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唇腭裂的护理措施范例(12篇)
新生儿唇腭裂的护理措施范文
同情,是件奢侈品。
在启程去扎溪卡高原之前,我告诉自己,我们是没有资格对那里的人们施与同情的。
有资格的是拉姆姐妹,她们属于那片高原。
第一次听到她们的名字,是在成都华西口腔医院。那时我们正在为拍摄中国唇腭裂的公益纪录片寻找线索。医院里有几个藏族病人,目光和善,又略带惶惑,他们从遥远的高原来到陌生的都市,语言不通,难免无所适从。
热心帮忙的龚彩霞护士长,忽然问我们是否想认识一对藏族姐妹,说医院里如果来了藏族病人,打个电话,这对姐妹只要在成都,都会赶来做翻译和义工。
“大约一年前吧,她们从藏区送过来一个唇腭裂的孩子做手术,全程都在医院照顾着。后来又陆续送来几个唇腭裂病人。看到医院里还有其他的藏族病人,不懂汉语,没办法和医生交流,就留下电话。她们在藏区工作,每年冬天出来休假,基本都在我们医院做义工了。”
姐姐叫扎嘎拉姆,妹妹叫依希拉姆。
龚彩霞护士长帮我们约了拉姆姐妹,晚上在武侯祠附近的一家茶馆见面。
路灯的光晕,渲染了早春的料峭。若明若暗间,经过了许多高原的面孔。成都的武侯祠是藏民聚居的地方,冬季里人气似乎更旺一些。此时藏民要么踏上去拉萨的朝圣之旅,要么躲在家里烤火过冬,而经济条件稍好的则会来成都小住。
拉姆姐妹都是普通公务员,姐姐在人事局,妹妹在民政局。她们工作的石渠县,是四川所辖藏区中最偏远、最贫瘠的地方,每年十月大雪封山,来年五月才有春意,半年的时间被冰封,藏族公务员大都在这时来成都休长假。
约好的时间已过,远远地看到四、五个着藏袍的男女匆匆而来,中间两个女子,正是拉姆姐妹。握手寒暄后,同来的藏族汉子便离开了。
拉姆姐妹说,那是父亲和弟弟,担心她俩夜行危险,特意护送而来。城市不比高原,男人们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
路灯拉长了拉姆姐妹的身影,她们看上去弱不经风。
二
在拉姆姐妹讲述之前,关于唇腭裂,我们已经听过无数的故事了。
唇腭裂,俗称“兔唇”。童年的记忆里,似乎有一个永远戴着口罩的孩子,在街角偶尔闪现。离群索居的生活让我们对他几乎一无所知,惟一忘不掉的,是那双深若寒潭的眼睛。
对唇腭裂的真正了解,是从微笑列车基金会开始。这家全球最大提供免费唇腭裂手术的基金会,在富裕国家和地区募捐,用以资助全球发展中国家贫困家庭的唇腭裂患者,得到免费的手术修复。
对微笑列车的好感,源自它的低调。
一个在全世界资助了近百万例、在中国资助了三十万例唇腭裂手术的慈善组织,却极少出现在聚光灯下。
简简单单的办公室,忙忙碌碌的几个人,朴朴素素的行事风格,当他们提出希望我来制作一部关于唇腭裂的公益纪录片时,我没有犹豫,我喜欢和简单低调的人打交道。
寻找故事的过程,仿佛走进了命运交叉的城堡,每一条小径都很相似,每一次以为找到出口,却发现又回到原点。
每一次会面前,都会想“应该是他(她)吧”,每一次挥手告别,却是“应该有更好的故事!”
近乎强迫症的寻找,持续了半年。2012年初春,在成都的茶馆,必须要做决定了。
拉姆姐妹的故事,吸引我们的,并不仅仅是因为她们漂亮、善良,更不是那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计划——她们希望把家乡所有唇腭裂的孩子都带到成都做手术。恰恰相反,在这个解构一切的年代,这些恐怕反倒成为被质疑的理由。
促使我下决定的,是她们身上有一种看似冲突的混合气息:忧心忡忡又自信满满,即羸弱又强悍。仿佛她们深知,危机四伏的人生本是宿命,但某种神秘的力量必定会在恰当的时刻灵光闪现。
那时我还不能预见,接下来的旅程,这种气息也将附着在我们自己身上,而一系列的遭遇,也令我不禁怀疑,当初踏上这段旅程的决定,是否正确。
三
拉姆姐妹的家乡石渠,位于四川省的西北角,与青海玉树县毗邻,这里是雅砻江的源头,有一个美丽的藏语名字——扎溪卡,意为“雅砻江边”。
扎溪卡的平均海拔4300米,比拉萨还高出600多米,是空气稀薄、人烟稀少的高寒地带。当地人说,曾有外国专家来此考察,结论是这里本不适宜人类居住。五十多岁的人均寿命似乎佐证了专家的论断: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近十岁。
地广物薄,居住在此的八万藏民,绝大多数人依靠政府的救济金过活。在扎溪卡高原,对藏民健康威胁最大的是传染病,包虫病、鼠疫都是可怕的杀手。相比而言,唇腭裂在此地虽然发病率很高,但并未引起人们的太多关注。即便是唇腭裂孩子的父母,心里固然难过,但真正动念治疗的,寥寥无几。
藏人相信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生在孩子脸上的那道裂痕,在父母看来,或许是前世某种恶行在今生遭受的报应。他们不会抱怨,也不会嫌弃这个孩子,除了向寺院的喇嘛寻求慰藉外,他们大多无声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仁增多吉是少数几个试图带孩子出来治疗的家长中的一个。不过他的遭遇却更不幸,由于语言不通,在成都游荡多日,最后虽然找到医院,但孩子太小达不到手术标准,空忙一场,又欠下两万多元的高利贷,债主几乎天天登门。
仁增多吉本是洒脱不羁的藏族汉子,前年与心仪多年的女子白玛措结婚,尽管白玛措比他年长十岁,两度离婚,有三个孩子,但两人婚后非常恩爱,去年他们的儿子玛达加出生——孩子是唇腭裂,那是仁增多吉人生的转折点,他由一个大男孩,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父亲。从人性的角度上说,这个不幸的孩子,反倒成全了仁增多吉。
我们跟随拉姆姐妹,在扎溪卡高原上找到了17个唇腭裂患者。唇腭裂的发病率在偏远贫困的地区更高一些,遗传、水土、优生常识的匮乏或许都是原因。受困于医疗条件的局限,患者往往错过了最佳手术时间。
除了仁增多吉一家,我们格外留意了另一家人,据说是被山神诅咒的一家人。
若干年前,牧民格加在山顶的草场放牧,突遇雪暴,牛被冻死。一般情况下牧民会将牦牛就地掩埋。节俭的格加有些舍不得,想把牛运下山,犹豫再三,他在山上把牛切成若干块,以便带下山,于是,牛血流淌在山上——按当地风俗,这是对山神最大的不敬,必遭报复!
神秘的土地上总有奇异之事,厄运之神也格外暴烈决绝。先是儿子意外丧生,其后降生的两个女儿都有严重的腭裂,无法正常发音。大女儿尤其聪明,学习成绩好,但因为腭裂的缘故,很难继续深造。家人觉得姐妹俩的最好归宿,是去寺庙做尼姑,平日里姐妹俩都剃光头,若非眼神中偶尔闪动的柔媚,几乎与男孩无异。
女儿们平日很懂事,惟一有些奢侈的要求,是要爸爸给买了一把吉他,尽管她们都没法歌唱。她们手指拨动的琴声,听着让人心碎。
在权衡诸多因素后,姐妹俩的故事最后没有被剪辑进成片。姐妹俩手术后在成都的最后一天,我们陪着她们逛街,拉姆还给她们买了新衣服,对她们来说,这座城市太过光怪陆离,她们看上去有些不知所措,但心底的某些东西却似乎被打开了。
她们,还会去做尼姑吗?
四
启程去扎溪卡前,曾向甘孜州电视台的一位藏族同行了解当地情况,他说自己几乎跑遍了甘孜州所有地方,惟独没去过扎溪卡。那里条件非常艰苦,恐怕我们摄制组坚持不了多久。
汽车驶进扎溪卡高原,远远看到孤零零的一座帐篷,一个瘦弱的身影缓缓走到路边,拿起一包东西,又缓缓地走向帐篷。
拉姆说那是一个医生,几天前下乡时发现一户牧民染鼠疫身亡。医生正处于隔离期,每天有人把食物放到路边,离开后他再出来取走。孤独的医生,静静等候着生与死的裁判。
这个医生,身不由己地被裹挟进扎溪卡高原的命运。
扎溪卡高原一棵树也没有。齐腰的灌木丛对他们来说,已是森林。藏民不杀生,鼠兔铺天盖地似乎成了这片草原的主人,鼠穴遍布的草场早已不适合放牧。
8万扎溪卡人主要依靠政府的最低保障金生存,春天的虫草,是他们改善生活的惟一机会,而虫草越来越难以找到。
栖息在生死边缘的人,没有信仰是不可想象的。
牧民可以为修补寺院,终止了挖虫草的黄金季节;活佛的一句话或一点暗示,都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因为深信佛祖与他们同在,所以扎溪卡人的眼中,没有凄风苦雨,但有黄花翠竹,明月长空。
鲁莽闯入的陌生人,恐怕就没有那么幸运。
副导演蒋浩,是成都电视台资深的纪录片导演,当我把选题范围大致缩小到川藏线的时候,需要一位熟悉当地情况的帮手,纪录片界的前辈,也是本片的创作指导梁碧波老师把他的得意门生推荐给我。
成都的前期调研基本上是靠蒋浩完成的,他还在2011年底大雪封山前冒险前往另一个藏区——阿须草原,找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只不过我们再三比较后,选择了扎溪卡,而忍痛舍弃了阿须。
随拉姆姐妹深入到原始状态的扎加部落,寻访患者的路程,车辆无法通行,只能骑马。摄制组成员每人身上还要挂满摄影器材,山路崎岖,既要赶路又要照顾摄影器材,很难保持平衡。蒋浩两次从马上重重摔下,满是石块的路面,怀抱设备,只能任后背着地,身上的伤势直到两个月后拍摄结束,都未见痊愈。
摄影指导王忠仁,是我合作十几年的好兄弟。本来身体状态不是很好,但在我的蛊惑下还是出马了。扎溪卡高原缺水缺电,驻地没有热水,平素干净的忠仁,只能洗冷水澡,那是出门必须穿上羽绒服的时节。
就在拉姆姐妹准备召集大家出发前往成都就医时,老天似乎故意让这旅程多一份磨难。大雨连降数日,本来就极闭塞的扎溪卡,仅有的通往外界的道路也被大雨冲毁了,河床加宽,无路无桥,连去主人公仁增多吉家拍摄也不可能。
忠仁不想浪费时间,他在河边拍空镜。镜头里看到对岸两个喇嘛推着摩托车,准备趟水过河,河水湍急,一下子冲倒了摩托车,喇嘛不舍得,紧紧抓住摩托车,眼看两个人就被激流卷走,命在旦夕。
忠仁在其他人尚未反应过来时,一下子冲进河流。此时岸边还有几个当地藏民,试图帮忙,但脚一入水,就本能地跳了出来,河水太急太寒!
忠仁冲到喇嘛身边,帮助喇嘛抓住摩托车,稳住阵脚的喇嘛看到有人帮忙,或许心里放松下来,竟然都撒开手,只剩忠仁一人在激流中和摩托车角力。
等忠仁拼尽全力拖着沉重的摩托车挣扎到岸上的时候,两个喇嘛微笑着骑上摩托车远去了。对他们来说,或许今天这一幕不过是某个世代的因果轮回而已,不值得特别在意。
但忠仁却就此染上肺病,至今依然调养之中。
对我们摄制组来说,这次拍摄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磨难重重,但让我几近崩溃的,还是后来发生的事。
丁珍曲扎是本片的摄影,典型的康巴汉子。几年前在内蒙古草原上拍摄,为了救一匹陷入沼泽的马,重重伤了腰,医生认为他已不再适合摄影师的工作。后来丁珍曲扎尝试着从家乡进些虫草在北京销售,生意渐渐也风生水起。
去藏区拍摄,摄制组没有一个藏族同胞必定寸步难行。丁珍曲扎听了扎溪卡的故事,很坚决地放下手中的生意,和我们一起出发了。
事情发生以后很久,丁珍曲扎才告诉我,启程前他向大哥辞行,那是藏地一位修行极高的大活佛。活佛劝他不要去,但丁珍曲扎没有听,这恐怕是他惟一一次没有听活佛的话。
丁珍曲扎的加入,令拍摄进展顺利很多。因为他在场,扎溪卡的藏民在镜头前显得放松自然,与我们的沟通也更加顺畅。
那一天,主人公仁增多吉将这一季收获的虫草,拿到县城的集市出售。拍摄时需要一个高点视角。集市附近只有一家饭馆是三层小楼,经与店主协商,丁珍曲扎爬上楼顶拍摄。
楼上其实是储存杂物的地方,似乎很久也没人上去过,一段逼仄的楼梯,年久失修,光线昏暗,扶上去,手上是厚厚的一层灰泥。
等人们听到响声跑进饭馆时,丁珍曲扎已经不能动了,他平躺在水泥地面上,怀里还抱着摄影机。身侧是破碎的楼板。
后来在青海人民医院,确诊为三节脊柱粉碎性骨折。
如何把重伤的丁珍曲扎送出扎溪卡,成为头号难题。扎溪卡属四川管辖,成都的医疗条件相对较好,但此去成都,需三天两夜,沿途多处泥石流、塌方。相对距离较近的,是一天一夜路程的青海西宁,但是有一段山路极其凶险。权衡之下,扎溪卡当地找了惟一一辆救护车,连夜出发奔西宁。
一路上丁珍曲扎闭目不语。山路之颠簸,即使健康人也骨松形散,何况丁珍兄弟!
