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的健康管理范例(3篇)
亚健康的健康管理范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近几年关于亚健康的一些文献资料,提出对亚健康概念、症状、根源、严重性的一些认识,以及当代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的现状,探讨大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改善亚健康状态的必要性。
关键词:亚健康;大学生;体育锻炼;改善
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显示,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亚健康”像钟摆,是摆向“健康”还是摆向“疾病”,就看你怎么摆了;还有的说“亚健康”有点像“比萨斜塔”,看上去是斜的,虽然没有倒塌,但随时会有倒塌的危险。
1.亚健康
1.1亚健康的概念
“亚健康”是现代社会出现的一个新的医学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医学界对健康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今社会有一支庞大的人群,身体有种种不适,而到医院检查又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医生也没有更好地办法来治疗,这种状态被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指的是人体处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边缘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症、次健康状态、灰色状态、潜病状态。亚健康状态虽然没有发生器质性病变,但功能性已改变,有可能发展为病症。为区别于“第一状态”――健康和“第二状态”――疾病,人们把“亚健康”状态称之为“第三状态”。
1.2亚健康的主要表现
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心慌气短、心烦意乱、夜里多梦、睡眠质量不高;面色憔悴,双目无光泽,特别是眼下灰暗发青;指甲卷曲、月痕不齐、甲面白点;手心热、口干、全身倦怠无力,经常自汗、盗汗;突然感到视力下降,伴有目涨、头疼、头晕;食欲不振,情绪不稳定、易怒,情绪低落,犹豫不决;记忆力减退、焦虑,精神不振;注意力难集中,耐力下降,衰退等等。
1.3亚健康产生的原因
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用脑过度,心理压力增大,现代人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都是亚健康产生的原因;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的进步、城市人口生存空间随着人口、车辆的增多而相对狭小,噪音的增加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很多影响,使人心情郁闷烦躁;另外人体的自然老化,缺乏科学的体育锻炼都是导致亚健康产生的原因。
1.4亚健康的严重性
亚健康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有1/3以上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年龄大多在20-45岁之间。亚健康人群遍布社会的各个阶层,老人、孩子、高校学生……
城市老人的亚健康主要表现为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
高校学生的亚健康主要表现为:无精打采、两目干涩、食欲不振、抑郁寡欢、睡眠障碍、人际关系紧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发呆、沉默、周末不想出去活动。
2亚健康现状
2.1高校学生亚健康的类型
根据《中国身心健康量表》和教育部、WHO联合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高校学生亚健康状况分为四大类:躯体性亚健康(腰酸背痛、体力不支、食欲不振等),心理性亚健康(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焦虑不安等),思想亚健康(无责任感、情绪对立等),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空虚无助、孤独冷漠等)。
2.2高校学生亚健康现状
经调查发现,各地的高校学生亚健康发生率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不大,均有65%左右的发生率。造成差距的原因可能与诊断标准、地区差异和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关。
2.3体育锻炼对高校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影响
有数据显示,随着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量的增加,其亚健康状态越不明显。同时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都对减少亚健康状态有积极作用,也就是说体育锻炼的各个因素均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亚健康状态的发生。通过比较不同运动量的高校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发现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而减少。
3体育锻炼对改善人体亚健康状态的作用
3.1亚健康的治疗手段
亚健康的治疗不能仅仅依赖医疗手段,可以从矫正生活方式和提高心理调节水平方面入手。体育锻炼通过科学的身体活动形式给予人体器官、系统一种良性的刺激,可以促进身体结构形态、生理机能等方面发生适应性反应和变化,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亚健康的运动疗法指的是通过体育锻炼的方法来防止和治疗人们的亚健康状态。
3.2体育锻炼与亚健康
有学者认为,锻炼可以控制体质量,减少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减低紧张和抑郁,获得精神享受,建立自尊心,增加社会交往。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人在体育活动中可以恢复动物天性,抵御各种异化机能,消除文明力量对自己的摧残。从生理学角度提高身体素质;流行病学角度提高抵抗力;生态学角度提高人体适应能力;心理上克服紧张、焦躁和不安;社会学角度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哲学角度做到返璞归真。
3.3体育锻炼与高校学生亚健康
体育锻炼在预防和改善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体育锻炼,首先,可以改善机体健康状况。长期的体育锻炼可以避免机体发育不良以及智力、情感、个的发生,还可以提高健康状况。其次,可以培养高校学生乐观、积极开朗的心态。在各种体育项目中,在于同伴默契配合的过程或是与对手斗智斗勇拼搏的过程中,逐渐增强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再次,可以培养高尚的情操与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有利于锻炼个人坚持实现目标、勇于克服困难、吃苦耐劳、战胜自我的品质。第四,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体育运动可以协调人际关系,提高高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亲近感,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二极体荣誉感,还能磨练学生的个人品质。最后,体育锻炼可以预防和治疗生理、心理疾病。体育锻炼有助于大脑恢复正常功能,加强神经系统对全身各部分的调节,使人精神振奋、心情愉悦,是预防和改善“亚健康”状态的良药。
