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的首要护理措施范例(3篇)
早产儿的首要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综合护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38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男性患儿11例,女性患儿8例;胎龄29~36周,平均(32.69±4.37)周;体质量1427~2268g,平均(1952±284)g。对照组男性患儿10例,女性患儿9例;胎龄29~35周,平均(32.28±4.16)周;体质量1484~2302g,平均(1984±295)g。将两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基本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被所有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父母知情同意,并且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分别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措施主要包括:(1)非营养性吸吮。护理人员通过训练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吸吮和吞咽反射,有助于胃肠功能发育,早日实现经口喂养;护理人员可以在胃管喂养前10min给予患儿消毒过的无孔橡皮奶头进行吸吮,5~10min/次,6~8次/d[6]。待患儿可以自行吸吮后便可以停止训练。(2)喂养护理。对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开展经口喂养有助于促进胃肠功能发育、消化酶的分泌和激素的生成。如果经口喂养过晚容易导致喂养不耐受的风险增加。母乳中含有早产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有助于早产儿的健康生长发育。如果母乳不足不能开展母乳喂养时可以采用配方奶粉进行喂养[7]。通常来说,对于心率60次/min,胎龄34周的早产儿可以进行经口喂养,如果胎龄34周可以暂行使用胃管。通常情况下,初次喂养量每次为1~2ml,每次喂养间隔2~3h,后期根据早产儿的耐受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是不能超过20ml/(kgd)。(3)体位护理。新生儿胃容量小,并且呈水平位,在喂养后非常容易出现溢奶或者吐奶,因此在喂养结束后,应将患儿头部抬高15°~30°,取右侧卧位30min,可使水平的胃处于下垂状态,助于胃内容物顺利进入十二指肠,可以有效避免溢奶或者吐奶的发生。(4)腹部抚触护理。腹部抚触护理通常在对早产儿进行喂养后60min或者洗澡之后,护理人员首先将双手搓热,然后以早产儿脐部为中心,采用顺时针环状方式用掌心对早产儿腹部进行按摩,15min/次,2次/d[8-9]。在抚触过程中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来平静早产儿的情绪。同时需要注意在腹部抚触护理之前应该将室温调整在30℃左右。(5)药物干预。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对34周的早产儿采取药物干预,可以对早产儿静脉滴注3~5mg/(kgd)的红霉素,有助于提高早产儿的血胃动素水平,促进胃排空,有效缓解呕吐以及胃潴留等症状,增加摄奶量[10]。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体质量开始增加时间以及摄奶量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体质量开始增加时间以及摄奶量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各项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摄奶量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以及体质量开始增加时间分别为(3.27±0.58)、(3.19±0.69)、(3.28±0.64)和(3.52±0.61)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的(4.85±0.64)、(4.78±0.83)、(5.13±0.97)和(4.84±0.74)d;观察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摄奶量为(92.01±18.25)ml/(kgd),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3.54±14.23)ml/(kg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早产儿的首要护理措施范文
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2-0312-03
中图分类号:R722.120.47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3.02.07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1]。可因缺氧和毒血症而造成患儿各个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经鼻持续下正压通气(CPAP)是一种无创的通气方法。盐酸氨溴索是一种调节气道黏液分泌的黏液溶