从丁珍曲扎受伤,到送进青海人民医院,三天三夜间,摄制组的成员几乎没有合过眼。以命相托、患难与共,说来豪迈,其实心底多少恐惧、多少悲戚,只觉得天地间个体的渺小无力,不过是命运之履肆意趟过的尘埃。
在手术室外等候的那个夜晚,恍惚间,我想到,是否也该有个基金,为这帮不计功名,收入微薄,却常年行迹险途的纪录片人,为他们时常遭遇的不测,提供一份保障!
五
命运的真相是,在粉碎了你全部希望后,总会给你一个讲和的机会。
对扎溪卡那些唇腭裂孩子和他们的家人如此,对历经波折最终完成影片制作的我们,也是如此。
经过两次大手术,穿了半年的“铁衣”,丁珍曲扎奇迹般复原。治疗期间相恋多年的女友倾情照料,不久前,丁珍兄弟求婚成功!
如今,丁珍曲扎位于北京元宝街的虫草店重装开张。忠仁结束了创作假,回到栏目中继续自己的新闻事业。远在成都的蒋浩也重新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
兄弟几个时常聚在一起喝茶,谈及扎溪卡之旅,都有强烈的幸福感,这是全情投入创作后的幸福感,外人不足与道。
前几日读茨威格的小说《心灵的焦灼》,为书中一段话动容。
“同情恰好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地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地予以抗拒,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
另一种同情才算得上真正的同情。它毫无感伤的色彩,但富有积极的精神。这种同情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十分清楚。它下定决心耐心地和别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直到力量耗尽,甚至力竭也不歇息。”
新生儿唇腭裂的护理措施范文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1-0063-02
唇腭裂是一种先天性颌面部发育畸形,在我国发病率约为1.8%,均采用手术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术方法的改良使手术效果越来越好,然而手术前后的护理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我院于2006年12月8日通过国际“微笑列车”慈善机构组织评审,确定为先天性唇腭裂患者实施免费手术治疗的定点医院。通过对495例唇腭裂患儿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均无并发症及意外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6年12月-2009年6月在我院实施唇腭裂手术治疗的患者495例,其中男305例,女190例;农村465例,城市30例;单侧唇裂270例,双侧唇裂152例,腭裂73例;年龄5岁及以下的284例,5岁以上211例。经手术治疗,唇腭裂患者均无裂开及穿孔。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对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患儿进入医院后由于环境陌生,心情紧张并产生恐惧心理,作为护士应尽快帮助他们适应医院的环境,多与他们交谈、接触,鼓励他们要以英雄人物为榜样,使其消除恐惧心理,自觉接受治疗和护理。先天性唇腭裂患儿从出生开始便对其父母的心理产生了影响,首先要帮助他们了解这种疾病的原因,给家属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和给予情感支持,告诉他们治疗的计划、手术方式及预后,可以通过手术整复和语音训练,使外形及功能基本接近正常,以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和自责感,从而减少他们的无助感,主动配合医务人员照顾好患儿的饮食起居。同时指导家属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少批评多鼓励,增强与同龄儿童交往的自信心及勇气,使其恢复正常儿童的心态,生理与心理一起健康成长;对患儿术后出现的心理问题也应及时予以疏导,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及安全感,以期早日康复出院。
2.1.2术前饮食及喂养方法:由于双侧唇裂或唇腭裂等畸形严重的患儿不能正常吸奶,平时只能采用奶瓶喂养,入院后要停止奶瓶喂养,指导家属练习用汤匙喂食流质或母乳,以便使患儿在术后适应这种进食方式。术前8h禁食、术前4h禁饮水,但新生儿及婴幼儿的胃排空时间较快,如禁食时间过长,则会影响手术。我科有2个5个月和7个月大的患儿,习惯在凌晨4―5点吃奶,由于家属没有在这个时间段喂食,患儿一直哭闹至手术时间,结果体温升至38.5Z:而停止手术。
2.1.3术前准备:保持口周皮肤清洁干燥,术前1d清洗唇鼻部,擦洗口腔,成人则剃胡须,剪鼻毛。腭裂患者术前3d用呋喃西林麻黄碱液滴鼻,并反复漱口,以减少术后伤口感染的机会。
2.1.4预防呼吸道感染:患儿入院后医护人员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患者及家属注意保暖,避免因感冒而影响手术。入院3d内按照护理常规测量生命体征每天4次,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早通知医生处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及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利于患儿术后恢复。
2.2术后护理
2.2.1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全麻未清醒的患者回病房后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专人看护,防止患儿躁动引起坠床。麻醉插管的刺激和气管插管长时间压迫呼吸道,可能使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同时,口内切口覆盖的碘仿纱布与后坠的舌体使口咽通气道变窄,有效通气量减少,手术中镇静剂的使用让患儿处于沉睡状态,咽部分泌物容易误吸而致吸入性窒息。术毕因麻醉较深,反射未完全恢复,无拔管指征而带气管内导管回病房的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本组病例中有1腭裂患儿,男,8岁,术后带气管导管回病房,由于呼吸恢复后未及时拔除气管导管,导管内径细导致吸痰不彻底,导管内痰液积贮,患儿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在与医生共同处理的同时即通知麻醉师经拔除气管导管后,患儿呼吸逐渐平稳,面色转红润,因此及时有效抽吸口、鼻腔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防止窒息的关键。抽吸时动作要轻柔,注意观察并记录分泌物的颜色、性状及量,预防出其他情况的发生。
2.2.2伤口的观察及护理:唇裂创面在外易于观察,术后第1天拆除唇部伤自敷料后,及时清洗伤口,保持伤口干燥清洁;腭裂术后为保护创面,减少出血,伤口覆盖碘仿纱布,因此除了观察敷料的颜色外,还要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呛咳及吞咽情况以及血压的变化,以此判断伤口是否出血。患儿术后应由最亲近的人看护,避免由于疼痛饥饿、碘仿纱布的特殊气味而烦躁哭闹,使伤口张力增加,引起渗血而影响伤口愈合。
2.2.3饮食护理:患儿全麻清醒后4h可喂少量糖水,若无呕吐,可用汤匙喂食流质,腭裂患者术后2-3周为流质饮食,第4周改为半流质,5周后逐渐过渡为普食,少量多餐,但应避免辛辣过硬的食物,以免刺激伤口。
2.2.4口腔护理:小儿免疫功能不完善,机体抵抗力低,口内放置的碘仿纱布引起不适,口内的分泌物不易彻底清除,使食欲下降,腺体分泌减少,自洁功能降低,极易使细菌积聚、繁殖,造成伤口感染、裂开,形成口鼻瘘。术后应予腭裂患儿口腔护理每天2次,不能配合的患儿则可在进食后再进食少量温开水,除去口内食物残渣,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新生儿唇腭裂的护理措施范文篇3
叶酸的生物学特征
叶酸属于B族维生素,化学名为蝶酰单谷氨酸。叶酸化合物通常指一组化学结构和生物特性与叶酸相似的化合物,现已发现一百五十多种。食物中的叶酸化合物主要以蝶酰多谷氨酸形式存在,这些化合物必须在小肠上部转化为单谷氨酸形式才能被吸收,叶酸增补剂中所含的叶酸化合物是人工合成的单谷氨酸形式,其生物利用率约是食物叶酸化合物利用率的2倍。叶酸在人体内以四氢叶酸的形式参与氨基酸的相互转换、DNA的合成等许多重要化合物的形成和代谢,并在细胞生长、分化、修复和宿主防御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叶酸也是妊娠早期蛋白质合成的基础,并与维生素B12共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成熟,同时也是人体利用糖和氨基酸时的必要物质。作为甲基供体,叶酸在基因调控所需的甲基化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人体不能合成叶酸,必须依靠外源性供给。
补充叶酸的途径
一、饮食
通过摄取叶酸含量丰富的食物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体内叶酸水平,但这一途径受地域、饮食习惯、烹调方式及蔬菜种类的影响较大。叶酸微溶于水,遇光热不稳定、易分解,在食物加工、贮藏过程中易被破坏,因而易造成体内叶酸缺乏。妊娠妇女由于需求量增多,叶酸不足的情况更严重。食物烹饪时宜大火快炒、现炒现吃,以减少叶酸的丢失。
二、叶酸增补剂
围妊娠期叶酸的最佳摄人量是0.66mg/d.而一般膳食中每日摄取的叶酸只有0.05―0.2mg。因此,要通过单纯调整饮食来满足将近增加4倍的妊娠期叶酸需要量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妊娠妇女。对此,叶酸增补剂将是更好的选择,不仅服用方便易于吸收,而且体内的吸收水平也明显高于食物摄取嘲。
叶酸的最佳补充时间为从妊娠之前3个月(至少l个月前)开始,补充含有叶酸的多种维生素,持续到妊娠头三个月。具体方法是:①服药时间:妊娠之前3个月持续到妊娠头三个月。②服药次数:l次/d。③服药剂量:妊娠之前3个月为0.4mg/d,妊娠头三个月为0.4―0.8mg/d。
三、食品强化
食品强化不需要改变饮食习惯,可以提高人群中补充叶酸者的比例,此方法与将碘加入食盐中预防甲状腺肿相似,也可能是较为适用的补充方法之一。但要实施这项措施必须依靠政府的干预,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从1998年1月开始执行在食品中强化叶酸建议。澳大利亚、南非、荷兰、英国、加拿大和中国等国家已经考虑或开始在主食中强化叶酸,以保证各个种族、各种收入阶层预防叶酸缺乏。目前围绕叶酸强化的剂量问题还有许多争执,强化措施产生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评价。
补充叶酸预防出生缺陷的有效性
一、叶酸预防NTDs的有效性
许多国家的研究者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为了有效验证叶酸与NTDs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干预性和观察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妊娠前补充叶酸可减少50―70%NTDs患儿的出生。有研究者在NTDs高发地区和低发地区进行的叶酸增补效果评估研究显示,未补充叶酸的妇女其子代NTD。在高发地区的发生率为0.48%,低发地区为0.10%,而服用叶酸的妇女NTDs发生率低,高发地区为0.10%.低发地区为0.06%。
二、叶酸预防其他出生缺陷的有效性
除可有效预防NTDs外,现有研究显示,叶酸与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畸形、脐膨出和闭锁等出生缺陷的发生也相关联。
1.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N-AA生缺陷,也是导致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叶酸预防先天性心脏病的证据目前尚在不断积累阶段,多数研究表明,叶酸对先天性心脏病具有显著的预防效果。亚特兰大一项人群病例对照研究表明,补充含叶酸的多种维生素可以显著减少非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有学者进行的配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单纯补充0.4mg的叶酸制剂可以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危险性下降35.5%。
2.唇腭裂畸形。叶酸与唇腭裂畸形关系的研究目前尚存在争议。Wilcox等报道,妊娠早期补充叶酸可以减少l/3的唇腭裂畸形儿的出生,而开始服药时间晚于妊娠之后l个月则没有保护效应。Canfield等报道,美国在妊娠前的妇女中推广含叶酸的强化食品后,唇裂的发生率下降了l2%。有学者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妊娠早期补充超过0.2mg/d叶酸组唇腭裂畸形的发生率比未补充叶酸组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可能与样本量大小、畸形发病率高低、干预剂量的不同以及研究对象种族差异等因素有关。
3.脐膨出。Botto等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补充含叶酸的维生素制剂可以使非综合征脐膨出畸形发生危险陛下降60%。美国在推广使用叶酸强化食品后脐膨出的发生率下降了21%。
4.闭锁。有研究结果显示,单纯叶酸干预组闭锁的发生率为0.31%,而对照组为0.16%。调整母亲年龄后0R值为0.59(95%Cl:0.33―1.07),即妊娠前后补充0.4mg/d的叶酸可使闭锁发生危险性下降41%。
补充叶酸预防出生缺陷的安全性
正常情况下,叶酸是无毒副作用的,即使连续l个月摄人l5mg/d叶酸,也无任何不良影响。美国的研究表明,摄取0.4mg/d的叶酸不会引起体内叶酸代谢的改变。据文献报道,补充叶酸可能会掩盖维生素B12缺乏,增加因其缺乏造成神经损害的危险性,降低抗癫痫药物的作用,增加多胎妊娠、习惯性流产的危险性。此外,胚胎及胎儿期暴露于叶酸对儿童生长发育的长期影响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
一、掩盖维生素B12缺乏
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均可引起巨细胞贫血,补充叶酸有可能使因维生素B12缺乏而导致的巨细胞贫血症状减轻,从而掩盖维生素B12缺乏.致使这些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治疗,从而使因维生素B12缺乏而导致的神经损害进行性发展,甚至加重。但这种情况只可能出现于长期、大剂量增补叶酸并且维生素B12缺乏的个体。由于维生素B12的缺乏多见于老年人和纯素食人群,因而对补充小剂量叶酸的育龄妇女造成危害的可能性极小。
