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的作用范例(3篇)
花生的作用范文
通讯作者:迟玉成(1969-),男,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植物保护。
摘要: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蓖麻籽粗提物对花生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蓖麻籽粗提物对花生网斑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抑制率增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抑制效果逐渐减弱,24、48、96h的EC50分别为2183、36727和43878mg/L。
关键词:蓖麻籽;粗提物;花生网斑病;抑制作用
中图分类号:S435.65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6-0081-03
花生网斑病是花生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的叶部病害[1]。该病在花生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以花生生长中后期发病最重,主要危害叶片,其次危害叶柄和茎部,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30%以上[2]。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植物病害最主要的防治措施,但化学药剂存在毒性大、残留高、成本高、污染环境等问题。植物源活性杀菌剂具有分解快、残留低、污染少和毒性小等特点,因此利用植物源活性物质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并引起广泛关注[3]。
蓖麻(RicinuscommunusL)属大戟科蓖麻属,为双子叶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蓖麻是具有特殊工业用途的油料植物,是集多种开发功能于一体的生物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杀虫、抗癌和生物抗污染源[4]。从蓖麻中提取的蓖麻毒素具有较强的杀虫、杀菌作用,是制造生物农药的重要来源[5]。已有研究表明,蓖麻籽粗提物对黄瓜褐斑病、玉米小斑病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7]。本试验以花生网斑病病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蓖麻籽粗提物对花生网斑病病菌的生物活性,以期为花生网斑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蓖麻籽购自青岛市李沧区农贸市场;网斑病病菌(PhomaarachidicolaMarasas,Pauer&Boerema)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病害与微生物实验室分离、保存。
12试验方法
121蓖麻籽粗提物的制备蓖麻籽粗提物采用索氏提取法抽提[8]。将蓖麻籽置于40~50℃烘箱中恒温干燥,粉碎后过0180~0425mm孔筛。取50g粉末,包好,放入提取器中(不超过虹吸管),再加入5倍植物粉末量的95%乙醇,抽提24h后取出抽滤,旋转浓缩至1g/ml(干物质量计),装入棕色玻璃瓶中,置4℃冰箱中保存备用。
122对网斑病菌的生物活性测定无菌条件下,将PDA培养基与粗提液充分混匀,粗提液浓度分别为50、100、200、300、500mg/L,制备直径90mm的固体平板培养基,以不添加粗提液的PDA培养基为对照。网斑病菌培养5天后,用灭菌的打孔器制备菌饼(直径为5mm),将菌饼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中央,每皿一块,菌丝面朝下放置,每处理重复3次。置于恒温培养箱内,28℃黑暗条件下培养,分别在24、48、96h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生长抑制率:
由表1可以看出,蓖麻籽粗提物在50~500mg/L之间,花生网斑病菌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抑制率也增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抑制效果逐渐减小,24、48、96h的EC50分别为2183、36727、43878mg/L。3讨论
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的关切,利用非化学方法控制病虫害受到植物保护工作者越来越多的重视,开发对有害生物高效、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对环境友好的生物农药己成为新的研究热点[8]。蓖麻种子、
叶片中含有多种杀菌生物活性物质。本试验结果表明,蓖麻籽粗提物对花生网斑病菌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抑制作用逐渐减小。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非药剂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强,从而消弱了药剂的作用。另外,抑制细菌生长需要粗提物的浓度较高,可能是由于提取的纯度不够,导致用药量过大。
