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抗旱工作方案范例(3篇)
农业抗旱工作方案范文
入春以来,我县降雨偏少,据统计溜子田水库雨量站1至4月2日共计89天,降雨量仅为27.3mm,最大日降雨量仅为11.0mm。加之20**年11月至12月降雨量偏少,致使我县出现了50年一遇的干旱。由于降水量偏少全县54座水库库容0.4217亿立方米(总0.5771亿.
方)比多年同期减少10,5座水库干涸。
我县农作物受灾严重,截止4月2日农作物受灾24.1千公顷,其中:轻旱3.4千公顷,重旱7.3千公顷,干枯13.4千公顷。水田缺水0.009千公顷,旱地缺墒2.3千公顷,牧区受旱面积0.017平方公里,因旱造成45个自然村1.3万人和0.5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部分自然村0.32万人生产、生活严重缺水,有的地方水源干涸,要到15公里外的地方运水,每方水运费达15元。由于旱情及3月份的霜冻导致全县农作物大量绝收。
截止20**年4月2日全县共投入抗旱人数0.72万人,其中,机关干部0.2万人次,投入机动抗旱设备720台(套),出动抗旱运水机动车16辆次,抗旱用电26.2万度,抗旱用油78.9吨,实现抗旱浇灌面积0.98千公顷次,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1.0万人和0.35万头(匹)大牲畜。
二、主要抗旱措施
针对各地出现的旱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于3月20日即发出“关于认真做好防旱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乡(镇)防汛抗旱指挥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未雨绸缪,认真研究抗旱对策,及早动员部署。一是适时启动抗旱预案,落实抗旱各项措施。要求各地认真分析当地水源情况和旱情发展趋势,按照抗旱预案规程和“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正确处理工业、农业和生产用水关系,做到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尤其要强化水库调度,正确处理人饮、发电、灌溉及工业用水的关系,把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放在首位,确保人畜饮水安全。二是确保重点,科学实施水源调度。要求各地根据轻重缓急进行水量科学调度,确保重点对象的用水需求,尤其要以确保夏收夏种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把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用水、重点工业用水和“三夏”农业生产用水放在突出位置。水源有困难的地方,广泛动员发动群众,采用引、堵、拦、截、抽等措施解决水源总量;水源严重短缺的地方,要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选用耐旱地优良品种,推广旱作农业、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滴灌等节水技术,努力提高抗旱能力和水的有效利用率。三是各尽其责,协同做好抗旱工作。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基层防旱抗旱工作的指导,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为水资源短缺地区群众提供帮助。气象、水利、防汛部门要及时分析判断气象、水文态势及旱情发展趋势,为领导防旱抗旱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作物抗旱的技术指导和重要经济作物的重点保护,加强水肥管理,采取覆盖遮阴等措施,保墒抗旱;水利部门要科学调度水资源,指导各地加快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及灌区、渠道、灌溉设施配套改造,加大山地水利和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力度,开展节水灌溉和乡村供水工程建设;林业部门要认真做好造林保苗工作,认真检查森林防火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严格野外火源管理,遏制森林火险发生;渔业部门要做好海、淡水种苗场的保种工作,加强水产养殖技术指导;经贸、电力部门要做好用电协调工作,合理安排全县用电。特别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强信息交流,做好优质服务,确保夏收夏种工作顺利开展。
三、抗旱工作情况及效益
抗旱工作:20**年全县投入抗旱人数0.72万人,其中,机关干部0.2万人次,投入机动抗旱设备720台(套),出动抗旱运水机动车16辆次,抗旱用电26.2万度,抗旱用油78.9吨,实现抗旱浇灌面积0.98千公顷次,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1.0万人和0.35万头(匹)大牲畜。
四、主要经验
农业抗旱工作方案范文篇2
第一条为了及时、有效地组织开展抗旱工作,减少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抗旱工作适用本办法。
抗旱是指组织社会力量,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合理开发、调配、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预防和减少因水资源短缺对城乡居民生活、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活动。
第三条抗旱工作实行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尊重科学,讲求效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抗旱工作要优先保障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和农村人畜饮水,统筹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及其他用水。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抗旱工作的领导,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抗旱减灾意识;加大抗旱投入,组织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力量,有计划地开展水源工程建设,优化配置水资源;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加强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防止水质型缺水和水源枯竭。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抗旱救灾和保护抗旱水源及抗旱设施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抗旱用水、破坏抗旱设施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和控告。
