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论文作文五年级(9篇)
数学小论文作文五年级篇1
今天,数学老师在课上给同学们发了一张卷子,卷子上所有的算式都只有两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乘法,第二点,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其中的一个乘数都是由9组成的。然后,老师平淡的说了一句同学们习以为常的话:“请同学们把这张卷子写完。”说完这句话后,老师清了清嗓子,接着说:“大家要在五分钟内完成哟!”她话音刚落,全班所有的同学们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仿佛能装下十个鸡蛋,因为我们要在五分钟内完成三十道乘法计算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被我们公认的“计算高手”也倒抽了一口凉气。但事不宜迟,时间毕竟不等人,大家必须争分多秒,所以都拿起笔来进行计算。
五分钟后,这三十道令人望而生畏的乘法计算全班所有的同学竟没有一个同学做完。这时老师开口了:“大家先找找所有算式的规律。”大家都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但是都积极的开始找规律。几分钟后,同学们都只发现了一个规律——一个乘数的是由九组成的。但老师却若有所思的望着我们。“难道还有别的规律吗?”我疑惑的想。就在这时,老师又说:“其实,我们可以以9999×5846=58454154这道题为例,大家可以发现积中的5845其实就是5846减去1得到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积前面的几位是由不是9组成的乘数减去一而得到的。”我看了看,发现果真如此。而后面的数是由9组成的那个数减去另一个乘数减一的差而得到的。最后再把两次得到的数放在一起就得到了最终的积。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在一个乘数比9组成的乘数小时才行的通。
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个妙招——吠陀数学中的关于九的乘法算式。
数学小论文作文五年级篇2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例如有三角形、植树问题、位置与方向只要我们细细观察,多多去想。现在就让我给大家详细讲一下三角形吧。
在这周的星期二,爸爸带我去了宿舍楼下打篮球。爸爸问我:你知道篮球板支架是什么形的吗?三角形是怎么来的呢?我说支架是三角形的。但不知道三角形是怎么来的?爸爸说: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三条直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平面三角形。我会意的点点头。
在周三,我要回广州了。在机场里,我看见有个卖小木制品的地方。我看见部分东西都带有三角形,如:小房子的房檐,自行车的的三脚架,古时侯的相机的三条支架围成了个三角形可是标价太贵,我没舍得买。可是看到这些小物品,我的心里又有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它们都带有三角形呢?哦,是原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可以使它们更坚固。出机场后,我又发现三角形了。是一个小女孩叠的小帽子我坐在爸爸派的车上,一遍遍想着那天学到的知识。就觉得很开心。
你说,我是不是个很爱观察的小女孩呢?只要你们细细观察,多多去想。数学原来就这么简单,你也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
数学小论文作文五年级篇3
经过一番比较,有三种方案进入了最后的筛选。这三种方案都包含了我钟爱的朗姆酒巧克力和伏特加巧克力。一号信息:两盒散包装的巧克力各要39元,月销量分别是1875和3999。二号信息:两盒巧克力捆扎在一起是68元,月销量是1612。三号信息:三选二,要55元,月销量是29。光眼睛看,看不出哪个方案最好,我决定拿笔算一算。一号方案需要39+39=78(元),月销量是1875+3999=5874(盒)。三种方案的价钱比:78:65:55,三号方案略胜一筹。月售量比:5874:1612:29,一号方案最多。“同样是两盒,而一号方案花的钱比二号方案多78-65=13(元),虽然一号方案的月销量比二号方案多5874-1612=4262(盒),但月销量有1612盒的二号方案也绝不可能是假货。”我道出了自己的推断。妈妈点点头,于是,一号方案被淘汰了。
看着二号和三号方案,我犯难了,65-55=10(元),相差10元的呀!我不忍心白白扔掉10元钱,再说,月销量少一点又不一定代表巧克力是劣质产品。忽然,我看见二号方案的图片右下角有一行小字:假一赔三。我兴奋了,急忙点开三号方案,哈哈!狐狸尾巴藏不住了,卖家没敢写上这句话。再仔细看看,三号方案根本没有任何评价,而二号方案却有900多条。这下,三号被淘汰了。这时,妈妈说:“好样的,你很有头脑,很快就会收到两盒酒心巧克力的!”“耶!”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三天后,巧克力到货了。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伏特加巧克力,一口就是一个。“咳咳,咳咳,呛死我了!”我边咳边喊,没想到酒味这么浓!妈妈闻讯赶来:“看来,你终于吃到正宗的酒心巧克力了。”我笑了,接着打开朗姆酒巧克力。这次,我吸取了教训,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品尝,酒味差点儿把我熏醉了。我品尝着自己动脑筋购得的酒心巧克力心里美滋滋的,整个下午沉浸在酒心巧克力的醇美之中。你想吃正宗的酒心巧克力吗?请来我家吧!
