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行业研究报告范例(3篇)

daniel 0 2025-08-01

科技服务行业研究报告范文篇1

关键词:科技查新;查新项目;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7-0117-05

科技查新是指具有查新业务资质的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提供的需要查证其新颖性的科学技术内容,按照《科技查新规范》进行操作并做出结论。在课题立项阶段,科技查新报告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准确选题,为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丰富的参考文献,可以判断所选申报项目是否具有新颖性,防止重复研究,提高立项成功率。在课题结题和报奖阶段,可以为项目成果的鉴定、评估、报奖等提供成果新颖性的文献依据,提高科技成果鉴定、评估、奖励等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科技查新作为一项深层次的情报咨询工作,对规范我国的科技活动、客观评价科研项目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仅对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近五年来的科技查新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提高查新服务能力和拓展查新服务业务的对策。

1、上海海事大学科技查新服务的现状

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于2005年开始筹建科技查新工作站,经过几年的筹备。2009年1月21日,上海海事大学被设立“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G12)”(以下简称查新站G12),致力于为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提供科研项目立项、成果鉴定、项目评奖等相关科技查新服务。查新人员由具有港口、航运、物流等相关学科背景的20人组成,85%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全部拥有教育部/科技部的查新员资质,并经Dialog国际联机检索机构培训,获得国际联机检索证书,具有多年的科技查新经验(见表1)。

2007-2011年间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共完成查新报告2190项。在其发展过程中,前面4年完成的查新报告逐年呈直线增加,在2007年51项的基础上每年平均增加近200项(见图1)。2010年完成的查新报告数量最多,为当年上海市高校查新站第一,其712项查新报告中有70项为查新员在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挂职期间完成。2011年我校图书馆在重视科技查新的基础上,尝试开拓其他情报咨询服务,查新数量增速有所下降。

2、基于项目统计的科技查新工作分析

2.1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以2007-2011年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存档的科技查新报告、查新委托书等内容为原始材料,按照查新项目的查新目的、检索范围、项目来源、院系分布、委托单位、查新项目月工作量分布等进行分析。

2.2查新项目的查新目的

科技查新为科技成果的立项、鉴定、评估、验收、奖励等提供客观依据,按照查新目的对受理的查新项目进行统计(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我校图书馆承担的查新项目以科研立项和成果鉴定居多,分别为1168项和892项,两类查新数量合计占总数量的90%。奖励申报和博士论文开题结题次之,为95项和33项,专利申请查新几近空白。2010年、2011年的成果鉴定查新数量比2007—2009年增长了近1倍。成果鉴定查新数量的稳步增长说明查新用户逐渐认识到科技查新在成果定位、专家评议方面的作用,对项目结题验收时进行查新的意识不断增强。科研立项类的查新项目占据的份额最大,这与科研机构对立项前的查新工作越来越重视以及我国从国家到地方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等是分不开的。立项查新不但能避免科研经费的重复浪费、节约科研资金、缩短科研周期,还能帮科研人员明确研究项目的研究现状。便于项目的成功申报。

3.3查新项目的检索范围

按查新项目的检索范围对委托查新的科研项目进行统计(见图2),可知,5年内共完成国内查新1061项,国内外查新1129项。从图中可以发现,2007年、2008年国内外查新分别占92%、63%;2009年国内外查新比例降低至45%,2010-2011年查新数量有明显的增长,并且稳定在600项以上。虽然国内外查新的数量逐年增加,但目前国内外查新的比例不高。进一步分析可知,国内查新主要为社会科学类课题和“适用课题”,部分中小企业由资金限制和项目级别的原因也只选择进行国内查新。国内外查新项目大多数来源于高校和大型企业,课题来源主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其中,高校承担了国家大部分的前沿基础科研项目,而企业重点倾向于科研成果的实施和应用研究。

2.4查新项目的来源

完成的查新项目中,校内查新1327项(60.6%),校外查新863项(39.4%)。其中2007年完成的查新项目主要为校内查新(98.1%);2008年、2009年完成的校内查新项目为校外查新项目的2倍;2010年完成的712项查新项目中,校内查新项目和校外查新数量基本相当;2011年完成的校内查新项目数量继续增长,达389项(58.7%),校外查新数量稍有减少,为274项(41.3%)(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的查新用户以校内为主,主要服务于学校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但由于其拥有丰富的港口、航运、物流等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以及具有相应的专业背景的查新人员,自2007年以来,十分注重为相关特色行业提供查新服务,在业界开展了一定的营销和推广,进而提高了查新站c12的知名度,查新总量和校外查新数量实现了大幅上升,且受到行业用户的高度认可。