二、降低抗癫痫药物的作用
叶酸与一些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有拮抗作用,苯妥英钠可降低叶酸的血药浓度,而叶酸也可降低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降低可能引起癫痫大发作。癫痫增加妇女生育出生缺陷(尤其是NTDs)患儿的危险性,但停止补充叶酸会使患癫痫妇女生育出生缺陷儿的危险性更高。因此,如果患癫痫的妇女准备妊娠,在服用抗癫痫药(尽可能采用最小剂量的单一药物)的同时,应补充与一般妇女相同剂量的叶酸;如果抗癫痫治疗前血液叶酸水平正常,可稍减少补充叶酸的剂量。
三、习惯性流产
有研究者报道,服用叶酸的妇女会增加自然流产发生的危险性。但北京大学医学部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对两万多例中国妇女的详细妊娠史进行分析,未发现围妊娠期增补叶酸增加习惯性流产的危险性。
四、多胎妊娠
新生儿唇腭裂的护理措施范文1篇4
维甲类X受体RXRα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周艳红徐瑞成(5)
原发性肝癌患者可溶性Tie-2对血管新生的作用焦辉王宏郭春良(7)
新编八段锦锻炼对军队老年女性生理机能的影响何敬和姚丽常震刘冠男(1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相关因素临床分析孟宏霞刘洁冰张升红(13)
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对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兰珍刘亚丽巩俊卿(17)
盆腔外照射、高剂量率后装联合5-FU、DDP治疗IIB—IVA期宫颈癌疗效比较陈琬玲侯开宇吴秀双苏瑾(20)
402例卒中相关性肺炎痰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孙世中杨彩凤李建军吴绘马铁柱(24)
瞬目反射在急性面神经炎中的应用价值武警医学院学报战丽梁冰周阳(27)
氨氯地平对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观察董军亚蔡伟岳继华姜铁民(29)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MR扩散张量成像参数值变化的研究张泉冯凯琳付维林袁飞(32)
不同训练负荷对武警新训战士肾脏功能血液指标的影响王丕明杨凤娟冉旺旺李云许振宗张跃进(35)
无
参考文献中英文作者名的著录方法(4)
血压计量单位恢复mmHg表示法(16)
百分数范围、偏差及带有长度单位数值相乘的规范书写原则(31)
摘要的写作要求(44)
关于数字的用法(48)
参考文献类型标识(58)
新年寄语王发强张晓平(F0002)
《武警医学院学报》稿约(F0003)
经验交流
七氟醚、舒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在小儿唇腭裂手术中的应用郑膨何勤威(37)
西吡氯铵漱口液对牙菌斑和单纯性牙龈炎的疗效张莹祁璐璐郝玉梅韩泽民(39)
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术治疗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18例张硕徐晓峰戴继宏胡永胜(41)
牙科焦虑心理80例调查分析彭玉梅(43)
儿童先心病手术体外循环前静注肝素对血压的影响张守林(45)
胺碘酮治疗室上速和室上性心律失常62例范文华(46)
创伤性膈疝的超声诊断价值闫丽芳张红丽王晓霞王立侠(47)
不同方式健康教育对青光眼手术患者教育效果分析李晓明张景吴艳春叶敏(49)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的护理体会董佳王明月冯妍(51)
急性扭转的急诊处理与护理翟艳辉缑新红王红丽(53)
基层军队医院神经内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初探赵艳琴程春青魏文渊(55)
疼痛护理在124例骨科患者中的应用王海燕马玉萍周海慧(57)
全身麻醉中羟乙基淀粉130/0.4致过敏性休克1例王警卫王军张婉聪(59)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1例齐璇(60)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例报告李飞艾克拜尔缑新红张宇张晓东刘学娟何碧(62)
武警医学院学报增效联磺过敏致双唇疱疹1例董丽查秋云高英李红霞(63)
卫勤研究
部队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的思考王东川(65)
教学研究
武警部队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新探石枫胡役兰(68)
综述
放松训练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周玉来陆盛宋国林马小雷(70)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对间质细胞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葛红雨(综述)吴维光(审校)(73)
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研究进展朱辉刘玮韩香(76)
依托咪酯注射用乳剂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滕煜(综述)陈宁(审校)(79)
麻醉签字中的知情同意权与特殊干涉权欧阳欢张晓晓(82)HttP://
不同碘营养水平对子代大鼠小脑神经细胞形态的影响张璐孙毅娜林来祥叶艳阎玉芹陈祖培(469)
siRNA沉默水通道蛋白4治疗创伤性脑水肿的实验研究柴慈婧姜忠敏王骏飞张赛刘振林刘晓智(473)
延肾口服液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分泌FN、LN、Ⅳ-C的影响孙奕朱冬燕张明华毛凌燕孙楠王景明(477)
武警战士新训期体能训练课生理负担量及尿蛋白评测程洪海宋立新张磊秦永生(481)
仙仲注射液对兔早期膝骨性关节炎血清及软骨中MDA及NO含量的影响王宇强刘天盛杨富国王小华刘德玉(484)
儿童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辅助联合化疗与术后单独放疗疗效的系统评价潘琦缑新红李飞艾克拜尔刘学娟(487)
甲状腺特异性转录因子在临床肺腺癌的诊断价值王韬渊何滔(493)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中的应用贾策赵利斌冯凯琳(495)
肠道树突状细胞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作用贺国华冀文茹陆江阳(499)
手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李旭征张淑香原红艳刘平覃煜(502)
表麻型气管导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拔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索利斌代广辉王小军(505)
隔姜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丁红王红张田陶玉雪(509)
武警部队烧伤中心烧伤救治体系运行效果分析闫利铮徐磊刘洪琪(512)
布托啡诺、舒芬太尼预防气管拔管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段立杰高洁卢春媛张蕊陈宁(515)
某部干部打鼾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调查王火殷兴艳张玉华穆建琴(518)
骨又生替代髂骨植骨治疗四肢陈旧骨折的临床观察刘天盛王宇强苏彬(520)
杏黄汤配合微波照射治疗小儿咳嗽的疗效观察高素娟苏学涛(522)
Arcuate征在膝关节后外侧不稳定诊断中的意义李杨王文良王彦鹏王景贵(524)
封闭式负压引流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武警医学院学报吴凤云张东昌张松(527)
布托啡诺、舒芬太尼预防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比较段立杰张蕊高洁卢春媛陈宁(530)
气相色谱法用于吡虫啉农药中毒血清分析朱海霞陈礼明陈姿如杜书明(533)
癃闭康对实验性大鼠前列腺增生组织bax/bcl-表达的影响张茶丁奇峰谷银强苏娜王彦田(536)
武警医学院2000—2008年专利项目分析段晓彦李宏伟王丽红包春雨董培(540)
关于百分浓度的规范表示(472)
摘要的写作要求(480)
关于数字的用法(486)
参考文献类型标识(535)
关于计量单位的使用(560)
经验交流
浅淡军事训练伤中骨折的预防措施蒋长亮(543)
胆囊动脉单纯电凝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钱小权陈波姚年根朱利锋(544)
新生儿唇腭裂的护理措施范文篇5
为使两个《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能全面完成,根据两个《规划》实施工作的要求和××县妇儿工委的统一部署,我局回顾总结了2001年-2009年妇女儿童工作,认真落实好两个《规划》,现将我局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工作总结简要汇报如下:
一、妇女儿童工作回顾
(一)加强婚姻登记管理,维护妇女婚姻、家庭的合法权益。一是依法加强婚姻登记管理。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云南省婚姻登记管理实施细则》等婚姻法律知识,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特别是妇女群众的法律观念和权益意识。通过宣传、培训、执法检查等方式,提高执法水平和婚姻登记效率,制止违法婚姻和非法同居现象,禁止干涉婚姻自由,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二是抓好弃婴儿童的收养登记工作。严格按照《收养法》的要求,认真办理收养登记。2001年至2009年6月,全县共办理收养登记35件。
(二)缓解妇女贫困程度,减少贫困妇女数量。县民政局在抓好民政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妇女儿童的发展,认真宣传执行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九年来,妇女数量平稳增长,缓解妇女贫困程度,减女贫困数量。在社会救助工作方面,首先考虑孤老妇女、无人抚养的孤儿、弃婴列入社会救助对象。据调查统计,全县绝对贫困妇女儿童约有5628人,其中0-17岁人口935人。对这些妇女儿童实行动态管理,在生活、医疗等方面得到了有效救助。
(三)提高防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和决策水平。妇女平等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管理与决策,是衡量妇女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十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女干部的教育培养和选拔使用,制定和完善了有利于妇女平等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相关政策,妇女的政治权利得到基本保障。在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占有一定的比例。在57个村民委员会中,妇女担任过村干部25名。
(四)加强开展妇女儿童文化娱乐活动和法制宣传活动。为了增强妇女的法制观念,认真开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宣传,人们的认识不断提高,尊重和保护妇女儿童的意识增强。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文明程度日趋提高,妇女生存空间更趋完好,有效地保障了妇女儿童的学习、工作和身心健康。
(五)开展流女儿童的有效救助。加大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力度的同时,有效救助流女儿童,及时提供吃、穿及一定的资金,让他们振作精神,有信心尽早回到家园。
(六)认真组织开展贫困家庭嘴唇腭裂儿童手术康复工作。根据民政部、省民政厅《关于做好<“重生行动-全国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手术康复计划”实施方案>落实工作的通知》精神,县民政局结合实际,经调查核实,每年2-3名孤残儿童、唇腭裂儿童送到县人民医院或县级以上医院进行康复手术,截至2009年6月全县组织开展贫困家庭嘴唇腭裂儿童手术康复累计38例。
二、存在的问题
新生儿唇腭裂的护理措施范文篇6
摘要目的:产前抑郁症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孕期心理疾病,是孕妇因为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导致在妊娠期产生了各种负面情绪。根据临床研究发现,产前抑郁症发生在妊娠的不同时期均能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与产后抑郁症相比,有着更大的危害。本文通过对产前抑郁症的原因分析,探讨其对妊娠的影响,并针对妊娠不同时期的特点,提出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产前抑郁症;妊娠;影响;预防
Influenceandpreventionofprenataldepressiononpregnancy
WuXiaohua
TheMaternalandChildHealthHospitalofEzhouCity,Hubei436000
AbstractPrenataldepressionisanewmentalillnessemergedinrecentyears.Whenthedemandsofpregnantwomenarenotmet,negativeemotionswouldbeproduced.Accordingtotheclinicalstudy,comparedwithpostpartumdepression,prenataldepressionismuchmoreharmful,becauseitcouldbringaboutadverseeffectsonthepregnantandthebaby.Inthispaper,thereasonsanditseffectonthegestationperiodarediscussed,andtheeffectiveandreasonableprecautionmeasurementsareputforward.
