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科学及其自动化范例(12篇)

daniel 0 2024-06-19

电气科学及其自动化范文1篇1

关键词:工业;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3.011

早在十八世纪我们的生活中就已经存在电气技术了,而且随着时间的延续以及时代的发展,电气工程也发生了跨越式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有效推动了我国的工业发展。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工业大国,无论是工业的产量还是产值都是屈指可数的,但是从科技水平以及技术含量方面与工业强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方面我们应不断完善,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工业情况,找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工业中存在的不足,制定出完善方案,有利于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

1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内涵及应用

我国自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才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引进工业企业中,自此后,电气自踊在我做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张,从一开始的工业延伸至农业、高科技产业以及商业乃至航天事业等不同领域。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建立在以往传统型电气的设计以及自动化设计基础上的,在这之上进行完善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电气技术。其与我们的生活分不开,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科技的创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版块。如在工业生产中,可以对生产设备进行自动化的维护以及监控,为设备的正常运转保驾护航,不仅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也缩减了生产的成本,进而成为工业生产的核心。

2工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动态分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对各种领域的发展都有推动作用,尤其是工业领域,不论是工业的发展还是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水平。但是纵观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还存在不少的弊端,这就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进步,也能更好的带动社会的发展。

2.1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理念

近几年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有力的推动了工业企业的发展,如有效减轻生产人员的工作内容以及提升了生产的效率。但是时代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引领科技的创新与发展,这也为工业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竞争压力以及高效益的需求。所以不论是对于工业企业还是对于其他领域都需要正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并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技术理念融入其中,逐渐淘汰以往传统的技术发展理念。与此同时,还要全面掌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在,并联系社会实际情况,细心找到本身与新科技技能之间的差异,总结经验,调整开展的思路,真实做到将电气自动化技能与科学发展观联系在一起,才能实现电气自动化的更大发展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迅速是受网络计算机技术进步的影响,尤其是个人计算机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技术在工业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智能化的发展也带动了IT平台逐步的和电气自动化控制相结合。此外,电气自动化中又融入了大量的多媒体技术,这也让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借助于浏览器观看生产现场的一系列情况或者观看数据信息并进行远程控制,这对于现场的管理也大有裨益。除了上述技术外,电气工程中也相继结合了视频处理技术以及虚拟技术,不断的融合,使得工业企业逐渐实现了人机结合的自动化,同时也确保了生产的安全性。

2.2进一步深化企业的改革

要想从根本上促进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工业企业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形势,不断改革创新,淘汰以往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模式。同时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领导,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协同发展,以推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优化配置。此外,企业还应不断的进行创新,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发展生产力,所以想要从整体上提升工业企业的生产力就要不断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

2.3创建统一独立的平台

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然而每一种行业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程度都不同,因此也使得自动化体系的操作性较低,但是缺少独立统一的平台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工业企业,会无意中提升企业的成本或者投资。在构建平台系统的时候企业应该鼓励并支持技术人员逐一攻破各种兼容性不足的问题,并根据种种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计划,最终制定一份科学的完善方案,此外企业在实施方案的前提下应当先针对工业的用户对他们进行考察,并依据他们的额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目标,确保方案的实践性以及成本的控制,这样才能最大化的让工业企业接受,此外还要在满足终端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保证整个平台系统顺利建成以及运营。最终实现缩减工业企业生产成本的根本目标。

2.4电气自动化技术向低碳节能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在对物质生活追求的基础上也逐渐开始关注低碳环保,纵观目前各种环境污染造成的资源匮乏现象日渐严重,近年来我国也一直致力于构建资源节约型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各行各业都响应国家号召,所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也应向节能低碳靠拢,顺应市场经济,不断改善以往损耗能源的现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2.5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平台标准化

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标准化对于电气工程项目的规划起到良好的奠定基础,亦是支撑工程项目从方案的设计、施工、维护等等各个环节顺利运转的必要条件,并能有效的缩减工程周期以及成本费用。此外,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统一,也能够满足所有类型客户的不同需求,比如让系统开发平立运行等。系统平台的标准化就是要从根本上实现统一的控制以及管理,这样对于移植或者系统化、批量化等都有好处,也能从整体上提高生产效率并有效缩减成本。

2.6注重培养新一代的电气人才

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实际上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各行各业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求知若渴。因此,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才。以往传统型的工业企业并没有将人才的重要性放在首位,因此也疏于培训管理,殊不知电气自动化技术也需要与时俱进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才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无法在工业企业中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工业企业在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同时,应该针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在熟知设备操作流程的基础上,还需要相关人员能够对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最大化的规避因电气故障造成的事故或影响。

3结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不仅有效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其技术也被社会的各个领域所运用,尤其是工业领域,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能为企业提升工作效率赚取更多利益,同时也是工业企业长效发展的强心剂。因此,对于运用自动化技术的企业来说,更应该不断的加大自动化技术的研发能力,同时正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找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带动工业企业的进步以及社会经济的上升。

参考文献:

[1]王洪岩.浅析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现况及发展前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5):115

[2]孟凡雨.分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J].科技创业家,2013(05).

[3]王晓辉.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J].电气工程,2011(10).

电气科学及其自动化范文篇2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

一、概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指电工程及其自动化(ElectricalEngineering简称EE),这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涉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等多个学科的交融学习。传统的概念认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就是电气工程,实际上它的现实意义早已超出原来定义的范畴了。它现在指的是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与电子、光子有关的所有工程行为。另外,如今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极容易受到信息技术的发展、物理科学知识的应用还有技术的发展和变化的影响,所以中国自身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向国外借鉴和学习的基础上还要结合自身经济发展和国情的需要适时调整,适时改进。

二、论述智能化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智能化技术是一种高科技的控制技术,这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持续、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智能化技术是指在工作时更高效化、自主化和无人操作化。智能化技术最显著的特点是可以自动化生产、可以灵活地操控,并且符合环保的特色,具备优质的产量,而且信息的合成率比较高。资源的优化性能也很高。电气智能化设备的系统具备非常明显的特点,可以通过自我检查和调控来操控整个生产过程,无需人过多的操心。这样的智能化设备有自检系统,可以通过系统网络来进行自我检测和评估,检测到哪条线路和电网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引用自参考文献[4])另外,它具有灵活性,可以通过自动化电力系统了解到更多的产业信息,也可以通过信息进行大规模的接入,智能系统和现在的电力范围市场交易进行了连接,减轻管理中的超负荷工作,实行最为简单的资源优化,强化系统管理。

电气工程自动化运用智能化技术来提高电气自动化的工作效率的,作为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应用的主要目的,也是其优势所在。它不仅可以促进电气工程发展,还能降低成本,节省人力物力。还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控制的弊端和系统稳定性的问题,并不断地提升了电气设备运行的智能化程度,也提高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效率。经过分析研究后,可了解到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更主要的优势是它能使电气工程自动化拥有更完善的控制系统,还也简化了电气工程的控制流程,使其在结构上更合理,效率也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当前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经过综合分析和研究表明,当前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中的表现分别是智能控制、故障诊断、优化设计和无功补偿这四方面。(引用自参考文献[3])智能控制是首要也是关键,因为它实现了电气工程自主化控制,应用在电气系统的信息处理,记录系统故障和计算机系统对电气系统的实时监控等方面。智能化的故障诊断能全面而又精确的诊断电气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故障。电气工程的优化设计,其设计的环节和过程是非常繁琐和复杂的,需要专业的设计人员利用智能化技术针对电气系统进行设计。虽然设计过程非常地复杂,但它使智能化技术变得更加实用和方便,也更能节省材料和费用。无功补偿,功指的就是电功率,无功补偿的智能技术的运用,可以通过记录电力相关的参数后,再根据这些参数选择无功补偿的设备,通过安装设备实现补偿,以减少电力消耗来实现平衡。其实,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的具体应用还有很多,例如神经网络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精密传感技术,GPS定位技术等相关的综合应用。随着产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智能化产品的优势更加突出,在实际操作和应用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另外,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发展主要是系统功能和体系结构。从系统功能看,运用了高性能的PLC技术,直接通过窗口和菜单操作,插补和补偿方式更加多样化。体系结构发展更加集成化、模块化和网络化。(引用自参考文献[2])在未来,智能电网是电力的发展方向,而发展的重点是电力设备制造商要实现发、输、变、配、用电在整个环节的管控一体化和互动化,满足智能电网的需求以提供发电到用电整个价值链中的自动化,这无疑是未来电力市场的核心所在。为将电力设备的智能化引入纵深,国家电力建设中需要将新型的电子式互感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预防性维修的智能组件和基于通用网络通信平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提高到国际标准。(引用自参考文献[1])在未来发展中实现对电力的自动化监视与控制,能有效保障供电可靠性和供电品质,并且有利于合理安排生产计划,节约电力成本以及检修成本。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未来国家会对智能电网加大建设,电力设备的智能化将是整个建设环节中的关键。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概述,并针对现在广泛被应用的智能化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就其特性和优势方面来展来开探讨。其次,综合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论述。电力的应用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不断地被深化和发展,成为了人们生活更加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象征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发达程度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技的进步水平。所以,在这样的环境和要求里,如何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成为关键问题,而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是为适应其发展需要的最好的选择。因此,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张毅、王德宽、刘晓波、文正国、王聪;水电厂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业2012年年会优秀论文专集[C];2012年

