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范例(3篇)
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范文
连日来,一种豪迈向上的民族精神在神州大地升腾激荡,一股爱国主义激情在亿万华夏儿女心中涌流。成千上万航天人以自己的智慧、心血和无私奉献共同铸就的载人航天精神,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直上九天的耀眼光芒,已化作民族奋进的精神火炬,激励人们昂然踏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新的征程。载人航天的成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伟大成就,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新的里程碑,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又一非凡壮举。成就这一举世瞩目的高科技领域宏伟事业,既靠我们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作后盾,也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来推动。正是在载人航天工程的实践中,在挑战世界尖端科技领域的艰难征程中,我们的航天人铸就了科学求实、开拓创新,艰苦创业、勇攀高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一精神,为中国航天领域攻坚克难、不断进步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强大动力,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神舟”飞船载人升空,是航天人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精神的结晶。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复杂、最庞大、最具风险的工程,是技术密集度高、尖端科技聚集的高科技系统工程。中国航天人遵从科技发展规律,多学科科技人员经过了长期严谨、细致、艰苦的探索,解决了大量技术难题,不断应用最新的技术成果,从而使“神舟”五号实现了七大系统的独立自主研制,体现了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技术实力,跨越了美、俄等国四十年的发展历程。航天人孜孜以求的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精神,把“科技强国”战略落实在载人航天的实践中,为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和意义重大的探索。“神舟”五号升空的耀眼光芒,昭示曾以璀璨发明领先于世界的中华民族,正在向世界科技中心舞台回归。
“神舟”飞船载人升空,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艰苦创业、勇攀高峰的硕果。在艰苦的创业条件下,广大航天人身居戈壁荒漠,胸怀凌云壮志,放眼世界科技先进水平,以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创造了中华民族科技进步的奇迹。从科研院所到试验基地,从北国寒冬到南国炎夏,从大漠风沙到瀚海惊涛,到处留下了航天人辛劳的足迹,洒下了他们不懈奋斗的汗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十年一剑,光耀神州。一代代航天人艰苦奋进的动人业绩和英雄精神,正成为新时期我们民族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神舟”飞船一飞冲天,闪耀着航天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的光芒。载人航天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全国一百多个行业、三千多家单位、一万余名科研人员,共同参与了“神舟”飞船各项目的研制、建设和试验。没有相互之间的默契配合、通力合作,就不可能造就今天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载人航天又是一项需要忘我奉献精神的事业。为了祖国的航天大业,酒泉东风烈士陵园长眠了600多名航天人;为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尽管14名航天员中仅可选出一人升空,每个人都为升空刻苦训练。无数的航天人经年累月默默无闻、尽职尽责地战斗在各自岗位上,奉献了青春年华,奉献了聪明才智,奉献了热血汗水。航天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高尚境界,永远激励我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崇高事业而奋斗。
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和升华,归根结底,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延伸和扩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它浸润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血脉,植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正在化作我们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喜讯传来的那一刻,南京大学万名学子签名的巨幅横标道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发扬神舟精神、勇攀科学高峰、振兴中华民族”。
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航天文化创意;产品创新;科技传播;调整改进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3)107-0036-02
航天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中国航天作为我国高科技战略性产业,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积累和沉淀了独具特色的航天文化。
今天,面对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大潮,面对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如何通过文化创意让普通百姓体验和分享到航天事业的发展成果,进行有效的正能量传递和科技传播,已经成为一些有责任感的企业在创新产品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他们正在用一次次的创新与努力,为航天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寻找有力的支点。
本文以北京神舟创意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神舟传媒)为例,探索航天文化创意企业在产品创新与科技传播中的经验与得失。
1紧握航天内容创新产品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类文化创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数量之多超过之前数年。在此情况下,若想在万马千军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唯有“创新”两字。
创新,顾名思义,创造新的事物。在文化创意企业里,什么样的创新才算是成功的创新呢?我们认为,如果企业的文化产品既得到了社会热议、同行称赞、市场好评、品牌凸显、企业获利,同时又传递了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那么,这就是成功的创新。
毋庸置疑,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航天文化创意产业是在中国航天事业50多年发展所积累的航天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以航天事业积累的事件、历史、人物、故事以及工业遗存作为题材和支撑的文化创意活动。
作为高科技产业的代表,创新是航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依托于航天事业的航天文化创意产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要携带更深、更广的创新基因。其创新的核心在于:对航天内容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再提升,将有形的高科技技术与无形的人才创意力量有效结合,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与运用,对产品创意“一意多用”,创造出能给消费者带来心理上或精神上巨大满足的高附加值文化产品,最终实现企业的赢利。
1.1重大航天事件中的产品创新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航天发射逐年增加,呈现井喷态势,取得的成就更让世人瞩目。特别是载人航天,每一次发射都会掀起规模不小的航天热潮。对于企业产品创新来讲,这无疑是最好的时机,也是最佳的创作素材。
