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的内涵(收集3篇)

daniel 0 2025-10-31

汉字文化的内涵范文篇1

在标志设计中,以形达意的汉字解构重构是指通过汉字解构重构后的外形直接反映标志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让受众见形知意,意与形会。汉字虽只有“点、横、竖、撇、捺、折、弯、钩八种基本笔画,但如果通过视觉审美的间架结构和谐地组合成整体,就能产生独特的造型艺术美感。在标志设计中,以形达意的汉字解构重构主要依据汉字点画和字形结构,运用添加、删减、重组、改造等手法,将汉字结构与外在形态加以美化或与其他图像融于一体,赋予汉字新的视觉审美形象及标志所要求的特殊含意。当然,以汉字为主要元素的标志设计在解构重构时,应注重对汉字“形与“意的融合、整理、归纳,进行寓意、美感上的视觉再创造,设计、创造出全新含意的视觉形象,从而达到以形达意的设计目的。“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地、情感地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常常采取象征、寓意、夸张、变形以至抽象等艺术语言,以突破感受的经验习惯。从汉字的形入手,通过解构重构来表达标志深邃的含意,是标志设计中常用的手法。

在设计时,以汉字为主元素,在充分理解设计要求与意图的基础上,借鉴汉字的架构、笔法、布白、虚实、承转、长短、宽窄、大小、高低、粗重、俯仰、轻逸、苍茫、秀润、急疾、疏密、斜正、争让、主次、向背等规律,运用对称、均衡、对比、韵律等审美原则,以概括凝练的手法,对汉字加以巧妙地处理与变化,产生全新的视觉图形,从而设计出极富民族韵味的汉字标志。香港设计师靳埭强非常善于运用汉字作为设计元素,重视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标志设计中,强调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利用汉字元素进行解构重构,合理地变形、取舍与创新,设计出以形达意、符合东方情感与审美的标志。如他为中国银行设计的标志,造型上以汉字“中和古钱币为元素进行解构重构,以形达意、意寓形中。中心的方孔以中线贯穿象征流通和联系,外圆则寓意中国银行面向世界的企业理念,同时又融合了中国古典哲学“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整体标志颜色为传统的朱红色,彰显出民族特色,既表现了金融机构的社会功能,又准确传达了中国银行这一特定概念。造型简洁、内涵丰富、寓意清晰,将中国银行的基本要素、经营理念囊括于一个“中字的解构重构中。利用汉字解构重构的组合变化来以形达意是现代标志设计的有效手法之一,依托汉字独特的结构、笔画、布白、虚实等规律,运用对称、均衡、对比、韵律等形式美法则,对汉字的外形进行巧妙地处理,就可以演绎出全新的视觉符号。

如靳埭强为重庆设计的城市形象标志,以汉字“庆为基本设计元素,“双重喜庆为创作主题,用书法特有的枯笔效果结合解构重构手法,将两个欢乐喜悦的“人重叠成一个“庆字,既道出了重庆名称的历史由来,又表现出两人携手并进、迎向未来、共谋重庆发展的精神内涵。整个标志配以代表吉祥、时尚的红、黄二色,巧妙而又形象地传递出重庆人“广“大的开放胸怀和“双人成庆的寓意。由“庆字解构出的“广、“大二字的双人之形,充分地达到了以形达意的设计目的,成为极易被大众接受的视觉传达语言,很好地诠释了标志作为符号所具有的代表性与象征性意义。

