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任务范例(3篇)

daniel 0 2024-11-25

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任务范文

论文摘要:高职专业课程要引导学生了解现实,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将所学原理与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具体问题相联系,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重视学习任务的质量,才能真正提高职业教育课程质量。本文作者按照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要求,以《国际货运实务》课程为例,从典型工作任务出发,细分学习性工作任务并科学实施。

国际贸易专业的(国际货运实务》课程是一门采用工学结合模式教学的专业课,共72课时,4个学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依托其他专业课程的支撑,学生应具备基本的解决国际货运实务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了解国内外国际货物运输发展概况及国际贸易的一般知识;掌握国际货物运输的组织程序、具体工作、主要单证和管理方法,以获取今后从事国际货物运输行业及其它相关行业,如外销、报关、报检、运输保险、金融等多方位信息。

一、典型工作任务分解

为实现上述课程任务,根据学生和学科特点,我们与实践专家一起分析了《国际货运实务》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海上货运的流程及单据的使用、国际多式联运的应用;熟悉航空运输的货运流程及单据使用情况、铁路货运的货运流程;了解国际货运企业从事传统货运业务的责任风险划分、租船运输业务。

根据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教学原则,我们在教学中将传授国际货运专业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相结合,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作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通过问答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动口、动手的兴趣;采用影像资料等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根据学校条件、学生特点和任务的重难点,我将上述典型工作任务分解为以下各种学习情境下的学习性工作任务,见表1。

二、学习性工作任务实施过程和效果

根据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我将上述12个学习情境大致归类为三种类型的学习性工作任务。

(一)动眼型

主要属于动眼型的情境有:课程综述实训、了解国际货物运输行业。这类任务的实施主要依据要求学生了解的理论知识不多、不难,而书本知识局限性和滞后性,不能达到让学生了解现实的要求。因此,对于这两章内容我们依靠互联网,用演示法和问答法,首先播放一部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的资料片,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熟悉我国交通部、商务部、国际货代协会等交通业、货代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网站。在这部分任务实施中,我还播放了一部我省货代百强企业—江苏众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运营介绍短片。

我们设计的能力目标是:记住这些政府和行业网站,会在这些网站上按栏目找到分类信息,会通过互联网找到更多的货代公司的名称和网址。情感目标是:感受到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特区货运业的勃勃生机,体会到政府、行业协会对国际货代行业的重视,以及江苏省是全国物流大省的地位,激发作为江苏人的自豪感和成为一名优秀国际商务企业员工的美好向往,初步形成对国际货运行业的正确见解和信念。

问答设计有:江苏省在全国的物流地位如何?为什么?众诚公司为什么会取得如此成功?课后的实训作业有:请通过互联网找出2009年度中国货代百强排名我省企业上榜名单并比较2008年的榜单。

通过任务实施,大部分学生达到了预期的能力目标,记住了几个重要的政府、行业网站,搜索到了货代百强榜单。更让人欣喜的是有的学生课后主动找老师要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的资料图片看,有的学生在货代协会网上发现了货代从业资格考试的信息,有的学生发现了众诚公司就在南京市的汉中路上,有的学生发现了印有“众诚公司”字样的汽车每天穿梭在市区与机场的路上,等等。这些迹象表明,他们在生活中找到了在课堂上接受到的新知识的固定点,进行了积极迁移。

(二)动口型

主要属于动日型的情境有:国际货运责任及其责仟保险实训、货运市场营销实训、国际物流实训、国际货物运输法规实训、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业务实训、国际航空货运理论与实务实训。这几项大多是理论教学大纲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而教材理论部分对于高职层次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来说,显得艰深难懂,直观性不够。因此,根据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主要采用讨论法、问答法、演示法、案例法实施任务,具体又分为以下=种情况。

1.给案例讨论总结发言。针对国际货运责任及其责任保险和国际货物运输法规这两个情境法理性强、教材内容枯燥和案例少的特点,我们给出相关案例或请业内人士介绍典型案例,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有关责任赔偿问题并派代表总结发言。

