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地铁(转载15篇)作文900字(关于乘地铁的作文15篇)
乘地铁作文篇1
今天,我要和姐姐、爷爷奶奶一起去乘地铁,我可激动了,懒觉也不睡了,早早地起了床。我们从地铁入口到了地底下的地铁站台,啊,里面又宽敞又明亮,人很多,来来往往的。我们买了票,进入了地铁列车车厢中,里面真好,有很多座位,只可惜都坐满了人。地铁可真快啊,唰唰唰,很快就到杭州了,我们下了站,去西湖逛了一圈,又乘地铁回来了。地铁可真方便啊!我下回还要去乘!
第一次乘地铁作文篇2
星期日下午,阿姨带着我、姐姐和弟弟,参观完东方明珠塔,经过人民广场,阿姨对我们说:“走,阿姨带你们去乘地铁。”“地铁是什么东西啊?”阿姨说:“地铁是在地下的铁路。”我想:地铁一定是又暗又闷的,什么也看不见。我很好奇,恨不得一步就跨到地铁。
我们来到地铁站进风口,踏着楼梯往下走,觉得越来越凉快,车站到了,哇!车站真是又大又宽,灯火通明,跟地面上的白天一样亮,空气新鲜,还有许多商店连在一起,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顾客盈门,十分热闹。
我们站在站台上的黄线后面等车,大约过了3-4分种,轰——阿姨说:“火车来了!”她话音刚落,果然从黑洞里窜出一列“火车”。稳稳的停在我们的面前。我迫不及待的跨进车厢里,哇噻!车厢里既明亮又宽敞,凳子、扶手各种设施一应俱全。车子开了,像飞一样的快,可是又无声无息而且还特别的平稳,车窗两边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
不容我多想,转眼我们的目的地就到了。地铁真是神奇极了。
乘地铁背古诗作文篇3
今天,我和妈妈在地铁一号线上看见了许许多多的古诗。
这些古诗里面有我会背的,也有我不会背的。妈妈高兴的说:“我们选一个我们都不会背的诗,竹里馆来比赛,看谁能在三站路背完,好不好?”我说:“好的,一备开始,背!”我于是我开始背了起来,小声的说:“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下车了,妈妈问我还背出来了,我说:“背出来了,只不过不熟。”
妈妈下车后背了出来,简直是滚瓜烂熟。而我背的结结巴巴的,跟我妈妈相比简直没有可比性。
转二号线的时候我看见没有一个古诗,我希望地铁里经常摆一些有知识的牌子。
乘地铁背古诗作文篇4
国庆假期,我和妈妈乘地铁出行,我发现地铁一号线里到处都是古诗。
这些古诗里有好多我都会背诵,我情不自禁地摇头吟诵起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也有很多古诗是我不会背的。妈妈说:“我们选一首不会背的诗,王维的《竹里馆》来比赛一下,看谁能在三站路背会,好不好?”我欣然接受挑战:“好啊!好啊!”于是我抓紧时间,嘴里不停地念念有词:“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一号地铁下站,妈妈问我还背出来了,我说:“背出来了,只不过不太熟。”妈妈背了出来,简直是滚瓜烂熟。而我背的结结巴巴的。看样子我还得继续努力啊!下次乘地铁要继续比赛,一定要超过妈妈哟!我心里已暗暗下决心回家后多背些古诗。
换乘地铁二号线的时候,没看见地铁上有古诗,我还有些失望,真希望地铁里少放些广告,多多宣传人文知识,做南京文明地铁。
乘地铁作文篇5
姨妈从新疆来,叫我们去上海玩,顺便看望在上海读书的姐姐。
