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文化话题作文(精选4篇)

daniel 0 2023-08-03

以年俗文化为话题作文600字篇1

过年啦,过年啦!不管男女老少都有数不尽的事儿要做。我们这些小孩儿一般都忙着放鞭炮,赚压岁钱,偶尔也帮大人做一些事儿。而大人们则以包饺子、包红包准备过年为主。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这天28号,早上7:30我正在床上呼呼大睡。父亲走进我的房间,拍拍我的背,说:你看,这太阳都晒到屁股了,还不起来。快起来吃饭,吃完饭我们一起去贴对联。我一下子从床上坐起来,好奇地问:为什么要贴对联呢,为什么家家户户都贴对联呢?可不可以不贴呢?父亲笑着说:只要你起来吃饭,等一下贴对联时,我就告诉你,快起来。

吃完饭,我和父亲母亲爷爷一起贴对联。我不以为然的想:不就是贴对联吗,用得着那么兴师动众吗?我一个人不就够了。父亲拍着我的肩膀说:我现在告诉你在新年为什么要贴对联,这与古代的桃符驱鬼避邪有关。古人科技水平有限,认为人间的疾病灾害是鬼魅造成的。为了抵抗它们在过年期间的侵扰,人们便用具有避邪作用的桃木板挂在门旁,同时在桃木板上分别写上门神神茶、郁垒的名字。这样,为非作歹的鬼魅邪恶就不敢上门了。这些桃木板就叫桃符,它以后被红纸所取代,写上字就成了春联。现在,尽管人们已经知道没什么鬼魅作崇了,但仍保留了春节贴春联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哦,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

开始贴对联啦。我来撕胶带,母亲摁住对联,爷爷父亲来贴对联。不一会儿,我们就快贴完啦。我跳着说:最后几张了,我一个人就行了,不用那么多人。好吧,让你试试!母亲微笑着说。我高兴极了。二话不说就开始贴了。我把对联摁在墙上,这样就只剩一只手了。没法只能用嘴咬胶带了。我大费周折终于咬下来了,马上贴在,不料没贴好,把对联贴皱了。父亲母亲爷爷见了大笑。我无奈地低下了头。

最后剩一个福字。这次我要他们助我一臂之力了。正当母亲贴时,我大叫:贴反了,贴反了。母亲转过头说:没反,你看,这福贴倒了,谐音福到了,这是习俗。哦,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

就这样我们贴完了对联。

以年俗文化为话题作文600字篇2

拜年的习俗各地都有,我们家乡自然也不例外。

大年初一起个大早,同一家族里的弟兄们便结成团队,连早饭都顾不得吃,就一起到同姓、近邻或平时交好的乡亲们家里去拜年了。晨曦中,村里每条大街上都是一拨拨赶着去拜年的人们,有些常年在外打拼的人,平时根本就见不到面,这时候也会出现在人群中,偶尔遇见了,赶忙相互问声“过年好”。

拜年大体上也是有个先后顺序的。通常是先到与自家血缘关系最近的伯伯叔叔、堂伯堂叔家里去,然后再到其他人家里去。我们这里拜年不光问一声“过年好”就完事,去长辈家里拜年,须得跪下磕头。初一早晨,几乎每户人家的堂屋地上都铺着席子或垫子,那是为了防止地上的泥土弄脏了前来磕头的晚辈们的新裤子。尽管如此,由于多次跪下磕头,膝盖处也难免要沾上一些灰尘,于是有人初一早晨干脆就先不穿新裤子,直到把所有该磕的头磕完之后,再回到家里换上新衣服。

初一去磕头拜年是一种礼节,长辈们一般不必给前来的磕头晚辈们发压岁钱,只需准备些花生瓜子糖果之类的食物招待一下就可以了。记得小时候生活艰难,一年到头吃不到稀罕东西,初一跟着大人去拜年,往往会得到不少水果糖、爆米花,回来时,兜里都会被塞得满满的。现在的孩子们好东西都吃腻了,拜年的时候,再也不为这些东西所吸引……

除了男人结伴去拜年,女人们也同样如此,她们通常是妯娌一伙,姑娘一伙,拜年的路线和顺序与男人们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媳妇们拜年时要磕头,而姑娘们不必磕头,只需问声好就行了。

记得上世纪80年代以前,村中还都是一条条的胡同,拜年时比较省时省力,几条胡同串下来,年就拜完了。后来随着经济发展,新房子一片片盖起来,胡同被拆除,村子被扩大,人们住得也不再集中,拜年的范围于是变得“点多、线长、面广”,这时候,我们的拜年也就成了“急行军”,当全部拜下来之后,已经是饥肠辘辘了……

近几年,家乡的拜年仪式也在慢慢发生着变革,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磕头这种礼节被逐渐淡化,很多人家都推让着前来拜年的人们不要再跪下磕头了……

以年俗文化为话题作文600字篇3

春节是每个人心中最祈盼的节日。老人们盼望的是奔波在外的子女回到身边;大人们盼望的是长长的假期;而孩子们盼望的就是痛快的玩耍了。今天,请跟着我体味一下我的家乡——绍兴的年俗。