[2]沈君奕;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的探讨分析[J].科技资讯;2011

电气科学及其自动化范文篇3

考生号姓名录取专业16330120606936方倩财务管理16330120607013金铭财务管理16330120607067汪诗远财务管理16330120607079易永快财务管理16330120607107黄琦雯财务管理16330120607119黄哲财务管理16330120607152傅伟青财务管理16330120607179仇佳慧财务管理16330120607397蔡伟财务管理16330120607569郑波财务管理16330120607930林妍娇财务管理16330120608073王晓财务管理16330120608101曹梦鸿财务管理16330120608111林超彦财务管理16330120608386谢嘉彦财务管理16330120608397何嘉伟财务管理16330120608416李思骅财务管理16330120608516金立财务管理16330120608543汪柔洁财务管理16330120608613王科伟财务管理16330120608749陈程财务管理16330120608797俞铃麒财务管理16330220610265史丹宁财务管理16330220610276张兰财务管理16330220610297张成哲财务管理16330220610311虞佳莉财务管理16330220610361丁路加财务管理16330220610404田源财务管理16330220610430邢梦雪财务管理16330220610447毛嘉琳财务管理16330220610477叶丛开财务管理16330220610489程曌财务管理16330220610516赵文文财务管理16330220610565贺帛文财务管理16330220610589张一麟财务管理16330220610593王涛财务管理16330220610605李晓辉财务管理16330220610609赵颖莹财务管理16330220610643顾雪燕财务管理16330220610667姚佳琪财务管理16330220610687毛雅茗财务管理16330220610731王璐财务管理16330220610752凌银燕财务管理16330220610783李以杭财务管理16330220610820朱婉静财务管理16330220610838应佳焱财务管理16330220610880励语涵财务管理16330220610903汪美霞财务管理16330320611441汤璐遥财务管理16330320611452刘云帆财务管理16330320611668戴旻婕财务管理16330620612456俞乔染财务管理16330620612534金颖财务管理16330620612592黄志伟财务管理16330620612614徐梦吉财务管理16330620612665赵百乐财务管理16330620612698喻洁丽财务管理16330620612707孙夕财务管理16330820613478罗翼财务管理16330820613497濮桦财务管理16330820613515余俏财务管理16330120505004钱煜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0120505023钟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0120505095闵蛟龙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0120505455王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0120505741李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0120505781陈慧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0120505935罗鑫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0120505954郑米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0120506106章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0120506366徐天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0120506514郑俊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0220509214童超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0220509298余达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0220509528周旭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0220509687汪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0220510068方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0320511229施孔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0620512152杨宇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0620512162黄龙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0620512231方成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0620512343郑文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0720512852胡庆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0820513143黄峻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0820513270周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0820513412王志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1020513620徐科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1020513634富豪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330120506323甄强电子信息工程16330120506734袁锴奇电子信息工程16330220509339吴程鹏电子信息工程16330220509878林海宽电子信息工程16330220510075岑彬电子信息工程16330320511244卢俊宇电子信息工程16330320511302黄侠电子信息工程16330520512005黄莹电子信息工程16330620512170吴潇强电子信息工程16330620512174江星怀电子信息工程16330620512196林冰欣电子信息工程16330620512200李天东电子信息工程16330620512208范霖肖电子信息工程16330620512217吴浩翔电子信息工程16330620512267李洁电子信息工程16330620512381范金城电子信息工程16330820513155边舒依电子信息工程16330820513318张钢电子信息工程16330820513389王佩雯电子信息工程16330120606803缪俏婷工商管理16330120606815俞金波工商管理16330120606859郑淑韦工商管理16330120607041陈红斌工商管理16330120607082陈涵工商管理16330120607167毛琦工商管理16330120607208朱家佳工商管理16330120607235钱丰工商管理16330120607472舒坷莹工商管理16330120607660俞红工商管理16330120607725胡婷懿工商管理16330120607948谢伟伟工商管理16330120608136司徒明圆工商管理16330120608280卢琪工商管理16330120608354王瑜工商管理16330120608478钱丽云工商管理16330120608500叶明明工商管理16330120608574杜蕾虹工商管理16330120608638支琳尔工商管理16330120608664王婷工商管理16330120608672张天荷工商管理16330220610278袁帅萍工商管理16330220610291陈静工商管理16330220610305王珂俊工商管理16330220610335陈婷婷工商管理16330220610343陈思伊工商管理16330220610378张金怡工商管理16330220610380孙秋芳工商管理16330220610401诸俐双工商管理16330220610421竺可芬工商管理16330220610423胡羽灵工商管理16330220610472葛依婷工商管理16330220610486娄凯轩工商管理16330220610561贺丹妍工商管理16330220610577程晓燕工商管理16330220610586任奕潞工商管理16330220610587王园超工商管理16330220610596夏浩亮工商管理16330220610617阮玲玲工商管理16330220610640顾晶琛工商管理16330220610695缪攀澳工商管理16330220610718管宁宁工商管理16330220610853毛蝶工商管理16330220610856王盈工商管理16330220610925沈方圆工商管理16330220610933应晶金工商管理16330320611319孙晓颖工商管理16330320611402朱程星工商管理16330320611447倪萍工商管理16330320611491高乐珍工商管理16330320611550陆青工商管理16330320611648李鑫工商管理16330320611690叶梦婷工商管理16330620612546田智志工商管理16330620612587朱婷工商管理16330620612596鲍翀工商管理16330620612643李欣工商管理16330820613436卢雪君工商管理16330820613472胡琦工商管理16330920613591董雪纯工商管理16330120504994奚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120505248许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120505424陈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120505541戚鹏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120506013汪灵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120506552王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220509060赵加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220509161孔童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220509182胡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220509519顾孟游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220509634吴善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220509764韩珊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220510059毛嘉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220510137俞景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220510182王嘉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320511033易会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320511141林子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420511777丁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420511821於伟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420511826姚浩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620512176石田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620512236高明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620512286薛程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620512311郑焕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620512384胡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720512934郝文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820513240张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920513549施威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1020513660潘炜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330110100276周彦宏商务英语16330110100475张梦洁商务英语16330110100514黄狄灿商务英语16330110100776高丽华商务英语16330210102110陈琛商务英语16330210102191张雁馨商务英语16330210102222蒋婷商务英语16330210102264王钦商务英语16330210102301桑圆商务英语16330210102313吕洁商务英语16330210102353任燕商务英语16330210102391丁晓雁商务英语16330210102463沈佳宜商务英语16330210102478周钰佳商务英语16330210102632朱家闻商务英语16330210102715叶练练商务英语16330210102753颜亚飞商务英语16330210102796汤云霞商务英语16330210102807季佳萍商务英语16330610103801吴德炜商务英语16330610103834陈丽微商务英语16330610103845徐倩商务英语16330610103978胡振宇商务英语16330610104010劳一东商务英语16330610104025吴佳商务英语16330710104416黄密密商务英语16330710104449陈聪聪商务英语16330810104569董航金商务英语16331010104764吴旭旭商务英语16331110104858吴栅妮商务英语16330120504976邢鑫生物工程16330120504992张郦琪生物工程16330120505296胡学颖生物工程16330120505474徐丽丽生物工程16330120506454陈奭生物工程16330220509168杨晓宾生物工程16330220509174陈希煜生物工程16330220509413王基湖生物工程16330220509469章童莹生物工程16330220509583严梓生物工程16330220509664嵇元烨生物工程16330220509852张丹叶生物工程16330220509908张文雅生物工程16330220509979魏梦嘉生物工程16331020513666舒芸生物工程16331120513794林晨纯生物工程16330120504934张玲玲食品科学与工程16330120505024陈衍溪食品科学与工程16330120505779伍建存食品科学与工程16330120505925李佳食品科学与工程16330120506078石玲玲食品科学与工程16330120506654陈丹丽食品科学与工程16330220509035田妤妤食品科学与工程16330220509073金晓霞食品科学与工程16330220509206韩凤飞食品科学与工程16330220509404黄一倩食品科学与工程16330220509657王沁食品科学与工程16330220509837黄慧慧食品科学与工程16330220509905陈瀛科食品科学与工程16330220510039谢海威食品科学与工程16330220510230毛巧颖食品科学与工程16330820513399徐雯钗食品科学与工程16331020513611阮超妮食品科学与工程16331020513665陈珺食品科学与工程16330120607074周紫霞物流管理16330120607101钱青青物流管理16330120607160王轩物流管理16330120607247姚茜茜物流管理16330120607384郭赟盛物流管理16330120607444饶春霞物流管理16330120607568徐家琦物流管理16330120607603钱碧莹物流管理16330120607715李洁物流管理16330120607891杨易安物流管理16330120608053茅祺物流管理16330120608150吴中安物流管理16330120608221蔡晓颖物流管理16330120608355吴金遥物流管理16330120608467王学敏物流管理16330120608539吴振卫物流管理16330120608547何朝阳物流管理16330120608598周琦物流管理16330120608631蓝佩云物流管理16330120608671童珂莹物流管理16330220610292施盈盈物流管理16330220610318蒋若菡物流管理16330220610437吴旭雁物流管理16330220610461姜亨祯物流管理16330220610482茅一巧物流管理16330220610511黄程物流管理16330220610555鱼剑伟物流管理16330220610592杨天红物流管理16330220610630郑韵洁物流管理16330220610646章华云物流管理16330220610665朱永鑫物流管理16330220610741任宁物流管理16330220610746张雪瑞物流管理16330220610849周浩捷物流管理16330220610859朱雅萍物流管理16330220610875范爽物流管理16330220610916胡梅莹物流管理16330320611327陈德超物流管理16330320611355林乃鑫物流管理16330320611444温娜物流管理16330320611500上官川岛物流管理16330420611884鲁梦丹物流管理16330420611932张旭霞物流管理16330620612521黄雨晴物流管理16330620612525李家辉物流管理16330620612601庄晴晴物流管理16330620612641陶煜晗物流管理16330620612684吴山物流管理16330620612754葛佳欢物流管理16330720612984傅俊物流管理16330720612990诸莉竞物流管理16330720613030杨婉露物流管理16330720613048章士鹏物流管理16330820613444姜雅凡物流管理16330820613465陈慧物流管理16330820613470王誉霖物流管理16331120613963方陈媛物流管理16331120613964陈孝政物流管理16331120613975周悦物流管理全国各地2016年专升本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汇总

