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观的基本概念范例(3篇)
科学教育观的基本概念范文
1.体育从二战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一大批理论和成果涌现出来,但相对于其他的成熟的学科来说体育还很年轻,体育学还没有奠定真正的基础,也没自己固定的研究方法,主要还是借鉴其他成熟学科的方法来研究体育。这样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借鉴其他学科来研究体育的人,最后成了他所借鉴学科的人。
2.体育的概念不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体育概念划分得不明确,致使这个领域的一些下属学科的划分不清楚,有互相重叠的现象,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不明确。第二,由于体育概念的不清楚,致使整个体育体系的建立有混乱。第三,由于体育概念的不清楚,致使我国体育与世界的接轨有障碍。
二、近25年来体育概念的发展状况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曾较大规模的对体育的概念研讨了3次,即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确立了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确立了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确立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在体育中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确立了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1980年,《成都体院学报》第一期发表了胡晓风先生“关于体育科学体系的若干问题”的文章,将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教育的组成部分,确立、提高了体育的社会地位。最大的贡献在于肯定了“人”的价值。1982年6月,林笑峰先生在《体育和体育方法》中对体育的定义,对于当时的学校体育是有贡献的,这种定义把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分开,为体育教学在学校中争得了一席之地,对于后恢复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并增强学生的体制,但把体育只当作体质教育,应该说是很不全面的。这种思想与同期日本有些学者的观点有相似之处。1983年,《体育科学》第二期发表了刘秉果先生“体育概念应如何确定”的文章,他在文章中从《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词典》中引得体育条,也是把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确立了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在这一阶段对体育概念的研究,从三本比较权威的著作中,即1986年3月第三次印刷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1988年8月曹湘君先生的《体育概念论》和1988年3月第3次印刷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体育理论》中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特点:1.在中国大体育概念已经确立,包括体育(狭义的)、竞技运动、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尽管这种不合逻辑的划分遭到任海先生等人的批评,认为“这种不合逻辑的划分将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人为的割裂开来看,歪曲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批评用今天的眼光看也是对的,但遗憾的是中国体育界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较好代替这种划分,并能让大家接受的新的划分方法。2.体育概念的内涵扩大。3.把体育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进一步提高了对体育的认识水平,即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确立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在体育中具有高度的统一性。199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体育概念》,对体育定义得相当全面,突出特点是:1.既肯定了人个体发展,又肯定了社会对人发展的社会需求,二者具有高度的统一性。2.注重人健康的生物观、心理观和社会观的统一。3.这个定义是以日本、美国、前苏联等学者在体育的:“育人机制”的基础上定义的。4.将体育归入教育、文化、社会现象之中。1999年,在《体育与科学》第2期,韩丹先生发表了“论中国体育:一分为三”的论文,较全面地对体育及进行了定义,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体育概念的文章。但对体育的定义不够准确,并且有用被定义概念解释想要定义概念的情况。
由于中国对国外有关文献研究的滞后性,国外对sport的定义仍基本延续了历史的定义方法。这从另一方面也表明国外以前对体育概念的研究较深入,因此,才具有如此好的稳定性。通过以上对我国体育概念的历史研究可以看出:1.体育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大。2.研究体育概念的视角逐渐扩大。但也不难看出研究中对体育的概念定义得过于笼统、宏观、不具体、针对性不强,经常用一个统一的概念概括了所有体育的组成部分,对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的关系界定不够清楚,对体育的上位概念及最邻近的属概念界定含糊,对physicaleducation;physicalculture;sport;athletic等都翻译“体育”不够准确。
三、结论
对中国体育概念的历史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是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2.体育的内涵随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大。3.“人”成为体育的主体,成为具有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体。4.研究体育概念的视角逐渐扩大。5.注意到了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同时也关注体育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研究。
存在的不足之处是:1.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研究的思想基础,研究结论不够确定,反映体育的本质不够。2.对国外资料的理解不够精确,对physicaleducation、physicalculture、sport、athletic等都翻译成“体育”,不够准确,并且研究滞后。3.对国外的学习借鉴,多于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创新。4.概念定义的过于宏观、笼统、不具体、针对性不强,经常用一个统一的概念概括所有体育的组成部分。5.对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的关系界定不够清楚。6.对玩、游戏、休闲、娱乐、身体教育、sport、竞技、工作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够深入。
四、建议
1.中外体育概念的研究应具有互补性。中国在学习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要深入研究,不断创新,有独立的见解,为世界体育的发展作贡献。
2.中国对体育概念的研究应不断具体化,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3.中国对体育概念理解的内涵不断扩大,要界定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的关系。并应该注意这种趋势,避免内涵扩大给体育造成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董杰.对近25年来中外体育概念研究的比较.体育与科学,2001,(2).
[2]李慧萌.从逻辑学的角度对体育定义的重新审视.皖西学院学报,2005,(2).