2隐形见意的汉字解构重构

隐形见意的汉字解构重构是指汉字字形被隐含于标志图形中,通过解构重构后的汉字图形来展现标志预期传达给受众的含意。通过这种方法的汉字解构重构,汉字的外在形态在标志中已经隐去,视觉图形则凸显于视觉中心,从而汉字与图形虚实相交、兼容并蓄、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如香港大新银行标志由两颗中国传统算盘珠解构重构成一个“大字,寓意为客户“精打细算服务宗旨,巧妙地表现出企业理念,在视觉造型上阴阳互补、虚实相生、前后置换,具有强烈的运动态势,暗含该银行发展趋势迅猛。在对汉字标志进行隐形见意的解构重构时,必须充分领会设计主题的含义、目标、企业的经营理念及服务受众群,然后再对汉字的外在形态与含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采用解构重构手法经过巧妙构思、归纳、整理、组合形成全新的视觉图形,达到隐形见意、形意一体,从而创造既具个性、饱含民族特色与文化内涵,又能有效传达信息的标志。如中国工会会徽标志采用的主要设计元素就是汉字“中“工,设计者通过解构重构将二字变形成一大一小两个红色同心圆,并用二字共同的竖画紧密联系一起,寓意着中国工会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团结、齐心、统一。

整个标志简洁、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了中国工会的职能与内涵,颇具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充满了热烈而恒久的生命力。汉字笔画结构复杂,各种字体的笔法变化多端,但整体字形趋于方正平板,这对标志设计中隐形见意的汉字解构重构带来一定的不便,难以充分发挥解构重构的艺术化设计手法。基于此,在进行汉字为主体的标志设计中,无论是设计构思还是造型表现,都要充分考虑汉字的字形、笔法、字体、字势等客观实际,以及艺术表现的自然、合理、巧妙。通过对汉字整体性能的把握与含义的深度发掘,形成隐形见意的构成关系,产生极具创新与视觉表现的标志。如北京东道形象设计制作有限责任公司为杭州市设计的城市标志,是以汉字“杭的篆书演变为基础的。“杭古义为舟、船,杭州得名于“大禹舍舟登岸的历史典故。通过隐形见意的解构重构,设计者巧妙地将城廓、建筑、航船、园林、拱桥等诸多要素融入“杭字中,使整个标志如一扬帆起航的航船。该标志运用江南建筑中具有标志性的翘屋角与圆拱门作为“杭字的外在视觉形式,虽隐去了字形,但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江南地域特征。而且,标志中还隐含了杭州著名景点“三潭印月的形象,凸显了杭州“五水共导的独有城市特征,寓含了杭州历史文化底蕴,又象征着杭州正扬帆起航、积极进取、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

3形意相融的汉字解构重构

形意相融的汉字解构重构是指在标志设计中,汉字与图形异质同构,通过添减、取舍、变形、颠覆、同形同构、异形同构、分解重构、以图结字、元素融合等解构重构手法,使汉字与图形建立起由内在至形式上的某种共性,达到字与形有机地合二为一,从而巧妙地揭示设计意图,有效地传达信息。形意相融的汉字解构重构,不仅可使标志具有汉字的形象特征,同时还能通过外形与标志寓意相关联,达到一种似与不似之间的视觉效果,勾引起受众认知的兴趣和丰富的联想。如陈玉昶设计的中国铁路标志,采用“工人二个汉字解构重构而成,变形的工字如铁轨横切面,人字呈环形于工字之上,配上红色既如初升太阳,又有东方光明、祥和之意。“工与“人形意相融于一体,恰似行驶在社会主义建设大道上的火车头。整个标志构思精巧、构图精美、意蕴深刻,醒目、简练、形象、文化蕴涵丰富。汉字造字本身就源于象形,具有很强的图形性、符号感及造型价值。因此,在将汉字解构重构进行标志设计时,要精心地将字形与图形符号相融合,将汉字造型与标志意蕴相融合,从而使标志创意与造型完美无缺地融于一体,达到形简意赅、传情达意、内涵丰富的预期目标。