蓖麻不同组织由于所含活性物质的成分和含量不同[5],其对病菌的作用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本试验只研究了蓖麻籽粗提物的杀菌作用,要有效利用蓖麻的生物活性物质进行植物病害防治,还需要对蓖麻不同部位活性物质的抑菌效果进行研究,并且对抑菌活性物质进行进一步分离纯化,真正的应用于生产还需做大量研究工作。参考文献:
[1]樊堂群,迟玉成,谢宏峰,等不同抗性花生感染网斑病菌的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变化[J]花生学报,2009,38(4):31-34
[2]徐秀娟,石延茂,徐明显,等花生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9,4:29-30
[3]文艳华,冯志新,徐汉虹,等植物抽提物对几种植物病原线虫的杀线活性筛[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3):235-238
[4]黄家祥蓖麻生产及综合开发利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5]温燕梅,冯亚非,郑明珠蓖麻不同部位杀虫活性成分蓖麻碱的提取及含量[J]农药,2008,47(8):584-585
[6]吴雪平,田雪亮,项志锋蓖麻籽水提物对黄瓜褐斑病菌的生物活性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6,15(6):215-216
花生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野生花卉;花境;应用;北京市
中图分类号:S68.99;S688.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2-0359-05
野生花卉作为一种重要的种质资源,在花卉育种中已经得到了重视和广泛的应用[1,2]。北京市西郊的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丰富,但这些野生花卉长期以来被作为直接资源而无节制地采挖,这种低效率、高破坏的资源开发方式亟待改变。花境是一种过渡的半自然式园林应用形式,着重表现植物群落在自然状态下的美感[3,4];花境区别于其他植物景观设计形式的最大不同在于花境是一种更符合自然生长状态的园林表现形式。花境的植物材料一直是花境研究的重点[5],园林上多选用多年生草本、亚灌木以及一部分灌木植物;花境的配置要求有季相变化、颜色变化以及层次变化,是表现自然群落生长状态的一种园林组合形式。由于野生花卉的观赏性状未经人类改造,因而更加贴近自然,是花境设计中最具利用价值的一类材料[6]。野生花卉在自然环境中自然生长,长期以来相互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共生关系,这对于花境的设计配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是花境模拟自然的有效方式[7];野生花卉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如果能将这些野生花卉加以科学引种和规模化繁殖,其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前景将是不可估量的。针对北京市城市绿化中花境植物材料应用不多、地方特色不突出,同时缺乏抗逆性强、耐阴的花境植物种类现状,作者对北京市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调查摸底,以期加速开发北京市周边山区野生花卉资源,并将其应用于城市绿化,使之成为提升北京市城市园林绿化、美化水平的重要资源保障。
1百花山概况
1.1自然地理及地质状况
百花山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西部黄塔乡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39°49′-39°53′、东经115°30′-115°38′,是北京西山的组成部分,属太行山北麓、小五台山支脉。百花山山脉呈东北北-南南西走向,阳坡陡险,阴坡平缓,相对高差大,最高处海拔2050m。百花山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6~7℃,冬季寒冷晴燥,最冷月均温-10℃;夏季炎热,最热月均温21℃。年降水量超过700mm,其中70%的降水集中在6~8月[8-11]。山上土壤分3个土类,在海拔1900m以上为山地草甸土;1200~1900m为山地棕壤;1200m以下为山地褐土。
1.2植被现状
