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范例(3篇)
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范文
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被分离之后,两者都取得了自己领域内的重大突破,这是以前所没有的,例如:预防医学证实了牛痘的危害,临床医学也证实了人类的抗病能力在逐年增加。但是,在不断的摸索和研究中,相关研究者也发现了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也开始制约起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使得这两类学科的前进步伐受到了阻碍。其问题集中表现在相互之间缺乏交流的问题上,就像临床医学所能够取得的成就往往都是建立在已经发生过的或者已经蔓延开的疾病方面,对于那些可能发生的疾病方面束手无策;而预防医学则正好相反,其在研究那些可能发生的疾病时,越来越多的遇到与临床医学相关的问题,而对于与临床医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的缺乏,导致了预防医学进展受阻,压力增大。同时,在现代社会里,医疗成本正在逐渐增大,也就预示着医学研究的成本也在增大,政府和社会企业、组织的投资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学研究的要求,使得许多高成本的课题无法正常进行,而两类学科之间没有足够的交流,也使得成本降低的几率越来越小,取得的成果越来越少,而政府和社会团体对于其研究越来越没有信心,常此以往下去就会产生恶性循环,使得相关研究进行得更加困难。
2整合发展
现代的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已经遇到了研究的瓶颈。双方存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对方进行解决,因此,要想将这两类学科的科研进展的速度提高上去,就必须将两类学科进行整合发展。
2.1推动全科医学
由于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所研究的内容和对象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两类学科都各自在自己的道路上发展,使得其在自身的领域内越来越精通,而对于其它领域则相形见绌。因此,要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变得简单起来。另一方面,在整合的同时还要加大全科医学的推广速度,以社区医疗为基础,将全科医学广泛的开展出去,使得预防医学可以利用起临床医学在最基层的实践数据,而临床医学则可以通过预防医学研究的结果对一些流行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服务。
2.2结合教学内容
在工作上推广全科医学还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整合的问题,应该从教育着手,合理安排一些教学的内容,使得临床医学类的学生能够学习到预防医学的知识,也使预防医学类的学生能够获得临床实践的经验。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两类研究者只专精本门知识的问题,培养全面性人才,为在以后的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上的研究提供人才。
2.3国家推动整合
在医疗界自身改革的同时,国家也要协助改革的进行,政府应该对相关的研究给予大力的支持,同时也要创造各种条件,使得两类学科的研究人员能够充分的交流,以达到互惠互利的的目标。
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范文篇2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治未病疾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14)16-0030-04
Observationonthetherapeuticeffectof“treatingpotentialdiseases”of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preventionandtreatmentofosteoporosisinthecommunity
LIWenhua1,CHUJue1,SHENWenbo1,ZHOUQin2
(1.Beizhan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ofZhabeiDistrict,Shanghai200071,China;2.PublicHealthCollegeof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03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theapplicationof“treatingpotentialdiseases”of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orthepatientswithosteoporosisinthecommunity.Methods:OnehundredandfivecasesofpatientswithosteoporosisinhighriskwereselectedanddividedintogroupAwith52casesandgroupBwith51ones,andonehundredandtwopatientswithosteoporosisweredividedintogroupsAandBwith51caseseach.ThegroupAwasintervenedwiththeappropriatemethod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ccordingtothesyndromesbasedontheconventionalWesternmedicinetreatment.ThegroupBreceivedaconventionaltreatment.Theosteoporosisandthescoresof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alsyndromeofthepatientsweredetectedandcomparedbeforeandafterinterventionbetweenthegroups.Results:TvaluesofosteoporosisintwogroupAincreasedmoreobviouslyafterinterventionthanbeforeintervention(P
KEYWORDSosteoporosis;treatingpotentialdiseases;diseaseprevention
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退行性改变,使骨脆性增加,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临床表现为骨痛、驼背、易发骨折。在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理论、临床以及实验研究等方面已有大量工作,中医药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应用日趋广泛,获得了理想的疗效。本研究将社区人群分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及骨质疏松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理论分为肝肾亏虚、脾肾两虚及肾虚血瘀3个证型,经临床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