2.5校内委托查新院系分布

通过对查新委托人所在院系进行统计,分析各学院在学校科研中地位,从而为把握学校学科科研的发展方向提供事实依据。2007-2011年共完成校内查新项目1327项,其中行政及其他人员委托的查新项目按内容所属归于相应学院,查新项目按学院进行统计(见图3)。从中可以看出,校内查新实现各学院全覆盖。从查新数量上看,各学院的查新数量都逐年快速递增。主要是由于2009年以前,查新站G12尚未获得查新资质,校内科研人员只能到校外查新机构办理委托,自2009年建站以来,为校内科研人员科研过程中进行查新提供了便捷渠道,查新质量赢得校内科研人员的肯定的同时,科研管理力度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均显著增强。

从图3可看出。校内查新数量较多的学院依次是:商船学院195项(14.7%),经济管理学177项(13.3%),物流工程学院167项(12.6%),信息工程学院164项(12.4%),文理学院125项(9.4%)。这些数据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我校科研成果发展情况。2011年,我校共有32项国家基金项目立项,排在前五的分别是:文理学院7项、商船学院和海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各4项、信息工程学院和科学研究院各3项。这些科研成果主要分布在以上几个查新较多的学院。进一步分析可知,上海海事大学港口、航运、物流类学科的查新数量最多,体现了学校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航运经济管理等传统优势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海洋学科与工程学科的查新数量也有了飞速的发展。这与我校成立了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和海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加大对海洋相关学科方向的科研投入密切相关。

3.6校外查新委托单位分布

对校外查新委托单位的分析。可以了解委托单位的分布现状以及查新需求,并从侧面反映出查新站G12在社会上的知名度。现对根据2007-2011年受理的校外查新项目第一委托单位进行统计(见表4)。目前查新站G12的校外查新委托单位来源于中国24个省份及中国香港地区,查新服务在社会上已有一定的影响。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高校单位的查新项目数量占到校外查新项目总量的60%左右,大部分来源于行业内高校委托的相关课题,查新站G12通过行业协会网站、期刊等媒介科技查新通知以及参加相关行业会议的宣传效应全面凸显。而其他课题的校外查新不多。其原因是很多高校图书馆设有查新站,导致了高校用户的分流。自2008年起委托我校查新的校外单位迅速增多,2010年的校外查新单位达到221个。企业、科研院所等其他单位主要为港口、航运等行业特色鲜明的相关单位,如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2项)、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5项)、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8项)等。总体来看,高校用户委托我校办理查新业务的数量比企业、科研院所用户委托的数量相对较多,查新站G12在行业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及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还有待提升。

3.7查新项目月工作量分布

根据每月完成查新项目的统计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查新工作的基本情况。现对2009年查新站G12建站以来完成的查新项目进行月统计分析,对部门合理决策工作计划更有参考性。由于每份国内查新报告和国内外查新报告的完成时间不同,将国内查新折合成半个国内外查新,按每月完成的国内外查新数量进行统计,可以得出2009—2011年平均月查新工作量分布情况(见图4)。图中可以看出,每月的查新工作量有较大波动,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从月查新工作量分布来看,有明显查新工作严重超负荷的集中时间段,如3月、4月、8月、12月。因为每年3月都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基金集中申报时间,4月是上海市级科研项目立项以及行业成果奖励申报高峰期,8月的查新课题主要来源于相关行业机构的成果鉴定课题,12月的查新数量逐年持续攀升,查新任务最重,主要为校内各类立项和结题验收课题提供查新服务。寒暑假(1月、2月、7月)期间同时是各类各级项目申请或验收“低谷”,用户委托的查新数量不多。每年的10月和11月查新工作量相对较小,适合集中开展图书馆其他重大咨询和研究任务。

3、建议与对策

随着用户专业化、个性化专业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加大查新服务能力和拓展查新服务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上述分析,针对图书馆查新工作的现状及查新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对新形势下的科技查新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以期适应科技查新工作的发展趋势,同时为其他查新机构今后开展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3.1加强查新员队伍建设

