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种植技术和技巧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5-08

火龙果种植技术和技巧范文

[关键词]:福建;山区;植树造林;抚育;管护;管理体系

[引言]:福建地区要经过林业对当地的山区改良和能源开采对自然环境保护和整体整治新方法,就要从福建地区的植树造林开始。要以福建地区的地质地貌、大自然的生态环境科学的知识体系为根本,应该对福建地区的植树造林的技术结构与造林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采取其比较实用的方法和举措为基础,创造福建地区植树造林原有技术的新方法,以加管理和保护的工作为基础,实现有质量,有成果的植树造林[1]。

1、山区之间的造林的基本特征

由于山区的地理位置比较的复杂,必须要分析山区的地质地貌的特征,对于不一样的地区实施栽树。其中要对山区的适当整理土地资源和持续完善山区栽树创造森林的有利条件,创作森林的环境要改进。

2、福建山区植树造林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2.1幼小的树木种植的技术

幼小树苗栽种技术其实是指用完整的树苗根部来培育新幼苗培养根部的造林方法,因为小树苗的生命力及其坚强,它的抵御能力非常强,而且成活的概率也非常高,小树苗对生长的生态条件基本没有要求,因此大自然的植物自我生存能力非常强。

2.2插苗造林技术

插苗植树可以在春天和秋天两个季节来实施,有效的运用在母树剪取的新的枝干和它的根茎部分来实施创造森林。分不同的季节改变,其中应用插苗技术也是不一样的。要求土壤里要保持足够的水分,不一样的气候对插苗技术的应用和扩充有着最为显著的影响。另外,在种植土壤填好之后,应该浇大约50公斤左右的定根水,而后进行标准规格的黑色地膜的覆盖。小苗大苗分别是0.6×0.6米、0.8×0.8米,并采用消毒生根以及支撑等方面,以保障苗木的成活率。

2.3分生造林技术

在福建地区要采用分生的创造森林技术中,必须要在比较好的,质量过关的母本树木上试栽树种树技术实施。一定要对母本树木的选用上尤为注意,要保证培育出小树苗有良好的质量。因此才能达到其中分生造林的目标。

3、对福建山区植树造林的抚养培育和管理保护

在福建山区经过植树造林以后树木成长速度非常快,可是当地的气候湿润的自然环境和树木本身因素针对树木的生存和自身发展,有着必要的影响因素,这样就要求福建山区在栽树以及抚养和培育管理和保护工作开展之前,要把握好当地的自然气候,整理和配合栽树时树木本身的内在原因,采用科学的抚养和培育方法,注重管理和全方位的保护工作对策,为福建地区的植树造林有效的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和生长空间。

3.1做好福建地区在植树造林时的封山管理和保护工作

封锁山区来进行植树造林,实际就是不让山区的树木与外界有关系,防止人群对福建山区植树造林期间的破环和污染,有效的创造和保护树木自己主动长大的新的空间。封锁山区造林管理和保护的工作中,科学的创造山区造林项目的验收和重要通往山区的路口,防止其他人员和小动物进入封锁范围。要把被封锁的范围拉上警戒线,有效防止植树范围与人员活动的范围重复,合理加强福建山区栽树造林的管理和保护的能力[2]。

3.2做好对山区的植树造林幼小树木抚养和培育

在树木的成长时期和整体山区植树造林的品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小树苗在成长阶段和延缓生长阶段会招到虫子和藤蔓等因素的干扰使小树苗长得慢,很难快速长成大树,因此对福建山区植树造林进程和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干扰。要想在对山区植树造林的栽种和种植之后,第一时间做好小树苗的抚养和培育的阶段,在小树苗成长时需要的水分和气候还有太阳光的照射的一系列的因素下,把小树苗当作植树造林项目的根本,实行严谨的抚养和培育工作,使小树苗能够在优越的条件下茁壮成长。让抚育小树苗的工作达到目的。

4、提升福建山区植树造林的技巧和实行品质的举措

在福建山区实施植树造林一定要彰显出福建山区的特征,把工程技巧的实行品质作为植树造林项目和山区改良的根本,紧抓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最基本工作,有效提升植树造林项目的工程品质。

