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的护理要点范例(3篇)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要点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151-01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目前为儿科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占小儿肺炎的20%,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呈上升趋势。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它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无细胞壁。是可通过细菌滤器最小的原核生物,附于组织细胞表面,有特殊的宿主细胞亲和性,支原体好侵犯呼吸道、泌尿生殖粘膜。而肺炎支原体潜伏期长,主要由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其临床表现为高热、刺激性干咳,部分有破竹声,病程长,肺部体征不明显,血清泠凝集试验及MP-IgM抗体阳性。还有部分有肺外损伤的表现,如脑膜炎、心肌炎、胸腔积液、肾炎、肝炎等。我科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住的21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患儿,经过精心和科学系统的治疗及护理,均痊愈出院。先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1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年龄为10个月―11岁,其中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120例,于发病后2天入院,经血清特异性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检测以及临床症状、体征均符合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
1.2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均有呼吸系统症状。以咳嗽为主,多为刺激性咳嗽,伴或不伴有发热,发热多为中、高热,少数患儿亦有咽痛。体温在37.5℃―40.1℃、无痰或仅有少许粘痰,为白色粘稠痰或白色泡沫痰,痰液不易咳出。其中6例胸腔积液,22例心肌酶谱异常,36例转氨酶升高。所有病例均无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及禁忌症。
1.3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尽可能做到呼吸道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按时开窗通风,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同时予退热、祛痰、止咳等对症处理,同时辅以氨溴索,布地奈德雾化吸入。采用静点阿奇霉素针剂,每天一次,10/(.d);或红霉素20―30/(.d),分3次静脉滴注。疗程为10天。根据症状和病变范围,必要时将疗程延长至2周或改用序贯治疗。
2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1周内体温稳定者172例,2周内体温全部稳定,没有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出院。住院天数7―18天,平均9天。
3护理体会
3.1一般护理
将患儿安置空气流通的病室,危重患儿安置在监护室。为防止交叉感染,除采取呼吸道隔离,空气消毒等措施外,室温在20℃―22℃,相对湿度55%―65%。保持床铺清洁干燥,高热出汗后及时更换衣服,避免受凉后加重病情。做好口腔护理,可增强食欲,防止口炎。
3.2呼吸道的护理
患儿多数咳嗽较重,初期为干咳,继而咳白色粘稠痰。协助患儿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显得尤为重要。稀释痰液有利于排痰,促进肺部的炎症吸收,先给患儿做超声雾化吸入,达到稀释痰液、镇咳、消炎的目的,然后予以叩背。叩背时应在饭后2小时进行,五指并拢,呈杯状,从下向上,从两侧往中间拍背,稍用力,但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引起患儿呕吐。每天2―3次,经常更换,一般采取头高位或半卧位,以改变肺部血液循环,减轻肺淤血。多数患儿咳嗽较重,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及时给予患儿雾化吸入,此法简便易行,安全舒适,药液随着深而慢的吸气可被吸到终末支气管及肺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氧疗:对有呼吸困难、喘憋、口唇紫绀或气道梗阻现象严重者,应及时氧,可采用面罩或鼻导管吸氧,其目的在于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因低氧血症造成的组织缺氧,同时注意湿化气道和氧浓度。
3.3高热的护理
对于持续高热的患儿及时经济与降温处理。一般先采用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枕冰袋、温水擦浴等,如效果不佳,可遵医嘱用药,同时鼓励患儿多饮水,必要时予补液,以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
3.4饮食护理
对严重低氧、呼吸困难、伴有心衰者应暂禁食。待呼吸平稳再进食,因高热,能量消耗较大,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清淡的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应少量多餐,避免因过饱而影响呼吸功能。
3.5避免交叉感染
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平时见散发病例,全年均有发病,以冬季为多。加强空气消毒,减少交叉感染,支原体肺炎通过飞沫传染,传染源为患者和恢复期带菌者。不同病种尽量不要放在同一病室。定时开窗通风,减少探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6用药护理
