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教学的理解范例(3篇)
对教育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分析与理解
研究对象是任何一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内容和本质所在,也是一门学科之所以建立的内在根据。党的领导集体不断丰富我国以德治国的内容,最终确定以德治国必须把政治和道德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以德治国的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目标更加明确,其地位和作用也更加凸显了。新形势下,科学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其基础条件是必须弄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思想政治教育还没有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时,已经有一些学科涉及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内容,比如教育学、政治学以及伦理学,但是这些学科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与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差距,不是完全的重合。当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后,学术界对其研究对象的说法也是众说纷纭。笔者个人认为特定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可能不一样,因此,研究对象的说法也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是,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我们才看到学科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
恽重老师在《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对象应该是什么?》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应该以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笔者个人并不是很赞同这种观点,人们生活在社会中会有很多行为,但这些行为不完全都是政治行为。举个简单例子来讲,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内容,但是尊老爱幼的行为属于社会公德的行为,而不是政治行为。政治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不是全部,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思想、认识等都政治化,这样是不科学的。
吕才明老师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商榷》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对象,他主张把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分开来研究,建立两门单独的学科。这种观点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可取之处,确实,任何学科都要形成有一定规律性的东西才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才能将知识传于后人。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究竟是区别多一些还是联系多一些是一个非常值得深究的问题。如果两者确实区别多于联系,那确实应该如吕老师所说,应将其作为两门单独的学科进行研究。但是,如果两者的联系更多,那就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对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个人,这些个体之间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如何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笔者认为应把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区分之后,再有机结合起来。尽管个体之间由于生理、心理、成长环境、经历、学习能力、思想、知识储备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是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可以遵循的规律,只是由于个体差异可能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是大的方向是不会有差异的。因此,我们主张笼统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再根据个体的差异性做适当地调整以适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受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及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对思想品德形成规律以及个体差异性等因素把握得越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会愈好,反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会很差。所以,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必须要研究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两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如果撇开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那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曾经说过,对某一现象所在领域中所特有的某一矛盾的研究就构成了一门科学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是一样,在这个领域中也有自己特定的矛盾,即对某一个特定社会、特定阶级的人们思想品德应成为什么样子和人们实际思想水准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中其实就包含了思想品德形成和思想政治教育这两方面的内容。一定阶级和社会的人们目前所拥有的思想水准如果达不到社会预期的标准,那么,就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就是为了达到社会预期的标准。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只是他们所站的角度不同而已: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思想政治教育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两者尽管角度不同,但是目标却是一样的,就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特殊矛盾。所以,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确实应该如张耀灿等几位教师所说,把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当成一个整体作为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
对教育教学的理解范文篇2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在不断发展着变化,新的时期对教育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要积极进行教育方面的改革,以适应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二十一世纪是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大力发展经济和科技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人才,小学阶段是建造一个人最基本价值观世界观等的时期,是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阶段,为了适应时展的要求,我们需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我们就分析小学生心理教育中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小学生容易存在的心理问题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案例告诉我们:在开始建立世界观价值观的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当小学生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尤其是心理方面的问题,教师能够及时的予以指导,教导学生用正确的心理和心态去面对问题,避免走极端、避免学生变得消沉。
学生最大的任务就是学习。因此,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学习方面的问题,下面我就学生遇到的学习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有专家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脑力活动,因此,在小学生日常的学习中,采用的是游戏和活动相互转化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转化的过程中,以学习为主,但是学习的内容比较多,包括考试等,太多的内容,学生就难以应付了。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信心不足等,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容易引起学生的焦虑。现在,小学生的任务比较繁重,加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等比较高,学生的心理会产生比较大的压力。所以当学习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学生就变得心神不宁,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养成一些坏的习惯,总的来说,因为小学生承担了太多的学习压力,造成了思想上比较沉重的包袱,容易形成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重视。
现在,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学校,最看重的依然是学生的成绩。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承担了比较大的压力,最为明显的是很大一部分的学生都有考试焦虑症。同时随着年纪的不断增长,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压力就越来越大,过重的心理压力给学生带来了比较大的负担,导致学生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比如一些神经衰弱、抑郁、失眠等现象,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在平常的学习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对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小学生眼中,老师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再进入小学之前,学生与家长的关系最为亲密,进入小学之后,教师成为小学生的“第二任家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教师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素养,会被学生直接模仿,如果教师不能够做好表率,那么学生也会有样学样,在成长中失去分辨是非的能力。
二、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从学校中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同时,还要把家庭教育纳入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中。在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需要经常进行沟通,构建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系统。在构建学生健康体系的过程中,学校的老师需要和家长不断进行协调、互补。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同时,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意义。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把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生发展和管理的计划。
同时,我们需要还需要对老师的培训和教育。让老师参加一些培训等,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控制自己的坏脾气,减少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同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状态,当发现学生出现心理方面问题的苗头时,能够及时做引导,与学生谈心、沟通,为学生排忧解难,做学生的知心人,避免学生造成心理问题。
三、结语
新的时期,对学生有了新的要求。我们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加强对小学生心理的教育,构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因此,作为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多积累一些经验,并且把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老师的教学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促进我国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倩,李田伟,袁远.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27)
[2]彭小虎,刘玉洁,王国锋.长沙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04)
对教育教学的理解范文
二、两种解法的倾向比较
简单解法强化了数学的从直观到抽象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对于解(1),由f(x)的内部结构及题设的规定着认知内容和方向,根式内是一个可以因式分解的缩略形态的二次三项式,分解出的两个因式一上一下,为同一对称轴,是形状相同的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它们的乘积,联想到有序的4个根和四次函数;又由四次函数特征的理论为支点,就建构出W型的图像.在解方程基本方法引领下,完成了分解因式的形式转化.根轴法自然出现.