首先要做好工作人员的专业技巧的培训工作。因为,人力是在植树造林整个工程进展中最重要的执行要素,所以就要有计划,有阶段的实行对工作人员技巧培训和教育。使工作人员在此工程中体现出自身真正的价值。其次,要整体的完善福建山区植树造林的最基础设施。植树造林工程的实施离不开福建当地社会经济的扶持,才能够让山区的植树造林技术更加完善,更有效的提高植树造林技术实施工作。想要提高植树造林的成长和存活效率,就要把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比较完善,那么在提升树木成长和存活的效率就要加快现在山区林业服务站的更新,有效提高服务站的工作能力,建立健全的相关系统,比如说店里系统、和防火系统还有维修系统等。方便植树造林工作人员进出工作区域,也大大的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小树苗的抚育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合理的提高了植树造林实行的品质。最后,全面完善现阶段福建山区植树造林技术和管理保护工作的管理制度。有效与福建山区的特征相结合,进行重点实施育苗工作,进行互相监督,及时交流,从而让植树造林工作在山区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能够得到保证,同时顺利开展山区的植树造林技术和管护工作[3]。

结语:

要实现福建山区植树造林的科学化,就要合理化的运用现阶段新型的植树造林方法与对策。要将福建地区气候比较湿润、土壤均为红土壤的优势和自然环境做为山区植树造林的根本,把造林的方法以及福建当地的地质地貌的特征相互联系,有质量的开展土地资源的开采,有顺序的开展山区森林的产业,深入发现福建山区植树造林和造林技巧的深层次的含义,有效的增强植树造林的技术和管理保护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俊英.浅论山区植树造林技术与管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136-138.

火龙果种植技术和技巧范文篇2

关键词:元代;至正型青花瓷;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K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153-01

元代是中国古代瓷器生产发展史上的特殊时代,瓷器生产开始出现了新的发展特色。元代艺术既不同于唐代艺术那种雍容华贵之态,又别于宋代艺术的精巧秀丽之姿,元代陶瓷展现出一种雄壮浑厚而又妩媚雅致的神韵,展现出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元青花的出现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使中国绘画技巧与制瓷工艺的结合更趋成熟,具有强烈中国气派与风格的釉下彩瓷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瓷器的装饰艺术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明清瓷器生产发展的格局。

元青花分为至正型与延v型。至正型的代表作品是英国大维德基金会博物馆收藏的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如图1所示,纹饰自上而下分为八层,颈部有楷书五行题记;造型较大;青料发色较艳,有晕散现象和铁锈斑痕,胎体致密而厚重;纹饰层次分明,繁缛而不乱,以多层次装饰带和适合纹样为表现形式;釉色润泽、匀净泛青。而延v型元青花的代表作品,是九江博物馆收藏的延v六年的牡丹纹塔式盖罐,如图2所示,以青花勾绘弦纹、如意云头、莲瓣及缠枝牡丹纹;国产料绘画;青花料色呈蓝中暗灰;纹饰布局较疏朗,纹饰简约,画笔随意,笔意粗放;釉层较厚,釉色白中泛黄。通过比较可以得出,至正型青花瓷代表了元代青花瓷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元代青花瓷的顶峰之作,被人们誉之为“人间愧宝”。

一、纹饰方面

至正型青花瓷最大的特征就是虽然装饰层次繁多,但主次分明;虽然纹饰布局繁缛,但结构严紧;虽然画面茂密,但由于处理得当,浑然一体,并不给人以琐碎和堆砌的感觉。构图一般器物上下为辅助纹饰,中间为主题纹饰,显得宾主协调、层次分明。通过对称、均衡而又富变化的构图手法,使整个器物的画面,呈现出庄重而活泼,浑厚又雅丽之风韵。元代青花瓷的装饰纹样在布局上的缛丽繁华,极为繁密,绘制上的纹饰流畅,精致入微,将一件器物等分成若干个装饰区域,而每个装饰区域内绘有不同风格的纹饰,是中国陶瓷装饰形式的一大突破。