KeywordsPrenataldepression;Gestation;Effect;Precaution
抑郁症这个名词对人们来说已经不再新鲜,其主要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易怒、睡眠不好、容易疲劳、对事物不感兴趣等。而调查研究证明女性得抑郁症的概率几乎是男性的2倍,尤其是妊娠期的女性。妊娠期女性是精神病易感人群,如果调节能力差的女性此时没有得到适当照顾,心理压力过大,就可能在临床上表现出躁狂、抑郁、精神分裂,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和幻觉,以致发生难以预料的意外事件[1]。从时间上来分,妊娠期抑郁症分为产前抑郁症和产后抑郁症。通常情况下,大家常说的是产后抑郁症,而对产前抑郁症及其严重性却并不了解。实际上,产前抑郁症的危害性远远大于产后抑郁症。根据临床研究发现,孕妇在怀孕4~10周时如果情绪过于激动,会导致胎儿口唇畸变、出现颚裂性兔唇。同时,孕妇精神过度紧张,会使大脑皮层与内脏之间的平衡关系失调,引起循环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胎盘早期剥离,甚至造成胎儿死亡[2]。因此,通过对产前抑郁症的原因分析,探讨其对妊娠的影响,进而采取预防措施是刻不容缓的事。
产前抑郁症的原因
孕妇产前抑郁症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分生理、心理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从生理上来看,孕早期女性体内的荷尔蒙会发生显著变化,初为人母的喜悦逐渐被身体产生的各种不适取代,如频频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佳等症状,加上分泌物增多、出现瘙痒等不适,容易导致心理出现波动,情绪开始低落。孕中期随着腹中胎儿的日益长大,孕妇体形发生了明显变化,虽然身体不适有所缓和,但妊娠纹的出现,体态臃肿行动不便等,也会导致孕妇产生焦虑。到孕晚期各种不适症状加重,如出现皮肤瘙痒、腹壁皮肤紧绷、水肿等,孕妇会更觉心中烦躁,再加上孕妇平时从电视、报刊等媒体上耳闻目睹的一些医学常识,想到自己即将经历生育的疼痛过程,无形中更加重了孕妇的心理负担[3]。
从心理上来看,孕妇从怀孕初期就开始产生焦虑,尤其是曾经有过流产经历的孕妇,通过药物等手段怀孕的孕妇和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心脏病等产前并发症的孕妇,不仅要忍受着身体上的不适,而且因为担心殃及胎儿,怕孩子畸形,再加上机器和化验并不能完全查出有些胎儿存在的健康问题,即便做再多检查也不能消除内心的焦虑,她们更容易引发产前抑郁症。
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除了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产妇还会面临一些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由于孕期行动不便,孕妇整日闭门在家,社会交际链出现断裂,因此注意力会集中到种种消极因素上,同时担心孩子出生后,自己的职业受到影响或家庭经济压力加大,而产生焦虑。尤其是那些中高收入的白领女性意外怀孕,原先充实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被打乱,孕妇往往会担心在丈夫和单位里“失宠”,当内心的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诱发或导致抑郁症的发生[4]。
产前抑郁症对分娩的影响
科学研究证明,当孕妇情绪极度不安,会刺激神经系统分泌多种多样的激素,这些激素经过血液循环进入胎盘,使胎盘的血液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刺激胎儿的活动。有关专家称,妊娠期间产妇心境平和,情绪稳定时,胎动会和缓且有规律;而情绪激动,胎动次数则会高达3~10倍[5]。如果孕妇患有产前抑郁症,胎儿长期处在不安的状态下会对胎儿下丘脑造成不良影响,致使日后患精神病的风险增大,同时婴儿出生时体重会比一般婴儿轻1kg左右,此类婴儿好动、情绪欠佳、易哭闹、消化功能紊乱,发病率高。
此外,孕妇产前焦虑会直接影响到分娩过程和胎儿状况,比如妊娠早期孕妇情绪的过度不安会导致食欲不振,影响孕妇对营养的吸收,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并可引起胎儿唇裂及腭裂等畸形。在妊娠中期孕妇不良情绪会使孕妇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引起胎儿宫内缺氧。生产时,还可引起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从而造成子宫收缩乏力,导致难产后产后出血,甚至导致新生儿窒息。即便顺利生产,产后也易发生产褥期并发症、胎儿体重偏低、行为和智力发育落后、心脏有缺陷等。
产前抑郁症的预防
针对孕妇产前抑郁症我们应从妊娠初期就开始采取预防措施,保证孕妇心情愉快,顺利生产。本文主要从妊娠不同时期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提出相关建议。
孕妇在妊娠早期基本上处于抑郁症初期,焦虑状态还处在轻度水平,如果能够在此阶段及时发现,采取各种方法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前抑郁症得病的几率。当孕妇处在妊娠时期,特别需要家人和朋友的精神支持。因此,孕妇首先应注意心理的自我调节,尽快接受身份的转变,向丈夫和朋友们说出对未来的恐惧和担忧,明确地告诉他们自己内心的感觉,而只有当大家明了孕妇的一切感受时,才能给予充分的关心和照顾[6]。另外,由于大多数妊娠初期的妇女仍需要工作的缘故,缺乏在家里休息的时间,更要注意营养、多做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确保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同时,孕妇应在确诊怀孕时,尽快建立孕产期保健档案,并遵医嘱定期去医院进行产前检查。
妊娠中期,孕妇已能感受到胎动,也已经接受了身份的转变。此时,除了定期去医院产检之外,还应加强与家人、朋友的沟通。在妻子体型发生变化时,丈夫要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时间陪在妻子身边,给予妻子充分的关心和爱护,抽空儿多陪同妻子到户外散步,如果孕妇身体允许,甚至可以考虑一起外出度假,保持亲密关系。当丈夫工作繁忙时,如果孕妇感觉焦虑不安,也可以考虑改变一下新形象,比如换一个新发型,买一件新衣服,参加朋友的聚会;当然,也可以整理一下孩子房间,买一些孩子的用品,增强当母亲的喜悦;抑或写博文、妊娠日记等来排解抑郁的心情,因为写作能有效地梳理思路,能够让人尽快的冷静下来,同时,也可以获得外界的支持,使情绪得以缓和。
妊娠后期,孕妇更应照顾好自己,因为一旦孩子出生,孕妇就没有时间休息了,所以此时应忽略所有的压力,比如婆家重男轻女,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等情况,放松自己的心情,看看小说,听听音乐,或者与肚子里的宝宝说说话,讲讲故事,增加当妈妈的幸福感。另外,由于妊娠后期胎儿发育迅速,生理功能处于巅峰状态,导致孕妇过度负荷,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松弛运动,比如轻轻按摩腰部肌肉,每隔2小时做5分钟的深呼吸,或者请丈夫帮忙按摩腿部,缓解疲劳。同时,由于此时孕妇体重增加行动多有不便,可以提前预约产前检查,避免等待时间过长,孕妇身体疲劳。
总之,产前抑郁症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们从生理、心理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引发产前抑郁症的原因,从而根据妊娠不同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出多种多样的预防措施,希望能有助于孕妇在妊娠期避免产前抑郁症的发生,进而保证孕妇和胎儿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李德诚,李风怡,叶承楷.产前抑郁研究现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2):885.
[2]多伶俐,王泳明.产前抑郁对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3,3(35):5.
[3]胡娟.成都市孕产妇产前抑郁与产后抑郁关系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624-625.
[4]黄海燕,梁伟珍,王燕.产前抑郁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及社区敢于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0,3(9):3.
新生儿唇腭裂的护理措施范文1篇7
婴幼儿期
尽量不要让宝宝含着奶嘴入睡,含奶嘴会限制宝宝口腔内正常的唾液分泌,还会对宝宝口腔的卫生、日后牙齿的生长造成影响。每次哺乳后,家长应在手指上缠上干净纱布,擦洗宝宝的牙龈、腭部、牙面并喂以温开水,冲洗口腔内残留的食物。不要让孩子含奶瓶睡觉,以免产生奶瓶龋。1岁后应改用口杯。到了3岁,应在父母的协助下学习刷牙。要保证孩子的合理营养,培养咀嚼能力。多食富含钙、磷等元素的豆制品和牛奶等食物。对乳牙的保护极为重要,因此家长切勿有轻视、忽视的倾向。
牙刷的选择
选择适合的牙刷是宝宝牙齿保健的前提。标准的儿童保健牙刷是专为竖行刷牙法设计的,它应是由软硬适当的尼龙丝制成的,刷头小,共有两排刷毛,每排六束,选择时应注意观察,挑选出毛面齐平的好牙刷。这样的牙刷在宝宝的嘴巴里才会运用灵活,便于宝宝使用,而且不会损伤宝宝幼嫩的牙龈,并且易于透风消毒。在为宝宝挑选牙具的时候,妈妈也可以引导宝宝参与到其中来,带着宝宝到商店挑选自己喜欢的刷牙杯、牙刷和牙膏等用品。要及时更换,一般3个月一次。
牙膏的选择
应给宝宝选择含氟量比较低的儿童专用牙膏,与薄荷味的牙膏相比,水果口味的牙膏会更容易被宝宝接受。另外,也要注意不要长期给宝宝使用同一种牙膏。
儿童期
这一时期为混合牙列期,为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保持终身口腔健康打下牢固基础。应在家长、学校老师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对孩子进行卫生指导与教育,使之形成终身受益的良好口腔卫生意识和习惯。对于一些较深的牙面窝沟并符合适应症的,可采取窝沟封闭、氟化物防龋等一些特殊措施。
保护好学龄前儿童的牙齿
孩子到两岁半左右全口乳牙长齐,直到六岁牙齿开始替换以前,全靠乳牙行使咀嚼功能,因此乳牙和恒牙是同等重要的。
乳牙对咀嚼、发音和外观很重要。此外,乳牙对恒牙的萌出还起到向导的作用。正常情况下乳牙必须维持到自然脱落的年龄,恒牙才能萌出到正常的位置。乳牙如果早脱落,邻牙就要往间隙倾斜,恒牙萌出时就没有足够的位置,造成恒牙排列拥挤。排列拥挤的牙齿就不易被刷干净,容易形成龋齿和牙周疾病。
乳牙特别容易受到龋齿的侵害,因此要很好地进行保护。
1.从两岁半开始可教给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要刷两次牙,早晚各一次,到六岁时,孩子就能自己刷牙,但家长要进行监督。
2.要使用保健牙刷即刷头小、刷毛软、刷毛末端经过磨圆的。这种牙刷的优点是不会损伤牙齿和牙龈而且在口腔内转动灵活,可以刷到牙列的各个部位,有效地清除牙菌斑。
3.清除两个牙之间的牙菌斑要使用牙线。儿童自己使用牙线有一定困难,可以由父母家人用牙线助其清除牙齿邻面的牙菌斑。
4.氟化物
①在低氟区或适氟区要使用含氟牙膏以增强牙齿的结构,抑制致龋的细菌。3岁开始用含氟牙膏刷牙,牙膏的量不要太多,约黄豆粒大就行了。
②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氟片也有一定的防龋效果。
③使用低浓度的含氟涂料,例如氟保护漆。
5.多吃些有营养及对牙齿有益的食物,少吃对牙齿有害的甜食。
6.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最好每年进行一次。
错(牙合)畸形的防治
在儿童的牙齿萌出和替换过程中,常常由于某种原因而造成牙齿排列不齐,咬(牙合)不好的情况,医学上称为错(牙合)畸形。除了少数由于遗传造成的严重而伴有面部畸形外,大多数错(牙合)畸形是可以防治的。
1.保护好乳牙和年轻的恒牙,避免早期龋坏或缺失。
2.纠正口腔不良习惯,口腔不良习惯在错(牙合)畸形的病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约占各类错(牙合)畸形病因的1/4。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有:吮指、吐舌、咬下唇、下颌前伸、偏侧咀嚼、咬铅笔等习惯。
3.及时拔除滞留的乳牙。
4.必要时使用间隙保持器。
丝圈式间隙保持器用于个别乳牙早失,以保持缺牙的间隙,有利于恒牙的正常萌出。
5.对已形成的错(牙合)畸形应到医院进行矫正。
由于不良习惯造成的各种错(牙合)畸形,据临床观察,6―7岁的儿童纠正了不良习惯,畸形大都能自行消失。所以,对儿童口腔不良习惯,首先应从教育引导入手,说服并帮助儿童克服不良习惯。7岁以上的儿童已形成的错(牙合)畸形应找医生矫治。
青少年期
青少年期要定期检查口腔:此时恒牙虽已萌出,但牙根尚未完全形成,且牙齿没有完全矿化,所以对六龄牙的保护极为重要。如果牙列不齐、口腔卫生不注意,极容易产生青少年牙龈炎等齿病。这一时期是牙列不齐进行矫正的关键时期,而早期诊断、治疗、定期检查口腔十分重要。
窝沟封闭剂
双尖牙和磨牙的咀嚼面是凹凸不平的,有一些天然的窝沟和裂隙。牙菌斑很容易在这些部位堆积而且用刷牙或其它机械性方法是不可能清除干净的,因此窝沟龋的发生率很高。牙科医生可以使用窝沟封闭剂来封闭这些窝沟,以防止牙菌斑的堆积,从而可以有效地预防窝沟龋的发生。
青春期牙龈炎发生于青春期的少年,主要表现是前牙唇侧的牙间呈球状,牙龈充血水肿,刷牙或咬食物时容易出血。
因此要特别注意正确的刷牙和使用牙线以控制牙菌斑,要请医生进行洁治除去牙石,还要注意膳食平衡,保持骨组织和牙龈的健康。
牙齿外伤
学龄儿童运动量大,很容易出现牙齿外伤。牙齿外伤的种类很多,有折断、裂痕、移位等。
如果外伤造成牙齿完全由口腔脱出、就应把脱落的牙齿放在―杯水或―杯牛奶中或用湿毛巾包起来,也可以含在舌下并赶紧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治疗。牙科医生可以将牙齿进行再植。如果能在30分钟以内到达医院,在一般情况下,再植牙可行使正常的功能达数年之久。
什么是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是预防儿童、青少年龋齿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恒牙萌出的早期,将其表面进行处理后涂布窝沟封闭剂,渗入牙齿的沟裂部位,与牙齿矿物组织结合固化,填塞沟裂,隔绝致龋物质对牙齿的侵害。窝沟封闭适于萌出不久的牙齿,在牙齿萌出后的4-5年内越早作越好,第一恒磨牙一般在6岁时萌出,第二恒磨牙一般在11-13岁萌出,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检查,预防新生恒牙龋坏。