数学小论文作文五年级篇4
今天吃晚饭的时候,爸爸问我最近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我说:“我们学了小时、分钟和秒。”爸爸说“那我考考你,1小时等于多少分钟?1分钟等于多少秒?”“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我得意洋洋地回答。爸爸翘起大拇指夸我“你真棒!”然后又问,“那么1个小时等于多少秒呢?”我略微想了一下,60乘以60等于3600,就说“1小时等于3600秒。”爸爸说:“真聪明。”
吃完晚饭,我想玩玩电脑,爸爸说:“再考你一道题目,做对了你才能玩。”我高兴地说“考吧,我肯定能玩。”爸爸问:“你今天口算练习100道题作了多少时间。”我说:“3分20秒。”爸爸又说:“电脑容易伤害眼睛,所以爸爸规定你半个小时必须休息一会儿才能接着玩,那么你算算这半个小时如果你一直在做口算练习,你能完成多少道题?”又是小时又是分钟又是秒的,我听了一下子有点糊涂了。于是爸爸便告诉我怎么算的。他说:“1小时3600秒,半小时就是1800秒,3分20秒就是180秒加20秒,就是200秒,那么半个小时有几个200秒呢?”“这么简单,9个呗。”“那么半个小时做几道题呢,这下算出来了吧?”“900道。”我大声回答。爸爸亲了我一口说:“恭喜你,答对了。”
我开心地坐到了电脑前面。这时我才知道,平常总觉得半个小时一下就过去了,没想到用这些时间竟然可以做这么多的口算题啊。
五年级数学论文
数学不只是枯燥的数字,它还是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除了数学书上的题目,在生活中也充满了数学问题。不信?咱们就来瞧瞧。
最近,购物中心举办店庆活动,各种商品打起了折扣,降价力度很大,我的“购物狂”妈妈早就心动了。今天,妈妈带上我迫不及待地赶到了购物中心,只见这里的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陪着妈妈这里逛逛,那里看看,不一会儿我觉得口干舌燥,便请妈妈买杯奶茶解解渴。妈妈想了想,狡黠地笑着对我说:“想喝奶茶没问题,可是先得回答我的问题,怎么样?”唉,妈妈真是不放过一点点考验我的机会啊!我犹豫了一下,想想香甜嫩滑的奶茶,最终还是投降了。
“好,你听仔细了:我想买一台笔记本电脑,考察了A、B两家商场。我看中的一款电脑标价都是5980元,但优惠方法不同:A商场全场九折;B商场购物每满1000元送100元现金,你算算哪家商场的价格更便宜。”我想都没想,脱口而出:“1000-100=900(元),900÷1000=0.9=90%=九折,两家商场一样便宜。”妈妈笑了笑:“你确定吗?”看着妈妈意味深长的笑容,我犹豫了,决定用笔来算一算:
A商场:九折=90%,
折后电脑的价格:5980×90%=5382(元)
B商场:5980÷100=5(组)……980(元)
5×100=500(元)
5980-500=5480(元)
5382元<5480元。
“哦,原来A商场的更便宜一点!”
