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污水处理方法范例(3篇)
常用污水处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污水;消毒;二氧化氯
1城市综合污水处理的概念
近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工艺有了较大的发展,通常来说城市综合污水先经过初步处理或二级生化处理,处理后城市污水的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等富营养物质,然后再利用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对它进行深度处理。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方法有格栅、沉淀、沉砂、油分离、气浮等。二级处理目的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性污染物质,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为活性污泥法和它们的改良型,工艺为一、二级可以混合处理,有的部分已达到三级混合处理,为了更好地去除污水中氮和磷,又进一步研制了除磷脱氮技术。其特点是利用优势菌种(主要为聚磷菌)在缺氧-厌氧-好氧处理过程中(特别在好氧过程中)需要大量吸氧以供生长的原理,从而降低污水中磷氮含量,使污水在这一过程中达到三级处理。
2城市综合污水处理的分类
由于污水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故各污水处理策略上也有很不相同。
2.1生活污水
通常以城市生活污水为的污水处理,只需经过一级处理与简单的二级处理即可达到城市中水使用的水质要求,可以满足工业循环水冷却和家居如厕等用水的要求,达到中水回用的目的。膜生物反应器(MBR)是指将膜分离技术中的超微滤技术与污水处理中的传统活性污泥法(CAS)相结合,用膜组件代替活性污泥法的二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达到去除悬浮物、细菌及大分子有机物的目的。MBR具有出水水质好,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剩余污泥产量低,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
2.2医院污水
医院污水是医院或其它医疗机构在诊治、预防疾病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废水,具有潜在传染性和急性传染性。其中含有多种微生物和传染病原,如艾滋病、乙肝、丙肝、伤寒、痢疾、结核杆菌等病毒,被列为国家HW01号危险污染物,如不经处理直接直接外排,病菌将通过水、土壤和大气传播,对人体造成威胁。此类污水经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后,水质已经改善,细菌含量也大幅度减少,但细菌的绝对数量仍很可观。
2.2.1氯消毒
氯消毒常用的有液氯法和次氯酸钠法。液氯法是20世纪80年代国内最流行的方法,技术成熟,价格便宜,设备故障率和成本均明显低于臭氧法,但氯气泄漏现象时有发生,且易产生二次污染物:次氯酸钠法是20世纪90年代应用最多的方法,设备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安全可靠,易管理,对于药源可靠的地区在污水消毒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消毒作用不如氯气强。
2.2.2过氧化物消毒
过氧化物消毒剂最常用的有二氧化氯和臭氧。
二氧化氯与氯消毒的特性不同,它的杀菌机制主要是二氧化氯分子渗入细胞内,将核酸(DNA或RNA)氧化,以快速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的生存的。二氧化氯是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一种高效强力杀菌剂,是国际上公认的氯系列消毒最理想的更新替代产品,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所推荐的。其最大的优点在于与腐殖质或有机物反应几乎不产生发散性有机卤物,不生成并抑制生成致癌物三卤甲烷,也不与氨及氨基化合物反应。
臭氧消毒法,臭氧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杀菌效果好,接触时间短,氯的杀菌作用是渐进的,而臭氧的灭菌作用是快速、瞬时的。另外,臭氧不仅完全不产生致癌的三卤甲烷,还能有效地降解和消除污水中的色、臭、味、酚、氰等污染物,除臭脱色效果好,使水溶解增加,现在西欧国家普遍使作,但投资大,设备故障率高,电耗大,费用较氯化消毒高,而且由于臭氧化学性质极不稳定,直接带了臭氧消毒的缺点,无法贮存,不易运输,臭氧消毒后水中不能维持剩余臭氧,对细菌的生生长难以控制,控制和检测O3均需一定的技术,管理难度大。
2.2.3紫外线辐照消毒
紫外线辐照消毒具有广谱杀菌性、能够有效地杀灭各种致病菌、细菌和原生菌,作为一种物理消毒方法,无毒性、蓄积毒性和腐蚀作物,操作简单,不加化学药剂,不产生二次污染消毒后的水无留辐射,缺点是紫外光源寿命短,若光照强度低时,杀菌效率不高,且无后续作用,不能大规模应用。
2.3工业污水
