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坚持之烛登人生之巅作文800字

daniel 0 2021-10-21

秉坚持之烛登人生之巅作文

荀子曾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短短八字,蕴尽坚持之真谛。

何谓坚持?

坚持是天才画家达·芬奇画蛋三年的惊人毅力,绝非一日之功;坚持是文坛巨匠狄更斯无视风雨出门取材的写作习惯,绝非一时兴起;坚持是灵魂榜样海伦·凯勒克服聋哑奋笔疾书的不屈意志,绝非一句空话。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守得云开,怎能见月明?只有秉着坚持之烛,我们才能登上人生的高峰。

为何坚持?

余秋雨为创作真正的文学,同夫人一起乘一叶扁舟,到巨浪滔天的太平洋上旅行,恶劣的环境与严重的水土不服未曾令他们却步,太平洋上危及性命的巨浪也没让他们乱了方寸。他们最终收获了宝贵的出海经历,写出了真实凶险的太平洋,也警醒与激励了不少宅家的文人墨客。将真正的风景呈现给读者,这是余秋雨的梦想。他因梦想而坚持,又因坚持而圆梦,终因圆梦而幸福。试想一下,倘若余秋雨没有坚持下去,那他还能扬起文学梦想的风帆么?而那些闭门造车写出的文字还能震撼人心么?他还能成为受学界重视、读者尊崇的文学大师么?

何以坚持?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耗时漫长,令人惊叹。然而,若非持有耐心,又怎能造就奇迹。国画大师齐白石画虾,几十年如一日,细心观察,终于磨杵成针,将虾画得栩栩如生。故,坚持也需要挨得住长久的孤独。这不禁让人感叹,古来圣贤皆寂寞。实则不然,大书法家王羲之年少练字时,所用之墨染黑了家中的十八口水缸,如此枯燥乏味的重复,他却甘之如饴,将日子过得充实快活,何故?不难悟出,在坚持梦想的道路上,能将寂寞变为快乐的,兴趣当仁不让。若无兴趣,又怎能因坚持而乐在其中。若无坚持,又岂能一挥而就,让《兰亭集序》流芳百世?何以坚持,一言以蔽之,享受孤独,耐心锤炼。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诗人王勃曾挥笔书之。坚持虽常为古今名人所赞颂,但人们也需扪心自问,自己坚持的是否正确,若是偏离了正轨,便要悬崖勒马,趁早改弦易辙。若一意孤行,我们不仅无法登上人生之巅,反而会坠入深渊。

《三字经》中有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只有坚持不懈,璞玉才能成为美玉,庸人才能成为智者。我坚信,秉着坚持之烛,我们定能登上人生之巅!

冬天里也有春天作文

冬天,代表着寒冷。而那一个冬天,却充满温暖,仿佛有春天在其中。

每当寒假来临,那也就表示新年的到来,如此喜庆的时候,我却独自感受着难受。

我独自在寒冷的夜中漫无目的的行走着,感受着迎面袭来的犹如刀片般锋利的风,脸上感觉很疼,但却比不上内心的疼。

犹记临近期末时,老师说:同学们,这次期末考试要好好考啊!不然回家年就不好过了!那是我们异口同声:当然会考好!可现在呢?想到自己拿到成绩时的震惊,老师的失望,同学的安慰,我忍不住把头深深的低下。那天回家时,父母急匆匆地跑来问成绩,我说出后那原本充满希冀的脸瞬间黯淡了许多,一声叹后缓步离去。期望变失望,或许难以接受吧

偶然间,声声呼唤传入耳中,是啊,该回家了,该吃年夜饭了。

坐在饭桌上,望着那丰盛的菜肴,我却难以动筷,略微吃过一点后,便放下筷子,径直走回房间去了。

即使呆在温暖的房间里,但依旧化解不了内心的寒冷。往年这时,或许一家人正其乐融融的聊着天吧,可现在咔咔的开门声忽然想起,我疑惑抬头望去,看见妈妈正端着一只碗走来,扑鼻而来的香气告诉我,那是热牛奶。她走到我身边坐下,把碗递给我:孩子,一次考试失利不算什么,我和你爸爸都没怪你,下次继续加油,相信自己!说罢,便走了出去。虽是寥寥数语,但却引起滔天巨浪:是啊,我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失败是成功之母,爱迪生发明灯泡都失败了一千次,我只是失败了一次,谈何放弃?端起牛奶,一饮而尽,感受着它在体内的流动,化解着内心的冰冷,享受着带来的温暖。其实,这个冬天也挺温暖的,像春天一样。