2011年9月29日,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于2011年11月、2012年6月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对接。
借助于“天宫一号”的发射契机,企业自主创新研发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航天互动科普体验舱”项目。体验舱外形接近真实的天宫实验室,采用4D动感座椅系统,配合高科技视听、互动和集成控制等多项技术。参观者只需通过操作桌面上的操控手柄,就可以真实体验到火箭发射、躲避太空碎片、太空维修、交会对接、安全返回等太空任务。震撼的发射场景,专业的任务指令,紧张的躲避环节,让观众在身临其境的体验环境中,尽享高科技带来的愉悦感。
航天互动科普体验舱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的热捧。在北京科技周上,体验舱项目成为全场最受欢迎的展品,参观者络绎不绝,等待队伍长达百米。刘延东、郭金龙、万钢等领导同志也走进体验舱内,亲身体验太空之旅的神奇。
应该说,航天互动科普体验舱是航天文创企业产品创新的一次成功尝试。它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交会对接的过程,将严肃的航天事件变成普通百姓可以亲身体验的文化产品,使航天内容与娱乐体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次尝试为企业日后创造出更多受大众喜爱、市场认可的航天文化实体产品,提供了一个有利的例证。
1.2重大展览活动中的产品创新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之一,会展业成为带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航天文化创意企业根据重大展会、主题展览的需求,围绕航天内容创新研发相关产品,提高产品创新速度,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太空侠》是企业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为“太空家园馆”量身定做的3D立体电影,讲述的是小乌鸡皮皮在太空中的奇幻经历。世博会期间,作为“太空家园馆”的镇馆大片,该动画电影吸引了数十万国内外观众的目光。2010年9月《太空侠》成为中国大陆唯一一部入选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的3D动画影片,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
珠海航展是我国重要的国际性专业航空航天展,每两年举办一次,以实物展示、贸易洽谈、学术交流和飞行表演为主要特征。针对历届航展的不同需求,企业创新研发了形式各异的展品展项。2010年第八届航展上推出“卫星应用天地一体化沙盘”展项,沙盘直径7m,高2m,全面展示了卫星系统在通信、导航及遥感方面的应用情况。2012年第九届航展时,企业历时数月创新研发了三维动态十米长卷“航天,让人类生活更美好”展项。该展项运用3D动态影像,全面展示了航天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此外,在2012年“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航天展”香港巡展期间,企业设计实施的“中国未来载人空间站全息影像”展项,以新颖的全息成像技术演示了中国未来空间站的构型。幻影的画面结合音乐与解说,呈现出美妙的视听体验,让香港同胞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未来空间站的样子,成为此次航天展的一道亮丽风景。
2寓教于乐传递正能量
我国的航天事业从起步至今历时50余年。50年间航天事业经历了坎坷与辉煌,也记录了一个民族的自强、自信与自豪。伟大的事业催生先进的文化、孕育伟大的精神。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之一。
以航天文化为背景的航天文化创意企业,势必要担负起弘扬航天文化、推进科学普及、传递正能量的责任和使命。
但是,今天青少年受众的阅读习惯已由过去的文字阅读为主,发展为读图为主,如何利用文化创意手段,让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下自觉自愿地了解科学知识,享受科学世界的乐趣呢?
秉承快乐科学、寓教于乐的创作理念,企业将一向被大家视为枯燥的航天知识、航天原理融入到互动体验项目及相关文化产品中,通过悬念迭起的航天任务设计、身临其境的太空环境渲染、以及生动活泼的卡通人物造型,激发孩子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在体验快乐获得自信的同时,积极地吸纳科学知识,享受科技世界的美好。
2011、2012年期间,企业研发的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交会对接模型,就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创作理念,让参观者零距离体验航天发射过程的同时,轻松地学习到航天知识点、了解航天专业术语。
此外,文化资源的跨界整合也是弘扬航天文化、传递正能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2010年9月27日以“勿忘国耻、励志腾飞”为主题的航天科技成就展在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开展。展览作为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由“起跑”、“聆听中华的脚步声”“飞天圆梦”“太空出舱”等16个版块组成,详细介绍了建国来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重大成就。期间,还穿插了观看航天立体电影、体验大型航天科幻舞台剧等文化活动。
圆明园航天展通过创意把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有机地融合起来,实现了跨界资源的整合。在圆明园罹难150周年之际,通过鲜明的对比,使参观者深刻体会到“国强则民强、国弱则园毁”的道理,起到凝聚民族士气、激发爱国情怀的作用,有效地传递了正能量。
3调整改进谋求跨越发展
坦率地讲,我国的航天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并且由于保密资质等原因的限制,使得许多文化创意企业难于进入航天与军工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因此,知名的航天文化品牌如同凤毛麟角,实体性的文化产品也远未形成规模,整个产业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
但是,随着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航天事业的井喷式发展,航天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最佳机遇期。处于产业变革中的航天文创企业,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改进,弥补自身不足,巩固发展优势,才能在产业发展的巨大浪潮中,顺势而为,取得跨越式发展。
3.1从作品观念向产品观念转变
众所周知,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对于创意人来说,一个创意就是一个作品,是具有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独立作品。但是,对于文化企业而言,只有将一个具有经济价值、新颖独特的创意,迅速产品化,并实现“一意多用”,开发出多种类型的产品,延长产品链,才能够降低成本实现盈利。
3.2注重航天文化内容资源的挖掘
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了50多年,期间积累了大量生动鲜活的事件、历史、人物和故事。但现有的创意产品还仅仅浮于表面,热衷于对航天发射及领军人物的描述和表达,这些显然只是航天文化内容资源的冰山一角。加强对内容资源的深度挖掘,通过创意以不同的角度和形式加以诠释,创造出让人们可亲近、可消费、耳目一新的航天文化产品,是每个航天文化创意企业的责任,也是使命。
3.3强化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科技和文化是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腾飞的双翼。企业运用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可以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今天,中国市场正处于全面消费升级阶段,人们的文化消费已经由浅层次的消遣型、娱乐型向深层次的知识型、发展型、智能型方向发展。与新技术紧密结合的文化产品更能符合现代人的文化消费习惯。
3.4借力新媒体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新媒体所具有的多屏、移动、互动的传播特征和规律,带来了受众数量的激增,也创造了更多的文化消费需求。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航天文化创意产业,应加强与新媒体的互动与合作,充分利用好新媒体“跨平台、多屏幕、一体化”的传播特点,使其更好地为航天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逸帆.中国广播.不是创新,就是消亡,2013,6.