2.给视频资料回忆复述。针对国际物流这一情境教材中没有图片的缺憾,我们在中国仓储物流网等网站上搜索到有关物流系统中的储存子系统的仓库类型、物资堆码技术类型等图片,分类播放后请学生回忆复述。而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业务这一情境是本课程的重中之重,我们播放了由其他高校和货代企业联合录制的海运班轮出口业务教学录像片,真实再现了该业务的场景。播放时要求学生带着学习性工作任务去看,即首先分清片中人物的角色,观看后能够明确描述货运企业完成其此项业务的全过程。最后分三人(分别扮演托运人、货代公司、船公司业务员)一组模拟片中场景。对于国际航空货运理论与实务这一情境,我们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流程图描述航空货运出口业务流程、进口业务流程。

3.给背景师生互动模拟角色。货运市场营销这一情境我们先将学生分为货代公司组、外贸公司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用互打电话的方式,分别模拟物流公司揽货场景,教师起主导作用,启发和引导学生将业务对话深人进行,间或也参与其中与学生对话。

我们设计的能力目标是:观点鲜明,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有条理、有理论根据。学会带着问题看资料的观察和思维方式。态度目标是:尊重他人,尊重集体,认真参与,积极合作,勇于表达。

通过这些模象直观、言语直观的实训,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得到了加强,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对知识的感知能力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动手型

主要属于动手型的情境有: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理论与实务实训、租船运输业务实训、国际多式联运理论与实务实训、国际铁路联运实务实训。这几项的特点是单据、计算涉及较多且很重要,为此,我们根据学生今后可能成为货主、货代、船公司职员的实际情况,运用讲授法和练习法.重点要求学生填制单据、计算时间和费用。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生愈是掌握基本概念,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就愈能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中把握和运用,使知识易于理解,易于迁移,促进智力发展。而动手型的任务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要求更高。因此,在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理论与实务这一情境中,我们先演示一份真实的空白单据,讲解清楚各项目的含义和填制要求,然后给出背景材料让学生练习填制托运单、海运提单、多式联运提单,最后评价练习结果。在租船运输业务情境中,也先讲清在租船合同中对于装卸时间的起算与止算方法、滞期费与速遣费的计收办法,然后精选练习题和练习项目让学生练习并评价练习结果。至于国际铁路联运实务情境,因为有国际贸易地理等先行课程的基础知识,所以在地图中描绘出欧亚大陆桥的路线、中国与临国的边境铁路线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不并是难事。对于这类动手的实训项目,学生有两怕:一怕英语,二怕计算。因此,我们要求学生每人必备一个电子辞典,随时查找英文单词和计算,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自我检查控制和自我评定反馈的方法能力。

我们设计的能力目标是:填制单据、绘图完整、准确、清晰、整洁、及时;计算准确、迅速,特别注意数字、标点符号、小数点、货币单位、大小写的准确性。意志目标是:不畏困难、敢于挑战、沉着冷静。

通过这种任务实施,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全面发展,体现为思维独立性增强、思维的社会性扩展、思维的批判性加深、思维的深刻性加强。学生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意志品质得到锻炼,发现自身缺乏的恒心、韧劲和坚毅精神,知道工作中不能冒失、轻率,需要培养沉静、自我约束的能力。

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任务范文

一、细化三维目标,知法并行

【教学片断一】

1.演示:绳拉着小球做圆周运动。

2.观察:时钟指针尖端的运动。

师:上述物体的运动有何特点?

生:它们运动的轨迹是个圆。

师:在研究圆周运动时,我们的研究对象有时候就是物体本身,可以把它看成一个质点,例如小球。有的时候是把物体上某一部分看成一个质点,例如时针指针尖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轨迹是个圆,运动具有重复性。

师:(在一系列的实验与推导过程之后,总结)在上述教学过程中,蕴含了建立质点理想化模型的科学方法。在研究圆周运动时,明确质点模型的意义有两方面:在物体形状、大小不起主要作用时,把物体看成一个质点,围绕某一圆心在做圆周运动,如地球公转;在物体形状、大小起主要作用时,把物体看成由许多质点所组成,各个质点围绕各自圆心做圆周运动,如地球自转。研究质点的圆周运动,是研究实际物体圆周运动的近似和基础。因此质点是集物理思想(建模思想)和方法(从简单问题着手,简化物体的运动)于一体的典范。

【教学片断二】

师:线速度的定义式v=■仅仅反映了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平均快慢,但是,如果要知道物体做圆周运动某一时刻的速度怎么办?