百花山最高处百草畔海拔2050m,为北京市第三高峰。其森林覆盖率达90%,素以森林茂密、珍禽异兽出没、名花异草繁多而闻名,被誉为“华北百草园”。现为北京市市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天然植被和动植物资源,使其逐渐恢复华北山区典型自然风貌[12-14]。这里气候宜人、风景独特、群山环抱、奇峰连绵、溪水潺潺、云遮雾罩,尤其是盛夏气爽风凉、壑间溪水长流,自海拔900~2000m处均有清泉长流,高山水景十分秀丽,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也是野生花卉资源的分布中心之一。据调查,百花山约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27科811种,最典型的有蔷薇科(Rosaceae)、禾本科(Poaceae)、菊科(Asteraceae)、百合科(Liliaceae)和十字花科(Brassicaceae)等植物,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植物多达200余种[15]。由于山体相对高差悬殊、地质环境独特、地形差异显著,形成了植被类型的多样性和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如百花山草甸层分布在海拔1800~2050m的山顶附近,由于风大土薄,乔木不易生长,因此这里是草本花卉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带[16]。
2调查方法
为充分了解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现状,并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笔者采取野外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相结合的方法[17-21],于2010年春季对百花山主要四大景区(主峰景区、百花草甸景区、百花谷景区、百草畔景区)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具体流程为确定调查路线、沿调查路线实施野生观赏花灌木植物调查、现场记录、采集植物标本、标本整理与鉴定、归类统计。
3结果与分析
3.1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状况
在本次调查的基础上,参考相关资料[8-12,15-18,22],共在百花山植物资源中筛选出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草本花卉、亚灌木植物共计20科41个属45种,其中38种为宿根花卉,具体见表1。这次调查涵盖了百花山各个海拔高度的植被层,发现百花山野生花卉的自然分布生境主要包含山野沟谷或湿地、林缘或林下、山坡疏林或草地、石质山坡或石缝、高山草甸5种类型,各种生境下生长发育的不同植物反映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生态适应性,这种植物的多样性及其丰富性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3.2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特点
3.2.1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调查结果显示,百花山野生花卉大家族中,有观花的,有观果的,有观叶的;植株有直立的、匍匐的,也有攀缘的;在色彩上更是丰富多彩,有红、黄、白、蓝、紫等,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园林应用需求[11,12]。
3.2.2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百花山野生花卉大多具有耐寒、耐旱、耐涝、耐瘠薄和抗盐碱等特性,适应性非常广泛。
3.2.3繁殖简单,栽培容易百花山野生花卉一般具有极强的自播和自繁能力,因此其繁殖和栽培大多没有特殊要求,只要栽培条件与其野生环境相似就能成活。
3.2.4应用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百花山野生花卉取材方便,成本低,收效却很大。作为引种驯化栽培,许多野生花卉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如作为药材、香料和色素提取的原料植物等;而作为园林植物种质创新的材料,通过杂交、诱变和基因工程等育种手段可以创造出花卉的新品种或新种质。
3.2.5群体功能强,景观效果好野生花卉单株种植,观赏效果往往不太明显,但作为群体存在,成丛、成片或与其他花卉进行合理搭配实施花境种植,可收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3.3百花山野生花卉作花境材料应用的分析
3.3.1不同高度的野生花卉在花境中的应用从景观角度来说,花境的设计要考虑到层次,这个层次包括形态上的层次、色彩上的层次以及观赏期上的层次[4,23]。从形态层次上看,一般的设计会涉及到低矮地被、中等高度的主景花卉以及高草本或亚灌木。不同高度的植物材料合理配置构成了花境整体形态上的层次。本次调查的45种野生花卉涵盖了不同的高度层次,有较高的多样性,具体见表2。
株高在100cm以上的植物在花境中处于较高的层面,可作为整个花境的背景而起到烘托环境、揭示主题的作用,高大植物在花境中多形成纵向线条,因此多选择垂直花序的花卉。为使得整个观赏层次连续有序,在植物选择时也可以多元化选择,以增加花境的野趣。如百花山的胡枝子、华北覆盆子、柳兰、三裂绣线菊以及乌头等植物,它们植株高大、观赏性较好、适应性也较强,作为花境背景植物非常适合。需要注意的是缬草的气味较浓,在应用时应慎重选择。