解剂,具有促进肺泡分泌与合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二者联用可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成功率,但由于该病病情较重,而患儿又无自主能力。因而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患儿全方位的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应用鼻塞式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的90例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并给予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08年1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90例早产儿,经《实用新生儿学》呼吸衰竭诊断标准确诊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其中男48例,女42例,胎龄在28~30周29例,31~33周33例,34~36周28例。出生后6~12h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
性、吸气三凹征及发绀。所有患儿均给予培养箱保暖、抗感染、纠正酸中毒、血管活性药物、加强吸痰及营养等支持治疗。鼻持续下压通气选用美国VIASYSCPAP氧疗仪,根据早产儿鼻孔大小选择不同规格的鼻塞。CPAP最初调节流量5~7L,氧浓度21%~60%,压力2~5cmH2O,并持续心电监护,根据早产儿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及血气分析结果调节氧浓度和压力;盐酸氨溴索30mg/支(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473),用5%葡萄糖注射液3ml稀释后静脉注射,2次/d,连续用药3~5d。
护理方法
1.通气前准备及病情观察保持室内安静舒适,室温控制在24℃~26℃,相对温度控制在55%~65%[3];将早产儿置于温度适宜的保暖箱内或辐射式红外线保暖床上保暖,经早产儿口插入胃管固定。早产儿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头肩部稍抬高,颈部伸直,以利于通气;护理人员准备通气所需要的器械,并熟练掌握鼻塞式CPAP使用方式及注意事项。通气后要注意加强病情观察,应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24h持续监测早产儿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精神反应等变化,并密切观察早产儿嘴唇、面色及四肢末梢有无紫绀、水肿、腹胀等,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如呼吸窘迫、低氧血症是否得到改善[4],并准确记录尿液量。如发现患儿出现面色发绀、呼吸不规则等症状时,应考虑到鼻塞是否脱落,CPAP管路是否漏气等情况发生,并及时给予排除。如发现患儿出现尿量减少、血压降低、四肢发凉等情况时,应考虑到休克或发绀无改善导致病情加重,及时告知医生,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
2.加强呼吸机及气道管理护理人员应24小时严密监测呼吸机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呼吸机系统报警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5];定时检查呼吸机的加温湿化装置,调节温度至37℃,并及时添加无菌蒸馏水至最高水位线[6];及时清理集水杯中的冷凝水,以免吸入患儿呼吸道。要及时倾倒以免吸入呼吸道。每天更换鼻塞及呼吸机管路。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儿呼吸情况,尽量取患儿颈部仰伸位,及时清理口腔、鼻腔及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以确保患儿呼吸道通畅;根据早产儿病情需要,定时进行患儿鼻腔及咽部吸痰,吸痰前护理人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帮助患儿翻身、拍背,使患儿深部分泌物松动并易于排出,并抚慰患儿以使其保持安静,维持患儿血
氧饱和度在90%以上,吸痰时密切观察患儿的唇、面色、呼吸及血氧饱和度,若出现患儿血氧饱和度降为80%以下时,应立即停止吸痰,并应用复苏气囊
正压给予患儿吸氧,待血氧饱和度稳定后再行吸痰[7]。观察并详细记录患儿痰液的颜色、性质以及量的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3.保持气道温湿化及气道压力气道是否湿化,温度是否适宜,是保证患儿气道上皮完整,提高通气效果的重要措施[8]。由于早产儿各项机能未发育完全而提前出生,其气道较正常生产的小儿细,如果早产儿气道水分丧失较多,气道较干,易使气道分泌物干结,从而引起气道堵塞,不利于患儿呼吸。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患儿呼吸机湿化器进行气道加湿,并在加湿器内注入灭菌注射用水作为湿化液,将温度维持在30℃~35℃后给予患儿持续气道湿化。并定期对湿化器内湿化液的液面水平进行检查,如发现湿化液的液面水平较低,应及时添加灭菌注射用水到正常水平面。保持呼吸机湿化器各管道通畅,避免其脱落、受压或扭曲而引起管道阻塞,及时倾倒回路中积留的液体,以免积液返流入气道,影响呼吸机的通气效果及引发各种并发症。
保持气道通畅以及维持适宜的气道压力,是成功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键。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使用CPAP辅助呼吸的护理措施,首先,调整早产儿,尽量以颈部仰伸位为宜,以避免气道受压、屈曲;其次,连接好CPAP装置,并根据早产儿鼻孔的大小选择适宜的鼻塞型号,以避免鼻塞与鼻孔连接不紧密而漏气,保持压力稳定[9];第三,因早产儿哭闹对气道压力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护理人员要尽量保持使患儿安静,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最后,CPAP是一种侵入性的治疗方法,易导致鼻黏膜受损,护理人员要定期检查患儿鼻腔情况,及时调整系带松紧,防管腔堵塞或局部产生压迫性坏死。
