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学生如何写好作文

daniel 0 2021-01-17

二年级学生如何写好作文

二年级学生如何写好作文

  作文是怎么样的呢?尤其是小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写作文比较好。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如何写作文吧!

  一、培养兴趣,加强平时训练。

  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可以说,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的内动力。在平时的教学中,生动有趣的素材积累也是影响学生作文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笔者以为,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观察和写作的方法,培养学生兴趣,加强平时训练。

  1.复述故事写作文

  小学生都爱听故事,为了让他们兴趣盎然地进入写作状态,形成轻松的写作氛围,笔者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把听到的主要内容记录下来,让别人看了清楚明白。接着再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学生听得聚精会神。之后,请两名同学上台复述,台下同学可以提示补充,最后让学生把故事写下来。同学们都满怀信心地完成了本次作文,文章大都通顺流畅、具体,笔者不失时机地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心情愉快,既有了成功的体验,又减轻了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也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创设情景写作文

  三、四年级学生最怕作文,因为一、二年级训练的是看图说话,现在面对题目要学生写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学生自然感到无从下笔。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写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从具体到抽象,从易到难,减轻作文的难度。

  我为学生创设的情景:观察一幅有意义的画、幽默故事、表演小品等,指导学生观察后自由发言,按要求写下来。创设情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能独立思考,写出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在轻松愉快中学作文。

  3.搞活动训练写作文

  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教师可以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将作文教学巧妙地寓于有趣味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平时,我经常组织班内朗诵会、写字比赛、书画展、词语接龙等活动,和同年级其他班级组织拔河比赛、接力赛、作文竞赛等。趁着学生兴致高昂的时候,不失时机地教给他们写作的方法和观察重点等,帮助他们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体验,写出来的文章大都清楚、完整、有条理,往往能写出真情实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读写结合,从课文中学作文。

  作文教学和课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读写结合必须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对于低年级学生,每学一个字,不仅要会读能写,更重要的是会用。在课堂上多进行句子训练,多种形式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为日后写作文打好基础。对于中年级学生,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课文中圈、点、标、画,让学生体会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通过阅读,理解作者是怎样谋篇布局的,从而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写作方法,之后,选取相似的题目让学生摹仿写作。这样不仅减轻了作文难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再次回顾文章写法,体会课文之精、之美、之妙,更易于接受写作文,并通过学语文提高作文兴趣和写作水平。

  三、滴水成河,重视知识积累。

  写好作文非一日之功,要想写出具体生动有特色的文章,学生不仅要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有生活积累和写作知识的积累。然而,在生活中如果不去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许多有用的材料就会从自己笔尖下溜走,写起文章来必然笔重千斤。因而,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周围的事物。如写一个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确定观察的对象,然后设法接近他,观察人物的肖像、衣着、举止、言谈、内心活动等。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细致深入地观察,提高观察质量。如指导学生观察菊花,通过视觉,了解菊花的形状、颜色、姿态;通过嗅觉,闻到它的花香;通过触觉,摸到它的实体;通过味觉,尝到它的滋味。这样,通过大量的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学生自己的素材库必然日渐充实,写作文时,所需材料自然可以信手拈来了。

  我以为,喜欢范文、熟悉范文正是学生写作文的起始,让学生在作文园地里精心采撷,把自己喜欢的、可借鉴的作文编成集子,变为自己的"作文集"。这个阶段是学生"寻觅珍宝"的过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作文方面的书,并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随时摘录优美的词语、好的句子或段落,记下自己的感想见闻,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读书、摘记习惯。长期坚持,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事实证明,只有激发起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使其积累足够的写作素材,"作文难"这一痼疾才能手到病除。

如何写好作文

如何写好作文

  如何写好作文?这是语文考试的重点,也是所有学生的难题,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呢?小编教你如何写好记叙文。

  一、要有清晰的线索。

  记叙文都应该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所谓“线索”,是指连接文章材料、推进文章内容发展的纽带。没有它,写作材料就会成为散金碎玉、断线珍珠。中心事件、人物、作者的思想感情、事件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事物或题眼都可以作为记叙文的线索。一篇文章里可以有一条或几条线索,但在一篇六七百字的记叙文里,有限的篇幅决定了它宜选取单一的线索,否则极容易出现内容杂乱、字数超出要求的情况。例如,有一篇考场作文,记叙了一个杂货店的女店主十几年如一日地照料残疾的丈夫,同时又热情地为广大顾客提供服务。结果,两条线索都铺开来写,虽然都写得细腻动人,但是到最后,文章写了近千字,仍未结尾。即使小作者的写作功底不错,但是文章结构残缺,最终只能列入三流行列。试想,假如作者只以其中一条线索来组织材料,结构成篇,文章何至于落到这种地步呢?

