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医生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6-24

专科医生范文篇1

关键词:医学专科生;可持续发展;现状

医学专科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离开学校后,个人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持续增长,以此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自身发展的需要。医学专科生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职业环境、继续教育环境等。外部环境既是他们赖以发育和成长的土壤,又是引导和激励其攀登更高目标的导向。[1]影响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自身的内部因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医学专科生的内部因素将直接影响其身心发育、知识传承和综合素质拓展,是形成其可持续发展源动力的重要基础。课题组对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4届临床医学和中医学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内容涵盖了内部因素的各个方面,收集到有效问卷827份。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初步了解到医学专科生内部因素对未来职业生涯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

一、家庭环境

(一)家庭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家庭所处的地域环境对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般认为北方多平原、大漠,视野辽阔,北方人多豪迈爽快,南方山川河流众多,南方人多迂回睿智。成功不仅仅取决于智商,更取决于一个人的情商。[2]医学专科生家庭所处的地域环境将影响其未来的持续发展方向。乡镇基层和大中城市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差异,导致教育水平和质量也存在较大距离。调查数据显示,68.1%的学生来自乡镇,父辈多从事农业生产,他们从时间和精力上都不能对孩子的启蒙教育给予更多关注,也就是说大部分来自乡镇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要落后于来自城市的学生。这样的生源结构说明,大部分医学专科生早期教育相对薄弱,跳出农门可能是多数家长对子女的终极愿望。因此,很多学生对自身的要求并不高,从而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家庭文化背景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其文化背景对子女的发展势必产生深远影响。诚然,文化水平不代表教育水平,但总体看来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学生能力的养成成正比关系。家庭文化的启蒙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父母亲的文化修养、职业特点和为人处世的方法,为孩子耳濡目染;父母和子女长期共同生活,相互影响,父母的一些思想观念无形之中会传给子女。[3]在调查的样本中,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分别占56.6%和68.8%,大学以上的仅分别占6.3%和3.0%。这一结果充分说明,我校医学生在家庭中接受到的文化教育非常有限,要求这些自身受教育程度很低的家长对孩子早期的品性、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好的启蒙实在勉为其难。个别家长甚至自身就缺乏科学的人生态度,对子女发展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二、身心素质

(一)身体素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医学生走入社会后将担负人类健康的守护者,其工作强度一般都比较高,一个手术持续七八个小时也是常事,所以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从事健康产业的基本前提。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身身体素质很好的占35.6%,比较好的占40.3%,一般的占21.8%。总体看来医学专科生在身体条件这个基础要素上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这与高等院校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课外活动关系密切。

(二)心理素质

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其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他们既要有扎实、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有广博、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同时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4]心理健康本来就属于医学的范畴,也是医务人员的工作内容之一。因此,医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将来胜任岗位职责的重要基础。本次问卷直接涉及心理素质的内容不多,但窥一斑可知全貌。在问及“心理素质如何”时,回答“很好”的占47.7%,回答“比较好”的占38.5%,可见,多数学生对未来充满自信。

三、专业思想

(一)选择专业

学生就读的专业并不一定是自身最初的意愿,有一些是听从亲朋好友的建议而选的,有一些是被调剂的。即使是自己当初的选择,也因为当时对高校专业缺乏足够的认识,在随后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所学专业与最初期望有较大差异,从而动摇专业思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因兴趣爱好而选择专业的占25.4%,因为职业理想而选择的占34.9%,因为家庭原因而选择的占21%,其他因素占18.3%。从数据上看,多数学生的主观意识已基本形成,这是他们未来职业生涯保持稳定的重要理由。但我们也不可忽视家庭力量和其他因素的作用,学生选择医学专业受其影响不小,这部分学生合计占比近40%。这一部分学生虽然勉强步入医学院校,但毕业后容易转入其他行业。因此,加强在校期间的专业思想教育,实现由“既来之则安之”到“干一行爱一行”的转变非常重要。

(二)职业规划

医学专科学生从进校起,就开始了与其职业规划相关的课程学习。应对因各种不同原因进校的、怀有不同想法的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专业思想逐步明确和稳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27.9%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很明确,48.9%的学生认为比较明确,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清晰的奋斗方向。这对在校期间的学习和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

(三)从事职业

在对毕业生所从事职业的调查中,学生认为职业与专业结合度高的占37.7%,认为与专业有关系的占54.1%,二者合计占比91.8%。可以看出,经过学校的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思想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已经接受了所学专业,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四、学习状态

(一)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的好与坏对学习结果将产生直接影响。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医学生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在调查学习态度问卷中,45.3%的学生认为自己乐于学习,44.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还可以。这一数据令人欣慰,至少表明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状态是积极向上的。

(二)学习能力

仅有学习态度这个前提还不够,要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学生还要具备相当的学习能力。查中我们发现,在学习独立性和自觉性方面,认为自己很强的占23.3%,比较强的占41.1%,一般的占32%;在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认为自己很强的占22%,比较强的占48.6%,一般的占26.7%。医学专科生的中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在学习能力方面能有这样一份自信的数据应该说还是比较乐观的。这对其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至少说明他们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三)学习实践

