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志范例(3篇)
旅行日志范文篇1
【关键词】旅游;安全;对策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生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交通条件的不断完善,外出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的旅游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然而,旅游活动的增多也使旅游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大,旅游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焦点。
一、旅游安全的重要性
为确保我国旅游业能够持续稳定发展,安全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概括地说,旅游安全的重要性如下:对于游客来说,旅游安全是提高游客满意度的重要保证;对于旅游经营者来说,旅游安全是保证旅游活动顺利进行,并获取良好经济效益的前提;对于旅游业来说,旅游安全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在旅游安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游客、旅游经营者,还是旅游业都需要以旅游安全作保障。由此可看出旅游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当前,由于种种原因,旅游业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交通事故、火灾、水灾、食物中毒、突发自然灾害等,除此之外还会发生一些意外事故,从而造成严重伤害,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二、旅游安全现状分析
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它不仅是旅游活动顺利发展的保障,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旅游业是个综合性的产业,它涉及到很多社会部门和行业,旅游活动又包含了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现代旅游业由于各种社会的和自然的因素影响,潜在着许多危险和不安全因素,旅游行业和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可能存在着潜在的旅游风险。
旅游安全问题产生后,会通过各种媒介影响到潜在旅游者,影响潜在旅游者对目的地决策行为。例如,旅游风险可能是来自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也可能来自旅游者自身和旅游组织者等各个方面。因此,解决旅游安全问题,加强旅游安全研究,不仅是旅游活动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旅游业做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目前情况下,旅游安全事件还在频繁发生,甚至出现了增长的趋势。例如,2012年浙江省共接报旅游事故22起,死亡27人。事故数量和游客死亡人数较上一年度有所上升。事故类型呈现四大特点:旅游交通安全压力增加;游客溺水事故有所抬升;星级饭店火灾形势趋于复杂;中老年游客猝死案例增多。还有2013年十大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更是令人心惊。由此可见,旅游安全问题越来越尖锐,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时刻关注的问题,必须积极应对。
三、旅游安全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旅游安全法规
旅游安全法规是从法律上保障旅游安全,为旅游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法律依据,依靠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来规范和约束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意志和防控意志,提高旅游者的旅游安全防范意志,约束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各种不当行为。旅游安全法规是旅游安全得到保障的基础,完善的旅游安全法规是旅游业顺利、平稳发展的保障和前提。
(二)建立旅游安全预警系统
旅游安全不仅仅考虑与人们生命财产直接相关的安全问题,还应涵盖旅游资源安全、旅游环境安全等内容,准确、及时的预警信息能有效减少国家经济损失,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危险事故的预警也是一种安全。
我国目前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假日旅游预警系统,属于旅游团体协作机构,依靠其成员单位的广泛性和权威性已经在假日旅游活动过程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可以在假日旅游预警系统的基础上,集成和调配相应的功能,建立一套完善的旅游安全预警系统。
(三)建立旅游急救系统
我国现有的旅游安全急救系统还不成体系,相互之间的协调合作程度比较低,这使得急救工作的效率不高。旅游急救系统应包括:
(1)救援指挥中心。对整个旅游安全急救工作的进行开展、协调、整体统筹。
(2)安全救援机构。涉及到很多部门,如医院,消防部门,及其他与救援工作有关系的其它部门。
(3)安全救援的直接机构。包括可能发生旅游安全问题的旅游景区(点)、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和社区。
(4)安全救援的间接机构。包括旅游地、保险机构、新闻媒体和通讯部门。
一个完善的旅游安全急救系统要能够这四个部分组织起来,以救援指挥中心为核心统一策划旅游安全急救工作,一旦发生旅游安全事故,各方面能够快速、有序的开展工作,发挥集体的力量,顺利解决问题。
(四)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
旅游业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相对于其他产品,旅游产品有无形性、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不可储存性、异质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旅游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旅游从业人员的即时表现来决定的。如果旅游从业人员没有掌握足够的基本安全知志,或是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不按有关规定行事,就会大大增加旅游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因此,旅游企业和旅游有关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知志水平和安全防范意志,强化他们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工作的意志,将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扼杀在萌芽阶段。
(五)加大旅游安全的宣传教育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诸多安全事故,旅游企业及旅游有关部门应加大旅游安全的宣传教育,增加人们对旅游活动过程中潜在危险的了解,提高社会大众的自我保护意志。
总之,旅游安全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只有根据游客普遍所需的安全要求,结合各地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标准,不断加强安全过程管理,并定期对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加强安全监控,才能有效地抑制和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从而促进我国旅游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肖亚波。景区旅游安全问题的思考[J].商品与质量,2010,(7)。
[2]王志华,汪明林。旅游景区安全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07,(1)。
[3]朱红新.旅游安全及其管理体制研[D].南京农业大学,2007,(11).
