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问题范例(3篇)
亲子教育问题范文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婚姻观点的改变,离婚率不断上升。加上其它一些不可测因素(如疾病、意外伤亡),导致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引发的教育方式不当、经济状况差等一系列问题,致使单亲家庭教育现状堪忧。本文旨在分析类似这样的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以积极地态度从正面探索单亲家庭学生的特点及规律,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联手营建有利于单亲家庭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考。
一、单亲家庭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原因一:父母双方相互推卸,结果谁也不管子女。有的家长沉溺于自己的伤痛而忽略了孩子的痛苦,把孩子当成包袱和拖累,把自己的烦恼发泄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连孩子上不上学都不加理睬,对孩子的成绩从不过问,结果造成了孩子成绩直线下降,甚至误入歧途。
原因二:有一方想承担家长的责任,但力不从心,无能为力。有些离异方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窘迫,不得不外出谋生,对于他们来说,能够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费用就已经不错,至于对孩子的照顾与监管,他们实在是有心无力,无业农民或下岗职工者多属这一类。
原因三:有一部分家长忙于生计,无法管教子女。单亲家庭父(母)亲在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精力和物质条件抚养孩子,往往把孩子交给隔代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或者疏于管教,形成教育的真空,对孩子的学习动态、思想变化一无所知,待问题严重时才恍然大悟。
原因四:有的家长管教不得法,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离异家长中有一部分,特别是男方性情粗暴。对孩子要么不管,要么毒打。结果,孩子不服教育,形成逆反心理。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失去的父爱或母爱,在经济上对小孩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结果造成孩子好逸恶劳、挥金如土的习气。
二、根据上述现状和原因,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离异家庭单亲大学生进行教育
1、单亲家庭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及对策
问题:抑郁粗暴、自卑狭隘、放任对抗、严重厌学。
对策:
(1)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进行教育
思想教育,在生活方面多陪陪孩子,进行思想上的沟通,让孩子试着去接受即成的现实,正确面对人生;
(2)注重将关爱和教育结合起来
对单亲学生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思想教育上,教师的关爱还更应该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做起,让学生们在生活中能体会到别人的爱,从而恢复自我对爱的理解,由表及里;
(3)注重环境的营造
特别学生在班集体中生活,班级的力量有的时候能让孩子走出阴霾的天空。学生的人格教育、集体观念、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应该是班级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集体活动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摆脱发泄的情绪,有利于对学生问题行为的转变;
(4)心理健康教育
以学校为例,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利于学生行为的转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注意正迁移,用不同的单亲孩子成功的例子来激励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朝目标奋斗。
2、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
问题:
(1)自卑、孤僻、乖戾、嫉妒、冷漠等,情绪波动较大,甚至形成带有反抗性、攻击性特征的行为。
(2)敏感、多疑,很难与别人建立起融洽的关系,甚至逃避与他人接触,逃避社会。
对策: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单亲大学生社会化成长中的功能和作用。
(2)引导单亲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3)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交礼仪教育
(4)大力开展和谐家庭建设
亲子教育问题范文
>>浅谈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单亲家庭子女的品德教育问题探究浅谈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浅谈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其教育转化的对策浅析单亲家庭子女健康教育问题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浅析学校关注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刻不容缓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对于单亲家庭子女心理教育问题探析中学单亲家庭子女心理教育问题分析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浅谈单亲家庭初中生教育对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探讨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一些看法如何更好发现及应对单亲家庭子女出现的心理问题单亲家庭子女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外来工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浅谈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干预方法浅析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教育>浅谈初中生单亲家庭子女出现的教育问题浅谈初中生单亲家庭子女出现的教育问题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周书田")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以婚姻为纽带联接起来的家庭关系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冲击,离婚率逐年上升,由此而引发的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文章就初中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中出现的几个常见问题,从心理、行为、社会问题方面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心理;行为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05-02
