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红楼
浅读红楼
蔡欣现在阅历尚浅,且研究不深,我就不谈封建社会缩影,女性之悲了,只来浅谈一下自己对黛钗二人的看法。许多人初读红楼,看到的或许只有宝黛钗之间的爱情,其实我亦如此。少时年幼稚气,初读为宝黛二人的悲剧落泪,便总觉林妹妹是好的,宝姐姐是坏的。
待我从悲哀情绪中走出后,抛开偏见,便从心底里敬佩宝钗。宝钗贤良有停机之德,她待人是极好的,办事极有条理,办得漂亮又照顾得到他人的面子,可谓周到之极。她的才华绝不在黛玉之下,聪明才智也绝差不了凤姐许多。感叹之余,又不禁让我自惭形秽。
再后来啊,我发现与近乎完美的宝钗相比,我还是更喜欢那个娇柔似水的黛玉,她那沉鱼落雁、扶风弱柳的娇弱身躯里,深藏着无穷的力量。她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有着这样不为人知的傲骨,还有那深深隐藏在思想深处的叛逆情怀,在那个时代的她活的是多么的无奈,又该怎样和那冷漠无情的封建制度互相融合呢?所以她只能同那个时代格格不入,所言所语近乎皆是哀怨。
世间人多是把女子比作花,世间万种花可是世人鲜少把女子比作菊花。也是那淡泊、那傲世、那清高的菊,怎会和一介柔弱的女子联系在一起呢?在千百年之前有一个名叫陶渊明的人将那菊的花魂升华了,升华到了万花之外。千百年之后,那个不食人间烟火好似仙人的林黛玉,用她纤纤玉手摘下了菊沉睡千年的花魂。花的魂和她的魂就这样融合在了一起。因为她本来就是这样的人啊!
长大之后方才明白,这世上没有什么非黑即白,世间诸事盘根错节复杂异常,不是一个好坏,一句话便可以盖棺论定的。薛宝钗是一朵人间富贵花,然而林黛玉则是一朵独立于世间的菊,所以二者并不可相提并论。
-
一块不愿被世俗污染的顽石——《红
一块不愿被世俗污染的顽石——《红楼梦》赏析作者在塑造贾宝玉形象之前就点明了他与众不同之处,他非这红尘俗世之子,乃是当年女娲娘娘炼石补天遗漏的一块石头。随那一僧一道来..
-
我眼中的贾宝玉——《红楼梦》赏析
我眼中的贾宝玉——《红楼梦》赏析怡红公子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浓墨重彩映出了四大家族的光芒万丈、富丽堂皇,与末世衰亡,淋漓尽致勾勒.. -
海棠春睡日,红楼梦醒时——《红楼梦
海棠春睡日,红楼梦醒时——《红楼梦》赏析“寒潭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题记
世人常调侃:“一部红学,养活了多少红学家。”也有人曾说:“开谈不讲《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
袭人终究成昔人——评《红楼梦》花
袭人终究成昔人——评《红楼梦》花袭人许是生来那日,命运的主子就已在你的骨里留下了一世的烙印。
你生于花朝日,万花之神的生日。那日怡红院开夜宴,武陵别景的桃花,是否让你窥.. -
不染尘世灰——《红楼梦》赏析
不染尘世灰——《红楼梦》赏析《红楼梦》熔炼在曹雪芹艰辛的十年,也辗转了宝玉的半生,大观园的群芳争艳,万花簇拥落幕后,他的双眸仍是那么清澈。从他衔着纯洁的宝玉出生,到他走向..
-
舞尽霓裳是清欢——《红楼梦》赏析
舞尽霓裳是清欢——《红楼梦》赏析舞尽霓裳是清欢
一眼望去,浮世英雄个个落魄,镜中美女纷纷迟暮。
—题记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
《红楼梦》与佛教思想
《红楼梦》与佛教思想“一顽石从青埂山下来,和着一珠绛珠草,来到凡间历劫……宝玉不知所往,贾政葬母后回京,雪夜泊舟毗陵驿,见一人光头赤脚,披一大红猩猩毡斗篷,向他下拜。审视之为..
-
管窥蠡测品红楼——解读四出戏曲谶
管窥蠡测品红楼——解读四出戏曲谶语管窥蠡测品红楼——解读四出戏曲谶语
佟倩
《红楼梦》缘何能称为明清小说的翘楚,我想“朦胧多解”应该是原因之一。从书名来看,第一回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