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读后感(3篇)

daniel 0 2025-07-18

曾国藩血祭读后感(一)篇1

晚秋午后,倚窗而坐,细品唐浩民先生大作曾氏国藩全集,擎手徐徐合上其中之一季——血祭篇。伏案而瞧窗外,忽见一片黄叶飘摇中从枝梢坠落,内心汹潮迭起,慨叹万千。

此慨叹细思之,接三处为其源,一谓之当下之时局,二谓之清廷及官员,三谓之太平天国之义士。

首谈当下之时局。清自康熙以来即以闭关锁国之政策示于世人,待之乾隆朝更盛,帝每遇外使朝觐,即以天朝上国,物阜人丰自诩。管窥国际之局势,兼之官宦、国民皆以龙马精神之气态:毋庸与外界沟通,泱泱大国自可富强于世界。熟不知,欧美诸国假二次工业革命之机,遽以在科技之界胜我十余百倍,而国人不自知也。待嘉庆、道光之勤政,屡有外族来犯,吾朝之技落之于万八千里,望其项背而不能,加之八旗兵役之徒,久不操练,纪律败坏,焉有不败之理也。遂慑于外族淫力,与之签订数款之约,以致民不聊生。值此民怨骤升之际,洪杨以教会之理愚于众,谓之挽众生于水火,于是揭竿而起者数月达至万众。至咸丰朝,攻下南京号之以天京,洪自立另朝而与清廷抗礼。基于各处旗兵、绿营不堪一击之颓势,道光、咸丰之朝特准各地设民团以正其统治,曾氏国藩之属出世,皆假于当下之时局,乱世出英雄,不可不谓之理也!

再论清廷与官宦之属。彼自洪杨内乱兴起之时,并着外患屯于国界,亦识局势之大危也,然较之统治之干系,遂取安内而后攘外。于是乎,朝野上下,不论保守、激进,皆以除洪杨叛逆为首任,国藩出于此时,值母丧去职守孝,以其人品、才干闻于湘省。洪杨起事以来,湘省各处接连告急,巡抚张亮基以恳切之心,加之以左宗棠季高之妙计,陈敷、郭嵩焘之礼请,曾涤生遂授命于危难之间,出纆山组织湘勇,以抗洪杨之乱。曾涤生国藩者,其人品堂正、处事谨慎、待人和善、善于用人,有阅《曾国藩家书》者亦可细知,论文采更是斐然,曾师从唐鉴,究涤生致仕,虽拜中堂穆彰阿,然观其官途后遇,不可不叩恩于师门唐鉴,唐鉴以其一世之名荐涤生于咸丰帝,并赠之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莫问收获条幅以勉之。国藩亦以此为为戒,谨记于心,忠于君主,兼之塔奇布、胡玉麟、罗泽南、康福等数士从旁协助,数次胜于洪杨之军,而各旁亦赐赏颇丰。然终因朝中、军中延出陈启迈、邓绍良、清德、鲍起豹之宦途匪类,致使其数万湘勇四败于翼王石达开、石祥祯、秦日纲、康禄之手,其自身亦多次犯险,虽终究化险为夷,但与其身心已有大创。曾涤生仕于清廷败类当道,官场尔虞我诈,贪贿成风之际,()妄以己力而改败局,实不啻于以卵击石。然撇开其愚忠之心,反视其值母丧、父丧之际而犹思报国之心,不可不值得赞焉!

后评太平天国之义士。洪杨创天朝之制于清廷内忧外患之际,本欲解万民于水火,自洪秀全金田起事以来,创《天朝田亩制度》,视四海民众如兄弟姊妹。创制之初,可谓一呼百应,杀贪官、解饥荒,不可不谓之真义士。然观其后为之事,进天京城仪仗之豪华,趋之竟达数个时辰。占天京后,洪秀全耽于酒色,不问朝政,初心已改,唯取乐是其根本也。纵观其因而致后来天京内乱,翼王、燕王所创之军事巅峰顷刻间毁于一旦。虽于后日起用李秀成、陈玉成之新秀,然溃川已成,角堤无碍,天国政权难抗中外联合之强势,而难逃败亡之厄运。呜呼,以愚昧之民众而妄图国民之整体勃兴,实可谓揠苗助长,难成大势,亦难出成也忽焉,败也忽焉之史学怪圈!

后戒:余生观此书,宜抛其历史之纠葛。况此书多出自野史,与正史相距甚远。然吾应习书中人物之人品、才识、统帅之能,记其景秀之语,而莫迁之于功过是非!

辛卯年十月图书馆记

曾国藩血祭读后感(二)篇2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曾国藩-血祭》的书。

远远地看到家门口素灯高挂,魂幡飘摇,曾国藩悲痛万分,他三步并作两步朝大门口奔去。三道大门早已全部打开,曾府老少数十人一律站在中门两旁。曾国藩一眼看见父亲拄着拐杖站在正中,便不顾一切地跑上前去,双膝跪在父亲面前,语声哽咽地说:不孝儿来迟了……话未说完,眼泪早已一串串流下来。

正是要自己办大事的时候,为何如此瞻前顾后、疑虑重重呢?世无艰难,何来人杰?