4结论与建议
4.1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改善“亚健康”状态的最佳手段
运动不仅能增强人体器官的生理机能,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亚健康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状态,有可能向第二状态-生病发展,也可以通过治疗发展成为第一状态-健康。因此,体育锻炼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议高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重视体育课堂,同时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4.2提高学生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健康知识教育,使学生真正懂得健康的意义。
4.3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定期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平时多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4.4培养学生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引导学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使学生生活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
参考文献:
[1]吴洁,梁磊.亚健康成因分析及预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2)
[2]张路星,朱耀平.解读亚健康[J].湖北体育科技,2005,24(4)
[3]高玉霞.城市运动与不运动老人亚健康状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
[4]孟军堂.“亚健康”与体育锻炼[J].太原科技,2004,2
亚健康的健康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教师亚健康干预措施
亚健康概念最早由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我国于1996年5月正式提出。是指人体除了健康和疾病状态外,还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第3种状态,也称潜病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状态、灰色状态等[1]。进入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主要表现为失眠或睡觉障碍、心理疲劳、便秘、障碍、时差综合征、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等多种心身障碍。除了这些不适外,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查往往没有异常发现,这就是亚健康的危险所在,使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些身体的不适。进一步发展可导致疾病。如果对亚健康状态给予及时、恰当的干预处理,身体则可以向健康方向转化,这正是重视亚健康状态的意义所在。
1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具有普遍性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研讨会有人指出:中国人口中健康人群占15%,非亚健康者占15%,亚健康人群占70%。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2]:接受体检的1866名知识分子中,不同人群的亚健康状态率不同,最高达到96%,且与职称成正比,正教授为95%,副教授为89.4%,其中40~50岁组亚健康状态率高达90.4%。暨南大学医学院对广东省19所高等学校教师进行亚健康状态调查结果[3]:从年龄分布来看,30岁组亚健康发生率为79.17%,小于40岁组发生率为男性为71.3%,女性为82.49%,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的一项调查更令人吃惊:近5年中,中国科学院所属的7个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共134人谢世,平均年龄仅为53.5岁。国家体改委公布的一个专项调查表明,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58岁,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0岁左右。笔者2007年曾对河池学院226名教师亚健康状况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4]:有77.50%的女教师和69.81%的男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有34.96%具有5种以上亚健康症状。
2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成因分析
2.1身心过度疲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不断扩招,教师的工作量不断加大;在各种任职、科研与职称评定等硬性指标不断提高的压力下,工作负荷普遍增加,导致教师精神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睡眠不足、身心疲惫,造成健康透支,结果出现了亚健康状态,引起机体各系统产生不良的反应,如睡眠质量下降,消化不良,消化道溃疡,紧张性头痛,心动过速等症状。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大多数人期望值较高,过分追求完美,无形中给自己造成压力。
2.2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其中膳食不平衡、吸烟、酗洒、过少运动是造成亚健康状态主要的原因。此外,滥用药物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2.2.1膳食不平衡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均可引起疾病。一些教师工作和科研任务较多,时间紧,对一日三餐安排得不合理,饥一顿,饱一餐,有时不吃早餐,有时暴饮暴食,一些教师应酬多,高脂肪、高盐、高热量、高蛋白质食物摄入量过多;也有部份女教师追求苗条,有意节食,这些都是导致肥胖或营养不均衡的原因之一,也是亚健康状态的隐患。从我院教职工体检结果显示:血脂异常和血脂水平不断上升及脂肪肝、糖尿病、、胆石症等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2.2.2吸烟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少量的尼古丁虽然可以使大脑兴奋性提高,但同时降低了大脑的抑制过程,使兴奋与抑制的平衡受到破坏。短暂的兴奋过后,取而代之的是超限抑制和疲劳。长久吸烟,尼古丁直接损害大脑细胞,使大脑皮质发生退行性改变,使智能衰退,出现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工作和学习效力下降。