科学教育观的基本概念范文篇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敢刚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全体教育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度过的,所以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在课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效益,努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
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教育。努力结合物理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是每位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科学素质是一个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知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三个方面组成。结合高中教材的特点和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使学生掌握物理学中简单的物理现象,最普通的物理常识及科学史知识,最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2、使学生掌握与物理知识联系密切的实际知识。主要有: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一些重要的社会问题和现代科学技术成就。
3、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高中阶段主要培养一下三方面的能力:一是观察、实验能力。二是分析概括能力。三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掌握最基本、最常用的科学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方法,分析、概括方法,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品质和科学态度。主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坚强的意志、高度的责任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6、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高中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念。
结合高中教育的特点和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本人认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和发展学生素质教育主要经过以下几个基本途径: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物理学的知识是发展学生素质的基础,但并不是教得越多越好。教材所编写的知识内容与旧教材相比,作了大的变动,以适应现代公民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的指导思想由应试教育真正转到素质教育上来,把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放在中心位置,严格按照大刚的教学要求,引导学生牢固地掌握最常用、最基础、学生能接受的物理知识和技能。
二、加强知识的应用训练
加强知识实际应用是使学生真正学好物理基础知识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重要方面。学生只要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可以说他真正把知识学到了。加强应用训练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把知识技能的教学和知识应用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吧基础知识依次组织到社会生活中,以社会生活为背景,以基础知识为核心,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知识的应用。
三、加强观察、实验训练
观察和实验既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实验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四、加强分析、概括训练
分析、概括是从感性认识上升的理性认识,从具体的诸事物中抽象出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得出概念和规律的基本思维方式。由于中学物理中的概念、规律,基本上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析、概括训练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强调概念、规律得出过程的教学。
五、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
科学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工具,在物理教学中学习和应用科学方法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学习中学物理主要通过观察实验,了解现象,取得数据和资料,发掘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得出结论和上升为理论。最后应用知识来说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学物理的形象、概念和规律中也蕴含着极其丰富和科学研究方法,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这种潜在因素,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
六、加强科学态度和科学品质的培养
科学教育观的基本概念范文
科学教育的内涵,不限于中小学、大学教育,而是整个社会的教育问题。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教育的理念是培养“完整的人”。完整的人也称“全人”,包括德育、知识和智慧三个方面。德育方面:知礼、爱、孝、信、义、忠、恕及法;知识方面:有语文、数学、科学、历史、社会政治基础知识;智慧方面:有哲学艺术的修养。一个全人当然具备科学精神,指的是对事物的客观态度,周密思致、逻辑分析。
2、物理教育的内涵
作为学习物理学的人应当具备以上提出的普遍要求,高职物理教育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基础物理课,在物理教学中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讲授风格,这种风格应该是:主论严谨,物理图像清晰,深入浅出,溯源通今。所谓主论严谨就是提出的问题要准确,概念、规律、理论的阐述要正确,评价恰当。图像清晰就是要善于作物理分析,建立形象直观的物理图像。所谓深入浅出,就是既要抓住物理本质,又要尽可能的浅显易懂。所谓溯源通今,就是要从全局的高度统观历史与前沿并努力揭示其内在的联系,避免片面性,绝对化。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主导,因为它有很严格的概念,有很精确的定律对事物的运动规律可以进行精密的计算,又通过实验可以很精确的验证。
3、物理概念教学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理性认识,概念是科学家赖以沟通的工作语言和表达方式,概念又是自然科学的规律和理论赖以建立的支柱和基石。概念源于具体事物而又高于具体事物,概念是经验的结晶,感知的升华,思维的产物。形成正确、恰当的抽象概念是建立物理理论的决定性步骤,因为只有通过物理学理论所揭示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理解各种概念的含义、地位和作用。物理概念必须有明确的严格定义,并且可以量度的,这是物理学作为精确、成熟学科的重要标志。主要的基本概念有:
3.1力学方面
位矢,速度,加速度,参考系;惯性,质量,力;动量,能量,角动量,冲量,功,力矩,冲量矩以及质点;刚体,弹性体,理想流体及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等都是基本概念,当然有一些也是基本模型。
3.2热学与分子物理方面
温度,内能,熵,热量,功以及平衡态与非平衡态;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概率与统计,有序与无序分布和分布函数等基本概念。
3.3电磁理论方面
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从整体分布特征出发讨论它是否有源、是否有旋;通量,环流,散度,旋度,涡旋电场和位移电流等应该是重要的概念。
3.4光学方面
光线、干涉、衍射、偏振、光量子等等。物理教学中这些概念应当阐述十分清楚,讲解到位。
-
初中生研究性学习报告范例(3篇)
初中生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一、小课题研究的程序(模式)为了便于教学管理和学生切实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设计程序(模式)为:选题制定方案开题报告并评审方案实施研究、教师调控成果..
-
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范例(3篇)
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范文1青藏铁路客货运营改革必要性铁路运输技术的发展和运输量的增加是促使客货运营改革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与资源效益之..
-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范例(3篇)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范文关键词:铜锌原电池;原电池模型;局限性;教学建议;化学教学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1C0016C05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原电池”是高中化学的核心概念,也..
-
成长作文范例(3篇)
成长作文范文篇1文明,像花,散发着迷人的芳香;文明,像风,带来丝丝凉爽;文明,像空气,把清新弥漫到每一个角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明伴我成长作文汇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文明伴..
-
成长中的快乐作文范例(3篇)
成长中的快乐作文范文篇15月4日国际青年节,也是我的生日,每年的生日这天爸爸妈妈都会给我准备生日蛋糕和我一起快乐的度过,我想今年过生日也不例外吧!放学回到家并没有像以往那..
-
成长不烦恼作文范例(3篇)
成长不烦恼作文范文篇1烦恼有很多种,而我的烦恼是成长中的。成长的烦恼好比像海中的一艘船,这艘船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平平安安。褪去一身稚气的行装,套上一身半成熟的衣裳..
-
成长型思维培养方法范例(3篇)
成长型思维培养方法范文篇1数学教学中可通过可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的解题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实践证明,发散思维的训练既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独特..
-
合理的理财规划范例(3篇)
合理的理财规划范文为了使财务工作更好地为统计事业的发展服务,加强财务管理,完善各项财务制度,做到财务工作长计划、短安排,财务部门如何制定2022年的工作计划?下面是小编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