中等高度的植物(50~100cm)在花境中往往作为主景,一般具有色彩鲜艳、生长茂密的特点;对于观花效果一般的植物要具有奇特的叶形或其他独到的特征,如北黄花菜、龙牙草、落新妇、金莲花、华北耧斗菜、糖芥、狼尾花、展枝沙参等就有较好的观赏效果,其中一些种已经在园林中广泛应用;而狭苞橐吾、牛扁、和尚菜、北重楼的叶形奇特,观赏价值高,作为主景的背景也具有较好的效果;葱、水金凤等具有奇特的株型或花序,也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这类花卉一般观赏价值高,但是适应性方面还需进一步探讨,尤其是其中一些为高海拔地带生长的花卉,应用于城市绿化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较低矮(50cm以下)的植物一般可作为地被使用,低矮的地被应用于花境时往往处于较为阴蔽的环境,这就要求植物的耐阴性较强。从百花山的生境来看,处于高山草甸的植物耐阴性不理想,而处于中低海拔的林下植物耐阴性强,如宽叶薹草、鹿蹄草、玉竹、大丁草、狗舌草等,这些植物生活在林下深沟中,往往成片生长;但是这些植物的适应性并不是很强。此外,低矮植物很多是生长在岩石峭壁上,是岩生植物的最佳选择,如附地菜、小丛红景天以及百里香等,在花境应用上配以岩石也会产生独特的观赏效果[3,24]。
3.3.2按色彩层次分析花境景观的色彩是最先也是最能吸引观赏者的要素,所以花境的色彩层次是其观赏特性的主题。色彩的层次可以是不同色系构成的较为强烈的色彩组合,也可以是同一色系内色彩变化产生的连续层次[3,4]。在所有调查的野生花卉中,花卉颜色以白、黄以及蓝紫色系为主(表3),这种大的色调区分是园林设计中常常首先考虑的,其次就是在同一种花系中还存在有差异的颜色种类,并且同一色系中也存在不同的高度层次,利用这种多样性设计单一色系或复合色系的花境也是常用的手法。如白色系中棉团铁线莲为藤本植物,既可作为地被的形式应用,也可作为背景,或者是点缀之用。蓝紫色系的花卉给人一种深远和神秘的感觉,如附地菜、展枝沙参、柳兰、落新妇等就具有这类特点,这在花境应用上无论花色还是花型都是不错的配置植物选择。黄色花卉中野罂粟、北黄花菜、糖芥、金莲花等观赏性尤为突出,其中也有一些开花较为繁茂的种类,很适合应用到花境之中。除了花色以外,植物的叶色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不同颜色的叶片深浅不一也构成了一种色差层次,可产生超凡脱俗的观赏效果。
4讨论
野生花卉资源一直以来都受到园艺界的关注,但在最初往往是不加区分的,盲目引种甚至是掠夺式的直接采挖利用导致了大量野生花卉资源的被破坏与消失。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才逐渐被作为种质资源而应用于园艺植物栽培和育种工作中,一大批新型的花卉品种通过育种家们的辛勤付出而得以问世。当然这类育种工作往往是加强了原始种某一方面的特性,使得其形态上不再具有自然的韵味,这也是个令人遗憾的结果[25]。
大量未经开发的野生花卉本身已经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将其直接应用到园林中不仅能充分发挥固有的特点,而且回归自然,符合现代园林设计的宗旨[22]。这些植物在野生环境下所具有的群落组合状态也为园林设计提供了借鉴,尤其是在花境应用中,以草本花卉为主的高山草甸自然群落值得认真研究,它为花境植物的选择、配置、设计以及保持园林景观生态稳定性提供了重要参考[26]。对这些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系统调查与总结归纳,将有助于人们有选择地引种与繁殖,并应用到花境的设计中[27]。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植物本身都是美的,如何发现并且以最合适的形式应用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中,才是园林工作者的真正使命。
野生花卉的引种涉及到诸多方面,如环境保护、生态适应性、观赏特性、栽培管理特性以及文化特性[25]。观赏性状的筛选固然重要,但也离不开生长特性、抗胁迫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如对于一些高山花卉的引种就要尤为慎重,一些观赏性状优良的资源更应该注意其原始生境,在应用中为其创造合适的立地环境,使得其充分展现自身优良性状,才是野生花卉资源合理开发的目的所在[28]。由于时间和条件所限,作为对野生花卉资源利用的探讨,本研究只以观赏特性以及部分生态适应性作为选择的标准进行了初步筛选,仅仅为花境设计中野生花卉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了一个参考。
丰富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是国内花卉产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是丰富各地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是培育特色花卉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基础,是我国由花卉资源(野生种和栽培种)优势变为商品优势、加快中国名花世界化的物质保障。我们应当合理开发与科学利用百花山的野生花卉资源,注意开发与保护并重,并广泛深入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不断丰富北京市的园林植物种类,使城市园林景观多样化,园林作品向香化、美化、垂直绿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充分体现出北京市的绿化特点和独特风格。在确保野生种质资源获得保护的前提下,提高野生花卉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涛,朴永吉,林元雪.中国野生花卉资源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2004,17(4):45-48.