旅行日志范文
[关键词]檀萃滇海虞衡志民俗旅游文献学
[分类号]G256
1檀萃与《滇海虞衡志》
檀萃(1724―1801),安徽望江人。1778年补云南禄劝县知县到云南。后受聘任昆明育才书院、万春书院主讲,居滇20年。学识渊博,学问文章为世所崇。著有《滇海虞衡志》、《农部琐录》、《华竹新编》、《滇南山水纲目考》以及蒙自、浪穹、顺宁、广南、腾越县志等。
《滇海虞衡志》(以下称《滇海》)是在75岁返乡归途中仿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而作此书,以表其“拳拳于滇”之情。全书包括志岩洞、志金石、志香、志酒、志器、志禽、志兽、志虫鱼、志花、志果、志草木、杂志、志蛮十三篇。虞衡,周官名,见于《周礼・天官・大宰》“虞衡,掌山泽之官,主山泽之民者”。
《滇海》是一部“土训”之书,在云南古籍志书中,以“虞衡志”命名的书仅此一部。与其他志书相较,该书在形式上分类记述,便于检索;在内容上,广采博收、参记见闻、考辩异同,记载了云南清中期以前的地方土地山林川泽、出产品物、民俗生活,是一部“地方性百科全书”似的古籍,所记内容又被多部古籍辑用,文献价值突出。随着云南民俗旅游发展对民族传统历史文化内涵需求的日益增强,地方文献更具有新的现实意义。蕴含着珍贵的民俗旅游资源,能够转化成云南民俗文化和旅游经济的亮点,这就是地方古籍文献的考证依据作用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体现,可见,文献是历史的遗存,对古代旅游文献的研究,有利于对文献的保护和对云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滇海虞衡志》蕴含着珍贵的民俗旅游资源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是民族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中最富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能使旅游者在精神上、文化上获得独特享受。《滇海》是云南各民族历史文化的活的标本和缩影,有浓郁的民俗风情,体现了云南民俗的多样性、全民性和自然性特点。
2.1物质生产习俗
云南物产丰富、人民有高超的民间工艺,金石、香、酒、禽、兽、虫鱼、花、果、草木应有尽有。《志器》篇载:“白铜面盆,惟滇制最天下”,“独绝者唯面盆,所以为海内贵”,此外,还大量生产制作铜屋、铜瓦、各种铜像、钟、磬、鼎、铜炉等。书中详细记述的制铜过程,师徒相授、星火相传,现在的鹤庆县还继续使用着铜制的面盆、菜盆,春节时家家都用铜火锅,这已逐渐成为乡村旅游的独特之处,使那些热衷于乡村旅游的人们能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得到内心的满足与愉悦。《志金石》载:“楚石出大理点苍山,宝贵闻于内地”,“楚石器物”,“制作甚精”。可见大理人对大理石的喜爱由来已久,而今家家都有大理石制品,是馈赠亲朋好友的必备之物,一直以来也是最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志草木》载:“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普洱茶曾经是贡品,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和记忆。上世纪末开始,又重新被重视和热捧,成了国内外游客必买之物。这其实是将古代旅游文献与现代旅游市场和旅游者需求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同时也使茶马古道游日益升温,带动了旅游地“食住行游购娱”的整体发展。不仅重展历史风采,还推动了民俗旅游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2.2民族生活习俗
2.2.1服饰服饰习俗深受自然环境、生产水平、生活方式、民族交融等条件的影响,云南少数民族由于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服饰的多样性特点更为突出。《志蛮》详细的做了记录,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例如:“白罗罗者,裹头跣足,著两截衣,富人耳带铜环,衣如袈裟,以革带系腰”,而黑罗罗“在夷为贵种”,“土官服虽华,不脱夷习,其妇以采缯缠首,带金银大耳环,服锦绮,曳地尺余,然披黑羊皮于背,饰以金银铃索”,与汉杂居的海罗罗,则又是“居食衣服,悉与汉同”。这些记载,是创建民族服饰博物馆的文献依据,有利于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对服饰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播和利用。
2.2.2饮食饮食是人类的天然本能,除了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外,还与各民族的风俗和淳朴感情息息相关。书中写道“老酒,滇南士大夫家亦藏之”,“蛮人嗜酒”,“聚而酣之”,《志蛮》:“有十客则令十人行酒,酒初行,乐生一人大呼,众和之,如此三,既就坐”,“开年客至,必供白酒煮鸡蛋两碗,乃为亲密”。现在,彝族和白族都有《酒歌》作为接待嘉宾的开场曲目,将云南少数民族的豪爽与热情淋漓尽致的展现给中外游客,深受旅游者喜爱。
云南的气候和山川特点,为云南民族先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充分体现了其自然性特点。如:《志虫鱼》载“滇池多巨螺”,“则滇嗜螺蛳已数百年矣”。如今,沙锅鱼、酸辣鱼、煮泥鳅、爆炒鳝鱼、炝螺蛳、海菜芋头汤等,已成为旅游者必品的民族特色食谱。