全国各地2016年专升本录取分数线汇总

全国各地2016年专升本录取查询信息汇总

电气科学及其自动化范文篇4

关键词:电气工程专业;现状分析;浙江省属高校;发展策略

作者简介:翁国庆(1977-),男,浙江衢州人,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电气与自动化系副主任,副教授;黄飞腾(1984-),男,浙江温州人,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师。(浙江杭州31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工业大学优秀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YX1206)、院教改项目“以科研优势为依托的特色新兴专业建设”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035-02

由于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紧密关联性,电气工程专业的教育和科研在我国高校中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电气学科和行业发展迅猛,信息化、智能化和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已成为未来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未来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综合能力强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据统计,全国大约共有32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电气工程相关专业,其发展层次和水平、服务行业和区域各异,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专业规划、量身定制其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具有重要意义和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成长规律

电气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受过电工电子、系统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学生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是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良好的就业和发展前景对高考考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属于热门专业。目前,电气工程领域面临两大新的发展趋势:信息化、智能化将成为未来电气工程专业发展趋势;[1]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将成为未来电气工程领域的热点。这两个领域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很大,未来人才缺口将更加凸显。

但是,事实证明并非每个学生都可以很好成才。随着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涌现以及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对电气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影响与要求。要想成为专业精英人才,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2]

(1)全面的综合素质。需要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较强的外语综合能力,为今后能够掌握并且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做准备。

(2)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非常重视实验、课外科技竞赛、项目研究、生产实习、专业实习等各种实践环节,培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3)强烈的创新欲望。积极参与学校各种相关课外创新活动、学科老师的课题研究,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积累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4)开阔、前沿的知识视野。积极关注本领域科技前沿新技术、新设备、新机制,选修和自修相关特色选修课以及交叉课程,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当今科技前沿。

(5)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和方式。

二、国内外专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国外高校专业发展现状

根据调研,一般而言国外名校(如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悉尼大学等)电气工程相关专业具有以下特点:[3,4]

(1)学院、专业和学位设置:研究方向很宽泛,与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间交叉渗透程度很高。

(2)宽口径的基础平台教育。

(3)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4)培养目标以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并重,更务实。

(5)专业课程教学具有以下特点:课程分类细、学时少;实验学时多,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规定教辅材料,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练习和辅导,根据课堂练习或实验情况确定平时成绩;强调实验规范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具有网络支持,每门课设置课程辅导员通过网络上载与课程有关材料;强调计算机操作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强调使用CAD工具。

2.国内高校本专业发展现状

根据教育部提供的资料,全国1100余所本科高校中开设有4年制全日制本科电气工程相关专业的本科学校有320多所。根据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定位,各学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基本可概括为3个层次: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行业领导者;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自2008年开始,教育部、财政部分批(1~6批)在全国高等学校中立项总共有51所电气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排名靠前或得到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学校中,主要可分几种类型:

(1)专业整体实力超强型。具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等高水平学科平台;覆盖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等全系列学科方向;列入国家“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行业未来领导者;以高层次的教学建设项目和教学成果为支撑,具有很高的教学质量;非常重视学生的研究和创新实践能力,着力培养精英人才,开设系列研究型和创新实践课程,设立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行业或地区背景型。如有些高校本身与电力行业、与某行业密切相关。它们将学科建设、专业教育与地方紧缺、优势行业紧密结合,重点发展,在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诸多方面均有较大的偏向性。

(3)具有明显特色方向型。如西安交通大学的高压绝缘方向、西南交通大学的电气化铁路方向、合肥工业大学的太阳能应用方向等在课程设置、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紧密结合其特色方向,形成独特的特色和优势方向。

三、浙江省属高校电气专业发展策略探索

1.省属高校专业发展现状

经调查统计,除浙江大学外,目前设置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浙江省内高校共有10余所。根据2009年公布的《浙江省已有本科重点专业及国家特色专业学科专业分布情况表》及《浙江省本科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立项名单》,截至2009年浙江省属高校中电气工程相关专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的共有4所,分别是宁波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嘉兴学院和浙江海洋学院。其中,宁波大学、嘉兴学院和海洋学院重点方向基本为电气传动控制、工业自动化、电气装备及其自动化、检测和智能仪器等,基本不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尚无强势学科和科研项目支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设有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气信息工程两个相关专业,专业课程设置覆盖面较全,包括一般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新能源技术等多领域。

笔者任职的浙江工业大学是浙江省首个获批省部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虽然电气专业发展较晚(始建于2000年),但由于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团队发奋图强及突出的生源质量,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已成功获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浙江省重点学科,并成为全校具有“三位一体”自主招生资格的少数专业之一,已在浙江省属院校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良好评价。