中老年期
中年期要及时治疗牙病
人到中年,牙龈逐渐萎缩,根面显露,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会产生不良影响。邻面、根面、牙颈部易发生龋齿,且不易察觉;食物嵌塞,不恰当的刷牙及剔牙习惯会导致牙周损伤及牙本质过敏、楔状缺损。烟、酒对牙龈也有损伤。所以应注意口腔卫生、纠正不恰当的刷牙习惯,同时选择合适的牙刷、使用牙线祛除邻面菌斑、戒烟戒酒、及时治疗病牙很重要。
老年期要保持牙齿稳固
老年人牙龈萎缩,牙间隙增大,容易嵌塞食物,因此每次进食后都要刷牙,睡前刷牙更要认真,即使如此,也不可能清除得很彻底。所以建议老年人用牙签或牙线来清除残留在牙隙中的食物残渣和附着在牙面上的牙菌斑。少吃含糖且黏的食物,如软糖、糕点、饼干等。因为龋洞的形成主要是细菌利用糖的代谢产物――酸,使牙齿脱钙而成。平时可使用含氟牙膏且多食入含氟量较高的食物,如鱼类、茶叶等,以提高牙齿对龋病的防御能力。
人到了中老年,由于口腔在生理功能和解剖形态方面产生退行性改变,因此容易患下列口腔疾病:
牙周疾病牙周疾病是中老年人丧失牙齿功能的主要原因,因此中老年人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有效地预防。
预防方法:每日早晚用保健牙刷进行有效的刷牙和使用牙线。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半年一次。定期进行洁治(俗称洗牙),清除牙石和牙菌斑。注意膳食平衡,以保持骨组织和牙龈健康。
根面龋牙龈退缩,牙根暴露后,根面可发生龋损,称为根面龋。
预防方法:选用含氟牙膏刷牙,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牙本质过敏牙齿咀嚼面由于长期咀嚼食物,即可出现磨耗的情况,即牙齿的最外层的牙釉质被磨损,牙本质外露。此时,局部出现对冷、热、酸、甜、敏感的症状。
治疗方法:经常咀嚼生核桃仁或茶叶,用脱敏牙膏刷牙,到医院进行脱敏治疗。
楔状缺损牙颈部是牙体结构的薄弱环节,耐磨损力低,在这个部位的唇颊面易形成两个光滑斜面组成的缺损,称为楔状缺损。形成的原因:①长期使用硬毛的大头牙刷横刷。②爱吃酸性食物。③有胃病经常反酸。
防治方法:①选用保健牙刷,采用竖刷或旋转刷法。
②少吃酸性食物。
③治疗胃病。
④到医院进行充填。
口腔癌50―60岁是口腔癌发生率最高的年龄组。口腔癌的发生和下列因素有关:吸烟、嚼烟叶、嚼槟榔、空气污染、放射线、饮酒、局部刺激、遗传因素等。
预防方法:①戒除烟酒,尤其是不要嚼烟草和槟榔。
②不吃过烫或有刺激性的食物。
③处理残根、残冠、磨平锐利的牙尖,去除不良的修复体。
④避免过度的阳光直接照射。
新生儿唇腭裂的护理措施范文篇8
【摘要】报告了术前访视技巧在50例全麻唇腭裂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访视技巧,与患儿建立亲密的关系;访视时注意融入患儿的活动中,缩短与患儿的心理距离;了解患儿的生活习惯,缓解家长的心理压力;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技巧,全面收集患儿的资料。本组有44例患儿进入手术室时表现平静,能主动配合护士进入手术室,仅6例患儿哭闹。
【关键词】唇腭裂;麻醉;手术前护理;术前访视
【keywords】cleftlipandpalate;Anesthesia;general;Preoperativecare;preoperativevisit
无论护理学科如何发展,永远改变不了护理以病人为本的核心⑴。手术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我院五官科的唇腭裂患儿多为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手术通常都在全麻下进行,麻醉的并发症多,而且与儿童交谈有别于成人,具有一定独特性,所以术前访视技巧应用得是否直接影响全面收集资料,甚至可能影响手术安全。我们对50例全麻唇腭裂患儿术前访视的技巧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为2012年3月至2012年7月全身麻醉下行唇腭裂矫正术的患儿。男28例女22例。年龄均小于12岁,其中
2访视方法
2.1访视人员和时间
访视人员为配合手术的巡回护士。访问时间为手术前一日(具体时间与病房护士电话预约),尽量选择精神状态最佳的时段前去探访,避免在患儿睡前和进餐时,因为此时患儿不易交流。
2.2访视技巧
2.2.1掌握患儿的心理特点,与患儿建立亲密关系
针对不同年龄的患儿采取的措施包括:①6个月以内的患儿应以哄逗为主,可用色彩鲜艳的玩具引起患儿的兴趣,从而与其建立亲密关系。我们在访视前准备好各种颜色的毛绒玩具(既安全也便于消毒),作为访视时的交流工具,以吸引患儿的注意力。②6个月至3岁患儿的特点是情绪和情感不稳定,容易因一点不如意的事情而哭闹,离开亲人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害怕,但和亲近的人交往时情绪方松,受到表扬时会高兴⑵。所以,我们采用抚爱、逗弄、搂抱的方式拉近与患儿的距离,消除其陌生感。③3岁以上的患儿由于自我意识已经形成,依恋感更加明显,通常能够依据成人的教导来判断事物,并能受暗示的影响。因此我们采用夸奖和鼓励的方式对待患儿,多给与肯定和积极的暗示,如“阿姨相信你是最棒的”“阿姨会给幼儿园老师打电话,告诉老师你手术表现非常勇敢“,等等。④学龄期患儿大多有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存在来调节自己的行动,已完成某一任务和目的,控制情感的能力和稳定性比较强,能把自己的行为与别人比较,并将模范人物的实际行动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所以我们告诉患儿与他同龄的其他患儿的优良表现,以激励患儿仿效。可以采用命令的口吻,告诉患儿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但一定要表达出坚信患儿能够按要求去做的态度。另外,我们在访视时还将几个同年龄段、同病种的患儿组织起来进行集体交谈,以便患儿相互鼓励、相互影响。
2.2.2融入到患儿的活动中,缩短护患距离
我们一进病室时就亲切地与患儿和家长打招呼,之后自然地参与到患儿正在进行的活动中,与其一起嬉笑、玩耍,同时观察患儿。待患儿接受后,适时讲解有关手术室的情况,以消除其对手术人员和手术环境的恐惧。讲解时注意不能只重视家长而忽略了询问患儿的感受。如本组中1例3岁女童,护士访视时正给布娃娃梳头。护士并不急于同患儿和家长谈论有关手术的问题,而是问“好可爱的布娃娃,是谁把她打扮的这么漂亮呀”,患儿回答“是我”,护士接着问患儿想不想给娃娃换个发式,并主动帮助她。在帮助患儿的过程中,护士适时核实了患儿的姓名,然后用姓名称呼患儿,问她“为什么来医院呀?知道明天手术吗?在哪里手术呢?手术室是什么样子呀?护士阿姨什么样子呀?害不害怕”等等。待患儿消除戒备心理后,再有选择地让患儿看手术室的服装,护士阿姨戴口罩和不戴口罩的模样,
并告诉患儿进手术室的面罩等着她去戴(麻醉面罩)等等,以激起患儿的好奇心和期待感,为术晨安静地进入手术室做好铺垫。最后还与患儿约定:今天探望她的护士阿姨明天早晨会来接她,并相信她一定会表现得很好。该患儿进入手术室时非常配合,顺利接受了手术。
2.2.3了解患儿的生活习惯,缓解家长的紧张心理
患儿手术前,家长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心理,而这种负性情绪会感染和影响患儿,进而增加患儿的恐惧心理。术前访视时,我们询问家长对患儿的习惯称谓以及患儿的喜好,并模仿家长与患儿交谈时的习惯用语和动作,这样不仅可以缩短与患儿的心理距离,而且还可以使家长了解护士发自内心对患儿的呵护,从而缓解家长的紧张心理。如本组1例2岁患儿,护士与其母亲沟通时,得知家长一直以乳名称呼患儿;而且当父母搂抱患儿时,患儿喜欢轻轻揉捏父母的耳垂。于是护士一边轻唤患儿的乳名,一边将患儿拥入怀中,并让患儿摸一摸护士阿姨的耳垂,看是不是与妈妈的耳垂一样柔软。虽然这个动作非常普遍,话语也很寻常,但却立刻化解了家长的担忧情绪,觉得把孩子交给这样的护士很放心。同时,我们还从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和疾病的预后为切入点,着重介绍术前、术后的主要事项,告诉家长呼吸道感染和术晨患儿哭闹可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对麻醉不利,请家长务必注意预防。
2.2.4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技巧,全面收集资料
在访视中,我们选择性使用各种沟通技巧,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方式疏导患儿和家长的不良情绪,使他们心理放松,自愿吐露心声,这样才能收集到全面真实的资料。比如,在交谈时使用易懂、朴实、口语化的语言,轻声细语,语速适当。提问时紧紧围绕主题,避免联系性的问题,使患儿和家长不感到有压力。倾听时面向讲述者,全神贯注地听其诉说,关注其讲述的内容,并适时给予轻声的应答。倾听过程中注意观察讲述者的非语言行为,以了解其主要意图和真实想法。反馈中注意让患儿和家长感到安慰和有希望,能够通过护士的语言得到心灵上的慰藉,缓解和松弛紧张心理,以使患儿心身都处于最佳状态。访视中非语言性沟通的运用也很重要,适时、自然地触摸和拥抱可使患儿感受到护士的友好与关爱。
2.2.5特设儿童玩耍区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小儿,我科在手术外走廊特设儿童玩耍区,布置精美,让孩子有个愉悦的心情接受手术,家长给予高度评价。
3体会
访谈时是获得信息的最佳途径,并可逐步积累资料,然后形成诊断学的印象⑶。全面信息的收集依赖于有目的的术前访视,因此灵活运用各种访视技巧至关重要。由于访视时交谈融洽,护士与本组大部分患儿和及其家长建立了信任,因此患儿和家长能够坦然面对手术,术晨患儿能够主动或配合护士进入手术室;而患儿的良好表现也安慰了家长,使家长放心地把患儿交给护士,达到了主动配合麻醉、顺利完成手术的目的。
本组有6例患儿进入手术室时哭闹,其中有4例来自农村,早期教育欠缺,个性较强,护士在访谈时未能引起其注意,从而未能获得患儿的信任;1例由于家长过于宠爱,患儿胆小、脆弱,不愿与陌生人交谈,导致无法沟通;另1例2岁患儿在访视时表现极佳,但术晨进入手术室时却突然大哭,我们认为与患儿初进新的环境且无父母陪伴,感到害怕有关。对于个别配合欠佳的患儿,我们将进一步分析原因,寻找更加适宜、有效、个体化的术前访视方法。
参考文献
⑴刘玲,刘均娥。临床护理交流的原则和技巧。中华护理杂志,2002,36(11):875
新生儿唇腭裂的护理措施范文篇9
“医生,快来救救我的孩子”,听到一声呼喊,只见XX主任和1名女医生、1名护士立即奔向中年妇女面前,发现她怀里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嘴唇青紫、呼吸急促,一摸额头烫得吓人,闫主任立即吩咐到:“快进抢救室,吸氧、心电监护、抽血化验、物理降温、随时准备注射强心剂和气管切开……”,一系列专业而迅速的指令下达后,十多分钟后,孩子的病情渐渐得到控制,孩子的母亲紧紧握住医生的手,热泪盈眶不住地感谢。而她们顾不上疲惫,只是微微一笑点头示意,又奔向了另一个患儿的身边。这就是XX市人民医院儿科医护人员最普通而又最真实的工作写照。
XX市人民医院儿科设立于医院建成初期,拥有60余年发展历程,在院党委的亲切关怀下,一直秉承“视患儿为亲人”的服务宗旨,随着时代变迁、人员更替,始终不忘初衷。全科62名医护人员中女性有60人,科室主任、护士长均为女性,大多数医护人员身兼职业女性和家庭主妇。然而,工作和生活的双重角色锻造了她们铿锵玫瑰般的新时代女性风采。多年来,她们以乐观的态度、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女性特有的善良细心让一个个患儿绽放笑容,如今XX市人民医院儿科早已成为XX百姓心目中的“美丽天使”“守护天使”。
严格要求,只为尽职守责。为提高诊疗水平,确保科室就诊病人得到规范有效治疗,紧密结合公立医院改革有利契机,从健全完善制度、落实诊疗规范、控制院内感染、信访接待等方面入手,制定一系列措施办法,各项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儿科常见疾病诊治规范得到规范执行,患者疗效明显提高;科主任查房、三级医师查房、危重病人交班等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杜绝了不合理检查和用药;实行非感染疾病患儿、恢复期患儿和感染疾病患儿分区诊疗,院内感染率大大下降;建立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实行分级投诉接待,做到化解在科室,投诉不出院。她们从内心深处,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神圣的使命和光荣的职责。
全心全意,一切为了患者。为竭力满足患者多元化需求,儿科门诊不仅增设哮喘门诊,而且还实施一系列绿色便民措施。医师利用夜间休息时间和双休日休息时间加班开设24小时不间断门诊、无假日门诊和日间专家业余门诊,以满足白天无暇就诊的家长和病人需要。实行错时上班,根据不同时期患儿就诊高峰时间,医生随时调整上班时间,冬天增加中午上班医生人数,夏天早晨提前上班。科室还自行编制《儿科就诊指南》,指南包括就诊须知、专科门诊和专家门诊介绍、儿科常见疾病家庭护理知识等,既方便患者家长合理安排就诊时间,又适时进行了医学常识的宣教。一系列贴心暖心的便民措施,大大方便了患者的及时就医。
勇于担当,诠释医德仁心。儿科工作既忙碌又紧张。虽然工作任务繁重,但不管情况多危急、时间多紧迫,儿科的医护人员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挽救生命,践行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面对一直处于门诊病人量多而医护人员相对不足的现状,致使医护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一年365天有300个上、下午都起码拖班至少半小时,疾病高发期甚至要连班,中午匆忙扒几口冷饭接着工作,连轴转是儿科门诊医师和护士常有的事情。一名儿科医师每天平均要诊治XX
0多名门诊患儿,秋冬季疾病高峰时甚至需为300多名患儿服务,但从未听到她们叫苦。同时,儿科病房仅有120张床位,相对于庞大的门诊量而言,病房床位显得远远不足。为了让需要住院的患儿尽早得到诊治,儿科积极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如加快周转,尽量加床。床位的增加使医师们不得不加班工作,但她们毫无怨言,而是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2016年儿科出院病人5000余人次,床位使用率为194.3%,平均住院日8.5日,入出院诊断符合率为99.03%,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为95.5%,治愈好转率为98.86%。