本研究收集①社区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性别不限,年龄50~70岁;②社区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患者,性别不限,年龄在50~70岁。剔除①晚期畸形、残疾、丧失劳动力者;②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器质性疾病及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2002年5月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临床症状表现为全身无力,多有明显腰背部疼痛,并逐渐加重,轻微外伤可致骨折。骨密度测定:①正常为T值≥-1.0;②低骨量(骨量减少)为-1.0>T值>-2.5;③骨质疏松症为T值≤-2.5。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订的诊断标准。
患者分组
将骨质疏松症高危组和骨质疏松症组的观察对象分别分为中医“治未病”指导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A组在常规骨质疏松症西医治疗基础上,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实施中医三级预防保健服务。骨质疏松症高危组103例,A组52例,B组51例;骨质疏松症组102例,A组51例,B组51例。
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开展骨质疏松症社区中医健康教育,调查、了解本社区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及患者对中医治未病及骨质疏松症知识的知晓率。
根据2002年5月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辨证分型,分别对社区骨质疏松症高危组和骨质疏松症组进行辨证分型,即肝肾亏虚型、脾肾两虚型及肾虚血瘀型,并根据证型予以相应的中医内治法。①肝肾亏虚。临床症状:腰脊疼痛,酸软少力,不能持重,耳鸣目眩,舌质淡或偏红,脉沉细。治法:滋补肝肾,强筋健骨。方药:六味地黄丸合虎潜丸加减。②脾肾两虚。临床症状:腰背疼痛,神疲倦怠,肌肉消瘦,面色无华,纳谷不馨,便溏溲清,舌淡苔白,脉沉细。治法:健脾益肾,壮骨生髓。方药:四君子汤合虎潜丸加减。③肾虚血瘀。临床症状:周身骨痛,腰膝酸软疼痛,常易抽筋,下肢痿弱乏力,舌暗淡或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沉涩。方药:身痛逐瘀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骨质疏松症社区中医三级预防保健服务
一级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目的:未病先防。对象:社区健康人群及高危人群。内容:骨质疏松病因预防。方法:健康教育、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起居调摄、体质调养、运动功法。
二级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目的:即病防变。对象:骨量减少人群和骨质疏松患者。内容:骨质疏松早期治疗、控制发展、预防并发症。方法:西药治疗、健康教育、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起居调摄、运动功法、中医辨证论治、针灸治疗、理疗、中医外治。
三级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目的:病后防复。对象:骨质疏松症患者症状改善者、发生骨折患者。内容:降低骨折发生率、减少致残、减少复发。方法:西药治疗、健康教育、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起居调摄、体质调养、运动功法、中医辨证论治、理疗、中医外治。
评价方法和标准
观察指标
症状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骨质疏松症症状分级量化表进行中医症状评分:无症状为0分;偶有症状或症状较轻为1分;经常发生,部分影响日常工作为2分;症状严重影响日常工作为3分。
骨密度检测:患者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2周内使用超声骨密度仪7000SP,将受试者右臂挠骨33%作为诊断部位,测定骨密度。
疗效标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骨质疏松症疗效。显效:疼痛完全消失,骨密度检查显示骨质密度增加;有效:疼痛明显缓解,骨密度检查未见骨质密度下降;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改善。
统计分析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各组治疗前后组间和组内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方差分析。P
结果
骨质疏松症高危组
本组共计103例,其中A组52例,男10例,女42例,年龄51~82岁,平均67岁,病程2~121个月,平均30.44个月。B组51例,男10例,女41例,年龄51~90岁,平均68岁,病程1~120个月,平均27.35个月。A组中肝肾亏虚型35例、脾肾两虚型13例、肾虚血瘀型4例;B组分别为32例、14例和5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效果
统计结果示干预前A组和B的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9±0.46比-1.89±0.41,P>0.05)。A组干预后T值为-1.63±0.45,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
A组和B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5±1.15)分比(9.08±1.59)分,P>0.05]。A组干预后[(6.40±1.12)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有效率比较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P
骨质疏松症患者基本情况
A组51例,男4例,女47例,年龄47~88岁,平均72岁,病程1~144个月,平均病程33.94个月;B组51例,男3例,女48例,年龄54~87岁,平均73岁,病程1~156个月,平均病程26.73个月。A组中肝肾亏虚型33例、脾肾两虚型15例、肾虚血瘀型3例,B组分别为34例、14例、3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效果
统计结果示干预前A组和B的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8±0.65比-3.47±0.75,P>0.05)。A组干预后T值为-2.97±0.65,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
