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旅作文(精选4篇)
美国之旅作文篇1
由学校组织的带队老师和学生一行29人的旅游团,利用暑假时间,赴美参加了美国文化交流夏令营。
我们登上飞机后,我的怀里像揣着一只小兔子,心咚咚直跳,激动极了。因为我们将乘坐波音747横跨太平洋,飞往美国。不一会儿,飞机便起飞了,在飞机上,看着下面的大好山河;看着那长长的黄浦江;看着那威严的山峰,我感到即将离开的祖国是那么雄伟壮丽。据说,美国,是一个经济和科技发达,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有幸去那里让我非常高兴,非常自豪……经过13个多小时的航程,我们终于来到了第一站,美国著名城市之一——旧金山。
下了飞机,我们随领队老师一起来到当地一所学校,同学们被分到了不同的家庭。之后,我们便分别跟着所分到的家庭主人来到了各自的家。四个星期的家庭生活,我们和他们相处得都很愉快,和他们一起交流,一起生活,且品尝了地地道道的具有美国风味的饮食,学习了地地道道的英语。这四个星期,是我由生以来最有价值的时光,但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不久我们的家庭生活就要结束了,我非常舍不得离开他们,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他们,便开始了我们的第二阶段的旅游生活——参观游览。我们参观了白宫、自由女神像、自由钟等许多著名城市和雄伟建筑,还参观了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等名牌大学,让我赏心悦目,赞不绝口。
经过这一次终生难忘的美国之旅,使我感慨万千,受益匪浅。首先使我感到大开了眼界,亲眼看到美国的大学到处林立,说明他们对教育的重视,所以他们不仅文化和文明程度高,而且科技和经济发达,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很高。其次,四个星期的美国家庭生活,使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特别是通过短期地地道道的英语培训,纠正了在发音方面的不当之处,使我们英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第三,他们讲卫生、讲文明、讲礼貌的社会风气,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
我要以这次美国之旅为动力,今后要加倍努力学习,争取不久的将来,重返美国学习,学好知识和本领来报效祖国。
美国之旅作文篇2
7月18日(星期五)
今天是星期五,一个星期过得真是快!今天是最后一天夏令营(这个星期最后一天),据说还可以用老师发的,一张纸上写着面值,都是一元的,颜色不同)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呢!今天我们组织有两个人,只好跟别的小组在一起玩,一开始我们玩太空船大战,老师们总喜欢和太空扯上关系,其实这不过是拿着水球互相砸而已,挺好玩,只不过人人都湿透了。如此炎热的夏季,浑身湿透又有什么所谓呢?我们玩得相当开心!随后老师表演唱歌,边伴奏边唱,三个男老师打鼓,一个男老师边吹口风琴边弹吉他,还能唱歌,真是强啊!我觉得简直可以去申请专利了!老师们唱了3首歌曲,混了半个小时吧,我们就吃饭。
吃完了饭以后,我们就排练节目,据说下午还要集体表演,我的角色比较简单,大概出场5分钟(总共不超过10分钟),就是先上台,告诉大家故事的由来,然后下去,最后再上来,说再见,然后跳舞,下台。
演出时间到!小小一个教室挤了一大堆人。我们是最后演,别人都演完了。我们演得还行,挺搞笑,全部人都笑了起来,特别是最后跳舞的那一段,把他们给笑得啊,腰都直不起来了(可能是我们跳得太烂了)!一下台,我们的位置竟然让别人给坐了,没办法,我们只能先走一步了,好在我们是最后一个表演,我们一走,各自散伙!后来还开了一个小小商店,据我所知这是星期五最后的一个节目,里面的东西可以用老师平常因你表现而发的玩具纸币购买(虽然都是些地摊货),我只有一块钱,表弟还没有钱,于是我就买了一个最便宜的绿色项链(说是一美元,在中国1毛钱),谁知回到家奶奶还说不错,挺漂亮的,OK,就送给她吧!反正我要了也没啥太大用途(主要想这一块钱不用白不用,回家就用不着了)。
回家后,看了一场我看过的007电影,现在的电影英文字幕我已经能看懂1/3了,看来英语水平有进步嘛!看完电影以后,睡觉!
