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知识总结范例(3篇)
电工基础知识总结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电子技术基础;难题;对策
目前江苏省的职业中学还存在对口单招升学班,这是一条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除了通过参加全国统考进入高等学府学习的另一条重要途径。笔者从事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方面的“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已有几年,经过反复的思考和分析,总结出计算机专业“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上的难题所在及其对策。
一、教学上的难题分析
1.知识系统性不完整,知识较零碎
根据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计算机类专业综合理论考试大纲的要求,《电工基础》只要教学前四章直流电路部分,虽然内容还相对比较集中,知识的单元性也比较完整,但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只是整本书(共十四章)的一小部分,学生很难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具有专业性特点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是教学上的难点。另外,《电子线路》的内容较零碎,有些学生有时候很难找到要考的知识点。
2.缺少实验操作环节
在电子技术基础的知识考查中还包括实验内容,虽然是以理论和试题的形式来考查实验的内容,但是理论和实验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学习理论可以预知实验的方法、步骤,以及实验结果,而通过实验可以证实理论,并更好地理解和巩固理论。但是目前的教学中就缺少实验训练,只分析讲解理论,因而缺乏直观和形象的学习,学生很难透彻地理解理论,进而牢固地掌握理论。
二、解决难题的对策
1.编写计算机专业“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校本教材
根据大纲的要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只需掌握《电工基础》的直流电路部分和《电子线路》的部分内容,我们把这些内容整理和补充完整,并按结构化和模块化编写。全书分三部分:①直流电路、电子线路以及实验操作,直流电路仍然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简单直流电路,复杂直流电路和电容四个章节;②电子线路包括晶体二极管和二极管整流滤波电路,三极管和反相器,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③实验的内容包括万用表和示波器的使用,电阻、电容器、二极管、三极管的检测,电压、电位的测量。这样计算机专业“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就只需一本教材,使用方便而且降低了成本。
2.采用“教学案一体化”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设计中,要求教师精心准备教案,也就是结合教学内容,把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写出来,内容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的详细计划。在电工基础的实际教学中发现,利用将教案和学案合为一体的教学案来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案的编写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在内容上它一般包括以下五个部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课堂例题分析、方法总结、巩固练习等;在结构上还应注意要使学生在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时间段上都有所兼顾。
3.精选题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难度各异的题目
不论是平时教学案上的例题和练习题还是章节的练习题都要有一定的难度差异,一般要分两类,基础题和提高题,基础题是对所学知识的直接练习、应用和巩固;提高题是对所学知识换种思路来考查或是对之前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增加了一定的灵活度和综合性。
4.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由于大多数中职生基础知识差、学习热情低、自觉性差,单纯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上课,很难激发起学生热情。利用多媒体,则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特别是在介绍万用表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的时候,借助多媒体学生就能直观、形象地了解,而不是听得一头雾水却找不到正确的使用方法。也可以现场演示一下仪器设备的使用,使学生更直接地了解。
中等职业学校的一些专业课的教学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弊端,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教学中的弊端,并总结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电工基础知识总结范文篇2
1.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安排不完善。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建设在计算机基础、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基础和财经法规基础上的一门类似于边缘学科的课程,其四个模块(总账、工资、固定资产、供应链)的操作都需要在以上学科基本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中时能掌握某种会计软件的某个模块的操作方法,变顺利就业。目前由于班级较多,任课教师的周期性缺乏,班级开课有先后,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开课了,却没上计算机基础课,会计点算化教师为了课程顺利进行,不得不讲解计算机基础的一些知识,这不仅占用了电算化课时,又不完全达到掌握计算机课基础知识的效果,后面再开设计算机基础课会导致学生似懂非懂,从而不认真听课;二是,基础会计与会计电算化课同时一时间段开课,导致讲到总账填制凭证时,学生不能正确写出经济事务发生的分录,从而凭证填写错误。2.教材选材的不规范。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他的大多数理论都基于基础会计和财经法规,只要在掌握以上两门课程,学过计算机基础课的基础上,便能熟练掌握本门课程,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本门课程不需要繁多的理论知识,但需要对实际工作岗位的多种情况进行实际操作。而现在,在财政厅会计从业证考试近几年在不断改革,相应得市面上的参考教材一年一变,其实践性的内容不多,也不成体系,不能使学生形成一个理论框架,使其产生畏难情绪,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师资队伍知识结构不全面。由于很多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对财经类专业的设置大多是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很少有学校有会计电算化这个专业。所以任课教师大多是会计、财务管理等经济类学科毕业的,或是从计算机专业转过来的老师。这就存在着要么缺乏完整的会计知识体系,不能是学生真正学会操作原理;要么缺乏计算机软件方面的知识能力,无法将会计软件在企业财务预算、决策中的作用讲深。4.会计从业证一次通过率低。