治疗支原体常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此类药物对胃肠道刺激较重,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静脉点滴可引起静脉炎,故应该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必要时可给予患儿腹部和静点血管处进行热敷,可减轻不适症状。
3.7心理护理
此病病程长,常反复高热,咳嗽剧烈,家长常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小儿易产生恐惧心理,尤其害怕打针服药,护士要以细心、耐心、和蔼的态度对待患儿,以富有亲和力的语言、精湛的技术赢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鼓励其配合治疗及护理。另外,疗程不足往往是造成此病复发的主要原因,鼓励其坚持足够的疗程治疗,以免此病迁延不愈,引起气道高反应,诱发哮喘。
3.8健康教育
向患儿家长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和护理要点,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加强营养,加强体格锻炼,提高患儿自身体质。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多的场所。鼓励患儿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并要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对易患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寒冷的季节或气温骤降时,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参考文献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要点范文篇2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观察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364-01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占首位,为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特点为一般情况差、精神萎靡、口吐白沫、呛奶、口周发青、呼吸短浅急促、体温异常(发热或体温不升)、全身皮肤网状花纹等症状[1]。由于新生儿气管及支气管腔相对狭小,黏膜柔嫩,黏膜及黏膜血管丰富,感染后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发生气道狭窄甚至阻塞。肺部含血量多,易淤血发生感染,特别是早产儿咳嗽反射减弱,无法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排出,直接威胁患儿的生命。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的104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的病情状况以及通过维持体温,给氧,物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治疗和护理措施后的病情改变情况。得知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均能收到满意的治疗护理效果[2]。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的104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4例,女性40例,年龄介于出生后1h-25d之间,足月72例,早产30例,过期产2例。出生体重小于2kg的4例,2-4kg的98例,大于4kg的2例。所有病例均排除吸入性肺炎,均无宫内窘迫史及产时、产后窒息史。
2病情观察
2.1一般病情:①体温:新生儿患肺炎后不但表现出发烧症状,还可表现为体温不升,但需与正常体温波动相鉴别。出生1周内体温波动较明显,部分新生儿可出现脱水热现象。②呼吸:新生患儿表现出呼吸增快、表浅、呼吸不规则或反复窒息,鼻孔稍扩大,鼻翼扇动等症状。新生儿出生后即开始有呼吸,有时也可以短暂窒息后才开始有呼吸、呼吸表浅,常不规则。出生后前两周呼吸约40次/min,也可波动范围较大。③意识及吸乳:新生患儿常出现反应差,哭声低或不哭,吸吮力差,拒食或呛奶等现象。正常新生儿生后数日常处于睡眠状态,吸吮与吞咽功能完善,也易发生溢乳、哭声响亮。④皮肤和粘膜:患儿常出现面色苍白,口周青紫,可伴有硬肿,四肢厥冷,黄疸,出血、全身皮肤网状花纹等症状。大部分新生儿出生后2-3日内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可自然消退。
2.2肺脏、心脏病况及其他: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两肺可无湿鸣,可出现吸气三凹征,有时可闻及小水泡音或捻发音。有些患儿心率增加过快,易导致心力衰竭。正常新生儿以腹式呼吸为主,呼吸表浅,常不规则。另外,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有时还伴有口腔炎、脐炎、腹泻、腹胀,尿量异常等症状。
3护理措施
3.1环境: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避免对流风,温湿度适宜,保证充足的热量与水分。一般室温保持22~26℃,使患儿皮温达36~37℃,以减少氧的消耗,改善缺氧症状[3]。夏季包裹物勿过于严密,冬季注意保温预防并发硬肿症。另外,病室应严格控制洁净度,避免污染,并尽量与其他病种的新生儿隔离开。室内应保持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安静、清洁、舒适,并保持相对湿度在50%-60%,有利于患儿分泌物的排出。
3.2:要注意经常变换,取头高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分泌物的排出。
3.3喂养:宜少量多次,一次不要喂得太饱,以防引起呕吐,呛咳重或拒奶者可管饲,保持皮肤清洁,预防臀红及皮肤感染。如病情危重者,可暂停喂奶、喂药,以免呕吐引起窒息[4]。如喂奶时患儿口鼻周围出现青紫、呛咳,应立即停止,并予鼻前吹氧,必要时吸痰。病情稳定后,喂奶也应少量多次,注意有无腹胀现象。
3.4物疗:①翻身:能预防肺内分泌物堆积和改善受压部位肺扩张。②拍背:五指并拢呈空杯状,由下而上,由外周向肺门拍击,使小气道分泌物松动易于进入较大气道。有利于吸痰和促进肺循环。③吸痰;奶前或必要时吸痰,及时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促进分泌物排出。