到了上海天已经晚了,姐姐叫我们乘地铁到幸庄,她在那里等我们。姨妈买好票给我们一人一张就进站了。进站的地方没人看管,全是电磁波的,像商场里的收银员一样照一下就行了。我们排着队伍到我的时候,我也学前面的人那样把票望上一照想过去,呀,怎么前面的铁杆不动呀?一看妈妈她们已经从旁边过去了就剩我了,我连忙叫妈妈。妈妈说:你再试一下吧。还是不行,我越着急越过不去,心里急的呀,脸通红通红。妈妈说:要不你从下面钻过来吧!我想钻,可看到旁边人来人往又不好意思,如果我钻了,别人一定以为我是逃票的,可不钻我就这样站着也不是办法,我真是进退两难。结果没办法我还是闭着眼睛钻了过去,好丢脸哦。
本来还想看看地铁是什么样的,原来跟火车一样吗,只不过它的座位是横排在两边的,中间是站人的,可能是在地下开,所以叫地铁吧。地铁的速度真快呀马上就到幸庄了,远远的我就看见出站的地方和进站的地方一样,心里马上就开始紧张起来。到了一看,还好现在不是照了,只要把卡塞进去就行了。真是人倒霉了喝凉水也会呛到,我又过不去了。天啊!难道还要让我再钻一次吗?还好还好,旁边有个工作亭,妈妈叫来了工作人员,换了一张卡我进站了,不然我想我一定难逃再钻一次的命运。
这次的上海之行,没有什么比这乘地铁印象更深刻的了。
第一次乘地铁作文篇6
那一年,我还小,爸爸带着我一起乘地铁出去玩,那是我第一次乘地铁。当时心里又高兴又紧张,生怕快速行驶的地铁滑出轨道。
当爸爸拉住我下楼梯进地铁站台时,一辆地铁迅速开了过来,并停靠在站台边。爸爸急忙拉着我下楼,可我绊倒了,我们只有等下一辆地铁了。当我们乘上第二辆地铁时,地铁的报警铃声很快就响了,随后车门关上了,地铁快速启动后,像箭一样奔驰而去,我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往后倾,我连忙抱住爸爸的大腿才稳住。我好想跟地铁一起瞟了起来,车厢外的物体迅速后退;当地铁进入隧道后,车外的闪烁的霓虹灯映衬做绚丽多彩的广告牌,我仿佛觉得钻进了时空隧道。
第一次乘地铁的感觉非常美妙,每当我再次乘地铁时,总在回味那奇妙的感受。
上海游之乘地铁作文篇7
刚到上海的我不免有些兴奋,因为我竟想着故地重游当一回导游。但妈妈走到了地铁一号线的售票口旁,我只好跟着上去,到妈妈的旁边,只见地铁候车室的人比火车候车室的人要多许多倍,排队买票的人更是成千上万,我们好不容易买到了四张地铁票,其中一张上的图与其它不一样,挺卡通的,我便与另一个同行的弟弟争了起来,在妈妈的调解下我把卡给了同行的弟弟。
地铁来了!地铁来了!一辆白色的地铁飞奔而过,在我们面前停了下来,人们纷纷挤了进去,我们正想进去,但车门上灯亮了,自动门关上了。我们只能静静地等待下一趟地铁的来临,不到10分钟又一辆白色的地铁停了下来,我们走了进去。我们很幸运,这趟车的人很少,我们选取了位置坐了下来,窗外一片漆黑,但车里非常明亮,只有电视机在轻轻地播出声响,一切都很宁静。车开得很快,不到10分钟,便到了人民广场站。
妈妈跟着同行的阿姨去了另一个站台:二号线,我尽量跟着妈妈,接着我们又一次乘上了地铁,通向了我要去的地方——上海科技馆。
(欲知下文请上海游之上海科技馆)
开往春天的地铁(转载)作文篇8
并非被徐静蕾天使般的微笑所感染,我的确迷恋在地铁里奔跑的感觉,让风掀起我的大衣,撩乱我的长发,那样我就可以显得更加沧桑一点。或者说,可以更加接近原始状态一些。
一
我不喜欢广州这座城市。在没有地铁之前,她像一片贫民窟,待到有了地铁了,又像一处避难所。人是套在笼子里的鸟。一天里要做的,只不过是从一个笼子兴高采烈地跑到另一个笼子里。
而我,也只不过是一只忧伤的麻雀,愤怒地看着苍白的天空。
我亟需一种狂奔的感觉,那种起飞前的竭斯底里。于是我爱上了这条这具憎恶着的行将腐烂的躯体内的一条血管。任由无常的惯性将我推攘入那叫做“生活”的深渊。
二