在进行形意相融的汉字标志设计时,由于汉字笔画多寡悬殊、结构复杂、可塑性较差,在解构重构时难以做到汉字与图形之间的形意相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巧妙地运用汉字与图形的特点及蕴含的意义,在解构重构时从整体着手、省略细支末节、注重文字图形之间的融合,造型要自然合理,形象力求新颖别致,达到形与意的完美相融与统一。优秀的汉字解构重构标志,要如羚羊挂角般无迹可寻,切忌牵强与削足适履,为了适合特定的形态而对汉字笔画蛮横地改造、甚至扭曲变形,而是要新颖、巧妙、自然、易识别,有利于设计意图的传达与表现。毕竟实用、有的放矢是标志设计的第一要义。脱离这一要义,标志的功能需要与商业诉求就无法得以表现,形意相融也就无所依附了。分析现有形意相融优秀的标志作品,无不是贴切、自然、信手拈来皆成妙境的。如北京始创国际企划公司设计的2008年申奥标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其构思为传统印章形的“京字,通过解构重构的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将京字幻化为载歌载舞、昂首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生动地表现出北京张开双臂喜迎八方来客的热情与真诚。整个标志如一方充满传统文化底蕴的印章,其中人的造型暗含“京的神韵,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中国韵味,可谓是形意相融的完美结晶。

另外,形意相融的汉字解构重构要重视设计元素的挑选、切分、组合及转化,从而能合理地将汉字、图形元素重构在一个标志中。当然,这除了需要艺术、美学及设计技巧之外,还必须遵循符号学的原理。标志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种符号,而符号本身具有能指与所指二重性:能指为承载符号内容的“中介物,即“形,代表着标志的表达层面;所指为符号在其受众心里的表象,即“意,代表着标志的内容层面,它与受众心理及知识结构、文化背景及经验积累有密切关系。正如贡布里希所言:“读解图像和接受别的信息一样,得依靠对各种可能性的原有知识,我们只能认出我们知道的东西。凡是优秀的形意相融标志设计,往往在能指、所指二重性上会达到既稳定又统一的完善结合。如2010年世博会标志,就是这一思想的完美体现。整个标志运用解构重构中的切割、连接、形图共生等手法,将汉字“世与字母、数字巧妙地同构于一体,形成一个三口之家相拥、放飞梦想的视觉画面。在视觉上合理地解决了相关符号间的对立与矛盾,使之相互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贴切而又生动地阐释了世博会“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和“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4结语

汉字文化的内涵范文篇2

历史随着日月星辰的轮回而转变,但是无论时光怎样轮回,汉字作为一种始终不变的文化载体得到了继承的发扬,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人们审美带来视觉享受。汉字的主要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汉字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文字,他为了适应人们生产生活需要而产生,是最具艺术感和美感的表达符号,面对各种纷繁的图案,文字以独特的方式发挥这符号的艺术性价值;汉字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历朝历代中的重要事件,还是一段历史的兴衰存亡,文字担当了记载的重任;汉字是人们经过几千年的生产经验积累而来的,汉字凝聚着无数劳动人民辛勤的汗水和丰富的经验,是智慧的结晶,是勤劳美德的彰显。因此,回顾历史,汉字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作用;展望今天,汉字承担着将祖国优秀文化传播的重担。

2、汉字在平面设计作品中的应用分析

2.1汉字在标志设计作品中的应

在平面设计中标志可以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首先标志通过具有特征的简单符号,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汉字的标志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既体现了汉字独特的优势,又照应了标志的特征。将汉字用于标志设计作品中,在我国已经有了两千年的历史,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发现。将汉字应用于标志作品的设计有两大优势:一方面是汉字为国人熟悉的符号,直接引用省事便捷;二是文字本身具有欣赏价值,符合标志单纯、显著的要求。例如:“北大”所采用的是篆字的字体形式来进行表现,通过中国印章的风格进行构图,将“北大”二字做成圆形里,经过设计加工,简洁的两个字笔画匀称的排列,看上去整齐统一,摒弃了书法中篆书本身的随意性,增加了两个字深刻的内涵,节奏明朗、风格朴素、结构疏密有致、笔法隽永,透出了文化本身的缕缕馨香和人文情怀。由此可见,汉字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应用,可以使标志的内涵更加丰富,构图更加简洁,并且可以将浓厚的文化情怀与民族精神溶于其中。

