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名言(4篇)
苏格拉底的作文
一个青年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
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苏格拉底问:“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空气,当然是呼吸新鲜空气!”
“对!学习就得使上这股子劲儿。”
苏格拉底名言篇2
1、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2、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3、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4、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5、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6、如果经过教育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因为他们能够做出极多、极大的业绩来;但如果没有受过教育而不学无术的话,那他们就会成为最不好、最有害的人,因为由于不知应该选择做什么,就往往会插手于一些罪恶的事情,而且由于狂傲激烈,禀性倔强,难受约束,就会做出很多很大的坏事来。
苏格拉底的作文篇3
不要被假象所蒙蔽。
哲学家拿出一个苹果,声称“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紧接着便是“你们闻到了苹果的香味了吗”的发问——制造假象,有意进行暗示误导;第一个学生不依常理,没有调动嗅觉去闻一闻,而是颇为荒唐地根据视觉作出判断,“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不假思索地“抢着说”“闻到了”苹果的香味。其后,闻过或甚至没有闻过苹果的学生都“跟着说闻到了”;而最后的谜底却令人捧腹,那是“蜡做的假苹果”!因此,就整体意义而言,给定材料叙述的是假象掩盖了真相、现象遮蔽了本质的故事,最主要的意图是要启发读者在认知事物、探求真相真知时,应该运用相宜的科学方法,洞穿某些虚假现象的遮蔽,深入到本质层面,以获得正确的判断。因此,由此立意,可以谈透过现象看本质,揭开假象看真相等,或者谈莫被浮云遮望眼,谈莫被表象所欺骗等等。不要盲目迷信权威。首先作出回答的第一个学生,之所以“抢着说”“闻到了”,固然与判断方法失当、讨好权威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对哲学家权威的毫无条件的崇拜与迷信。
大概也是源于这种迷信心理,其他一些闻过苹果,甚至“闻也不闻”的学生,也就相继说“闻到了”,结果闹出笑话。因此,由此立意,可以谈不要过于迷信权威,不要轻信盲从等,或者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要坚持理性判断等等。
《快乐》300字篇4
一群学生在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请教:“老师,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这群学生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在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划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
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