未来科技查新机构的竞争,终究是人才的竞争。查新机构要保持强有力的发展,关键在于拥有一批优秀的查新员队伍。因此,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充实和提高查新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技能。通过查新相关培训、查新研讨会及行业会议进行学习交流,提升查新工作能力。在日常查新过程中,定期组织查新质量讨论会,并邀请科技查新专家来对查新员进行指导。同时把继续教育纳入部门的发展规划之中,为查新员提供系统的继续教育机会和多样的继续教育方式,如我校图书馆现有3名查新员攻读在职博士研究生学位,2名查新员在国外咨询公司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培训交流等。查新机构还需紧跟社会科研活动的动向,及时引进相应学科的查新人员,扩大查新员队伍。

3.2加大营销宣传,提高社会知名度

科技查新机构要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宣传营销,提高社会知名度。可以依靠报纸、杂志、互联网、微博等多种媒介,广泛开展科技查新宣传。通过宣传增强科研与技术创新领域对科技查新的认知度、认同感和重视程度。利用各种渠道大力宣传查新工作在科研管理、企业技术引进与创新中的作用,让更多潜在用户了解科技查新的意义与作用。通过参加学术交流、科技论坛、专题研讨等与相关行业部门合作,建立战略合作联盟等为其科研部门提供查新服务。我校图书馆近五年来校外科技查新的数量不断增长,与我校查新人员及时关注行业内科研动态,以及通过参加港口、航运、物流类科技会议和展览进行营销是分不开的。

3.3拓展查新业务范围及深度

科技查新不仅局限于为科技成果的鉴定、评估、验收、转化、奖励等提供客观的文献依据,立足科技查新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为委托查新单位提供多领域高层次服务。目前高校查新站提供的查新报告类型也比较单一,需在当前的基础上,拓宽查新业务范围及深度,构建完善的查新服务体系,满足不同科研单位的查新需求,如在目前科技查新的基础上,针对重大科技专项的查新,主动利于查新资源优势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开展课题跟踪、定题服务、竞争情报、专题情报等增值。以满足高端用户的需求,同时提升查新机构自身的服务能力,使科技查新工作为更快地出科技成果、提高科研水平、加速科技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6]。如2010年查新站G12派4位查新员在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培训,学习国家一级查新机构科技查新服务模式、服务重点和开展情报分析服务的经验,提高了查新员业务能力,对我校查新站满足不同层次的查新服务需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4建立查新高峰应对机制

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立项、鉴定、报奖的受理时间都有一定规律可循,建立灵活的查新高峰应对机制有助于保障科技查新质量,有效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因.此,要提前与科研管理部门沟通,尽早查新通知让查新项目负责人提前准备。查新站G12在查新高峰前会召开查新动员以及对查新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确保查新报告质量。通过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提高查新人员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查新员积极性,同时联系校内勤工助学学生协助进行查新材料的整理,减轻查新员的负担,有利于保证在查新高峰期保证查新质量。

3.5重视专利查新

专利查新可以避免重复研究、加快专利申请进度、评估企业专利技术、防止侵权或保护自身利益,深受企业青睐。查新站G12近年来积极派送资深查新人员参加专利查新、专利分析等方面的培训和学术交流,并尝试与企业合作,为企业专利技术开发提供专利查新服务,已初步取得一定成效,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加强企业产品和专利申请查新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让专利申请人引起重视,深化对专利查新的了解;另一方面重视查新员的专利能力的提升,熟练掌握专利知识及相应的法律知识,为开展专利查新服务奠定基础。

科技服务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竞争情报;协作;平台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8-37-3

ResearchontheconstructionoftheHenanProvincialIndustrialCompetitiveIntelligenceCooperatingPlatform

ZhouHuilai1ZhouWendi2WangZhuo2ZhangDefang1

(1.HenanProvincialInstituteofScientificandTechnicalInformaion,ZhengzhouHenan450003;2.SchoolofInformationManagement,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Henan450001)

Abstract:Accordingtothepromotingoffusing“Newindustrialization,newurbanization,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ofHenanProvince,acceleratingthegoalsandtasksofinformationconstruction,constructingtheHenanProvincialIndustrialCompetitiveIntelligenceCooperatingPlatform.Throughthecooperationof“Government,Industry,StudyingandResearch”,sharingthehumanandintellectualresources,innovatinginformationservicemodeandserviceconcept,providingdecisionsupportforthegovernment,whichcanbesignificantfortheindustrialtechnologyinnovationandtheenterprisesustainabledevelopment.