工业污水的水中由于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如汞、铬、镉等,以及碱、硫化物和盐类等无机物而显出独特的颜色,污染性很强。如果工业污水直接进入水生生态系统中,微生物不但不能降低重金属的浓度,相反还能富集、放大其效应。据研究表明:重金属进入生物体后,能积累在某器官中造成累积性中毒,最终危害生命。
污水中污染无机物有的恶化水质,危害水生生物,危害农业;有的使人慢性中毒,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过程,其中重金属对人体危害最大,甚至致癌。然而工业污水无机物构成千差万别,因此,对工业污水的有效治理,需要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适宜的水处理技术与具体的工行业减污处理设备相结合,才能有效地降低工业污水中的毒害原素。最为有效的方法为工厂内生污水直接净化,即直接在工业厂房或其附近采用有针对性的用污水处理方法。现在,工业污水的直接净化技术是国家节能减排战略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前沿技术。
2.4污泥处理
目前污泥的处理方法主要有:
2.4.1卫生填埋
该方法操作相对简单,投资费用较小,适应性强,但是侵占土地严重,存在潜在的土地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缩短填埋场的使作年限。
2.4.2污泥农用
该方法投资少,能耗低,有机部分可转化成土壤改良剂成分,但是直接农用存在重金属污染、病原体、难降解有机物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
2.4.3污泥焚烧
该方法能彻底的无害化,杀死病原体,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泥体积,但需要的投施投资大,处理费用高,添加燃烧会产生剧毒物质。
2.4.4污泥堆肥
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周期短,日处理量大,处理后污泥质量稳定,容易有效利用,可广泛用于农业和林业,可以有效控制臭气等,防止二次污染,综合效应好。
2.4.5海洋倾倒
该方法费用少,但二次污染严重,限制于沿海城市。
3结语
3.1对污水的优化处理,不能单纯从宏观的角度对水量进行简单的控制,要在了解污水处理的内在机制相互转化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处理水量与水质两方面的因素,只有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这样的污水处理才更加客观更加准确。
3.2对于不同类型的城市,城市污水的成分也各不相同,通用的处理方法应用的难度也较大,许多污水处理的新方法目前还是尝试阶段,没有成熟模式可供参考。因而,进行对污水处理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研究,推广行之有效的专门处理技术也有待进一步深入。
3.3进行污水处理工作,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加强环保意识宣传教育;强化管理,努力摆脱现在经济发展中高污染高排放的“双高”困境。
参考文献:
[1]姜立晖,刘广奇新农村建设污水处理模式的选择建设科技2006(13)
常用污水处理方法范文篇2
【关键词】污水处理;工艺;趋势
油田污水主要包括原油脱出水、钻井污水及站内其它类型的含油污水。含油污水的不合理处理回注和排放会造成油田地面设施不能正常工作,导致地层堵塞而带来危害,同时污染环境,最终影响油田的安全生产。所以必须合理地处理和利用含油污水。
一、油田污水常用的处理方法
从注水水质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来看,不但项目较多而且各项指标要求都比较严格,若将污染比较严重的污水处理到注水水质或排放水水质要求的程度,必须同时采取多种处理方法。考虑到以上要求,目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分为以下几类:
1、去除水中悬浮的杂质
一般悬浮的杂质包括:浮油和分散油、悬浮固体、乳化油及胶体固体物四类物质。悬浮物质中主要是含油类的物质。在去油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悬浮固体和胶体固体物的去除。目前常用的去除油污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物理法除油:主要包括立式除油罐除油、粗粒化除油及斜板除油等。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同时去除悬浮固体。
(2)混凝除油:投加混凝剂破除乳化油,同时使胶体固体破乳,将这两种物质同时去除。
(3)过滤:过滤主要是为了滤掉混凝后的悬浮固体,同时去除破乳后的油物。
2、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防垢剂、缓蚀剂和杀菌剂,可以防止水结垢、腐蚀和大量的细菌繁殖,使净化水的各项指标达到要求。
2.1物理法除油
物理物除油包括自然除油、斜板(管)除油罐除油、粗粒化(聚结)除油、气浮法除油(去除悬浮物)及旋流除油等多种方法。