  二、要有清新简洁的开头。

  一篇六七百字的文章,如果在记人叙事之前就花两百字的篇幅铺陈,说些不痛不痒的开场白,文章的内容便无法得以丰润。所以,文章开头要去掉陈词套话,切中文体,开宗明义,以清新简洁的语言引入下文。然而“小曲好唱口难开”,要写好文章的开头并不容易。如果开头能恰到好处,就能增加文章的亮点,抓住读者的心。古人将文章的开头比做“凤头”也是很有道理的。特别是阅卷时间有限的考场作文,文章若有一个简洁而又别出心裁的开头,一定会使你的文章增色不少,你的作文也必将在众多的作文中脱颖而出,博得阅卷老师的欢心。

  比如下面几篇文章的开头:

  (一)“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朦胧的感觉,是生活的点点滴滴流露出来的一种快乐、温馨的感觉。”(《幸福》)

  (二)“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珍贵的雨披,说起这件雨披,还有一段小小的故事呢。”(《一件珍贵的雨披》)

  (三)“看,叶儿在一片称赞中舒展了;瞧,花儿在无数羡慕的目光下绽放了;望,果儿在芬芳的日子里成熟了。可你曾想过,是谁真诚地为它们提供了养分,是谁无私地为它们增添了活力呢?”(《奉献》)

  这些优秀的开头,有的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有的巧设悬念,引人入胜;还有的妙用修辞,清新隽永。由此可见,好的开头必须具备以下两个要求:第一,简短,尽快进入主题,决不能在空洞的套话里绕来绕去。第二,清新,能吸引读者的目光。

  三、要学会恰当巧妙的切入。

  在生活中,一件事情的发生必然具有“起因——经过——结果”这一“流程”。而在作文中,如果完全照此顺序一一细说,文章则容易流于松散、琐屑。聪明的作者,往往善于从事情发生的某个角度切入,集中笔力描写重点内容,这样文章会显得结构紧凑,重点突出。事实上,一篇六七百字的文章,一般只适合详写两个片断(最多三个),其他内容只能略写。因此,恰当巧妙的切入就显得更为重要。在中考满分作文《勇气》里,考生是这样切入的:“我站在门口,手举起来又放下,放下去又举起来。唉,我实在没有勇气敲开老师的门!”然后叙述他为什么要来敲门道歉,重点描写老师无私奉献的举动带给“我”的震撼。结尾写道:“老师的举动唤起了我的良知,我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暮色苍茫中,我鼓起勇气,走向老师的门前……”这篇文章正是由于作者从事情的“中部”切入,节省了笔墨,优化了文章结构,强化了中心,所以取得了满分。

  四、要有真实感人的`情节。

  好的记叙文之所以感人,原因在于其真实感人的情节。在设置和表达情节时,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表达出的效果却大不相同。因此,我们要明确,情节的精彩部分是情感积蓄“关口”处的喷薄而出,可以是碰撞的爆破口,可以是悬念不断推进的“真相大白”。一篇记叙文,应将精彩的情节作为重点精描细写,并在此前做好事情发展的铺垫和感情的积蓄。这样,文章才会熠熠生辉。例如,大家熟悉的朱自清的《背影》,一开头就先交代了家中的光景十分惨淡的背景。在铺陈后,再通过细致描写车站送别时父亲买橘子的场景,把情节推向高潮。

  五、要有流畅的语言。

  对于考场作文而言,一来由于时间紧,不可能去字斟句酌,二来因为展示事情发展时必然伴有大量的叙述、交代、说明性的语言,所以要表现自身的语言功底,就一定要抓住片段、局部的语言描写。可以是气势磅礴,一气呵成的一组排比句,如:“生活像一桌菜,充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体验却是一张嘴,细细地嚼,慢慢地咽,品尝生活的无限滋味;生活像一条路,充满了坎坷与艰辛,体验则是一双鞋,带你踏过重重险阻;生活像一条河,充满了急流和险滩,体验则是一艘船,伴你渡过惊涛骇浪。”也可以是思想深邃、含蓄隽永的哲理句,如:“生活就是这淡淡的音乐、淡淡的茶,飘出的是无尽的遐思与悠远的憧憬。”等等。