所谓单亲家庭,是指在一个现实家庭生活之中,父亲和母亲当中的一方缺失的家庭。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离婚已经成为中国男人和女人自由的选择。但是,伴随着离婚率不断上升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单亲家庭在日益增多,单亲子女的数量急骤上升。毋容置疑,单亲子女其思想、学习、性格甚至健康都有别于正常家庭子女,带有极大的特殊性。这个事实,使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面临一个新课题――如何教育单亲子女,使他们健康成长。本文选择初中单亲家庭子女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一群体在教育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初中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心理问题
初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迅速发展的阶段,也是个体从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随着初中生身心的发展,心理更加敏感,自我意识日益增强。然而,作为微观环境中对人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最直接最重要影响的家庭环境却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此对初中生的心理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实际工作中的调查了解情况看,学生在心理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心理情感的自我封闭。家庭的变故,使这些子女产生被遗弃的感觉,及对环境的不满怨愤。这些情绪容易导致他们心理意识上的自我封闭,他们不愿与人交往,有什么问题都放在心里,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与同学难以建立较好友谊关系,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和帮助,这种不良情感会逐渐积累,导致心理上的交往障碍。通过了解发现大部分单亲家庭的学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他(她)们基本上都不愿意与他人进行情感的交流,他们觉得自己处在孤独的世界当中。这样的心理必然导致无法与人有效地沟通。严重的导致心理疾病,甚至轻生。
2、单亲家庭的子女比其他正常家庭环境的子女更加叛逆。首先是对教育的抵触心理。在家庭的教育上,他们大多数会认为父母的行为对他们不公平,因而他们对父亲或母亲的许多方面的言行都存在抵制或反叛的心理,对父亲或母亲的教导不愿接受。有时还可能表现得很激烈,甚至于为一些小的争端而离家出走等。对学校里的许多教育也抱着不以为然的态度。其次,这种叛逆还表现在不守规则或无规则意识。在集体中不愿遵守既定的规章制度,我行我素,或故意在集体中制造一些混乱,心理上就感觉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而对于别人的劝阻不加理会甚至对抗,进而引起更大程度上上的反叛行为。
3、发自他们内心深处的强烈的自卑感也是这一群体问题的之一。在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家庭发生改变,在孩子们看来是一个不可接受的事实。于是他们的心理的那种自卑感就会让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往消极方向思考,在学业上表现为缺乏上进心。从所了解学生的来看,单亲家庭的学生的学部分都处于中下的水平,而学习比较好的单亲家庭的学生却较少,并且他们的成绩的取得明显伴随着压抑感和艰难的努力。自卑感还让他们不愿意与人沟通交流,不敢提问,长期积累将会造成沟通障碍。
二、由于心理上的刺激,或缺乏良性引导,导致行为上也出现许多不良反应
1、单亲家庭子女相比其他同龄人来说更易于染上不良习气。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沉溺于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根据直接和间接的调查,大部分的单亲家庭子女都有许多通宵达旦上网的经历,比健全家庭子女比例高得多。除此之外,抽烟、喝酒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2、单亲家庭子女由于缺乏长期的有效的家庭管理,更容易与社会上的不良分子结交。“‘群体动力学”代表人物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或结果”、“人的行为是个人心理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①这些单亲家庭的子女本身就存在着比较强的叛逆思想,又处在初中这样一个思想不成熟的阶段,对社会上的不良分子的种种行为,认为与众不同,很容易被诱惑,从而去与这些不良社会分子结交,甚至与这些不良社会分子称兄道弟,与这些不良社会分子拉帮结派,并有意无意之中把这些社会上的不良行为带入校园,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的学习气氛带来消极影响。
3、单亲家庭子女的组织纪律性更为松散。在课堂学习上,存在着有意无意的影响课堂纪律的行为。比如经常控制不住自己,与其他同学讲话聊天。在课堂上做小动作,不关心讲课的内容。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之中,不愿遵守集体纪律,组织纪律性十分淡薄,他们喜欢我行我素,散漫自由。对于他们的教育,他们有的不愿接受,不以为然;有的虽愿意接受,但是长期散漫自由的习惯已经养成,又缺乏毅力,难以改变。在生活之中,亦由于经常触犯一些既定的规则,发生许多冲突。
三、单亲家庭子女许多问题的形成、积累还会造成某些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许多方面:首先,不利于社会对个人提出的社会化要求,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单亲家庭情况影响到这些青少年日常生活技能的培养,也影响到国家对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目标。而任何社会都向其全体成员提出需要遵从的行为准则和方式,单亲家庭产生的问题也影响到个体行为的社会化。单亲家庭子女的社会问题还表现在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不足。中国人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家庭来进行的,某些成员角色的缺失,以及角色教育的不足,会导致性别角色的混乱。