Keywords:competitiveintelligence;cooperating;platform

1研究背景与概况

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完成和“十三五”规划的陆续开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目标正逐步实施。对于人口和农业大省的河南而言,应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努力促进“三化”协调发展[1],在发展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做强优势产业,并以利用新兴科技和创新技术培育新兴产业为重任,而这些举措的实施都离不开竞争情报服务的支撑。

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的爆炸性增长致使传统文献竞争情报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现有需求。为增进河南省传统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必须寻求新的方法和途径来提高竞争情报服务质量[2]。通过建立河南省产业竞争情报服务协作平台,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将政府、科研机构、高校等技术供给方和企业有效联合起来,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竞争情报服务质量与成效,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撑[3]。

1.2预期目标

目前,国内开展产业竞争情报研究和实践成效较为突出的地方主要有湖南、上海等省市。此外,国内许多大型企业也建立了专门的情报部门或竞争情报平台,如上海宝钢、青岛海尔等。相对而言,河南省的竞争情报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当前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背景下,河南省围绕如何实现“三化”的协调发展,转型传统产业,做强优势产业,开创战略新型产业,都需要以竞争情报服务工作为支撑。建设河南省产业竞争情报协作平台,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政府的科学决策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同时又能为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研发经营等咨询服务,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和预警[4]。

2设计方法与思路

2.1设计思路

河南省产业竞争情报协作平台是依据河南省及中原经济区的区域特色,在做强主导产业的同时,发展新兴产业,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情报服务。平台设计开发以现有科技情报网络为支撑,同时将产业竞争情报服务工作基本流程与信息管理系统有效结合,旨在建立起一个较为实用、通用且易用的情报协作平台,协同政府、科研机构、高校及相关企业等各方优势资源,达到信息共享,服务协同的目的[5]。

平台面向政府、产业和企业三个层次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竞争情报服务。主要围绕河南省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兴信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进行跟踪研究,最新的产业政策、研发态势、市场信息等资讯,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提业发展报告等专业情报产品,见图1。

2.2工作流程

平台大体分为以下4个模块:情报规划模块、情报采集模块、情报处理/分析模块、情报服务模块[4]。主要工作流程为:

第一步,根据政府、行业和企业等服务对象或用户的需求进行情报规划;

第二步,平台信息采集人员采集和整合大量不同来源的数据,形成原始数据库;

第三步,由信息加工人员对原始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形成相关产业情报数据库,再由专业情报研究人员根据需求对象,将加工后信息转化成情报产品;

第四步,运用互联网技术,将情报产品在平台上,专家团队为情报需求者提供在线情报咨询服务。

第五步,根据政府、行业、企业等用户的反馈情况,由专业情报团队及时对产业情报数据库、情报产品和相关情报服务进行补充和完善。

2.3协作机制

平台实行以省级竞争情报中心为主导,产业竞争情报中心和企业竞争情报中心协同工作的运行机制。省级竞争情报中心负责搭建省级性竞争情报服务平台,主要作用是指导、协调产业竞争情报中心和企业竞争情报中心的建设和运行[6]。

三者在使用权限有所区别的前提下共同使用平台开展竞争情报工作。要保障三中心高效合作来促进平台的正常运行,需建立相关机制。例如:信息共享机制,三中心应加强合作和沟通,以达到信息共享,从而提高情报服务质量和效率;利益合理分配机制,由省级中心与产业中心、企业中心协调,科学分配,以实现共同发展;合作交流机制,通过平台定期对三中心的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等问题进行合作交流,相互学习,实现共同成长[7]。

3服务模式与内容

3.1服务模式

平台主要通过平台虚拟服务模式和嵌入本地两种服务模式。政府、行业和企业用户根据不同授权身份登录对应服务平台,享受分类浏览平台推送情报、简报和专题研究报告等情报产品、专题情报需求和情报分析等相应服务。

平台虚拟服务模式主要以河南省产业竞争情报协作平台为依托,将科研机构和高校研究院所协同起来形成专业情报服务专家团队,以共享的信息资源为目的,克服时空界限,以虚拟存在的平台,为政府、产业和企业等用户提供相应的情报信息服务。嵌入本地服务模式主要是指通过对平台的规划模块的设计,不仅将平台自主提供情报服务和自主形成情报产品进行,并且将其他相关来源数据进行静态网页的嵌入和链接,以寻求最大限度地搜集有效信息,在节省人力财力的同时实现信息共享[8]。

3.2服务内容

3.2.1情报产品

目前推出的情报产品主要有:产业情报快递、决策信息,产业研究报告等,如图2。

产业情报快递是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以月为单位内部发行的一份内资。在信息采编过程中紧紧围绕国家新兴战略产业及河南省优势产业进行选题,从产业政策、产业动态、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国内外经验等方面以最短的篇幅、最快的时间、最新的内容第一时间呈现给用户,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参考与借鉴[4]。

