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教学反思范例(3篇)

daniel 0 2024-12-31

葡萄沟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方法提高

阅读是人们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活动,是继承优秀文化财富、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方法。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在此,笔者就简单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哪些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明确应该做什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要促进学生语言、思想、品德、情感、思维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主要有五项任务:①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④充实和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⑤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五项任务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最基本的是第一项任务――“发展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严格说应该包括:识字、写字、听话、说话、读书、作文六种能力,其他各项能力和品质的形成,都是在语文能力形成过程中统一完成的,在交流语言和思想情感中,提高认识能力。语文能力中的六种能力都很重曼,但是表达(说话、作文)能力更为突出,因为说话、作文能力是六种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学达到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自能交流,才能称得上语文教学获得实效。

二、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怎么做

明确了目标之后就需要学生掌握达到目标的手段,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怎么做,在阅读教学中,要想实现有效阅读教学这一目标,首先教师应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学习方式和方法的选择上,教师要适当调节,运用适当的教学疗法和手段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之相互穿插,富于变化,有新意,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激发学习兴趣,利用情景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注意以下几点:

1.感于目会于心: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应该精心设计情境内容,教师要洞察学生的内心特点.选取新颖的角度巧妙地设计,触动学生心底里最敏感的神经。

2.明确的指向:在充分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匠心独具地创设与教材意蕴相符合的情境,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占用时问不能过多,以精练的情境来发挥最大的效果。

3.感悟内容和情感:情景设计必须能正确反映所要学习的内容。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要增强课程中的人物、情节的形象性、真实性,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内涵和情感。例如:一位老师在讲《再见了,亲人》(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一课时,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这首歌曲,伴随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旋律,学生听得很是投入,但是这与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不是十分贴切,既浪费时问又不能收到良好效果。

三、提倡自读自悟,调动思维合作、探究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的提出,无疑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活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葡萄沟》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内容易理解,不需要做琐碎的分析讲解,可以引导围绕“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句话展开读书活动。因而我设计了如下合作细读、整体感悟的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自主学习,了解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接着,四人小组合作展开研讨,小组长带领组员根据各自初读课文的体会,说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理由,一起读读有关句子或段落,读后由小组成员简单评议。最后,全班集体交流、反馈学习成果。“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的,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感悟,并且会随着学生跳跃性的思维及时调整引导思路,采用相互补充辩论法、图文结合想象法、品词赏句法等多种形式来感悟、体会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从而让学生情不自禁地热爱上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拓宽领域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种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是学生的个性化感悟。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通过老师所设计、开发的阅读资源,构建具有个性的阅读教学课程,将阅读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尽可能地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阅读资源,优化教学的配置,给学生创造合理、优越的阅渎环境。开发优秀的教学课程,倡导教师、课程和学生之问平等对话,教师要设计、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优秀的阅读教学课程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基础,也是适用于对话的对象;而学生和老师一样,在阅读中扮演着一个对话者身份,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根据自己的思维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角色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渎,针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发表不同的见解,激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并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从各自的视角去理解文本的含义给学生一个自由的阅读空间。对于同一个问题,鼓励学生采取多种表达方式,或者使用语言,或者进行角色扮演,或者用图片描述,展开想象,进行多样化表现,深入文本内涵,重构文本形象,去呈现自已的个性化体验。

五、结语

总之,有效地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使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分析、收集、处理与文本相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并形成独特的感悟、体验和情感。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学就抓起,注意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为其将来更高一层次的学习做准备。

参考文献:

[1]罗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第1版

[2]姜桂芹.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考试周刊》2008年12期

葡萄沟教学反思范文

一、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情况提出了具体要求,而且也在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提出了明确目标,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学生心理特点,通过富有情趣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扎扎实实地开展语言训练。只有这样,学生的情感才会与文本产生共鸣,生成的体验和感悟才会是真实的,才有可能真正领会文本背后的内涵。如,在教完《太阳》一课后,我发现,虽然学生已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但心中还存在着许多疑问。如,他们提出了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外,太阳与人类还有什么其他关系,如果太阳整天照射人类会出现何种情况等一系列的问题。我则让他们展开讨论,并启发他们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分析。这样做,既使学生获取了新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又激发了他们科学探究的兴趣,其对学习语文的价值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让学生成为语文的“乐之者”呢?语文学科本身已包含一定的趣味性元素,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将其予以适当的整合,并设计一些其他趣味性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为学生的思考与语言表达提供机会,这样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如,可让学生讲故事、猜谜语、演课本剧等。