生:Δt取得很小很小,v=■就可以反映其某一时刻的速度。

师:当Δt取得很小很小时,圆弧AB几乎成了直线,弧AB与线段AB几乎没有差别,如图1所示,此时弧长Δs也就是物体由A到B的位移Δl。v实际上就是瞬时速度,可以用来描述圆周运动某一时刻的速度,A点线速度方向就是位移AB的方向,AB方向与半径垂直,与圆弧相切。

师:(学生探索验证后,总结)线速度是个矢量。在以上研究瞬时线速度的过程中,将Δt取得很小很小,弧AB无限接近于线段AB,此种无限逼近的思维方法称为“极限法”。

【教学片断三】

师:一个是在地球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A,另一个是工作着的风扇叶片上的某一质点B,那么,A和B谁运动得快呢?

生:从线速度的角度来看,A物体运动得快;从角速度的角度来看,B物体运动得快。

师:(在推导、验算之后,总结)虽然不同角度结论不同,但是线速度和角速度两者又存在一定的联系,即在角速度相同的条件下,线速度与转动半径成正比。这其实体现了一分为二看问题的哲学思想,即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既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对立,又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统一。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哲学对物理学的作用非常重要,早期的物理学就是在哲学的基础上派生、发展起来的,牛顿就曾撰写《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这从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物理学与哲学有密切的关系。

任何教学模式都要指向和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建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融为一体。在感知物理现象、形成物理概念、建立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体验、认识并逐步掌握科学的方法,物理知识的传授与方法的指导相互渗透,互为前提,“知法(知识与方法)并行”。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深入挖掘各知识点所隐含的科学方法因素。

二、优化教学方式,导学并重

“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事先备课,编制导学案,让导学案成为学生预习的指导“老师”,学有内容,学有方法,学有指导;二是学生课前的预习,通过学生“先学”来发现并解决“问题”。“导”,主要包括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导和互导。教师可以转变方式,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故意将思维“学生化”,帮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以圆周运动这一课为例。物理概念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传统的概念教学将获得知识结论作为主要任务,忽视了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机械记忆的过程。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的编制,课前布置学生一定的学习任务,在自主的探索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片断四】

任务一: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圆周运动,例如时钟指针尖端质点的运动,思考:

1.什么是圆周运动?

2.圆周运动具有哪些特点?

任务二:制作绳拉小球模型,转动小球使其做圆周运动,并改变其转动快慢。(小球模型教师课前提供)

1.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运动快慢如何来描述?

2.你一共能找到几种方法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

3.如果你能找到几个物理量来描述圆周运动,那么这几个物理量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是圆周运动导学案“课前准备”的节选部分。在课前,学生按导学案要求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包括自主进行概括总结,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观点,在课堂上展示其探究成果,其他的同学可以提问,参与讨论。最后教师概括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包办代替,在他们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才点拨引导,教师更多地成为学生的助手与伙伴,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创设物理情境,思维同步

学生的任何一次思维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的,作为思维环境的情境会影响着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思维环境的创设,提供一定的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感性材料,通过情境的创设,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由形象到抽象,实现思维的同步。

【教学片断五】

速度大小一定的电动玩具车绕不同的半径做匀速圆周运动(投影到屏幕),围绕半径较小的圆周运动时感觉比较快,由此引出用角速度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引导学生思考图2和图3中AB之间、BC之间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关系。

上述问题应该是本节内容重要的知识应用,也是难点之一。学生往往会机械地记忆某些结论,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在帮助学生解决此问题时,利用了图4、图5所示的地球仪和自行车模型来创设生活的情境,以4人为一组展开分析和讨论。

学生围绕所创设的物理情境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很快得出了结论:第一,同一个转动物体上除转轴外的各个质点角速度相同;第二,皮带轮边缘上各个质点线速度相同。

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任务范文篇3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高中物理教学;应用策略

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验性和理论性都很强,在其教学的过程中非常适合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方式。高中生的心理较为稳定、责任心较强,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时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非常符合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究需求,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物理知识水平的提高。为了满足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对高中物理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更是刻不容缓。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

教学法是在教育思想和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种在进行教学时需要遵循较为稳固的教学程序和方法的策略体系,其体系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以及相应的策略。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则要求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学生以一个共同的任务为学习中心,在强烈探索问题需求的驱动下,通过积极主动地应用学习资源等方法,实现自主探索和相互合作的学习,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学习实践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采用的是一种问题推进式的方法,将教学内容包含到任务中,使学生在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主动的构建。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可以达到学习教学内容的目的,进而促进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优点