2.2.3岁时节令云南各民族由于自然地理、生产方式、历史发展和文化形态等方面的不同,出现了独特的时令日子,而一旦形成,这些日子就成了全族性的、集体性的和传统性的。么些族,“正月五日,登山祭天”;嫂且族,“以丑月为正月”;土人,“寅、午、戌日,人城交易”;白罗罗,要在五月二十三日,对死者进行祭拜。现在的云南,依然保留着定时赶集交易,春节期间要拜山、祭天、祭祖的习俗。
2.3民族礼仪习俗
这是云南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经历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习俗,包括生活方式、婚丧礼俗、待客往来等,是民俗旅游资源中很有特色的一个部分。
《志蛮》载:“然富者多聘汉儒为师。习六艺,补博士弟子”,可见,虽称为蛮,其实是读书知礼、讲究长幼有序、勤劳俭朴的民族:“平素弟妇见兄公,必肃立低头不敢仰视”。海罗罗“居家俭朴,情性和纯,且知读书”;黑罗罗“担柴荷蒉,治生勤苦”;么些“俗俭约,饮食疏薄”。在待客往来方面也很讲礼仪:“贵宾至,以松叶席地,自门径至堂室,履之清滑可爱”,大有回归自然之感。
婚嫁习俗在民俗风情中独具魅力。“妇拥夫资,不欲他嫁,则招夫,谓之上门,既能专制,所有亲族不得过问”,这一习俗保留至今。婚礼中,有“接松棚会宴”的,也有“婚嫁尚侈,诸种人所不及”的。黑干夷讲究男女自由恋爱:“居深山密箐,男吹笙,女弹口琴,唱和相调”。如今,婚俗表演已成为歌舞表演中必不可少的段落,增添了旅游情趣。
2.4民族信仰习俗
民间信仰和宗教习俗,是一个民族文化最深层最基本的构成之一,由此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方面,书中写到:古宗“以藏佛经为富”,
焚人“相见合掌为敬”,可见,佛教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早在南诏大理国时期就有“妙香佛国”之称,佛儒合流、通释习儒,以僧道为官、以佛法治国,因此,南诏大理国人民深知佛法,易于治理。如今,即使住着别墅,只要家有老人,都会供奉观音菩萨像,老人也会每天念诵经文。大理的“三月街”,就源自于佛教传说,鸡足山是宗教旅游胜地。版纳的浴佛节,完整保留了对佛教的信奉活动,游人出入寺庙,不可越矩。
祭祀占h方面,《志香》中载“滇人祭神用降香,故降香充市,即降真香也”。《志蛮》:“峨昌,祭以犬,占用竹,三十三茎,略如簪”,“窝泥,祭用牛羊,挥扇环歌,附掌踏足,以钲鼓、芦笙为乐”。现在的白族,用猪头和完整的公鸡祭祀,也要烧香、请专人念经。这些特有的民族文化现象,深深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能满足旅游者探奇的心理。
3《滇海虞衡志》为开发旅游业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丰富的考证依据
3.1自然旅游资源依据
云南自然资源丰富,《滇海》作者在书中多次用了“最天下”、“甲于天下”这样的词,可见的确是独特之物。如《志花》篇“滇南茶花,甲于天下”;《志果》篇“查,巨亦甲天下”,“查饯、查膏尤佳”;《志草木》“滇之茯苓甲于天下”;而“蒙自鸡枞之名,独冠于全滇”,这无疑为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文献支持和考证依据,可据此深入民间采访,还原物品原来的风貌和地位,制作丰富的旅游产品,增添云南旅游的吸引力。
自然资源中以民族地区复杂的地貌构成,形成千奇百怪的自然景观及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生态环境和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成为绝佳的旅游吸引物。
3.2民俗生活旅游依据
其最具魅力之处在于真实性和可体验性,文献中的记载,旅游者同样能够亲历与感受,成功的实现角色的转换,这种参与式的旅游是民族地区独特的旅游形式。
《滇海》描述了生产生活场景和生活情趣。“寻常杯杓,必资花生”的惬意;品普洱、赏茶花的雅趣;“天日晴朗,滇人多放鸽,散于满城,铃叫盘空,笙箫响逸”好不自在逍遥;“乡村饮宴,则击大鼓,吹芦笙,舞牌为乐”的民俗乐趣;“以茶易马”的古老贸易方式等等,使现代人能从中探寻人文科学的理性之光,得到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从而满足“回归”的审美需求。
近年来的民族生态村、民族风情园,是展现民俗生活最好的载体,但不能泛滥甚至变味,可依据文献记载,采用分主题、分时代、分单元的形式,划分旅游区和生活区,展现民俗生活的真实,但又不失传统文化舞台化后的观赏性。这些记载,是历史的遗存,是人文精神的缩影,也最能打动旅游者的内心。这不仅是对历史真实的保护,也能满足旅游者探新探奇、回归自然的审美心理。
3.3科学考察旅游依据
在《志岩洞》中记录了“南诏五岳”之说,在记玉龙雪山时,毫无保留的记述了游者的惊喜“即惊以为内地所未有,况此奇幻巨力,几出天地之外”。云南特有的喀斯特地形,既是科考旅游的重要之地,又能体会寻幽探奇的奇妙感受,同样有巨大的吸引力。
云南独特的气候和地质条件,在书中专门有《杂志》篇记载,雪、风、云、雨、雷霆、冰雹、地震、瘴气都有详细记录,这也为科学考察旅游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是不可多得的史料依据,也为旅游者了解云南在自然气候方面、社会生产生活状况方面的变迁提供了参考。