[2]周家琪,秦魁杰,吴涤新,等.秦岭南坡火地塘等地区野生花卉和地被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初报[J].北京林学院学报,1982(2):78-92.
[3]吴涤新.花卉应用与设计[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4]董丽.园林花卉应用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5]王美仙,刘燕.花境及其在国外的研究应用[J].北方园艺,2006(4):135-136.
[6]刘杰,杨恒友.野生花卉资源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08(3):134-135.
[7]苏雪痕.中国野生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和应用前景[J].中国花卉园艺,2007(22):30-31.
[8]李炜民,孟雪松,郭佳.北京东灵山、百花山风景名胜区野生花卉资源开发与利用[J].河北林果研究,2005,20(3):286-288.
[9]董运斋,王永强,徐雨.北京百花山野生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评价[J].林业科技,2004,29(6):53-54.
[10]王树栋,刘建斌,赵祥云,等.北京山区野生花卉的资源及其主要应用类型[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18(3):191-194.
[11]徐姗,雷维群.北京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园林应用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0(6):292-294.
[12]晏海,廖圣晓,周丽,等.百花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及园林应用潜力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0(2):97-101.
[13]贺士元,邢其华,尹祖棠.北京植物志(上)[M].修订版.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14]贺士元,邢其华,尹祖棠.北京植物志(下)[M].修订版.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15]张德舜,陈有民.北京山区野生花卉调查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9,11(4):80-87.
[16]郝倩,王艳君.北京百花山野生观赏植物园林应用[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4):79-80.
[17]马克平,陈灵芝,于顺利,等.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Ⅰ.植物群落的基本类型[A].钱迎倩,甄仁得.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18-334.
[18]周鸿.浅谈百花山野生花卉的开发和利用[J].现代园艺,2009(11):63-64.
[19]王小平.北京森林植物图谱[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0]汪劲武.常见野花[M].第二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21]莫建玲,权键,杜娟.抗逆性北京野生花卉筛选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6):95-98.
[22]王美仙.北京野生花卉的应用现状及引种试验[J].江苏农业科学,2011(2):282-284.
[23]刘燕燕.百花山野生花卉在夏季花境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园林,2009(2):20-23.
[24]朱红霞.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及园林应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2):12-14.
[25]卓丽环,周蕴薇.黑龙江省野生花卉种质资源区域分布及引种驯化的探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28(6):89-92.
[26]张芹,李保会,王士玲,等.百花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J].河北林果研究,2004,19(3):261-265.
花生的作用范文篇3
【摘要】
目的对地衣芽孢杆菌(C213)发酵红花黄色素A(SYA)增强抗血栓作用的转化机理进行研究。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SYA发酵前后的物质变化进行检测,用聚酰胺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新物质进行分离并初步鉴定其结构。抗血栓作用是通过大鼠尾部血栓实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活时间(APPT)等药效实验测定。结果发酵后生成的新物质(命名为SYAX)的抗血栓作用较SYA显著增强;其紫外吸收峰为353.6nm,红外图谱中没有苯环峰出现,质谱显示其分子量为543。结论SYA通过C213的发酵,其抗血栓作用得到明显提高;该过程中,SYA被转化为一种新的高效抗栓成分SYAX。