自然除油主要采用重力分离技术,其原理是根据油和水的密度不同使油上浮到达油水分离的效果。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忽略了进出配水口水流的不均匀性、油珠颗粒上浮中的絮凝等因素,其操作流程不密闭,污水停留时间长,容积大,投资高。斜板除油是自然除油的一种改进,根据“浅池理论”的原理,将除油罐内沉降区加了波纹斜板,提高了除油效率。粗粒化除油是将污水经过填充物,使得油珠变大,便于沉降。此方法适合用于去除分散油。旋流除油是利用水和油的密度差,在液流调整旋转速度时受到不同的离心力的作用而实现油水分离的。
2.2混凝处理
在油田含油污水的处理过程中,一般使用混凝沉降法去除污水中的溶解油、分散油和乳化油,也可以同时去除其中的粉质悬浮固体和泥质,原理是使用物理方法或者化学方法加速以上提到的物质的分离,使其沉降。
一般混凝剂对水中的胶体颗粒的混凝作用包括电性中和、网扫作用和吸附桥架三种作用。可以根据混凝剂的种类,投放量,胶体粒子的性质等因素决定三种作用的主次。复合型混凝剂和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不仅污水处理混凝净化效果好,而且只需要添加一种药剂,使得加药工序大大简化,节约基建投资,减少人力投资。
2.3过滤
将含油污水流过一个较厚而多孔的石英砂或者含有其他粒状物质的过滤床,杂质会留在这些介质的空隙里或介质上,使得含油污水进一步净化,这个过程叫做含油污水的过滤处理。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同时还可以去除油类、细菌、铁氧化物及放射性颗粒等物质。过滤一般包括吸附、絮凝、沉淀和截留等几个步骤。
二、油田污水处理的工艺
油田注水水质处理工艺是根据水源、来水水质和注入层对水质的要求确定。一般对于高渗透油层,通常采用多种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对于中、低渗透油层一般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处理,即进行二级或者三级过滤。目前各油田对注入高渗透油层的污水普遍采用三段处理工艺,自然沉降除油作为第一段处理工艺,第二段采用混凝沉降除油和悬浮物,最后一段使用石英砂进行过滤。该流程适用于原水水质较差的油田或区块,其主要工艺有重力式、压力式、浮选式及旋流式四种。中低渗透油藏的注水水质要求较高,需要对含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各油田都采用常规处理后再进行一次、二次过滤,其工艺过程为含油污水常规处理工艺粗过滤精过滤。常用的深度处理工艺包括多次双向过滤流程,浮选-过滤深度流程及双滤料-滤芯过滤深度处理流程。
1、重力式污水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流程的特点是含油污水依靠重力差流动,整个沉降、过滤过程为自流,无需动力泵。该流程的缺点是污水在站内停留时间长,占地面积大。
2、压力式污水处理工艺
该流程为原水进缓冲罐后,经提升泵增压进入粗粒化罐除油,再进入斜板沉降罐除乳化油和机械杂质,然后进入压力过滤罐除去悬浮物使水质达标。该工艺的特点是除油、过滤设备均为承压容器,可实现密闭隔氧,污水停留时间较短。缺点是适应水水量、水质变化能力减弱,当原水中泥沙含量高时,容易产生堵塞现象。
三、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高新技术在油田污水处理领域应用,油田污水处理技术也向多方面发展和延伸,再加上人们对油田污水处理后的利用越来越重视,导致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主要研究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制和开发新型水处理药剂
混凝剂的研究的主要方向达到混凝能力强、破乳速度快、快速沉降、絮凝体的体积小等特点。混凝剂近年采用的材料也越来越广泛,主要包括铁、硅及聚合铝等材料。混凝材料在有机方面也有很大研究,尤其是高聚物混凝剂的研究。
2、运用先进设备和高新技术
先进的设备例如横向流含油污水除油器,先进的技术例如光催化氧化技术和采用电絮凝技术等应用越来越广泛。超声波技术和微波技术的研究也成为重点方向。
3、使用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用于油田污水处理是比较有发展前景的新型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在含油污水处理主要体现在高效降解菌得研究与使用,其中以质粒育种菌和基因工程菌为代表的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今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4、研究和推广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应用在油田污水处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问题是开发质优价廉的新材料膜,减少膜污染,开发新型清洗剂和优化清洗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晓阳.石油化工企业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水处理工艺设计[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0,(4).