三、提高授课的艺术性

1.精心设计导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精心地设计导语,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如,在教授《葡萄沟》一课时,首先,我在黑板上绘制了一条葡萄藤,藤上挂满了葡萄,学生很快被这一画面所吸引。然后,我适时地引入导语:同学们,你们认识黑板上的这种水果吗?你们知道它盛产在什么地方吗?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的葡萄有的晶莹剔透,有的色如玛瑙,整个葡萄沟都飘着诱人的香味。你们想去那里看一看吗?今天就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登上开往葡萄沟的列车,一同去看看那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样做,很快就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顺利地导入了新课。

2.适度引入背景材料。在学习课文时,教师适度地引入一些背景材料,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其与课文间的距离。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赞扬了伽利略勇于破除迷信的高尚品质,以及认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与研究态度。通过教学,学生基本上能认识到这一点,但认识得还不够深刻。为此,我引入了下列材料:16世纪,布鲁诺因坚持“日心说”而被活活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上,从而把反对当时权威人士的危险揭示出来。这样,学生不仅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中“胆大妄为”一词的含义,而且强烈地感受到了伽利略不畏强权、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

葡萄沟教学反思范文篇3

【摘要】小学蒙语文朗读在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可创设情境、特色范读和反复练习来指导学生感悟。通过朗读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且可在读中感知、读中领悟。

【关键词】教学朗读感悟

小学蒙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蒙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蒙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的真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成为很多小学蒙语文教师的共识。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还是不尽人意:有时课堂上看似热闹的朗读却收效甚微,学生读得盲目,读得无味,读得“有口无心”。主要体现在:朗读训练没有找准“着眼点”、朗读情感未激发、缺乏必要的朗读技巧指导等问题。“读”是蒙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课标也指出:朗读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提升文学素养、培养语感,有助于语言积累,要加强朗读训练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因此,要在蒙语文学习中“入门”,乃至“登堂入室”,必须在“读”上下功夫。那么怎样加强课文朗读训练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点浅见: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音乐伴奏,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在朗读教学中,配上合适的音乐,能帮助学生领会文章的意境。例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我指导学生抓住“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三幅场景的描写,扣住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描写,采用配乐朗读的方法,配上悲壮的音乐,以声传情,以情动人,把学生带到了庄严、肃穆的送别场面,激发了学生对敬爱的的无限哀思,将当时那种巨星殒落天地恸的悲壮情境再现出来,学生如身临其境,深受感染,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读中巧设背景。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受情感的制约,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因情感的冲动而萌生的。老师应根据文章的特点设置背景,使学生受到情感的感染,直觉思维、想象思维、形象思维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担任角色。

在朗读中,让学生担任角色,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乐于朗读、勤于朗读、善于朗读。有的课文内容十分抽象,或者学生对文中描述的内容比较生疏,教师通过巧妙地创设情境,能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使文章的内容形象地展现在他们眼前,从而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特色范读,融情于声反复练习,引导感悟

教师在备课时,要特别注重备“范读”。因为范读是朗读教学中任何指导方法都无法取代的,它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欣赏水平。因此,范读中教师的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特色范读能披文入境、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以其声、其情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氛围,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共鸣。范读时机的选择要恰当,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课前的范读既可以引导学生读准课文,也重在激情,以老师的声音和感情来感染学生,引声动情,使学生进入角色;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好全文作好铺垫。课中范读,教师应选择重点的段落或特殊的句子加以示范,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中的词语,从而帮助理解全文。

