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后感高中范文5篇(3篇)

daniel 0 2024-06-02

《道德经》读后感2024高中范文篇1

最近我在看一本十分富含哲理的书——《道德经》,要物体享受就得靠钱,而要精神享受就得靠道,道家讲究天人合一,神游太虚,而道德经就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点。

道德经全书仅五千字,但字字珠玑。就拿第一句话说吧:“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很好理解,就是能说出来的道,便不是真正的道了。但你理解深刻含义吗?道德经中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楚国有一棵大树叫“朝生”,对他来说,四千年只是一个春季。在越国有一只神龟叫“暮菌”,对它来说,四千年不过是几个时辰而已。但人们却认为彭祖寿命长,活了八百年,但他跟“朝生”,“暮菌”比,岂不是寿命极短?

如果人们在远古指天叫“夷”,指地为“希”,那现在天就是夷了,地就是希了。所以他告诉我们,名称是虚无的,不要去强求等级名称,顺其自然不是更好吗?看,短短一句话,竟可以有如此深奥的道理。

道德经中还记到,老子在写完道德经交给尹喜,出关之前曾跟尹喜说:“你读完后,要把道德经全忘了才行。”这更是出乎常人意料,应该牢牢记住才对呀!正因为文字把深理束缚住了,所以要把文字忘了,才能见到深理。

六祖惠能身为住持却不识字,但他却说:“我用手指月亮,你要看的是月亮,而不是我的手,我的手是用来指导你看月亮。”的确,文字只是用来衬托深理的。

现在,体会到道的博大精深了吗?

其实,道就在我们身边,但它却看不着,听不着,闻不着,摸不着。只能用心体会,而道德经便是这么一本体会道的工具。

《道德经》读后感2024高中范文篇2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来源也是世界上除《圣经》以外被翻译的最多的经典名著。通过为期一年的学习,我对道家少私寡欲,知足不辱等境界有了更深的体会,以下是我的感悟。

道家讲究无为而治。如书中所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说人们相互之间各干各的事彼此之间并无交集,只有附近的鸡犬之声能够听到。老子希望国家按照小农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自给自足且不需要社会交际,以此来避免人本身的私欲以及一切能导致国家破裂的消极情绪。如果我们单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无为而治貌似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平凡未尝不是一种幸福。随着我们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幸福指数,而少私寡欲生活过得平平淡淡,没有大起大落,有一颗平静的心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好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在人们所讨厌的地方但是更接近于道。高尚品德的人做有利于众人的事而不与争,处在卑下的地位但他的做法是值得人们尊敬的。我们生于这样一个快节奏的世界,有时候可能需要保护自己而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可是我想说,帮助他人保持谦卑的态度也未尝不可,也许你会失去一些东西,但是回报却是无穷的。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句话是说把自己当做天下,那么天下就可以寄予他了:把天下当做自己的生命来爱惜,那么天下就可以托付给他了。我们中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复兴之路还有很长要走,而我们正处在国家的顶端,我们需要为国家的利益不懈奋斗,贡献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力量。“少年强则国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道德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哲学系统,它通过做人处事以及治国方针向我们阐述了我们应该保持己身,且长且久等道理。我们生于一个从面对面交际向全面数字化科技化互动的过渡时期,所以我们更需要坚持《道德经》里做人处事的道理并且沿袭发扬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使之始终保持我们中国的特色甚至引领世界。

《道德经》读后感2024高中范文篇3

《道德经》很薄,只五千余言,传言为老子骑牛过函谷所著,《道德经》又很厚,它包罗万象,其中有哲学有政治有自然科学有人文社会,这样的书看完很容易,看懂看透却很难。《道德经》的语言很美,散整有序,读起来有种韵律感,深刻地道理蕴于浅显的事例,极具思辨性,这是《道德经》吸引人的地方之一,老子通过阐述“道”这个至高无上的存在来表明自己的世界观,哲学的神奇之处,即具有共通性,老子不懂现代物理,可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智慧。

老子的人生观有两个基本特点:就自我而言,讲究珍惜身体,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主张柔弱不争,老子把最高品德的赞誉给了水,“上善若水,水善利而万物而不争。”老子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老子的思想社会蓝图是“小国寡民,使有什百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宋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整本书最让我动容的一段,这是老子的理想,是一位智者对他心中最有价值的生活方式的描绘,不知道能不能实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实现,不知道要如何实现,但就是给出了这么一个梦,这是人对未来的期许,是人对社会本身的关注,很美好。

《道德经》读后感2024高中范文5篇相关文章:

★道德经读后感1000字

★《道德经》中学生读后感500字

★道德经读后感3篇

★中学生《道德经》读后感500字

★道德经读后感2000字

★《道德经》读后感500字优秀范文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6篇500字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简介】

★道德经读后感

  • 下一篇:读平凡的世界有感初中范文5篇(3篇)
    上一篇:读陈情表有感的范文1000字(3篇)
    相关文章
    1. 《道德经》的读后感(精选6篇)

      《道德经》的读后感【篇1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尤。”上..

      daniel 0 2023-04-24 14:09:49

    2.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9篇)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篇1“道可道,非常道……”一阵阵读书声回荡在校园里。自从学校展开“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读书活动以来,校园里每天都飘荡着划一而有节拍的读书声。当语文..

      daniel 0 2023-03-17 14:42:22

    3.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4篇)

      道德经读后感高一作文1000字篇1最近,我一直在看春秋时期的伟人老子的著作《道德经》,由于此书博大精深,蕴含高深至理的学问,所以暂时无法完全参透,但我仍感到其奥妙,例如老子讲“..

      daniel 0 2023-03-17 14:42:00

    4.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5篇)

      《道德经》读后感【篇1――治国与治人老子的《道德经》,以辨证的哲学方式提出了他对于治国与治人方面的主张。《道德经》的前半部主要论述了治国的方略,后半部主要论述了如何..

      daniel 0 2023-03-13 07:12:31

    5. 道德经读后感500字(精选5篇)

      道德经读后感500字(篇1在《道德经》中,老子着眼于道与德的关系,而得到了“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而书中所讲的道与德是我们很难理解和想象的,要不是看过这本书的,是不会想明白..

      daniel 0 2023-03-12 10:12:01

    6. 道德经经典句子

      1、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daniel 0 2022-12-17 14:37:25

    7. 道德经高中读后感(4篇)

      关于道德经读后感的高中范文篇1《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是一部蕴藏着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它撰文深远微妙,词句晦涩难懂,令人难..

      daniel 0 2022-12-01 17:33:00

    8. 道德经关于孝顺的句子

      1、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2、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3、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
      4、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

      daniel 0 2022-10-01 03:30:00

    9. 《论语》读后感500字(精选5篇)

      《论语》读后感  最近,我有幸读到了记录著名思想家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一开始面对古文我感觉晦涩难懂,但是看了翻译,理解了其中

      栏目名称:读后感 0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