冬天,却又不是单纯的冬天,是一个带有春天的冬天。

痕迹作文

生命如同夏花,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也不知在黑暗中沉睡了多久,也不知有多难才能够睁开双眼,执着地留下那惊鸿般的痕迹,即使是瞬间的光芒,也足够成为永恒。

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虹看到弧形的石桥,于是说: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久。

石桥回答说:你那么美,你在人们的记忆中是永恒的。

的确,虹的生命没有石桥长久,石桥也没有虹那么美丽。但是,石桥的存在,长久的稳定的架在两岸,默默地把彼岸沟通,为自己的事也留下一点儿可爱的脚印;虹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将那瞬间的美丽成为人们心中的永恒。

正如裴多菲所说: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奉献计算。生命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无限的将它延长,但是我们可以追求美好,可以将生命的痕迹留在这个世上。几十年,默默工作,生命可以说是永恒;一次瞬间的绽放,一次耀眼的光芒,也可以说是永恒

也许你还记得《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描写的那次激烈的松骨峰战斗,那些带火扑敌的战士中有一位叫李玉安。他被救活后,就回到自己的家乡黑龙江,成了一位普通的粮库工人。几十年来,他一直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丝毫没有向他人提及自己的过去。当人们发现他时,很多人感到不解,甚至为他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而遗憾。

李玉安虽然没有得到补偿,但他无私地为这个世界奉献自己毕生的精力,在人世间留下自己的痕迹,这样的生命难道不能称之为永恒吗?

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聂耳,虽然他只经历了短短的二十四个春秋,但他留下的民族精神,难道不能说是永恒吗?诗人裴多菲也只活了几十年,但他留下的许多作品,到现在还为人所称赞。

有这样一首小诗:把每一个黎明看成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成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艾青说过: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人生不过短短数载,当行至将死之时,回眸一生,谁也不愿意自己的人生只是一片空白,不带走一片云彩般的离去只会让人生白走一遭。所以,留下痕迹如石桥般永恒,亦或是如彩虹般永恒,生命的痕迹在于你的价值,而价值用奉献计算。

朋友,应该记住这如此平凡的真谛: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生命的痕迹成为永恒。

读我作文

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是有思想的芦苇,既渺小又特别。而我的特别伴随人生的始终,关乎人生的成败。我需要读我。

何谓读我?读我即审视自我,反省自我。那么又该怎么做呢?

读我,需勇气。自我否定是痛苦的,第一次的尝试是以勇气为前提。读我,就如同一位医者将自己的肌肤切开来,手持手术刀直面有病灶的器官,这无疑需要巨大的勇气。试问,这世上又有那一个医生患有晕血症?如果一个人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那他还谈何成功,谈何未来?想想《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写作后期,他直面自己的缺陷,才有了这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所以,不管前方是一条怎样的道路,我们要有勇气踏上道路,才有可能获得胜利的阳光,迈向成功。

读我,需理性。人无完人,若一味地崇拜自我,丧失正确的判断,最终只会让我们刚愎自用,换来他人鄙夷的目光。反之,因一些小缺点而完全否定自我,穷尽一生也是碌碌无为,就如同自刎于乌江边的楚王项羽,他就是太过于苛求自己,要知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读我,需要理性的头脑,它为我们分辨正误好坏,把握改进的力度。怎可因为一副有色眼镜就固执地认为世界是单色调的呢?所以,拥抱理性,杜绝感性是读我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读我,需行动。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那么如何正确地付诸于行动也是一个问题。正确的行动不是以自己为中心而一意孤行。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要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用他人的长处来完善自己,用他人的短处来警示自己。此外,还要联系周围的实际环境调整行动方案。若现在还像过去一样恪守中国礼节,不知变通,不仅迎上他人诧异的目光,恐怕还会留下一个呆板可笑的印象。当然了,我们也不能太过于苛求自我了,行动要把握适度的原则。读我需要行动,但更需要正确的行动,否则将适得其反。