4.药物治疗的护理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可能应用到的抗生素类主要有头孢替胺、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等,其他药物包括肌苷注射液、甲泼尼龙、呋塞米等,如早产儿应用到以上药物时,护理人员应严格掌握患儿的服药时间,并将其与葡萄糖液服用时间间隔开,以避免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盐酸氨溴索静脉应用时予注射泵给药,注射时间应大于5min;而且不能与pH>6.3的其他溶液混合使用,以免引发游离碱沉淀。
5.留置针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避免反复穿刺造成患儿哭闹,影响治疗效果,应给予患儿静脉留置针。在使用留置针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儿的护理。首先,在静脉留置针的选择上,要选用透明敷贴,便于观察留置针周围情况,并坚持每日更换透明敷贴,如发现透明敷贴有血迹时随时更换[10]。其次,患儿输液时应全程密切观察静脉留置针周围情况,若发现患儿有液体向外渗出,应立即停止输液,以避免出现皮下坏死。输液完毕后用2ml生理盐水正压脉冲式封管。留置针置留时间一般不超过72h,如局部出现红肿、条索状硬结,应及时告知医生,并立即更换穿刺部位。
在使用CPAP过程中,有可能并发其他的一些并发症,如压力过大时,可引起胸胀、腹胀,或因鼻塞压迫时间较长,而对鼻翼及鼻中隔产生损伤。因此,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避免压力值过大,防止阻塞静脉回流,减少气压伤的发生。辅助通气时,应保留胃管,以保证患儿食入足够的营养,同时注意间断开放胃管,以减少腹胀发生。CPAP通气是一种辅助通气方式,其适用领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对存在自主呼吸且呼吸节律基本规则的患儿疗效较好,如若患儿呼吸节律不规则或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应停止应用CPAP而及时改用CMV方式进行治疗。
结果
通过对鼻塞式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90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并给予全面的护理措施,8h后所有患儿均消失,呼吸、发绀改善;且CPAP通气26h后87例患儿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血气稳定,成功撤出CPAP辅助呼吸机,治疗成功率为96.6%。所有患儿无气压伤及心血管并发症,无明显胃胀气,上机时间45~58h。
护理体会
1.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治疗过程中要及时补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刺激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减少呼吸功和能量消耗,以及防止肺泡萎缩、改善低氧血症等。根据临床研究显示,鼻塞式CPAP联合盐酸氨溴索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很好的疗效,但由于早产儿未在母体内孕育完全而提前出生,较正常新生儿的生命指征较弱,更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由于早产儿没有自主能力,在治疗的过程中,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2.鼻塞式CPAP可以提供持续的肺泡正压,增加跨肺压力,使肺泡扩张,增加功能残余气量,减少呼吸道阻力,增加肺顺应性及改善通气/血流比例,节省呼吸用力,减少呼吸作功,从而改善氧合;同时,鼻塞式CPAP还可通过刺激HeringBreuer反射和肺牵张感受器,从而使胸廓支架保持稳定,防止胸廓塌陷,提高膈肌的呼吸效力,提高早产儿的呼吸驱动力,促进早产儿形成有规则的自主呼吸。临床学者研究表明,鼻塞式CPAP持续给氧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普通给氧方法,而且安全,无创伤,并可显著降低呼吸机的使用频率,从而减少呼吸机引发的并发症。
3.盐酸氨溴索是一种新型的黏液溶解剂,可以有效促进呼吸道内部黏稠分泌物的排出,减少黏液在呼吸道内的滞留,从而显著的促进排痰。近年来,临床学者研究发现,盐酸氨溴索还具有刺激肺泡2型上皮细胞内细胞器的发育,加速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和分泌,从而有效促进肺成熟的作用,对肺组织有较强的特异性,具有明显改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肺功能的作用。
综上所述,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而且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充分的通气前准备,适宜的鼻塞,保持气道通畅,加强呼吸机管理,保持适宜的气道温湿化,严密病情监测,良好CPAP的护理,药物治疗护理,以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成功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徐雪芹,闫丽娟.36例早产儿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9):81.
[2]李昕.早产儿的护理及喂养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214215.
[3]孙佰珍,赵忠华,焦杨.鼻塞CPAP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应用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3):137138.
[4]韦焱,韦丽华,韩艳仙.47例早产儿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0,8(8):20222023.
