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减灾的措施范例(3篇)
防洪减灾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洪水治水防洪减灾
中图分类号:tv88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6-0251-01
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防洪减灾是人们发展水利,制约水害,恰当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手段。在防洪减灾中正确处理好人与洪水的关系,才能使人类社会更好的发展。洪水的预防措施分为工程与非工程措施:水库的防洪减洪系统,河道的堤防都属于工程措施;而洪水预报则属于非工程措施,洪水预报通常在洪水来临前都会提醒有关部门做好分洪的准备以及人员的转移工作。在水文领域,洪水与干旱一样,都是有随机性与变量性的,人类不可能将之控制。对于洪水,我们应该保持一个理念,那就是去适应洪水而不是控制洪水。
1.传统治水方略存在的问题
1.1为了更深切地了解由征服自然到改造与适应自然相结合防洪观念转变的合理性与客观必然性,有必要对传统治水观的得失做进一步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繁衍,人们逐步向河流下游平原开辟生存空间,防洪问题因而日渐突出,堤防建设成为人们与洪水斗争的主要手段。生产力的进步使得人们有条件兴建高坝大库滞蓄洪水,“与水争地”有了更强大的手段。反思几千年来人们正是走着一条在改造自然环境下的社会发展之路,这是人与洪水关系的主流。但是,这种改造的结果是什么呢?一方面开辟了大片的生存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水灾不断,并且愈演愈烈。
显然兴建防洪工程控制洪水灾难是必要的,同时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兴建防洪工程必须有资金和科技投入,因此,防洪能力建设直接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相关。同时,减灾效益并不是减灾投入越多,效益越大。而是投入达到一定水平,同等的减灾投入所带来的效益就会下降,甚至于工程能力提高到一定阶段,就有可能入不敷出,存在限定值。因此必须寻求调整社会发展以适应洪水的新办法,谋求改造与适应相结合的综合防洪减灾措施,以减少投入而增加产出。
1.2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防洪工程能力将随之下降。
据统计,我市已建成水库86座,其中大型3座,中型10座,小型73座,据2002年病险水库普查,其中有36座病险水库。海河流域诸河的行洪能力,主要由于淤积影响,已成下降趋势。总的来看,由于水库和河床淤积以及人为设障,现有河道、水库和天然湖泊的泄洪调洪能力逐渐下降,每年防洪建设所提高的防洪能力甚至不能补偿已有防洪能力的衰减。
1.3影响洪水灾难增长的因素还在于,经济和人口不断增长。
社会的进步对防洪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防洪减灾的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而且负担还会增加,这是我们面临的客观现实。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始终伴随着对水环境的利用和改造,同时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适应水的规律,采取趋利避害的措施。我们可以修建高坝大库滞蓄洪水,调节径流,在自然面前,人类取得了进一步的主动。但随着人口繁衍和经济发展,又产生了新的困难和矛盾。总体来看,在自然力面前,限于技术和经济条件,人们控制洪水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盲目追求战而胜之。重视灾难的社会属性并采取针对性的战略部署和治理措施,把防洪减灾作为国土整治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长远的综合治水总体规划,建设全社会的防洪减灾体系,为有效减灾开辟新的途径。
2.对社会化防洪减灾体系的构想
所谓防洪减灾社会化体系,既要有效地担当起向洪水作斗争的任务,也要能够面对灾难担负起共同防洪减灾的任务。由防洪转变为防洪减灾,由对付自然水的工程措施转而为改造自然和调节社会以
适应自然,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将牵涉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当广泛的范畴。突出表现为防洪领导体制的一体化:需要各有关部门的配合;需要流域内有关行政区的协调一致和统一领导;需要防洪工程投资分摊和防洪保护区与灾区之间的经济补偿;以及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和法规建设等,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
2.1提高工程防洪标准
我国现有工程防洪标准大大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而高于孟加拉等经济不发达国家,与印度标准相近。但我国洪泛区和经济发达区重迭,经济高速发展要求现有工程标准必须提高,虽然提高到什么标准适当仍需要全面论证,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已不能等待,90年代以来几乎年年紧张的状况,要求工程能力在二、三十年内有显著的提高。除新建水库外,高度重视和抓紧病险水库除险更是重中之重。工程防洪不可或缺。但对一个国家来说,要完全免除水灾是不可能的,即使力所能及,也不经济合理。需要合理性的前提下,采取综合措施,以最少限度地减少灾难损失和保障社会安定为最终目标,而不是与洪水较力。
2.2调整社会以适应自然的减灾措施
这是针对洪水灾难社会属性的减灾对策,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环境建设,发展与增长不能以透支生态环境为代价。加强水土保持和植树造林不单是防洪的需要,也是增加可利用水资源的有效途径,是改善中国大陆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东、中、西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基本保障。
2.3完善体制建设
我国防洪减灾事业面临的挑战,既有自然条件的恶劣,以及经济发达地区与洪水威胁严重地区相重叠的不利形势,也有社会行为和体制建设的缺陷带来的障碍。而一个流域内的水土资源是密切联系的,防洪、除涝、供水、污水处理以及更广泛的环境建设,都是以流域为单元的。这一观念已在世界范围里得到广泛认可。防洪减灾事业是涉及面广泛的一项公益事业,涉及地区广,部门多,利害关系复杂,因此,需要密切协调、统一规划和高度权威。
因此,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要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为此要从以建设防洪工程体系为主的战略发展到在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建成全面的防洪减灾工作体系。总体目标是:一旦在江河发生常遇和较大洪水时,防洪工程设施能有效运用,国家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不受影响,保持正常运作。
参考文献
防洪减灾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