第六条抗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
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的抗旱工作,其办事机构设在本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抗旱的日常工作,民政、财政、农业、卫生、环保、林业、农机、气象、电力、物价、公安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抗旱工作。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抗旱社会化服务机制,从人员、技术、资金投入上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积极引导、扶持单位和个人兴办抗旱社会化服务组织,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
第二章预防措施
第八条各级防汛抗旱指挥办事机构要根据辖区内水资源现状、经济社会发展和抗旱工作需要,编制抗旱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在抗旱预案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综合气象、水利、水文、农业、土壤墒情等信息划定出干旱等级,明确不同干旱等级的抗旱目标、任务、应急抗旱措施和实施方案,确定应急抗旱水源的管理、使用、调配原则,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抗旱职责。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的水资源情况,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水资源不足的地区,要严格控制城市发展规模,限制耗水量大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发展项目。
第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用水的义务,防止水污染,提高水的利用率。
第十一条农业生产应当推行节水灌溉方式和节水耕作技术,合理调整农、林、牧、渔生产布局以及作物种植结构,采取必要措施,提高用水效率。
第十二条工业生产应当采用先进节水技术、工艺和设备,加强用水管理,增加循环用水次数,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第十三条城镇供水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规划建设污水集中排放和处理设施时,应当同时安排污水处理回用设施建设。
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和民用建筑要安装使用节水型用水器具。
第十四条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在水利、气象等部门的协助下建立和完善旱情信息采集和预警系统,及时采集、传递旱情信息,提高旱情预测预报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抗旱能力。
第十五条旱情信息由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综合水利、气象等部门提供的信息后统一,严禁其他单位和个人擅自各类旱情信息。
第三章抗旱减灾措施
第十六条旱情发生后,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要适时启动抗旱预案,发出抗旱命令,及时、有效地组织开展抗旱减灾工作。
第十七条抗旱水源实行统一调度和分级负责的原则。
在紧急抗旱期,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有权临时指定抗旱应急水源,并对其拥有调度权,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应急水源的调度工作。
在紧急抗旱期结束后,因应急调水对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经营的水利工程设施造成的损失应给予适当补偿。
第十八条在紧急抗旱期,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将抗旱供水方案向主要用水户通报,用水单位和个人应当根据抗旱供水方案,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旱灾损失。
第十九条旱情灾害发生地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灾情调查和救助工作。
各级水利部门要坚持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组织抗旱服务队,帮助灾区开展抗旱提水、送水服务,采取措施,确保用水秩序。
各级民政部门要做好灾情核查工作,组织、指导救灾捐赠,妥善安排灾区群众基本生活。
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筹集抗旱资金,确保抗旱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监督抗旱资金使用。
各级卫生部门要组织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深入旱灾区,监督监测饮用水源卫生状况,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各级林业部门要做好林业受旱情况统计分析工作,密切注视因旱引发的森林火险,搞好森林防火工作。
各级农机部门要做好机电提灌提水工作,组织农机维修人员深入灾区抢修提灌机具,保证抗旱需要。
各级气象部门要及时收集气象信息,做好灾害性天气趋势分析预报,适时做好人工增雨作业。
各级电力部门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农灌电价政策,确保抗旱电力的正常供应。
各级物价主管部门要对旱灾期间出现的物价异常上涨情况依法进行干预和有效制止,确保物价稳定。
各级公安部门要及时处置因干旱引发的各类刑事或治安案件,维护社会稳定。
第二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因旱用水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严禁偷水、抢水和侵占、破坏、污染抗旱水源。