我看出:曾国藩非常孝顺,这可以从远远地看到家门口素灯高挂,魂幡飘摇,曾国藩悲痛万分,他三步并作两步朝大门口奔去。三道大门早已全部打开,曾府老少数十人一律站在中门两旁。曾国藩一眼看见父亲拄着拐杖站在正中,便不顾一切地跑上前去,双膝跪在父亲面前,语声哽咽地说:不孝儿来迟了……话未说完,眼泪早已一串串流下来。看出。

曾国藩有决心战胜困难,从世无艰难,何来人杰?可以看出。

如果曾国藩不孝顺,那他就不会悲痛万分,如果这样,他的母亲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宁。

如果曾国藩没决心,那他就不会成为清代的著名将领。

我要像曾国藩那样孝敬父母、有决心战胜困难。我会帮父母分担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世无艰难,何来人杰?,这样,我会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曾国藩孝敬父母、决心战胜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曾国藩血祭读后感(三)篇3

11月某日网上看见消息说,河南文艺出版社新推出唐浩明《曾国藩》全集,是唐先生唯一自己作序并重新校对的全本书,另外湖南朋友近期微信圈晒唐先生,于是便毫不犹豫买了一套。此书热时,买过若干套(自己看和送友人),也读过两遍。收到书后便迫不及待的.读了第一本,到是有序,是为短序,所谓全本和过去没有什么区别,河南人民言过其实了,不过书的质量和纸张不错,拿在手中阅读的感觉很好。

近几年有幸加入了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湖南微信朋友圈,先先后后与若干位湖南人近距离接触,前年也深入了一下湖南。湖南人的确性格鲜明,人才济济,和我们陕西人似乎有相通之处,区别可能在于一个受古风影响多一些,一个受近现代影响多一些。由于朋友圈的关系,或许是有相通的地方,想带家人或与三五好友去湖南游历一下竟成了我近两年来的心结。

曾国藩,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洗礼的社会精英,正常情况下行走朝廷、衣锦还乡是他们的毕生追求。可曾国藩生活在一个风云变幻改朝换代的时期,成就一番事业是他们内心的呐喊,但身处乱世,世风日下,社会,朝廷岌岌可危,潜规则盛行,想做事无事可做的无奈、苦闷,成就一番事业过程中的激越、纠结、挫败,做大事不拘小节不拘手段的气魄,对改朝换代内心深处的挣扎,一个个鲜明特点的人物,在唐先生穷尽八年的书写下,一本丰富鲜活引人入胜近些年难得的好看的大气的书出炉了。

再读‘血祭’有以下几处印象深刻,一是对左宗棠这个人物的刻画,尤其是助张亮基守长沙巡抚衙门中的洪门宴一节中不多的笔墨,便使一个活生生的左宗棠跃然纸上,让我觉得有身边熟人的影子;二是世无艰难何来人杰一节和之后两节,把曾国藩出山前的纠结顾虑描写叫一个透,今后谁有什么事想不明白了,看看这三节,会大有收获的;三是对塔布齐、康福、彭玉麟的使用,对罗泽南金松龄青麟的处理,与刘蓉的相处,皆是经典之处。另外,有几句话印象深刻,如:当文官的不爱财,再平庸亦是良吏,当武官的不怕死,再粗鲁亦是好将;读书人附逆匪,则匪逆有可能成大事——。

  • 下一篇:读苏菲的世界有感(7篇)
    上一篇: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9篇)
    相关文章
    1. 《小太阳》读后感(9篇)

      《小太阳》读后感篇1曾经的中国被其他国家侵略,其他国家的嚣张并没有让不屈不挠的中国人屈服。经过了次次战争,部队决定长征,长征中的中国人发生的事情,让我时时落下眼泪,有感而..

      daniel 1 2025-08-20 21:21:25

    2. 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9篇)

      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篇1阅读了《没有任何借口》一书后,我才发现经常为自己的不成功或缺点找理由,是阻止自己进步的大敌。“没有任何借口”一书传递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理念,它强..

      daniel 0 2025-07-18 04:51:00

    3. 傅雷家书读后感(11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2篇1“两地书,父子情”,我再次感受到这六个字的厚重。傅聪,只身国外留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古以来,家书是远离家乡的游子与家人唯一的通信方式。从..

      daniel 0 2025-07-18 04:45:00

    4. 《花的勇气》读后感(5篇)

      《花的勇气》读后感篇1“花开的时候最珍贵,花落了就枯萎”,机会也像缤纷的花一样,机会总是无比珍贵,但是,如果没有抓住了机会,错过了机会,这样的机会就会像花一样落了就枯萎!但是,失..

      daniel 0 2025-07-18 04:44:00

    5. 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1000字(3篇)

      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1000字一:篇1纪律,在《辞海》里是这样解释的:纲纪法律,指要求人们遵守业已确定了的秩序,执行命令和厉行自己职责的一种行为规则。正如《没有任何借口》的作者..

      daniel 1 2025-07-18 04:43:00

    6. 《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9篇)

      《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篇1前几天,在读书馆借阅了一本书,是《你没有任何借口》。借来后并没有翻过,而是把它放在了床头,等待周末又空时进行阅读。一次偶然的不经意,顺手一翻,竟发..

      daniel 1 2025-07-18 04:43:00

    7. 《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6篇)

      《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篇1借口,多么普遍的、泛滥着的社会存在。借口,潜移默化间在人与人之间达成了某些共识,或许,人们正渐渐失去对“借口”贬义和讽刺的理解。《没有任何借口..

      daniel 0 2025-07-18 04:41:00

    8. 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800字(2篇)

      范文二: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800字篇1“Yes,Sir!”、“No,Sir!”是我们看美国军营大片时经常听到的,其回答时的气势令人印象深刻,士兵们似乎没有任何的犹豫,这与《没有任何借口》一..

      daniel 1 2025-07-18 04:40:00

    9. 《论语》读后感500字(精选5篇)

      《论语》读后感  最近,我有幸读到了记录著名思想家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一开始面对古文我感觉晦涩难懂,但是看了翻译,理解了其中

      栏目名称:读后感 0 2025-07-18

    10.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400字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读后感400字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后,我内心始终不能平静,这是讲的抗日战争时期的惊人事迹。 一九四一年,七

      栏目名称:读后感 0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