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一定的学习能力是医学专科生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但最终的结果却还是要靠具体的学习活动。在针对学习习惯的调查中,认为自身习惯很好的学生占20.4%,比较好的占39.1%,一般的占33.6%。在调查图书馆阅览频次中,频繁借阅的占12.7%,较频繁的占30.6%,每周进一次图书馆的占29.9%,还有23.9%的学生很少进图书馆。从这些数据看出,医学专科生在校期间学习行为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图书馆的入座率并不高。这反映出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毅力有待提高,这可能对其未来的持续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五、人文素质

(一)人际沟通能力

医学毕业生在实际医务工作中,与患者、家属接触频繁,诊断治疗活动都离不开沟通和交流,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对疾病的确诊和治疗方案的制定,从而最终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在校期间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很有必要。在针对性问卷中,认为自身沟通能力强的占26.5%,比较强的占42.7%,一般的占27.6%。这说明多数学生能在工作中应对各种交流和沟通。

(二)团队协作能力

工作中各个角色之间的协作非常重要,配合融洽可产生合力。比如在医务工作中,医生、护士、护工不同岗位之间协作,甚至是医生与医生,护士与护士相同岗位之间协作,协作效果的好坏对患者的治疗会产生重大影响。在调查中,认为自身团队精神很强的占42.8%,比较强的占42.1%,数据非常乐观,令人欣喜。

(三)综合应用能力

医务工作者不仅仅要求在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具备足够的业务能力,还需要有很好数据和文字处理能力,这样才能在工作中科学地计划、分析和总结,积累经验,不断前进。这些基本能力的养成主要依靠在校期间的学习和锻炼,当然职后的再提高也不可或缺。在调查的毕业生中,认为自身语言文字能力很强的占23.1%,认为比较强的占43.2%。作为大专毕业生,这个数据还不能算太乐观。究其原因是学生在中学时代基础不够扎实,医学院校在语言文字能力方面的训练又往往因教学任务繁重而显得力不从心。另外,在数据处理方面,多数医学专科院校没有开设高等数学等数据处理相关的课程,个别专业即使开设了预防医学课程,涉及数理统计,但缺乏数学知识的支撑,学生对统计学内容也只能一知半解。这对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也是一个短板。

(四)开拓创新能力

医学专科生作为应用类医学人才,其主要方向虽然不是从事医学研究,但基本的创新能力还是必须的。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创新意识和能力调查上,课题组设计了多个问题,比如“你是否喜欢异想天开”,回答“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分别占14.6%和26.5%;在问及“你的异想天开是否付诸行动”时,56.6%的学生表示想去试一试。这表明更多毕业生比较循规蹈矩,缺乏创新意识,有了好的创意也很难付出行动。深层次的原因是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缺乏,这将是制约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阻力之一。

六、讨论

经调查发现,经过医学高等专业教育的专科毕业生,虽然有多重因素影响其职后可持续发展,但并不存在致命的缺陷,其可持续发展是切实可行的。当然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有许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应试教育模式余威未散,势必对人才培养带来负面作用;学生在学习习惯养成、综合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依然任重道远,这些因素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大的阻碍作用。目前期待学校教学模式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不现实的,依靠行政力量和行业举措加强医学专科生的职后教育比较切实可行。有关部门应该出台更多有效措施加以推进。现在医学专科毕业生已大量出现在基层医疗机构一线岗位,能否提高这些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关系祖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成败。可喜的是有关政策已经开始实施,“规培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国家下拨经费支持选拔基层医生到三甲医院进行为期三年的学习进修。目前来看,参与者大部分都是专科学历。这一举措已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相信这对我们研究医学专科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作者:胡庆政熊泽金沈莉兵杨敬博单位: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季春元,等.医学专科生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动力培养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2):73-74.

[2]丁颖.好性格是成功的基础[J].家庭与家教,2003(2):20.

专科医生范文

关键词:全科理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课程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就业主要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3》记载,2012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助理)医师大专学历者占41.0%,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大专学历者占41.4%,可见专科层次医疗卫生人员是基层卫生机构的主力军。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输送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于2010年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公共卫生课程也随之进行创新改革,现报告如下。

1改革背景

为顺应人民健康需求增长和深化医药体制改革要求,我国于2009年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机构。在该背景下,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逐步从过去单一的医疗服务转为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并重,即要求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必须同时具备开展基本疾病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水平低下,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数量、素质、结构均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乡镇卫生院,可胜任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严重缺乏,明显阻碍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何坪[1]等人对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卫生机构进行调研,以评价专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结果表明,重庆市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师数量及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平,几乎没有专业的全科医师;三年制临床专业毕业生临床基本诊疗能力不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不力,缺乏相关理念、知识和技能,难以独立开展和全面承担相关工作,素质普遍偏低,自我职业归宿感也较低。同时,《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2~4]等的相继出台,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专科医学教育应以“3+2”模式着力培养全科医生,即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工作的三年制医学专科生,毕业后接受两年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技能培训。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重点,强化临床实践技能以及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并将其作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