二、对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建议
1.完善课程安排的有效设置。基于笔者教学效果看,2013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大一上学期开设基础会计、财经法规、计算机基础课,大一下学期继续开设基础会计、财经法规课,增开会计电算化课,周课时4时,教学任务完成总账、工资、固定资产、供应链四个模块,并讲解会计从业证考试练习卡,参加同年9月会计从业证考试,一次会计电算化单科平均通过率78.69%,一次取得从业证平均通过率33.4%。所以我个人认为会计电算化课程开设应该在学生对基础会计、财经法规和计算机基础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开课,不需要用一学年来学习初级会计电算化,对于通过会计从业证只需开设一学期即可,后面课安排开设中级会计电算化,加强供应链采购、销售、库存模块的训练,并可参加全国会计信息技能大赛;同时建议大部分学生在整体学习完知识点后再参加从业证考试,对于自学能力强、在寒假把考试模拟题全部练习完的学生可大一下学期就参加考试。2.任课教师自编训练资料。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本完整地对于会计电算化四个模块操作说明的教材,大多数教材只对总账模块操作进行详细说明,工资和固定资产发生情况讲解的不完整,而对实际工作中最重要的供应链模块的采购、库存、销售上却是一笔带过,或侧重于模块程序编写,对参加会计从业证考试和实际工作岗位操作起不来多少作用。3.加强师资培养,加大教师的在职继续培训力度。会计电算化这门课正式基于会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这两方面合二为一的课程,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高相应知识结构;积极支持教师进行专业进修和学历层次提高;同时支持教师挂职锻炼,走进企业,丰富实践实操经验;鼓励老师提升职称,建设具有较高职业资格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三、总结
电工基础知识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工教学;课堂教学;优化整合
一、前言
考虑到电工教学的实际内容及教学特点,要想做好电工教学工作,就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分析课堂教学特点,将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阵地,切实做好电工教学工作。从目前电工教学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只有重视知识点结构的调整及优化布局,引入生活元素,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对课堂教学进行积极总结,才能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目的。基于这一考虑,我们应在电工教学中,做好课堂教学的优化整合,满足实际教学要求。
二、合理调整知识点的结构,优化知识点的布局
《电工学》的教材一直没有较大的变动,里面的知识点是既定的,但是对于高职的学生而言,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必须的,而是够用就行。第三章的《交流电的基本概念》这节内容我尝试用两种教学结构。一种按照课本的安排先讲授了交流电的产生,学生马上陷入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死穴,云里雾里,没多大会儿,就有一部分学生昏昏欲睡;另一种是直接讲授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对交流电的产生只是轻轻带过,配合多媒体教学,学生好奇于电流波形的变化,兴趣高涨。两种教学结构造成的后果差异如此之大,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合理的调整知识点的结构,很显然交流电产生的复杂原理把学生打倒了,实际上这部分知识在后续的教学中基本没有任何作用。作为任课教师,在确保后面知识点学习的基础上,完全可以调整知识点的结构,优化知识结构,让课堂保持着学生想进入的氛围。
三、添加生活元素,将现实中学生熟悉的物件带入课堂
考虑到电工教学的实际特点,在电工学的课堂教学中,应将电工学理论与实际进行紧密联系,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电工学概念,可以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将现实中学生熟悉的物件带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满足实际教学需求。
添加生活因素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布置观察电器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拆开简单电器来认识等等,效果都是非常明显的。让学生把课本的概念带入生活,依靠学生已有的认知来带动课堂,把简单的符号跟各种形态的电器联系上,再把简单的电路原理图和真正的电路联系上。
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电工学的用途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了解到电工学的实际用处,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电工学知识的必要性,提高学生参与电工学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提升电工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课堂
通过对电工学知识了解后发现,电工学由于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采用新式教学方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电工学这门课程,避免传统教学方法枯燥乏味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基于这一考虑,在电工学课堂教学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1、将电工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提高课堂教学的实用性