2.专业发展存在问题和差距

通过与国内外电气相关专业名牌高校多方面详细调研分析,可以发现浙江省省属高校电气专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差距:

(1)除浙江大学外,浙江省省属高校电气专业的整体实力与国外内超强型学校对比,在师资力量、学科支撑、教学平台、就业质量等多方面均有很大的差距。

(2)大部分高校电气专业成立时间较晚,在很多方面均处于较落后位置,亟待学校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特别是平台建设上进一步进行大力建设。

(3)即使是已获批省重点(建设)专业的几所院校,也大部分归因于建设较早、学校重点发展、行业特点等因素,整体实际实力并不高。

(4)近年,国家电网等优质用人单位对招聘对象进行了严格限制,规定原则上只招收985、211工程院校电工类专业毕业生,对省属高校(即使省部共建)优秀学生的就业选择带来一定影响。

3.专业未来发展策略

浙江省是电气行业传统强省,具有庞大、完善的产业链,拥有众多知名电气企业。随着国家向七大新兴产业转型,新能源以及智能电网技术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被人们高度重视并得到快速发展,是电气行业和产业领域今后重点发展的方向。浙江省在信息化、新能源、海洋经济等产业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扎实的基础。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十二五”期间全面提高本科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根据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急需紧缺专业要大力培育和建设300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新能源产业名列其中。因此,浙江省属高校电气专业未来发展策略应该是在巩固原有传统电气控制领域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响应电气行业在新能源、智能电网等新的发展趋势,紧密联系浙江省的经济特色和产业集群,根据各学校本专业的发展情况和历史传承,调整和规划专业内涵,凝练并努力建设特色新兴方向。

4.示例:浙江工业大学

作为浙江省省部共建的排头兵,浙江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密切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社会重大需求,瞄准新能源应用、智能电网等非常具有产业前景的新兴技术,大力培育和建设“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这一新形势下的新兴特色方向,并将以此作为我校本专业进一步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和发展策略。

目前,学校已经从学科支撑、教师培养、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就业引导等多个方面展开了方向培育和建设,并已经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明显的优势:

(1)课程设置: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中已构建适应新能源与智能电网方向的丰富的课程群体系。

(2)突出的学科支撑:专业已成功获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浙江省重点学科,并继续依托信息处理和自动化技术省“重中之重”强势学科,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非常有利于智能电网对电气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之间紧密交叉渗透的内在需求。

(3)特色方向教师队伍:新能源及智能电网是本专业教师的强势研究领域,并且组建了“智能电网”创新团队。目前已在太阳能应用理论及产品开发、智能微电网、电动汽车V2G技术、电能质量智能监测、新能源发电系统及节能控制设备研制等方向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研梯队。近年来,专业教师已在新能源与智能电网领域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果。

(4)实验室建设:目前,学校在原有整套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室基础上另投资100多万元建设较大规模的含多种分布式发电电源,集测量、分析、控制、保护为一体的智能微电网实验室,兼顾该方向的研究和教学实验。

四、结论

为适应电气学科和行业中信息化、新能源广泛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综合能力强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各高校需根据其发展层次和水平、服务行业和区域各异进行科学合理的专业规划,量身定制发展策略。本文首先对电气工程专业概况、学科发展趋势及专业人才的成长规律进行分析,接着对国外高校电气工程相关专业的主要特点进行总结,并将国内电气专业发展水平较高的高校归纳为3大类:专业整体实力超强型、行业或地区背景型、具有明显特色方向型。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浙江省属高校电气相关专业发展进行了认真的现状分析,找出其问题和差距,提出“巩固原有传统优势,明确学科未来发展趋势,紧密结合浙江经济特色,积极调整和规划专业内涵,凝练并努力建设特色新兴方向”的发展策略,并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进行该策略的具体阐述。

参考文献:

[1]周渝慧,王立德,朱洁琳.电气信息化将成为未来电气工程专业发展趋势[A].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930-932.

[2]薛毓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9):54-58.

电气科学及其自动化范文1篇5

关键词:自动化电气工程解决对策问题

Abstract:sincetwenty-firstCentury,moderninformationtechnologyandthedeepeningofdevelopment,butalsomakestheelectricalengineeringaspectsoftheinfluenceisalsogrowing,especiallyinhigh-endtechnologyintheproductionandlifeoftheapplicationisbecomingmoreandmorerichandcolorful,whichisalsoinelectricalengineeringtheimportanceofoneoftherootcausesofrapidchange.Thispaperismainlydirectedagainsttheelectrificationprojectaswellasthecorrespondingautomationandsomeexistingproblemsareanalyzedindetail,andgivessom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

Keywords:electricautomationengineeringsolutionstoproblems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电气工程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一)目前电气工程的主要情况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电气工程本身是一项兼容性极强的工程,其范围几乎涵盖了包括光子、电子等方面的所有工程行为,同时也是目前科技形势下的重点学科之一,就像是电子科学技术促进了电子信息的发展一样,电子工程方面在迎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的社会科技以及相应的工业科技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促进作用,使得人们改变了传统的生活、生产的方式,得以进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电气化的科技时代。但是,就目前看来,电气工程本身还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做出相应的分析讨论,才可以使得电气工程可以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对于电气工程而言,其在节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于建筑中的节能设计的使用以及设计上,对于一向建筑工程而言,电气工程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其对于电气工程方面的技术依赖以及管理依赖也越来越重,而电气工程的质量与能源之间的关系中,一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关系以及矛盾关系,电气工程在对照明、控温等基本条件满足的同时,还要满足一些特殊性较强的用电需求,所以在电气工程的设计环节中就必须进行相应的需求调整,也就避所难免的会出现类似于能源损耗等问题出现,这一问题在我国能源紧缺的基本国情下越来越加深其影响力。

其次,国内很多的建筑企业在对电气工程进行严密的质量检验的同时极大地忽略了对于其施工质量的严格把控,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达不到质量检测的程度。企业对于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的极大松懈,致使在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达不到应该的质量要求。

(二)电气工程方面的问题相关的应对措施

企业和有关部门应该对电气工程整个的质量管理方面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必须从工程的材料、管理方法以及专业程度等几个方面入手,对整个的质量管理水平进行提升。在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对相关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其功臣用料的来源必须是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并且对工程中所涉及的原料进行严格的防水、防潮等具体的质量检查和管理,同时保证施工人员的专业性,必须任用有相关从业资格的工人来进行施工,从整体上提升电气工程整个的质量管理水平。

对于其节能设计方面,这可以对国内甚至是国外一些节能设计的成功案例进行合理的分析借鉴、并经过一系列的本地化改革后应用到实际的建设中。这样可以极大程度的对能源损耗问题进行解决。

二、电气工程自动化方面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对策

(一)电气工程自动化方面的问题

电气工程方面所涉及的自动化系统是提升电气方面的自动化系统功能的根本所在,就目前我国存在的一些问题来讲,具有一定程度的连接性较弱、功能太过单一、信息独享性过高等缺陷,这一系列问题使得电气工程方面的自动化功能在使用以及设计上受到了极大程度的限制。

电气自动化的本质在于建立一个效率高以及运用快捷的自动化系统,但是就目前而言,许多企业自身的网络系统构建还不完善,同时其他不同的商家在进行软件、硬件的交换过程中,程序之间的接口方式不统一,从而对信息以及数据方面的传输交流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从而使得企业的信息共享和数据共享受到一定程度的阻力作用,进一步的使得电气工程以及电气自动化在根本上无法满足实际应用当中的需求。

同时,不同企业在对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以及实际开发中,因为各企业间技术人员存在很大的技术差异以及思想差异、系统的建立平台各不相同,从而使得电气工程以及其自动化系统在进行设计实施再到维护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大幅度的加大,增加了系统的负担以及费用。

(二)电气工程自动化方面问题的应对策略

对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改革和完善应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科技方面。电气自动化方面的科技性指的是对于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合理运用,建立在自主创新思想上的改革,并且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的中心店,对相应为新型有效的技术进行合理的运用,采用一系列的信息化手段进行整体的创新。

(2)信息方面。对于电力设备的制造以及运用方面可以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广泛的运用,适当的加入人工智能模块,以及网络通信模块,对电气自动化中的信息技术进行极大程度的创新以及展现。

(3)开放程度。这里的开放程度知识的与外界相互进行的积极的信息现代化交流,实现与外界信息程度以及发展程度想切合,做到发展紧跟着社会的发展,不脱节,具有实效性。

三、结语

随着社会方面的智能化水平以及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气工程更应该得到飞速的发展,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应该有着不知可否的决定性地位。各个企业应该积极抓住机遇,强化队伍的整体能力,实现综合处理能力以及管理控制能力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张伟林,宋修臣.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的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1):248.