【关键词】生物转化红花黄色素A地衣芽孢杆菌抗血栓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substancefoundationoffermentationofFlosCarthamiwithBacilluslicheniformistoimproveitsanti-thrombosiseffect.MethodsBacilluslicheniformisC2-13wasisolatedfromtheaqueouscompartmentsofslaughterhouseandusedforthefermentationofFlosCarthami.Thestudyoftailthrombosis,prothrombintime(PT)andactivatedpartialthrombplastintime(APTT)wereperformedtomeasuretheanti-thrombosiseffect.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wasusedtodetecttheproductoffermentationandpolyamideresinandpreparativeHPLCwereusedtoisolatethenewsubstance-SYA-X.ThenUltraviolet(UV),Infrared(IR)andMassSpectrometry(MS)wereusedtoanalyzeSYA-X.ResultsThestudyofanti-thrombosisindicatedthattheanti-thrombosiseffectofFlosCarthamiwassignificantlyimprovedafterfermentation.TheHPLCanalysisindicatedtheeffectivecompoundofFlosCarthami-saffloryellowA(SYA,tR=32.64min)disappearedandanewsubstanceSYA-X(tR=23.82min)formedduringthefermentation.SYA-Xwasisolatedfromthefermentationbroth.ThepeakvalueofSYA-XofUVwentto353.6nm,IRdidnothavephenyl(1604,1505cm-1)orphenylsyntonictrans-Alkene(1624,927cm-1)andmolecularionpeakwas543.TheseindicatedthephenolichydroxylgroupofSYAdisappearedandanacetylformedinSYA-X.ConclusionFlosCarthamiwasfermentedbyC2-13anditsanti-thrombosiseffectwasimproved.Duringthefermentation,theeffectivecompoundofFlosCarthami-saffloryellowA(SYA)wastransformedintoaneweffectivesubstanceforthrombosis.
Keywords:Bio-transformation;SaffloryellowA,Bacilluslicheniformis;Anti-thrombosis
血栓类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主要的致死性疾病。红花FlosCarthami是一种传统的抗血栓药物,原名红蓝花,入药部分为其干燥花,近年来广泛用于多种淤血阻滞,血行不畅之证,还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以及气滞血淤所致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1]。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其主要抗血栓药效物质为红花黄色素A[2](SaffloryellowA,简称SYA),市场上已有一系列的相关药物销售。但SYA这类天然药物抗血栓效价较低,提高无副作用的天然药物SYA的药效已成为当今抗血栓药物研究的热点。
本课题前期研究是用一株产纤维蛋白溶解酶的菌株〔地衣芽孢杆菌(C2-13)〕与红花共发酵来提高SYA的抗栓作用。药效实验证明,红花经过C2-13的发酵,其抗血栓作用得到明显的提高[3]。同时高效液相色谱显示发酵过程中SYA发生结构变化,并生成一种新的物质SYA-X。本文主要对SYA在发酵过程中的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菌种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C2-13是本实验室保藏的菌种,其分离自成都、重庆等地的屠宰场采集的屠宰废水。经过革兰氏染色法和M.R反应、V.P反应[4]及16SRNA等方法进行鉴定,确定为一株地衣芽孢杆菌。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进行酶活测定[5],其酶活为1187U/ml。