除夕的早晨,我们早早地起了床,准备做迎接新年的第一件事——贴春联。我们先撕掉旧的对联,接着,妈妈把大门擦得干干净净,我帮爸爸将大门扶住,由他来贴。他先贴横联,接着把“福”字倒着贴在大门正中央。我奇怪地问爸爸:“为什么要把‘福’字倒贴呢?”爸爸笑着回答说:“因为‘福倒’就是‘福到’啊!”我恍然大悟。这时,我想起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原来,早在宋朝就有贴春联这个习俗了。古人贴春联是为了驱邪保平安,我们贴春联也是为了抒发自己的美好愿望。

吃完中饭就要准备过年的重头戏——年夜饭。奶奶为今天的主厨,只见她娴熟地拿起菜刀,把白菜飞快地切成一片片,往大锅里一放,“滋啦滋啦”的声音霎时间响满了整个厨房。她又拿起铲子轻快地炒了起来,很快一碗醋溜白菜就烧好了。奶奶从下午一直烧到晚上,金黄的白斩鸡、赤红鲜嫩的大虾、色香味俱全的螃蟹、红烧鱿鱼……摆了满满一桌,一看到这些菜,我的口水就“飞流直下三千尺”,迫不及待地想吃年夜饭了。

吃完年夜饭,爷爷郑重地把我叫到楼上,从抽屉里抽出一个大红包给我,并祝我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我也祝爷爷新年快乐。奶奶叮嘱我晚上睡觉时一定要把红包压在枕头下,这样我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岁了。

随着零点钟声的敲响,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将睡梦中的我惊醒。我打开窗子一看,一个个烟花在黑夜中飞出一道道完美的弧线,最后在高空中绽放,响彻云霄。我也拿出昨天刚买的烟花,走下楼去。我先放九连珠,点燃导火线,“轰”的一声,一发烟花像火箭似的冲了出去,在天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我又点燃一支火花棒,在空中转圈,地上霎时间洒满了金光……在热闹的鞭炮声中我们迎来了崭新的一年。

这就是我的家乡——绍兴的年俗。

以年俗文化为话题作文600字篇4

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联是过年重要的标志之一,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户户贴上火红的春联,一起吃年夜饭,那才是真正的过年。我初识春联,还得是宋代大文豪王安石那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每逢过年,我外公就会帮左邻右舍书写好多春联。我今年上小学四年级上过书法课,过年就“抢班夺权”,外公就把写对联的权力交给了我,而是写对联就成了我的专利。外公收拾好八仙桌子,铺好毛毡,倒好墨水,瞅瞅我,像一位老专家一般娓娓而谈:“在八十年代初,写春联一般都是“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后来改革开放了,写“一年好运随春到,四季财源滚滚来”等。”我觉得内容不与时俱进,于是写下了“爆竹声中辞旧岁,梅花香里报新春”,横批是“辞旧迎新”。

对联的意义重大,但是横批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觑。大门上可以写“紫气东来,国泰民安”,后门一般写“欢度春节,万事如意”,楼上最多是“出入平安,富贵吉祥”等。

最后轮到写小吉言了,外公告诉我:“贴猪圈的要写“六畜兴旺”,贴木柜的写“五谷丰登”,贴水车的写“车水马龙”,贴风车的写“川流不息”,贴米缸菜橱衣柜的写“有”,这个有还不是一般的“有”,我们叫正有倒有,就是先写个有字,再反过来,在这丿的下方再写个月,这样正看和倒着看都是一样了。”就这么一改动,传神地寄托了我们世世代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写完对联,我暗自感叹,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真的是源远流长,意义深远,我也从外公这儿学习到了很多知识。

等晾干对联后就进入最后一环,贴春联。贴春联也有讲究,一般认为上联在右,下联在左。外公说:“这种说法有理也没理,让我自己慢慢领会其中的奥秘。”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大门上除了横批对联,还要贴门神,秦叔宝和尉迟恭能成为我们千家万户的守护神,单开的门上贴“福”,还有车橱柜缸上,都一一贴上相应的红纸条,这样算是大功告成了。

过年,能够和外公一起写春联贴春联,这才是过年的意义,不管时光如何偷走他们的青春年华,我们都永远在一起。

  • 下一篇:以明天为话题的作文素材(精选4篇)
    上一篇:年俗文化话题征文(精选4篇)
    相关文章
    1. 年俗文化征文(4篇)

      年俗文化征文700字篇1今年春节,我们一家回乡下老家过年,那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村里过年的习俗,让我觉得是那么新鲜,那么难忘。农历大年三十的下午,我回到想念已久的家乡。车子刚..

      daniel 0 2022-10-28 21:24:22

    2. 端午粽子的作文400字精选5篇

        端午粽子香作文400字 篇1  马上就要过端午节,每年的端午节“五月五”前我家都要包粽子。今年也不例外,大姐早早就准备好包粽

      栏目名称:初中作文 0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