[2]戴丽君.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策略的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08.

[3]朱仲海.分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2).

[1]姜春雷.办公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的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2,31(1):149,151.

电气科学及其自动化范文

关键词:实训课程;分层次;模块化

作者简介:李自成(1970-),男,四川资阳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自动化系,副教授。(四川?乐山?6140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86-0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电气信息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同时有关电能的转换及使用的控制在该专业所占的地位也日益重要。[1,2]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联系越来越紧密,因而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很多高校的一门重要学科。而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在2005年成立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注重实践课程体系的建立。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突出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了电气专业工程训练教学计划,形成了科学的电气工程实训课程体系。体系以培养学生在电机及其电力拖动技术、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等方面的工程技能为基本目标,旨在提升学生在电气领域的知识应用水平和综合创新能力,构建起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技能训练、单项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之间的桥梁。

一、课程目标定位

课程体系反映了应用型本科对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应用型本科同一般普通本科的培养体系是平行的,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3]在培养规格上,应用本科培养的不是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应用本科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基于应用型本科的性质,为了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尽快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能,因此整个体系强调建立一个系统化的实训过程,通过实训,学生应该具备以下技能:

掌握电机和电力拖动技术,熟悉变压器、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的结构,通过实训熟悉电机运行原理和调速原理。

掌握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技术,熟悉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能正确使用变频器,并能初步进行电机调速电路的设计和调试。

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通过实训熟悉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利用MATLAB进行潮流计算,并能进行初步的短路分析。

熟练掌握工厂电气控制、电气设计软件等开发平台和应用技术,能够进行系统控制程序设计或者利用软件进行电路的设计。

掌握电气系统或者控制程序的调试方法,能通过实际操作较好地判断出电气系统或者控制程序的缺陷,并进行改进。

为了节约成本,加快开发过程,能够用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熟练使用各种仿真软件,包括ProtelDXP等。

能熟练使用各种检测工具,具备对低压电器的认知和感性认识,熟悉每种低压电气的正确用法,能进行初步的设计,选择出满足要求的电器。

二、课程体系的构成原则

实训基于各课程各章节内容或者课程之间联系,以实训项目为主体和载体,以程序或者电路系统设计作为驱动,实现知识、技术、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实训课程体系作为实训目标的基础,制订完善的实训计划体系,同时坚持了以下原则:

以就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适应就业岗位为目标,以岗位技能为重点,兼顾长远发展。

注重知识、技术、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使学生通过实训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又提高了应用知识、技术的能力,使素质得到升华。

以实践能力和工程训练为重点,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强调在应用中创新,通过解决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课程体系体现了开放性、灵活性,及时反映了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衔接,分别针对电气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等方向设立实训课程。

三、分层次模块化实训教学体系的设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是研究电能应用的专业。近几十年来,有关电能的转换、控制在该专业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专业名称中的“及其自动化”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这种发展和变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范围主要包括电工基础理论、电气装备制造和应用、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三个部分。[4,5]因此实训课程的设立也应该反映这些专业范围。首先,电工理论是电气工程的基础,主要包括电路理论和电磁场理论。这些理论是物理学中电学和磁学的发展、延伸。而电子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等可以看成是由电工理论的不断发展而诞生,电工理论是它们的重要基础。电气装备制造主要包括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机设备的制造,也包括开关、用电设备等电器与电气设备的制造,还包括电力电子设备的制造、各种电气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的制造以及电工材料、电气绝缘等内容。电气装备的应用则是指上述设备和装置的应用。电力系统主要指电力网的运行和控制、电气自动化等内容。制造和运行不可能截然分开,电气设备在制造时必须考虑其运行,如电力系统由各种电气设备组成,其良好的运行必然要依靠良好的设备。

针对专业范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训练在学院工程训练中心进行。训练内容划分为工程认知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创新训练三个层次。由于我院从专业建立初期就注重实验室的建设。目前训练条件优良,已建有电气技术实训室、电机及拖动实验室、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验室、电力电子及传动控制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同时,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在电气工程领域的综合创新能力,建设了数控加工中心、基于先进控制技术的运动控制实验室和柔性制造中心,突出真实的工业应用环境,突出强化学生在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工程训练,有利于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立了三个方向:电气技术方向、电力电子技术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针对不同方向和实训层次设立不同的课程。如图1所示。

首先,工程认知训练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该环节包括生产实习等内容,使学生在生产实际或者科研中验证从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并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观察、解释并进一步尝试解决生产实际或者科研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工序、工艺流程、管理制度,从而获得与本专业有关的实际生产知识,并扩大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从事技术专题调查、搜集资料和进行研究的能力,并为即将进行的毕业设计和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后是专业技能训练,针对专业应用领域设置模块,包括电机、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PLC、电气CAD等。而学生专业技能是一个复杂的技能系统,诸多技能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其训练途径及实施办法亦多种多样,同时必须具备整体性、科学性和互动性。因此,专业技能训练方案的制订,内容上密切结合学科和紧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注重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应用,注重开放性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构建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技能训练方案,为专业培养方案的贯彻执行服务,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后是综合创新训练,为实现个性化培养提供先进的创新设计、制作的环境与条件。通过综合创新训练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培养兴趣、产生好奇心的环境,使他们在这里自己动手创新制作、激发创造力。以创新思维和创新制作能力的训练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综合创新训练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起着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作用。

整个课程体系对应于工程素质训练、金工实习、电机及拖动技术实训、控制理论和控制系统实训、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实训、单片机技术工程训练、CAD实训、电力系统自动化实训、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实训、自控系统综合实习、调速系统综合设计、供配电系统综合设计等实训。同时为了突出应用型本科的特点,增加了“ProtelDXP实用教程”和“电气工程CAD”与实训环节联系紧密的课程。实训课内容如表1所示。

通过该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机电工程的基本研究领域,具备电气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电机及拖动系统的类型、组成和控制方法,掌握控制理论及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具备对一般机电控制系统的安装、分析和维护技能,掌握常用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并能根据要求设计出实用电路,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和变频器的使用方法,具有一定的电气控制系统开发能力,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四、结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2005年在成都理工大学成立以来,针对本学校学生的入学基础和就业的实际情况对实践方面的教学课程体系不断调整,增加了“ProtelDXP实用教程”和“电气工程CAD”与实训环节联系紧密的课程,增加了综合创新训练课程,已经形成了完整、科学的实训体系。从目前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通过实训,学生的就业率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到企业后熟悉岗位的时间缩短,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贾文超.电气工程导论[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范瑜.电气工程概论(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钱国英,徐立清,应雄.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电气科学及其自动化范文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问题;解决对策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我们国家在工业生产中的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它对我们的生活以及经济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尤其是这些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的技术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好的方面在于这对于自身的发展来说是机遇,因为它可以根据其他技术来不断的完善自身的技术。不好的地方就在于其他技术的发展也严重威胁到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但无论怎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鉴于此,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概述

