床教学中,虽然理论知识考试与传统教学组研究生无明显差别,但在临床病例分析方面和对骨科新进展知识了解情况有明显提高。循证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活动更加充分地联系起来,将理论知识更加切实的应用于临床工作。因为循证教学模式要求研究生主动进行文献检索去回答提出的临床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依据,有利于培养其形成EBM的系统诊断思维,因此提高了硕士研究生临床病例分析技能和实践能力[10]。研究发现,接受循证教学模式的研究生提高了对骨科前沿知识的掌握。接受循证教学模式的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加了文献检索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自学和搜索骨科新进展知识的能力[11],不仅让研究生学到了知识,也真正学会了如何把知识应用于临床工作中[12]。而传统教学组研究生的知识来源于上级带教老师,限制了对骨科新进展知识的学习。另外,应用循证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不同意见的辩论,但强调辩论时必须阐明理由,提供充足证据支持[13-14],以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3.2循证教学模式增强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
本研究对硕士研究生学习主动性的调查发现,在强化基础理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提高自学能力方面,接受循证教学模式的研究生要明显强于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在循证教学模式中,重点培养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答案[15-16],将“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的学习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加了获得大量应用知识的机会。另外,在循证教学模式下要求应用各种教学手段、方法,譬如多媒体、骨骼三维立体模型等,培养研究生在骨科学所需的三维思维方式,并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题,激活思维[17-20]。
将EBM引入临床教学中是目前国内外较为关注的一种医学教学模式,从医学教育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新的临床医学教育观,其实质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终身学习的临床教育理念[21]。谢肇等[22]认为,EBM模式必然是未来医学教育模式发展的方向。通过本研究发现,将EBM引入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将更加有利于外科学研究生对骨外科理论、临床实践及新进展的掌握,进一步促进骨科临床教学的发展及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本研究为将循证教学模式应用于研究生培养阶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BaileyCS,FehlingsMG,RampersaudYR,etal.Industryandevidence-basedmedicine:believableorconflictedAsystematicreviewofthesurgicalliterature[J].CanJSurg,2011,54(5):321-326.
[2]CharlesC,GafniA,FreemanE.Theevidence-basedmedicinemodelofclinicalpractice:scientificteachingorbelief-basedpreaching?[J].JEvalClinPract,2011,17(4):597-605.
[3]祁全,张铮,张文龙,等.PBL结合循证医学模式在研究生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7(3):116-117.
[4]薛亚卓.循证医学的发展现状与现存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11):119-120.
[5]StrausSE,BallC,BalcombeN,etal.Teachingevidence-basedmedicineskillscanchangepracticeinacommunityhospital[J].JGenInternMed,2005,20(4):340-343.
[6]钟玲,李新玲,陈建伟,等.PBL与EBM相结合在肾内科见习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4(3):106.
[7]席焱海,叶晓健,何海龙.循证医学理念在军医大学八年制学员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引入[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2):145-148.
[8]高瑞,袁文,周许辉,等.在骨科临床实习中应用循证医学教学方法[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3):199-201.
[9]丁邦晗,梁国荣,李焕梅,等.从PBL-EBM深化中医急诊内科研究生教学模式[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3):724-725.
[10]许东,肖淼淼,马科,等.PBL结合循证医学理念在发热待查疾病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9):916-919.
[11]WengYH,KuoKN,YangCY,etal.Effectivenessofnationalevidence-basedmedicinecompetitioninTaiwan[J].BMCMedEduc,2013,13:66.
[12]任启伟.以问题为基础的循证医学理念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3,36(1):70-71.
[13]左恩俊,牛卫东,马国武,等.循证医学思维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口腔综合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5,25(12):758-761.
[14]李静,余天雾.探究“PCE”三联合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初步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80-81.
[15]郑宏庭,方芳,刘理.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开展循证医学教育[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15(1):45-46.
[16]张颜波,赵同,张敬军,等.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研究生神经病理性疼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21(6):427-430.
[17]桂春,李世康,朱立光.循证医学在心内科临床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论坛,2012,(2):107-109.
[18]俞捷,许洁,庹芳旭,等.以医学类硕士生培养类型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J].中国医药科学,2015,5(8):29-33.
[19]腾清蕾,熊二峰,赵林静.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于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3):21-22.
[20]刘伟,马冬梅,王磊磊,等.P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在脊柱外科急诊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9):136-137,178.
-
护士节活动总结范文
有这样一个群体,她们用无微不至的护理换来了患者的康复,她们的工作平凡、枯燥、劳累,却无比神圣——她们被称为;白衣天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士节活动总结..
-
支教实习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听课学习、参与教研活动、看自习、批改作业等,真正感受如何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支教实习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支教实习工作总结..
-
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食品是维系生命健康持续的首需物资,食品安全是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七彩阳光幼儿园为了让孩子和家长朋友们更加了解和重视食品安全,在本周食品安全主题活动中,各教研组根据..
-
小学英语老师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英语老师坚持良好的阅读习惯,读有所思,思有所得,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书香世界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英语老师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学英语老师..
-
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加强行业作风整治,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高患者满意度。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工作总结优选..
-
数学教师考核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为了及时了解新教师课堂的真实状态,帮助新教师更好的规范教学,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和技能。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师考核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数学..
-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以落实学共体理念、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为抓手,以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理论为依据,深入推进深度学习的高效课堂建设。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
读后感作文范文怎么写(整理16篇)
15.读后感作文范文怎么写五今天,我读了一本好书,书的名字叫《一百个励志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名叫《行行出状元》。这个故事主要写的是一个人,经过努力考上了状元,他..
-
大学生贫困生补助标准(6篇)
大学生贫困生补助标准篇1“1份关爱”:疾病是导致群众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据调查,南丰县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有5950人,几乎达到建档立卡
-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6篇)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篇1一、农村文化发展基本情况农村文化建设包括农村文明建设、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