那是张学友第一次在天河体育中心开的个人演唱会。这是一个爱做秀更爱看秀的年代。在狭窄的车厢里,我被挤到了最深入的角落,但同一时间又感到无法言状的充实。背后的金属沁凉透心,无情地嘲笑着我那可怜的体温对于这个世界的微不足道。蹩脚的司机不知碰了哪条弦,忽然来了个疯狂大减速。整个车箱的人像麦苗一般齐刷刷地向前倒去,再一次证明了牛顿第一定律的无懈可击。一个黑色的脑袋在我眼前摇晃了几下之后便直冲我的心窝。已无退路的我只能硬生生地用肉体抵挡了这股力量。待我稳定住摇晃的视线,我发现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女孩。在惊讶她美丽的脸庞的同时,女孩木木的眼神以及惊恐万分的摸索动作告诉我,她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
三
我发誓在0。01秒之前我绝对没有想过我会爱上这城市中的任何一个人,但这信念又在0。01秒之后讽刺性地遭到瓦解。直至很长时间以后我才弄明白,其实这是一种怜悯,一种本能的情感施舍。
好像有一个叫罗素的老头说过这样的话——支撑生活的动力,只是三种单纯然而又极其强烈的激情: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这不幸被我听见了,而且还遭受从第三点射来的毒箭。所以当女孩慌慌张张地向四周频频道歉时,我伸出手拍拍她的肩膀:“我的荣幸。”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说出这样一句在整车人看来近乎轻佻的话。女孩好像并不介意,礼貌地伸出手:“李小桔,叫我桔子。”我使劲绷紧了手上的神经,好让它感觉更有力刚强:“染舟。”稍作停顿,“也可以叫我鱼香肉丝。”
桔子自我介绍的话说了很多,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桔妈担心桔子往人群中挤但桔子很喜欢张学友于是冒险逃了出来。我让桔子拉着我衣服的后摆,领着她往体育中心的大门方向走去。人群中,我有意用身体挡住汹涌而至的人潮,好让这个弱小的生命往她的理想之地款步而行。桔子显得很害怕,双肩蜷缩着,仿佛一只受伤的小鸟。
到进场时,我才发现桔子和我一样买的都是最低价的票。我想距离的远近对她来说已失去任何的意义,正如再狂减的高价票之于我。这个年头,贫穷跟失明大概已没有什么区别了。
桔子听得很陶醉,从那用双手托着的脸庞可以看出。我不忍心告诉她其实张学友是一个长着红光饱满的大鼻子以及脸上带着一条伤疤的男人。在无知种想象完美,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况且从来就没有人指着一样东西对她说:“看,这真丑。”
回去的路上,我让桔子像我来的时候靠在车厢的一角。然后我用双臂撑墙,努力为她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安全地带。桔子把头埋得很深,只留给我一头直直的黑发。一路上,桔子显得有点拘束,不时抬头惊恐地叫到:“鱼香肉丝。”我急忙回答:“在呢,我在呢。”
四
昆德拉说过:“发生一次的事情就跟没发生过一样。”所以当桔子从自家的窗台上喊了最后一声“鱼香肉丝”之后,我就像关灯一样把记忆的房间再次打得漆黑。她留给我的地址和电话我只是象征性地copy进备忘录。世界不痛不痒地刺激了一下我的大脑皮层,又打着瞌睡把它抛给了时间。
依稀梦里,胸口隐隐作痛,才泛起几丝关于那头黑发、那双眼睛、那份彷徨的记忆。
五
