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策略范例(3篇)
城市设计策略范文
关键词:城市景观保护设计
0引言
城市景观环境,是城市设计中一种表象的物质形式,通过视觉审美而形成。城市景观规划,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发展相关任务和目标,是整个城市建设的重点部署内容。旨在全方位考察城市内容及其周边的环境,进行可行性分析,然后通过设计以及施工建设来达到提供给居民以理想、安静、舒适等交通居住环境。作为城市的景观设计以及建设,对城市土地综合利用,改善土地相关特有功能,都十分有利。城市景观的保护意义重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1城市景观保护现状概述
我国经济的腾飞,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而在城市建设中,相应地面临的困难以及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比如由于历史、政治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随着历史的河流而相应改变。但是长期的封建思想,使得人们在追求美丽景观的过程,日趋漫长。特别是官僚主意以及暴发户特征意识,导致中国城市的景观缺少人性化考虑,在景观设计中,只是片面追求某种视觉效果,而对于景观给人们带来的其他环境因素,欠缺考虑。在景观改造过程中,没有遵循景观保护原则,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
所谓城市景观保护设计,必然遵循自然景观的保护,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生态设计。生态型指具有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能够开展适当游憩活动的城市自然遗留地,管理的目标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持生态的稳定性和多样性。生态型城市自然遗留地包含有代表性的生物群落和风景样本,其中的动植物物种、生境和地貌具有保护、教育、游憩和科普的意义。根据管理目的的不同,还可以再分为生态保护型、生态游赏型、生态科普型等。必须保护生态多样性,而生物多样性不是简单的生物个数,而是包含生物基因多样性在内的,具体分为物种以及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不同。在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中,生物多样性,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它们是构成生态环境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可以这么说,城市生态多样性,无论是基因、物种,还是群落及生态系统等,都和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具有某种和谐的联系。作为人居的环境,它们是人们在生活以及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必须考虑景观设计给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带来的正面以及负面影响,必须明细景观的设计除了给人带来最大利之外,还不能影响生物多样性原则,不能破坏生态自然环境以及自然遗留地的物种特性。
2城市景观保护设计策略
2.1城市建筑景观保护策略对于建筑景观而言,通常由于历史以及文化等原因,我必须充分考虑其存在的价值。历史建筑作为城市景观保护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其意义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建筑具备几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人居因素,一个是时间因素(即历史因素),另一个便是文化因素。无论是名人居住的名人效应,或是历史遗留的历史效应,还是其璀璨的文化效应,都构成了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否的影响因子。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其声望值,当声望值超过需要保护的临界值时,必须对建筑景观进行保护设计。
建筑景观的保护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的优化利用,在城市整体设计中,资源的合理利用最为重要。作为一个世纪以来的科技和商业发展的结果,城市中心总是处于适应更多用途和人口的压力下,然而许多城市中心却有一种错综复杂的特性,很容易被增长的交通和重建破坏。取代所有旧的事物来满足新的要求会浪费资源,而且很昂贵,这会有效地毁灭一个地区甚至整个城市。不满足今天的需要、不预测明天的需要,可能会成为经济和文化的自毁。我们必须在某处打破平衡。如何做呢?答案可能介乎一座城市和一个社区之间;或者是它们的特性值得保护,或者一种古老的、很受喜爱的形式;又一次,是思想还是艺术品。建造什么,何时何地重建或彻底修改,保留什么以及如何去做,是一个判断力的问题,在实践这种判断时,应该简要地参考别的地方的经验。