我恍然大悟,妈妈语重心长地嘱咐我:“数学题目不能靠直觉判断,要用数学思维理性分析、思考。”解决了这个问题,妈妈请我喝奶茶,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美美地喝了起来……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关于数学的内容,只要用心观察,仔细思考,就一定能够获得新的发现。让我们搬开“直觉”绊脚石,更“理性”地向数学出发吧!
数学小论文作文五年级篇6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促使数学生活化,数学与生活进一步接轨是指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为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将抽象的数学转化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贴近生活,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与生活进一步接轨。
一、数学情境与生活接轨
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日常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分桃子》一课时,我创设情境: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桃子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
五年级数学论文篇7
尽管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科研产出力与影响力评价多以SCI、EI收录论文为标志,但由于SCI、EI收录文献数量及类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譬如SCI、EI收录文献集中于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领域,SCI、EI侧重于对母语为英语的国家和地区的刊物及英文科技期刊的收录,使得这种评价并不能全面反映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科研产出的全貌[1]。
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又称中国知网,建有期刊、学位论文、报纸等一系列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是CNKI旗下、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采用“高级检索”方式,检索条件为:从“2011年”到“2015年”,来源类别分别选择“全部期刊”,作者单位为“陕西师范大学”模糊匹配方式,进行检索。
2011年至2015年发文量统计,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陕西师范大学的数量基本稳定,共发表《中国学术期刊》收录期刊论文20424篇。
“十二五”期间,陕西师范大学发文量超过600篇的学科共有9个,如表2所示。陕西师范大学以建设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办学目标。从发文量最多的学科即可看出,陕西师范大学在高等教育、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中等教育等学科研究较为集中。除此之外,发文量较多还有中国文学、数学、体育、中国语言文字、中国古代史、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也显示出陕西师范大学的师范特色。
检索结果显示,陕西师范大学作者论文标注的主要基金项目见表3。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陕西师范大学作者标注的主要基金多为国家层面的基金项目,其中有3553篇论文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占同期总数的17.39%。作为“211工程”建设高校,陕西师范大学的科研实力雄厚,申报科研项目的能力强劲[2]。
“十二五”期间,陕西师范大学作者量超过200篇的期刊有7种,如表4所示。这7种期刊中,有3种期刊“十二五”期间连续入选2011年、2014年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说明陕西师范大学作者的主要期刊影响力较高。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篇8
关键词青少年,适应,心理健康素质。
分类号B848.9
1问题提出
适应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在现代社会,适应还意味着随社会进步、生活节奏的改变,不断改变自己、改变环境、改变自身的需要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现实[1]。
当前对适应的概念、结构成分、测量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对不同受教育阶段青少年群体适应的研究。如王永丽、林崇德等人的“儿童社会生活适应量表的编制与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社会生活适应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聂衍刚的“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初中学生比高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要好,高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高于初中学生[3]。这些关于适应的研究,涉及某一受教育阶段的青少年群体的研究居多,缺少跨越整个青少年期、涉及不同地域青少年的综合性研究。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适应的变化特点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是有关青少年适应的概念、结构和机制的研究。如陈建文的“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认为,社会适应的内容主要是人际适应,结构包括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人际适应和心理弹性四个维度[4]。陈君的“《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信度和效度检验”研究中,将学校适应分为生活环境适应、交往适应、学习适应、情绪状态四个方面[5]。黄希庭等人为社会适应就是人格适应,社会适应性是指人们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6]。陈建文、王滔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的研究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心理结构、心理功能三个方面对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贾晓波在“心理适应和本质与机制”中指出了适应的概念应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角度做出解释[7]。这些研究更多地针对心理适应结构的某一种或某些成分的研究,如社会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缺乏对心理适应整体的、系统的结构研究,因而无法全面了解青少年的适应特点。