考虑到电工学的学科特点,在电工学的课堂教学中,只有将电工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才能确保课堂教学实用性的提高,进而满足课堂教学需要。
2、采用案例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应利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实行案例教学,使电工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更强,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3、分析学生特点,选取有针对性的例子培养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的特点有足够的了解,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中,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例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总结学生的收获,及时给予学生学习行为的认可
在电工学的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课堂教学取得积极效果,应对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收获进行总结,并根据掌握的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有效性指导,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设置问题,检验学生的接受能力
为了对学生的收获进行有效总结,应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设置问题,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进行全面检验,保证课堂教学取得积极效果。
2、采取定期总结的办法,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
在电工学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课堂教学取得积极效果,应该采取定期总结的办法,通过总结的方式,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全面了解。
3、通过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分析,制定具体的指导方案
考虑到电工学的特点,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应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具体的指导方案,保证课堂教学取得积极效果。
六、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电工教学过程中,要想做好课堂教学的优化整合,就要从合理调整知识点的结构,优化知识点的布局;添加生活元素,将现实中学生熟悉的物件带入课堂;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课堂;总结学生的收获,及时给予学生学习行为的认可等几个方面做起,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莹;;高职《电路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对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年04期
[2]徐强;;关于提高中职院校《电工基础》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9年32期
[3]耿志艳;;谈如何提高学生对电子电工学习的兴趣[J];科技信息;2009年36期
[4]魏健霞;;培养《电工基础》的学习兴趣[J];科技信息;2010年21期
-
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范例(3篇)
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范文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在美国,“新闻学院”(JournalismSchool)与“传播学院”(SchoolofCommunication)是两个历史渊源不同、教育方..
-
高级电工技能培范例(3篇)
高级电工技能培范文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深化调整,电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加快各级人才培养是不二法门,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促进各类人才协调..
-
最简短的工作总结范例(3篇)
最简短的工作总结范文110kV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技术工作。它要求按照一定的整定计算原则,以电网的短路电流计算为基础,进行大量反复的定值计算、比较和筛选..
-
最简单录取通知书范例(3篇)
最简单录取通知书范文篇1【关键词】VFP成人高考数据处理1概述VisualFoxPro简称VFP,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一款面向对象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用它来开发数据库,既简单又方便..
-
中医医院服务理念范例(3篇)
中医医院服务理念范文关键词:服务营销公共卫生应用一、服务营销的基本概念在服务营销文献的研究中,Fisk等(1993)对1992年以前的服务营销文献进行了回顾,发现1986年以来,服务..
-
新闻传播知识点范例(3篇)
新闻传播知识点范文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传播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紧密围绕创新教育的四个目标,在..
-
早产儿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范例(3篇
早产儿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范文[关键词]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7)05(a)-0166-03[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
-
纺织市场分析报告范例(3篇)
纺织市场分析报告范文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委全体委员会议暨科技表彰大会在京召开4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委全体委员会议暨科技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部分荣获国家和质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