第二十一条在旱情严重时,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要根据抗旱预案,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采取下列抗旱应急措施:
(一)向因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地区开展临时送水;
(二)临时在江河沟渠内截水;
(三)在保证水利工程设施安全的情况下,适量抽取水库死库容的水;
(四)应急性跨流域调水;
(五)应急性打井、挖泉、建蓄水池等;
(六)临时设置抽水泵站,开挖输水渠道;
(七)依法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八)其他应急性措施。
旱情解除后,应当立即停止应急供水行为,拆除临时建(构)筑设施。
对涉及跨行政区域的抗旱应急供水措施,应当报共同的上一级抗旱指挥机构审批。
第二十二条在旱情严重城市用水出现困难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采取下列应急限制措施:
(一)限制或暂停高耗水工业用水;
(二)限制或暂停洗车、洗浴等高耗水服务业用水;
(三)限制或暂停排放工业污水;
(四)限时或限量供应生活用水;
(五)限制城市环境用水;
(六)适当提高水价;
(七)其他限制措施。
第二十三条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因抗旱发生的水事纠纷,应当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协调(人民政府裁决)解决。在水事纠纷解决前,当事人不得单方改变现状。
第二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要多渠道筹措抗旱经费,及时组织抗旱所需的物资、设备、油电的供应,保证抗旱工作需要。
第二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抗旱预案,在本级财政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抗旱工作。各级防汛抗旱指挥办事机构根据抗旱工作需要提出抗旱专项经费安排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市人民政府对遭受特大干旱的区县(自治县、市)从资金、物资、抗旱机具设备及抗旱应急工程建设项目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各级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抗旱经费使用的监督和审计。
第四章奖惩
第二十六条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
(一)及时提供实时旱情信息,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减少旱灾损失的;
(二)积极组织、实施抗旱减灾行动,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
(三)服从指挥,顾全大局,避免和排除旱灾各种隐患,出色完成减灾任务的;
(四)大力推广应用抗旱节水新技术、新产品,抗旱减灾效益显著的;
(五)开展抗旱减灾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的。
第二十七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权机关对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规定报告旱情或虚报、瞒报、假报旱情,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有条件组织抗旱而不作为,在抗旱减灾中领导不力、指挥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截留、挤占、挪用抗旱款物的;
(四)对如实反映情况和揭发违纪行为者进行打击报复的;
(五)、、的。
第二十八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权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不服从抗旱统一指挥,拒不执行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的;
(二)在水事纠纷中,煽动群众聚众闹事的;
(三)旱情解除后,拒不按规定拆除截水设施的;
(四)旱灾期间哄抬物价的;
(五)侵占、破坏、污染抗旱水源,偷水、抢水,破坏抗旱设施,阻碍抗旱活动,拒不执行抗旱命令的。
农业抗旱工作方案范文
关键词:防抗干旱;总体思路;预防预警;应急预案
中图分类号:S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6-0103-02
1扶风县水利概况
扶风县地处陕西省渭北旱塬区,居关中平原中部,旱灾是威胁农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县域土地属黄土丘陵区,自产水量不足,水利工程可控制43.8%的流域面积。全县地表水可利用量700万m3,地下水储藏量1.4亿m3。因年际内降水不均,径流年际变化较大,汛期河水暴涨暴落,干旱期流量较小,基本上属贫水区。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2.4℃,平均无霜期209天,平均降水量576.8mm,自然植被蒸发量多年平均为982.1mm。全县现有水利工程9298处,其中水库14座,总库容1871万m3;机井1986眼,抽水站442座,各类渠道6856条,总长3119.8km,属宝鸡峡、冯家山灌区和全国粮棉油生产基地之一,举世闻名的韦水倒虹就坐落在县城老区韦水河上。水利工程控制农田面积6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1万亩。
2抗旱减灾总体思路
坚持以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粮食生产安全为首要目标,贯彻“以防为主、防抗结合、防重于抗、抗重于救”的原则,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多方协作和各级行政首长抗旱负责制,因地制宜,统筹城乡,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坚持依法组织抗旱,实行专群组织结合,动员公众力量合力抗旱减灾,不断提高抗旱组织管理社会经济效益。
3干旱等级划分及预防预警
3.1干旱等级划分
农业旱情依据连续无雨天数、降水量距平、受旱面积、土壤相对湿度、农田水分盈缺、人饮困难、河道径流距平、成灾面积、预估减灾成数9项指标,城镇旱情依据缺水率及水流工程蓄水量距平值、地下水埋深下降值两项指标综合评判,均划分为比较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4个等级。
3.2预防预警观测
县气象局、水利局、农业局和各乡镇政府要加强天气形势监测,做好河道流量、降水、气温、土壤墒情、作物受旱程度、缺水等信息观测会商,并将结果报县抗旱指挥部。