2改革措施

根据“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任务,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应围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六位一体的基本要求,深化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强化全科理念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为提高临床专业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应在原有预防医学课程基础上,针对具体工作岗位能力需求进行必要的建设与改革。在此基础上,我校公共卫生教研室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内容进行大量调研[5],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6],针对临床类学生编写了《基层预防保健技术》教材。教材共十一章,内容即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性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监督协管。在编写过程中,将预防医学、健康保健等基础知识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有机融合,并编写配套的实训教材,使实训内容按章节整合;改革教学方法,探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并聘请基层医疗机构一线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进行教学和实训指导,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同期开发了课程教学网站,包括课程相关资料及课外学习资源链接,学生可在课后进行自主练习及拓展学习;同时,在临床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增加基层医疗机构实习内容[7,8],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本课程教学使专科临床类学生能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意义,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与技能,为以后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顺利开展相应工作奠定基础。

3讨论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临床医学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力军,应同时具备开展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在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公共卫生课程较少,仅有预防医学一门课程,与基层实际工作结合不太紧密,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公共卫生能力培养。《基层预防保健技术》即是在全科理念指导下,综合采用调研、查阅文献资料、专家研讨等方法,针对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开发的基层实用性校本教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其他高职医学院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该教材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和要求进行编写,并配套相应的实训教材和网络资源,针对性地提高临床专业学生基层工作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强调实训操作。如在讲解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时,让每一名学生自己创建一份健康档案,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同时在临床见习与顶岗实习中增加相应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以培养真正的全科医师。我校基层预防保健技术课程于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国家相应政策规定不断更新,以更贴近实际岗位工作任务。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习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意识及能力均较以前的学生有所增强,岗位胜任力有所提高。综上所述,我校自主开发的基层预防保健技术课程能有效提高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符合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但因为是一门新课程,如何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更贴近实际岗位需求,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坪,邓宇,罗利刚,等.重庆市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全科医学教育研究,2011,14(124):3593-35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2]6号.2012-05-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Z].教高[2012]7号.2012-05-07.

[4]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1〕23号.2011-07-07.

[5]谭涛,肖智勇,郝坡,等.以需求为导向整合高职高专类临床医学教学内容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2,41(36):3905-3906.

[6]秦怀金,陈博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7]黄进,李玲,赵宇亮,等.临床医学生公共卫生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7):63-65.

专科医生范文

文科生可以报考口腔医学专业。有的医学院口腔学的招生计划是有文科生的,具体要看目标高校的口腔学有没有文史类的招生计划。

口腔学专业培养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修复和与预防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1840至1845年间,有些教会医院设立了牙科。通过这些医院的牙科或牙医诊所的活动,将先进的近代口腔医学理论与技术陆续传入中国,促使中国近代口腔医学有了缓慢的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 下一篇:望岳原文、翻译、赏析(精选6篇)
    上一篇:教学评一体化内涵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教学评一体化内涵范例(3篇)

      教学评一体化内涵范文关键词:中职;内涵建设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中职学校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学生规模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然而,随着学校招生规模和在校生数量的不..

      daniel 0 2024-06-24 10:48:12

    2. 专科电气自动化的出路范例(3篇)

      专科电气自动化的出路范文篇1服务地方经济,开展多行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大量的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不准导致了本科阶段职业教育的缺位,从而使得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终结性..

      daniel 0 2024-06-24 10:16:12

    3. 农业办公室工作职责范例(3篇)

      农业办公室工作职责范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体制机制;组织模式中图分类号:D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12)06-0003-04全面推进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坚持党管农..

      daniel 0 2024-06-24 09:44:12

    4. 情境教学理论论文范例(3篇)

      情境教学理论论文范文篇1关键词:诵读;古诗文;情境教学法;整体感知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202-02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熔铸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优..

      daniel 0 2024-06-24 09:12:12

    5. 学科定位范例(3篇)

      学科定位范文关键词:信息法学;学科定位;研究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287-02一、问题的引入(一)信息法学的内涵按照传统的概念法学的表述方式,“信息法..

      daniel 0 2024-06-24 08:40:12

    6. 学科培训总结范例(3篇)

      学科培训总结范文一、培训回顾2009年6月,从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番禺五区中共选拔了30所学校,每所学校选派一位培训者教师;从花都、从化、增城、白云、萝岗、南沙六区共选..

      daniel 0 2024-06-24 08:08:12

    7. 学科学习计划范例(3篇)

      学科学习计划范文篇1一、目标任务围绕“践行科学发展观,打造阳光计生、惠民计生、和谐计生”实践载体,在前一阶段开展学习调研和主题实践的基础上,组织局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

      daniel 0 2024-06-24 07:36:12

    8. 学科发展论文范例(3篇)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篇1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现实,实事求是,认真梳理目前水电能源开发的争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力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无论是装机容量还是年发电量每年..

      daniel 0 2024-06-24 07: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