7月19日(星期六)
今天我很郁闷,昨天的日记打了一半,跟我说停电了!没保存,都没有啦!你说我郁闷不郁闷,没法子,继续打啊!终于打完了,正准备看看《明朝那些事》,阿姨叫我陪弟弟去拉小提琴,然后帮我们俩买鞋(就是表弟在拉,我在旁边坐着),想想也不错,听听音乐,受受熏陶嘛,反正也不用我拉。
表弟应该很有音乐天赋的,我无法想象拿一个这么小的琴能弹出美妙音乐(我指的不是他)。到了老师家,表弟便进去拉琴,我就坐在沙发上,我发现表弟的琴声中有很多杂音,老师拿过去扭扭弄弄,然后亲自一拉,真是特别悦耳动听,表弟要是能在家里拉出这么好听的琴声,那就太好了!我呆呆地坐了半个小时,除了能听听老师拉小提琴外,感觉十分无聊,终于走了。我们便去买冰鞋,然后迅速回家吃饭,再迅速跑去冰场……
今天滑冰我穿上了新的冰鞋,而且还是短裤短袖不戴手套(摔一跤准完蛋)。我们几个小孩玩得挺好,我的速度已经追上表弟了,而且他弯没我快,所以只要他抓着我的衣服不放,我就急速弯,他肯定摔个大跟头!就这样,我们两结下了“深仇大恨”。他摔了不少次,我也摔了不少次,我摔得都是结结实实的一跤,至于他,反正摔习惯了……摔不摔都无所谓!起初,我开开心心地走向冰场;最终,我伤痕累累地走回家去……
晚上,我们去别人家开我吃得好饱,撑死我也!阿姨做的菜相当好吃!什么鸡鸭鱼肉啊都有,还有我极其喜欢吃的多春鱼,我还吃了一个冰淇淋呢,吃得路都走不了了,还把别人家的东西都打包了回来(人家要回中国了),回到家,晕晕的,困死了(饭吃多了也会醉),写完这篇文章,赶快睡觉……
美国之旅作文篇3
最近读了一本好书——李希贵老师写得《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以前也读过一些关于美国教育的相关文章,或许自己是中国人的缘故吧,看到那些字里行间对美国教育进行大肆赞扬的文章,内心里总有一些说不出的味滋味,很复杂。带着些许的不服气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浏览本书目录,一个个新颖的标题映入我的眼帘:“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家常饭”与“法国大餐”、为什么要让学生都在课间挤厕所、美国的教师怎样布置作业、美国人也会耍心眼、中国式的无所谓、主人意识:从棒球场到教室……这么多新鲜的名词,我的内心充满了好奇。“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这个问题还用回答吗?在国内,这个耳熟能详的句子,已经在校园里响彻了20多年,它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原则性口号了,然而哥伦比亚大学的课程专家却向我们的教育专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因为他在观看我们带去的教学录象时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摄象机在课堂上为什么只摄老师?为什么所有教师的声音都有字幕,而学生回答问题时,却没有字幕,无意的疏漏为什么发生在学生身上?难道连我们编辑录象的工作人员都这样看不上学生吗?为什么课堂上的老师总是“抓”着学生,一个一个地提问题,其他学生这时候还能学习吗?“很好,坐下!”戴维先生模仿了一位教师用手指往下一点的动作说:“学生回答了问题还不知道坐下吗?为什么老师还要这样手指一点,说一句‘很好,坐下’呢?要知道,这样做,小孩子连点面子都没有了,这不是在扼杀小孩子的自主能力吗?”“中国的老师不是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吗?主人在课堂上还要这么小心翼翼吗?是啊,许多时候我们对一些严肃认真的事情,只是口头说说而已,真正做起来,却又是另一回事了。也许我们并不缺少理念,真正缺少倒是躬行实践。
作者还写到:在美国海军学院考察,发现他们介绍学校的专题片自始自终讲述的是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过程,画面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看上去颇有些激动人心。看来老外看问题的视角真的有些不一样。静下心来想一想“以学生为中心”的口号只与课堂有点关系,校园里其他的一些举动似乎与学生没有多大干系。这或多或少会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吧!
看得越多,内心的感触越深,对教育家李希贵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从他的书里,我们不仅能了解西方发达教育的理念及一些具体的操作模式,更难能可贵的是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我们教育上缺少的细腻和灵性,感受到了中国未来教育的曙光。虽然改变目前的教育现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会通过了解发达国家的教育现状,反思我国教育的缺憾,拓宽我们的教育视野,丰富我们的教育情怀,提升我们的教育品位。
美国之旅作文篇4
每当在课堂上听到所答非所问的回答,每当批改到错题如此之多的作业,每当看到课间故意打闹学生,此时的心情非常糟糕,体会不到一点职业幸福感。看了李希贵教授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书,书中写道,要给学生一些犯错误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只有不断的犯错误,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课堂上五花八门的结论本身就是教学资源,错误的回答更应该成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跳板,学校本身就应该成为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在学生成长的历程中,不知要摔多少次跤,碰多少次壁,犯多少次错,只有经历错误,才能不断的反思总结,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会做事、做人的道理,才能不断的成长起来。还记得陶行知先生奖励犯错误的学生三块糖果的故事吧,看来陶老先生也是认同这一点的。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理解、包容学生犯错误,还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制造一些犯错误的机会。有一首小诗说的好,让他做事,让他做事中明白责任;让他受苦,让他在受苦中懂得珍惜;让他失败,让他在失败中获得对失败的免疫;让他流泪,让他在流泪中体会泪水铸造的坚强;甚至可以让他受伤,让他学会体悟舔舐着伤口匍匐前行的伟大与壮举。
作为教师,如果能这样认识我们的教育,认识我们的学校,我们就有理由让孩子们更多的暴露一些他们原本就该有的“美丽”的错误。如果早点认识到这些,我们就会用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面对孩子那些美丽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