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读后感(2篇)

daniel 0 2022-11-19

愚公移山读后感优秀范文篇

愚公正所谓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毛泽东同志1945年6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上提到愚公,号召全体共产党人学习愚公精神。

曾经在上课时,老师也积极地称赞愚公“坚忍不拔”的精神,但我对这千古不变的说法却有异议,我觉得这简直是个笑话,心里总是暗笑老师的迂,还和老师争辩了好几次。仍然固执认为愚公率领子孙“叩石垦壤”,实在是太“愚蠢”了,还不如搬到山前去住。现在想想,那时我真是太“聪明”了。

思想上的误识导致了我在学习上常常陶醉于自己“聪明”之中不可自拔。考试成绩公布了,我的成绩跌落到自己难以置信的地步。痛定思痛,无意中我翻到了这篇文章,使我再次读了《愚公移山》。也许因失败的原因惨痛教训吧,重读使我对文章的内容理解深透了,我为老愚公那坚忍不拔的精神所感慨。老愚公心无杂念,决心以自己的劳动改变现状,搬走太行、王屋两座山,精诚所至终于“帝感其诚”。

老愚公之所以能“搬走”这两座山,正是因为他具有坚强的毅力和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子孙后代。由此,我深深认识到老愚公面对的不仅是太行、王屋这两座山,而是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精神。如果愚公怕费劲,图省事,安于现状,完全不畏“出人之迂也”的话,也不必去使身心劳累,但是他的子孙呢?太行、王屋终将使子孙世世代代遭受“出人之迂也”之苦。

与老愚公相比,我就误以为不必刻苦学习,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再看“愚公”后,我才认识到这次的失败,正是因为我在学习中总是绕开困难,这不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吗?

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种愚公精神,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干下去,才能取得成功。如果满足于现状,不敢冒失败之险,就不会尝到胜利的果实。事业固然也不会有所发展。我国目前正在施行的改革政策,正是相关“愚公精神”的具体表现。党中央实施这一政策,正是为中华民族的将来负责。

愚公精神激励着我们克服困难,夺取胜利。如果做每一件事都下定决心将这种精神付诸实践,不怕困难,坚持“挖”下去,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愚公移山读后感优秀范文篇

前几天刚刚学完《愚公移山》这篇文言文,自己真的被老愚公那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打动了,所以情不自禁地想写一写。这篇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位老人叫愚公,他看见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阻挡了人们的去路,便带领全家人去移动那两座大山。他们又是凿石头,又是挖石块。有一位人称“智叟”的老头,他以嘲笑的语气劝阻愚公:“你怎么会傻到这个地步呀!就凭你的这些力气,能搬动这两座大山吗?”愚公却说:“你才傻呢!我虽然搬不动这两座大山,但我还有无穷无尽的子子孙孙!他们可以继承我搬山的精神呀!而这两座大山却不会增高。”终于有一天,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玉皇大帝,玉帝派人把这两座大山给移走了。

开头写二山既高且大,而愚公仅以全家力量来“平险”,已初见其“愚”;接着写运土石,工具“箕畚”是十分小的,而倒土地点“渤海之尾”又是十分遥远的,如此移山,看来更是“愚不可及”。但这些仅仅是事物的表象。及至智叟前来阻止移山,愚公说出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的道理,他在我心中的形象霎时便的高大起来——原来他的见解远远超出一般人之上,真是“大智若愚”啊!

愚公移山贵在精神。愚公觉得两座山挡住道了,为方便大众,他信念坚定,迎难而上,移开山道。后来感动神灵,搬走大山。如果愚公当时空有坚定的信念,没有恒心和毅力,那么移山都是空谈。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做事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更重要的是付诸行动,去实践,坚持不懈,百天如一日地去做。迎难而上,困难便会迎刃而解。有人习惯在温室里成长,满足于优越条件,只想坐享其成,害怕吃苦,害怕生活的重担压肩。在通往理想与成功的道路上跋涉,的确是痛苦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爸爸告诫我:“不怕苦,苦一时;害怕苦,苦一世。”愚公就是以他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扫清了道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怕困难,那么,困难将越积越多,难以解决。

愚公以实例告诉我们:信念+信心+恒心=成功。当然学习也是这样,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愚公移山读后感优秀范文篇

