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读后感600字(4篇)

daniel 0 2024-05-04

关于家读后感600字篇1

青春是美丽的东西!——题记

风刮得很紧,飘着雪花。路上走着一对年纪差不多的兄弟俩——是有着一样的身材,穿着一样的衣服,但弟弟觉慧的眼睛比觉新的眼睛更明亮。然而这两个看似差不多的兄弟俩却有着不同的思想,最终是两个不同的命运。

哥哥觉新凡事都采取“不抵抗主义”。任何事情都一味的服从,从来没有抵抗过。虽然有的事情心里是不满的却从来都不说“不”。父亲帮他做亲、后来陈姨太以“血光之灾”为由不让瑞钰在家里生孩子,叫觉新送她去城外生产。最终,他虽然不愿意却还是服从了没有说“不”。结果,封建制度吞噬瑞钰的生命。在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他郁郁寡欢而死。然而对于这一切悲剧的发生,他无力反抗,甘愿继续痛苦地过着“旧式”的生活。他的青春就在一味服从中结束了。

弟弟觉慧,却有着哥哥完全不同的性格。小说塑造了觉慧大胆、叛逆者的形象。他积极参加了学生联合会组织的反帝反封建的活动,猛烈抨击封建家庭。在婚姻问题上,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毅然和丫头鸣凤相爱。对于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他也敢于反抗。最后义无反顾地走出了家庭。

觉慧的青春是叛逆的、是反对封建等级观念的、敢于挑战封建等级观念的、是有滋有味的、也是无悔的。在当时他是一个进步青年,他反抗这个命运,他的思想、他的工作都是从这一点出发的。

然而得着这个不公平的命运的,你并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做了这个命运的牺牲者的,同时还有无数的人——我们所认识的和那一些我们不认识的。这样受摧残的尽是那些可爱的、有为的,年轻的生命。我爱惜他们,为了他们,我也应当反抗这个不公平的命运。

在这本书中单说愤怒和留恋是不够的。我还要提说的是信念。自然是先有了认识才有了信念。旧家庭是渐渐地沉落在灭亡的命运里了。我看见它一天一天地往崩溃的路上走,这是必然的趋势——这便是我的信念。

这些在文中的人物的青春有的是无悔的,我想觉新对于他的青春是后悔的吧?青春是属于我们这个年龄的也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它不属于任何人甚至我们的至亲。我们的青春因该有我们自己决定,而不是让一个人在前面引导,它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前提是你喜欢不喜欢、想不想,若不喜欢、不想去做就不要去做不然最终也会后悔的,甚至也成为这个社会的牺牲品。

我会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不会让我后悔,而且这一直是我的鼓舞源泉。

关于家读后感600字篇2

院墙是那么的高,挡住了人们的视线。四周是一样的石墙,堵得很结实,完全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但有些人似乎对这样的设计很满意。仰头看着天空,仿佛是一团黑漆漆,理不清,拨不开的乱布,笼罩在头顶上。只有几颗星星苍白地点缀着,闪烁出幽暗的光,像贼子的眼睛,灰溜溜地转着。时不时地有一阵寒风,虽是轻悄悄的,但仍冻得人不住地发抖。正中央有几棵残树,干枯干枯的,只剩下了树干,被风吹得压弯了身子。有几根树枝不服气的昂起了头,似乎要与风对抗似的,但很快就垂下去了。

这便是看完巴金的《家》给我的感觉。读这本书是需要一些耐心和毅力的,因为巴金笔下的“家”自始至终充斥着冰冷,残酷,压抑和黑暗。表面的丰实下却透露出无尽的悲伤,但这悲伤只是藏在人们的心里,任凭它侵蚀自己的内心却无法张口诉说。平日里人们只是和和气气笑着,本分地忙碌着,夜晚才会想各自的事情,但这一切只是美好的幻想,谁也无法预定自己的未来。表面上,殷实的家境,至高无上的老太爷,悠闲自得的叔叔,温婉本分的太太,毕恭毕敬的子孙和细声细气且怯弱的仆人们,这许是当时大家庭最好的组合。满屋子融着一种和谐,欢乐,安宁的的气息,各房的人说笑着,闹着,还有什么比这更美满吗?人们会想。但少有人注意到,有许多不和谐的音符在欢乐之下游荡着,凝聚着,似乎要冲破这堵脆弱的墙。北风呼号着,不断地冲击这个濒临破灭的家,但屋里的人们没有意识到,他们只是说笑着,嬉闹着……