3.5保暖:新生儿主要靠棕色脂肪产热,速度快,耗氧多。肺炎时导致棕色脂肪产热受限,使产热小于散热,导致体温下降形成低温。一般情况下多采用暖箱、热毯等措施进行保温,以维持正常的体温。
3.6给氧:为减少对患儿鼻黏膜的刺激,多采用头罩法给氧、箱内吸氧或小硅胶管鼻前庭吸氧。氧气应先予湿化,并加温至31-33℃为宜。
3.7密切观察病情:保证抗生素及其他药物有效进入体内。尤其注意并发症先驱症状,注意药物毒副作用,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4结果
本研究的104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均采用以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治疗,护理治疗时间均为为1-2周,其中痊愈的72例,痊愈率69.23%,好转的30例,好转率28.84%,家长放弃治疗的2例,总有效率为98.08%。
5讨论
综上所述,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患病率高、死亡率也高,表现不典型,危害性极大。通过本次研究证实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能起到满意的治疗护理效果。因此,临床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一定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细心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问题,尽心尽力为每个新生患儿服务,以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魏克伦.我国新生儿感染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6(1):1-2
[2]王晓莉.新生儿细菌肺炎82例高危因素分析及防治[J].临床医学,2008,33(2):184-186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优质护理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多见【1】。大多数新生儿肺炎是生后感染引起的,主要是家庭中与新生儿密切接触的成员呼吸道感染后通过飞沫传播给新生儿的,少数是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感染的,以弥漫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2】,由于新生儿呼吸器官和功能不成熟,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败血症乃至死亡。因此,需要积极的治疗疾病,与此同时配合优质护理可以促进患儿的康复。对我儿科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3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给予优质护理措施,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儿科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3例,其中男35例,女28例;早产儿26例,足月儿37例;年龄3-26d,平均年龄13.6±2.7d。观察组63例,其中男33例,女30例;早产儿22例,足月儿41例;年龄9-24d,平均年龄14.4±2.4d。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经X线胸片检查,X线胸片可见不同程度的两侧肺纹理增粗,弥漫性、深浅不一的模糊影,或者两肺广泛点状或大小不一的浸润影,均符合新生儿肺炎的诊断标准【3】。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1.2.2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
1.2.2.1严密观察患儿病情
患儿入院后严密观察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有无咳嗽、咯痰及痰的颜色、量、气味、喘息,口唇有无发绀,吸气时胸廓有无三凹征,对于气促、发绀的患儿应及早给氧,改善低氧血症,对于缺氧明显的患儿给予头罩吸氧,吸氧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氧导管是否通畅,患儿缺氧状态是否改善;对于痰液粘稠的患儿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使痰液稀薄利于排出,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1.2.2.2对症护理
①药物护理,针对不同病原给予不同的抗生素治疗,金葡菌肺炎及大肠杆菌感染的肺炎可用耐酶青霉素,对于有呼吸道症状的患儿,可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糜蛋白酶,地米配成雾化液,或用万托林与生理盐水按应定的比例配成的液体,用空气压缩本泵给患儿进行治疗。②脐部护理,观察脐部是否脱落、有无脓液,对于未脱落的患儿,用0.9%碘酊消毒,对于已脱落伴有感染渗出的患儿,用双氧水彻底清洗渗出液、脓液后涂0.75%碘酊消毒,保持患儿脐部的干燥。
1.2.2.3健康指导
首先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室温22℃--24℃,相对湿度55%―65%,避免对流风,以母乳喂养为佳,少量多餐,注意保暖,避免着凉,衣着以小儿的手足温暖而不出汗为宜,对于汗多的新生儿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并用热毛巾把汗液擦干,喂养时孔大小要适宜,喂好后将新生儿竖直抱起,轻拍其背部,促进胃排空减少吐奶的发生。
1.3观察项目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患儿家属满意度。
1.4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姚凤一,陈凡【4】等评定标准,采用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和不满意(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