2.2汉字在书籍设计作品中的应用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积累,是人类文化流传的载体和媒介。在平面设计中书籍的设计最应该吸取的就是汉字的元素,因为汉字与书籍有着紧密的联系。古往今来,汉字在书籍的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作品不少,例如《朱熹千字文》的设计,在内容上将朱熹原有的字形进行放大,既有统一规划,又不是原创的味道,另外,使用文武线将传统的风格进一步强化,不同的文字符号看上去更加鲜明,被注入了文化内涵;封面设计也充分利用汉字元素,将点、撇、捺作为三册数的封面,笔画粗犷稳健,力道匀称,将汉字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创造出了书籍设计中的典范。在现代书籍形态的设计中,汉字依然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运用元素,从文字的编排、大小的设置、字形的安排等都注重汉字带来的视觉效果。汉字在书籍中的应用将书籍的文化内涵和汉字的唯美形式相统一的结果,促进了汉字的发展。

2.3汉字在海报作品中的应用

海报设计作品要求画面具有观赏性和醒目性,而汉字的引入可以为海报注入文化内涵,实现海报作品的要求。在海报的设计中,很多设计师越来越关注汉字的运用,汉字是我国千百年来文化内涵的积淀,承载着一些固有的品质。例如:在一组水墨手法进行和海报设计中凸显了这一特色,水墨与汉字的融合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不仅赋予了传统的水墨以新的内涵,而且丰富了汉字的设计手法,在水墨与汉字的融合作品中,读者可以读到“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的丰富内涵,其中汉字进行了简化、夸张的变形处理,传达出文字的文化底蕴,也传达出美术元素,从布局的新颖、线条的美感、风格的洒脱飘逸,海报设计中文字背后的文化性和精神性融为一体,并体现出了一定的社会性,吸引读者耳目的同时,将中国传统文化彰显了出来。

2.4汉字在包装设计作品中的应用

包装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产品的关注度,促使人们产生购买的欲望,良好的产品包装设计是产品重要的营销手段,而汉字在包装设计作品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包装设计的效果。汉字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汉字这种独特的属性应用于包装设计中,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感染消费者,以独特的视觉效果吸引消费者,进一步诱发购买的欲望。例如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商品,在包装设计中将文字元素溶于其中,一方面迎合了消费者追求高品位生活的心理;另一方面实现了商品促销的目的。在包装设计中要求汉字在字形、字体、排版等多方面进行元素的整合,做到夸张但不媚俗,清新但印象深刻,恰到好处的将传统汉字文化与现代包装设计进行完美的结合。

3、结束语

汉字文化的内涵范文篇3

日语中有一个汉字叫做“?”,读作“Ma”,广义是指空间或时间的间隔。虽然这个汉字在汉语里也有,我们简化为简体字“间”,但是很难在汉语中找到与之完全相匹配的词汇解释和翻译它。“?”可以是一段距离、一个空间、一段空白、一个休止,也可以是一种余韵、一种美感,是一个无法计量的单位。“?”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单词,它根植于日本人的内心,影响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乃至传统艺术,是日本文化中具有日本特色的一个特性。本文主要探究空间意义上的“?”在日本传统住宅中的体现。日本传统住宅建筑的一大特征,可以说是基本上没有墙壁,全都是开放式的一体化建筑物,且对非直接居住空间非常重视。比如“玄?”、“??”、“床の?”这三种非直接居住的空间,是日本传统住宅的特色,也是西洋建筑物所没有的空间。通过对这三大特殊空间的考察,探讨日本传统住宅中具有神秘色彩的空间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二、玄?(玄关)

“玄?”一词源于中国,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秒之门”,指道教内炼中的一个突破关口,道教内炼必须首先突破此关口。在日本文化中,玄关是镰仓时代禅宗所使用的佛教用语。“玄”是深悟境地之意,“关”是入口的意思,玄关也就是通往深奥佛教之道入口之意。到了17世纪左右,武士们开始在宅邸的进门处建造一个带有“式台”(台阶板,位于前厅入口处铺设的低于房间地板的木板部分)的空间,并将其称为玄关。后来一些富商的住宅中也开始建造玄关,渐渐地,玄关便普及到了一般民居。