可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啊。院外炮声隆隆,人心惶惶;院内死气沉沉,貌合神离。空气中弥漫的是腐朽和死亡的味道,几乎让所有人疯狂。有的人感到了压抑,却只是流泪,认命,唏嘘,在愤懑中凄惨地死去,如梅表姐;有的人感到了压抑,却无力挣脱命运的枷锁,只能以死抗争,沉潭而去,把自己对爱、对新生活的追求一并沉没,如婢女鸣凤;有的人感到了压抑,也曾想热血地追求新的生活,却在封建礼教的蹂躏下变得麻木、懦弱、暮气沉沉,纵使两个心爱女人的死都不足以激发誓死反抗的斗志,如大少爷觉新;有的人感到了压抑,也勇敢地抗争着封建礼教的羁绊,用逃婚的方式呐喊,却始终没有勇气走出高墙大院,命运在矛盾中摇摆,如二少爷觉民;而有的人也感到了压抑,却在苦恼、彷徨和受到打压之后越挫越勇,在新思想的指引下愈加热烈、奔放,要打破、要逃离这“家”的牢笼,只为一句“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而抗争,成功的挣脱了枷锁,在追求“连接不断地绿水”中走向新生,如三少爷觉慧。

巴金笔下的高家公馆就是20世纪初中国人民共同的家园。四周是冷冰冰的墙,似已与黑夜融为一体,透露出不怀好意的目光,虎视眈眈的盯着人们。在独裁的家长管制下,人们被禁锢在囚笼里,思想和手脚被牢牢束缚住,人们在其中挣扎、呼号,受尽折磨。但是,正如小说中描写的专制暴戾的高老太爷一样,虽然几近变态和疯狂,腐朽的封建专制已经在病榻上病入膏肓。当觉民第一个违抗命令逃婚的时候,高老太爷就想到:“这个家庭如今走着下坡的路了。最后的结局是完全可以预料的。”而在这令人压抑的窒息中,以觉民、觉慧兄弟为代表的青春的力量开始滋长、迸发,革命的洪流冲倒封建家庭的高墙已经无法阻挡。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只有循着微弱的光亮撕破黑幕,家才会成为每个人爱恋、思念和向往的地方。

关于家读后感600字篇3

小说主要以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的故事展开,他们生活在四世同堂,充满复杂关系的大家族公馆里。那里没有青春,没有幸福,没有温暖,也没有人情味,有的只要压迫、拘束与折磨,让人看尽了悲欢离合,各种的嘲笑,还有表面的虚伪、邪恶,背后的黑暗、腐朽,那是中国旧社会常见的封建大家族的缩影。

可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出现了叛逆者,觉慧三兄弟都有反抗意识,只是觉新由于身为长子的责任和各种原因,最终放弃了,而与觉民相比,觉慧显得更激进,反抗得更强烈。

或许因为觉民与觉新替他担当很多责任,觉慧无所顾忌地追求新思想,是进步的新青年,个性明朗、敢爱敢恨,从来都不愿做任人摆布的傀儡,和哥哥有共同的理想与事业,他常常贪婪地阅读《新青年》等新刊物,即使被祖父关在家里,也要通过诗报等了解时事,他参加反军阀请愿,也参与、游行,还积极参与《黎明周报》的工作,写一些反封建的文章,无时无刻不在期待着新时代的到来,无时无刻不走在通往希望与光明的道路上,且从未放弃过新思想,从未放弃过理想与追求。

他觉得人人平等,不应有等级之分,所以他从不乘坐轿车,并平等对待每一个下人,可是公馆里却是充满了不公,女人的地位总是低人一等,而奴婢又像物品一样被人给来给去,那里的人永远做着不避要的牺牲品,以致鸣凤投湖自尽,梅芬郁郁寡欢致死,瑞珏痛苦着分娩而死,这些疼痛都更加坚定了觉慧反封建的决心,也让他更清楚地看到旧制度的缺陷与不足。