[5]王颖韬,才玉娟,宁桦.鼻塞式CPAP治疗呼吸衰竭患儿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7):113114.
[6]王立芳.118例早产儿护理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4):658659.
[7]李修侠.氧动力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7,4(5):108.
[8]陈小霞.经鼻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J].中国优生优育,2011,17(1):4445.
[9]吴丽元,钟爱良.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1,16(11):658660.
早产儿的首要护理措施范文篇3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分析;护理对策;妇产科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2)04(c)-0097-02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h以及产后2~24h3个时期,产后出血多发生在前2个时期。产后出血是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孕产妇死亡中49.9%是由于产后出血所致,其中产后出血占产科死亡构成中的87.8%[2]。本文总结了2009~2011年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3年来255例产后出血的病例,分析其产后出血原因及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2011年本中心产科统计资料,通过收集的报表,抽取入档病历,对相关资料分类、整理、统计、分析。
1.2护理方法
1.2.1一般护理对有可能出现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高危因素,如双胎、巨大儿、产程延长、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做到产后巡视产妇,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及分娩史、孕产史、意外妊娠史等15~30min或1h巡视1次,观察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子宫收缩情况、宫底高度、阴道流血情况、有无膀胱充盈情况、尿潴留,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妥善处理。特别是产前子宫收缩不协调、静脉点滴缩宫素分娩和引产的产妇多发生产时子宫收缩不良,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应用子宫收缩药物,预防并发症。
1.2.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努力提升自己的护理技术与技巧,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密切观察产妇的心理变化,认真做好产妇的心理疏导工作,主动和产妇聊天,缓解产妇的内心压抑情绪,保持心情愉悦。对于产妇因出生婴儿性别不满意而郁郁寡欢者,要耐心开导,让其明白孩子健康最重要,情绪低落,可使自主神经紊乱,垂体后叶分泌的缩宫素减少,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对子宫的复旧及切口愈合都不利[3]。同时,做好家属的疏导工作,为产妇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利于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出血。
1.2.3紧急护理嘱产妇卧床休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意识变化,观察四肢温湿度及尿量,观察皮肤、黏膜、嘴唇、指甲的颜色,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征兆;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保持畅通,做好输血的各项准备工作;遵医嘱给予止血药或缩宫剂,同时密切查找出血原因,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工作。特别要注意,发生产后出血时,一定要准确收集测量出血量,留心血液的颜色、气味及有无血凝块等,为积极纠正休克、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
2结果
2.1产后出血发生率
2009~2011年本中心产科共分娩14159例,发生产后出血255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8%。
2.2产后出血原因
子宫收缩乏力占首位,计209例,占81.96%;胎盘因素居第二位,计41例,占16.08%(包括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粘连、胎盘残留);软产道损伤8例,居第三位,占3.14%;凝血因素1例,仅占0.39%,居末位。
2.3产后出血其他因素
2.3.1产妇精神因素产妇对出生婴儿性别不满意,抑郁、沮丧、痛苦,影响子宫收缩,造成产后出血5例,占1.96%;因家属对婴儿性别不满,影响产妇情绪,子宫收缩欠佳,造成产后出血者2例,占0.78%。
2.3.2产妇城乡地域城镇户籍60例,占23.53%,农村户籍195例,占76.47%。
2.3.3产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0例,占3.92%;高中33例,占12.94%;初中87例,占34.12%;小学120例,占47.06%;文盲5例,占1.96%。
2.3.4产前建卡情况产前从未建卡,没有进行系统产前检查的41例,占16.08%;产前检查≤4次的102例,占40.00%。
2.3.5分娩方式自然分娩的192例,占75.29%;剖宫产63例,占24.71%。
2.3.6孕产次、计划外怀孕情况孕次>2次的102例,占40.00%;计划外妊娠的36例,占14.12%;产次>2次的32例,占12.55%。
3讨论
3.1产后出血发生率