三、反复练习,引导感悟

每一次朗读有不同的要求,阶段的朗读也应该有重点要求。一开始,我们的朗读重点要求是要做到字正腔圆、口齿清晰,主要是为了读准字音。接着,重点在消除不正确的拖音,要读得轻盈。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读的文章多数是语调轻盈的,适合训练消除拖音现象。消除拖音往往与学习停顿一起进行,但也有不同的侧重点。需要指出的是,有些班级学生读书一字一顿的,很生硬,很不自然。这样读书,拖腔拖调的现象是消除了,但是如果为了不拖腔就杜绝拖音,那就是倒洗澡水的时候一同倒掉了盆里的小孩了。朗读中肯定有拖音,句中肯定有拖音,句中的停顿有时是音断意不断,有时就是以拖音来处理的,朗读中的重音也往往需要拖长音调。

四、注重评价,激发信心

课堂上,教师及时的评价、点拨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发学生信心的手段。在课堂中,我经常这样鼓励学生:“到目前为止,你是读得最出色的。”“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啊!”“你读得真好听,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好了。”在教学《葡萄沟》时,让学生初读课文后,我问:“你喜欢葡萄沟的什么?美美地读一读这一部分。”一名学生读了这一句: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学生读得很流利,但没有感情。我说:“你读得真流利,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而且没有读错一个字,如果你能读得让大家觉得葡萄沟的葡萄真美啊,就更好了。”我又请了一名学生朗读,当学生读到“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时,我咂咂嘴巴,学生都笑了。我说:“葡萄沟的葡萄真美啊!真想摘一串尝尝。”

我想,这样的评价,这样的表扬,让读书的学生如沐春风,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人意识,更使他们掌握了学习课文的方法。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激情之语喷涌而出,整个课堂也活力四射。叶圣陶先生说:“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这便是蒙语文课朗读所应追求的境界。若想要追求这一境界,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指导学生朗读上下功夫,寻找有效的方法,让我们的小学蒙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参考文献

  • 下一篇:初二学习计划(收集15篇)
    上一篇:安全生产的工作总结(收集11篇)
    相关文章
    1. 葡萄糖在农作物的功效范例(3篇)

      葡萄糖在农作物的功效范文参考文献:[1]董本正.“糖类”专题的复习[J].生物学通报,2004,(09).[2]许凤芹,刘桂茹,杨学举.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5,(01).
      葡萄糖在农作..

      daniel 0 2025-01-01 08:22:12

    2. 虚拟仿真教学案例范例(3篇)

      虚拟仿真教学案例范文由于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岗位活动的一种就业能力教育,突出特征是从事技术、技能、技艺、技巧等实践性教育教学,按照目前学者对VR/AR技术呈现的普遍描述..

      daniel 0 2025-01-01 05:47:12

    3.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范例(3篇)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范文篇1关键词:虚拟仿真;经济管理;实验教学;O2O协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专业融合带来的实验教学创新,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daniel 0 2025-01-01 03:12:12

    4. 虚拟现实技术案例范例(3篇)

      虚拟现实技术案例范文【关键词】虚拟化技术;信息化资源;计算机将虚拟化技术应用到信息化资源整合中可以有效地降低运中心的运营成本,提高系统对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会使系统在..

      daniel 0 2024-12-31 21:17:12

    5. 先进制造业的定义范例(3篇)

      先进制造业的定义范文得:一、充分认识争先创优的重要意义争先创优是敢创一流的勇气,是永不懈怠的精神,也是共产党人勇往直前优良传统的具体表现。具体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

      daniel 0 2024-12-31 18:42:12

    6. 科技发展的好坏范例(3篇)

      科技发展的好坏范文【关键词】公司内部;风险投资;破坏性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一些公司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一些较大的问题。多元化的社会和技术..

      daniel 0 2024-12-31 16:07:12

    7. 大气环境规划范例(3篇)

      大气环境规划范文篇1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间署,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它与很多学科密切相关。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规划没有与城市规划..

      daniel 0 2024-12-31 13:53:29

    8. 班级文化设计范例(3篇)

      班级文化设计范文篇11完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提升学生的凝聚力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需要不断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方案的实行,加强方案的规划与设计,在完善校园文化的同时提升班级文化..

      daniel 0 2024-12-31 05: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