同时,觉慧也有不自信的一面,练习话剧时也曾感到紧张和不安,“我不晓得什么缘故,我一上讲台就慌了。好像有好多人在看着我。”他有时也会矛盾,会犹豫,他喜欢鸣凤,可她是丫头,婢女与少爷之间永远隔着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他觉得爱情与理想不能两全,甚至会遗憾和抱怨她没有像琴那样的出身。他曾给过他鼓励、希望和勇气,他的爱也在黑暗中给过她光明,因而她爱得无怨无悔又不求回报。可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她,她的爱终究比他的更坚贞。

“一个希望鼓舞着在僻静的街上走的很吃力的行人—那就是温暖、明亮的家。”可是觉慧却始终觉得家是一个狭小的笼,所以他不愿像大哥觉新那样惟命是从,持“作揖主义”“不抵抗主义”,面对拥有绝对权威又专横、衰老的高老太爷,他从未害怕,他敢反抗高老太爷的命令,他支持和帮助觉民退婚……他做了那样多,最后他做了别人没做过的决定,他早已对这个家感到痛恨,无奈而又厌倦了。他看到每个人都是那样的痛苦,那样多的眼泪,周围的悲剧是那样多,而“这个悲剧的受害者又往往成为另一个悲剧的制造者的帮凶”。他再也没办法忍受了,他已经忍了十八年了,他现在就要离开这个死气沉沉、布满乌云的家,去到上海、北京去,哪里有他的理想,他相信新的思想总会代替旧的,就像皑皑白雪,“上面留着重重叠叠的新旧脚印,常常是一步踏在一布上面,新的掩盖了旧的。”

所以,他独自一人毅然离开了他生活了十八年的家,怀着不知是快乐还是悲伤的心情到未知的城市和未知的人群中去。

关于家读后感600字

  • 下一篇:家读后感600字高中作文大全(4篇)
    上一篇:羊脂球读后感600字(4篇)
    相关文章
    1. 匆匆作家读后感500字左右(3篇)

      匆匆作家读后感500字左右篇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今天,我学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一文,体会到了作者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

      daniel 0 2024-04-03 09:42:00

    2. 家读后感(精选12篇)

      《家》读后感篇1读汪曾祺的小说,犹如看到了一幅幅漫画,无需浓墨重彩,人物依旧鲜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熟悉欧亨利故事的人一定不会陌生欧亨利式的故事结尾。那是短篇小说创作大..

      daniel 0 2023-08-20 16:12:40

    3. 家读后感(精选2篇)

      关于家的读后感篇1记得以前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不可抗力,它就是合约里唯一一条也是永远都会存在的那一条无人可以更改的霸王条款。”我一直不相信这句话,甚..

      daniel 0 2023-07-22 18:27:01

    4. 家读后感800字(精选3篇)

      《家》读后感800字篇1社会是不断的在进步,像《家》里面的“觉民”、“觉慧”那样,有着先进文明的思想,勇敢的反抗着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行为以及家长的封建思想意识,为自己所认..

      daniel 0 2023-05-13 12:27:20

    5. 家读后感(精选3篇)

      巴金《家》读后感篇1《家》是我十分钟爱的一本书,虽然书中面写的年代已经远去,可能我永远也无法想象那个年代的事,但是这本书却给了我很多的感触。《家》也是巴金杰出的作品之..

      daniel 0 2023-05-13 12:27:01

    6. 巴金的小说家读后感悟21篇(精选22

      巴金的小说家读后感悟篇1《家》,是巴金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以“五四”时期四川成都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崩溃的全过程。在《家》中巴金成功地刻画了..

      daniel 0 2023-05-07 22:32:21

    7. 七年级家读后感(精选4篇)

      七年级《家》读后感满分作文篇1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是一位有热情、有进步思想、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巨匠之一。1928年,旅居法国的巴金在巴黎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daniel 0 2023-04-26 04:57:00

    8. 家读后感小学作文(精选5篇)

      《家》读后感小学作文篇1巴金是中国近代的文学家,而他的代表作《家》是被我们熟知的作品,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看到了封建时代大家庭的腐朽,人们深受思想的毒害,带给人们人生的不..

      daniel 0 2023-04-24 20:42:00

    9. 《论语》读后感500字(精选5篇)

      《论语》读后感  最近,我有幸读到了记录著名思想家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一开始面对古文我感觉晦涩难懂,但是看了翻译,理解了其中

      栏目名称:读后感 0 202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