元代至正型青花瓷纹饰继承了汉唐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注重从客观现实,特别是从大自然中选取素材,但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加广泛。常见的作为主题纹饰的有植物,如松竹梅、牡丹、朵莲、瓜果、、牵牛花、芭蕉、灵芝、山茶、海棠、葡萄等;动物,如鱼藻、鸳鸯、孔雀、龙、风、麒麟、螳螂、蟋蟀等;其他,如人物、山石等。也有少量以人物故事和文字为题材的纹饰。辅助纹饰(边饰)常用的有卷草纹、海水纹、钱纹、焦叶纹、缠枝花卉纹、锦纹、回纹、莲瓣纹、云肩纹、卷线纹、鱼鳞纹、龟背纹、枣花纹等,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构图饱满和谐,生动而精美的纹饰,使人们感到神秘而惊奇。所描绘的动植物形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也有图案化的变形植物,都显得生气盎然,充分反映了元代制瓷匠师的绘画技巧及艺术才能。

二、绘画用笔方面

元至正型青花瓷绘画工具主要是毛笔,利用毛笔的中锋,以实笔勾勒、点划、涂染。其纹饰用笔有的生辣豪迈,有的细柔,艺术效果各有千秋。线条流利,笔意准确细腻而不拘泥,多见一笔点划,笔道较粗,可见浓淡层次和明显的笔痕,即使较大块面的青料也大多一笔塌成,这与明初永乐年间用小笔触填成,有明显区别。有时一笔点划往往越出边线,但笔锋收落处自然连贯,运笔恰倒好处,一枝毛笔的几个峰运用得极其娴熟。酣畅猷劲,无碎笔,干净利落,整体感强,如同在宣纸上画中国画一样,在瓷器的坯体上按照所需图案纹样进行绘画,线条流畅,生动自如。

三、装饰方法方面

至正型青花彩绘主要表现为两种不同的装饰方法:一是白地绘彩,即图案花纹以青料描绘出来,同白纸上绘画的方法一样,这是青花瓷器的主流,如图1所示。另一种是青花拔白,即纹饰外用青料涂抹或以细密线条勾勒海水纹或花卉纹,以青料作地色或辅助花纹,主题图案花纹是以露出的白瓷部分呈现,主要应用在大盘之类大件器上。青花拔白的技法是元至正型青花的另一大特征,如图3所示,大盘的边饰运用的便是青花彩绘装饰中这种技法,用钴料勾出轮廓线,留出白色的缠枝牡丹,纹饰外的地用极细密线条勾勒,而在盘心的主题纹饰采用白地青花的装饰方法绘制,很好的突出了主题纹饰。青花釉色鲜艳,蓝白相间,充分表现了元青花拔白独特的技术手法。此外,至正期青花瓷装饰在具体的运用中,十分巧妙地将青花与堆塑、模印、刻划等结合起来使用,表现了元代制瓷工匠的高超制瓷技巧。图3大盘第二圈的牡丹花就是运用了刻划的装饰手法,与青地相得益彰,巧妙的处理青花设色,构图严谨,格外典雅,更增添其艺术效果。

四、造型方面

在造型上,元代至正型青花瓷的造型特征是胎体厚重,器形巨硕,气势宏大,因而造型显得较粗犷,体量也较大,具有浑厚、古拙、雄劲和挺拔的特点。如大盘,以菱口和折沿口居多,盘径都在40――50公分之间。元代至正型青花瓷较常见的都是些大件器物,种类繁多,如大盘、大梅瓶、大罐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有梅瓶、直口罐、F、折沿盘等。

五、胎釉方面

在釉料上,至正型青花瓷基本上属于透明釉,但釉色白中亦微闪青色,只是比青白釉色更淡一些而已,并且有垂釉如泪痕的特点。由于胎厚,釉层也多为肥厚,釉比明清都厚,青花白釉地闪清的程度也比明清两代都重。一般器物施釉至足,各类器物底部均不施釉,底部多有旋纹,有的器物挖足时因辘轳抖动而出现跳刀痕。小口瓶的内壁不施釉。

至正型青花的胎较明清青花疏松,可见小孔隙,并且所含的杂质较明清多,致使在砂底上可以看到砂眼、刷痕和黑褐色的铁质斑点,故胎内在底足、口边和缩釉露胎处常呈现一种火石红斑,俗称“火石釉”或“黄衣子”。瓶、罐、壶等器身拼接,瓶和大罐接口的接痕明显且毛糙,很少修胎,底足一般呈上大下小的楔形,宽窄不齐。碗类制品足心常见有乳钉突起,有的呈一突起小圆点。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元至正型青花的出现,是中国制瓷史上的重大发明。它的成熟,不仅是中国古代科技、文化艺术乃至经济制度的体现,而且更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数量之多,品相之好,级别之高,足令世界古陶瓷界为之震惊。它场面雄伟,气魄宏大,造型奇丽,装饰自然,制作精美,是中国历代陶瓷史中罕见的气势雄伟,型制硕大的杰作而成为古瓷器中的精品。因而在我国悠久璀璨的陶瓷史上,享有特殊地位和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火龙果种植技术和技巧范文