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范文篇3
随后,2名航天员身着舱内航天服,回到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关闭返回舱舱门,进行返回前各项准备工作。两个航天器分离后,神舟十一号飞船首先撤离至120米停泊点保持位置,状态确认正常后,在地面指令控制下逐渐远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将首次从高度约393公里的轨道上返回,考核从空间站运行轨道返回的相关技术。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继续在轨运行、开展有关科学实验,于明年4月接受天舟一号飞船的访问。讲到这,萨震节能空压机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相信我们的祖国会变的越来越强大!
大力弘扬航天精神:
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航天人以奋力拼搏,敢于胜利的气概和勇气,又一次取得骄人业绩。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中国迈向航天大国的步伐铿锵有力。祖国为之骄傲,人民为之自豪,世界为之喝彩。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我国航天科技以令人惊叹的速度,不断刷新纪录,谱写着追赶、并跑、超越的奇迹。曾几何时,航天大国俱乐部里,根本没有我们的席位,中国几代航天人硬是凭着不服输的一股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埋头苦干,不畏难、不气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把困难踩在脚下。从首次实施载人航天飞行,到完成太空行走,从把玉兔号送上月球,到此次神舟十一号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几年一大步,我国稳步迈入了航天大国行列。
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我国航天人在几十年的奋斗中,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敢于创新,敢于胜利,一步一个脚印,成就了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不仅是航天,在其他高科技领域,我们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的建造,北斗卫星的发射,大推力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成功,大飞机自主研制成功,深潜技术的突破,高铁产业的走向世界等等,敢于创新,敢于胜利,让我们不断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
纵观世界,科技的发展令人目不暇接。在高科技的竞技中,各国都在倾力抢占制高点,不进则退,失掉主动权就意味着失去发展机遇;只有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才能建成创新型国家。今天,全国人民正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努力,此时,我们更需要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只要我们像航天人那样,瞄准目标,坚定信心,持续发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创维以航天精神铸民族品牌:
11月3日,我国第一型大推力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中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尖端水平的又一次见证。中国航天事业从飞天梦到实现,从跟跑、并跑,到走向领跑,一路艰辛,铸就了坚韧不拔的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中国航天人创造了一个有一个的辉煌。如今这种精神更应赋予时代意义,大力弘扬。
-
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与使用范例(3篇)
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与使用范文篇1关键词:资源库建设;共建共享;自主学习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中国教育的新常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
-
嫁接果树的技术范例(3篇)
嫁接果树的技术范文一、高换原则1.选择幼树壮树高换高接换种技术主要对象是不适应当地自然气候条件或缺乏市场竞争能力的品种、劣质低产树及密植封行梨园的技术改造。针对..
-
建筑工业化的核心问题范例(3篇)
建筑工业化的核心问题范文一、建筑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在我国建筑企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成本核算工作较为重要。主要因为在建筑企业施工期间,会耗费较多的人工费用与材料费..
-
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范例(3篇)
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范文篇1关键词:建筑业;发展现状;发展方向Abstract: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China'snationaleconomyinthefieldofallwalksoflifehaveexperiencedaproc..
-
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络教学范例(3篇)
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络教学范文篇1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78-02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社会对网..
-
绿色会计论文范例(3篇)
绿色会计论文范文篇1【关键词】绿色会计传统会计自然环境费用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工业化水平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丰富多样..
-
保护视力教学反思范例(3篇)
保护视力教学反思范文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意识;培养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2-0064-03生态意识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的价值观,..
-
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范例(3篇)
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一、我市服务业投资基本情况从“十五”期间服务业投资情况看,列表如下:从“十五”期间项目建设情况看,我市已建成了一批服务业亮点和标志性工程,具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