各乡镇分区设立3~5个旱灾信息测报点,及时掌握和报告雨情、蓄水、墒情、受旱面积和城镇供水信息。
3.3预防预警措施
县抗旱指挥部针对干旱灾害成因、特点和受旱对象情况,因地制宜进行预警防范;各乡镇要建立健全旱情监测和干旱灾害统计制度,随时掌握灾情,根据不同干旱等级,制定实施科学的抗旱减灾措施;各级政府要加强抗旱指导,支持建立各种抗旱服务组织,广泛提高社会各方抗旱减灾能力。
4分级应急抗旱对策
按照干旱灾害发生范围和轻重程度,将防抗旱灾应急响应行动分为Ⅳ、Ⅲ、Ⅱ、Ⅰ四个等级。
4.1Ⅳ级应级响应行动措施
当全县连续20天以上无有效降雨,轻度干旱受旱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15%,旱情对农作物正常生长造成影响时:县抗旱指挥部组织会商,发出以启动水利设施和非工程措施为主要内容的抗旱通知;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加强旱情监测预报,及时报送相关信息;各乡镇和县农业局积极组织农民实施旱作农业栽培技术,落实各种抗旱保苗措施;县水利局组织启动现有水利设施,出动抗旱服务队,对受旱农田进行及时灌溉,同时注意加强水价执行监督检查,促进群众积极用水抗旱;各水库在保证防汛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多蓄水;各乡镇可在河道、沟道修建临时拦水坝蓄水,增加抗旱水源供应。
4.2Ⅲ级应急响应行动措施
当全县连续30天以上无有效降雨,中度干旱受旱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5%~30%,旱情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一定影响时:县抗旱指挥部发出以启动综合调度措施为主要内容的抗旱通知,派工作组到受旱地区指导抗旱;各有关乡镇加强旱情监测工作,县气象部门密切注视天气形势,加强趋势预报;县抗旱办及时通报和公布旱情信息;县水利局加强县属抗旱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组织抗旱服务队和社会化抗旱组织开展无水利设施区域流动抗旱服务,重点联系冯家山、宝鸡峡两大灌区水管单位及时调水供水抗旱;县气象局随时掌握有利天气积极实施人工增雨。
4.3Ⅱ级应急响应行动措施
当全县连续40天以上无有效降雨,严重受旱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0%~45%,城镇缺水率达20%~30%,农村人畜饮水发生困难时:由县政府发出以启动全面防抗措施为主的抗旱通知,派出工作组到重旱区指挥抗旱,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对口支援抗旱工作;县抗旱指挥部及时按照抗旱预案组织实施抗旱,加强城乡节约用水管理监督,组织社会车辆为城乡生活饮水困难居民送水;县水利局实施抗旱水源统一管理和调度,组织抢修抗旱应急工程或增建临时抗旱设施;开动一切水利设施,启动各级抗旱服务队和抗旱组织投入灌溉供水,注重发挥大型水利工程供水主力军和抗旱效能;县气象局随时掌握有利天气实施人工增雨;县财政局、民政局适时安排下拨抗旱救灾应急资金支持群众抗旱。
4.4Ⅰ级应急响应行动措施
当全县连续60天以上无有效降雨,特大干旱面积占到全县耕地面积45%以上,旱情使农业作物大面积枯死,城镇缺水率达30%以上,农村人畜饮水面临严重困难时:由县委、县政府联合发出以启动防救结合措施为主的抗旱通知,派出工作组到重灾区检查指导;全县开动一切水利设施全力以赴投入抗旱;县水利局实施受旱地区水源科学调度和用水管理,组织修建临时坝、泵站、中浅井等设施挖掘水源潜力;根据实际情况启动抗旱应急限水、调水等特殊对策,动员社会力量向灾区群众生活送水;县民政局、财政局全面做好灾区生产救灾和安置工作;县气象局随时掌握有利天气实施人工增雨。
5结语
防抗干旱灾害是一项社会化系统工程,需要因时、因地、因势制宜,科学及时应对,群策群力,切实减轻旱灾损失。扶风县结合区域水利工程状况,多年来科学修订实施全县防抗干旱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各方抓好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业连年丰收。今后应继续加强抗旱用水组织管理,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
经典人生感悟范例(3篇)
经典人生感悟范文1、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2、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3、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4、以诚感人者,..
-
经典一句话范例(3篇)
经典一句话范文篇11、某些人某些事,我感到抱歉、某些情某些爱,我感到无助。2、最体贴你的是鞋子,不要嫌它脏。那是因为你走的路不干净。3、这社会什么都可以是假的、但我不能..
-
股权合作范例(3篇)
股权合作范文本股权转让合同由以下双方在友好协商、平等、自愿、互利互惠的基础上,于年月日在______签署。合同双方:出让方:_______________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___职务:受让方:..
-
住房公积金缓缴政策范例(3篇)
住房公积金缓缴政策范文关键词:住房公积金;归集;策略;探析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1住房公积金归集业务在住房公积金所有业务中占有重要地位..
-
建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范例(3篇)
建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范文篇1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现代建筑;控制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直接控制照明系统、中央空调系统、配变电系统以及电梯..
-
股权分红税务筹划范例(3篇)
股权分红税务筹划范文论文关键词:税收筹划;资本结构;财务杠杆资金的筹集过程都是企业财务工作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融资活动对企业的资本运作与经营行为都有重要的影响。..
-
股权交易的税务处理范例(3篇)
股权交易的税务处理范文篇1(一)兼并交易的税法规则日本并购税制中的兼并是指形式上实现法人资格融合,本质上非基于对价给付的并购交易。兼并交易适格与否是确定各方纳税义务和..
-
股权融资计划方案范例(3篇)
股权融资计划方案范文篇1一、债转股新公司的设立(一)经*批准实施债转股的企业,应当按照《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通过制定公司章程等有关文件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