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2%,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例数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率(%)
观察组6347(74.6)13(20.6)3(4.8)60(95.2)
对照组6328(44.4)20(31.7)15(23.8)48(76.2)
X?3.1223.1413.1543.218
P值P
2.2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8.4%,对照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74.6%,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n(%)]
组别例数满意(例)基本满意(例)不满意(例)总满意度(%)
观察组6349(77.8)13(20.6)1(1.6)62(98.4)
对照组6327(42.9)20(31.7)16(25.4)47(74.6)
X?3.2413.2733.2593.285
P值
3小结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两大类【5】,吸入性肺炎是胎儿在宫内或者娩出时吸入羊水导致肺部发生的炎症,感染性肺炎是指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新生儿肺部的感染。其主要症状是口周发紫、口吐泡沫、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少哭、不哭、拒乳等,需进行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通过我儿科的研究发现,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2%,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8.4%,对照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74.6%,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HongLi-juan,XuHai-ping,ShangGuang-zhi,Impactofnursinginterventioncombinedwithhigh-flowoxygen-drivenaerosolinhalationtherapyinthetreatmentofchildrenpatientswithbronchiolitis[J],JournalofQiluNursing,2011,17(19):345-348.
【2】张立荣,赵立明,刘海燕,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家庭护理干预模式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02):167-168.
【3】ChinnanNK,ShabaanAI,SaeedM.Severepneumoniawithpneumatocelesandpatentforamenovaleinaninfant:optimalventilationstrategy[J].Criticalcareandresuscitation,2006,03,209-212.
【4】周国丽,优质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肺功能和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267-268.
-
林业遥感技术范例(3篇)
林业遥感技术范文关键词:遥感监测NDVI植被覆盖度决策分类中图分类号:Q9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a)-0203-04遥感是一种非接触、远距离的探测技术。遥感传感器通过..
-
烹饪的感受与心得体会范例(3篇)
烹饪的感受与心得体会范文篇1关键词:高职;烹饪专业;职业素养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6-0013-04一、我国餐饮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需要高素质的烹饪..
-
班级文化建设设计方案范例(3篇)
班级文化建设设计方案范文关键词:档案;教育教学;服务学校档案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做好中学档案工作,首先必须增强全员的档案意识。在教学改革、教育创新向纵..
-
树立民族意识范例(3篇)
树立民族意识范文关键词新疆;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民族团结教育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7)05-0050-0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以下简..
-
养殖可行性报告范例(3篇)
养殖可行性报告范文一、落实属地管理,明确职责分工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农业局等部门关于畜禽养殖禁养区禁建区划定方案的通知》(政办〔〕27号)精神,禁养区、禁建区..
-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范例(3篇)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范文篇1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开发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方案的主体,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集中反映。因此,要突出高职办学..
-
地球一小时的宣传标语范例(3篇)
地球一小时的宣传标语范文**省预防以猪链球菌病、禽流感、炭疽为主的人畜共患病健康教育方案一、目的在全省农村开展预防以猪链球菌病、禽流感、炭疽为主的人畜共患病健康教..
-
地球之旅范例(3篇)
地球之旅范文张耀晖朝向高尔夫运动服务有限公司CEO差点:18球龄:5年球具品牌:马基高最喜欢的球场:丽江玉龙雪山球场最希望去的球场:美国圆石滩高尔夫球场Q:你是怎样开始接触上高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