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给父母的一封信(整理3篇)
五一假期给父母的一封信篇1
亲爱的爸爸妈妈:
最近,我们一家人经常漫步在公园的绿荫道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大自然的恬美,一边还讨论一个话题—文明与和谐。春天的傍晚,山边的斜阳,泛起了点点红晕,与天际互相映衬,让我体会了自然的和谐。
我曾经很努力地寻找和谐的脚印,可是渐渐地,我发现它处处存在——清晨,从朦胧的睡意中醒过来,推开窗户,传来悦耳的“叽喳”声,那是小鸟在享受清晨的愉悦;背上书包踏上上学的路程,看见学生们从公交车上下来开心地去上学,时常听到甜甜的一句“早上好!”;看见道旁的清洁工挥动扫帚的身影,伴随着是清脆的“沙沙”声……在这些每天重复上演的情景中,我体会到平凡的和谐。
而和谐社会中,有着“文明”一词存在。“有时候文明是多一些耐心的等待,有时候文明……”这段公益广告使我懂得:文明,它与我们的距离很近。通过课堂学习、宣传展览等学习文明伴我行的活动后,我知道文明它有很多形式,有时它会是一句“对不起,请原谅!”犯了错误,或许多一句“对不起,请原谅!”会拉近自己与他人的距离;有时它是一种无声地尊重,不取笑和鄙视有缺陷的人,给予他们帮助,会使双方多一份亲近和理解;有时它是一个手势,一个简单有礼的指路手势,会让自己多一份文明……
还记得那天,在森林公园里散步,看见了这样的一幕—一个穿着时尚端庄的中年妇女随手把喝完的矿泉水瓶扔在碧绿的'草坪上,显得格外“耀眼”。一位穿着随便、满头白发的老人吃力地俯下身子捡起了瓶子。她们的心灵距离却如此遥远。年迈老人的微妙行为,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如今社会大力号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而其中,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内在美。
我爱我们和谐、文明的城市!爸爸妈妈,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
女儿:小茹
20xx年5月17日
五一假期给父母的一封信篇2
各位家长:
大家好!
国庆是家人团聚、放松身心的日子,也是培养孩子民族情怀和爱国情怀,增进亲子情感的好时机。
根据国家法定假日安排,国庆节放假共7天,放假时间:10月1日至10月7日,10月8日正常返园。
在享受假期的同时,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为了让您和孩子拥有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请时刻牢记安全第一。
防疫安全
假期期间审慎评估出行风险,假期一律不出国,尽量不离开本市、不跨省域旅行。
外出期间做好个人防护,合理规划行程安排,尽量避免前往人多聚集的地方;关注自身及家人身体健康状况,如出现咳嗽、发烧等不适症状,要及时规范就医。如有出省计划和安排的.家长和幼儿请提前向班主任报备。
饮食安全
节日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加,家长要注意预防诺如病毒病、食物中毒。
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未经消毒的奶、未削皮的水果、生的蔬菜,不喝生水。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
居家安全
请家长不要留孩子独自在家,避免发生意外无人救助。教育幼儿不攀爬窗户、阳台护栏。
请教育孩子独自在家时不要随意给陌生人开门,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接受陌生人的物品。
请家长教育孩子不玩打火机、火柴和接触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野外用火,用电器时要注意防止火灾。
防溺水安全
家长要特别注意做好幼儿安全及溺水伤亡事故的监管防范职责。教育幼儿不要私自到水边玩耍、戏水,严禁孩子私自到野外水域游泳、洗澡,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教育幼儿在同伴遭遇溺水事故时正确的、科学的、求救方法:不盲目施救、不下水拖救、不手拉手施救、不隐瞒实情、大声呼救。
交通安全
出行时候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遵守交通信号及交通标志。
户外活动时,家长要多观察周围环境,防止孩子被狗、猫等动物咬伤,防止蜜蜂蜇人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家庭、幼儿园的共同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文明、安全、和谐的校园,共度一个健康、安全、愉快的假期。
家长可以利用假期,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具有爱国主义的故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从小养成爱祖国、爱家人的情感。
最后,祝大家节日快乐,阖家幸福!
