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800字读后感(4篇)
雨霖铃读后感篇1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是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一首,没有之一。也许是因为有了个别经历之后,更觉得作者接这首词将感情抒发到了极致。接下来我希望,能将这份情感分享给大家。窗外的雨声消失,空气中静得恐怖。只有门前那棵古树上的蝉依然不知疲倦的撕扯着沙哑的嗓子,仿佛在宣泄着什么。我无颜面对着冰冷的长亭,潸然泪下。我知道,你要离开,只是遥望那翻滚着的江水,我就能预感到你牵挂着我的心,凝视着你的双眸,往昔的美好转瞬即逝,只留下满眼的过眼云烟与痴痴的不舍。天空渐渐暗下来,我们一杯一杯喝着酒,时间一点点流逝。在心里念一遍又一遍“不要离开”,而我心中那座钟已敲十二下,内心的空洞开始无限地放大。然而,和蔼的船夫终究过来催促着--出发的时间渐进!我缓缓地、缓缓地站起身,与你并肩走到江边。你转过身,对我伸出那双温暖的手,我用力地握住,期盼着能挽留下你。
分明地,你的眼底滑出一颗泪珠,落进袍领,一颗一颗……突然间,我的眼前变得模糊不清,唯一能做的动作就是紧紧握住你的手,一遍又一遍感受着你的温暖。让我的手心里留有你的气息。往后只要一瞥手掌便能感觉到,你依然陪着我!紧握的双手被迫一点点分离。我只感觉到周围空气的冰冷。眼前的雾霭正一点点阻挡我的视线。你走,那一叶兰舟载你驶向远处。你要到哪儿去呢?在那遥远的地方,你会像曾经一样幸福快乐吗?但愿是吧。你离开以后,也不要太记挂我。我就在这一方土地上简单地过日子,细数过去的美好回忆,想象未来的缤纷岁月……倘若以后,我们再度相遇,也是命中注定的吧!今天,我们一醉别离,不知道明天的我们是否能酒醒,酒醒过后又会在哪里相遇。在这冷落凄清的深秋,口含离别的苦涩,心中怎能不充斥着感伤!
雨霖铃读后感篇2
雨夜,难眠,不曾想,奈何几更思念。秋悲,泪断,更那堪,谁人诉我风残。
自古离别多泣,今宵茫茫难忘,此去经年,勿忘心安。情长,不晓曾为伊空等几年。世世萧条,多无缘。烟花易冷,情难断。
滴滴打落声声残,不思量。蝴蝶尽飞眼底,曾尽数轮回,哪得几面缠绵。自难忘,只与空惆怅。那堪无情,唯有残思相伴。你无言,亦无残念,漂泊离去,曾想,我心怨。夏末,秋凉,繁花落尽,长亭古道,多离合悲欢苦。欲乘风归去,只得世间有伊牵挂甚想。生死茫茫,苦等几年。
时过境迁,湮灭桃李,只一眼便涌上心头永难忘。忆当年,多少红墙衰草,繁华消逝。静默无声,只留白昼黑夜交替更换。
无人诉,只消独自凄凉。无怨,无怨,只似梦一场。一世彷徨,尘世,冷落千秋叶。千古风情旧望,痴痴等。
烟柳,一处忧怨,哪的几场俗世沦落。莞尔,好似清风薄雾一般。苍海,变迁之时,亦在何处相见。不畏淡,只畏不见,一曲新愁与旧愁,一场心甘与情愿,月下可谓叹。
灯火阑珊,醉生芳华消去,容华老去,一心仿照戏。一如往昔独倚西楼眺望,两行清泪脉脉,纵显百般深情,亦无力消受。
清秋,痴情泪亦流。断入愁肠,愁更愁。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相见无限好,只是尽等待。只为与相逢一遭。如此,已足,用尽最后光阴,完今生夙愿,度我清冷孤独。
经念沉默,我怨,不敢妄耽,何以笙箫烟,宛一道流年丝线绕指间,偷的浮生一处闲。凉寂寂,竟滋生旧梦。
莺声燕语,青藤一片,我眼中怎样光景。无缘再聚,不语,日在中天,抬头是星辰。黄粱一梦,只道光影,诸多是非,已是无力,只将一声长叹。
到黄昏,残影已落,是是形影单只苍凉一片。未央,晚夜凉,倾情一片,可畏错多少良辰好景。
浅唱,低吟,是何等寂寞。听雨落,落在心头。身影孤情,一片芩寂,雪雨风华,只怪无缘。
冷冽,秋风,寻寻觅觅,无奈苍凉。
生有何欢,死又何惧,来世,亦等。
雨霖铃800字读后感
雨霖铃读后感篇4
阵阵寒蝉,悠悠斜阳,浩浩烟波,泪眼对泪眼,无言应无言,凄恻委婉,愁肠百结。
一片残柳,一弯残月,一叶扁舟,多情的远行人,孤独的异乡客,深情脉脉,离恨悠悠。
多情自古伤离别,别离愁煞多情人。时间定格在《雨霖铃》上,成为永恒。
整首词以“离别”为线索,条理井然,感人至深。
第一句为离别前之景。起句便写“寒蝉凄切”,蝉声喑哑凄裂,为全词定下了浓重悲苦的感情基调。
日落西山,暮色苍茫,骤雨初歇,秋风携卷着丝丝凉意,在空气中肆意蔓延……以哀景写哀情,烘托出悲苦凄凉的气氛。
尔后,作者笔锋一转,由景入情。城帐外饯别,却无畅饮之情,心系知己,眷恋不舍。无奈,船家催促,不允停留。两人心连手牵,泪眼迷离,此时此刻,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如此朴实的句子,不含一丝娇柔造作,却能把作者的眷恋之情、无奈之心一笔囊括,不得不佩服耆卿技法之高妙。
离别之后,舟已入江,前行中看到“千里烟波”、“沉沉暮霭”、“廖阔楚天”,内心愈发惆怅。心中的愁绪如千里烟波般绵长,如沉沉暮霭般浓重,如楚地天空般无边无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成功地写出漂泊无依的一叶行舟上孤寂行人无比寂寥的内心。
上篇实写情人在长亭分别的不舍之情,下篇则着重用想象虚写了离别后孤独冷落的凄凉之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该句为全词的主旨。古人重情,吟咏离别之作多感人肺腑。离别使人黯然销魂,而作者融情与词,以“更那堪”衬托自己的离情比古人深。
借酒浇愁,殊不知举杯销愁愁更愁。醉时尚无绪,醒后复何如?一句“杨柳岸晓风残月”,词人寓情与景,借景传情,以风之凉月之缺透露离情别绪。婀娜柳枝道出别离时的柔情,清秋凉风恰和别离后心境的凄凉,残月清冷暗合凄清冷落之感。
心潮澎湃,霎时心中所有的空白都被愁绪填满。想到年复一年,无知己相陪,良辰美景已然成为虚设,此后既有千般情意,也无人可诉。
整首词就这样在凄冷的情景下开场,又在忧愁的氛围中结束。
赏析的仅为诗句,可那天下有情人难舍难分的眷恋,谁能一语道破?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多情自古伤离别,别离愁煞多情人。
-
《论语》读后感500字(精选5篇)
《论语》读后感 最近,我有幸读到了记录著名思想家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一开始面对古文我感觉晦涩难懂,但是看了翻译,理解了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