绝大多数情况下我是不相信意外的。只是当车灯在我面前一闪,继而伴着一阵凄厉的喇叭,身体在失重般的感觉中起飞,我才感到一丝来自生命本能的恐惧。接下来就是一阵初生时的黑暗和无助,连同那点无法言状的浅浅的幸福。
意识首先回复到我的躯体。虽然我还不能用动作来证明我的存在。四周是熟悉的人的熟悉的哭声。或许又过了几个夜晚。我终于挣开了漆黑的梦魇。我开始向人们招手,也向再次出现的生命招手。但我的确受伤了,无论我多么的顽强。我再也无法看到这个世界了。医生告诉我,视觉神经已遭破坏,是无法修复的那种。我的面前又泛起桔子那双木木的眼睛。因为从它们我可以想象着自己。
那是一段长长的黑暗的岁月。我没有挣扎。淡忘的是我的样子,因为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镜子了。
六
我应该是和桔子一起推进手术室的。待医生把两张手术床并在一起的时候,我又听到那声熟悉的“鱼香肉丝”。我以为桔子会说“谢谢”之类的话,但她没有。只是寻找着我的手。这是一种很柔软的感觉,似乎已没有了骨头的支撑。我不禁紧紧地握住。桔子用指甲在我的手背上狠狠的掐了一下:“你真的忘了我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请给我一个结束的理由好吗?”我还是先前的沉默。我无法用我世故的想法来回答桔子,纵使我是千真万确地那样认为。我没有伟大到用我的失明来换取桔子的完整。这只是一种顺带的施舍。从那晚的演唱会到这次视网膜的移植都是一样,我只在奉献对我已无用的东西。桔子渐渐松开了我的手,轻轻地摩挲着:“怕吗?”我点了点头,虽然明知她不会看到。
桔子继承了我的世界。
七
据说手术很成功。我成了彻彻底底的盲人,而桔子也看到了有生以来第一线光明。我开始学习适应失去视觉后的生活。我每天都往返于康复中心和家之间。而且总有一只柔软的臂弯在地铁入口轻轻地挽上我。那是桔子。我没有拒绝。
“这世界美吗?”我问桔子。“嗯,是一个美丽而震撼的地方,虽然迟到了。”听着地铁的轰鸣声,我再也不能感觉到那种飞的感觉,我不知道它要驶向什么地方。
突然有一天桔子告诉我,她喜欢我,从那次演唱会之后。黑夜中长长的一个吻。吸干了所有的泪水和忧伤。我嚎嚎大哭,像婴儿一般。桔子紧紧地抱着我。用温暖的身躯抚慰着这个无助的灵魂。
每次桔子从我身边离开,我总会问:“你会陪我到永远吗?”一阵沉默之后,“如果可以的话,我会的。”我总奇怪她的这种逻辑式的回答。我并没有介意。当痛苦从桔子身上轮回到我身上时,我是没有理由再把伤痕分她一半的。
我现在知道了,怜悯也是一种伤害,我和桔子都先后成了人性的刽子手。
八
我一天天地脱离着经验的羁绊,渐渐适应了失明后的世界。我又不太情愿这一切结束得太快。那双臂弯一直没有离开过我。这更使我感到一种分别的将即。桔子的话越来越少了。每天像完成任务似地来往于地铁站之间。每当我谈起往事的时候,她总是非常聪明地回避着。这会是一种世俗的聪明。我已陷入这个人为的漩涡,似乎已没有自拔的一天了。
一张薄薄的视网膜倔强地连接着生命的两头。在感到窒息之际,我终于开口:“以后,你再也不用来了,我能照顾自己。”我挣开那双曾给与我无数感动的温暖的手,朝着我执著着的方向摸索。“染舟!”我愣了一下,“桔子是从来不叫我的名字的。”我赌气般地踉跄而行。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但已找不到泪腺的感觉。
桔子还是追了上来。我正要发作于这无谓的纠缠。一个声音在身旁响起:“李小娅,去哪呢?”我确定我没有听错,桔子显然很惊讶,继而紧张起来,拉着我加快了脚步。刚才那个声音在后面埋怨起来。我迷蒙的大脑像被掏空了一样,一幅幅近乎“巧合”的画面在神经深处接连闪过。本能的自卫感令我停住了脚步,我发疯似地喝斥:“你是谁?”