1.2药品实验使用的红花产自四川,成都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实验室对其进行了鉴定。发酵使用红花黄色素A粗品购买自云南瑞宝天然色素有限公司,红花黄色素A含量为85%。红花黄色素A的对照品购自中国药检所,其高效液相检测纯度为99%。实验使用的其它化学药品都为分析纯的。
1.3SYA与C2-13的共发酵发酵培养基(M/V):SYA1%,蔗糖1.5%,玉米粉1%,酵母膏0.5%,以及少量无机盐等。培养基的pH用NaOH调到7.0。摇瓶培养使用500ml的三角瓶装,装液量为20%,接种量为3.5%,(37±2)℃、180r/min摇床培养48h。
1.4SYA发酵转化物质的分离及鉴定由于转化底物SYA为一种查尔酮苷[6],SYA转化之后的产物可能为一种查尔酮的苷类衍生物,因此采用了聚酰胺树脂对转化产物进行分离。将发酵液在4℃、10000r/min高速离心10min,取上清液进行聚酰胺树脂分离。分离条件:采用聚酰胺柱,淋洗剂为丙酮:水=2∶1;洗脱速度v=1.5ml/min;收集时间2.5~6h。通过该条件分离纯化的SYA-X含量达到60%以上。
对分离纯化之后的未知物质通过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收集纯度达到98%以上的样品用于结构测定。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等手段对发酵转化后新生成的物质进行初步的结构鉴定。
1.5SYA-X与SYA的药效对比实验用前面分离得到的SYA转化生成的物质进行了抗血栓实验,通过对胶叉菜胶引起小鼠尾部血栓的抑制,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酶活时间(APTT)这3个参数测定抑制体内血栓形成药效的影响[7]。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个给药组,分别是:①正常大鼠对照组;②转化后物质组;③SYA对照组;④阳性对照组。各组的给药浓度按照实验要求保持一致。
2结果
2.1SYA经过C2-13发酵转化后成分的改变以前的研究表明红花经过C2-13发酵之后主要是其药效成分SYA发生了转化[8],因此本实验用C2-13单独发酵转化SYA以研究其成分具体的改变。
对SYA在经过C2-13酵转化前后的HPLC图谱(图1~2)进行比较可以看出tR=32.66的SYA主要转化成为tR=23.83的一种物质(SYA-X)以及少量的tR=10.01等新物质,与红花发酵的结果相同(图3~4)。
实验结果表明,SYA-X极性比SYA高,分子中的共轭链降低。推断SYA-X可能是SYA分子中一个极性较小的基团发生了结构变化,同时使基团共轭体系降低,产生了一个极性相对较大的基团,从而增加了生成物的极性,又使共轭体系减少,这样便使SYA-X的分子极性增加,吸收峰向紫外移动。
2.2SYA-X结构分析
2.2.1紫外结果由图5和图6比较可以看出,SYA的紫外吸收峰是403nm,与SYA紫外吸收的文献值一致[9]。在发酵转化之后,原SYA在403nm处的吸收峰消失,而新生成的SYA-X最大紫外吸收峰出现在353.60nm。可见,经过发酵转化后,SYA转化成为了一种紫外最大吸收为353.60nm的新物质。根据紫外光谱的改变,推断SYA-X与SYA相比,其结构的改变是共轭体系的降低,即SYA-X可能是SYA分子中失去一个发色团而成。
2.2.2红外结果SYA-X红外光谱:IRmaxkbsCm-1呈羟基(3400Cm-1,钝峰),糖基中C-O(1124Cm-1),甲基(2926.42Cm-1),羰基(1640.99Cm-1),这些红外特征峰在SYA红外谱中相应存在,这一事实表明SYA-X和SYA的基本构架是一致的。与SYA红外光谱[10]相比,SYA-X的红外谱中没有苯环结构(1604,1505Cm-1)或苯环共振反式双键(1624,927Cm-1)的吸收。从而可以判断SYA的分子中失去的发色团是其查尔酮结构中的酚基。
2.2.3质谱结果发酵转化前SYA的分子量为594,发酵转化后SYA-X的分子离子峰为543,基峰分子量为525,推断为其糖基上缩合失去了一分子水而形成环状结构从而形成分子离子峰。因此SYA-X可能是SYA失去了一个酚基转化成为一个乙酰基而成。
2.3SYA-X的抗血栓药效根据文献记载,红花中对血栓类疾病的药效主要源自其药效成分SYA,而实验证明经过C2-13发酵转化之后红花中发生改变的主要物质也是SYA,故红花发酵液药效的提高可能与SYA的转化有关。将SYA经过C2-13发酵转化后生成的SYA-X经过分离纯化之后,进行小鼠尾部血栓及凝血、纤溶指标的检测以确定其药效。结果见表1。表1发酵转化红花对小鼠血栓的影响(略)
实验证明(见表1),经过发酵转化之后的SYA-X与空白组和SYA对照组相比,均能显著地降低小鼠尾部血栓百分数,并能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酶活时间(APTT)。3组实验都能够显著降低小鼠尾部血栓百分数,缩短小鼠尾部血栓长度,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酶活时间(APTT),说明SYA转化前后具有抗血栓作用;转化后各方面的参数优于发酵前,甚至优于与阳性对照,表明SYA转化生成SYA-X具有更好的抗血栓药效。SYA-X,SYA结构式见图7~8。
3结论