常用污水处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技术;讨论
中图分类号:U66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城镇化扩张进程不断加快。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也日益增多。这种趋势严重影响着当地水环境,导致水质恶化。城镇污水处理是解决解决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由于污水处理设施种类繁多,需要根据城镇的实际情况,按照污水处理设施的技术特点和运营管理要求,选择工艺简单,维护容易,运行费用低的技术,以便得到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简要分析和讨论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现状、技术选择依据和常用的城镇污水处理技术。
1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现状
城镇的人口规模一般在2000人以上,10万人以下,按此规模兴建的污水处理设施,既要满足环境保护排放标准的要求,也要“建的起”和“用的起”,选择适合的技术和工艺就非常关键了。据住建部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340座,污水处理能力约1.42亿立方米/日,全国已有648个设市城市建有污水处理厂,占设市城市总数的98.5%;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1947座,污水处理能力约1.42亿立方米/日,全国已有1254个县城建有污水处理厂,约占县城总数的77.7%,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1393座,处理能力2421万立方米/日。可见,虽然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一部分县城和大量的中小城镇没有污水处理厂,将来仍将有大量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需要建设。很明显,研究并探讨适合城镇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1发展不平衡
表现在以下几点:①东西部地区污水处理能力相差较大。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展较快,污水处理能力比中西部地区高,如东部地区的城市和县级单位污水处理能力分别比西部高出5%~6%和44%。②大中城市和县城、小城镇的污水处理能力也有明显差别,小城镇虽没有统计数据,但可以推断要低很多。
1.2配套污水排水管网建设拖后腿
管网配套相对滞后。“十一五”期间,我国污水管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数量和处理能力相比,其建设速度相对滞后。2005~2012年间,城市配套管网建设的增长速度均低于污水处理能力的增长速度,年均相差3~5个百分点。县城及建制镇的管网不配套问题更加突出。从“十一五”总体来说,配套管网增速落后于污水厂能力建设增速约26个百分点,落后的幅度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1.3污泥处理存在不足。
①由于对污泥利用的认识存在不足,国内污泥处理处置的起步较晚,许多城市没有将污泥处置场所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很多处理厂难以找到合适的污泥处置方法和污泥弃置场所,导致小城镇的污泥处置即最终出路存在严重问题,这将为环境污染带来巨大危害。因此,目前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厂污泥以填埋为主。由于污泥含水率高,影响填埋场的正常作业,且重金属和有毒有害有机物污染地表和地下水系统。②重水轻泥现象普遍。我国污泥处理起步较晚,且早期建设的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重水轻泥”现象。目前,我国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已达到3100多座,设计处理生活污水能力达到1.42亿吨/日。产生含水率80%的污泥2000多万吨/日,但只有10%左右通过堆肥技术处理后回用到土地。另外有20%采用卫生填埋,还有少量采用焚烧、建材利用等方式进行处置。其余的70%都只是随意外运、简单填埋或者堆放,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且抵消了部分污染减排成果。污泥处理处置能力不足、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投入不足、责任主体不明、监管缺位等原因都对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处置造成了直接影响。
1.4污水处理再生利用不够
我国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严重不均,进一步加剧了不少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程度。目前,正常年份全国每年缺水量400亿立方米,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0座,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但是,污水再生利用情况与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并不匹配。截至2010年底,我国形成的污水再生利用生产能力1082.1万吨/日,实际再生利用总量923万吨/日,不到全国城镇污水处理总量的10%,污水再生利用空间仍然很大。