2.2生态景观保护设计除了建筑景观的保护设计外,生态景观的保护设计也是城市景观保护设计的重点。因为,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第一生产者——绿色植物,它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为主要的纽带,其为城市整个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所以绿色植物的保护设计以及生物多样性设计,是城市生态景观保护设计中的主要内容。植物园以及树木园,作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中心,必须全面收集相关植物,重点保护相关等级的生物,必须组建生物基因库以及城市种子库,便于对生物进行离体保存。植物园既是植物资源迁地保护、植物科学研究的基地,也是对公众进行植物科普宣传和教育的基地,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核心作用。笔者认为,植物园、动物园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均存在一些限制:①保存超过一定限量的某一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标本,在经济上是行不通的;②保护中几乎没有直接的生境敏感反应(habitat.resonsive)发生,所以这种人为控制的种群往往无法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③受到保护的种群其遗传基础似乎很窄小,但又不可能大量收集其个体以使之表现出广泛的基因型;④保护还依赖于政策和资金的持续稳定,但这远没有把握性;⑤在很大程度上将动植物物种与野生的群体和自然环境相隔离,其结果往往是削弱了物种的自然生态习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这样并未起到真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在城市生态景观保护过程中,充分利用景观规划方法,实现最优化保护效果,这样可以减少植物园以及生态园的数量。
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途径,景观规划可以分两种方式来实现。①传统保护模式,即基于物种保护的方法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②最优化保护模式,即基于生态系统保护的方法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一般来讲,第一种方法在早前运用的比较广泛,它对于濒临物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而第二种方法是从源头来避免濒临物种的产生,强调的是和谐发展,即全面联合景观系统以及生态系统,让各物种以更好的状态来生活于生态系统中,或适应新的生态系统。从实际效果来说,从物种保护这种单一的保护来看,这种做法有待改进,因为,单一的物种保护只是没有办法之中的办法,充其量只能是事后保护而已,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来改善事后的环境,人为地构筑适合物种生产的环境。而生态景观学最优化景观保护是以最优化模型为基础,从事前控制出发,充分考虑生态和谐因素,建立适合物种生物链的生态保护模式,是城市景观保护中可持续设计的重要环节,所以,以第二种保护模式——最优化保护模式,是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
3结语
城市景观保护意义重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全面认识当前景观保护形式,从建筑保护到生态保护出发,才能把我国城市景观保护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启照.城市景观设计新思维——可持续发展范式刍议[j].上海商业.2009.(9).48-50.
城市设计策略范文
【关键词】城市;高层商品住宅;设计;开发
影响城市高层商品住宅质量水平的因素来源于多个方面,但最为基础和根本的便是处于源头阶段的设计开发环节。房地产初期的设计开发,在整个房地产项目甚至是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中占据着极大的分量,是关乎到建筑质量和房地产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故而,对城市高层商品住宅设计开发策略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高层商品住宅设计开发的总体要求
城市高层商品住宅同所有的房地产项目一样,成本投入量极大,其前期设计开发的总体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建设、销售等重要环节,为此,对其的设计开发务必要有严格的流程和高标准的要求。
1.注重地域性
城市高层商品住宅不同于一般住宅区,它更注重的是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虽然我国地域辽阔,但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域风貌是不尽相同的,如沿海和内地、南方和北方等,导致其设计开发所带来的市场份额、经济利益千差万别,因此要充分考虑地域性。并结合市场发育状况、供求关系、消费能力等因素,地域统一时还要考虑区位因素,如地理区位、功能区位、街区区位等。
2.引入前瞻性
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具体的市场环境、销售策略、样式等均发生了巨大变革,而这些变革的发生在设计开发之初是难以预料的。但不排斥这种现象存在一定的必然性,鉴于高层建筑开发周期较长,因此,为了应对不断发生的变革,务必要将前瞻性纳入到总体要求范畴中去。
3.强调创新性
城市高层建筑的设计开发,首先要与受众的需求相吻合,但不容忽视的是其独特性和创新性,这也被视为实现竞争差异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城市高层建筑富有创新性,便会依据市场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满足受众日益繁多的需求,可为其赢得更为开阔的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城市高层建筑的创新,要充分立足于实践,即要对受众的需求进行实地调查,以便在设计主题和设计概念上均有所创新,进而使整个项目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突破。
二、城市高层商品住宅设计开发策略
1.建筑与布局方面
城市高层商品住宅中,点式高层住宅或板式高层住宅在提高居住密度和容积率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故而,项目所在的区域内,且在不超过建筑限高的前提下,应将点式高层、板式高层和小高层列为首选项目;在限高区域内,应将多层板式建筑和不超过限高范围内的点式住宅、板式住宅列为首选项目。出于容积率增加的需求,可将塔式高层住宅纳入项目考量范畴,但应注意控制设置量。此外,板式住宅最好选取占地少、秩序规则的行列式。