高中物理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创造性丰富、有较为明显的时展性等特点。任务驱动教学法与物理学习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相符合,其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学过程,对促进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作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自学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以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所要教授的知识科学合理地融入到其所设计的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与目的,这与学生的认知规律较为符合;高中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精力充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拥有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使学生自主地根据原有知识技能,在不断的分析问题和实验操作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与学生的特点较为符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强调完成任务的方法步骤的基础上,为学好高中物理作准备的同时,还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方法和步骤的可行性进行及时验证,进而加深学习印象,这与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较为符合。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设计合理的任务情境。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按照课本的内容及有关知识点,对具体的任务情境进行设计,以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有效的任务情境,不仅要对问题进行启发性的设置,而且还要准确把握提出问题的时机和具体的环境。例如在实验教学中设置任务,使学生通过反复的实验,对物理现象的内在本质规律进行总结和归纳,或是对当堂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延伸探究,促进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提高。

(2)加强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完成任务的设计之后,教师和学生之间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互动研究和讨论,对任务或问题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在提出任务问题之后,可让观点相近的学生形成一组进行分组讨论,以便快速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这种谈论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以及对信息进行整合与处理的能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展开互动,让各小组学生阐述本组对问题的分析观点和解决方法,然后再由教师对其进行有效、公正的点评。这个点评的过程,不但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生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和表扬,以增加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对任务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找到了任务问题的解决方法之后,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实践操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具体实验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对物理知识进行模拟实验操作;②规律比较法:教师可以全方位、多方面的设计任务,使学生在对比中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③概念迁移法:教师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实践运用和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可以按照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对物理问题进行合理的设置,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完成物理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向阳.高中物理教学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D].湖南师范大

学,2010.

[2]李玉香,周艳红,谷春玲.应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J].教育与职业,2010(15).

[3]梁平.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设计[J].财会

月刊,2010(33).

  • 下一篇: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总结(收集4篇)
    上一篇:酒店出纳工作总结(收集11篇)
    相关文章
    1. 化学实验的研究方法范例(3篇)

      化学实验的研究方法范文篇11.1化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途径“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即使在由经验化学向理论化学发展的今天,化..

      daniel 0 2024-11-24 21:21:50

    2. 花木兰朝代范例(3篇)

      花木兰朝代范文简介:花木兰是北魏宋州人,父亲以前是一位军人,从小就把木兰当男孩来培养。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花木兰生于412年,死于502年,享年90岁,关于..

      daniel 0 2024-11-24 18:42:12

    3. 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的区别范例(3篇

      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的区别范文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而被网友誉为“表白日”。不少情侣选择在这一天登记结婚。2016年5月20日这天,全国各地网友爆料当地婚姻登记处因“人..

      daniel 0 2024-11-24 16:07:13

    4. 民族文化的概念范例(3篇)

      民族文化的概念范文篇1关键词:民族概念;国外民族理论;时代背景一、近代国家民族学说影响下的民族概念这一时期以鸦片战争之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为界限。这一时期,我国..

      daniel 0 2024-11-24 13:37:49

    5. 除油废水的处理方法范例(3篇)

      除油废水的处理方法范文【关键词】采油废水处理方法优化组合达标技术1采油废水及其处理问题1.1采油废水的水质特点采油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的主要成分是石油类和微量的采..

      daniel 0 2024-11-24 05:47:12

    6. 红色教育专题培训范例(3篇)

      红色教育专题培训范文篇1[论文关键词]做大做强红色教育品牌研究当前,百色市依托本地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培训,初步构建了以红色资..

      daniel 0 2024-11-24 03:12:12

    7. 武术长拳教学设计范例(3篇)

      武术长拳教学设计范文关键词:非遗;武术遗产;现状;特征;价值中图分类号:G8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4)01-0051-05山东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策源地之一,历史的长河在齐鲁大地..

      daniel 0 2024-11-23 21:17:12

    8. 呼吸系统疾病与预防范例(3篇)

      呼吸系统疾病与预防范文[关键词]呼吸道;真菌;感染[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7(b)-0041-02目前,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daniel 0 2024-11-23 18: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