九
有一种病叫白血病,在其相中的千千万万的生灵当中,有一个女孩叫李小桔。而且,在一个月前,这个叫“白血病”的物体在未征得我任何同意的情况下就打发了她的生命。我于某一天的零时零分孤独地站在这城市里最莫名的一角,接过了另一个抽噎着的女孩手里递来的一盒冰冷的磁带,按下按钮,倾听一段已飘向了天堂的声音:
鱼香肉丝,我想你终有一天会听到这盒带子的。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在我生命的黄昏里能看到这个世界和你忧郁的脸,我已经很满足了。很感谢你让我做到了这一切。我曾经很想告诉你我会永远陪在你的身边,当你的眼睛,当你的拐杖。请你原谅我的无能为力……不要问我到哪里去了,也或许我根本就没有离开过。纵使我突然消失在这个城市,我也会在天涯的尽头。你在地铁里常常问我下一站将开往哪里,我现在告诉你好吗?下一站是——春天。
十
如果死亡是一种无止境的沉默,那么活着就是另一种最大限度的遗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重组着我的记忆。我将一切永远定格在了昨天。我已看不见天边的霞,水中的月,我落入一个完全孤寂的世界里。当小娅拉着我的手摸上桔子冰冷的坟茔的时,我只是无声地颤抖。这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没有坚持到最后的“cryinggame”。
我常常幻想,在汹涌的人群里,会不会有一对凝望我的眼睛?这飘忽的世界,又能否容得下一个祈祷过后的生命呢?
我和着春天的梦,把过往调成一杯微苦的浓茶。灵魂不肯下咽。我悲伤地偻着肩,留下了一堆注定要被遗忘的身影。
乘地铁自己回家作文篇9
这个星期六,我在上海学画画,爸爸送我后回去了,留下我自己回家。
我有些心惊胆战,要知道,这是我第一次自己乘地铁回家,还得换乘。我像一只流浪的小动物,缓缓地经过安检,淹没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挤进了摩肩接踵的车箱里。我没有握着爸爸的手,缺少了几分安全感。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这一站仿佛是一个世纪,等得我肺都要跳出来了。“江苏路站,到了……”熟悉的广播声终于在耳边响起,我急切地盼望快点到家。屏蔽门终于打开了,我一个箭步跨了出去,离到家又近了一站!换乘11号线的路铺展在我眼前,我步履匆匆地走着,地铁来了,我慢悠悠地上去了,我并不想与那些素不相识的人坐在一起。时间过得好慢,它像一个张牙舞爪的魔鬼在欺负我,我好像是一个被父母抛弃的孩子,任它拉扯。
终于到了,我迫不及待地冲下车,希望快点见到爸爸妈妈。经过闸机,下了电梯,妈妈正向我竖着大拇指。
这只是我个人的几步,但也是我人生的一大步,来之不易的一大步,因为它是用勇气和力量筑成的。
乘地铁作文篇10
一天,我和妈妈从上海博物馆参观好回家的时候,妈妈让我去找回家的地铁。
我在人民广场左边看见碧绿的树木、草地,右边看见了绿地喷泉,可就是没有指示牌。指示牌到底在哪儿呢?我转身看后面,看到了指示牌,上面显示地铁口在右边,我不放心,又去小卖部问了店主一下,店主正在卖蛋筒,我和妈妈每人买了一个,并问:“地铁口往哪里走?,店主热情的回答:“一直往右走就到了,欢迎下次光临!于是我就领着妈妈一直往右走,果然看见了地铁口的标志,我和妈妈下了地铁,看见这里是人民广场站,因为地铁地下面积很大,人很多,有一两个饭馆,还有一些人在地铁里摆地摊和讨钱。我和妈妈一直往通往2号线的指示牌走,生怕走错了路。花了很长时间,我和妈妈终于找到了2号线,并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我的计划是:做2号线到世纪大道站,再转6号线到民生路,再走一小段路到家。我和数了从人民广场到世纪大道站4站,再转6号线往港城路方向坐两站,从民生路2号出口走一段路到家。