决策信息是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以周为单位内部发行的内部参考资料。决策参考以报道国内外科技经济前沿发展动态趋势、体制改革、重大科技成果及对策措施建议等内容,服务于领导决策科学化为宗旨,供党政领导参阅。多年来,决策信息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与批示,在河南的科技、经济发展,服务领导决策科学化方面,发挥了一定的决策咨询作用。

3.2.2专利分析

专利分析服务是平台特色服务之一,可帮助用户收集相关产业专利信息并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仅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对专利进行主题分类,选定不同的专利数据库,制定检索策略,进行数据清理,还可以借助技术关联与聚类分析专业工具,绘制专利地图,寻找核心技术,形成专利分析报告[9]。

用户可参考专利分析报告,制定自身专利发展战略,发现竞争对手专利布局、市场策略,跟踪行业技术创新发展趋势,确保引进产品和技术的质量和自身利益,在市场竞争中避免产品和技术的专利纠纷。

3.2.3技术预测

平台长期对产业进行跟踪,采集相关数据,形成原始数据库,再由行业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加工和分析,对企业重大战略决策进行评估,预测产业发展趋势,保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识别潜在产业危机、规避产业风险。

4小结

根据河南省新型产业竞争情报需求和情报服务系统自身发展的特点,搭建河南省产业竞争情报协作服务平台,是创新情报服务理念,使传统的情报服务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提高情报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实现情报共享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既有利于发挥科技信息中心自身价值,充分挖掘行业内的优势,促进“政产学研”协同发展,实现智力资源共享,还能为政府自主创新战略和决策提供依据,为科研机构提供个性化的竞争情报服务。对于企业层面,可以有效提高管理者的竞争情报意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对于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积极应对外界变化及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平台建成运行后,对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发挥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支点作用。作为信息化战略的重要构成,平台从产业发展的整体角度出发,实现跨产业、跨部门、跨区域的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薛瑞汉.促进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解读[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3):87-89.

[2]周惠来,申向东,杨霞.中原经济区技术创新战略实施中的竞争情报应用研究[J].河南科技,2012(23):14-15.

[3]张立超,房俊民,高士雷.产业竞争情报的内涵、意义及范畴界定[J].情报杂志,2010(6):152-156.

[4]李想.区域性竞争情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D].云南大学,2013.

[5]梁国琴.太原地区产业竞争情报服务平台建设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4):100-102.

[6]郭建平.龙岩市区域性竞争情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探讨[J].情报探索,2010(11):65-67.

[7]曾德超,李茜丹.湖南地区产业竞争情报服务平台建设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6):114-116.

科技服务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本文作者:阳沛湘马慧吴东工作单位: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

军队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工作现状分析

查新机构规模不断扩大,但整体发展不均衡军队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工作自1992年正式开展以来,分批建立了多个查新站,分布于14个城市,涵盖了军队主要卫生单位。但从地域分布来看,尚不够均衡,如北京设有7个查新站,而西部和西南部地区还是空白。现有各查新站完成查新报告数量也不均衡,“十一五”期间只有9个查新站完成和超过平均工作量,其中5个查新站提交的查新报告数占总量的48.7%。查新人员素质不断提升,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从事医药卫生科技查新的专业人员的素质近年来有较大提高。从学历看,研究生学历人员已占46.6%;从学科专业看,医药信息和医学专业人员占67.4%;从技术职务看,高级职务人员占51.1%。但是查新专业人员分布还不均衡,目前仅9个查新站人员数量达到平均水平,人员流动性较大,新上岗人员较多,人才队伍建设仍有待加强。查新信息资源不断丰富,但共建共享不够充分与地方查新机构相比,军队医药卫生科技查新站都具有或可利用15年以上与查新业务范围相关的国内外医药卫生文献资源和数据库,部分单位还建立了自己的特色医学信息资源库。但是各查新站之间信息资源共享不充分,发展尚不均衡,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由于知识产权或网络联接等问题,一些常用数据库重复购买现象比较突出,如Embase数据库等。同时,军事医学数据库资源严重不足,急需建立军兵种军事医学、军事医学期刊、学位论文、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等相关数据库。查新报告数量不断增多,但质量和服务方式需改进“十一五”期间,全军医药卫生科技查新站完成的查新报告中,科研立项占53.1%,科技成果评价占41.3%,其他内容(研究生开题等)占5.6%。通过对2010—2012年军队医药卫生高等级成果推荐项目查新报告的复核,发现不合格查新报告的比例逐年降低,但仍有部分报告质量有待提高,存在文献检索范围不全、报告分析力度不够等不足。同时查新服务方式需改进,目前被动服务多、定性评价多、决策服务少、前瞻性研究少。