志存高远,追求精益求精。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医护人员业务技能素质提升。尽管人员紧张,仍坚持每年选派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参加高级研修班和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鼓励年轻医护人员加强学历再教育。因为她们深知,病人对医生的信任是建立在优质的服务、高超的医疗水平基础之上。同时,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全力加强科研和教学工作,通过全科人员共同努力,2012年儿科又增设新生儿病房和新生儿监护室,20XX
年新增儿童康复室,20XX
年开展“1岁内儿童神经运动筛查”,共筛查3600余名患儿,使科室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并从20XX
年以来一直承担XX
医科大学专科医学生儿科学的实习和见习工作。
大爱无疆,展现天使风采。这是一个团结向上、充满爱心的集体,自20XX
年以来,先后接受了因疾病被家长遗弃的XX
名婴儿,不但为他(她)们治疗疾病,还给予生活上的护理(如喂奶、洗澡、换尿布),病愈后帮助联系爱心人士大多被收养。有一名出生约1周即被遗弃的“爱心6号”孩子,因有缺陷(唇腭裂)无人收养,一直被科室医护人员抚养至6个月后由护士长亲自送入银川市儿童福利院,“爱心6号”走时全科医护人员犹如将自己亲生子女送出一样,眼含热泪、依依不舍。20XX
年,科室一位医师的妻子患肝部肿瘤,当大家得知病情后,积极为她捐款,帮助她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此外,团结互作精神也早已深入每一位儿科医护人员的内心,帮助兄弟科室完成小儿静脉留置、静脉采血,配合兄弟科室完成儿童相关疾病诊治,一直是儿科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持之以恒,喜收丰硕成果。多年来,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履职尽责、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真心为民,坚持“用真爱呵护患儿,用行动诠释责任”的职业理念,创过了一个个难关,克服了种种困难,赢得了社会各界和群众的广泛好评,喜讯纷至沓来。先后获得“XX市青年文明号”“医院先进集体”“学术进步先进科室”等荣誉,全科人员在核心期刊近30篇。科主任系自治区青联委员,不仅担任XX
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西部新生儿协作组委员、XX
新生儿转运学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而且还获得XX市杰出青年、三八红旗手、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护士长被卫生部授予护理岗位建功标兵,被XX市总工会评为“首席员工”,被XX市红十字会评为“优秀志愿者”。
20XX
年以来,自主开展“不同剂量甲泼尼龙联合抑酸剂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中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维生素A、E与儿童呼吸道感染相关性研究”课题研究,并与XX
医科大学儿内科联合进行了“XX
新生儿唇腭裂的护理措施范文篇10
勤奋的医学生
從小对物理、化学、医学等感兴趣的钱进,课余也常与这些书籍相伴,但她最终选择了医学。“我和医学的缘分应当是源于我爷爷和奶奶的教诲。我是在父辈们的意志下,才最终报考了医学院校。”原来,钱进的爷爷奶奶当年就是京城里的名大夫。爷爷曾下放去了郊区养猪场劳动,他是西医大夫,到农场后他用中医针灸来治疗猪瘟效果奇佳,并钻研出了一整套治疗猪瘟的方法。“我亲眼看到他自做的银针,长短不一,这让我很着迷……爷爷离世之前,他就对我父亲说,你的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将来他们中间一定要有一个学医的。我弟弟表示他的兴趣不在医学,因此我觉得自己不能辜负爷爷对我的期盼就选择了学医。”
“中学毕业后我顺利地考上医学院,5年苦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毕业后,我因学业成绩排在全校第一被分到北京中医学院儿科工作。”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让孩子健康成长,她不分昼夜地忙碌。工作7年后又感觉自己需要充电,在2000—2003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读了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获得中医儿科硕士学位。国家卫生部、人事部、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继承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從2002—2006年,她由国家统一安排正式拜师第四代儿科专家即“小儿王”王应麟老专家学医,成了王应麟的大徒弟。“王应麟老师至今已從医40多年,在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小儿疑难病症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治疗经验,广受好评。我得到了王应麟老师的亲自传授,获益匪浅。”
腺样体肥大了,千万要慎重
钱主任医师介绍,腺样体是隐藏在鼻咽顶壁与后壁的交界处,是一种淋巴组织。她说,打个比方,儿童腺样体就像“半个被剥了皮的橘子”。其表面凹凸不平,有5、6条纵形沟裂,这些沟裂处最容易存留病毒和细菌,因此常诱发上呼吸道感染。若孩子的机体抵抗力能力降低时,如受凉、感冒等,细菌就很容易在此处繁殖,引发急性腺样体炎,对身体危害很大。
弦子发病时,表现为突发性高热,鼻塞,呼吸困难。尤其在平卧时呼吸更为困难,严重者不能平卧,需家长抱着入睡,睡后不踏实,会频繁翻身,或哭闹。若腺样体反复发炎,就会出现病理性增生。儿童鼻咽部比较狭小,腺样体肥大会引起鼻塞,患儿不得不张口呼吸。鼻塞还会使鼻涕向咽部倒流,刺激下呼吸道黏膜,引发咳嗽和抵抗力下降。因此,腺样体增生患儿容易患上反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钱主任介绍,若家长发现孩子经常有鼻塞或睡眠时打鼾的情况,应带孩子去检查,看是否存在腺样体增生。儿童腺样体检查经常采用的方式是电子鼻咽纤维镜检查和鼻咽侧位片,可以明确腺样体的大小。像鼻腔、鼻窦炎症不易引流,压迫或阻塞咽鼓管,造成渗出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的发病率为74.3%,影响听力。长期鼻塞还能导致脑部缺氧,出现精神萎靡、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现象,引起脑发育不良。同时还会导致发育障碍。长期用口呼吸,在气流的冲击下,硬腭高拱,会使面部发育变形,出现上唇短厚翘起、下颌骨下垂、鼻唇沟消失、上切牙突出、咬合不良等。由于面部肌肉活动受限,患儿面部缺乏表情,医学上称之为“腺样体面容”。腺样体增生患儿在睡眠过程中发生脑部缺氧,不仅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还影响考虑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身材矮小。睡眠打鼾伴憋气(即呼吸暂停)、张口呼吸。呼吸暂停、缺氧会不同程度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如引起呼吸、发育、神经认知等方面的异常,严重者甚至引起儿童的猝死。因此,及早诊治是十分有必要的。
中医治疗儿童腺样体增生有突破
肥甘厚味、生活不规律是导致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促发腺样体增生的主要原因。全国2009年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儿童腺样体增生占89%,55.6%儿童中度肥大,每年腺样体切除术儿童达百万,儿童腺样体肥大,西医采取手术进行切除,但手术容易损伤软腭而引起软腭麻痹,引起耳咽管口闭塞并发卡他性中耳炎,可能损伤咽壁,造成疤痕过多而致咽部干燥,而且手术后容易复发。因此,很多患儿家长求助中医。
钱主任医生通过自己8年来的临床经验,应用中药辨证施治,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方用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孩子的急慢性期不同,增生程度的不同,孩子的治疗一般一周就可见效,病情轻者2、3周痊愈,严重者2、3月可治愈。有的孩子治疗前腺样体占2/3,3/4,4/5,甚至完全堵死,经过中药治疗后腺样体消减到1/2,或1/3(正常范围)。孩子能安稳睡觉,无鼻塞,能够整夜闭口呼吸,整夜安睡,再无缺氧出现。
有一男孩,4岁。近两年来睡觉时呼吸困难,平卧时无法入睡,呼噜声明显,张口呼吸,夜间有呼吸暂停的情况,夜间睡眠不安,烦躁哭闹,经儿童医院鼻内窥镜检查为腺样体增生,占4/5,有呼吸暂停,属重度腺样体增生,需手术治疗。家长听了非常着急,又心疼孩子这么小就手术,也担心副作用,就找到了钱医师,希望通过中医治疗。钱医生当时开了一周的汤药,第一周明显感觉孩子呼吸顺畅了很多,一周药服用完,孩子侧卧不再打呼,后来连续找钱医师开了三周药,孩子不打呼噜了,呼吸畅通,饭量增加,后到儿童医院又照鼻内窥镜,诊断占1/3,属于正常范围。家长非常高兴。据不完全统计,钱进主任现已治愈腺样体增生孩子1000多人。通过口碑相传,现在钱主任每日门诊接到大量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
开微博、练瑜伽、跳舞,心态更平和
记者在钱医师的诊疗室墙壁上看到很多患者送来的感谢锦旗。挂在门口的那面上书“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锦旗是一位俄罗斯孩子的爷爷奶奶送的,对着门的那面锦旗是一个新疆孩子的妈妈送的,右边的是河南患者送的……钱主任说,就是因为看到这么多来自外地的患儿,看到这些家长千里迢迢,请假带孩子来看病,总想多帮助家长一些。比如,在服药过程中,孩子有突然出现感冒发烧等现象,便在网上开了微博,将一些自己总结的“育儿常识”和防病治病的一些中医方法登了上去。每晚十点,她就会准时坐在电脑前对每日诊治的病人情况认真总结分析,并一一回复在网上发来咨询问题或问诊的人们。
钱医师对待每个病人耐心细致,每诊治一个病人,她对家长都耐心地讲解患儿的中西医治疗方案,以及如何煎煮汤药,如何服药及饮食的宜忌,由此也得到了广大患者家属的好评。记者看到,针对各个孩子病症的“温馨提示卡”就是她专门给患者家属准备的。她说,现在很多“80后”的年轻父母,面对孩子疾病来袭时,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因此,做大夫的就要多帮助他们,一起来呵护孩子的健康。
新生儿唇腭裂的护理措施范文篇11
[关键词]腭裂;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鼓室置管
[中图分类号]R782.2+2[文献标志码]A[doi]10.7518/hxkq.2015.03.009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treatmentcharacteristicsofsecretoryotitismedia(SOM)incleftpalatechildren.MethodsAtotalof319patients(524ears)withSOMandcleftpalate(3-14yearsold)whoacceptedtreatmentweredividedintoexperimentgroupA,groupB,andgroupCaccordingtoeffusioncharacteristicsinthemiddleearandtympanicpressure.GroupAincluded112patientswithserouseffusion(198ears).GroupBincluded162patientswithmucinouseffusion(248ears).GroupCincluded45patients(78ears)withnegativepressureinthemiddleearwithouteffusionandanacousticimmit-tance.Atotalof208patients(246ears)withSOMandtonsilandadenoidhypertrophyweredividedintocontrolgroupA1,groupB1,andgroupC1matchedwiththesameeffusioncharacteristicsinthemiddleearandtympanicpressure.GroupAandA1acceptedpunctureinthetympaniccavity,groupBandB1acceptedtympanostomytubes,andgroupCandC1acceptedpunctureinthetympaniccavityafterpalatoplasty,adenoidectomy,andtonsillectomy.Allgroupsweretreatedwithantibioticsandeardrops.Curerateandrecurrenceratebetweentheexperimentgroupandthecontrolgroupwerecompared.ResultsThecontrolgrouphadabettercurerate[93.09%(229/246)]thantheexperimentgroup[77.29%(405/524)]12monthsaftertreatment.Theexperimentgrouphadahigherrecurrencerate[14.57%(59/405)]thanthecontrolgroup[3.93%(9/229)].Statisticaldiffe-renceswereobservedbetweenthetwogroups(P
[Keywords]cleftpalate;secretoryotitismedia;punc-tureinthetympaniccavity;tympanostomytubes
腭裂是一种很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其发病率为0.149%[1]。腭裂导致的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otitismedia,SOM)是常见的耳科合并症,据文献[2]报道,腭裂SOM患病率可达70%~100%,且具有高发性、隐匿性、潜在的危险性和治愈的有限性等临床特点[3],这些特征使腭裂SOM治疗较为困难。本研究对腭裂伴SOM患儿进行随访和总结,并与腺样体合并扁桃体肥大伴SOM的患儿进行比较,为探索腭裂伴SOM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的选择