读我,读我的种种,从而把握现在,预测未来;读我,读我的内在,从而改正过错,完善自我

有人说,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的确,真正的自我总是难以捕捉的。但我们相信只要拥有勇气,保持理性,付诸行动,便能真正地读懂自己,从而创造成功。

总有一种期待作文

总有一种期待在我心间萦绕。那东西就像一朵长满刺的玫瑰花,带给人一种可望不可即的感觉。

自古以来,离别这个话题就被不少诗人所描写,如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诗人所期待的就是与亲人共婵娟。离别后的思恋甚是痛苦,如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从小我就与家人生活在一起,不懂离别之苦。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种种离别,了解了离别之痛,那是种刻骨铭心的痛。

又是一个秋天,看着窗外盘旋落下的枫叶,思绪又回到了三年前。母亲为了我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而外出打工。我听了消息后,用各种方法劝她,可这是徒劳的。那天终究还是来了,她整理好行李告别了家人,由我送她去车站,一路上我们都沉默不语,似乎害怕从言语中泄露了悲伤,我只有傻傻地望着她的背影。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车站了,平时看来半小时的车程,今天却特别的近。车站里的人真多,可我的心思根本不在这儿!我一直在想要用怎样的方式来向她道别。这时,她转过身来看着我,突然,发现了她眼角的泪痕。她哭过!我想。她只是轻轻地对我说:好好照顾自己,在家要听爷爷奶奶的话。恩!好!好!生怕她再说下去我的泪就会流出来,就这样打断了她的话。她只是笑了笑,摸了摸我的头,接着就走向了站台。我望着那渐行渐远的背影,终究不能热住泪水,心像被掏空了一样。一阵阵秋风向我袭来,那枫叶似乎懂我的心,从树枝盘旋落下。离别,无论我经过了多少次都还是无法对它产生免疫力。它是一枚毒药,让我尝到了肝肠寸断之痛,可也正是这枚毒药让我找到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颗解药。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慰藉这相思断肠的亲情。

人生中总有那么些不得已的事,让我们放弃了原有的理想。可生活就是这样,有人说:残缺是种美,离别是为了以后的相聚。可我并不这样认为,那只是种自我安慰,是对生活的无奈。我不知道这样的生活何时是一个尽头!心中自然升起一种期待,那就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别怕,有我在作文

时光的飞轴飞入隆冬,萧条的清晨,那无畏的阳光对我说:别怕,有我在!

远行的汽车上,我瞭望着高速公路外的景象。何等凄凉的一派!一切都似生活在恐惧之中。树木被烈风拔下了最后一片树叶,枯黄的杂草已被隆冬粉刷上了一层冰霜,在风中僵硬地瑟缩着。一条枯瘦的河流被抽走了最后一丝温度,冰封,绝望。

我也瑟缩着,绝望地注视灰幕一般的天空。谁知在东方竟缓缓升起一轮旭日!这新生的太阳,它微泛着红色,正放出异样的阳光。这红不是夕阳的悲惨之红,它涌动着青春的热血,吐息着生命的火焰。

阳光无所畏惧,又劈开了一片天,正似火地绽放在了天边。它在与冰封的恐惧宣战,此时的太阳正是傲世巨龙睁向大地的一颗血性的眼睛。这勇往直前的阳光让无畏愈演愈烈。暴烈的无畏热情似火,它在告诉我:别怕,有我在。

无畏!无畏!它何惧残暴的烈风,用无限的光热将其破灭,吹醒了呆滞的树木。

无畏!无畏!它怎为冰霜所冻动,用热情与活力将其消融,抚慰了枯瘦的杂草。

无畏!无畏!它哪里畏惧了寒冬,用全部的温度将其覆灭,鼓动了冰封的河流。

无畏!无畏!穷冬烈风何忧惧?不遗余力济苍生!它的无畏打到了顶峰,杀灭了一切寒冷与恐惧,对我说:别怕,有我在!