电气工程主要指的是在电力生产以及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运用技术进行自动化控制与管理。随着我国其他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机械工程技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不断提高,促使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它们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好的完善与发展。所以说,这就造就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综合性、依赖性、应用性的特点[]。另外,运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能较好的减少人们工作的强度,从而有利于电力企业对电气设备的管理以及统计。综合来说,也即为要想实现电力企业的改革,就必须加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优化,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不同行业的科技水平的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也有了很大的完善和改革,但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日常需求也呈井喷式的态势发展,不仅需求变得更多,而且要求也变得更高。所以说,对此我们应该不断的优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明确其自身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认为它所存在的问题大致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点,电力企业对电气工程的管理存在缺陷。就目前来说,随着用电用户的逐渐增多,再加上现在很多的用电设备处于老旧的状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气工程管理的工作,进一步说也即为为这项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另外,现在很多的电力企业并没有相应的电气工程施工质量与监督的管理机制,这就导致了降低了工程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从而不利于电力企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良好发展。第二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作效率效率不高。再上文中,我们提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最大的优势也即为它能够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以及质量。然而,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到这个作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现在的电力企业缺乏相对独立的电气工程管理系统,保证不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管理的技术水平,并且在电力费用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样一来,就会导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不能很好地得到提升,从而不能较好的满足市场需求,也不能发挥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身的优势,不管是在质量还是效率方面都大大的降低,最终导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产业的得不到较快的发展。第三点,信息传递存在安全隐患。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在各个行业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与突破,尤其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股强化剂,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各行各业的发展。鉴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特殊性,我们必须要加强它自身的信息传递时的保密性。一旦它与各个行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就不利于它与其他行业的交流,从而也达不到数据信息的统一性和安全性。

3解决对策分析

根据上文所提出的一些问题,电力企业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改进,从而真正实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优化发展。具体的对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要转变发展思路以及发展方向。思路以及方向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另外,要根据现在的经济的发展情形,利用好一定的契机进行改革,健全企业的管理体系,同时树立好科学的发展观念,从而为为企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管理制定科学发展规划。第二点,建立统一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管理平台[]。当制定好一定的科学规范之后,也要想办法建立一个统一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平台。因为这样有利于综合管理,有利于共享信息资源,而且还能实现电力企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应用到各个环节之间的准确性、安全性以及实效性。

4结语

总而言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明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的理念以及方向,要正视在这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利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解决与克服。因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的趋势,从而真正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作者:江涛单位: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电业局

参考文献:

电气科学及其自动化范文篇8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简介发展

正是因为电气工程的发展,才有今天庞大的电力工业,人类才不可逆转地进入伟大的电气化时代。人类发展到任何时候也离不开能源,而能源是人类永恒的研究对象,而电能是利用最为方便的能源形式,以电能为研究对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有着十分强大的生命力。

一、专业内容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范围主要包括电工基础理论、电气装备制造和应用、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三个部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性也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和融合能力。

培养要求:该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等。

电气工程一般分为电力系统和应用电子(也就是电力电子)。

二、专业发展前景

电气工程学科涉及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国防及人民生活等各领域,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等学科交叉渗透,拓宽了电气工程学科的内涵与外延。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气工程的学科结构、研究领域、技术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气工程愈来愈多地应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内涵也发展演变为强电和弱电结合、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软件和硬件结合、元件和系统结合。例如“电气工程”和“电子技术”以及“控制科学”交叉融合产生了“电力电子技术”;“电气工程”与“材料科学”的交叉融合产生了“超导电工技术”和“纳米电工技术”;“电气工程”与“机械工程”及“计算机学科”的交叉融合产生了“机电一体化”新学科,已形成了以“机械”为主体、电气工程和计算机控制为技术核心、“机械+电气+计算机”的有机融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实际上就是电气自动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一个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电气自动化领域中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高新技术,也可以说隶属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范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力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生产资料及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当今,电气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电(用油的交通工具除外),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已接近2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电气化水平也决定了电力数据具有大范围的覆盖性。有专家表示,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是智能电力系统,或者是坚强智能电网或者是智能电网。智能电力系统是实现电力工业发展价值特征的最有效途径,也是现代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智能电力系统能够确保更安全、更经济、更绿色、更和谐,同时智能电力系统是一个广义的坚强智能电网,能够有效地破解未来发展的挑战。

三、专业应用与就业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几个方向:

电力系统、电气技术、应用电子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电器及其控制

1.电力系统方向

电力系统专业方向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最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方向,为部级一类特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从事高压电器设备设计、制造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方向依托电气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了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和电介质工程2个二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电力系统为部级重点学科。同时,该专业方向设置高电压绝缘技术和电气绝缘与电缆两个专业模块。

就业方向:可在电力设备制造行业从事高电压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可在电力系统从事高压设备的运行维护方面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就业于电业局、供电局、发电厂,也可在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2.电气技术方向

电气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个方向。该专业是重点专业,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电气工程领域拥有博士后流动站,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气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信息处理学科具有工学硕士授予权。

就业方向:电气技术方向主要培养电气测量与控制技术方面的高级电气工程技术人才,从事电参量和磁参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研究工作,以及电气技术自动化控制领域的装置与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工作。学位获得后,可在电气工程技术领域的企业、承担理论研究、技术开发、运行管理等技术工作,也可以在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

3.电机与电气方向

电机与电气学科在一体化电机的理论与技术方面,主要研究了步进电机、无刷直流电机、感应同步器等。在电机的电力电子驱动技术方面,研究了电动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结构与控制策略,变频电源谐波抑制技术。在高环境、高可靠电机与电器方面,研究了高环境电器可靠性理论与技术航天电器的理论与技术、卫星姿控用飞轮的可靠性设计。在新型电磁机构的理论与应用方面,研究了特种电机、磁性流体密封、旋转轴的在线平衡、电磁成型技术。其中在步进电机和无刷直流电机等特种电机及航天电器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

就业方向:可在电力、电子、通信、机械、交通、建筑等行业从事电子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行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

4.应用电子技术方向

应用电子技术方向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个特色专业方向,特点是电气与电子兼备,电力电子与信息电子相融。培养从事电气工程、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信号变换与处理等方面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电力、电子、通信、机械、交通、建筑等行业从事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行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

电气科学及其自动化范文篇9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意义;发展难题;解决措施

1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发展过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作为我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促进剂,是伴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力发展工业,以求获得快速的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经历过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其内容如下:

(1)第一阶段:随着机械工程和物理学的发展,科学工作者便考虑到将二者结合起来,寻求一种能够为电器制造也服务的科学,于是便诞生了电气工程。

(2)第二阶段:随着微波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科学工作者又将这一学科的优势有机结合到电气工程上面,通过微波和无线通讯技术对机械的控制,来使机器完成生产工作并满足生产要求,这便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带进了机电一体化的时代。

(3)第三阶段: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它的优势也被利用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来,于是便出现了通过计算机编程并远程控制机器完成生产工作的新一代机电一体化工业生产流程。

2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发展意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吸纳并融合全球最新科技的过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无论是一个断路器的设计,还是整架航空航天器的研究,都少不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身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使得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车间空间得到节省,也减少了车间内人力物力的配置,很多机械产品的加工不再需要工人来动用原始的手工劳动,而可以通过电脑终端的直接控制,这样,一个会控制电脑终端程序的工人便抵得上好几个人力工,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有效节约。机电一体化的运用更是可以使生产车间完成流水线的全部生产任务,包括生产零件,组装,包装,流动,检测等整个制造流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3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发展难题

尽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随着工业的发展一起很迅速,但是到了新的发展阶段以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也遇到了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1)电气工程应用的能耗问题。所谓的能耗问题是指来源于电气工程设施的建造和安装所造成的能量损耗,当然,要想实现机电一体化控制,建造和安装布置控制设备是必需的,因而这部分能源消耗是无法避免的,为了降低成本,便只能从降低能耗方面着手;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建造和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光照和温度调节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还要考虑到系统耗电与厂用耗电的关系,电网的布置等问题,在诸多环节的能耗问题实在值得关注。

(2)电气工程应用的质量管理问题。在实际操作中中,有很多工厂为了完成机电一体化控制,但又考虑到成本的节约,放低了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施工质量要求,使得建造标准低于国家规范,这样做会导致低了机电一体化系统所生产的产品质量降低,更可能使得整个系统运行故障频出,发生灾难性的事故。