军队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工作发展的思考

创新管理模式在总部机关、查新办公室和查新站三级管理模式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一是优化查新站专业配置,根据各查新站的优势和特色,合理划分专业查新职能和任务;二是围绕医学科研管理决策需求,对重大科研课题和高等级成果推荐项目组织联合攻关查新;三是加强查新站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查新工作全面协调发展。改进方法手段一是引入多种新的科学计量工具,在现有文献和专利数据库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科学引文数据库、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知识图谱工具和数据挖掘工具等,将定性和定量评估相结合,从而实现对课题组数量与质量、研究领域发展趋势和研究格局等深层次信息评价服务[1-2];二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信息推送技术和智能检索技术,针对用户需求开展主动化、个性化信息服务。优化资源配置一是围绕查新信息资源分布不够均衡等问题,开展信息资源与信息需求匹配评估,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查新信息资源共享与特色资源建设方案,加大资源共享力度,确保资源利用和效益的最大化;二是充分利用全军医药卫生科技查新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完善网站功能,逐步建立军事医学期刊、学位论文、科研项目、科技成果、查新报告和军用标准等配套的军事医学数据库资源。加快人才培养一是紧紧围绕制约查新人员业务素质提高的核心问题,研究制定查新专业人才队伍中长期建设发展规划,在查新人员的编配规模、专业背景、技能要求、培训周期等方面,提出配套解决方案;二是研究建立以业务培训为基础,以学术科研为抓手的查新人员培训机制与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特别是新上岗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质量控制一是研究制定医药卫生科技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检索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信息分析质量、查新结论质量、文字表述质量、报告格式规范程度等方面,对查新业务工作进行全面考评[3];二是紧紧围绕制约查新报告质量提高的关键环节,完善医药卫生科技查新报告复核制度,每年组织1~2次查新报告复核检查,严把查新质量关;三是聘请相关学科专家,建立查新咨询专家库,提供专业咨询解答,提高查新报告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弥补由于查新人员的知识局限所带来的问题。

  • 下一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建议范例(3篇)
    上一篇:中学语文工作总结(收集10篇)
    相关文章
    1. 实体经济建设范例(3篇)

      实体经济建设范文关键词:金融经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中图分类号:F832.3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2从经济层面来说,实体经济主要表示物质、流通等方面所开展的经..

      daniel 0 2025-07-31 15:08:26

    2. 清明古诗全解范例(3篇)

      清明古诗全解范文[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明代文学思想;复古[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0)09-0102-10何宗美(1963—),男,博士,西南大学文学..

      daniel 0 2025-07-31 15:00:22

    3. 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性范例(3篇)

      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性范文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成因防范面对现如今市场经济中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在企业各项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企业中..

      daniel 0 2025-07-31 14:57:56

    4. 绿色建筑面临的问题范例(3篇)

      绿色建筑面临的问题范文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在最大程度上进行节能、节水、节源,保护环境等,为居住者营造健康、舒适的环境,将自然与生态理念贯彻到底,提高绿色建筑..

      daniel 0 2025-07-31 14:55:53

    5. 现代科技的发展范例(3篇)

      现代科技的发展范文篇1关键词:科技活动社会伦理冲突生活在当今社会,无论你过着怎样的物质生活,你都必须承认:现代人的生活已经史无前例地依赖于现代科技。科学技术就像一个全能..

      daniel 0 2025-07-31 14:53:54

    6. 森林生态旅游的概念范例(3篇)

      森林生态旅游的概念范文篇1关键词生态旅游;现状;可持续发展;对策;福建厦门;莲花森林公园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

      daniel 0 2025-07-31 14:50:01

    7. 资金财务风险及措施范例(3篇)

      资金财务风险及措施范文篇1交通施工企业具有投资规模大、生产流动性强、生产周期长等特点,财务风险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财务风险管理更为复杂。因此,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管..

      daniel 0 2025-07-30 15:05:37

    8. 清明即事孟浩然范例(3篇)

      清明即事孟浩然范文孟子的气论思想被引入艺术中之后,很多艺术家都强调要通过养气来提高人品修养,培养正气,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正是所谓“人品不高,用墨无法”。而要..

      daniel 0 2025-07-30 15:04:06

    9.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08-01

    10.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08-01