亲子教育问题范文篇3
二、课题研究组织
(1)专家顾问指导组
何良仆(凉山州教科所理论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谌业锋(凉山州教科所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吴大军(凉山州教科所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蒙佐德(西昌市教科培训中心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2)课题实验小组:
组长:孙国祥(党支部书记、小学高级教师)
副组长:吴迎朝(校长、副书记、小学高级教师)
徐开祥(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
成员:邓薇鸥(党支委员、班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虞艾萍(年级组长、班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马联福(班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冉章慧(年级组长、班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秦红(班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李金莲(班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马永林(班主任、小学一级教师)
刘和姝(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小学一级教师)
三、课题实验目标
1.以邓小平的教育理论、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后进生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为指针,有的放矢,加强调查研究,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作用,转变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总结成功的经验并推广,促进后进生大面积提高。
四、实验的思路
1.以转变学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
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活动,转变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家长为主力的作用为动力。
要求课题组教师积极参予,发挥在实验中的主导作用。研究学生的需求,以激发学生内因作用。调动学生投入实验,解决家长认识和责任问题,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联系社会力量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3.从单亲家庭典型学生到普遍的单亲家庭学生研究寻找教育规律。虽然都是单亲家庭学生,其表现也有好、中、差之分,要因材施教探究不同对象的最佳教育方法予以推广,达到实验成功的目的。
五、研究步骤
实验定为三年(xx年4月-xx年3月)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在前均为准备工作)
(1)启动阶段:(xx年4月-xx年9月)
从组、学、订、访、建、联六字上狠抓。即组建课题小组、学习教育理论、拟订课题报告、调查访问,摸清情况、建立实验档案、联系家庭和社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网络。
(2)实施阶段(xx年10月-xx年9月)
按开、定、组、导、调、改、评、结八字上下功夫。即召开开题会、定实验对象、组成互助组、诱导内因变化、调动家长积极性、改善教育环境、测定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评议、评价,进行阶段总结。
-
财产保全的依据范例(3篇)
财产保全的依据范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第二款之规定:“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司法实践..
-
电工基础实训心得范例(3篇)
电工基础实训心得范文篇1一、当前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量作为电力营销基础的环节工作量大幅增加,熟练技术人员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再加上计量工作人员岗位流动快,技能知..
-
逻辑推理的过程范例(3篇)
逻辑推理的过程范文〔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13)19—0052—01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反映客观现实,只有..
-
城市设计的地位范例(3篇)
城市设计的地位范文关键词:市政工程;环境要求;污水排放;桥梁给排水设计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的给排水设施建设也同样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根据党中央所做出的战略部署,..
-
城市综合体概念设计范例(3篇)
城市综合体概念设计范文篇1摘要:园林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设计创建“园林城市”要求城市生态环境、景观风貌、城市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改善和提高。“园林城市”建设是一个宠大..
-
会计监督的内容范例(3篇)
会计监督的内容范文篇1(一)国库凭证风险1.凭证合法性风险。一是财政拨款凭证、收入退还书等使用一般性纸张印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仿冒、私自划出财政资金等问题。二是..
-
内部控制评价监督范例(3篇)
内部控制评价监督范文【关键词】基层央行;内控风险;监督机制一、基层央行内控监督体系的现状及不足(一)基层央行内控监督体系的现状1.领导重视,内控风险组织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
电子商务专业培训范例(3篇)
电子商务专业培训范文(一)创业型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基地建设的定位实训基地的定位是指实训基地的服务面向和整体功能规划,从管理的角度看属于战略决策的问题。定位是否具备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