鉴于此,我国学者在心理健康、素质、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1,8,9]。并认为适应是心理健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心理健康者的特征。而且从心理健康素质的角度重新厘定了青少年适应的结构,将适应分为生理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社会适应和生活适应六个方面[1],并编制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10]。本研究即以适应内涵及测量维度研究的新视角,以全国各地、处于不同受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为对象,对青少年适应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进一步探析我国青少年群体适应的年龄变化特点。
2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华东、华北、中南、西南、西北、东北等不同行政区域所属的23个省市、自治区选取了51399名青少年为调查对象,以同时满足年级、性别、专业、家庭来源、家庭收入、学校性质等15个背景变量为标准进行严格筛选,获得有效样本44063(有效率85.70%)例。其中男性21245(48.20%)人,女性22818(51.80%)人;来自城市20569(46.70%)人,农村23494(53.30%)人;重点学校15737(35.70%)人,一般学校28326(64.30%)人;独生子女19626(44.50%)人,非独生子女24437(55.50%)人。平均年龄为15.39±2.74岁。调查对象年级分布如表1所示。
2.2调查工具
采用张大均、江琦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该量表共22个条目,包含6个维度,即生理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社会适应、生活适应。其中生理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情绪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情绪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人际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人际关系变化引起的心理与行为反应状态。学习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学习活动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社会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社会环境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生活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生活环境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量表条目采取4级评定,各条目均采用正向计分,其中“完全符合”为4分,“比较符合”为3分,“不太符合”为2分,“完全不符合”为1分。各维度的条目得分相加,取其平均数为维度分;适应得分为所有条目得分相加后计算出的平均数。得分越低,越容易因环境及身心变化引起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适应状况越差,得分越高,越容易适应环境及身心变化,适应状况越好。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3,分量表α系数在可接受范围之内[10]。
2.3数据整理与分析
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主要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
3结果
3.1青少年适应状况整体特点
对参加调查的44063名调查对象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2.97,标准差为0.40,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968~2.976。数据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偏度值为-0.061,峰度值为0.002,结果如图1所示。
根据青少年适应的得分分布和数据变异情况,将适应水平分为三个等级(M±2SD)。结果显示,有863名青少年得分低于2.18(M-2SD),占调查总人数的2.00%,有1118名青少年得分高于3.77(M+2SD),占调查总人数的2.50%,有42082名青少年的得分在2.18~3.77之间,占调查总人数的95.50%。
3.2不同年级青少年适应状况的特点
对不同年级青少年适应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青少年适应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初中阶段最高,高中阶段下降至最低,大学阶段又逐渐回升,结果如表3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156.04,p
3.3不同年级青少年适应各维度的特点
3.3.1不同年级青少年生理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生理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3.056,标准差为0.644,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3.050~3.062。不同年级青少年生理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初中、高中阶段生理适应较高,大学阶段下降明显,结果如表4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8.64,p
3.3.2不同年级青少年情绪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情绪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3.045,标准差为0.512,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3.040~3.050。对不同年级青少年情绪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初中阶段情绪适应最高,高中阶段下降至最低,大学阶段又逐渐回升,结果如表5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26.34,p
3.3.3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人际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2.934,标准差为0.555,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2.929~2.939。对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人际适应最高,初中、高中不断下降,大学阶段回升,结果如表6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121.93,p
3.3.4不同年级青少年学习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学习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2.922,标准差为0.596,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2.916~2.927。对不同年级青少年学习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学习适应最高,初中、高中阶段不断下降,大学阶段回升,结果如表7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334.44,p