读完《愚公移山》这篇经典故事,我的心里非常感动。

故事讲述了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名叫愚公的老人,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他们出门的路,与其他村的人交往要绕很远的路,极为不便。因此,愚公就带领全家齐心合心想办法搬挖掉门前的这两座大山。村子里的人说:“这么高的山要挖到什么时候呀”?愚人说:“只要每天坚持不懈地挖下去,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来挖,我儿子死了还有我的孙子来挖,总有一天会挖完的”!愚公这种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想到自己在学琴时遇到一些困难就想退缩、就想放弃,很是惭愧。刚入门的时候,老师只教了我“勾、挑”两个指法,让我每天各练二百遍。第一、二天的时候,我还认认真真地弹,可到了第三天,我便觉得学古琴太枯燥了,嚷嚷着“不学了”,妈妈听了,立刻皱起了眉,严厉地说:“你算算你一共学了几天琴?才学两天你就要放弃?你学琴以前不是发誓以后会好好学琴吗?做随便什么事都要坚持,包括弹琴!如果你这点事情都坚持不了,你就别学了。”听了妈妈的话,我默默走进书房,认真地弹起琴来,并下定决心要坚持下去。

过了几节课,老师决定教我按弦,按弦是用大姆指右侧的一块肉紧紧按在琴弦上,然后拖动。我按要求轻轻拖动了一下,呀,可真痛啊!要知道,琴弦就等于是钢丝,用肉划钢丝能不痛吗?仿佛有一把锋利的小刀狠狠地切着我的手指,十指连心,我的心也在痛。我停下来,想歇一会儿,可老师却说:“继续,弹琴要有恒心,要坚持,磨出老茧就不痛了。”我只好继续练琴,我忍着痛,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嘶!”我忍不住叫出声来,低头一看,手指已经出血了!见我的手指出血,老师才叫我停下来,不过还是让我每天都要多练。第二天早上,我一醒来就发现,我的手上竟然已经长出一个老茧了!仔细回想,在学琴的几年中,有泪水,有欢笑,有喜悦,有紧张……一次次,我在班级联欢会上展示弹琴,赢得了大家的掌声,我的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甜的。我坚持,我收获!

我要继续向愚公学习,做一个不怕困难,懂得坚持的优秀小学生!

愚公移山读后感优秀范文篇

愚公正所谓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毛泽东同志1945年6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上提到愚公,号召全体共产党人学习愚公精神。

曾经在上课时,老师也积极地称赞愚公“坚忍不拔”的精神,但我对这千古不变的说法却有异议,我觉得这简直是个笑话,心里总是暗笑老师的迂,还和老师争辩了好几次。仍然固执认为愚公率领子孙“叩石垦壤”,实在是太“愚蠢”了,还不如搬到山前去住。现在想想,那时我真是太“聪明”了。

思想上的误识导致了我在学习上常常陶醉于自己“聪明”之中不可自拔。考试成绩公布了,我的成绩跌落到自己难以置信的地步。痛定思痛,无意中我翻到了这篇文章,使我再次读了《愚公移山》。也许因失败的原因惨痛教训吧,重读使我对文章的内容理解深透了,我为老愚公那坚忍不拔的精神所感慨。老愚公心无杂念,决心以自己的劳动改变现状,搬走太行、王屋两座山,精诚所至终于“帝感其诚”。

老愚公之所以能“搬走”这两座山,正是因为他具有坚强的毅力和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子孙后代。由此,我深深认识到老愚公面对的不仅是太行、王屋这两座山,而是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精神。如果愚公怕费劲,图省事,安于现状,完全不畏“出人之迂也”的话,也不必去使身心劳累,但是他的子孙呢?太行、王屋终将使子孙世世代代遭受“出人之迂也”之苦。

与老愚公相比,我就误以为不必刻苦学习,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再看“愚公”后,我才认识到这次的失败,正是因为我在学习中总是绕开困难,这不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吗?