一到家,妈妈夸我方向感不错,我感到很自豪。
第一次乘地铁作文篇11
阿姨今天带我去南京,我看到了地铁。在站台上,我看见地铁全身是银白色,弧线形的子弹型的火车头,阿姨带我上了车,车上很简陋,椅子在窗户两边,通道很长可以看到,地铁开动了,渐渐地……好像飞机在飞一直在冲刺,窗外的景物扔到九霄云外去了,阿姨说,地铁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每小时200多公里。
转眼间。就到了下一站,车站外挤满了人,人山人海的人一开门就冲进来了差点把我挤成肉饼,我赶紧外后靠了点。我感到很自豪,因为常州也要开造地铁了,我好期待哦,好想在坐坐。
乘地铁作文篇12
到上周六为止,我一共坐过两次地铁。第一次是跟爷爷去上海参观世博会,在南京停留时,姑姑带我们坐过地铁,当时并没更多的感受和体会。这一次即在北京乘地铁,因为堂弟的幼儿园老师要讲大众交通这一课,作为亲子教育,必须由父母带自己的小孩乘公交或地铁,当然少不了要讲“亲身体验。我和弟弟坐的那趟地铁,乘客可真不少。我们刚刚上车,就有一大批后来者挡住了我的视线,但车里的人很守规,中年人给老年人让座,青年人照顾小朋友,北京精神在地铁里随处可见一斑。婶婶告诉我们;城市大,汽车多,道路拥挤,空气变坏。我想这也是有实力的城市发展地铁的原因之一吧。
北京大兴区亦庄中心小学六年级:姚明磊
上海乘地铁作文篇13
天上都是云雾,地上满是雨水,这让去上海的游客很失望,因为露天玩不爽,游客们只好乘乘地铁东游西逛,其中就有我们一家人。
我和爸爸对地铁感兴趣。在“自动买票机”前,爸爸拿出一张破的五十,上面长起了“皱纹”,结果“买票机”不要。爸爸脾气很坏,他不信他塞不进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投降”。
在候客点,人山人海,好不容易挤进车厢,可是位子没有了。在车厢里,门口的红灯亮了起来,还没等我反应过来,车就开了起来,结果跟妈妈撞了一个满怀,妈妈差点儿就摔倒了,不过妈妈正好撞到后面一个人,把那人撞倒了。尽管有“静”贴在墙上,但笑声还是从大家嘴巴里喷了出来,连地铁列车员也笑了。
到了人民广场,虽然用了十分钟,但在我心中这地铁速度就像一支箭,仿佛一秒钟就到站了。地铁上的声音很响,但我心里头感觉很轻,好像它没开动。
乘地铁(转载)作文篇14
“地铁”是人们上班出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即使是在“非典”最流行的那段日子之一,人们依然冒着“生命危险”(夸张)来往于拥狭的车厢内。每天只要一到高峰时段,一列列车厢里就挤满了上班族、学生族,可谓是人潮汹涌。而我也是其中的一员,随着地铁每日的运行,我也一天天经受着乘坐地铁的残酷考验。(遣词幽默,语言诙谐,乃文章的一大特点)
一:赶车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它的节奏是极快的,人们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于是就常发生这样的景象,有的人为了赶车,不惜被嘟嘟作响的车门卡住,硬往车厢里冲。最后经常是车门关上了,人也被夹成了“汉堡包”。(全文将乘地铁划分为以下六个部分,而且标以序数,既使文章层次特别清楚,又有些调侃的味道。很有意思。)
二:车上好不容易挤上车,才发现已无立足之地。一只只脚丫将整节车厢填得满满当当,不留半点“落脚之处”。于是我们一个个变成了木头人,没有人敢动一动。有时因为列车的颠簸踩了别人的脚,想说声对不起都难———茫茫脚海,谈何容易!(茫茫“人海”变成了茫茫“脚海”,小作者经常用此修辞手法,令人喷饭。这是汉言掌握娴熟、运用自如的结果)