2.建筑功能方面
城市高层商品住宅着意强调的是功能多样性、智能化等特征。所谓功能多样化,即以建筑物为载体,兼有信息化设备、信息化应用、建筑设备管理、公共安全等多种系统功能,实现建筑结构、建筑系统、建筑服务、建筑管理等的优化组合,提供出高效、安全、节能、便捷、健康、环保的良好建筑环境。而智能化则与环境建设、土建建设并驾,具有先进性、完整性、超前性等特征,是计算机网络系统、自动化设备、建筑技术与艺术等的有机结合,包括宽带、优良的电梯质量、断电保护装置以及完善的防火报警设备等。
3.景观与绿化方面
景观与绿化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其与建筑风格、社区规划的融合,充分利用生态网络,在建筑群中体现出人与自然的良性关系,在提高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将艺术效果和综合功能相联系,从而将户内绿地与住宅建绿地相结合,使各方要素之间一致达成绿地均好性。在树种的选用上,可采用美观大方的树种,并借助鹅卵石铺设的林荫道和道路两边的雕塑,营造出幽雅、舒适的居住氛围,充分凸显出绿色主题,以回廊、绿植、水景、雕塑等搭配绿色的走廊,考虑人们的晨练和休闲需要,不妨铺设大面积的草坪,并栽植花草树木,设置喷泉等,促使道路、绿化带和休闲空间更具舒适化、有趣化。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高层商品住宅的设计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仅要求实地调查,还对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并在房地产项目及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担任重要的角色。因此,在项目设计与开发之初,要脚踏实地的了解和掌握项目的具体情况,才能落实好相关的设计开发工作,进而为其质量水平的提升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孙艳.城市高层商品住宅开发设计策略的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09(17)
[2]杨宗慧.浅谈现代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3)
城市设计策略范文篇3
本文以承德市城市山水的特色和国外成功城市风貌的案例,基于对自然山水构架的保护,探讨山水城市的城市设计中对于山与城、水与城以及山、水、城三个方面的规划策略。
关键词:城市设计承德山体保护水体保护城市界面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城市设计中的自然山水要素
城市设计的对象包含了人类生活的诸多要素,地形地貌是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首要因素,它构成了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形成。自然山水是城市地形地貌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
我国传统的城市选址非常重视山水的分布格局,总结形成了理想的城市山水空间模式,这些在风水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山体和水体通常成为城市景观中重要的节点和受保护的对象。
(二)以承德市为例分析城市设计中的山水保护策略
以承德为例分析山水格局的下的自然山水的保护,是因为承德的“山、水、城”自然格局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承德是一个典型的山水格局的城市,以“清代夏都,佛缘圣地”而闻名于世。
承德山川形势结构的特殊性
承德盆地,是由大山余脉的低山丘陵与河谷阶地复合而成的地理单元,市区平均海拔320米,而周围山岭500―700米之间。最高峰为市区南侧的僧冠帽峰。海拔675米。市区(今山庄内)几道山梁属于丘陵漫岗和阶地,有起伏之感而无跋涉之苦,虽然沟谷并不甚开阔,但居者并无逼仄局促和压抑之感,更不会形成三阳不照的阴湿之地,因其远山较高,可以增加景深层次;楼宇倚山势而建,参差错落,颇有气势。
(三)对于山水保护的策略研究
3.1山体保护研究
研究山与城的格局,既丰富城市景观,又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及良性循环,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生活、居住、工作环境。
3.1.1体现“山水对话”的控制策略
为了防止山体被高层建筑层层包围,凸现山体的主体地位,对于山体周围的城市高度实施了分区控制,而从城市景观组织的角度看,视廊控制方法具有更为直接的意义,能充分体现山与山、山与水、山与城市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1.2山体建设实行分级保护的策略
根据山体在城市空间格局、历史文化、景观风貌及对改善市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对全市的山体进行分级保护。一级保护山体是构成全市城市景观格局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景观价值,对保障城市绿地的合理分布、城市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和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避暑山庄、磬锤峰。二级保护山体是构成城区局部景观格局的重要元素,具有重要的景观和历史文化价值,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罗汉山、半壁山、僧冠峰、双塔山。三级保护山体是指具有一般性的景观价值,能起到城市绿地作用的山体,针对不同的保护级别,对山体提出不同的保护内容和控制要求。包括:鸡冠山、凤凰山、元宝山、莲花山、佟山、九华山及其它山体。
3.1.3改善措施
山与城的特征可总结为为“山为图,城为底”、“山城相渗透”、“山城相隔”三种。三种特征对应不同的改善措施。
山为图,城为底――改善措施:对城市与山体结合部的违章建筑进行清除和整治;
山城相渗透――改善措施:恢复山体自然特征,与周围的建筑群体形成融合共生;