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种愚公精神,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干下去,才能取得成功。如果满足于现状,不敢冒失败之险,就不会尝到胜利的果实。事业固然也不会有所发展。我国目前正在施行的改革政策,正是相关“愚公精神”的具体表现。党中央实施这一政策,正是为中华民族的将来负责。

愚公精神激励着我们克服困难,夺取胜利。如果做每一件事都下定决心将这种精神付诸实践,不怕困难,坚持“挖”下去,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愚公移山读后感优秀范文篇

前几天刚刚学完《愚公移山》这篇文言文,自己真的被老愚公那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打动了,所以情不自禁地想写一写。这篇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位老人叫愚公,他看见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阻挡了人们的去路,便带领全家人去移动那两座大山。他们又是凿石头,又是挖石块。有一位人称“智叟”的老头,他以嘲笑的语气劝阻愚公:“你怎么会傻到这个地步呀!就凭你的这些力气,能搬动这两座大山吗?”愚公却说:“你才傻呢!我虽然搬不动这两座大山,但我还有无穷无尽的子子孙孙!他们可以继承我搬山的精神呀!而这两座大山却不会增高。”终于有一天,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玉皇大帝,玉帝派人把这两座大山给移走了。

开头写二山既高且大,而愚公仅以全家力量来“平险”,已初见其“愚”;接着写运土石,工具“箕畚”是十分小的,而倒土地点“渤海之尾”又是十分遥远的,如此移山,看来更是“愚不可及”。但这些仅仅是事物的表象。及至智叟前来阻止移山,愚公说出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的道理,他在我心中的形象霎时便的高大起来——原来他的见解远远超出一般人之上,真是“大智若愚”啊!

愚公移山贵在精神。愚公觉得两座山挡住道了,为方便大众,他信念坚定,迎难而上,移开山道。后来感动神灵,搬走大山。如果愚公当时空有坚定的信念,没有恒心和毅力,那么移山都是空谈。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做事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更重要的是付诸行动,去实践,坚持不懈,百天如一日地去做。迎难而上,困难便会迎刃而解。有人习惯在温室里成长,满足于优越条件,只想坐享其成,害怕吃苦,害怕生活的重担压肩。在通往理想与成功的道路上跋涉,的确是痛苦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爸爸告诫我:“不怕苦,苦一时;害怕苦,苦一世。”愚公就是以他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扫清了道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怕困难,那么,困难将越积越多,难以解决。

愚公以实例告诉我们:信念+信心+恒心=成功。当然学习也是这样,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愚公移山读后感优秀范文篇

读完《愚公移山》这篇经典故事,我的心里非常感动。

故事讲述了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名叫愚公的老人,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他们出门的路,与其他村的人交往要绕很远的路,极为不便。因此,愚公就带领全家齐心合心想办法搬挖掉门前的这两座大山。村子里的人说:“这么高的山要挖到什么时候呀”?愚人说:“只要每天坚持不懈地挖下去,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来挖,我儿子死了还有我的孙子来挖,总有一天会挖完的”!愚公这种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想到自己在学琴时遇到一些困难就想退缩、就想放弃,很是惭愧。刚入门的时候,老师只教了我“勾、挑”两个指法,让我每天各练二百遍。第一、二天的时候,我还认认真真地弹,可到了第三天,我便觉得学古琴太枯燥了,嚷嚷着“不学了”,妈妈听了,立刻皱起了眉,严厉地说:“你算算你一共学了几天琴?才学两天你就要放弃?你学琴以前不是发誓以后会好好学琴吗?做随便什么事都要坚持,包括弹琴!如果你这点事情都坚持不了,你就别学了。”听了妈妈的话,我默默走进书房,认真地弹起琴来,并下定决心要坚持下去。

过了几节课,老师决定教我按弦,按弦是用大姆指右侧的一块肉紧紧按在琴弦上,然后拖动。我按要求轻轻拖动了一下,呀,可真痛啊!要知道,琴弦就等于是钢丝,用肉划钢丝能不痛吗?仿佛有一把锋利的小刀狠狠地切着我的手指,十指连心,我的心也在痛。我停下来,想歇一会儿,可老师却说:“继续,弹琴要有恒心,要坚持,磨出老茧就不痛了。”我只好继续练琴,我忍着痛,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嘶!”我忍不住叫出声来,低头一看,手指已经出血了!见我的手指出血,老师才叫我停下来,不过还是让我每天都要多练。第二天早上,我一醒来就发现,我的手上竟然已经长出一个老茧了!仔细回想,在学琴的几年中,有泪水,有欢笑,有喜悦,有紧张……一次次,我在班级联欢会上展示弹琴,赢得了大家的掌声,我的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甜的。我坚持,我收获!

我要继续向愚公学习,做一个不怕困难,懂得坚持的优秀小学生!