2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技术选择
2.1确定污水处理规模
污水处理规模与城镇人口、社会经济水平、排水体制、工业废水量、规划年限、进水水质、出水水质、污水排放与再生利用、污泥的综合利用等因素有关,在确定污水处理规模时要进行全面详细的调研,要将实际情况调查清楚,不留盲点。
2.2考虑污水管网
前面已经讨论了一些地方污水管网不配套的问题,要让污水处理设施真正发挥实效,就必须充分考虑管网的建设。对于已建污水处理厂,通过完善管网,解决污水管网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匹配的问题,提高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对于在建和新建的污水处理厂,要充分做好污水管网布设与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配套的评估工作,使污水处理厂的环境效益最大化。
2.3污水处理的工艺选择原则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是根据城镇水环境质量要求、来水水质情况、可供利用的技术发展状态、城镇经济状况和城镇管理运行要求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综合确立的。在已建设运营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中,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都占有一定的比例。鉴于我国目前面临的水环境污染严重的现实,以及水环境污染以有机型污染为主的特点。今年来在建和建成投产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中,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处理厂占绝大多数,因此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重点是二级生物处理工艺的选择。
2.4加大再生水回用力度
在缺水少水的地区,应大力发展再生水回用技术,将再生水利用至工业、市政、景观等领域。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处理站和加压泵站。在具备条件的机关、学校、住宅小区新建再生水回用系统。加快建设尾水再生利用系统,鼓励回用于工业生产和市政用水等。到2015年,确保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以上。
3常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工艺特点
虽然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事业发展很快,但是许多中小城镇还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要考虑到当地的自然和经济条件,还要结合污水处理设施的技术特点。
3.1氧化沟法
工艺流程是:进水格栅氧化沟二沉池消毒池出水。污水在氧化沟中与活性污泥接触,并在转刷处曝气,在环形沟内完成生化反应和污水的净化。氧化沟法有Carrousel沟、三沟式、一体化式、Orbal沟等多种形式。优点是:工艺简单,可省去调节池、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管理方便;处理效果好;抗冲击能力强;运行费用低;但存在污泥上浮,流速不均及污泥沉积等问题。一般用于大中规模的污水处理。
3.2活性污泥法
工艺流程是:进水格栅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出水。其原理是是在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优点是:优点是出水效果好,B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运行稳定。但一般曝气池体积大占地面积大,基建费用高,对水质、水量适应性较低,运行容易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
3.3生物接触氧化法
工艺流程是:进水调节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出水。其原理是在生物反应池内充填填料,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在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工艺优点是池内充氧条件好,容积负荷率高;采用高效悬挂填料时不容易堵塞;不需要污泥回流系统,没有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单;抗冲击能力强;有节能效果,是应用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不足之处曝气难以做到分布均匀。填料上生物膜实际数量随BOD负荷而变。BOD负荷高,则生物膜数量多;反之亦然;生物膜量随负荷增加而增加,负荷过高,则生物膜过厚,在某些填料中易于堵塞;填料选用不当,会严重影响接触氧化法工艺的正常使用。一般多用于中小规模的污水处理站[5]。
3.4SBR法
工艺流程是:进水混合曝气沉淀排水。主要工艺设备是SBR反应池,在池中完成进水、反应、沉淀、排水、闲置五个交替进行的周期。优点是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能除氮磷;没有污泥膨胀;有抗冲击能力;占地少。缺点是自动化设备要求高,投资较大。SBR法适合中小规模污水处理以及土地紧张,但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SBR法已发展出了各种新的形式,如ICEAS法、CASS法、DAT-IAT法、CAST法等。