2.2.3酗酒洒精对人体的直接作用为中枢抑制。少量饮酒出现大脑皮层抑制解除、兴奋等现象,大量饮酒后可导致急性酒精中毒。酒精也会降低人们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还会损害肝功能。
2.2.4运动不足随着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人们常常以车代步,用于运动的时间相对减少。再加上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负担沉重,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少。长期运动不足,使得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迟钝,协调性差,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久而久之会出现新陈代谢减慢,思维迟钝,大脑功能退化,免疫功能降低,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或导致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2.3环境污染的不良影响水源、空气污染、噪声、微波、电磁波及其它化学、物理因素污染是防不胜防的健康隐性杀手。
3亚健康的干预措施
引起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行为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亚健康是机体在功能状态下降时发出的信号,但亚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它极不稳定,易于转化,随时可以由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恢复或由亚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恶化。究竟向哪一方面转化,就要看人体自身采取的措施和自身的免疫水平。针对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普遍性,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健康教育,普及亚健康知识。学校应针对亚健康状态人群的年龄,亚健康类型分别进行集体与个人的健康教育,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工作,使亚健康状态向健康方向转化。(2)调整个人心态,减轻工作压力。要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恰当的社会定位,学会自我调节身心状态,寻找最佳的,合理的休闲方式来摆脱压力。(3)加强教师食堂管理,均衡营养,合理膳食。(4)遵循生物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足够的睡眠是预防和消除疲劳最有效、最彻底的方法,严格作息时间与生物钟同步,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5)合理科学运动,增强免疫功能。(6)定期健康体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维护高校教师身心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为教师创造宽松和愉快的工作环境,尽量避免教师超负荷劳动,努力为教师解决生活各方面困难,减少亚健康状态的发生,降低亚健康状态对高校教师的危害。
参考文献
[1]于智敏.走出亚健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23.
[2]林顺治.国民亚健康状况之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3):109-111.
亚健康的健康管理范文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方法,对亚健康——患病与健康之间的身体状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得出亚健康的分类与内容、亚健康产生的四大原因、五大危害及临床表现,提出如何克服亚健康走向健康的合理方法,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提高理论依据。
关键词
健康患病膳食运动健身
AbstractThisliterarygraceusestheculturalheritagedatamethod,logictoreasonlogicallythemethodetc.method,tosecondhealth-fallillandhealthofthebodyappearanceofcarriedonanalysisandinquiryinto,getsecondhealthofclassificationandcontents,secondhealthy\
outputfourgreatestreasons,fivebigendangerandclinicperformance,putforwardhowovercomethesecondhealthyalignmenthealthof
reasonablemethod,theaimisraisingthetheoriesfortheathleticsteachingofthehighschoolaccordingto.
KeywordHealthyfallillmeal
sportworkout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健康是福,没有健康将一事无成。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即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三个方面。而在一定条件下,许多人却在健康与患病之间的某种状态上徘徊,人体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生理过程遭到破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运动能力受到一定限制或降低,心理失去平衡,抑郁、焦虑,恐怖等,生理活力降低、适应能力不同程度上减弱,但临床检查机体无确切病症,这种机体状况称为亚健康或灰色状态,它是健康与患病的临界态。一般人称之为“病前征兆”。
一、亚健康的分类和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WHO四位一体的健康新概念为依据,亚健康可划分为:
1、躯体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体力疲劳、虚弱、周身不适、性功能下降和月经周期紊乱等;
2、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
3、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突出表现为对工作、生活、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对人际关系难以协调,即角色错位和不适应是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的集中表现;
4、道德方面的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明显的损人害己的偏差。
(二)按照亚健康概念的构成要素分类:
1、身心上有不适感觉,但又难以确诊的“不定陈述综合征”;
2、某些疾病的临床前期表现(疾病前状态);
3、一时难以明确其病理意义的“不明原因综合征”,如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综合征、疲劳综合征等;
4、某些病原携带状态:如乙肝病原携带者、结核菌携带者、某些病毒携带者等;
5、某些临床检查的高、低限值状态,如血脂、血压、心率等偏高状态和血钙、血钾、铁等偏低状态等;
6、高致病危险因子状态,如超重、吸烟、过度紧张、血脂异常、血糖、血压偏高等。
(三)按身体的组织结构和系统器官分为神经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骨关节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特殊感官等亚健康状态。
二、亚健康的原因
亚健康在人一生中可间断也可持续,当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诱发疾病。是患病的主要诱因和起源。亚健康是怎样引起的呢?其中有社会的、心理的、营养的、环境的等诸多因素。
1、过度紧张和压力。研究表明长时期的紧张和压力对健康有四害:一是引发急慢性应激直接损害心血管系统和胃肠系统,造成应激性溃疡和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加速血管硬化进程和心血管事件发生;二是引发脑应激疲劳和认知功能下降;三是破坏生物钟,影响睡眠质量;四是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恶性肿瘤和感染机会增加。
2、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如高盐、高脂和高热量饮食,大量吸烟和饮酒及久坐不运动是造成亚健康的最常见原因。
3、环境污染的不良影响。如水源和空气污染、噪声、微波、电磁波及其它化学、物理因素污染是防不胜防的健康隐性杀手。
4、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刺激。这是心理亚健康和躯体亚健康的重要因子之一。
三、亚健康的危害
(一)亚健康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前状态,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均是从亚健康人群转入的。
(二)亚健康状态明显影响工作效能和生活、学习质量,甚至危及特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如高空作业人员和竞技体育人员等。
(三)心理亚健康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患,甚至造成自杀和家庭伤害。
(四)多数亚健康状态与生物钟紊乱构成因果关系,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
(五)严重亚健康可明显影响健康寿命,甚至造成英年早逝、早病和早残。
四、亚健康主要有以下临床表现:
(一)生理性较轻度失调,经常患感冒,身体乏力,食欲欠佳,烦闷,心悸,健忘,失眠等。
(二)轻度身心失调没有得到调整或控制,却进一步发展,成为患病的高危趋势。如长久头痛,偏头痛,头昏耳鸣,精神不支,反复感冒,给人印象是精神不振,活力减退,对周围环境冷淡等,则主要表现在营养不良,长久痨损。
(三)已经有病变,症状尚不明显或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未被明确诊断。
五、对策
我们要足够地重视身体所处的亚健康状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把疾病防范于未然。
1、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营养。其中,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和矿物质,而维生素C、B族和铁等对人体尤为重要,因此每天应适当地补充多维元素片;调整机体各组织的营养补给,调整血液循环和机体新陈代谢及免疫力从而调节机体功能状态。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营养搭配也是人们迈向健康的现实选择。元代饮膳太医所著《饮膳正要》就强调“药补不如食补”,例如羊肉、茴香豆加苹果、官桂调制成汤可以补益、温中、顺气;用五味子、人参、砂糖调制的汤可以生津止渴、腹精益气等。
2、调整心理状态并保持积极、乐观;及时调整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3、增加户外体育锻炼活动,每天保证一定运动量。运动健身如登山、跑步、游泳、保健操等各项体育活动都是走向健康的主要途径。古代名医华佗曾说过:身体常使小牢,则百达和畅,气血常养,精神内生,经络运动,外邪难袭。科学合理的运动健身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机体活力,加强血液抗凝系统活性,延缓衰老。可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1984
2.陈青山,鄢红洁.传统体育养生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对心理学的建议和意见范例(3篇)
对心理学的建议和意见范文篇11.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和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对XX试验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
-
生物个体的概念范例(3篇)
生物个体的概念范文关键词: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方法;有效教学一、巧用生活谚语,引出概念教学高中生物教学中其实很多的知识都是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但是如果把这些知识深化和概括..
-
推进网络安全建设范例(3篇)
推进网络安全建设范文关键词:虚拟局域网;医院;网络安全;建设引言伴随医院信息化建设脚步的不断推进,众多医院挂号、门诊、住院等各个流程产生的数据均实现了网络传输,网络安全在..
-
逻辑思维的专业范例(3篇)
逻辑思维的专业范文逻辑学由亚里士多德创立,是从形式和非形式两方面来研究概念、命题、推理及其各自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本质是以思维为研究对象,寻求事物的相互关系,并通过..
-
动物医学周记范例(3篇)
动物医学周记范文食疗,亦称“食养”、“养生”。泛指以饮食达到营养机体、调治疾病、保持健康、提高人体健康素质的一种手段。它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的。大约在170万年前..
-
科技创新对国家的重要性范例(3篇)
科技创新对国家的重要性范文政府的作用除了通过制度安排创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为产业经济的发展开辟道路之外,还在于对科技创新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许多国家..
-
逻辑推理的理论范例(3篇)
逻辑推理的理论范文论文摘要:逻辑学是研究推理的一门学问,而推理是由概念、命题组成的,不懂得命题就不懂得推理。普通逻辑学在研究命题时,主要是从二值逻辑的角度研究命题..
-
营造书香校园范例(3篇)
营造书香校园范文营造国学氛围,弘扬精品文化营造浓厚教育氛围学校校园布局在精、雅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建筑文化、塑像文化、楹联文化、篆刻文化等传统文化来美化校园。经典名..
-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