五一假期给父母的一封信篇3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有一天,一位身为大学教师的朋友跟我聊起他那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夫妻两个都是博士,朋友的妻子还是“海龟”,可儿子的成绩是班级倒数第一,他问我为什么,我说主要你的夫人太能干了。
不知大家是否留心过很多名人传记中是怎样描写母亲的:母亲温柔、贤淑、善解人意,她始终默默地为孩子奉献而毫无怨言,母亲坚强、善良、有主见,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母亲的……这些文字是不是很熟悉?就是这样的母亲才可能培养出了那么出色的孩子。因为孩子在幼小时对母亲有着本能的依赖,所以,母亲的性格、语言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如何才能使孩子的性格习惯不往母亲性格的反方向发展并承袭母亲的优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母亲在孩子面前必须收敛起自己的锋芒,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母亲。母亲在孩子面前,不是在谈判桌前,不需要用批评、挑剔和要求完美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母亲咄咄逼人的态度、尖酸刻薄的语言、驾驭一切的行为和自以为是的判断,对孩子的自尊、自信的伤害远大于应试教育。而对于孩子来说,从他出生那一刻起,孩子对母亲这个角色的要求,几乎是永恒不变的。
1.妈妈在进家门之前,务必提醒自己:忘掉所有单位里不愉快的事情,现在开始承担的是母亲的角色了。孩子需要母亲很快乐,千万不要把与孩子无关的坏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因为孩子是无辜的。
2.子来问妈妈问题时,妈妈绝不能表现得像在单位里那么聪明能干,装装“无知”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鼓励孩子动脑筋,去依靠自己的力量想清楚这个问题,或者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书籍或借助于网络。妈妈不能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答案都说出来,边说还边自得,这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几次之后,孩子就会回避问妈妈问题变得很自卑。
3.当孩子在考试前或做什么比较重要的事情之前表现出胆怯时,妈妈千万不能不以为然或训斥他胆小或表现得比他还紧张,这样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导致孩子无法正常的发挥。这时,妈妈最好很轻松地对孩子说,不管你做得怎么样,爸爸妈妈在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如你呢,不要担心。这时,孩子心里会很有底气和自信,他会发挥得比平时更好。
4.假如孩子第二天要参加重要活动,当妈妈观察到孩子心事重重比较紧张时,妈妈最好当晚能在孩子床边陪他入睡,睡觉前跟他讲个故事或者和他一起阅读他喜欢的书籍,疏解他内心的压力,直至孩子睡着后再离开。
5.当孩子遭受失败或挫折时,妈妈要表现得坚强和绝不放弃,冷静地告诉孩子失败只代表一时,不代表孩子终生失败。不要孩子还没认为要放弃时妈妈首先就表现得没有什么希望。最差的就是用刻薄的.语言挖苦他,把孩子数落得一无是处,甚至新帐旧账一起算。这样的母亲教育下的孩子会极度自卑,甚至放弃自己本应美好的前途。
6.妈妈不要在孩子还没把想说的话表达清楚时,就自以为是地抢先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就以“你必须……”、“你应该……”的语气命令孩子,以自己的观点来代表孩子的观点,而且要求孩子去执行。妈妈千万不能成为“专制”的代名词。在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缺乏主见,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妈妈和孩子之间应建立平等的关系(平等不是无原则),懂得互相尊重对方。
7.妈妈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自己说话的方式。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就是母亲,所以,母亲最清楚孩子的弱点在什么地方,假如母亲在说话时经常直指孩子的弱点,以讽刺、批评或要挟,或是明明知道孩子做不到而故意要求孩子去做,这无疑是用最尖锐的武器在不断刺伤孩子的痛处。孩子内心会很受伤害,因为这个伤害来自于他最亲近的人。
8.妈妈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语言的数量。千万不要唠叨,事实上,最让孩子害怕的是母亲的沉默,所以,与其唠唠叨叨地对孩子说个没完,不如用简短的语言告诉孩子他所犯的错误所在或应该注意些什么,接下来,母亲的沉默肯定比继续说话更有用,不要以为孩子不懂,他虽然装得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实际上在观察母亲是否把所说的事当真。
9.总之,妈妈在家就是妈妈,不是职业女性,妈妈应该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起居,关注到孩子内心的起伏变化,关心孩子的一举一动,呵护好孩子幼稚的情感,培养好孩子的性格。假如希望自己孩子将来能够超越自己,那么,再能干的母亲,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表现得“无知”一点,表现得“笨”一点,表现得“迟钝”一点,表现得“和风细雨”一点,这样的话,孩子会很有成就感地感到他比他妈妈“有知”、“聪明”和“敏捷”,他觉得他每天都在超过妈妈,直到有一天,他真的超过了妈妈。
这就是做母亲的智慧!
-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小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小小动物园5篇1四年级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习作要求学生们把自己的家想象成“动物园”,根据家人的外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