山城相隔――改善措施:强化山体的原生态,将山体绿色系统引入城市。
采用山体景观视廊控制的方法,可使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中融入山体,形成良好的景观,以景观增加公共开放空间的人流。
3.2水体保护研究
3.2.1“水与城”的关系
水与城的交接特征表现为“绿化夹于水城之间”、“山夹于水城之间”、“水城相连”三种。
绿化夹于水城之间――改善措施:建立与河流垂直相连的绿化带;
山夹于水城之间――改善措施:合理组织建筑群,增加眺望点,使山、水、城融为一体。
水城相连――改善措施:做好堤岸、观景台、滨水散步道等场所的设计。
3.2.2城市内旱水河的改造与建议
由于城市地区森林资源惨遭破坏,导致其涵养水源能力大为降低,加之雨量偏少,在城市市区内形成了多处旱河,前景十分堪忧,借鉴承德的经验,提出对旱河的改造和利用的建议。
承德市内主要的几条旱河包括狮子沟、二仙居等几乎占去了承德市区面积的1/3。其中,二仙居、石洞子沟、牛圈子沟3条旱河由于分布在市区中心,有水泉沟、佟山、碾子沟等大小几十条沟壑的河水汇集于此。但大量垃圾、污水侵占了河道,旱河两岸也是垃圾遍地,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同时,挤占旱河河道搭建棚亭的现象也十分严重。
对于旱河开发和保护时在技术上应推广节水型灌溉方式、扩大旱作面积,以保持水量,在市区内推广透气性铺装,扩大林草面积,提高降水的入渗率以补给地下水,使旱河重现细水长流的局面。
3.3基于山水特色的城市界面设计
如何把整个城市的界面设计与城市本身的自然山水构架结合起来,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首先我们要明确城市界面设计的原则。
3.3.1城市界面的建筑控制
(1)集中式发展――南区和西区城市的主要功能单元紧密结合在一起,由一个中心聚集多个单元。承德滦河北岸――建议核心地段可适当建设高层建筑,为北岸的附属旅游区和片区中心营造集中突出的天际线。两河口东西两岸――核心地段可适当建设高层建筑,少量20层以上的标志性建筑,营造现代都市景观,以远山为背景,以两河口为前景,以变化的高层建筑形成滨水天际线。
(2)分散式发展――核心区之间的组团城中的结构单元相对独立,通过地面联系为整体,保持松散的联合上板城工业物流园的西岸――底层工业仓储建筑为主,核心地段可适当建设高层建筑,形成变化的天际线。偏桥子-陈栅子片区的滦河北岸――控制建设高层,突出以山体为主的天际线。(3)自由式发展――老城区依照地形地势采取灵活的布局形势进行空间架构老城区的武烈河西岸――对高层建筑的建设应严格控制,禁止新建12层以上高层,强化以避暑山庄、半壁山等山体为背景的天际线。
小结
在城市设计方面,充分的尊重自然山水的格局,可以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从而力求做到山水与城市和谐相融,营造舒适宜人的城市生态环境。
宏观方面:充分认识自然环境的重要意义;明确城市设计的生态目标;重视规划管理与城市设计的重要作用;树立山水相融和谐共生的城市设计原则。
微观操作方面:城市设计应使自然山水空间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尽可能的纳自然山水要素为城市的空间意象的组成要素,使两者相互渗透,紧密配合,以创造完整的山水城市空间意象。
参考文献:
[1]黄光宇.山地城市规划与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2]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陈波,汪莉莉.维护城市山水格局的连续性[J].园林工程,2002
-
家校合作老师发言稿范例(3篇)
家校合作老师发言稿范文篇1新学期家长经验交流会方案范文1孩子是天之娇子,更是家长们的宝贝。我们为孩子们付出了很多,看着孩子们逐渐成熟的脸庞,我们有收获的喜悦,也有难以释..
-
交通安全应急处置预案范例(3篇)
交通安全应急处置预案范文篇11.1目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建立健全“分..
-
美丽的西湖作文[范例](精选8篇)
美丽的西湖作文篇1西湖是浙江省杭州市的旅游胜地,那里风景优美,景色宜人。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去了这个美丽的、令我向往的地方。首先,印如眼前的是..
-
异地高考范例(3篇)
异地高考范文篇1但《财经》记者从多个渠道获得的消息显示,尚未公布的异地高考方案仍然是雷声大雨点小,只是一个指导性的文件。7月5日,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透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
异地高考政策范例(3篇)
异地高考政策范文关键词:计划生育政策;收入不平等;基尼系数;人力资本中图分类号:C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7)01-0116-08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701012收稿日期:收..
-
异地公积金政策范例(3篇)
异地公积金政策范文买房要用好、用足住房公积金贷款。与普通商业按揭贷款相比,住房公积金贷款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减少购房者的利息支出,降低购房开支。目前住房公积金贷款政..
-
化学品安全制度范例(3篇)
化学品安全制度范文一、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一)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人员培训。以安全监管人员为重点,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危险化学品..
-
美术重要知识点范例(3篇)
美术重要知识点范文篇1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审美能力高中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求知欲都较强,各学科知识也已有一定积累,高中生的这些特点对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