与恐惧的作战已经结束,穷冬的早晨早已成为历史,太阳已登上天空的宝座。阳光洒满人间。它懈怠了吗?不。它止步了吗?不。它继续进取了吗?对,是的!它以此为基点,擎于天空之中,闪耀着,温暖着大地,造福了万物。它眷顾一切美好的事物,在寒冬时节,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春天。它还在安抚着众生:别怕,有我在!

汽车仍向前奔驰着。身上的寒冷早已退去,沐浴在无畏的阳光的温暖中,我不再瑟缩,而是壮志满怀。我愿化作阳光,无所畏惧地向一切恐惧宣战!人生道路由我主宰!我也要实现自我价值,造福社会,到时我也可以自豪地对人们说:别怕,有我在!

我和书作文

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是在合上书本后才心满意足地睡去。写字台上的灯光渲染出柔和的夜色,在阵阵若有若无的书香中,一夜好梦。

记得孩提时代的我总是对客厅里的书柜充满好奇和崇敬,常见哥哥姐姐们捧着一本本砖头忘我地看着,于是也加入他们的行列,装模作样儿地捧着一本书翻看,不到几秒便丢开了,因为在我眼中,那些奇形怪状,千变万化的汉字如同魔术一样神秘且陌生,他们有各自的组合,如同音符组成清澈的泉水,而我则是一个丧失听力的聋人,在一片如痴如醉的听众中,只得瞪大眼睛看灯光下神采飞扬的钢琴师,不明所以,黯自神伤。

于是,在哥哥姐姐们半开玩笑地邀请我跟他们一起看书时,我便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相比之下,我似乎更喜欢看动画片,看一只蠢猫和一只绝顶聪明的老鼠斗智斗勇。杀得昏天黑地。直到有一天,爸爸把我引进客厅,在书架上抽出薄薄的小册子,对我神秘地眨眼睛:丫头,这个可比电视好看多了,看电视多了会眼睛疼,以后你会跟哥哥一样戴着眼镜,多丑啊!我半信半疑地点头,欢天喜地地接过小册子,翻开后,是一幅幅绚烂的图画,舞着金棒的孙大圣,拖着钉耙的猪八戒,都神气活现地展现在我面前,我年幼的心确实震撼了。那时的我似乎不知道,书上除了有看不懂的方方块块,还有多彩的画面。

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课业压力变大,我还是不可避免地加入了四眼妹的行列,但每每回忆童年看书的经历,便会发自内心地微笑。仿佛从那时候开始,我便开始了与书的不解之缘,记忆中那只漆着红色木漆,方方正正的大书柜已不能满足我对书的渴求,于是图书馆便成了我另一个心灵驿站,还记得很多次在书架前穿行的感觉,双手轻轻划过一本本书籍,内心似乎被愉悦和兴奋填满。

当然,阅读并不是只是为了消遣和打发空闲时光,它更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帮助:在前不久学校文学社社长竞选比赛中,我获选成为副社长。我知道这是丰富的阅读所带给我的成功,使我能够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从容淡定,自信沉稳。

书于我,像是翅膀之于雄鹰,我享受到俯冲上蓝天那样酣畅淋漓的快感,我享受疾风在翅膀下呼啸而过的凉意,我便知道,我与地上那些时时刻刻忙碌,却平庸至死的蚂蚁不同,我自有我的价值。

孤独塑造不朽作文

赫胥黎说: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

这句话首先让我想起了另一句古话:参天者多独木,称岳者无双峰。这句话在表面上阐述自然现象的同时,也固然暗示了卓伟之人的孤独性,与赫胥黎的观点几乎契合。尽管该命题不具备十分的严谨性,但不可否认,在许多层面上,孤独对于塑造出不朽的生命和无限的创新与活力而言不可或缺。