3.3.5不同年级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社会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3.000,标准差为0.575,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2.995~3.005。对不同年级青少年社会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社会适应最高,初中、高中不断下降,大学阶段逐渐平稳,结果如表8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8.39,p
3.3.6不同年级青少年生活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生活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2.854,标准差为0.630,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2.848~2.860。对不同年级青少年生活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生活适应最高,初中、高中不断下降,大学阶段回升,结果如表9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182.82,p
4讨论
4.1青少年适应的一般状况
在对44063名青少年适应得分的描述性统计中发现,青少年的适应得分在1~4之间,平均分为2.97,分数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得分在两个标准差以外的仅占4.5%。其中有863名青少年得分低于2.18,占调查总人数的2.0%;有1118名青少年得分高于3.77,占调查总人数的2.5%;有42082名青少年得分在2.18~3.77之间,占调查总人数的95.5%。反映出我国青少年在学校和家庭教育及社会大环境的培养过程中,对生理变化、情绪变化、人际关系变化、学习活动变化、社会和生活环境变化所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呈现出良好的状态。
4.2各年级青少年适应和适应各维度的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的适应在小学五年级较高,从初中阶段开始呈下降趋势,高中阶段继续下降,到大学又逐渐回升。这一变化趋势也表现在情绪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社会适应和生活适应维度上。根据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似乎应该随着年级的升高适应状况将得到不断的发展。而本研究结果却出现了初中、高中阶段适应状况相对较低,而小学五年级和大学阶段却相对较高的趋势。分析其原因是:小学五年级学生生活与学习相对都较简单,矛盾不多,压力不大,心理冲突较少,所以其适应状况自我感受良好。而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由于正处于青春期,巨大的生理变化通常会导致心理困惑和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如他们都面临中考与高考的升学压力,沉重的学习负担,使得他们缺少与人交往的机会,从而导致他们各种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到了大学阶段,尽管其生活环境有了较大变化,经历地各种事件有所增加,心理矛盾与心理冲突还会不断产生,但这时他们生理和心理相对已经成熟,能够更多的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各种问题,所以其心理适应状况相对较强。从这里可以看到,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适应与大学生的适应,不是在同一水平的适应。也就是说,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适应只是低水平的适应,而大学生的适应才是高水平的适应。
在生理适应这个维度上,我国青少年适应状况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较高,大学阶段下降至最低。分析其原因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虽已处于青春前期,但并未出现明显的生理变化,初中阶段正处在青春期,家庭与学校开始注重青春期教育,使得这一阶段青少年对于生理变化有所了解,因而其适应性增高。而高中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重心是学习,沉重的学习压力限制了他们的人际交往机会,从而使家长忽略了对他们继续进行青春期教育。由于本次测验中所收集的大学生的数据大多分布在大学一年级,其他年级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因而这一结果可能更多的反映了大学一年级学生的适应特点。分析原因我们认为大学生虽然生理心理发育均处于相对成熟阶段,但由于社会交往、人际关系较以前更广泛,并开始经历各种角色的转换。因而比较注重外在形象,从而造成了许多与其有关的心理困扰。
5结论
本研究获得以下结论:
(1)从总体上,我国青少年的适应状况处于较好的水平。
(2)我国青少年适应及情绪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社会适应和生活适应等各维度得分表现为小学五年级适应水平较高,从初中阶段开始呈下降趋势,高中阶段继续下降,到大学阶段又逐渐回升。生理适应维度得分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较高,大学阶段下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沈德立,马惠霞。论心理健康素质。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567~571
2王永丽,林崇德,余国良。儿童社会生活适应量表的编制与应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1):108~114
3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
4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
5陈君。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信度和效度检验。咸宁学院学报,2006,1:94~97
6黄希庭。人格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7贾晓波。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1:9~23
8梁宝勇。关于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结构的思考。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577~581
9张大均,冯正直。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和结构初探。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582~585
10张大均,江琦。《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的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2):81~84
ADOLESCENTMENTALHEALTHDIATHESIS:ASTUDYOFTHEDEVELOPMENTALCHARACTERISTICSOFADAPTATIONABILITYINADOLESCENTINCHINA
ZhuZhaohong,ShenDeli
(AcademyofPsychololgyandBehaviorinTianjinNormalUniversity,Tianjin300074)
Abstract
数学小论文作文五年级篇9
周五,我们一家吃完晚饭在看电视,突然,老爸想和我比赛,他说:“潘浩,要不要和我比赛?我们互相出几道末尾是5的相同两位数乘法,谁用时最少算出来谁就赢。”我一听“比赛”这个词就爽快答应了。
“听题:45×45=多少?”