Abstract:themountaintorrentdisasterbyrainfall,topographyandgeologicalconditionsandtheinfluenceoftheeconomicandsocialactivities,thedisasterhaswidedistribution,occursfrequently,suddenstrong,foreseepreventiondifficultyandseasonallystrong,regionalobviousandrunfast,destructivebigwaitforacharacteristic,thereforeinthemountainflooddisasterspreventionandcontrolshouldbebasedonmaximumreducecasualtiesforprimarygoal,incasefirstandprevention&treatmentcombinationtothenon-engineeringmeasuresisgivenpriorityto,thenon-engineeringmeasuresandengineeringmeasures,combiningandthroughimplementingpersonnelremoval,strengthenShanQiuOumanagementmeasures,effortswilldisasterlossfallstotheminimum.Thispaperanalyzesthereasonsfortheformationofmountainflooddisastersinourcountry,andputsforwardthepreventionandcontrolofmountainflooddisastersofnon-engineeringmeasures,analysislincangcityinthemountaintorrentdisasterpreventionprojectconstructionstatusofthenon-engineeringmeasuresatorabovethecountylevel.
Keywords:mountaintorrentdisaster;Control;Non-engineering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引言
山洪灾害是指由于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灾害及由山洪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根据山洪形成原因可分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我国山洪主要是由暴雨引起,故这里所讨论为暴雨山洪。
山洪灾害防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日本、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对山洪灾害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山洪灾害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山洪灾害研究与防治工作的投入。经过近几年的研究探索及示范,逐步探索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洪灾害防治方法体系。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工作于2010年11月全面启动,计划用3年时间初步完成《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确定的1836个县级行政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体系建设。截至目前,临沧市涉及该项目的有:临翔、镇康、云县、凤庆、沧源、耿马等6区县,其中临翔区作为试点县已完成项目建设,其余5县将在2012年度完成县级行政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体系建设并投入使用。
二、山洪灾害的形成原因
(一)降雨因素
降雨是诱发山洪灾害的直接因素和激发条件。降雨量大,多数情况下意味着降雨强度高、激发力强,在一定的下垫面条件下,易产生溪河洪水灾害、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降雨强度大,降雨迅速汇聚成地表径流引发溪河洪水,而泥石流的发生与前1小时的降雨强度关系十分密切。降雨历时长,产生的径流量就大,雨水对土体、岩体的侵蚀作用就强,山洪、泥石流、滑坡就比较严重。
(二)地形地质因素
不利的地形地质条件是山洪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山丘区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以纵向构造和歹字形构造最为突出,对泥石流的形成和活动起着控制作用。软硬相间岩石分布区更容易风化,侵蚀也更强烈,特别有利于泥石流和滑坡的发育,云南是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易发区之一。
(三)经济社会因素
由于受人多地少和水土资源的制约,为了发展经济,山丘区资源开发和建设活动频繁,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产生了剧烈扰动,导致或加剧了山洪灾害。山丘区居民房屋选址多在河滩地、岸边等地段,或削坡建房,一遇山洪、泥石流暴发或发生滑坡,极易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
三、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非工程措施
(一)加强防灾知识的宣传培训
山洪灾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决定了防御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和承担防灾工作。规划要求在全社会加强山洪灾害风险宣传培训,增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使山洪灾害防治成为山丘区各级政府、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二)建设监测预警系统
监测预警系统监测实时的降雨和洪水过程、监视山洪灾害发生征兆,预测山洪灾害的发生,并及时预警信息,这是减少或避免山洪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最有效措施。监测系统包括气象、水文、滑坡、泥石流等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系统。
(三)落实责任制并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建立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编制切实可行的预案,建立由各级政府部门负责的群测群防组织体系,在有山洪发生征兆和初发时就能做到快速、准确地通知可能受灾群众,并按照预案确定的路线和方法及时转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防洪减灾的措施范文篇3
**年10月27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批复》,要求各地要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内容纳入地方“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实施计划,逐级落实防治目标和任务。《批复》中明确了气象部门负责有关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及相关防灾减灾预案等项目实施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为切实做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履行气象部门在《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的职责,现将《批复》转发给你们,请各市气象局、省局有关直属单位按照下列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一、高度重视,密切配合。浙江省山丘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0%以上,因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问题十分突出。近几年,小流域山洪灾害包括泥石流、滑坡等造成的人员伤亡,已占全省整个洪水、台风灾害伤亡人数的80%以上。全省各级气象部门要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将防御山洪灾害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筑好防御山洪灾害的第一道防线。