(3)数据传输的不方便问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控制系统主要是应用计算机对于所编应用程序的控制,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仍然处在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的尴尬状态,还没有脱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因而很多应用编程及其有效接收设备并没有国家标准来统一,在商业化的运行中,厂家只能购买某生产商的一中机型来进行控制运用,而不能完成不通机型之间的信息传递,这对商业化的运行和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4)电力控制系统的完善效率对工程进度的制约问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是一种控制系统,用来对机械系统进行控制,然而要想完成整个系统的运行,便得结合实际的机械操作流程编写相应的程序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实现。因此对于同一工程,由于编写程序不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的效率就会有所高低,这也会进一步影响工业生产的效率,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速度。

4提高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方式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电气工程,另一便是自动化控制;因此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便要从两方面着手,通过实现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控制的有机的、高效的结合来更快更好地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从电气工程方面:从上文问题分析可知,电气工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能源消耗问题和施工质量管理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有效的措施便是企业和政府一起协商制定严格规范的电气工程施工管理标准,并且一切有关电气工程的施工要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违者必究;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不要照搬一般的施工流程,而要根据实际的施工地点的环境、地理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拟定合适的施工方案后再施工。并且施工过程中严禁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要严格按照标准选择适应的材料,施工完成后要有专门的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对系统进行监控检修。

(2)从自动化控制方面:自动化控制的问题主要是数据传输接口不统一,控制程序控制效率有高低。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企业的程序设计人员应不断优化反馈设计,完成精简有效的高质量程序编写;然后将最优质的程序在企业内或者行内推广,从而使整个企业或者行业的自动化控制水平提高,要想设计出优质的程序,设计者需要考虑客户的需求和工程的运行流程,通过精简和优化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另外,政府也应该在行业内制定相应的通用的程序接口,能够让优秀的程序设计在整个行业内流通,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信息传递和竞争提高。

参考文献:

[1]侯晓燕.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作原理[M].科技出版社,2009.

[2]李娜娜.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电气自动化,2011.

电气科学及其自动化范文篇10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创新型人才;科学定位;实践教学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2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040-02

今天,电气工程这门学科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强大动力,使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从过去简单的晶体管发展到今天复杂的电力电子器件,从简单的独立供电电源发展到今天大区域电力网络,这些繁荣的发展都要归功于电气工程领域学者付出的艰辛探索。

电气工程这个学科领域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电气工程这个大学科下的一个本科专业。而对这个专业本科生的培养,高校教师是有责任的,主要是按照优秀电气工程师的目标进行培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

然而,在笔者平时的教学工作过程中以及业余时间与学生的交谈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很迷茫,总觉得所学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没有多大意义。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表明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不够,这样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迫切需要改革,改革那些刻板的原始培养方案,尽最大努力激发学生内心的创造力,让他们坚信在电气工程领域能有所作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科学定位

科学定位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关键因素。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中,一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市场的导向为依据优化培养方案,以地方为依托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加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确保教学质量。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学有所用、学有所长的道理。具体定位目标如下:

1.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以强电为主、强弱电相结合的人才。

2.毕业服务面向

立足包头,服务周边,面向蒙西地区,辐射全国。毕业生主要为蒙西地区的电力行业和工矿企业的自动化技术行业的经济发展服务,并辐射全国电力行业和其他领域。

3.专业发展方向

本专业可分为三个专业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新能源发电技术),前两年实行通识教育。大二的第二学期末,学生根据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和个人特长自选一个方向进行专业技能学习。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

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通过“优化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重点体现了两个并重,即“基础与前沿并重”、“理论和实践并重”,以满足“宽口径、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

通过对国内同行院校的调研以及师生座谈会上的论证,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已势在必行,主要骨干课程改革如下:

(1)“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和“电力系统暂态分析”课程优化。“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为64学时,包括10学时实验,另外还有一周课程设计;“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为56学时,包括8学时实验。由于这两门课程内容比较多、内容抽象较难理解,课内学时达120学时。根据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为此要进行改革,但仍开设“电力系统分析基础”(64学时)和“电力系统稳定”(24学时),分别在第5、第6学期开课。并相应增加5周的实践环节,分别为电力系统课程设计(3周,第6学期开设)、电力系统综合实验(1周,第7学期开设)和电力系统数字仿真实训(1周,第7学期开设)。

(2)“电机学”。“电机学”是电气类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其特点是理论性强、概念多、与工程实际联系密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获得有关电机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电机学由原来的56学时增加到80学时,其中包括10学时的实验课。

(3)工程电磁场。工程电磁场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技术基础课之一。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电磁场的基本定律、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电磁场边值问题的表述以及数值计算方法。了解电磁场方法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为此,工程电磁场教学内容由原来的40学时增加到48学时。

(4)电力电子技术。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电力电子电路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计算方法及常用电力电子装置的应用范围及技术经济指标,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利用所学基础知识研究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等领域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由于目前能够采用多媒体授课,可以节约以前采用板书画图的时间,为此,电力电子技术由原来的56学时减少为48学时。

电气科学及其自动化范文篇11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培养

0引言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于1998年开始独立招收本科生,2007年被评为广西区优质专业。我校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以及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科背景,掌握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宽厚基础、科学思维方法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设计、运行控制、信息处理、产品开发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在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大量的相关工作,其中关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不可或缺的。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航空航天器的研究。信息产业被人们誉为是“朝阳产业”,发展快,人才需求量大,是当今科技发展的趋势所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作为信息产业重要的一员,同样有着光辉的前途。

我校2016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下:

(1)国家电网,主要为广西电网公司。学生参加公司的校园招聘,通过简历筛选,参加笔试面试而后确定岗位,提供的岗位主要为电气工程师。

(2)电气公司,如金盘电气与广东新宝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通过校园招聘,一面二面进行筛选后,选出公司满意的人才。主要提供的岗位为电气工程师、销售专员、采购/计划专员、国际市场专员等岗位。

(3)设计院,目前来我校的设计院没有特别明确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但有主要负责电气设计一职的公司来校招聘,例如,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地方机械厂,如桂林某军械厂与黄埔军械修理厂三亚分厂。桂林某军械厂属于保密单位,原预计在我校招1名学生,后在我校招了2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其中1名为女生。黄埔军械修理厂招了1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

(5)电子产品终端生产工厂,如富士康、TCL公司、海信科龙、开明电子等公司。主要提供岗位为工艺工程师、设备工程师、产品工程师、销售等岗位。

(6)航空公司,2016年南方航空广西分公司来我校招聘,录取了几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学生。

(7)另外有部分同学参与2016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与公务员考试。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在校状态分析

千变万化的大学校园中,学生或因性格理想的不同成就不一样的大学生活。就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为例,同学们的普遍在校状态主要被归纳为以下三个类型。

2.1主动型

该类型的学生在学习、学科竞赛、学生实践活动等方面都积极主动。一部分学生善于分析,动手能力强,主动与从事科研项目的老师沟通,加入其学生团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钻研学习,经常代表学院学校参加省部级与部级科技竞赛,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本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班学生在2015年有科技创新比赛经历的学生人数比为6.8%。另一部分学生善于人际交往,喜欢文体活动,有创新想法,喜欢新事物新媒体,在集体成员中有组织能力,并且主动加入学院学校各个部门开展学生工作丰富自己的第二课堂。如本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班学生中有1名学生为本校学生会主席,有1名学生为本校院学生会主席,有1名学生为本校院学生会团委副书记,还有10名以上的学生有过学校学院二级社团学生干部经验,有20名以上学生有过年级以上学生干部经验。

2.2被动型

该类型学生在学习方面和其他业余活动方面都表现良好,但并不突出。这部分学生也是学生人数居多的一个群体。他们遵守学校纪律,学习成绩中等偏上,但缺乏创新与主动精神,不喜主动与老师交流,有特长却不善于表现自己,对自己的大学生涯有过规划但往往未能付诸于行动。

2.3散漫型

该类型学生分为两类,一类学生遵守学校纪律,但懒惰,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几乎不能正常毕业。本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班这类型学生比值为1.1%。另一类性格比较有“个性”,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其不能起到约束作用,沉迷游戏,甚至厌学。本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班这类型学生比值为0.3%。