关键词:田阳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932131

党的十报告提出,到2022年,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要成效显著,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围绕这一系列目标,田阳县也进一步实施农业强县的战略。

1田阳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1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田阳,素有“天然大温室”和“天然大棚”之称,常年无霜,四季可耕,大自然赋予了她发展亚热带现代农业得天独厚的生产优势。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优势,田阳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以芒果、番茄为主要品牌的生态农业,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2015年粮食总产量12.2万t,蔬菜总产量105万t;水果种植总面积25466.67hm2,总产量20.6万t,其中新种芒果3586.67hm2,柑橘、香蕉等水果2086.67hm2。田阳县农业产业逐渐向集约化经营模式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宽。

1.2科技入户显成效

邀请农业院校等各路专家深入指导种植户按照标准化规程进行农业生产,通过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培训和宣传力度,大力推行蔬菜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番茄嫁接栽培和芒果高接换种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积极引进果蔬种植新技术,以番茄、芒果标准园示范工程建设为重点,在继续坚持普及常规技术的基础上,引进推广高新技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3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

1.3.1制定标准化生产规程,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制定《田阳县绿色食品芒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田阳县绿色食品番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逐步完善产前、产中、产后3个环节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其中田阳县编制的《樱桃番茄(圣女果)生产技术规程》成为自治区级标准。田阳县加大建设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投资力度,投入1.24亿元,建成右江河谷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区,成为首批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1.3.2实施品牌战略

全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涌现出“田阳香芒”、“田阳圣女果”、“壮乡红”等全国知名品牌。全县有3种农产品取得原产地证明商标和商品商标,4种农产品获得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7373hm2蔬菜生产基地获得无公害基地认证。特色农产品芒果、番茄、香蕉、火龙果、红肉蜜柚、百香果等产业带也初步形成。与此同时,引进壮乡一品公司进驻现代农业示范区,流转土地333.33hm2,发展以种植火龙果、大青枣等特色水果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引进聚之乐休闲农业有限公司、壮乡河谷公司等企业在拓展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片,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产业蓬勃发展。

1.3.3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

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对全县范围内农药化肥经营场所,实行严格管理,确保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严抓基地监管,着眼市场,强化抽检与督查,确保全县水果、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产地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不断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1.4产业化经营纵深推进

1.4.1田阳县现代农业发展规模

田阳县目前拥有20666.67hm2芒果、16166.67hm2番茄等较大生产规模特色产业。目前,全县拥有田阳县农产品批发市场、百色壮乡河谷公司等2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老韦物流、果香园等6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191家,家庭农场21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

1.4.2田阳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目前,田阳县农业产业化程度还比较低,现代农业的发展刚刚起步。尽管如此,田阳县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年均气温、年均降雨量、年均日照时数分别为22℃、1100mm、1191h,全年352d无霜期,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有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全县农业人口28.41万人,农村劳动力16.7万人,为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提供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拥有较好的农业经济基础。田阳番茄和芒果等特色农产品具有20余年的发展历程,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广大农民群众、干部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优越。位于广西西部的田阳县,百色巴马机场坐落境内,云桂高铁、广昆高速公路、右江黄金水道等穿越县境,拥有水、陆、空“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为建立旅游农业基地,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机遇。

2田阳县发展现代农业工作重点

2.1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产业

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引进企业承包经营,因地制宜,大力推进果蔬增产提质增效。突出抓好番茄、芒果“两大”优势产业,适度规模发展种植蜜柚、火龙果、香蕉和百香果等特色水果,着力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农产品基地,形成产业化规模,创建出口果蔬质量安全示范县,全面提升农业品牌竞争力。同时加强休闲旅游开发、培育和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促农增效增收。

2.2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快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进程。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使农民成为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不仅可以解决目前农村劳动力缺乏而种地难的问题,而且还能解决“谁来种地”和“怎么种地”的问题。依托新型农民培训和农业项目,大力推广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