在日本传统住宅中,在玄关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客人首先在玄关外止步,告知来意,然后进入被称为“三和土”的平地,主人和客人在此平地的小空间里迎接客人。相互寒暄后,客人脱鞋,换上室内的拖鞋,或者就光着脚进入屋内。在日语中“请进”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お入りください”(请进),二是“お上がりください”(请上)。为何进入屋内要用“上”这一动词呢?那是因为在日本传统住宅中,玄关处有个设置被称为“式台”,就是比平地高一台阶的板地,客人脱鞋之后上一层台阶,方才算是进入屋内。

在玄关,最大的特点是客人必须脱鞋才能进入屋内。在玄关处脱鞋这一行为,不仅是清洁之意或气候之因,笔者认为和日本人强烈的内外意识也有很大关联。脱鞋,是区别屋内和屋外的象征性的行为,脱鞋之后才能进入屋内,称为“内”部的一分子。而类似于普通的推销人员,是彻底的“外”部人员,主人仅仅在玄关处寒暄接待,此类客人并不脱鞋,而是站在“三和土”这一平地上将来意说明清楚后随即离开。因此玄关这一特殊的空间,它既不是“内”,更不是“外”,而是连接内外的一个空间。不同于欧美文化,区分日本传统住宅的内和外的,并不是“门”,而是“玄关”这一空间。笔者认为玄关这一特殊的“?”,是调和屋内和屋外这两大空间的特殊场所。

三、??(外廊)

在日本传统住宅中,既不是“内”又不是“外”的空间还有“??”。所谓“??”,是日本传统住宅中,作为走廊或者进出口,在房间外周铺设狭长木板的部分。它的特殊在于,从屋内往外看,感觉和屋外的庭院连成一体,像是属于外部空间的一部分;但是从屋外往内看,因为和房屋本身是一体的,因此认为又是内部空间。在传统日本住宅中,下雨的时候,将“障子”(拉门)关闭即可免去风雨的干扰;天气好的时候光脚坐在屋内,将?(隔扇)障子(拉门)全部打开,“??”就将房屋内部和庭院连成一体,感受四季和天气的变化,和朋友晒晒太阳聊聊天,或者自己打个盹,俨然一副和自然浑然一体的生活空间。日本建筑学学者上田?指出:“如此既不是外部空间亦不是内部空间的‘??’,一部分建筑家称之为‘连接的空间’、‘第三空间’,是区别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场所。”①

??和玄关一样,也是非直接的居住空间,是主客交流的重要场所。日本著名学者?持武彦曾指出:“如果将玄关作为正式寒暄的进行场所,那么外廊就是轻松谈笑的场所。明确显示人与人之间身份的高低、亲疏的关系的日语敬语这一语法现象,也就是人际关系中的‘间’。”②这里的“?”是指空间上的一种距离。因为玄关是正式寒暄的场所,所以在这里人们经常使用敬语。笔者认为敬语除了对身份地位高的人表达敬意之外,也是一种显示距离的语言表达方式。不管是上下、内外,还是亲疏的关系,通过使用敬语在和对方之间设置了距离。与此相反,不使用敬语的话,也就没有这样的距离,和对方的谈话就更为轻松愉快、没有隔阂。因此,我们经常在日本电视剧里看到爷爷奶奶和孙辈们在“??”开心地吃着西瓜聊着天,朋友们在这里谈天说地的场景。在这里没有必要使用敬语,是轻松惬意的场所。

四、床の?(壁龛)

“床の?”(壁龛)是设置在和室靠墙约一?(181.8cm×90.9cm)或半?大小的空间,装饰着有挂轴和插花,是日本传统住宅中很重要的神圣空间。即使是现代日本建筑,有的家庭也会设置这样的空间,保留自古以来的习惯。自奈良时代以来,“床”是指人们就座的地方,或者床铺的意思。到了室町时代,“上段の?”(比其他房间约高出一个台阶的空间,主要用作主君会见家臣的场所)被称作「床。现在的“床の?”的地面均高出客厅地面,上面铺榻榻米或者地板。