要积极加强与国土、建设、水利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履行部门职责,了解服务需求,提供防治建议,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在山洪灾害防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合理布局,加强监测。努力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尤其要重点加强对山洪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因地制宜,科学论证,根据防御山洪、地质灾害的需要,合理布局气象灾害地面监测网。同时,加强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气象卫星以及闪电定位网对暴雨、山洪等气象及相关灾害的监测,加强通信保障,确保监测信息传输及时无误。
三、努力加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加雨、山洪等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技术研究,开展暴雨、山洪的中、短期预报技术研究,通过研究我省各地山洪发生发展的条件和规律、山洪灾害的气象诱发因素等,建立起综合的山洪地质气象灾害预报模型。同时要大力完善气象灾害信息产品制作系统和气象灾害信息产品系统,着力扩大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加强与有关部门以及网络、通信等运行企业的合作,综合运用气象警报器、广播、电视、报刊、电话、手机短信、传真、互联网、文字材料等多种形式,传送气象预警信息,当前要重点发挥手机短信、电话、计算机网络作用,进一步完善紧急异常气象短信平台,充实完善农网的信息服务功能,强化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灾害预警信息工作。
四、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各级气象部门要不断完善关于山洪灾害的预案体系,明确部门职责,梳理应急流程,充分发挥预案体系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各地山洪灾害应急预案中的要求,加强实战演练,确保气象部门在山洪灾害防御过程中反应迅速、处置有效。
五、各单位在山洪灾害防治中所取得的经验或提出建议,请及时反馈。
附件:国务院关于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批复
附件:
国务院关于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批复国函〔**〕1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水利部、环保总局、气象局:
水利部、国土资源部、气象局、建设部和环保总局《关于批复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请示》(水汛〔**〕313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你们认真组织实施。力争到2010年,在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初步建立以监测、通信、预报、预警等非工程措施为主并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灾减灾体系,减少群死群伤事件和财产损失。到2022年,在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全面建成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在山洪灾害一般防治区初步建立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防灾减灾体系,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山洪灾害防治能力与山丘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二、《规划》的实施,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突出重点、合理安排。要注重整合利用各部门现有资源和设施,构建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地发挥已有资源的效益。
要以近期规划项目为重点,以人员能及时转移、减少伤亡为目标,抓紧在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进行试点,实施雨量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预案编制等见效快的非工程措施和必要的工程措施。要加强宣传和管理,加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构建群测群防体系。要结合易地扶贫,引导和帮助危险区居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做好搬迁避让。
三、省级人民政府是《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各地要将《规划》内容纳入地方“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实施计划,逐级落实防治目标和任务。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要加大对山洪灾害防治的投入,按照以地方自筹为主、中央投资为辅的原则,多渠道、多元化筹措资金。对《规划》中涉及的建设项目,要认真做好前期工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投资,并按基本建设程序报批后实施。
-
防洪排涝安全措施范例(3篇)
防洪排涝安全措施范文篇1如果自云南腾冲起在地图上向东北连接黑龙江的呼玛作一斜线,则它大致相当于年降水深为400mm的等值线,可将我国分为东西两部。斜线以东部分比较湿润,年..
-
公积金缴纳要求范例(3篇)
公积金缴纳要求范文2、养老保险;确保老有所依,退休后可以每月拿到养老金。缴纳比例:企业20%,个人8%。就是有个前提,需要缴纳满15年,到退休年龄才能领,并且缴纳的时间越长,退休后拿..
-
电工电子实训总结实训目的范例(3篇
电工电子实训总结实训目的范文关键词:柔性教学环境;集成化管理;校企共建电工电子专业基础实验课是高职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
-
电子商务主要商业模式范例(3篇)
电子商务主要商业模式范文(一)当前国际上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形势通人全球电子商务贸易额专家预测,到2仪峙年底,仅美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1.5万亿美元。发达国家普遍将电子商..
-
消防安全防范应急预案范例(3篇)
消防安全防范应急预案范文库房消防应急预案演练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公司员工的火灾防范意识,普及火灾常识,掌握火灾逃生自救知识和技能,有效预防各类火灾事故,公司本着以直观..
-
高中生职业技能培训范例(3篇)
高中生职业技能培训范文一、工作任务2019年至2022年,全市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35万人次以上,其中2019年培训0.45万人次以上;力争到2022年底全市技能劳动劳动者占就业..
-
移动互联网的意义范例(3篇)
移动互联网的意义范文篇1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4-0142-02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PC互联网已趋饱..
-
内部控制环境研究范例(3篇)
内部控制环境研究范文【关键词】IT环境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一、引言全球化市场经济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要求,企业应构建科学的信息系统,为企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