三:有位子在长久的等待后,终于有人下车了,这时的人们可顾不上绅士风度了,经常一个座位数人下坐,就看谁动作快。
四:座位上终于坐下,环顾左右,才发现六个人的座位上已经坐了七个人,这热屁股贴着热屁股的滋味可真不好受,常是挤得你生不如死(夸张)。不过此时你一定要顶住,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被人又挤去半个座位,那就追悔莫及了。
五:准备下车胜利就在眼前。不过这时你还得经受最严酷的挑战,那就是挤向车门。若没有丰富的经验,可就吃亏了。因为不提早准备,就有可能在人群的重重阻碍下眼睁睁地看着车门关上。另外,要想在如此复杂的地形下穿梭自如,就必须练就一套凌波微步的绝技了(夸张),否则不是踩了别人的脚,就是崴了自己的脚。
六:下车在人群的推搡之下,终于离开了车厢,顿时感到自由的重要,犹如获得新生。看着慢慢远去的列车,不禁庆幸终得解脱(屡屡的夸张其词,使行文更为幽默)。
每天在经历这样一番洗礼后,可谓是精疲力尽。但是为了准确地到达目的地,又不得不日日面对它,只希望市政多建几条地铁来缓解这汹涌的人流。
第一次乘地铁作文篇15
第一次乘地铁
最近,在我们安镇,最热的名词莫过于“地铁”。星期六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亲身感受了一回。
走进地铁站,四周既宽敞又整洁,售票、检票都是无人管理。循着地面上大大的指示箭头,我们来到候车区。站台边贴满了五彩缤纷的宣传画,让人赏心悦目。地面上划分出了下客区和上客区,还仔细地注明了先下车,再上车。我发现站台边有玻璃门拦着。妈妈猜测说:“估计这是一种安全防护措施吧。有门拦着,乘客就不会不小心掉落站台了。”我觉得妈妈的话很有道理。这时,地铁悄无声息地进站了。“地铁来了!”我激动地大叫一声。车子停下来,门正对着下客区。车厢的门打开了,接着,站台边的玻璃门也打开了,乘客们有序地下车、上车。跨过车门时,我发现车身和站台几乎算得上是无缝对接了,就是坐轮椅的残疾人也可以轻松上车。
走进车厢,我眼前一亮。车厢里干净整洁,白色中镶嵌着绿色,感觉十分舒服。地铁启动了,喇叭里用中英文提醒着乘客,我想:就是异国乘客也不用担心听不懂中文了。地铁虽然跑得飞快,但却十分平稳。旁边的老奶奶笑眯眯地说:“比坐公交车舒服多了,一点也不颠。”妈妈也开心地说:“是呀,我不晕车了,真好!”爸爸拿出了水杯放在座位上,我发现杯子里的水只是微微有点荡漾。四周的人见了,都对地铁的快速平稳啧啧赞叹。突然,我发现地铁钻出了地面,开到了空中,于是好奇地问妈妈:“地铁怎么不在地下了?”妈妈说:“也许是为了节约建造的成本。要知道,造地铁可是一项庞大的过程,需要巨大的投入。”我听了,频频点头。此时,我感觉车速慢了一些,心想:这肯定是为了保证地铁在空中的安全吧。
不知不觉,我们的目的地——三阳百盛站到了。爸爸看了看时间,只有20多分钟,比公交车快了一倍,大家都惊叹不已。由于三阳百盛位于市中心,是地铁1号线和2号线的交汇处,因此这里的地下广场特别大,四通八达,出口多得像迷宫。不过有了大箭头的指引,我们轻而易举地找到了出口。
美妙的地铁之旅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我相信,有了地铁,我们的出行会更加快捷、方便,我们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
中国传统节日
作文一:中国传统节日三年级作文 今晚的月儿格外圆,今天的月饼格外甜。因为,今天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