伟大的独创者们之所以心甘情愿沉溺于孤独之海,是因为孤独赋予了他们灵魂独处的时间,灵魂之独处又潜在地牵引出深埋于内心的灵感与热情,而一切的崭新总是由意识里那样一丝忽尔的闪光而奇妙地萌发起来的。正如英国作家艾·迪斯雷利所言:孤独是热情的发祥地,热情是才华的真正母体。如果你听说过博弈论,那你应该了解到它的提出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纳什,举世公认的孤独的天才,自幼的独处习惯使他受到旁人的指责和唾弃,但他正是在这样心无旁骛的环境中让心中的热情尽情萌发并施展才华,探索常人无法想象到的事物,创造出全新的理论,最终成为当代极富盛名的数学家、经济学家。孤独解放了他本身就具有无比创造力的灵魂,唤起了无限的热诚之意,一代伟大的创造大师才被永载史册。

孤独能够锤炼出创造者所应具有的独特品质。李大钊在其文《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中曾这样表述创造:热闹中所包含的,都是消沉,都是散灭;黑暗寂寞中所含的,都是发生,都是创造,都是光明。这句话看似并无道理,但实则非常经得起推敲:身为群居动物的人,在热闹中更容易保持舒畅而自然的状态,这样的状态看似是全然有利的,其实不然,舒适者正因为太适应周遭的人群和言语,而容易形成一种慵懒的接收模式,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反思,面对生活中的异样与不寻常之物,显得迟钝而麻木。但是孤独者的生活却总是和独立二字联系在一起的,这使他们对身边事物的反应格外敏锐,因为脱离了他人既成的言论成果,只得自行探索,自己向前,而独立的思考正是创造者所必须拥有的。在孤独的思想旅途中,他们踩出了众人未曾经行的道路,留下来的脚印也便自然独特而超脱了。况且个人在孤独的环境中能不经意间练就耐性和恒心,这同样是伟大创造的必然之物。而最终的结论,也诚如陶行知的话说那样: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话说至此,可在这个众生喧哗的世界,我们的时代还容得下多少孤独的人?这个社会给那些远离人气的孤独者近乎只留下了苟且二字,不合群在众人眼里早已变就为情商低、无能力的代名词,于是人们仿佛尽可以看低他们、笑话他们,关心他们的人也捶胸顿足、叹息不已,但这些人定是忘了,那所谓的苟且只是物质财富与功名的苟且,精神的富足孰多孰少,每个人心中自有定论。躁动的内心可以成就地位和金钱,却无法成就一份献给世人的创新之献礼;独行的灵魂难能变出些许仰慕和认同,却一定程度上拥有无限的创造价值和矗立伟大丰碑的潜力,不经意间散发出耀眼的光华。

所以啊,当人们既已仰慕、惊羡于孤独者夺目出众的才华和创造出的令人赞叹不已的美丽,他们同时是否也该停止那些粗鄙的七言八语和揶揄他们所谓的摆架子和傲慢无礼? 尽管孤独不见得是通向伟大和创新的必经,尽管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早已抛弃了名垂千古的梦想,但我们同样可以给予自己享受孤独的时间在生活的道路上找到一张石凳静静地歇息,独自看那远山波澜,听谷中群鸟的回响,在这凝滞的时间里,触碰到一份原始的安宁和莫大的慰藉,创造属于自己的卓越和不朽的荣光,塑造那一份不朽。

  • 下一篇:守护微光作文800字
    上一篇:最终奔向的地方作文600字
    相关文章
    1. 秉坚持之烛登人生之巅作文800字

      秉坚持之烛登人生之巅荀子曾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短短八字,蕴尽坚持之真谛。何谓坚持?坚持是天才画家达·芬奇画蛋三年的惊人毅力,绝非一日之功;坚持是文坛巨匠狄更斯无视..

      daniel 0 2021-07-25 19:29:44

    2. 三年级父母的爱作文300字

      1、三年级作文父母的爱 有一种爱,在你成功的时候,记起你继续努力的信念;有一种爱,在你失败时,牵动你奋斗的动力;有一种爱,在你放弃时,激励

      栏目名称:三年级作文 0 2021-10-21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