  总之,要想写好一篇记叙文,除了做到以上几点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要用心捕捉那些好的素材,从而让自己的文章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小学生应该如何写好作文

小学生应该如何写好作文

  写文章的人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读者看到的却远远超越了平面的文字,他们靠想象,把文字变成立体的画面,所以,作文中的声音、颜色、气味、变化和对比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好的厨师除了煮出一道道的美食外,还要懂得引起食客的食欲,让看到的人会想要吃,吃的人会满意。因此,厨师花心思处理食物的摆设,也让食物看起来色、香、味具全。

  1、声音

  你可以想象看默片的感觉吗?没有了声音与色彩,效果一定大打折扣。

  在一篇作文中,声音肯定不是主角,但是,必要与适当地加入音响效果,可使文章更生动、亲切。

  在写景的文章中,声音调和了画面过多的缺陷,让雨滴落地、风吹过树叶、虫鸣鸟叫、浪拍堤岸等大自然的声音,以及都市的不同声响交代你所要传达的意思。

  其他主题的作文也可以视情况加入声音,例如哭泣、心跳、清喉咙、脚步声等,只要倾心聆听,你就会感受到文字敲击出来的声音,只要稍花心思,这些声音就可以点缀你的作文。

  2、颜色

  我们生活在一个彩色的世界,写出来的文章就不可能是黑白的,可是有很多作文却恰恰是白底黑字。

  为作文添上色彩,靠的是观察,什么状况之下要突出什么颜色;什么颜色衬托什么心情,在文字的世界里,是有一定的规矩。我们要多读多思考,才可以准确掌握。

  例如风,风是没有颜色的,但我们可以借风带出不同色彩。风吹过绿树青草地、蓝天、红色屋顶、蔚蓝的海,风甚至吹拂了你的黑发与蓝色忧郁的`心。

  当然,不必要、不妥当的颜色,会显得格格不入。

  3、气味

  在现实生活中,气味看不见,但是,它肯定存在。正如一道美食散发出的香味,它无法填饱肚子,却让人胃口大开。嗅觉在关键时刻取代了视觉、听觉与触觉,例如,食物如果馊了,我们不见得看得出来,但是,肯定闻得出。

  作文的气味使表达的方式更多样化,也更活泼。

  例如风,风的味道全凭它来的方向决定。风吹过海岸,带来浓重的盐味、鱼腥味;

  风吹过垃圾槽,你闻到腐臭;风吹过欢乐的人,你甚至闻到他们的笑声中夹带的美好气息。

  无论是美好的气味或者令人恶心的恶臭,都具有画龙点睛的妙处。

  4、变化与对比

  变化可以是肉眼分辨得出的,例如阳光的转移、人的情绪与表情。变化也可以是间接的,如一个人改变了,或者是成长、老化的过程,我们不一定可以在短时间内察觉,

  却一直在进行着,运用变化,可以使文章有层次,也更有深度。

  对比往往离不开变化,不过,对比的运用更强烈。无论是颜色、声音、光暗、心情、行为,对比的作用在于制造冲突,让读者有震憾的感受。通过对比,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会更清楚,效果也显著。

  在作文中运用变化与对比,可以表现作者观察入微的仔细。

  5、总结

  厨师煮一道菜,不会只注重色彩与调味,更不会轻重倒置,顾此失彼,破坏了原料的特色,使食物失去原味。同样的,我们写一篇文章,也不可以过度注重技巧的运用,而掩盖了原本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 下一篇:二年级爱作文:我明白了父亲的爱
    上一篇:二年级下册看图写话春天来了
    相关文章
    1. 写一篇关于植物的作文

      1、写一篇关于植物的作文:仙人掌 我家的阳台上有一盆仙人掌和一盆芦荟,仙人掌的气势高扬,芦荟长得翩翩起舞。 仙人掌的身体整个是椭

      栏目名称:二年级作文 0 2021-01-17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