1.1.1试验组2002.3―2012.3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共收治腭裂患儿635例,根据2008年制定的儿童中耳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4],经检查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有617例,患病率为97.17%。将617例患儿中随访资料完整的319例(524耳)设为试验组,其中男215例,女104例,年龄3~14岁,平均5.7岁。在术中常规用5号穿刺针穿刺鼓膜,根据中耳积液性状分为3组:A组的积液稀薄,在0.02MPa压力下能顺利抽出,为浆液性积液;B组的积液黏稠,在0.02MPa压力下不能抽出,为黏液性积液;C组为无积液仅为鼓室负压。A组有112例,198耳,占37.79%(198/
524),平均年龄5.4岁;B组有162例,248耳,占47.33%(248/524),平均年龄5.7岁;C组有45例,78耳,占14.89%(78/524),平均年龄4.5岁。
1.1.2对照组2002.3―2012.3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14岁腺样体合并扁桃体肥大伴SOM患儿208例(246耳),其中男109例,女99例,平均年龄5.9岁。在同样条件下根据鼓室积液性状分为3组:A1组为浆液性积液,79例共98耳,占39.84%(98/246),平均年龄6.2岁;B1组为黏液性积液,65例共78耳,占31.71%(78/246),平均年龄6.3岁;C1组为中耳负压无积液,64例共70耳,占28.46%(70/246),平均年龄7.1岁。
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鼓膜穿孔,耳聋家族史和药物致聋史。
1.2治疗方法
试验组患儿在全身麻醉下采用改良兰氏法修复腭裂,术毕重新消毒铺巾行鼓膜穿刺。A组在鼓膜前下象限穿刺后吸出积液,对不易吸尽者用含5mg地塞米松和4000U-糜蛋白酶的5mL生理盐水稀释液浸泡中耳腔5min,反复冲洗至冲洗液清亮为止。B组在耳内镜下在鼓膜前下象限切开,吸出分必物,再用生理盐水稀释液浸泡中耳腔5min,反复冲洗至冲洗液清亮,若积液黏稠不易彻底清除者,可在后下象限做第二切口,以便充分引流,吸出清洗液保持视野清楚,安置通气管,调整通气管的位置,保持通气管通畅。C组行鼓膜穿刺后,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1mL,按压耳屏1~2min。
对照组患儿在全身麻醉下切除扁桃体、腺样体后,重新消毒铺巾行鼓膜穿刺术,A1、B1、C1组的治疗方法与A、B、C组的治疗方法相同。
术后两组患儿应用地塞米松0.5mg・kg-1・d-1,连续用药3d,并辅助头孢硫脒30mg・kg-1,连续用药5d以抗炎治疗;鼻腔用呋麻滴鼻液滴鼻每日3次,连续4~6d;用生理性海水喷雾剂清洗鼻腔,清除鼻腔分泌物以预防感染,保持鼻腔通畅;对鼓室有积液行鼓膜穿刺和置管术后者用含5mg地塞米松和4000U
-糜蛋白酶的5mL生理盐水稀释液点耳7~14d。7d后出院,每周复查1次,共4次。复查时,对鼓膜穿刺组,如发现穿刺孔阻塞及鼓室图仍为B型,应再次鼓膜穿刺点药;对鼓膜置管组,需维持通气管通畅,以后每月复查1次,直至积液消失3个月为止。
1.3疗效判断与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电耳镜检查以及听力复查结果综合判断疗效。鼓膜穿刺在术后3、6、12个月时复查鼓膜、声导抗、纯音测听或ABR(areaborderrou-ter)检查;鼓膜置管在3、6、9、12个月时复查鼓膜及听力情况。疗效评定标准如下。治愈:鼓室积液消失,鼓室压恢复正常,维持3个月以上,鼓膜标志清晰,纯音听阈气骨导差缩小15dB以上或气骨导差小于10dB,鼓室导抗图为A型;好转:积液消失或鼓室压恢复正常,鼓膜标志正常或欠佳,纯音听阈气骨导差缩小10dB以上,鼓室导抗图为A型或C型;无效:症状无改善,鼓膜内陷或标志不清,纯音听阈气骨导差缩小10dB以下,鼓室导抗图为B型。治愈率=(治愈耳数+好转耳数)/总耳数×100%。符合治愈标准,结束治疗后经两次耳专科检查再次符合SOM诊断标准者定为复发,计算各组的复发率。复发病例另做治疗和观察,不再计入后续研究。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20软件对各组疗效进行配伍方差计算,各组间疗效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疗效比较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见表1、2、3。试验组患儿通过鼓膜穿刺或鼓室置管,总治愈率为77.29%(405/524),而对照组则为93.09%(229/246),对照组治愈率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9)(P
2.2并发症
鼓室置管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下。B组发生通气管阻塞37耳,发生率为14.92%(37/248),经补救处理,31耳再通畅,占83.78%(31/37),再次阻塞5耳,占16.13%(5/31);通气管脱落12耳,发生率4.84%(12/248);通气管移位、偏斜21耳,发生率8.47%(21/248);鼓膜穿孔11耳[4.44%(11/
248)];鼓膜硬化内陷13耳[5.24%(13/248)];鼓膜菲薄17耳[6.85%(17/248)];并发感染2耳[0.81%(2/248)]。B1组发生通气管阻塞2耳,发生率2.56%(2/78),补救治疗后均再通;通气管脱落1耳[1.28%(1/78)],通气管移位3耳[3.85(3/78)];鼓膜穿孔2耳[2.56%(2/78)],鼓膜菲薄4耳[5.13%(4/
78)]。
鼓膜穿刺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下。A组发生鼓膜穿孔2耳,发生率1.01%(2/198);鼓膜增厚3耳[1.52%(3/198)]。C组发生鼓膜穿孔2耳[2.56%(2/
78)],鼓膜增厚3耳[3.85%(3/78)]。A1和C1组无鼓膜穿孔,A1组发生鼓膜增厚1耳[1.02%(1/98)],C1组发生骨膜增厚3耳[4.29%(3/70)]。
3讨论
儿童SOM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减退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5],根据不同文献的报道患病率为14%~62%[6]。这在耳聋防治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治疗不当或被忽视,最终可造成严重的听力损伤,影响儿童的语言和智力发育。
本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过程及治疗结果存在差异,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试验组中耳积液以黏液为主,占47.33%(248/524),术中彻底清除积液困难,用药物反复冲洗仍有部分患耳需在鼓膜上做第二切口,对照组中黏液积液占31.71%(78/246),清除积液较为容易,不需做第二切口。2)术后随访中,试验组置管的通气管容易阻塞,发生率14.92%(37/248),需通过点药或针尖疏通通气管,仍有16.13%(5/31)再次发生阻塞,而对照组发生阻塞仅占2.56%(2/78),经耳内点药后均可再通。3)通气管留置时间不同,试验组(B组)留置时间较长,置管3个月治愈率仅为7.26%(18/248),而对照组治愈率为74.36%(58/78),试验组需延长置管时间才能提高治疗效果。4)对浆液性积液或无积液高负压的患儿行鼓膜穿刺,试验组一次穿刺治愈率较低,分别为21.72%(43/198)和15.38%(12/78),多数患儿需2次以上的鼓膜穿刺才能治愈。即便是给予腭裂SOM更彻底的治疗但在治疗结果上仍存在差异:腭裂SOM行鼓室置管(B组),1年的总治愈率为84.68%,复发率为11.90%,明显差于对照组;同样鼓膜穿刺疗效也差于对照组。腭裂SOM的后续治疗明显较对照组复杂,这提示SOM虽然经过治疗仍易复发,病程迁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以往我国腭裂患者SOM治疗时耳鼻咽喉科介入相对较少,给中耳炎的治疗带来了不便;2)试验组腭裂患儿多为农村儿童,交通不便,术后随访配合治疗差;3)患儿监护人的耳保健意识差,对中耳炎的危害认知不足,易造成不治疗或治疗不彻底;4)腭裂患儿由于腭部解剖畸形,自幼喂养困难,生理功能不及正常儿童,易患上呼吸道疾病;5)腭裂SOM的中耳积液以黏液性为主,清除积液困难,疗程更长;对照组以浆液性积液为主,疗程短;6)腭裂修复手术中对腭部肌肉、肌腱的操作必然会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肌肉损伤,有研究[7]显示,神经损伤后肌纤维会发生明显退变,而16周时所支配的肌肉萎缩仍未见恢复成熟的肌细胞形态。腭裂修复手术虽进行了术中修复和肌肉重建,但肌细胞成熟、愈合和重塑需要时间,咽鼓管的功能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正常,易发生反流,刺激咽口,影响中耳引流。由此造成腭裂SOM的治疗更持久,且更易复发。
综上所述,腭裂SOM具有患病率高、病程长、易复发、难于一次性治愈的特点。根据本研究患儿的治疗结果,总结儿童腭裂SOM的治疗措施如下:1)浆液性中耳炎者应采取频繁随访,反复鼓膜穿刺,黏液性中耳炎者应采用鼓室置管至少半年的方法,坚持随访,尽可能早发现脱管和堵塞现象;2)与耳科医师密切合作,及时发现并治疗,防止置管导致的感染;3)术后1周内,耳内应用含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的稀释液点耳;4)鼓膜切开时,切口大小要适中,切口比通气管外径长0.2~0.4mm为宜,切口位置应靠前下方,不宜接近脐部和鼓环;5)术后序列治疗腭裂,促进软腭功能恢复,尽可能达到腭咽闭合;6)增加腭裂患儿户外活动,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防止上呼吸道感染;7)使用黏膜促排剂,如标准桃金娘油等,防治口腔、鼻腔、鼻窦、鼻咽腔的感染;8)住院期间加强对腭裂患儿及亲属的科普宣传,让其了解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必要性及术后随访的重要性,以提高术后随访率和随访的次数,同时告知患儿及其亲属在带管期间防止污水进入耳内,以免感染。
本研究通过对腭裂性中耳炎与普通中耳炎病例的对照研究,发现腭裂性中耳炎无论在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转归以及预后等方面与普通中耳炎均有较大差异,提示在中耳炎的临床工作接诊过程中,应将腭裂性中耳炎单独列为一类相对特殊的中耳炎予以专门的检查,开展特异性治疗,以提升腭裂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石冰.唇腭裂修复外科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2-3.
[2]SheahanP,MillerI,SheahanJN,etal.Incidenceandout-comeofmiddleeardiseaseincleftlipand/orcleftpalate[J].IntJPediatrOtorhinolaryngol,2003,67(7):785-793.
[3]郑谦,石冰.腭裂伴发中耳炎的诊治要点[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26(5):463-465.
[4]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小儿学组.儿童中耳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43
(12):884-885.
[5]黄德亮,杨伟炎,姜泗长,等.粘连性中耳炎临床观察[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6,31(2):19-22.
新生儿唇腭裂的护理措施范文篇12
[关键词]唇腭裂;母亲;心理状况
[中图分类号]R7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3-0397-03
Comparativestudyonpsychologicalstateofmotherswhosechildrenwithcleftlip
andpalate
ZHAOWen1,HUANGZhi-ping2,LIUXu-feng2,ZHANGJie2,WANGZhong-shan1,CHELei1
(1.DepartmentofProsthodontics,SchoolofStomatology,TheFourth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Xi'an710032,Shaanxi,China;2.DepartmentofPsychology,TheFourth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andanalysizethementalstatusofmothersofchildrenwithcleftlipandpalate,thentoprovidereferenceforpsychologicalsupportandtreatmentforthem.MethodsThe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analysisformentalstatusof110mothersofchildrenwithcleftlipandpalateand80mothersofhealthychildrenthroughlifeeventscale(LES),traitanxietyscale(T-AI),traitcopingstylequestionnaire(NC)andCModebehaviorscale(CB).ResultsThenegativeeventtensionvalueofLES,anxiousanddepressedfactorofCBofexperimentalgroupwerehighthanthoseofcontroulgroup.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significant(P<0.01);Thevalueofsenses,optimisticandsocialsupportandthevalueofpositiveeventtensionofLESofexperimentalgroup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ofcontroulgroup(P<0.01).ConclusionThementalanxietyofmothersofchildrenwithcleftlipandpalatewasveryserious.However,itwasnotnolybecauseoftheirchildren'sdiease;Thesocialsupportofthemothersofchildrenwithcleftlipandpalatewereverypoor.Thus,thesocialandfamilysupportforthosemothersshouldbepaiedmoreattentiontoincreasetheirstresscapabilityandthosewereveryimportantforthechildren'streatmentandconvalescence.