3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

大学本科阶段与高中阶段的区别在于:高中阶段主要在老师的管束下学习,而大学更多要靠自主学习。大学阶段,老师不会硬性要求学习时间,可调配的自由时间是大学生区别于高中生的客观原因,懂得结合自身兴趣合理安排时间的人成为主动型学生,反之则成为被动型学生,甚至成为了散漫型学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来说,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来培养学生就显得尤其重要。

3.1合理的给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榜样教育

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往届毕业生案例,制定学生发展培养方案。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学校培养一个学生的最终目的是能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狭义上,培养一个学生也是为了不负每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期盼,帮助每一个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后找到理想并满意的工作。国家与企业需要的人才一方面是科技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是学术研究型人才,故在新生阶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尤为重要。例如,有的学生喜欢钻研,则可以鼓励其进行科技创新。将此类型学生推荐给有科研技术的老师,由其进行指导,参加科技创新项目与科技竞赛。这些对学生的引导都将成为其日后就业择业的长板。有的学生兴趣广泛,则可对其进行学生干部工作的培养,鼓励他/她参与学校的各类型文化比赛。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学生干部经历必将成为其走向心仪工作岗位的敲门砖。对于按部就班学习和生活的学生,则建议其认真读书,鼓励其考研继续深造,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找到真实的自我。

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可以将以上三类培养方式的成功例子进行归纳,给新生做榜样教育。这样可以让其尽快找到自我发展方向,缩短迷茫期。

3.2后进生帮扶

现今很多思想政治教育一线上的辅导员都有着工科背景,大学所学的文化基础知识也都大同小异。与后进生谈话时,可让学生整理课程中的疑点难点,由有工科背景的辅导员给其进行答疑。通常来说后进生并不会主动与任课老师交流,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定期给后进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进行专业答疑,不仅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纠正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同时也能提高辅导员的导学能力。

3.3正确引导过渡高中与大学

当下中国的应试教育促使学生早已习惯被“看管”的学习状态,由于大学的学习任务没有高中繁重,学习方式也从填鸭式变为自主学习为主,不少学生在高中阶段紧绷的弦到了大学就松弛了。然而,如果在大学阶段没有调整好状态,许多学生容易一蹶不振。学习是需要积累的,大学时代的学习亦然。每天按照学习任务完成课程,上课坐在课堂前排并认真做好笔记,考前根据课堂笔记整理好考试相关知识点,再通过记忆与练习的方法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在不影响学习成绩的情况下,可鼓励其利用课余时间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第二课堂。

【参考文献】

[1]王晓刚,王清,刘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36:131-132+134.

电气科学及其自动化范文篇12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节能;质量;集成化;网络架构

中图分类号:TS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176-01

在当前各个领域及各个行业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都得以广泛的应用,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当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需求也日益提高,但当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水平还不能更好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所以需要加大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研究力度,采取具有针对性措施来及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进一步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水平进行提高,确保电气化领域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现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属于一些新兴的技术,其属于综合性的学科,与当前我国工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电气信息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带动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速度,使其成为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各个领域和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有效的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属于现代电气信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其涵盖了所有和电气信息相关的工程,在我国国防、农业和工业等多个领域中进行应用,不仅有效的推动了我国工业生产和社会科技的发展速度,而且当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其以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起到了有效的改变作用,对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2.1电气工程中存在着能源消耗量大的问题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电气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会有所涉及,其已成为当前我国工业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生产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的电气设备都此入到工业生产中来,这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而且对于工业生产质量的提升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当前工业生产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时,存在着能源消耗量大的影响,这不仅对当前我国能源紧缺的局面带来更大的压力,而且不利于我国工业生产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当前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2.2电气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标准

近年来,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人们对电气工程质量越来越关注,电气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气工程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与电气工程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操作息息相关。但在当前许多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对质量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重视,自身安全意识也较差,这就导致具体施工过程中,对于检测结构较为重视,但没有系统和专业的质量监管制度,这就导致在质量管理工作中不能具体落实到实处,工程质量得到不保障,不仅施工管理较为混乱,而且施工过程中不能严格控制质量,从而导致电气工程质量达不到预期的标准,给工程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

2.3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化程度不高

随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功能在一定程度也得以更好的完善,当前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开始向集成化方向发展,这也是未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方向。但当前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集成化由于起步较晚,还处于独立自动化的层次,处于较低的水平,由于功能和各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所以还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作用的发挥起到了较大的制约作用。

2.4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网络架构不统一

构建高效、科学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是当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但当前我国电气工程企业中,由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网络架构还没有统一,这样就导致各企业网络架构各不相同,对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同时电气自动化系统由于缺乏兼容性,这样就导致商家或是企业在进行软硬件交换过程中由于接口不统一问题的存在,从而导致信息数据无法实现共享,不能在实际工作中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作用有效的发挥出来。

3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对措施

3.1优化电气工程的节能设计

电气工程在设计过程中,要不断优化节能设计,在满足实际要求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损耗,选择绕组阻值较小的供电系统变压器,降低变压器的能源损耗,降低运行成本,坚持节能减排,推动电气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2加强质量管理

首先,电气工程企业要加强对电气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管理,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其次,提高电气工程企业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定期对员工开展技能培训,在技术上和理念上不断进行强化,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再次,严格把关电气工程施工建设中使用的材料质量,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采购施工材料,设置专业的管理人员严格抽检进场的施工材料,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还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最后,在电气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各个施工环节的管理和监督,整个施工工程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施工进度,推动电气工程的顺利施工建设。

3.3构建统一、科学的电气自动化系统

电气工程企业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电气自动化系统功能,构建统一、科学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积极引进先进的电气技术,提高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水平,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开机和测试等多个环节应用高效的系统模式进行编程设计,引进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最大程度地完善电气自动化系统,使电气工程企业设计开发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满足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推动电气领域快速发展。

3.4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化程度

在进行电气自动化系统开发过程中,各个电气工程企业需要使用相同的系统开发平台,同时还要加大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训力度,这样才能更好的将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发挥出来,更好的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度的提升,实现不同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和维护的成本,而且也有利于降低设计成本。

4.结束语

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在各个领域中新设备和新技术都得以不断应用,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加大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研究的力度,确保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更好的推动电气化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利利.刍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4.

  • 下一篇:《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精选15篇)
    上一篇: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范例(12篇)
    相关文章
    1.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范例(12篇)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范文篇1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课程体系作者简介:王朝阳(1982-),男,湖南衡阳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会计系,讲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 武..

      daniel 0 2024-06-19 06:00:12

    2. 训练总结范例(3篇)

      训练总结范文县人民医院“大培训大练兵大督查”工作总结根据9月2日县卫生健康局下发《关于在全县卫健系统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督查”活动的通知》要求,XXX县人民医院领..

      daniel 0 2024-06-19 05:28:12

    3. 训练心得体会范例(3篇)

      训练心得体会范文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已经小学毕业了,我依依不舍得离开了培养我六年的母校,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告别了缤纷灿烂的小学生活,迈进了我理想中的七十五中学。在开..

      daniel 0 2024-06-19 04:56:12

    4. 训练中队工作计划范例(3篇)

      训练中队工作计划范文篇1关键词:消防部队;体能训练;问题;对策收稿日期:2013-10-04作者简介:肖伟(1983-),男,硕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消防技能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消防业务训练。..

      daniel 0 2024-06-19 04:24:12

    5.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标范例(12篇)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标范文篇1关键词:实验室开放;微生物;安全管理中图分类号:G647?摇文献标志码:A?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006-02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的教育..

      daniel 0 2024-06-19 03:52:12

    6. 关于贫困学生资助的问题范例(12篇)

      关于贫困学生资助的问题范文篇1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资助体系1对国内外贫困大学生就业资助体系的分析与借鉴近两年来,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如何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

      daniel 0 2024-06-19 03:20:12

    7. 船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范例(12篇)

      船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范文篇1《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出台大大提高了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相对于我国船舶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高职院校要积极培养..

      daniel 0 2024-06-19 02:48:12

    8. 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范例(3篇)

      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范文篇1生化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关系着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是保障生化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首要任务。结合生化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从制度建设、安全教育、药品..

      daniel 0 2024-06-19 02: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