A组和B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73±1.67)分比(11.82±1.57)分,P>0.05]。A组干预后[(9.51±1.65)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有效率比较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P
表3骨质疏松症患者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A组51639688.24
B组510361570.58
表4骨质疏松症患者两组依从性比较
组别干预前
例数(%)干预后
例数(%)
A组(51例)
自觉定期测骨密度22(43.1)46(90.1)
接受中医治未病理念8(15.6)43(84.3)
配合检测12(23.5)45(88.2)
B组(51例)
自觉定期测骨密度19(37.2)23(45.0)
接受中医治未病理念7(13.7)8(15.6)
配合检测10(19.6)11(21.6)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1]。根据我国”九五”公关课题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骨质疏松症及低骨量的总患病率分别为22.6%和13.3%[2]。中医学虽然无骨质疏松症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当属“骨痿”、“骨痹”的范畴。“骨痿”的提法最早见于《内经》,《素问・痿论篇》云:“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骨伤则痿,名曰枯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认为骨痿是本病的初起阶段,进一步发展则可演变如骨痹。关于本病的症候,《内经》中所论已颇为详尽,《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肾脉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这些描述都表达了骨质疏松症的症状。
辨证分型在防治中有着一定的优势。历代医家多从“肾主骨”出发,认为与“肾虚”有关。《内经》云:“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肾虚精不足致骨髓失养,进而出现骨骼软弱无力不用,临床可见腰背疼痛、胫膝酸软等症状,甚至轻微暴力即可导致骨折。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虚肾失所养,进一步导致肾虚,从而使骨髓失养而致“骨痿”。另外,“脾主身之肌肉”,脾气虚弱,中阳不振,气血不足,津液不布,肌肉消瘦,倦怠乏力,肢体痿弱不用而致“骨痿”。中医理论认为:“瘀则不通,不通则痛”,疼痛是血瘀证的重要症状。骨质疏松症的疼痛也是由于血瘀所导致。同时血瘀可致气血运行障碍,营养不能濡养脏腑,引起脾肾俱虚而加重骨质疏松症的症状。肝与肾之间关系极为密切,有“肝肾同源”之说。如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也能引起肾精亏损,肾亏则髓空,骨骼虚损,而形成骨质疏松症。研究证实: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根本原因,脾虚、血瘀及肝虚在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3]。故在临床治疗干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证型使用熟地、山茱萸、补骨脂、骨碎补、川断、杜仲、黄芪、白术、茯苓、丹参、鸡血藤、三七等中药。总之,中药具有提高骨密度、骨矿含量,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改善骨基质的分子结构,使骨结构力学特性得以加强,调节体内新陈代谢和骨骼内环境微量元素的平衡,延缓细胞组织的衰老退变过程,促进骨的重建[4]。
通过临床分析证明,中医“治未病”在社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对于社区积极发展中医三级预防保健服务,宣传推广中医适宜性技术,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认知率和依从性,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减少居民医疗支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故易于在社区推广。
参考文献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69.
王新风,李晓林.骨质疏松症非药物治疗研究[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9;30,(6):365-367.
李爽,刘海全,刘庆思.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J].中国临床医生,2005;33(3):19-20.
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范文
从非典走过来的预防医学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初步了解了预防医学专业在整个庞大的医学系统中是怎么样一个角色,预防医学是医之上医,它在医学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看起来我们平时的生活似乎与之接触甚少,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临床医学技术高低固然可以用来衡量这个国家的医疗水平,但是预防医学的发展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更能体现出一个国家整个卫生系统的成熟度。
很长一段时间里,预防工作者相对于临床医生,远没有理论上那么“威风”。他们不给病人诊断开药,也不在病人危难的时候实施抢救,似乎在广大民众的意识中已经渐渐偏离了医生这个名字,他们的地位也一直提不上来,特别是2003年震惊全国乃至世界的非典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出现之前,中国的预防医学事业不但止步不前,似乎还处于倒退的趋势。
有人说是SARS拯救了中国的预防医学事业,它震醒了中国的卫生系统,让其回到正轨。如今国家每年都在加大对疾病预防的投入力度,预防医学事业正前向蓬勃发展。防疫站也已经改名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都获得了拨款建设了自己新的办公大楼,招入了更多预防医学人才,完善了各种疾病的上报、检查和控制监督工作,各个大学、医学院也逐步开设了预防医学专业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学科,并且逐年加大了招生数量……可以说未来的预防医学事业将是大好的一片前景。对于没接触过医学的人来说,一提到预防医学,90%的人都觉得是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里管传染病的和打预防针的,其实上预防医学的并不只是这么简单,它有着超乎想象之大的范畴,并且预防医学毕业的人才可以去的工作岗位几乎遍及整个医疗系统。接下来就由我给大家一一介绍。
预防医学之我见