2.3深入实施农业品牌发展战略

加大创建“三品一标”,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创建自治区级出口农产品(果蔬)质量安全示范县,全面提升农业品牌竞争力。重点开发芒果、番茄、蜜柚等优势产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原产地品牌、生态品牌和特色品牌,提升田阳农业品牌效益。

2.4着力提升农业开放合作水平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效益。充分利用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平台,继续加强与东盟国家、台湾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加大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田阳现代农业科技水平。

3田阳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3.1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新常态下现代农业的有效形式

改革创新是新常态下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等规模经营,降低农业成本费用。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业经营主体扩大产业规模,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主体素质和效益,解决因产业规模小,经济效益差等实际问题。

3.2以提高科技含量为重点,切实抓好农业生产

加强与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农业高科技基地交流合作,以重点龙头企业为平台开展农业科学新技术研发,充分利用“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等基地为载体,将农业科技研究新成果应用推广和转化。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要通过招商引资、金融贷款等多渠道加大对农业科技开发、新品种引进推广和示范等项目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和引进,强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加速田阳县现代农业发展。

3.3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农业商品化水平

建设芒果文化展示馆,不断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等产业链条延伸。以企业为主体,不断推进农批对接,农超对接等流通模式,拓宽销售渠道。通过出台优惠扶持政策,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争取阿里巴巴村淘项目、商务部西部电商项目进驻田阳,推动“京东白条”在乡镇试点,大力发展邮乐购乡村加盟店,鼓励企业、种养合作社、农户积极开展电商业务,促进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4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鼓励农村人口进城务工

完善县城区城镇化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建设步伐,把南、北部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科学、有序转移到县城区或河谷乡镇,从事加工、流通和服务领域等二、三产业,为河谷地带建设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农业提供保障。同时出台优惠政策,让转移出来的农村人口在就业、教育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3.5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良好条件

落实农业发展优惠政策,鼓励发展产业化农业,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流通市场等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主体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采取贴息贷款、补助、奖励等形式给于重点扶持,同时进一步健全农业农村服务体系,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3.6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

落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健全农产品检测检验机构,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严格限制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发展有机农业,提高田阳农产品品质和安全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田阳农业产业规模化、优质化、品牌化、生态化等“四化”目标,推进全县农业提质增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以“农业梦”助推“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崔长彬,张金杰,孙宇.加快河北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4(11):68-69.

  • 下一篇:大学生教育管理相关知识范例(3篇)
    上一篇:数学的教学方法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数学的教学方法范例(3篇)

      数学的教学方法范文【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一、理解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关系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

      daniel 0 2024-05-08 01:20:09

    2. 火龙果的药用价值范例(3篇)

      火龙果的药用价值范文篇1越年,草药在张小二园中生发,枝繁叶茂。恰逢知府女儿得了同种怪病,张小二为谋钱财,将刚长了一年的草药根茎挖出来,送去给小姐治病,结果血没止住,小姐却一命..

      daniel 0 2024-05-07 22:32:34

    3. 火龙果的栽培方法范例(3篇)

      火龙果的栽培方法范文篇11园地选择与规划园地应选择在无污染源,远离工矿厂区和公路主干线,空气、水分、土壤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要求,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由于火龙果耐热..

      daniel 0 2024-05-07 22:32:13

    4. 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范例(3篇)

      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范文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A地基作为工程的基础,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这对于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具..

      daniel 0 2024-05-07 22:01:04

    5. 生物质研究范例(3篇)

      生物质研究范文【摘要】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结构新颖、..

      daniel 0 2024-05-07 22:00:13

    6. 非遗传承方案范例(3篇)

      非遗传承方案范文一、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特性1.原始真实性。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由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在民间广泛流传,反映劳动人民社会生活和思..

      daniel 0 2024-05-07 21:28:27

    7. 如何更好的传承非遗范例(3篇)

      如何更好的传承非遗范文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1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发展迅速使国民收入不断增加,人们手里逐渐积攒了一定的财富,同时也..

      daniel 0 2024-05-07 21:28:13

    8. 纳米材料研究报告范例(3篇)

      纳米材料研究报告范文篇1日前,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纳米技术和再生医学系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培养出多种人体器官,如鼻子、耳朵、气管、动脉等。专家认为,实验..

      daniel 0 2024-05-07 20: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