标准答案把数与形分家,摆出x2+2x+k1式子,没有根据最基本的二次三项式形态诱发数量大小关系.舍弃了不等式组的通法,回避了二次函数特有的几何特征和数量特点,使解题有变易为难倾向.
对于解(2),在简单解法中,用函数单调性的复合性质,用函数对称性的最基本内容,推理简单、易懂.
在标准答案中,解2(x2+2x+k+1)(x+1)
对于解(3),简单解法是由图像的直观引领,利用二次函数数形特征,用构造偶函数的技术,降低计算难度的方法产生.
在标准答案中,在没有函数图像条件下,对含有参数的8个量在定义域中按大小排布难点,只用一句“故结合函数f(x)的单调性知f(x)>f(1)的解集为”做了没有推理的判断.给后继学习者带来了困难.
在命题的立意中一再强调“运算求解能力”,刻意弃简单求繁难.把解三个含有参数的高次方程,分居同一个题的三个采分点中.命题技术和解题技术存在着信度折扣的问题;让考生得1分的秒杀,少了些人文关怀.这种立意,不符合数学和高考的基本精神.
不同的方法,体现对数学的不同的认知.直观和抽象的原则是数学认知基本原则.标准答案弃直观追抽象,对数学是一种错误的理解.是对数学认知与数学发展的一种有害倾向.是一种失去人文关怀的任性的态度.若按答案的指引,赶路搭车,陷入泥潭.使明明白白的数学精神和方法被隐藏,成了了对数学认知和发展的路障.
数形结合是数学本身的内在要求,主动用图诱发数与式的关系,数学思维就具有穿透力,数学解题就简单易懂.若用直观引领,一图定界,量出自然.是数学应有的方向.
三、数学教育的应有的取向
1.数学形式主义倾向的存在.在数学发展史上曾几度泛滥,制约了数学的发展.每一次解放,都焕发了人们对理性追求热情,都迎来的数学生机和发展.剔除它,自有数学的自然进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的历史的工程.但就数学本身发展趋势来说,集中体现在数学的研究方法和表达上,是直观与抽象谁点主导地位的问题,在科学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强调侧面,刻意追求从抽象到抽象,被当代认识成果所否定.
2.中国的数学试题及答案的形式主义倾向特有来源.形式主义倾向不只表现在地方学界对数学的识知的问题,更多的是地方利益通过学界对社会资源的配给控制的问题.数学试题及答案也成了各个利益阶层的博弈手段.克服数学形式主义倾向,必然存在着情愿、不情愿的曲曲折折.但数学的内在要求,中国社会对公平和正义的要求,还是能冲破利益链条,能形成良性互动.和谐的数学不横、不硬,能用理滋养人类的成长.
数学本身求实的本性,培养了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良知,从中获取了数学正义的力量.老老实实把数学当科学,踏踏实实研究认知中的问题,明明白白去表达认知成果,是社会对学术界的迫切期待.对高考题及答案的数学形式主义倾向遏制,国家不只是理论的提倡,已经上升到实践的管理层面,从2015年相继收回了部分省市的高考命题权,要从源头解决命题及答案信度不达标的问题.不再给地方数学的任性留有空间.这就为数学教育设法超越数学的形式主义开辟的新的向度,在宏观方面积极推动数学教育的发展.
3.高考数学题答案是数学教育的一个组成环节.教育第一的最基本的原则是可接受性.失去了直观性,就失去了可接受性,不具有可接受性的教育是方向的错误.考生平均得1分是不成功的案例.使得数学教师无所适从,害得学生无可奈何.这不仅有害于数学教学,也有害于社会.命题立意的预设,成了无源之水.
-
农学专业体会范例(3篇)
农学专业体会范文篇1论文关键词: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求;大学生就业状况1979年社会学恢复以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
农学专业发展前景范例(3篇)
农学专业发展前景范文随着《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正式成为WTO组织世界贸易体制的三大制度之一,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此,世界各主要国家积极对..
-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思路范例(3篇)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思路范文1、组织领导有力。各乡镇按照县委要求,认真、迅速抓好贯彻落实,加强了领导力量,健全了组织机构,强化了组织领导。各乡镇均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
-
思政课的内涵范例(3篇)
思政课的内涵范文篇1[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概念[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9―0178―03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两..
-
农业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例(3篇)
农业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篇1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加快农业转型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民培训的有效..
-
实验室安全防范管理方案范例(3篇)
实验室安全防范管理方案范文关键词:实验室安全演练;安全管理;安全预案建设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240-03高校实验室是学生培养、科研正常展开..
-
农业农村工作条例范例(3篇)
农业农村工作条例范文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特征及判定标准Doeringer和Hole(1971)通过对美国低工资劳动力市场的观察和研究发现,旨在提高低收入群体劳动力市场能力的人力政策..
-
会计电算化应用现状范例(3篇)
会计电算化应用现状范文篇1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高校管理发展现状对策当今时代是一个全面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几乎都和信息化有所关联,计算机信息技术正充分改变和创造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