此外,对民族服饰的科考研究,是民族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各民族特有的服饰,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和史料价值。《志蛮》中记述了四十多种不同民族或不同支系的民族服饰,为科考游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依据。
旅行日志范文
孙志刚在发言中说,贵州将抢抓“一带一路”倡议同波兰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对接的机遇,推动与波兰在大数据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培育大数据“智慧树”,开发大数据“钻石矿”,让大数据造福各国人民。
论坛上,孙志刚、波兰经济发展部副国务秘书亚当・哈姆雷什查克见证了黔东南州凯里市与波兰滨海省卡尔图济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签署仪式。
6月22日,孙志刚与滨海省副省长理夏德・希维尔斯基会谈。孙志刚说,希望在中波友好合作大背景下,拓宽两地合作领域,推动双方在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医疗、旅游、科技、农业、林业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共同开启两省友好合作新征程。
此前,黔东南州与滨海省卡尔图济地区签署了友好合作谅解备忘录,孙志刚出席并见证备忘录签署。
6月23日,“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全球推广系列活动――贵州省民族民间工艺品走进捷克文化交流展示活动在布拉格举行。
孙志刚在讲话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亮丽名片。希望以此次交流展示活动为契机,积极学习借鉴捷克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不断将贵州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发扬光大。
捷克众议院副主席、捷摩共主席沃伊杰赫・菲利普在致辞中指出,今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访问捷克,两国元首共同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不仅有利于深化中国与捷克等中东欧国家的合作,而且为贵州与捷克交流合作提供了重大机遇。
推介会上,与会嘉宾观看了《飞越多彩贵州》宣传片,贵州省和捷克手工艺人介绍及展示作品。会前,孙志刚会见了出席活动的重要嘉宾,参观了民族民间工艺品展及捷克民俗乐队表演。
6月23日,孙志刚率贵州代表团在布拉格拜会了沃伊杰赫・菲利普,与捷克地方发展部第一副部长克莱拉・多斯塔洛娃进行了座谈。
沃伊杰赫・菲利普说,贵州资源丰富,风景迷人,发展成绩令人赞赏,愿意推动更多捷克地方、企业与贵州在农业、工业、旅游文化、生态环保等领域进行务实合作,找到更多合作共同点,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孙志刚说,贵州代表团向捷克人民推介欣欣向荣的贵州,希望在经贸、农业、中药材、旅游、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领域寻求合作,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深化中捷战略伙伴关系贡献更多力量。
在与克莱拉・多斯塔洛娃座谈时,孙志刚简要介绍了贵州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贵州旅游资源丰富,希望与捷克加强旅游合作,共同推进互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依托记录片、互联网等加强旅游推介,开展旅游发展经验交流,欢迎更多捷克朋友到贵州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克莱拉・多斯塔洛娃说,捷克地方发展部将围绕落实捷中双方合作协议,依托捷中开辟更多航线机遇,在旅游、中医药等领域加强与贵州合作,促进双方友好关系深入发展。
孙志刚在捷克访问期间,与捷克原副总理、外交部原部长、总统顾问、布拉格新丝绸之路研究所主席杨・科胡特座谈,就深化双方务实合作进行交流。
杨・科胡特说,捷克将积极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加强与贵州的交流互动,共同探讨在工业、能源、教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务实合作,推动两地友好关系深入发展。
孙志刚简要介绍了贵州基本情况。他说,贵州代表团此次访问就是为了落实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希望同捷克在航空、科技、旅游、文化、教育、医疗、服务业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推动地方政府建立友好关系,促进两地交流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孙志刚、捷克旅游局局长莫妮卡・帕拉特科瓦出席“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全球推广系列活动――爽爽贵阳文化旅游(捷克)专场推介会,共同见证贵阳市与玛丽亚温泉市建立旅游友好城市并致辞。