2009~2011年本中心出血发生率为1.8%,低于文献报道[4]。笔者仔细分析认为:(1)中心产科门诊加强了孕期的保健指导,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者及早采取了干预措施,从而使产后出血者减少。(2)随着孕妇文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文盲人群减少,产科门诊建卡率增高,孕妇学校的开展,孕妇保健意识增强,对减少产后出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农村孕妇也开始注意孕期保健、优生优育,如瘢痕子宫、双胎、前置胎盘、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都提前住院,及早采取了干预措施,从而减少了产后出血的发生。
3.2产后出血原因
255例产后出血病例中,子宫收缩乏力占81.96%;其次,胎盘因素占16.08%;软产道损伤占3.14%;凝血功能障碍仅占0.39%与文献报道大致相同[5]。精神因素、多次人工流产、多次孕产也能影响子宫收缩,要多加留意、注意防范。
3.3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1)产科门诊要实行首诊负责制,认真准确筛查高危因素。对高危孕妇要加强管理,及早给予相应的治疗和干预措施,各项孕期指标平稳正常后参加孕妇学校学习,提高她们自我保健意识,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调控,保持乐观心态,合理安排休息与运动,做到动静适度,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学会自我监护。(2)对具有较高风险的产妇做好及早处理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多孕多产、多次人工流产;高龄初产或低龄孕妇;有子宫肌瘤剔除史;生殖道畸形或发育不全;合并糖尿病、血液病;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巨大儿、瘢痕子宫、双胎;胎头吸引、产钳助产并用宫缩剂等要高度警惕,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3)正确处理产程。第一产程,要密切观察产妇的一般情况,及时补充水分、营养,适度休息,避免过度疲劳。第二产程,注意保护会阴,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者,应安排业务娴熟的助产士接生,并且有经验丰富的医师在场守候。严格按技术操作规范接生,掌握会阴后、侧切开指征和时机,掌握应用缩宫素的时机。第三产程,准确收集并测量出血量。不过早牵拉脐带,待胎盘自然剥离征象出现后,轻压子宫下段及轻轻牵拉脐带帮助胎盘胎膜完整排出,并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检查软产道有无撕裂或血肿,检查子宫收缩情况,按压子宫以促进子宫收缩,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6]。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4-227.
[2]金正琴,雷后康,金真菊,等.孕产妇宫缩乏力“死亡者”与“幸存者”相关因素对比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5):5578-5580.
[3]全国孕妇死亡调查协作组.全国21省市自治区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1,26(1):2.
[4]归建华.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1):66-68.
[5]褚晓芹,王萍.产后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3):4662.
-
预防医学概论重点范例(3篇)
预防医学概论重点范文1预防医学本科生理论教学内容需求调查结果本次研究共调查本科生39名,分别计算各章节5个维度总分平均分和各维度平均分,以总分排序,排在前18位的章节为病..
-
工程测量技术规范范例(3篇)
工程测量技术规范范文篇1【关键词】现代化测绘技术;公路勘测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飞速发展测绘技术也由传统的平板手工绘图到数字化制图、再..
-
新生儿脐部护理要点范例(3篇)
新生儿脐部护理要点范文【关键词】新生儿;脐带;脐带结扎;综述文献【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13-02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的条索状组..
-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范例(3篇)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范文篇1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越了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学生大都容易对形象具体、..
-
餐饮厨师培训总结范例(3篇)
餐饮厨师培训总结范文你们好!感谢公司为我们提供了这次机会,向大家介绍自己,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我从xx年开始从事餐饮工作。xx年5月在厨师技校学习炒菜。经过短期培训后,在..
-
国际商务概述范例(3篇)
国际商务概述范文一、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国际沟通能力培养模式“讲授—接受”教学模式是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目前商务交际英语的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讲授国际商务谈判技巧,然..
-
绿色建筑原理范例(3篇)
绿色建筑原理范文【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绿色;设计思路前言近年来,城市雾霾、温室效应等影响人类居住的生态危机进一步加剧,这给正在快速发展的城市敲响了警钟,人们对城市未来..
-
职业健康管理知识培训范例(3篇)
职业健康管理知识培训范文篇1Abstract:Theworkenvironmentofchemicalenterprisesisrelatedtothedevelopmentofenterprises.Chemicalenterprisesshouldtrainsafetyenviron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