首先谈谈预防医学专业学什么科目。预防医学生或许会比临床医学生学的科目多一些,而知识量少一些,但是它依然是医学中的一个大分支,而且已经有部分高校开设了预防医学七年制,可以直接攻读硕士学位。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为主干学科,开设基本课程如下(不同高校可能开设的课程稍有不同),其中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是预防医学最重点的学科。
看到这些课程,大家可能发现预防医学有一大半的课程与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是相同的,并且多出了一些预防医学专业所独有的课程,那实际工作中和临床医生有什么不同呢?大体上来说,临床医学更注重对个体病人的医疗,他们的诊断开药都是针对某个病人,比如来了一个感冒病人,就给他开药打针;而预防医学侧重的是对群体的“治疗”,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病因,然后研究确定病因,提出干预措施,比如某个社区内高血压患者明显高于其他社区,接着调查出病因是这个社区的人群普遍吃盐量高于其他社区,于是开展低盐饮食的宣传教育,达到群体的预防的效果,降低了高血压的发生。
大家也不必为这么多课程吓傻了眼想要退缩,学医都是比其他专业要辛苦一些,毕竟我们是要治病救人,从事这样伟大的一个事业,没有足够的知识来武装自己怎么行呢?当你学透了知识,亲朋好友问你什么病该怎么预防,吃什么能促进某个疾病的康复,你都能给他们一一讲解时,就会感觉颇有成就,这个时候你会觉得之前的一切辛苦学习都是值得的。而只有当你了解到什么季节怎么预防疾病,什么有毒物质不能接触过多,怎么样预防各种传染病时,你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
预防医学的课程其实也是丰富而有趣的,特别是实习阶段,并不局限于实验室中,更有机会到现场进行操作。记得我们上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实习课时,课程内容是对工厂空气粉尘污染监测,老师就联系了一家水泥厂,让大家去那里做实地的监测操作。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在实验室把所用的仪器的操作方法学会了。来到水泥厂,我们并没有马上选择监测点,而是随同该厂厂长把水泥厂参观了一遍,听他给我们讲解了生产水泥的流程以及各个生产车间的作用和人员配备,在讲解的同时也提示了我们应该在哪些生产环节的工作环境安排监测点。接下来我们分为五组奔赴各自的现场做监测,我这组分配在仓库,一到仓库,就看到这里粉尘飞扬,我们按教科书的内容布了几个点,开始依次的采集粉尘。采集粉尘的原理就是过滤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仪器上的滤膜来将空气中的粉尘吸附在滤膜上。待采集结束后,我们就回到实验室灼烧吸收了粉尘的滤膜,灼烧后剩下的粉末就是采集粉尘,再进行称重,换算出空气中粉尘的含量,以判断粉尘含量是否超标。
之前也说到,预防医学不止针对传染病,它还涵盖以下几个领域,首先是统计,学好了统计学可以协助各种医学科研设计实验、处理数据;而流行病学不仅仅针对传统意义的“病”,也针对各种意外伤害,还对交通事故、自杀等事件的发生进行流行病学上的分析;环境卫生学除了研究环境中人造的有害物质,也可以研究地壳天然元素的过多存在而对人体产生的损害;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里面会告诉你什么东西不该吃,什么东西该吃,并且介绍了各种食物的营养功效;儿童少年卫生学则是研究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儿童少年心理卫生等内容……
预防医学的成功之道
既然预防医学这个专业要掌握的学科内容如此之多,其就业的范围相对来说就比较宽了,可以说只要和医学沾边的单位都是预防医学毕业生的“栖息场所”。大多数毕业生会选择在各个县市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者是医院的预防保健等科室;还有部分毕业生考了公务员后去各级卫生监督所、海关、检验检疫局、食品药品监督局等;我的同学甚至有考了教师资格证去各大中专学校当老师的,除了当公务员和在事业单位就业外,在企业、工厂的医务室做职业卫生工作、行政工作也是比较可行的,可以说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只要不挑剔,自身素质不低,就业率几乎可以达到百分之百的。当然,如果想继续深造的,还能选择考研、考博,出国留学等。
学历越高,工作越好这条定理同样适用于预防医学,目前来说,除开社会关系的因素外,专科生基本是留在县级以下或者中小城市的城区、社区单位;本科生的话则可以选择在大城市的城区的或者区级医院以下级别的地方工作,例如某市城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某省级医院的预防保健科;而博士生和硕士生则比较容易留在省级单位或省会城市工作。
-
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范例(3篇)
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范文篇1[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关系;社会环境党的十七大强调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又特别指出科学发展观的..
-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范例(3篇)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范文篇1关键词:游戏课程;中班幼儿;思维能力东方之星思维游戏课程是以幼儿的基础思维能力发展作为教学的目标,并以独立操作性的探究活动的素质教育课程。现如..
-
精神文明城市建设范例(3篇)
精神文明城市建设范文篇1关键词:城市精神;培育;城市竞争力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3-0042-02一、培育城市精神的重要意义第一,培育城市精神..
-
网络安全管理的总结范例(3篇)
网络安全管理的总结范文关键词:区域化;支付业务;网络系统中图分类号:F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2-0139-02军队资金区域化集中支付体系应以先进的专用信息网络技术为..
-
心理健康主题教学设计范例(3篇)
心理健康主题教学设计范文【关键词】素质教育;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原则;发展根据教育部的心理健康总纲来看,心理健康的整体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得他们具有积极乐..
-
人文旅游资源特征范例(3篇)
人文旅游资源特征范文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一、引言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
化学节约用水的措施范例(3篇)
化学节约用水的措施范文[关键词]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思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
-
绿色消费的案例范例(3篇)
绿色消费的案例范文篇1关键词:环保偏好;消费水平;估价;政府补贴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92(2017)02005707doi:10.11847/fj.36.2.57GreenSupplyChainDecision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