“45×5=22545×40=18001800+225=20xx”我说。
“这么慢啊,用了1分钟。”老爸说道。
“哼,到你了,75×75=多少?”我问。
“……5625!”老爸只想了几秒就想到了答案。
我赶紧拿起计算器算了一下,的确是5625。“你怎么算的啊?这么快!”我惊叹不已。
“想知道秘密吗?”老爸卖起了关子。“快点!快点啊!”我急切地想要知道奥秘。
老爸问道:“5×5等于多少?”“25啊。”我不解的说。“那7×(7+1)等于多少?”“56。”我丈二摸不着头脑地说。“那56和25组合起来等于多少?”“5625……啊?什么?不会吧?这么简单?我不信!”
我不甘心地举了几个例子:①95×95=?②25×25=?③55×55=?先用自己原来的方法计算出了结果,再用老爸的方法进行计算:
①95×95=?5×5=25,9×(9+1)=90,90和25结合等于9025
②25×25=?5×5=25,2×(2+1)=6,6和25结合等于625
③55×55=?5×5=25,5×(5+1)=30,30和25结合等于3025
我试图找到反驳老爸的理由,可是没找到。我仔细找起了规律,发现:末尾是5的相同两位数相乘时,只要用两个数的末尾的5相乘,十位的数用x(x=十位的数)×(x+1),再把两部的结果组合起来就OK了。我还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例举了几个末尾是5的相同三位数相乘的计算,发现这规律同样适用。如:
①115×115=?5×5=25,11×(11+1)=132,132和25结合等于13225
②165×165=?5×5=25,16×(16+1)=272,272和25结合等于27225
③225×225=?5×5=25,22×(22+1)=506,506和25结合等于50625
数学就是这么有趣!同学们,你们不妨也试试!
-
清明节叙写作文800字(精选4篇)
清明节叙写作文篇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朝诗人杜牧所描绘的清明氛围,是我之前无数次想象的情景。但今年清明节,却是春意盎然,晴空万里,此时的清明景象,虽与我想象..
-
如梦令改写作文(整理2篇)
如梦令改写作文篇1一天傍晚,李清照家门前又出现了几个人影,李清照见状,马上出门迎接。嘿嘿!原来是她的诗友们!李清照面露微笑,将他们请进了屋子里。今天李清照非常高兴,为了招待她..
-
难忘的春节写作文(2篇)
难忘的春节写作文篇1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大年,一般指除夕与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
-
春天来了写作文(7篇)
春天来了写作文篇1春天的脚步走近了,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了。花草树木都发芽了,美丽的春天终于来临了。今天,我到小区里寻找春天。我来到小河边,一个个柳树姑娘便映入眼帘。她们..
-
《皇帝的新装》续写作文(6篇)
续写皇帝的新装作文篇1自从皇帝被骗之后,没有吸取教训,依然喜欢漂亮、华丽的衣服。皇帝对两个骗子一直怀恨在心,一心想抓住他们。为此,皇帝浪费了不少人力物力。有一天,一名大臣..
-
金色花仿写作文收集(4篇)
仿写金色花篇1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假如失去光明,会有多么痛苦。所以,今天作文补习班的老师让我们做个游戏,体验盲人的感受。老师让我们分成三人一组,或两人一组,我和梓锋、..
-
《窗》续写作文整理(6篇)
《窗》续写作文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他望着窗外,目光呆滞却闪烁着泪光。当他发觉到,自己为了能看到这窗外的“美景”是那么的冷酷无情见死不救的时候,他懊悔不已,终于..
-
看电影写作文(5篇)
看电影写作文篇1在这个炎热的暑假里,我看了《疯狂的石头》。里面有一段情节深深的映在我的脑海中,至今还很难忘。有一个提着皮箱的人,刚下飞机在路边等车。突然一个人冲过来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