愚公移山读后感优秀范文篇2

今日,偶然翻阅初中语文课本,重读了《愚公移山》一文,又有了进一步的领悟。

上2年级时,老师就给我们讲过《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愚公那种坚持不懈。不达目的誓不休的精神,可我却在心里想着:“愚公为什么不搬家呢?早早地搬了家,可以节省多少劳力,去创造多少财富呀!”现在想来,“移山”“搬家”各有道理。

移山,贵在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太行,王屋2山看起来是多么庞大,雄壮,相行之下,北山愚公又是多么渺小与卑微。然而,这看似渺小的愚公却立下了一个大志—移山,为后代子孙造福!在他的带动下,全家人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地挖山。愚公明白:“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时而不平?”上一代创下丰功丰绩,搬走这俩座大山子孙后代就可以免受“出入之迂也”之苦。愚公的这种挖山不止的精神,似乎像是“蚍蜉撼大树”,不自量力,但他能意识到任何事物都不是不可改变的,经过人们的努终于将它改变、征服。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所需要的便是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挖山不止的精神。

然而“搬家”并非过错。“移山”是为了免受“出入之迂也”之苦,而“搬家”同样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并且,“搬家”与“移山”相比较,可以节省不少人力、物力,将更多是世界用在创造更多的财富上。如此之利,又何乐而不为呢?不过是“移山”所得的好处,不仅在于自己,同时他人也是一种方便,而“搬家”则是仅仅方便了自己。

“搬家论”不算新见,但作者却抓住了其仅利自己的实质。有见地,也为下文论述的铺开打下基础。

当然,如果遇到我们目前的确是力所不及的问题时,采取“移山”的方式无疑会带来极大的浪费,浪费人力、物力。这时,我们所要采取的便应是“搬家”之法。

但是,“搬家”并不意味着逃避,“移山”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成功。我觉得,在我们现代化的进程中,“移山”与“搬家”应紧密联系起来,也就是说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工作,又要灵活地处理问题,应对万变的社会,只有如此,才有利于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向前发展。

  •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上一篇:价值的意义议论文作文(4篇)
    相关文章
    1. 读愚公移山有感作文500字(精选15篇

      读《愚公移山》有感作文篇1同学们,《愚公移山》的故事你们应该都听过吧?故事里那位快九十岁的老头儿,觉得家门前那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山与王屋山)阻挡了他出门的道路,以至和家人去..

      daniel 0 2022-06-25 22:55:00

    2.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愚公移山  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愚公移山。  这本书说的是一位老爷爷想把两座横在家门前的大山搬走,他不停的挖,有许多人劝他,他都没有动摇。玉皇大帝被愚公的信心和..

      daniel 0 2021-11-07 13:00:23

    3.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愚公移山  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愚公移山。  这本书说的是一位老爷爷想把两座横在家门前的大山搬走,他不停的挖,有许多人劝他,他都没有动摇。玉皇大帝被愚公的信心和..

      daniel 0 2021-11-07 10:51:33

    4. 读《愚公移山》有感 300字

      读《愚公移山》有感 300字从前有一个老人叫愚公,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出入很不方便。于是愚公号召全家把山移开,他的邻居也主动帮助他们移山,但是有个名叫智叟的人来笑话他,可是愚..

      daniel 3 2021-10-27 06:29:30

    5. 读《愚公移山》有感500字

      读《愚公移山》有感今天,我读了一篇小古文《愚公移山》。文章主要讲了愚公那个时候,两座高大的山挡住了愚公家的去路,因此愚公一家出门非常不方便,每次去镇上都要绕过这两座大山..

      daniel 0 2021-05-29 00:04:39

    6.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读《愚公移山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读《愚公移山》有感
      暑假,我读了《愚公移山》的故事,那位居住深山向命运发起挑战的老人持之以恒的毅力深深震憾了我。
        故事里的愚公因为家门口被两座..

      daniel 0 2021-05-16 00:06:13

    7. 愚公岂愚,智叟焉智——愚公移山读后

      愚公岂愚,智叟焉智——愚公移山读后感愚公岂愚,智叟焉智

      原创: 诗意冰澜
      初,太行王屋二山,本于冀州南,河阳北。巍巍而立,拔地万仞,断绝南北。北山一翁,名曰愚公,耄耋之年,面山而居。因..

      daniel 0 2021-04-23 20:24:03

    8. 读《愚公移山》有感 500字

      读《愚公移山》有感 500字读《愚公移山》刘春苗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故事讲的是愚公苦于门前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挡道,给他正常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障碍,于是..

      daniel 0 2021-04-03 01: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