“床の?”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日本古代的结婚仪式,都是在“床の?”供奉的神灵面前举行,这一习惯直至明治时代之后才转移到神社。在日本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盂兰盆节”的时候,人们在“床の?”和佛坛面前摆设迎接神灵的祭坛。年轻人二十岁成人礼的时候,穿上正式的和服从神社参拜回来之后,也习惯在这里拍照合影。

“床の?”是每家每户的神圣空间,不能随意进入。它并非纯粹的装饰空间,而是神圣的空间,是人与神灵精神交流的空间。因此在带有“床の?”的房屋里,靠近“床の?”的地方是上座,靠近房间门口的地方是下座。上下尊卑的思想得以体现。

五、结语

以上对日本的传统住宅,主要是“玄?”、“??”和“床の?”这三种非直接居住的空间进行了考察分析。“玄?”的设置不仅是居住生活的需要,而且反映出了日本人强烈的内外意识;而“??”的设置则反映出了日本人亲近大自然、与自然协调一致的自然观。在日本传统住宅中,同为既不是内又不是外的特殊空间,在“玄?”和“??”所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也体现出人际关系中的“?”文化。最后作为日本传统住宅中最神圣的空间“床の?”,也非纯粹的装饰空间,随四季变化的插花反映出日本人崇尚自然,希望和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然观;同时由于它的神圣性,在此上下尊卑的思想也得到体现。通过对日本传统住宅中非直接住宅空间的了解,笔者认为对于日语学习、理解日本社会文化有一定意义。

注释:

  • 下一篇:性病防治工作总结(收集11篇)
    上一篇:公开招标采购(收集3篇)
    相关文章
    1. 初中毕业典礼校长致辞文本精选

      作初三毕业感言,此时此刻思绪万千。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初三学生向老师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的全心付出,感谢你们的辛勤耕耘。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毕业典..

      daniel 1 2025-05-04 22:31:33

    2. 班级管理方法和措施(精选4篇)

      班级管理措施与方法 一、班级概况本班有学生62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31人,学生结构较小,有利于管理。但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弱,一时还不能适应校园生活和学习,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

      daniel 2 2025-05-01 21:30:23

    3. 让我感动的作文(精选3篇)

      让我感动的作文篇1在我的记忆里,有许多让我感动的人,也的许多让我感动的事。有一件小事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照在我的.心头,让我永远也不能忘记。那天,放学后,我像往常一样在学校..

      daniel 1 2024-07-08 08:54:17

    4. 学校疫情防控封闭管理方案范文(精

      学校疫情防控封闭管理方案篇1为切实增强做好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全力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和学生生命安全,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校园安全稳定工..

      daniel 2 2024-07-08 08:53:50

    5. 一个陌生人的作文(精选2篇)

      一个陌生人的作文篇1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学校的公交终于缓缓地进站了。我每次上车的时候都会看一看司机叔叔,与他目光相遇,眼神交流或微笑着打招呼的同时,我的心里总暖暖的。记..

      daniel 2 2024-07-08 08:53:45

    6. 物资储备方案范文(精选2篇)

      物资储备方案篇1为确保全体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防范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力保消防安全事故发生时损失减少,危害降低,能快速、高效、合理有序..

      daniel 3 2024-07-08 08:53:43

    7. 有关工程师辞职报告六(精选3篇)

      有关工程师辞职报告六篇在生活中,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工程师辞职报告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

      daniel 4 2024-07-08 08:53:35

    8. 我的舅舅作文精华(精选8篇)

      我的舅舅作文篇1我有一个爱钓鱼的舅舅,他有点肥,身材不高,声音有点沙哑,对人很亲切,他喜欢抽烟,也非常喜欢钓鱼,钓鱼技术也很高,还经常到一些地方钓鱼。而我也是很喜欢钓鱼,所以,每次..

      daniel 3 2024-07-08 08:53:09

    9.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10-31

    10.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