孙志刚说,贵阳市和玛丽亚温泉市都是非常美丽的城市,共同播下结为友好城市的“种子”,前景广阔、成果可期。希望两市以此为契机,在文化旅游、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开展友好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借鉴,相互宣传推介,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莫妮卡・帕拉特科瓦在致辞中说,捷克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拥有美丽的建筑和优美的风光。近年来中国旅游市场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到捷克观光旅游,这为贵州与捷克的旅游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
推介会前,孙志刚一行考察了玛丽亚温泉市旅游开发和城市规划建设情况,现场嘉宾观看了贵阳市旅游文化展示。推介会上,与会来宾观看了贵阳市和玛丽亚温泉市城市形象宣传片,贵阳市市长刘文新、玛丽亚温泉市市长彼得・德晒施聂那克代表两地政府签订《旅游友好城市交往备忘录》。
孙志刚还考察了舒迪安生物技术公司总部,与公司全球总裁拉迪斯拉夫・巴顿尼克举行了会谈,出席了当地华人华侨社团及企业家交流餐会。
孙志刚考察了舒迪安公司科研实验室、制造实验室(无菌车间)和存储仓库。座谈时,孙志刚说,希望舒迪安公司关注贵州,与贵州医药企业和医院建立联系,共同开展中医药萃取、临床实验等方面合作,并希望国际金融投资集团其他板块公司投资贵州、互利共赢。
拉迪斯拉夫・巴顿尼克介绍了公司产品研发、生产、临床应用、市场开拓等情况。他表示,舒迪安公司愿意与贵州开展合作,并期待尽早到贵州考察,寻求合作机会,实现共同发展。
在与捷克华人华侨社团及企业家交流时,孙志刚说,希望广大捷克华侨华人心系祖国,密切关注正在崛起的贵州,在社团和企业的发展、贵州的发展和捷克的发展中找准契合点,扬长补短,深化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6月27日,丹麦・贵州生态环保产业交流恳谈会在哥本哈根举行,孙志刚、中国驻丹麦大使刘碧伟致辞并见证签约。
孙志刚说,贵州与丹麦合作前景很好、潜力很大,希望乘“一带一路”倡议东风,以生态环保领域合作为契机和切入点,进一步拓展双方在城市规划建设、旅游、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合作,开创贵州与丹麦合作新局面。
-
建筑材料的发展范例(12篇)
建筑材料的发展范文篇1关键词:装饰材料现状趋势环保污染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113-01一、前言我国在装修材料的自我开发研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
-
旅行感悟范例(3篇)
旅行感悟范文在各个年龄阶段,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形成一个大大的朋友圈。但很多时候,在成长这条路上,我们都只能一个人孤单行走,能陪你扛过风风雨雨一直到老的朋友寥寥无几..
-
小学线上学习方案范例(12篇)
小学线上学习方案范文篇1基于Moodle的混合教学设计原则根据混合教学策略理论和Moodle教学平台的特点,为了使混合学习策略切实可行,在混合学习的建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
水上交通安全总结范例(3篇)
水上交通安全总结范文一、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我们始终坚持以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指导,以实现“四个明显,一个确保”作为活动的目标。充分认识到水上交通安全工..
-
水上音乐教学反思范例(3篇)
水上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篇1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初中课程设置强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强调考试公平的呼声越来越高,相关政策也在近期也不断出台。随着素质教育思想走进初中课堂,越来..
-
水上安全总结范例(3篇)
水上安全总结范文关键词:跨越;南水北调;安全1概况南水北调中线邢石界至古运河南渠段总干渠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一部分,工程等别为Ⅰ等,总干渠渠道按Ⅰ级建筑物设计。跨越工..
-
隧道工程的意义范例(12篇)
隧道工程的意义范文1篇1关键词:大断面全断面开挖新奥法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5-008-021.概述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发展,大断面公路隧道..
-
小学家校合作的意义范例(12篇)
小学家校合作的意义范文青少年法制建设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