3.4AB法
工艺流程是:进水格栅沉沙池A段曝气池中沉池B段曝气池二沉池出水。AB法不设初沉池,A段为高负荷,B段是低负荷,两段污泥分别回流,充分利用了污水管道中的微生物,为不同时期的微生物种群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优点是抗冲击能力强;处理效果稳定,可去除氮磷。不足之处是需要两次出泥,增加了回流系统;另外A段去除较多BOD时,可能造成后面碳源不足,影响脱氮。一般用于大中规模的污水处理。
3.5再生水回用系统
再生水即“中水”,其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它可以用于一些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如冲洗厕所、冲洗汽车、喷洒道路、绿化等。利用污水处理厂二级生物处理出水作为中水水源时,处理目的主要是去除水中残留的悬浮物,降低水的浊度和色度,应选用物理化学处理(或三级处理),工艺流程如下:二级出水调节池化学处理过滤消毒中水。除了上诉方法以外,根据国内外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状况,还有一些典型的中水处理工艺流程。处理方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或气浮、化学氧化法二氧化氯、臭氧、次氯酸钠、氯、碘化钾)、活性炭吸附法、膜处理法等,随着水处理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处理方法、新的构筑物、新的处理装置和新的工艺流程会不断出现。
4认识和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面对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的现状,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来看,城镇污水回用利用再生水是解决水资源不足水和水污染严重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我国今后的发展中应大力推广污水回用技术,切实利用好和保护好水资源,保证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树恒等.“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发展思路与建议[J].中国工程咨询,2011,(8).
[2]何强等.东部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的适用性分析[J].三峡环境与生态,2009,(5).
[3]温元洪.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技术分析[J].山西建筑,2011,(32).
-
驻村个人总结范例(3篇)
驻村个人总结范文我叫邓坤,男,汉族,1980年6月出生,四川岳池人,200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6月至2018年5月,先后在岳池县国营苗圃工作、长田乡任乡长助理、岳池县国营..
-
驻村个人工作总结范例(3篇)
驻村个人工作总结范文2022年上半年以来,分别在石牙镇和五山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本人认真对照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要求,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
知识性创新的特点范例(3篇)
知识性创新的特点范文篇1关键词:知识多样性;知识分享和整合;研发创新;R&D团队中图分类号:F2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2)09—0015—05TheRelationshipbetweenKnowledg..
-
农村干部工作总结范例(3篇)
农村干部工作总结范文篇1大家好,下面我就我镇前段远教工作作个简单的总结。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开展开以来,在县远教中心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支村..
-
大专劳动教育范例(3篇)
大专劳动教育范文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刘云来在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我省注重发挥自己的特色,以传统的劳动教育为突破口,在多年实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基础上,全面..
-
大专三年学习计划范例(3篇)
大专三年学习计划范文摘要:文章围绕大类招生的背景,对城市规划学科低年级基础教学研究提出以聚苯造问例的课程研究。通过大类招生背景下课程包容性变强、引导性增加、教学质..
-
大专医学口腔专业就业前景范例(3篇
大专医学口腔专业就业前景范文篇1关键词:分析需求;设定目标;组织内容;决定方法;设计评价手段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127-02当代外语课程设计专家夏..
-
实验室管理总则范例(3篇)
实验室管理总则范文篇11医院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1.1对相关法规、业务知识缺乏了解据相关调查发现,部分医院在实验室布局、购置仪器设备时只根据自己常规能开展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