Keywords:cleftlipandpalate;mother;mentalstatus
近年来先天性缺陷婴儿比例的增多,特别是唇腭裂婴儿,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资料表明,我国唇腭裂的发生率为1‰~2‰[1]。以1‰的发生率计算,我国每年约25000例唇腭裂畸形的新生儿出生。唇腭裂患儿对自身畸形和周边的社会反应等都比较敏感,也均可影响患儿的正常心理发育,对他们心理障碍的预防和治疗己成为唇腭裂序列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庭特别是父母的心理状态是影响患儿心理、社会行为和人格的重要因素。有研究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研究结果表明唇腭裂患儿的父母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尤以患儿母亲较为突出[2-3]。唇腭裂患儿家长的焦虑在早期便可诱发孩子的不安全感,家长的心理状态不但决定了患儿能否及时获得治疗的问题,甚者可能导致患儿畸形人格的形成。
本研究通过与正常儿童母亲的对照研究,采用生活事件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表Ⅳ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评估唇腭裂患儿母亲的心理状态,并探讨其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医治唇腭裂患儿的医师们和患儿父母提供在心理层面有针对性的“医治”方法,从而达到对唇腭裂患儿综合治疗和护理身体和心理的目的。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09~2010年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拟行一期手术的唇腭裂患儿的母亲110例作为研究组,年龄19~43岁,平均(29.77±6.04)岁。对照组为80例正常幼儿的母亲,年龄20~42岁,平均(28.44±3.2)岁。
1.2研究工具
1.2.1生活事件量表(LifeEventScale,LES):LES是自评量表,含有48条我国较常见的生活事件,包括3方面的问题:①家庭生活方面,共28条;②工作学习方面,共13条;③涉及其他方面,共7条;另设有两条空白项目,供填写者填写已经经历,但表中并未列出的某些事件。调查对象填写时,根据自身的实际感受而不是按常理或伦理道德观念去判断那些经历过的事件对本人来说是好事或坏事?影响程度如何?影响持续的时间有多长?生活事件对受试者影响程度分为5级,从毫无影响到影响极重分别记0、l、2、3、4分;影响持续事件分为3个月内、半年内、1年内、1年以上共4个等级,分别记为l、2、3、4分。LES的计算方法为,某事件刺激量=该事件影响程度分×该事件持续时间×该事件发生次数;正性事件刺激量=全部好事刺激量之和;负性事件刺激量=全部坏事刺激量之和;生活事件总刺激量=正性事件刺激量+负性事件刺激量。
1.2.2特质焦虑量表(T-AI):是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的其中一个分量表,共20项描述题组成。T-AI用于评定人们经常的情绪体验,可广泛应用于评定内科、外科、心身疾病及精神患者的焦虑情绪。T-AI每一项进行1~4级评分:①1分:几乎没有;②2分:有些;③3分:经常;④4分:几乎总是如此。由受试者根据自己的体验选圈最合适的分值。计算T-AI量表的累加分,最小值20,最大值为80,反映特质焦虑的程度。
1.2.3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特质应对问卷通常在生活事件问卷之后使用,但也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心理变量进行测试,被试对每一个条目做出1~5级选择回答后,其中消极应对NC和积极应对PC各有10个条目,两组分别累加分。
1.2.4C型行为量表(CancerBehaviors,CB):Baltrusch(1988)首先提C型行为,指出其主要特征包含:①童年形成压抑、内心痛苦不向外表达及克制的性格。②行为特征:过分合作、协调;姑息;谦虚,不过分自信,过分忍耐;回避矛盾,调和行为,愤怒不向外发泄而压抑;屈服于外界权势,压抑自己的情绪;焦虑应激反应较强。③伴有生理、免疫方面的某些改变。其基本特征为:压抑、愤怒不能发泄、抑郁、焦虑克制等。
1.3研究方法:采取一对一会谈的方式与家长们交流,然后详细说明调查的意义及填写4种量表的方法,请患儿母亲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一次性独立完成量表,并填写一般情况问卷,一次评定时间约40min。共发放250份问卷,回收194份,回收率77.6%。剔除不合格问卷,剩余有效问卷190份,有效率97.9%。1.4统计方法:使用SPSS14.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方法统计,以P<0.05为统计学显著差异水平。
2结果
2.1生活事情量表评分:LES生活事件总刺激量越高反应个体承受的精神压力越大,负性事件刺激量分值越高对心身健康的影响就越大。研究组中负性事件刺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研究组中正性事件刺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正、负生活事件刺激量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特质焦虑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评分:在特质焦虑量表(T-AI)中研究组得分低于对照组得分,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85,P<0.01)。从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结果看,研究组消极应对(NC)得分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91,P<0.01)。而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积极应对(PC)上得分差异不显著(t=0.100,P>0.01),如图1。
2.3C型行为量表评分:在C型行为量表中,研究组与对照组在焦虑、抑郁、理智、乐观和社会支持因子得分上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研究组中的焦虑和抑郁两个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理智、乐观和社会支持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见表2)。
3讨论
3.1唇腭裂患儿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Dytrych等研究显示对于唇腭裂患儿的出生,对父母是个“心理打击”(mentalshock),并随之产生失落、沮丧、焦虑等心理症状,该现象被命名为“打击综合征”(shocksyndrome)[4]。唇腭裂畸形越严重,打击综合征也越严重。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唇腭裂患儿母亲在负性事件刺激量的得分,在C型行为量表中焦虑、抑郁因子中得分均一致高于对照组,可见唇腭裂患儿母亲在对自己孩子存在唇腭裂这件事实上,处于一种较高的焦虑心理状态。这一结论与田少华等研究结果一致,在唇腭裂患者出生后早期,其家长普遍处于一种负性精神状态,其中,母亲较严重[5]。而唇腭裂患儿母亲在特质焦虑量表得分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唇腭裂患儿母亲在患儿出生前已存在长期的焦虑状态,即当前研究组的母亲出现远比对照组更为焦虑的情况,并非单一由唇腭裂患儿出现的事件而导致的。
另外,患儿母亲在正性事件刺激量得分和在C型行为量表中理智、乐观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也说明在这种“心理打击”之下,唇腭裂患儿母亲的心理状态在发生改变,因而在看待正性事件上都处于悲观情绪之中,缺乏乐观态度,以致在理智层面显得有些偏差。
3.2唇腭裂患儿母亲的心理健康分析:在表4社会支持因子结果中,研究组在社会支持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得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作为唇腭裂患儿的母亲,在面对自身孩子存在患有唇腭裂事实上,比正常儿童母亲缺少来自家庭方面上的一种心理支持,这也就加剧了作为唇腭裂患儿母亲的心理伤害和内疚情绪影响。很多研究表明对父母及其家庭早期咨询服务和良好的社会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6-7]。另外,这也说明对自身孩子存在患有唇腭裂事实上,不单是影响了作为患儿母亲的心理状况,也影响了患儿家庭其他成员,如丈夫、父母的心理接受预期以及对患儿母亲的心理关怀。田少华等研究结果显示,家长的心理状况存在性别差异,生活事件总刺激量、负性事件刺激量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患儿母亲的心理状况比父亲差[5]。Slutsky也发现,80%以上的唇腭裂患儿的母亲在心理上比父亲更难以接受这个事实,有些母亲甚至发生歇斯底里。他们的研究结果出现这种情况,从社会支持的角度来说,这是因为作为唇腭裂患儿的母亲远比作为患儿的父亲更易失去家庭其他成员的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作为患儿母亲,一方面要暗暗承受自己对健康孩子心理期待的破灭;另一方面又担心或正在面对家庭社会、心理支持,这无疑会导致在抚养患儿的成长路上产生更多的心理问题。如Dytrych等研究发现,父母潜在或明显的消极态度,会造成患儿的心理缺陷,比如损害孩子的自尊、性别认同等[8]。
3.3对唇腭裂患儿母亲的心理干预措施:从3.2对唇腭裂患儿母亲心理健康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对作为唇腭裂患儿的母亲尤为重要,同时也会对患儿未来的健康心身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系统的家庭干预很重要。
首先,让患儿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情况。据研究表明,有97%家长对孩子出现畸形的原因回答不知道,反映了我国大多数人对先天性唇腭裂畸形产生的原因缺乏医学常识。患儿父母了解患儿病情和知识越多,对寻求就诊的动机越好,对患儿抚养更有信心,也有利于唇腭裂患儿尽早就诊。如在患儿出生的头3个月,医护人员帮助父母了解患儿的畸形,掌握正确的喂养方式,这都有利于减少患儿父母无助的感觉[9]。张慧中的研究表明63%家长获悉生了唇腭裂孩子后,虽然心情难过,但可以控制。99%的家长对喂养好孩子有信心,85%家长对孩子特别同情爱护[10]。
其次,鼓励患儿父母参加定期的心理培训。定期的心理培训,一方面,可以使父母认识到唇腭裂畸形经过及时多学科的配合治疗后能够使患儿从外貌,功能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从而促进患儿父母在治疗唇腭裂患儿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缓解患儿父母在心理层面的困扰,从而增强对患儿治疗的愿望和对自己患儿的心理接受能力,以及对患儿抚养的信心。张仁华和吴正华研究表明经心理干预,患者父母术前和术后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均明显缓解[11]。
4结论
在面对一个自己孩子是唇腭裂患者事实上,相比正常儿童母亲,患儿母亲处于一种较高的焦虑心理状态,同时会伴有理智的下降,悲观、消极情绪困扰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而在患儿母亲面对这个事实的过程中,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尤为重要。通过对患者家长的心理干预,可以使家长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使家长的心理处于一个良好状态,从而建立良好亲子关系,让患者的心理得到健康保证。
[参考文献]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48.
[2]王铠,李运良.唇腭裂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对照研究[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3,13(2):129-131.
[3]李维文,景先明.唇腭裂患儿父母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2,16(3):174-177.
[4]DytrychJMTheAssocationforParentsofchildrenbornwithcleftLipand/orpalate[J].RevBeigeMed,2002,39(4):392-396.
[5]田少华,赵佛容,钟发平.唇腭裂患者家长心理状况分析[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7,6(2):16-18.
[6]Dolger-HafnerM,BartschA,TrimbachG,etal.Parentalreactionsfollowingthebirthofacleftchild[J].JOrofacOrthop,1997,58(2):124-133.
[7]BrunnerM,GeorgopoulouA,VerresR,etal.Psychosocialproblemsandcopingstrategiesofyoungpatientswithcleftlipandpalate[J].PsychotherPsychosomMedPsychol,2004,54(11):423-430.
[8]DytruchZ,TylJ,SchullerV,etal.Psychdogicalandsocialproblemsinfamilieswithchildrenwithcongenitaldefects[J].Cas.LekCesk,1990,l29(22):678-682.
[9]ChapadosC.Whenachildisbornwitllacleftlipandpalate[J].CanNurse,1997,93(1):31-36.
[10]张慧中.先天性唇腭裂畸形患儿家长的心态调查[J].上海口腔医学,1994,3(4):205-207.
-
武术基本功培训范例(3篇)
武术基本功培训范文关键词:武术基本功;练习兴趣引言:武术基本功,是一种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为武术形式打基础的基本功法,是武术运动实践中积累起的行之有效的科学训练技术,武术基..
-
嫁接成活的原因范例(3篇)
嫁接成活的原因范文玉树不能嫁接蟹爪兰,主要原因是两种植物之间亲缘性差异大。嫁接的一大原则是亲缘性相近,蟹爪兰属仙人掌科,而玉树属景天科,两种植物之间亲缘性差异大,嫁接困..
-
武术初级棍术教学范例(3篇)
武术初级棍术教学范文篇1【关键词】大学体育武术教学分组竞赛法【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167-02中华武术起源于古代狩猎活动,伴随华夏..
-
嫁接成活率最高的方法范例(3篇)
嫁接成活率最高的方法范文篇1关键词:番茄;嫁接;砧木;影响中图分类号:S641.2文献标识码:A番茄连作及传统育苗方式是导致青枯病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夏、秋季种植发生最为严重,造成番..
-
嫁接大树的方法和技术范例(3篇)
嫁接大树的方法和技术范文关键词刺槐;利用价值;嫁接技术中图分类号S792.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5)19-0173-01AbstractTheutilizationvalueoflocustwasintroduced.A..
-
起重机械论文范例(3篇)
起重机械论文范文篇1【关键词】港口机械专业教学改革必要性方法一、港口机械专业改革的必要性(一)港口机械专业的特点港口机械主要讲的是港口装卸机械,例如:门座起重机、轮胎吊..
-
起重机械设计范例(12篇)
起重机械设计范文篇1【关键词】起重机械;智能操作系统;应用;前景0前言起重机械是一种大型机电设备,主要功能是对重物进行垂直升降或同时进行升降和水平移动,一般其额定起重量大..
-
治安整治论文范例(3篇)
治安整治论文范文我于1974年3月17日出生于曲靖市麒麟区,1996年7月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分配到原曲靖市公安局治安科工作,20__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__年9月被任命为曲靖市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