Takahashi等研究表明红花黄色素A是红花中抗血栓的有效成分。通过高效液相检测发酵培养基发现SYA发酵后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SYA-X)。我们对发酵液中SYA-X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质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其分子式为C23H29O15,结构式如图7所示。同时药效学实验证明SYA-X的抗血栓作用强于SYA或纤溶酶。
将红花黄色A结构(图8)与推断的SYA-X的结构相比较,红花黄色素A上的一个酚羟基发生开环生成乙酰基导致SYA-X的极性增强。微生物对苯环的降解开环有两个代谢途径:β-Ketoadipatepathway和α-Ketoacidpathway[11]。根据这两种苯环开环途径可能的代谢产物与质谱结果相比较,SYA按照α-Ketoacid途径代谢可能的终产物的分子量为543,与SYA-X的分子量相吻合;SYA根据β-Ketoadipate途径的代谢产物的分子量应为602,发酵后的发酵液中未检出该物质。同时β-Ketoadipate途径应有的琥珀酰的羧基结构在IR图谱中也未有发现。因此推断SYA-X即为SYA按照间位开环途径转化之后形成的新物质,其分子量为543。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119..
[2]李中原,涂秀华.红花黄色素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5,16(2):153.
[3]何晨,孙启玲.芽孢杆菌发酵炮制中药红花增强溶血栓药效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5):340.
[4]东秀珠,蔡妙英.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DeognyL,WeidenbachAandHamptonW.Improvedfiberplatemethodforfibrinolyticactivitymeasurements:useofbentoniteprecipitationandagersolidifiachion[J].Clinica.Chimica.Acta,1975,160:85.
[6]HangL.J,TangY.X.StudyonthechemicalcomponentsofCartharmustimctorious[J].ModApplpharm,1995,12(2):19.
[7]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8]冯志华,孙启玲.微生物发酵炮制对红花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中草药,2004,35(6):630.
[9]刘月庆,周海涛,毕开顺.红花黄色素A在小鼠体内的分布[J].药学学报,2004,3:217.
-
建筑安全应急预案方案范例(3篇)
建筑安全应急预案方案范文篇1论文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论文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却隐藏着许多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准确无误地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导致事故发..
-
花生栽培技术与管理要点范例(3篇)
花生栽培技术与管理要点范文关键词:新形势,棉花栽培,技术,发展1前言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种植棉花,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民的收入以及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研究棉花的高产栽..
-
花生栽培技术与管理方法范例(3篇)
花生栽培技术与管理方法范文【关键词】花卉栽培;园艺;温室;露地花卉是整个园艺中色彩艳丽、形状各异的重要元素,在园艺中通过栽植、培育花卉的方式,能够使整个空间氛围更加的缤..
-
家庭教育的概念范例(3篇)
家庭教育的概念范文家长学校培训心得体会随着教育的普及推广与教育观念的更新提升,家庭教育越来越得到了家长、社会与学校重视。教育不能单单靠学校,家庭教育在学生的人生中..
-
城市设计策略范例(3篇)
城市设计策略范文关键词:城市景观保护设计0引言城市景观环境,是城市设计中一种表象的物质形式,通过视觉审美而形成。城市景观规划,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发展相关任务和目..
-
家校合作老师发言稿范例(3篇)
家校合作老师发言稿范文篇1新学期家长经验交流会方案范文1孩子是天之娇子,更是家长们的宝贝。我们为孩子们付出了很多,看着孩子们逐渐成熟的脸庞,我们有收获的喜悦,也有难以释..
-
交通安全应急处置预案范例(3篇)
交通安全应急处置预案范文篇11.1目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建立健全“分..
-
美丽的西湖作文[范例](精选8篇)
美丽的西湖作文篇1西湖是浙江省杭州市的旅游胜地,那里风景优美,景色宜人。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去了这个美丽的、令我向往的地方。首先,印如眼前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